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3号文库

芜湖市民热议两馆规划方案

芜湖市民热议两馆规划方案



第一篇:芜湖市民热议两馆规划方案

芜湖市民热议“两馆”规划方案/202_-08-16 16:40:43/个人分类:展示展览在芜湖建一座记载城市历史传承的和一座展示城市未来的规划展示馆,对于广大市民而言,可以用“期盼已久”来形容,芜湖市民热议两馆规划方案。如今,这一梦想将变成现实。记者日前从市城乡规划局获悉,、博物馆将在城东新区合并建设,目前“两馆”规划方案正面向全城市民征求意见。城市发展足迹清晰可见据了解,“两馆”选址位于城东新区中央公园南侧,总建筑面积约3万平方米,用地面积约30亩,建成后与市政务文化中心大楼遥相呼应。本次设计对总平面布局、主要功能安排、交通流线、环境分析、建筑风格、节能、地下空间利用、反映时代特征、地域特色等方面内容都提出了明确要求。馆是对市民开放的公共建筑,主要用于我市的规划展示、规划公示、宣传交流、咨询服务和规划论证。它是我市政府对外推介芜湖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了解规划、参与规划的重要场所,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进行规划论证和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以及使全市人民产生认同感、成就感和对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的重要基地。市是文物和标本的主要收藏机构、宣传教育和科学研究机构,是我市的重要文化和公共设施,同时又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和历史文化底蕴的重要标志,也是对外宣传展示的窗口。在这里,城市发展足迹清晰可见。“两馆”设计方案亮点纷呈据城乡规划局有关人士介绍,此次推出的“两馆”设计方案,都是经过专家反复论证成形的,体现出三大特点。一是按照开门办规划的思路。以前,规划部门对如城市总体规划、专业专项规划、市政设施规划等也曾进行过公示,但像此次对一个单项建筑进行公示还是首次。这表明芜湖规划的透明度和公开化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市民可以直接参与城市各项建设规划。二是本次方案竞选水平起点高,选择的设计单位均为国内高水平的院所,规划方案《芜湖市民热议两馆规划方案》。据了解,市规划委员会在今年的重点工作任务中对“两馆”建设作了安排,规划部门对全国所有相关展馆进行摸底,并重点选择一些资质和水平较高的设计院所和公司参与“两馆”设计。为将“两馆”规划建设好,市城乡规划局、市文化委日前组织了“两馆”建筑设计方案竞选活动。方案竞选邀请了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建国际(深圳)设计顾问有限公司、加拿大泛太平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泛巢建筑设计事务所)等设计单位。7月15日,各设计单位提交了方案。7月27日-28日,市城乡规划局、市文化委邀请国内知名专家来芜进行了方案评审。三是竞选作品本身也体现了高品位和高水平,是一次高层次的较量,对于进一步提升城东新区乃至全市的规划设计水平具有积极的示范意义。开门办规划受到市民欢迎市和博物馆规划方案一经公布,立即引起市民的热议,纷纷通过网络等方式表达自己最中意的设计方案。网友“卫一卫”说:首先对规划局与文化委能将两馆设计方案公示,征集市民意见的做法表示赞赏,比对过去这无疑是一种进步。网友“lihe2008wh”说:个个都好,我不知道选哪个好,还是由专家选出吧,欣赏中陶醉了,芜湖也有了,呵呵,大喜事。网友“芜兰”说:感觉1和4方案不错,现代感很强。网友“云开雾散”说:感觉方案4很有艺术气息,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意识,很抽象,举双手赞成!网友“金恒装饰”说:感觉第一方案线条流畅,很浪漫洒脱、灵动现代!网友“千湖水韵”说:方案4最为简洁大气,水纹曲线也代表了芜湖的水文化、发展、前进、浪漫、韵味,但也有雷同之嫌。方案3庄重古朴,但缺乏灵气和芜湖的韵味。方案4两江抱石、灵石藏玉、石开玉出、祥佑江城的寓意很不错,我很想了解外立面的材料,毕竟外立面材料对最终实景效果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天津所有景区(h2419lou,202_-10-21)博物馆藏水晶(清水的认,202_-1-13)国外博物馆圣诞工艺品风景线(泉仙儿,202_-8-16)请谨慎发帖,本网站会记录您的Ip地址。请注意,根据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您发帖内容、发帖时间以及您发帖时的Ip地址的记录保留至少60天,并且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这类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显示全部验证

