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



第一篇:GDP

GDP即国内生产总值,其反映的只是国家当年的财富增量,不能反映国家财富的积累存量。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标,GDP存在很多缺陷,例如;

一,GDP不能衡量产出,增加而付出的成本。二,GDP不能衡量经济的效应和质量。三,GDP,不能反映收入分配和人们的福利状况。所以说,GDP和人均GDP的增加并不意味着收入分配状况的改善和福利的改善。四,GDP增加率并不等于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即使不用考虑收入分配的影响,人均收入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不仅仅取决于GDP的增长,而且取决于人口增长,特别是像我国这样人口基数大的国家更是如此。五,GDP不能衡量和反映公平正义等价值判断和人们生活的质量。

GDP的这些缺陷使之不能成为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标实际上由于这些方面的缺陷,即使作为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也有很大局限性。

GDP可以反映一国经济的总体状态,但用它来衡量一国的经济成果存在着一些缺陷和不足。如,一GDP不能衡量出某些经济成果;二实际GDP不能反映人们闲暇时间的增加或减少;三GDP不能反映地下经济活动。四国内生产总值表明社会的的价值量,但不能说明的是什么是商品和劳务产品和劳务;

第二篇:GDP 文档

GDP的相关知识

本 文介绍GDP的相关知识。GDP即英文的缩写,也就是GDP。他是一国(地区)经济在核算期内所有常住单位生产的最终产品总量的度量。suōxiě

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与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创造的收入之和;从产品形态看,他是货物和服务最终使用减去货物和服务进口。

对于这一概念的理解,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 第一,GDP是使用最终产品来计量的,即最终产品在该时期的最终出售价格。一般根据产品的实际用途,可以把产品分为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所谓最终产品,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可供人们直接消费或者使用的物品和服务。中间产品是指为了再加工或者转卖用于供别种产品生产使用的物品和劳务。

 第二,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各种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是在市场上达成交换的价值,都是用货币来加以衡量的,通过市场交换的出来,一种产品的市场价值就是用这种最终产品的单价以及产量的获得。

 第三,GDP一般仅只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哪些非生产的活动以及地下交易、黑市交易等不计入GDP中,如家务劳动、自给自足性生产、赌博和毒品的非法交易等。

第三篇:中国GDP

1.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均有所增长

202_年上半年,中国一般贸易进出口和加工贸易进出口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出口方面,202_年上半年,中国一般贸易出口额为4186.53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974.52亿美元;来料加工贸易出口526.80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5.71亿美元;进料加工贸易出口3377.6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573.44亿美元。进口方面,202_年上半年,中国一般贸易进口额为4766.3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183.52亿美元;来料加工贸易进口额为475.5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减少13.73亿美元;进料加工贸易进口额为1786.4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23.36亿美元。

2.一般贸易增速明显快于加工贸易

从贸易方式的角度可以看出,202_年上半年,中国一般贸易进出口额的增长速度要快于加工贸易进口额的增长速度。尤其是来料加工贸易的进口额增长速度明显要小于202_年同期的增速。202_年上半年,中国一般贸易出口的同比增速为30.40%,而相应的来料加工贸易出口和进料加工贸易出口的同比增速分别为1.10%和20.50%,一般贸易出口的增速明显大于加工贸易。尤其是来料加工贸易出口,它的同比增速出现了大幅的下降。进口方面也显示出了同样的趋势。这说明中国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提高自主营销比重的政策正持续影响着中国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变。

表1 202_年上半年中国对外贸易方式情况

单位:亿美元,%

来料加工

出口 数额 521.09

36.60 27.90 33.90

202_年上半年

进口 数额 489.24

56.60 55.70 45.90

增长率

出口 数额 526.80

30.40 1.10 20.50

增长率

202_年上半年

进口 数额 475.51

增长率 33.00-2.80 22.20

增长率

一般贸易 3212.01 进料加工 2804.22

3582.841463.06

4186.533377.66

4766.361786.42

注释:1.表中的增长率是同比增长率;2.数据来源为海关统计月报202_年6月刊。

第四篇:绿色GDP

一、绿色GDP的意义

研究和实施绿色GDP,对我国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绿色GDP有利于科学和全面地评价我国的综合发展水平。通过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准确计量,我们就能知道为了取得一定的经济发展成就,我们付出了多大的环境代价,从而可以使我们客观和冷静地看待所取得的成就,及时采取措施降低环境损失。

