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面对隐性裁员不要主动辞职
日前,国内某大型网络游戏开发商和运营商悄悄裁员或被称为“隐形裁员”的消息在IT业内不胫而走。不管事情到底如何,“隐形裁员”事件在国内已屡见报端,并有逐渐增多之势,眼下到底哪些属于“隐形裁员”,员工在“隐性裁员”面前又应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就这些问题记者近日采访了数位劳动人力方面的专业人士。
●“隐性裁员”虽无法律定义但现实中存在“隐性裁员”已不是一个新鲜的名词,早在202_年就出现了这一说法。百度上对“隐性裁员”是这么解释的:企业不明说裁员,而是以一些行为表现出让员工自己辞职,如给员工放长假、调离部门与岗位、企业提前声明公司之间要合并等,一些员工熬不住就会“主动辞职”了。
劳动法专家、资深劳动争议仲裁员左祥琦律师说:“法律上并没有隐性裁员的明确概念,只是有媒体或者其他人用了这么一个名词在社会上传播。”
上海劳达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兼首席顾问魏浩征先生也表示,“隐性裁员”在法律上不是一个专业术语,但现实当中很多企业在用这样一个做法,因此有些媒体或员工把其称之为“隐性裁员”。
●“隐性裁员”的做法是违法的企业之所以采取“隐性裁员”的做法,hefeifp100.com实际上是想裁员,但是按照劳动合同法企业发现很难做到,因为员工没有违反相关要求,这样企业就很难合法进行裁员。而违法裁员,企业又要承担法律风险,加之现在员工的维权意识也非常强,综合考虑之后企业只好采取“隐性裁员”的做法。
上海劳达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兼首席顾问魏浩征认为:“隐性裁员的现象反映出两个问题,一个就是企业方的法律意识增强了,不敢随意违法去解雇职员,因此企业采取了这样一个相对比较间接,法律风险比较小的做法。另一方面也说明现在的劳动者法律意识比较强,所以企业不敢随便去裁员。企业采取隐性裁员的方式,实际上是没有办法按照法律途径去裁员而采取的一种变相的做法。说白了,企业在想方设法让员工自己提出辞职。只要是员工自己辞职的,企业方收到员工的辞职信,你离职,这就是合法的,甚至企业方不需要给员工支付相关的违约补偿金。”
劳动法专家、资深劳动争议仲裁员左祥琦指出:“有时企业跟员工商量,劝说员工离开企业,然后交辞职报告,给补偿金,这种方法是双方解除劳动合同的一种协商过程。如果员工愿意接受的话,辞了职,领了补偿金,就不算违法。但员工不辞职,企业采用别的办法,比如调岗、扣工资,员工可以和其产生劳动争议,按照合同里的权益,企业不可以擅自
改变劳动合同内容。劳动合同里面清楚的写着工作岗位和工资,企业单方面改变合同里的内容,这就是违约行为了。”
●员工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在采访中,相关专家提到“隐性裁员”问题是劳动部门比较难介入的,因为从员工离职的原因看,是员工自己主动辞职的。
对此,魏浩征指出:“其实在双方的劳动合同、在公司的规章制度以及相关法律上是有一些保障的,所以当企业采取‘隐性裁员’的做法时,员工完全可以不同意企业的做法,要求企业按照劳动合同的条文来。
对于企业所谓的‘隐性裁员’措施,比如工资降了、岗位调了,员工维权的途径首先是跟企业方的协商,另外一个途径就是劳动争议仲裁。”