第二篇:规划馆

柳州市城市规划馆参观感受

202_年3月,春意盎然的日子里,我们机车19班一行八人,前往柳州市城市规划馆参观.还未到市民广场,便被漂亮的城市规划馆所吸引,银色的建筑立于满眼绿色中,正如我们脚下这生生不息的龙城,给人无限希望。

一进规划馆,一堵记录了龙城柳州202_多年历史的墙便出现在我们眼前。柳州又称龙城,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是中国南方一座古老而美丽的城市,早在5万年前就有“柳江人”生活在这里了,从建城至今已有两千一百多年的历史,柳州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具有良好的人文历史景观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是国家甲级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广西最大的工业基地和经济中心。规划馆的一楼,是一个巨大的柳州市三维规划沙盘模型。美丽的模型,虽然还没有全部实现,但已经依然让我们惊叹,感慨这龙城的秀丽。移步到二楼,是一座座美丽的桥的模型,滔滔的柳江,造就无数美丽的桥,也带动了龙城的经济,柳州作为“西江黄金水道”上最大的工业城市,吸引了众多企业参与航运建设。据介绍,柳州市的航运企业从最初的仅4家(包括1家国有企业3家集体企业),逐步发展到现在的19家,承接着从零散货物运输到整件集装箱运输等各种水上运输服务业务。最近三年来,柳州市的运力增速迅速增长,从15000吨的水路总运量发展至今,柳州各码头的吞吐量增长了10多倍。原来达到60吨的船舶足以在行业称霸,现在却已排不上号了。去年,柳州最大吨位的货船为1300吨级,而今年又有一条达到了1600吨位。今年7月,柳州市新增的15艘货运船舶中,除1艘810吨、1艘960吨外,其余全部为1000吨级以上船舶。至7月底,全市拥有货运船舶370艘,总运力达到了19万吨。目前,柳州正在对鹧鸪江码头进行改扩建,即由500吨级调整为1000吨级,设计年吞吐能力为240万吨,项目总投资约2.2亿元。

随后是工农业的展示,柳州,是西部的工业重镇,是广西最大的工业基地。全市工业涵盖30多个行业,现有工业企业2500多家,其中大型企业11家,4家进入全国500强,已形成以汽车、机械、冶金为支柱产业,制药、化工、造纸、制糖、建材、纺织等传统产业并存的现代工业体系,拥有一批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较强竞争力和较高市场占有率的优势企业和名牌产品。07年柳州市地区生产总值(GDP当年价)738.79亿元,同比增长16.5%,其中第一产业81.29

亿元,同比增长7.3%,第二产业403.34亿元,同比增长18.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05.54亿元,同比增长20.6%,第三产业254.16亿元,同比增长15.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5.5亿元,同比增长52.2%。财政收入116.4亿元,同比增长22.28%。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7022元,同比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866元,同比增长16.94 %。农民人均纯收3390元,同比增长16.35 %。看着一页页柳州辉煌的工业传统,让我们的心情也非常高兴,也衷心祝愿我们生活学习的柳州,越来越好。

百里柳江,程阳风雨桥,柳侯祠…它们或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象。映托了一个人文的柳州,美丽的柳州。让我们这些在异乡求学的游子,越发地爱上它。有限的篇幅,描绘不了我们脚下这片充满精彩的土地。用心感受,把它当做第二故乡。让自己的心,与这美丽龙城一起飞翔!

第三篇:规划馆设计说明

印象水城

绍兴市城市规划展示馆项目介绍

项目背景和分析

项目位于绍兴大城市的几何中心----镜湖新区,拟建建筑由规划展示馆和附建综合楼两部分组成,建筑规模地上1.4万平方米,附建综合楼主要用于人防公共安全教育及应急疏散指挥中心,根据平站结合的需要,平时可做星级酒店使用。

地块西北临城市道路,交通条件较好,南面有共享广场绿地,亦可开口,西面为百米高层建筑群,东面临水和城市公园,景观最佳。

设计构思和过程

总体定位:

特殊的城市区位和滨水空间环境,使该地段成为多角度展示绍兴城市的窗口。因此,我们将整个地段定位为全方位展示新绍兴城市发展、社会经济和人文生活的滨水城市公共空间。

四个地块定位为地方产品中心、主题生活会馆、城市展示馆、艺术交流中心。空间概念:

纵横交错、湖岛密布。

融在水里的城市、长在岛上的建筑,是水城绍兴城市特色的写照。新绍兴发展的主体镜湖新区内更是如此。通过对自然水系的提炼,利用横竖相间的空间景观水体将滨河地段纵向四个地块串联一体。并以此作为整个地段的基底,各地块内建筑体按此机理组合空间。线条疏密有致,空间收放有序,形成纵横交错、湖岛密布的新水城空间意向。

从该区域的城市角度出发,本案延续此理念。

由于本案比较特殊,并非单纯的城市规划展示馆,同时兼有一部分人防指挥中心的功能,为本案设计增加空间和尺度上的难度。究竟是以怎样的建筑形象出现,才能更好的诠释?因此,统筹分析后,我们提出以下两点是本案设计中的两个关键点:

一:怎样体现新绍兴、新水城的城市文化内涵。二:怎样处理好人防指挥中心和规划展示馆之间的关系。基于上述两点,进行不同方案的探索: 方案一:

两家功能相互独立,但由于地块用地紧张,如果建筑总高度控制在24米以内,规划展示馆层数做到了4层,而且人防指挥中心的小空间功能不是很合理,同时设计立意与绍兴文化不太贴切。方案二:

将两者平行设置,建筑形象整体性较好,但两者由于功能性质不同,空间要求和层高要求差别较大,造型上不太协调,同时,与方案一有同样的缺点,方案三:

将人防指挥中心置于规划展示馆下有利于解决用地紧张的问题,建筑形体较完整。但人防指挥中心缺乏良好的通风采光,功能不合理。方案四:

根据功能需求不同,将人防指挥中心的小空间功能做高,规划展示馆的大空间功能做大,人防指挥中心控制在32米以内,规划展示馆由以上方案的四层改为三层,功能更加合理,相对独立,协调统一。同时,浮岛的设计立意与绍兴水城文化较贴切。

通过以上方案比较,选方案四为最终优化方案。设计立意 印象水城

依河而居,水网交错于整个城市中„„这一切构成了我们对于水城绍兴的美好印象。

城市规划展示馆展示的是一个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历史变迁,时空穿梭,从过去到未来的发展更迭,从未来到过去的历史传承,设计力求展现这传统与未来交汇的意境。

水、桥、蜿蜒、曲折、斑驳、黑白灰„„设计中,我们将这些传统意识形态提炼,升华,通过建筑语言为人们勾勒出一副新绍兴、新水城的印象画面。

总体设计

功能布局

基于上述的分析本案将规划展示馆和人防指挥中心这两部分功能一南一北,一高一低整体布局,人防指挥中心设置北侧且做高,而规划展示馆设置南侧且做低。防指挥中心主入口设置在北面,规划展示馆主入口设置在西面,南面和东面分别设置次入口,西面和北面分别形成各自前区集散广场,与南侧地块之间形成一共享景观休闲广场,可考虑未来与东面城市公园连通。由于东面红线和规划水岸线可适当突破,因此,将规划展示馆功能尽量铺开设计,局部悬挑出水面,沿河设计濒水景观和休憩空间,建筑亲水较好,置身于悬挑空间之上时,更能切身体验到绍兴水之城这一特色。交通分析

由基地现状,南西北三面适宜设置出入口,人防指挥中心和规划展示馆出入口相对独立,沿建筑设置大于4米宽的环道,结合硬质铺装适当设置停车位,地下室坡道分别设置在地块西北角和东北角,后期可为两家单位相对独立使用,可分可合,地上停车12辆,地下停车120辆,总停车位132个。景观分析

在总体“印象水城”设计理念的前提下,将九流渡左侧整体四个地块场地机理规划成横竖交错的水网机理。

城市展示馆景观设计延续“印象水城”设计理念。整个场地设计以铺装和水面为主,绿化采用点状布置。分别布置景观广场、防护绿地、庭院绿地、滨水绿地,整体脉络横竖交错。建筑周边设计大面积的镜面水面,烘托整体建筑形象,形成建筑外围非常纯净的广场空间,又与整体综合交错的水网机理融合,单体设计

建筑形态——水、桥、窗口、漂浮、升腾、斑驳、水墨。。。

建筑形体上实下虚,建筑周边设计浅水,宛如悬浮之感,象征“浮岛”,以石桥意向的铺装引入建筑,规划展示馆与人防指挥中心一低一高,统筹设计,以一条“S”形曲线将两者统一为一个整体,取曲水流觞之意,“S”形曲线尾部朝向东面城市公园,象征“窗口”。