第二,绿色GDP可以为干部政绩考核提供新的评价标准。我们对各级干部进行环境保护绩效考核,是为了促使各级政府更加重视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目前环保考核主要是用若干环境保护指标,以后绿色GDP研究成熟并作为干部考核指标后,可以使干部环保考核更具有科学性。

第三,绿色GDP有利于促进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绿色GDP是一套公开的指标,通过发布绿色GDP,可以更好地保护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同时,公众通过绿色GDP,能直接判断一个地区环境状况的变化,对政府环境保护工作进行监督,并积极参与环境保护事业。

第四,绿色GDP有利于促进政府转变职能。政府的重要职能是向人民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绿色GDP作为关系到一个地区综合发展水平的公共信息,必将促进政府更加关注本地的宏观发展战略,使政府从热衷于具体项目管理转向做好发展规划和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上来。

第五篇:如何正确看待GDP

如何正确看待GDP

GDP(国内生产总值)是世界通用的重要宏观经济指标,也是我国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从产品形态看,GDP表现为所有最终产品的价值之和;从价值形态看,GDP表现为一国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GDP表现为所有常住单位的生产活动所形成的原始收入之和。尽管有种种缺陷,但到目前为止,它仍是衡量一个地区、特别是一个国家经济总体水平和规模的综合性指标,科学核算出的GDP及其增长率可以基本反映总体经济增长水平和发展趋势。经济发展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基础,GDP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一般说,没有经济数量的增长就谈不上发展,也谈不上扩大就业,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总之,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对于建设和谐社会是必要的,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同保持GDP的增长是内在统一的。

辩证看待GDP,更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新的视角和新的深度看待经济增长,这就要更加重视GDP的内涵。我们说发展要有好速度,就要看经济的增长是不是有质量、有效益、有市场,反映在GDP中的增加值也即社会劳动的价值是不是实现了。我们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就要看推动GDP的动力,是否建立在科教兴国、科教兴市基点上,是否真正形成自主创新的核心竞争力。我们说优化结构是好速度的基础,就要看支撑GDP增长的经济结构是否提升,经济体制是否转轨,粗放的低端生产力是否调整转移,新的高端生产力是否集聚释放。我们说经济增长要持续平稳健康,就要看作为GDP增长主要因素的支柱产业的抗波动能力强不强。我们说要建设节约型社会,就要看我们的GDP在变“大”同时是否变“绿”、变“轻”。我们说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要看经济增长为政治、文化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什么样的基础。总之,既要保持一定的增速,更要注意GDP的科学内涵,才能既快速,又平稳,既健康,又持续。我们要清醒地看到,我们的经济快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是靠激活土地、生产资料等要素能量和高强度投资带来的。这种“财富驱动”即依赖资源的发展,在发展初始阶段是不可避免的。这一种发展模式毕竟难以支撑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及未来的发展。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转向“创新驱动”的发展路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注重提升GDP增长的内涵,不断增加科技含量,不断提高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真正以创新带动超越。当前能源趋紧,从长远看,这是中华民族振兴的“心腹大患”,是民族复兴的“软肋”,从目前看,是重大的现实挑战。我们要把挑战变成机遇,把压力变成动力,就要把能源紧约束变为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时机,把适时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作为提高执政能力的重大课题。一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加快走通“华山天险一条路”,靠科学技术创建节约型GDP;二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原则,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和资源的综合利用,真正使GDP变绿变轻。

在增长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转型的阶段,在低端生产力尚在转移、高端生产力还在集聚时,可能会出现某些领域增长速度放缓,这是一种既要重视,又不必惊惶的“过程现象”,好比在游泳中换气,只有“换气”,才能游得更快更远。因此,劲可鼓而不可泄,关键是辩证看速度,辨证看GDP,调整我们的视角,提升我们的眼界,一旦GDP的内涵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逐步深化、优化,经济就会走上更加良性发展的轨道,真正具有强大和持续经济竞争力,真正加快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真正屹立在世界大国、强国之林。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岑富荣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