中人网资深人力资源管理专家鲍明刚先生认为:“从人力资源和职业发展角度看,员工面对‘隐性裁员’,需要结合自身和当前单位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工作机会、职业发展、经济补偿三个要素进行权衡取舍,来决定自己的具体对策。如果当前的工作机会对于自己非常重要和难以替代的,并且自己仍然具有争取保留这份工作的可能性,则可以通过具体的‘合作式’谈判策略进行,并更多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改善来证明自己的潜力和价值。如果当前工作机会已经不重要,或者虽然很重要但是争取的可能性已经微乎其微,而当前单位的‘离职证明’等对自己的未来职业发展影响又不大,则可以重点采取‘对抗式’的谈判策略,采取拒绝主动离职、积极的策略性获取和保留‘被裁员’的证据,依靠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
●专家建议不要主动提出离职
鲍明刚指出:“目前的中国劳动力市场,员工的上岗就业仍然存在大环境和个体机遇两个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从个体机遇角度,如果员工感觉并非因为自身能力素质而是由于自身与公司或岗位的匹配性问题而导致自己可能会成为被‘隐性裁员’的对象,这种情况下,员工需要在踏踏实实完成本职工作的基础上,结合自身职业规划积极提前寻找‘下家’,但是在自己还没有找到比较确定的理想‘下家’且单位没有提出裁员要求之前,建议不要主动提出离职。
左祥琦建议,作为员工来讲,你要搞清楚自己的权利是什么,企业找你辞职或者企业在跟你协商辞职的时候,员工如果认为这些条件是不能够接受的,你完全有权不辞职。如果你不辞职企业就调岗降薪,改变劳动合同里约定的工作岗位或者工作内容的时候,员工也完全有权拒绝。但如果企业强行这么做了,员工就可以去劳动争议仲裁,员工肯定胜诉。如
果员工认为,企业给你补偿金请你辞职,而你觉得这是愿意选择的一种方式,员工当然也是可以接受的。
第二篇:不要辞职
不要辞职!提高你现在的工作的5个方法
问:自从1998年(刚从大学毕业)以来,我一直都在同一家公司工作。我逃过了部门里无数次的裁员,不过我仍然没有看到我所从事的行业(编程)有升职的希望。我没有得到晋升是因为我所从事的这一职业没有晋升的职业轨迹。
我思虑再三也不能下决定换个工作好让自己的简历看上去并不像是个失败者的,但是,我的公司的福利相比大多数别的公司来说都优越的多,并且工作时间也非常棒。8点到5点,周一到周五,没有强制性的加班,没有。在编程这个行业里,这是几乎不曾听说过的。我是否应该留下来还是找另外一个公司去工作呢?我的妻子和我对此事都很难做出决定,希望能得到一些外部的建议。
答:所以,你的问题是“我是否应该为了让我的简历看上去不太糟而离开我的好工作”?大部分的人都会对你所拥有的福利和现在的工作时间感到兴奋不已。(并且,记住,当计算薪水的时候,你确实应该从全局着眼,要考虑到你所得到的福利。)不过,大部分人也都没有在同一个工作岗位上工作12年。
首先,我要用来自末日的沮丧的声音说:仅仅因为你躲过了之前的裁员,并不意味着在未来你不会被它打中。但是,当然,你明白这点。
如果你的简历上没有展示出一个清晰的晋升的轨迹的话,确实会让人有点不安。但是,这并不是世界末日,并且这一情况也是可以调整的。首先,让我们分析一下你是否应该留下还是离开。当然,我不能代替你下决定,但是我可以给你一些值得考虑的提示:留下的理由:非常好的福利和工作时间。你明确地知道工作预期是什么,并且你确实是一名熟悉公司的老员工,深得管理层的喜爱。(我知道后者是事实,因为你没有被解雇。我并不是说那些深受喜爱的人并不会被解雇,他们也会的。不过,那些捻了他们的管理者的须子的人们才会看上去是正走在被列在解雇名单第一位的路上。)一个新的工作意味着未知。你可能会有一个糟糕的老板,仍然没有事业发展的路径,还可能每周工作大量的时间。