建筑立面采用浅灰、中灰、深灰三种颜色不同深浅的金属板和玻璃四种质感的长方形小方块随机点缀,由下至上由浅到深,形成一种斑驳和升腾的意向,斑驳质感仿佛是岁月留下的印记,同时又像是城市肌理像素化的投射,深浅渐变仿佛建筑是从水面升起一般。主入口处采用了绍兴本地的建材——东湖石。石材、金属板、玻璃形成粗糙与光洁,传统与现代,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强烈对比,具有较强的建筑个性和标识性。建筑空间

规划馆作为展示空间,参馆流线的流畅高效尤为重要。

在保证门厅,交通空间的前提下,把大空间尽量完整,以便室内布展的灵活性,同时将大空间的模型展示设置在三层。但作为城市展示馆不仅是局限于室内的模型,图片展示,因此在空间设置眺望口,人在馆内可以真实体会到城市的脉络,城市公园以及科技馆、文化馆,尽收眼底。同时从城市公园看城市规划展示馆,建筑形象完整优美,建筑与环境形成良好的对话,城市规划馆不仅仅是内部展示绍兴城市的建筑,同时也是绍兴城市中的一个展品。建筑节能

1.回归自然:主体建筑南北向设置,尽量做到自然通风采光,建筑材料均绿色环保,对人体无害。

2.节约能源:采用节能的建筑围护结构和外部遮阳系统以减少采暖和空调的使用;

3.节约资源:在建筑设计、建造和建筑材料的选择中,均考虑资源的合理使用和处置,减少资源的消耗。低碳节能也作为一个样本展现自己。

经济技术指标详见文本

第四篇:规划馆观后感

篇一:重庆市规划馆观后感

游遍重庆的山山水水,一直是我的梦想。重庆在中国的雄鸡版图上只有那么小小的一块,可实际上她大得让这样一个在重庆生活了20多年的我,还没能真正了解她。(当然我不否认还有些其他的因素导致我对她的不了解)

今天,我非常荣幸地参观了重庆市规划馆。让我对重庆,我深爱的家乡进行了一次深入的了解,从过去、现在,再到未来。她的每一面,每一个时点都被人们用图片、影像等现代技术展现在我们面前。

馆内的解说员,先从馆内的主城区的模型开始,介绍主城区的各个地方。模型逼真极了,是一个缩小版的重庆主城,在那里你可以找到朝天门、沙坪坝、江北等重庆城区的各个地方。解说员的讲解耐心,详细。看着眼前的模型,听着解说员的细致解说,仿佛身临其境,感受着这个山水之城的魅力。

接下来,以自己沿着那些自助设备和影像资料等和队友一起自己参观为主,听解说员解说为辅的参观策略,进行了参观。一些老重庆的音像资料吸引着我们这群80后,我们慨叹着,“哦,原来重庆以前是这个样子的。”其中一个自动循环播放的旧重庆的电影一样的东西,让我们在那里久久不舍得离开。它是旧重庆的模型加上,电视影像的反射效果,人物形象逼真,动作惟妙惟肖,再现了旧重庆朝天门的样子。也又一次让我们领略了重庆上半城与下半城的强烈反差。上半城是西式高楼耸立,在这里有银行等,可以看见穿着西装革履的人,在那里进出,这里还有至今仍存在的教堂等建筑。而下半城是典型的重庆的吊脚楼,非常具有重庆特色。直至今日,你还可以在洪崖洞那边看见这种建筑物。下半城的百姓明显与上半城过着不一样的生活,不管是从他们出入的地方还是身上的着装,都可以看出。高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用这种现代化的方式再现了,一个我未曾见过的重庆,感觉新鲜,亲切,也感叹科技的力量。

经过几个小时的参观,总算是初步参观完了大半个规划馆,由于下面的区县馆正在更新还是检修,反正就是,很遗憾没有能够进去看看。实际上,我是非常想要去看看区县馆,看看我成长的地方。可是……整个规划馆给人一种高科技的感觉,高科技的设备,关于未来的规划,再现的历史画面,让我对重庆有了更多的认识。

参观完规划馆让我在感叹家乡重庆的悠久历史、飞速发展的今天和美好的明天的同时,让我想要游遍重庆山山水水的愿望更加强烈了。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重庆的明天一定更好,在今后的日子里一定为家乡的建设繁荣尽自己的力量。

