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3号文库

水到哪里去了科学教案三年级 三年级科学教案(优质12篇)

水到哪里去了科学教案三年级 三年级科学教案(优质12篇)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教案吗?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教案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水到哪里去了科学教案三年级篇一

教学目标:

1、认识一些常见的材料。知道材料有天然的,也有人造的。

2、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方法认识材料。能名对常见材料进行简单分类。

3、意识到人们为了满足各种需求,在不断研究、发明、生产新材料。

教学准备:

学生自备一些玩具。

教学活动建议:本课属于他们是什么做的单元部分的教学内容,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各种材料很难系统的认识,所以教师要指导学生将这些材料分门别类的进行整理,这样才有利于学生认识这些材料,了解它们的特点。在课上,可以从学生喜爱和熟悉的材料引入,认识和研究材料的性质,从而引发学生学习本单元其它几课的兴趣,近而完成“情感、态度、价值观”内容目标中的“关注与科学有关得不偿失社会问题”的相关条目。教师要重点指导学生寻找人造材料与其原料的对应关系,使学生明白人造材料来源于天然材料。

教学过程:

(一)由教室里的物品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请仔细观察一下,教室里有哪些物品?它们是哪些材料制成的?

2、学生分组观察、讨论,做好记录。

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将学生的汇报适量板书。

4、谈话:我们认真观察了教室里许多物品,它们的材料多种多样,有纸、木头、金属、塑料等材料做成的,这些材料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材料。(板书)

(二)探究新知:

1、给常见材料分类:

(1)讲述:我们在生活中认识了许多材料,你们能给它们分个类吗?

(2)学生分组讨论,给这些材料分类。

(3)提问:同学们在给这些材料分类时是按什么标准分的?怎么分?

(4)、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5)教师总结:材料的分类方法很多,人们一般把材料分为两类:直接来自于大自然的,是天然材料,如木材、石料、棉花、羊毛等;不是直接来自于大自然,而是经过加工处理的,使天然材料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如纸、铁、玻璃和塑料等,它们是人造材料。

(6)指导学生看书中插图,感知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关系。

(7)你们还能把这些材料分成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吗?(8)学生进行分类。

2、观察、研究身边常见的物品。

(1)讲述:我们身边的物品都是由各种各样的材料制成的,今天就来研究研究他们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同学们可以观察自己的球鞋或者其他物品,研究他们制作的材料。

(2)学生分组选择身边的物品进行研究,做好记录。 (3)汇报研究结果。

(4)提问:人们为什么要选择这些材料来制作这些物品呢?

(5)学生讨论、汇报。 (6)教师总结。

(7)拓展:任选一件有两种以上材料制作的物品,研究他们是什么材料?有什么特点?

(8)分组研究、讨论。

3、认识一些新型材料。

(1)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一些新型材料的资料,在全班进行交流。

(2)教师也可以介绍有关“纳米材料,超导材料”等新型材料的知识。

(3)学生谈谈了解了这些新型材料后有什么感想、体会。

(三)拓展应用:

1、观察家中的物品,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哪些是天然材料,哪些是人造材料?

2、如果让你发明一种新型材料,你将发明什么材料,用来做什么?

水到哪里去了科学教案三年级篇二

一、教学目标:

(一)过程与方法:

1、能够认识液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和溶解现象,能用文字、图画、图表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

(二)知识与技能:

1、知道哪些液体可以沉浮,哪些可以溶解在水里。

2、知道混合液体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制作果汁饮料的乐趣,留心注意日常生活中的身边的事物。

二、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食用油、蜂蜜、果汁、洗涤剂、烧杯、搅拌棒、天平、凉开水。

2、学生准备:桃子或桔子,榨汁机、干净的矿泉水瓶、少量白糖或蜂蜜。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复习引入。

(1)液体有哪些不同性质?

(2)液体有哪些相同性质?

(二)学生自主学习。

1、研究把水倒进水中有的沉,有的浮。

(1)提出问题。

b.学生假设。

(2)设计实验。

a.根据我们刚才的假设,我们怎样设计实验来验证呢?

b.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法、实验中应该要注意的一些现象。

c.请学生汇报设计的情况。

(3)进行实验。

(4)分析实验结果。

a.你们预测与实验结果相同吗?你能找这其中的原因吗?

b.在实验过程中边研究边填写p51的表格。

(5)师生共同小结得出结论:和固体在水里的沉浮一样,有的液体浮于水面,有的沉在水下。

2、研究把液体倒入水中有的溶解,有的不溶解。

(1)把液体倒入水中是否也会有的溶解,有的不溶解呢?请同学用刚才的研究方法或者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研究。请自己设计一个表格,把观察到的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2)学生分组研究。

(3)师生共同小结:和固体在水里的溶解一样,有的溶解于水,有的不能溶解于水,但这不是绝对的。在条件改变的情况下,原先不溶解于水的深也可能溶解于水。课后我们可以继续研究。

(三)课后作业。

1、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液体混合与分离的例子。例如:榨取果汁、用洗涤剂洗碗等,你还知道哪些例子呢?课后榨取一份果汁,将你的果汁调制的美味一些。

水到哪里去了科学教案三年级篇三

1、蜗牛的特点体现在它的运动、身体构造等多方面。

2、蜗牛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相应的反应,如触角伸缩、身体躲进壳内以躲避危险等。

3、蜗牛利用腹足能在各种物体上爬行,腹足做细波浪状运动并在爬行中留下粘液痕迹。

流程与方法。

1、经历和体验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流程,并学习使用放大镜做更细致的观察。

2、用简图画出蜗牛的外形。

3、按照教科书介绍的方法饲养蜗牛,做好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研究小动物的兴趣,树立起认真细致、实事求是地观察态度,做到不打扰、不伤害小动物。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