离开的理由:差劲的薪水,没有职业发展路径,工作状态停滞,外面有可能会有更好的机会。
而现实的问题是,你并不能保证在不同的公司会有更好的情况。有些人确实曾经经历过每天工作11小时是常态而老板还朝着你叫嚷着“留下!留下!留下!”的恶梦一般的工作境况。不过,坦诚地说,我认为你有3种选择而不是2种。选项1:留下来。选项2:找一份新的工作。选项3:改变你现在的工作。在不放弃你现在的工作所具有的优厚待遇的情况下,你可以通过以下五件事让你的简历内容得以改进:
1、告诉你的老板你想得到晋升。这可能看上去是愚蠢的。你的老板并没有任何能够提供给你升职的职位,那么为什么还要打扰他去问呢?因为你实际上根本不知道那是真的还是假的。而升职也有很多种形式。我们中的大部分人比较熟悉传统的或真实的晋升——你去到了一个工资更高的空缺职位上。但是,也有隐性的原位升职或成长性升职。这些情况下,你基本上是做相同的工作,不过会增加更多的工作职责并有更好的头衔。那么,如果你已经是一名分析师,你得到了成长性升职,头衔就变成了高级分析师,再过几年就变成了项目经理。
2、假装每两年换了一次工作。当然,并不是正式的。但是,可以在简历上写上,假装每两年你都得到了一个新的工作职位。在你做这种编写工作职位的头衔的练习中,我打赌你会发现你有一个清晰的职业发展路径——你只是还没有得到合适的头衔并且晋升到那个职位上去。你在1998年所做的工作项目绝对和你在202_年所作的项目不一样。(如果不是这样的,请看上面我所写的内容。)一旦你完成了这个编写头衔的练习,重写你的简历,划分出各个时间段;即使头衔没有变化,也要确保显示出了一个向上的事业发展路径。
3、考虑横向发展,而非垂直向上的发展。对于你现在的工作领域来说,你目前所在的公司并没有向上发展事业的空间。不过,没有法律规定 “一旦你成为一名程序员,你就永远是一名程序员”。嘿,我曾经和许多有着信息系统的高级学位而从事人力资源的人一起工
作过。他们从系统领域横向转移到了人力资源领域。并且,我也见过从事人力资源的人进行了类似的横向转移而从事信息系统方面的工作。一旦你进行了横向的调动,你可以在那个职位上再向上发展你的事业。
4、为你自己创造机会。记得你与你的老板当面讨论升职的那次会面么?如果进行的不顺利,也不要担心。你要想办法创造出自己的职业发展路径。寻找发展的机会并抓住它们。向你的管理团队说明你做了更多的工作也学习了更多,而这些都对你的公司有益。这些都让你有资格得到你之前所要求获得的成长性升职。
5、要求获得更多的薪水。我并不是在说让你找一份新的工作然后试着讨价还价。这通常会产生反效果。(而如果你来找我对薪水问题讨价还价,除非我们这里存在着只有你才能解决的巨大的问题,否则我会说:“嘿,我们会想你的!恭喜你被解雇了!”)相反,你要收集有关于你都为开放的市场带来了什么的信息并呈现给你的老板。直接提出加薪的要求。你会对于有多么少的一些人愿意直接提出要求而感到惊讶。只要你所要求的薪水并不荒谬(嘿,老板,我所得到的应该是在现有的基础上再增加每年15万美元),那么,会发生的最糟糕的事情就是你的老板对你说不。而最可能的回答会是:“不是现在。”但是,你已经播下了那颗小小的种子,你应该得到比你现在所挣的薪水更多的钱。
最后,你需要考虑确定留下来所拥有的良好待遇是否比离开所可能拥有的更有价值。但是,我更强烈地期望能够提升你现在的工作职位。因为,谁会希望放弃良好的福利和每周40小时的工作时间呢?当然,除非是你自己决定放弃的。那么就那样做吧。
第三篇:面对开除危机 我该主动辞职吗?