篇二:参观大庆规划馆观后感

今天,阳光明媚,又正值弘扬大庆精神活动日。我们学校组织参观了大庆规划展示馆,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课。

走入规划馆,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以立体图案悬挂在浅粉色墙面上的三行大字:天然百湖之城,绿色油化之都,北国温泉之乡。再仔细一看,浅粉色墙面是用大理石雕刻而成的大庆全景图。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依次参观了起源厅、四季体验馆、从无到有环幕展示厅,通过时空隧道,参观了发展厅……

从起源厅中我知道大庆的面积是22161平方公里,人口是290万,海拔是162米,是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和全国卫生城市、中国十佳魅力城市等19项殊荣。荣获联合国迪拜改善居住环境范例奖和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是中国唯一同时获得这两项奖项的城市。

在四季体验馆中,我体验到了大庆的四季分明:春夏两季温地的风景是那么的美丽,连秋天的落叶都是那么的迷人,富有诗意。冬天大地沉睡了,但大地上的大庆人在的映衬下,却显得更加忙碌。

环幕展示厅之所以叫从无到有,是因为它是以电影放映的方式向我们诉说大庆的由来与发展。50年的岁月,记录了大庆的繁华历程。50年的沧桑 记录了大庆的发展史。50年的的峥嵘,记录了大庆的开创道路。

发展厅告诉我们大庆的发展是艰辛的,是不易的,是通过像铁人王进喜这样的英雄人物用汗水浇灌而成的。最后从四楼的参观围栏俯身看去,是一个比足球还要大的矩形彩色霓虹沙盘,在灯光的照耀下,哇!原来是微观的大庆全景模型,真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啊!

大庆是我的故乡,看着它发展的如此迅速,我为之骄傲,为之自豪。我觉得我们应该向铁人王进喜等一些为大庆做贡献的人学习,也为大庆洒下一片汗水,播种大庆的一粒种子,让它茁壮成长。

篇三:北京市规划展览馆观后感

我在期待 了几个星期之后,终于和同学们一起参观了北京市城市规划展览馆,由于我不是北京人,所以对北京的历史文化和格局变迁建筑风格等都不是非常了解,因此对这次参观活动倍感期待。

北京市规划展览馆位于天安门广场西南侧,北京老火车站东邻。馆内分四层,我们是从第四层开始 参观的。

首先在四层观看了多媒体电影,分两部分,分别 为北京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和北京城市将来的格局展望。第一部介绍 了北京从周到清代的城市发展历史以及格局的演变,随着中国 封建王朝的兴盛,北京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北京的建筑越来越豪华。第二步是介绍是北京城市将来的格局展望,市一部立体电影,很逼真!四层的另一半 是202_年奥运会的各个场馆的分布,整体规划,各个场馆建设模型(包括主场馆、水立方游泳馆、自行车管、老馆、射击馆等),以及北京市未来城市发展的基本结构,还有机场的建设,地铁,轻轨的未来形态等等。在四层还能俯瞰三层的大型1:800的北京市模型。

三楼是北京市城市的历史沿革,理出了各个时期北京的范围布局、施工技术、应用材料等等。在这里你会真正了解到北京作为古都的重要性。这里有好多较大比例的模型,四合院,门,牌楼,四角亭,斗拱……有些模型游客可以亲自动手拆装,有的同学就把一个四方亭拆掉又装好,挺好玩的。另一边是那个大型1:800的北京市模型,你可以踩到它上面,因为周边一片是航拍照片,人可以上去。可以看到五环甚至六环以内的大部分地区,人大刚好在中间模型的最西北末端,刚好能看到知行楼群和明德楼。这一层还有北京市整体规划的一些版面例如所谓的:“一个中心,两条带,两条轴”。

二层是北京各个区县的各自的展区,也各有特色。比如崇文的士子文化,海淀的高科技和高等教育,东城西城的现代与古代的对话等等。而另一边则对我们专业也许更有直接的价值,那就是优秀城市设计展,其中展出了大量优秀的建筑、景观、区域治理改造的范例,很不错!