我在一家合资公司工作了一年多,但是由于在某一项目上出现了问题(此问题是前任项目主管留下的,只是本人拉了最后的导火线),公司领导有意在此事上找一个替罪羊,于是让我自己提出辞职申请。公司甚至还威胁说如果我不提出辞职申请,就要以严重违反公司财务条例为由开除我。事实上公司在出差住宿费用规定上限为200元/天,我开就的发票也在此范围内,但公司认为我开就的发票与住宿宾馆的价格不一致。公司其他员工也在住宿发票上有我类似的问题,但公司就以此为借口来要挟我,逼我辞职。我也在几天前递交了辞职申请书。
我和公司当时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双方在劳动合同中约定,或者是我提出辞职申请或者是公司提出辞退我,都应给对方一个月的时间(提前一个月书面提出)。
在此种情况下,请问各位仁兄,我该怎么办?是否可以要求公司给予我一个月的期限,给予我离职之后的一个月工资(递交辞职申请之后,办理劳动退工手续之前的一个月)?或者还有别的更好的办法?
面对公司的开除威胁,他退缩了,他选择了自己辞职;他也疑惑:单位里别人都这样做,怎么就轮到我就要开除呢?
我们先暂且不谈违反公司的财务条例是不是应该开除,而是先解决一些员工错误的理解:别人做了违反公司规定的事没被处罚,我做了也不会有事。甚至有些员工还这样对公司辩解:某某也这样,你们怎么不处罚他?
在法律的层面上,公司是否处罚一个员工,这个权利掌握在公司的手里。所谓权利就是可以做什么,而不是一定要做什么!权利是可以放弃的。公司可以选择处罚一个违反公司规定的员工,也可以对其不作任何处理,任之发展。虽然这样对于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上来说是非常糟糕的,有极大负面影响的,但是法律上并不认为是非法的。
事实上,很多公司对于一些员工的违规行为视而不见,并不是因为他们不处罚,而是他们知道开除、除名一个员工需要有充分的理由和足够的证据!员工看到其他人违反公司规章,这是他的个人行为,他个人就这样认为了:这个人违反公司规章。公司的管理层要这样认为就不能单单凭个人认为就可以的。万一被处罚的员工申请劳动仲裁,而公司没有充分证据的话,公司将面临败诉的危险!所以公司对处罚员工不得不慎之又慎。也许正当公司发愁找不着证据时,看见别人违规的员工过于自信,以为公司同样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去故意违规。假使这违规又被公司逮个正着,证据充分。那公司岂有不处罚之理?
所以从员工的角度来说,不要抱有什么侥幸心理,公司的规章制度还是需要认真遵守。
那公司说违反财务条例要开除是不是对呢?这不能一概而论。首先我们要看公司的规章制度中是不是有这样的规定。如果没有这样的规定,那该处罚纯属领导的心血来潮,不可以作为处罚员工的理由。其次如果有这样的规定的,我们要看这个规章制度是不是合法,这就要证明该规章制度是符合以下三个条件的:①通过民主程序制定;②内容合法;③已向劳动者公示。尤其是第③点,很多公司都容易忽视。
关于way在问题中提到的提前30天辞职的问题,way的理解又有点偏差。法律上规定员工辞职要提前30天通知的本意是让单位能有个充分的时间安排其他人顶替这个职位。换句话说,就是让不知道辞职之事的单位能有个准备的时间。way和公司的合同中也说到:“都应给对方一个月的时间。”可见这类条款保护的是被提出辞职方。如果单位同意员工立即辞职的话,是法律允许的。在问题中,是公司硬逼着way自己提出辞职,最终提出辞职方还是way,我想公司一定不会提出还要way再待一个月的吧。
第四篇:如何面对员工辞职(模版)
如何面对员工辞职?
202_-8-21
“作为老板,面对员工辞职时所表现出的态度反映了你的领导哲学。”说这话的是56岁的Marilyn Moats Kennedy,一位资深职业战略咨询专家。他还把提出辞职的人分成三种状况,如果你是老板,面对这三种状况,你会怎样反应呢?
1. 你正考虑让你的某位“明星”员工升职,他却向你提出辞职,你怎么办?
A. 给他一个“还盘”,让他知道会在未来的某个时候得到提升。
B. 以“冻人”的态度、“杀人”的目光来对待他。
C. 说你很失望,但是你的门随时为他的归来而敞开。
最好的选择为C。如果你的公司真的很适合他,而你又让他知道他是有价值的,也许他会改变他的决定。至少,当他离开以后,他也会是你的同盟军,而非敌对者。
2. 你正想着解雇团队中的“懒惰”之人,而这个人出现在你的办公桌前,告诉你他要去另外一个公司。你怎么办?
A. 说:“感谢上帝,因为我正打算解雇你”。
B. 总算松了一口气,有礼貌地请他马上离开。
C. 说你很抱歉不能给他写出推荐信。
当然要选择B。递给他一封简短的推荐信,只写明他为你公司服务的年限及他的职位名称。让他能尽早地离开对你的公司来讲是最好不过的了。
3. 在6个月之内,几名雇员相继离开你的公司,你怎么办?
A. 给公司中余下的人一个个加薪。
B. 让这种“故事”情节继续重演,反正你能应付比这更糟糕的情况。
C. 让员工们交替轮换着去做不同的工作。
选择C。人们经常跳来跳去的原因只是因为他们的某些工作技能被忽视甚至根本得不到应用。把你的精力集中到重新科学分配每个人的工种上去。
第五篇:面对不要轻易放弃
面对不要轻易放弃
很早就知道,人生在世难免要在某些方面,做出一些放弃,但真的到需要我们放弃的时候,真的能轻易的就做出放弃吗?面对学习失意时,在你觉得自己都不能承受时,你应该想过放弃,但你绝对不曾真正的放弃过,因为放弃需要的勇气,比你决定去拼命的努力时还多。有句歌这样唱的:“决定要放弃,要放哪里?”我喜欢里勃斯金德,因为他给不轻易放弃的人以信心。
在长达几年的同一项工作――纽约世贸中心重建方案设计图研究中,有谁敢说他不曾因希望的渺茫而失望,亦或是绝望,有谁敢说他不曾想过放弃„但最终那顶胜利的桂冠,还是给了他以及他的作品。我喜欢谢霆锋,在台上的洒脱,在舆论中的不屑一顾,更是在追求中的不曾放弃„„当父母在我面前夸奖那些跟我年龄相仿的孩子时,我总会不屑的讲一句:啊!霆锋才十六岁!也许正是因为这十六岁才让更多的人认识他,渴望去了解他,当然其中包括我。还有谁记得五年前,那个在台上被人嘘的孩子,谁会知道他当时的伤痛,几年来的不言放弃,换来的结果是欣慰的,谁不知道那个狂妄,帅气,叛逆的大男孩。
202_年7月27日的那天我被震动了,看着霆锋在北京工体的深深一鞠躬,他那一段话便一直的回响在我的耳际:你们知道吗?这可能是我最后一次在北京演出,因为我将暂别这个乐坛。我不是放弃,我是要找一个更好,更符合你们要求的谢霆锋回来。又在半年后的一天,他回来了,带着他的新专集。好一个不是放弃啊!人们又开始谈论他的一切,有谁想到他生活中的艰辛呢?元旦过后,黑色的六月一天天地逼近,慌乱中的我偶尔会觉得窒息。常常忙里偷闲,在里勃斯金德的作品中编织自己那个美丽的梦――有一天我会站在自己所设计的建筑前,感受那种渴望的感受在霆锋的音乐中寻找那份属于我的简单的快乐。然而只有在每一次失败之后,我便会寻找那些莫名其妙的原由来安慰自己,为自己开脱,其实那是一种无奈。因为不要轻易放弃,但每次我都觉得,那些影响我情绪的东西我早该放弃,就如那些我所喜欢所关心的,不相干的人,简直可以说是不现实的人。面对这个问题我真的无从选择,因为我已经学会不要轻易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