最后 我们来到了一层,一层只有一个大的铜制半球体的北京立体地图,上面还有长城。另外,北京市长从罗格手中接过来的奥运会会旗以及残奥会会旗也在一层的展厅放着,十分珍贵。

参观完展览馆之后,我们不得不佩服古人的巧夺天工,以及现代设计师的匠心独运,他们把北京城设计得如此完美,如此引人注目;然而在今天 我们不得不面临着一个问题,古与今的冲突:是保留古代的建筑风格还是尽量现代化?比如说胡同文化到底还该部该村在,南城改造是否正确?这些都要我们进行思考,并最终让北京的城市规划更加合理和令人信服。

篇四:规划馆观后感

黄子章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去石家庄规划馆参观,在一楼,我看到了石家庄的整体规划图,真是太壮观了,就像从特别高的地方往下看一样,所有的一切都那么小。规划图上有楼房,马路,火车站,绿化带,小山,汽车,我还看到了艺术中心和电视塔,还有许多叫不出名的建筑和马路。在二楼看到了一本电子书,只要用手做一下翻书的动作,就会自动翻页。在三楼看到了新火车站的模型,火车是从地下钻出来的。真是太美了!

看完以后我也准备画一张未来石家庄的规划图,等我画完了,让你们欣赏一下啊!

第五篇:天津规划馆

天津城市规划馆观后感

——物理101班刘晓梦100098

首先,非常感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能给我们这样一个机会,让我们通过课堂以外的其他形式进行学习与实践。作为大学生,我们的课余实践多了很多,适当的进行这种实践活动是十分必要的。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我们需要挺高综合素质,而仅在学校学习到得这些知识,是不够的。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们确实学到了很多,在此写下最真实的感受。

5月8日清晨,带着一丝疲惫,我们开始了半天的行程。全班同学相约在649车站等车,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了意式风情保护区。一座雄伟的米黄色建筑进入了我们的视线,明快的现代风格,浓郁的异国风情,衬托出了这座建筑的恢弘与大气,这就是我们今天的目的地,天津市规划展馆。

作为河北的考生,确实对天津了解的不够多。可以说,来天津上大学是我这一生中第一次和天津近距离接触。因为离北京很近,在我们的印象中,天津和河北的功能一样,是用来保护我们国家的首都的。可是经过了千锤百炼,天津也逐渐变成了一个可以把古代文化与现代文化有机结合在一起的现代化大都市。通过参观,我切身感受到了昔日“三岔河口的沧桑和辉煌”。天津的诞生、演变、发展、腾飞让我们感受到了天津的演变与发展历程,沿着其发展历程,我们领悟到的是城乡规划的理念。如今,天津已经不再是那个任由外强划分租借的城市了,通过自己的努力,它拥有了世界上第一个建在桥上的摩天轮,也就是城市之眼,还要建造全亚洲最大的火车站。

整个城市规划展馆分为三层:第一层设置了历史展区、总体规划展区、交通规划展区、中心城区规划模型展区、公示区,第二层设置了滨海新区规划展区、海河规划展区、名称规划展区、旅游规划展区、海河之旅4D影厅,而第三层则设置了住房、公共设施展区、生态城市展区、环境治理展区、重点地区规划展区、区县展区、城市映像影厅、公共参与区。我们不得不佩服设计者的杰出作品。仅仅用了三层,就把近几十年来天津城区的变化与发展,表现得淋漓尽致,我们只需要走上一遍,就对天津有了很明了的了解。

除此之外,更值得一体的是展馆对高科技技术的应用。通过一层展厅的挂在墙上的大屏幕和规划模型,天津市中心区的壮丽景象尽收眼底。三层的展区分为很多个独立的展区和城市映像影厅,一一浏览,就能知道天津各个区的集体规划情况。

公共参与区则是整个规划馆的一大亮点,对于非专业人士,特别是我们这样年轻的大学生,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参观累了,我和同学停下了前进的脚步,开始了知识问答的环节。通过有趣的答题,我们也了解了很多有关天津的知识和文化。通过拼图游戏,我们欣赏了许多天津著名的建筑与风景。“骑脚踏车游览城区”,既让我们锻炼了身体,又欣赏了城区的建设与规划,身临其境,很有意思。

最后,也是最让我们满意的地方,就是规划馆整体的环境,都很令人心旷神怡,这里的每个细节设计都充满了人性化,每个展区都有休息区,可供我们歇脚。还有这里的服务人员,服务态度非常好,讲解十分耐心,整个展馆的卫生也保持的非常好,一片繁荣整洁的景象。

带着一丝不舍,我们离开了天津城市规划馆。尽管今天的天津在几个直辖市当中还略显逊色,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这么完美的城市规划蓝图的指引下,天津市的建设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寻求更高的发展。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