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7.22)(范文)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7.22)
2014年7月22日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
1.当代中国在城乡分治的行政建制基础之上逐渐形成了城乡隔离的二元社会,其核心是强制性分类的()。
A.居明身份制度 B.粮食供应制度
C.劳动就业制度 D.养老保险制度
2.行政反馈是()。
A.行政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协调机制
B.行政系统纵向结构的协调机制
C.行政系统横向结构的调节机制
D.行政人员的协调机制
3.用于行政管理的“命令(令)”其发布权限属于()。
A.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B.党、政、军各类机关
C.国务院及其各部门 D.国家大型企业、事业单位
4.市场经济运行的动力是()。
A.企业对利润的追求
B.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C.市场的自发调节
D.价值规律的作用
5.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前提和基础是()。
A.全方位对外开放
B.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C.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D.平等互利
6.()是我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商品种类最全、到会客商最多、成交效果最好的综合性国际贸易展会。
A.广交会
B.中国东盟博览会
C.西安世园会
D.上海世博会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当代中国在城乡分治的行政建制基础之上逐渐形成了城乡隔离的二元社会,其核心是强制性分类的居民身份制度。
2.【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行政反馈即行政系统把外界输入的情况,加以转换分析,通过制定政策或提供服务等方式反作用于外部环境,再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对自己的政策和行为加以调整,以达到行政目标。行政反馈是行政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协调机制。
3.【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命令(令)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领导人发布的指挥性和强制性的公文。它适用于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措施、批准授予和晋升衔级、嘉奖有关单位和人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务院总理、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可以发布命令(令)。
4.【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市场经济的动力机制分为两种:内在驱动力和竞争形成的外在压力。追求利润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内在驱动力,市场经济运行的动力是人们追求经济利益增加的愿望。
5.【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其前提和基础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同对外开放是相辅相成的,它们在本质上是统一的。自力更生地发展本国经济是实行对外开放的基础和前提;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又能进一步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两者都是为了更好更快地发展社会主义。因此,必须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把对外开放的立足点和归宿放在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上,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对外开放。
6.【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即广州交易会,简称广交会。创办于1957年春季,每年春秋两季在广州举办,迄今已有五十余年历史,是中国目前历史最长、层次最高、规模最大、商品种类最全、到会客商最多、成交效果最好的综合性国际贸易盛会。自2007年4月第101届起,广交会由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更名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由单一出口平台变为进出口双向交易平台。
相关推荐:事业单位考试考什么
第二篇: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5.9)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5.9)
2014年5月9日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全体()。
A.公民 B.人民 C.劳动者 D.爱国者
2.在我国行政法规的名称中,“规定”是指()。
A.用于对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进行部分的规定
B.用于对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进行比较全面系统的规定
C.用于对某一项行政工作进行部分的规定
D.用于针对特定事件而采取的特定处置办法
3.在合伙企业的出资中,与有限责任公司的出资方式不同的是()。
A.以货币出资 B.以劳务出资
C.以实物出资 D.以知识产权出资
4.李某被某公安局机关错误羁押期间死亡,下列人员中无权提出国家赔偿的是()。
A.李某的妻子 B.李某的母亲
C.李某的成年儿子 D.李某的成年弟弟
5.下列哪一项是公安机关的根本属性?()
A.公安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
B.公安机关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
C.公安机关是国家意志的忠实执行者
D.公安机关是行使国家治安管理权的专门机关
6.单位行贿赂,是指单位为谋取()。
A.他人利益
B.自身利益
C.不正当利益
D.正当利益而行贿,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以回扣手续费,情节严重的行为
第三篇: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7.15)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7.15)
2014年7月15日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
1.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胡锦涛表示,我们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为此我们要做到,以下不包括()。
A.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B.要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C.要丰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
D.要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2.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相结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各项工作中。
A.工人和农民 B.理论和实际 C.城市和农村 D.环境和发展
3.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最根本保证的是()。
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B.社会生产力明显提高,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C.社会各阶级,各党派,各民族,各团体政治上团结一致
D.马克思主义在党和国家工作中的指导地位已经确立并不断得到巩固
4.有一位人民代表说:“就业是民生之本,就学是民生之基,就医是民生之急。”在我国现阶段,要解决这位代表所说的“本、基、急”问题的根本途径是()。
A.坚持艰苦奋斗 B.坚持以人为本
C.坚持改革开放 D.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5.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离不开党制定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现阶段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是()。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6.一部《木府风云》,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云南丽江文化,了解了一种文字,一种音乐,一方古乐,也为“驴友”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好的旅游选择,这主要说明提高文化产品的质量,可以()。
A.提高文化产品的内涵 B.给文化产业带来更大的收益
C.保护好传统文化 D.促进民族文化的进步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C。
2.【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胡锦涛同志在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干部“四观”教育问答》一书中指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各方面的工作。”故本题答案为B。
3.【答案】A。
4.【答案】D。
5.【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深刻认识我国国情和所处的历史阶段,是我们党作出科学理论和制定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也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前提。故本题答案为A。
6.【答案】B。
第四篇: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2014.7.17)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2014.7.17)
1.一个细胞在人工操作下分裂繁殖从而形成细胞群,在细胞群中每个细胞的基因彼此相同,这种操作被称作()
A.基因工程 B.蛋白质工程
C.克隆技术 D.转基因技术
2.地球上各种生物生命活动的最终能源是()
A.太阳能 B.风能 C.水能 D.生物能
3.耐磨性和抗腐蚀性超过不锈钢的新材料是()
A.有机高分子材料 B.新金属材料
C.新陶瓷材料 D.高温超导材料
4.黑洞是“黑”的,它的强大吸引力使任何掉进去的物质都无法摆脱,就算是光也无法幸免,但是它却可以辐射()
A.紫外光 B.X射线 C.高能粒子流 D.激光
5.酸雨对水生植物的危害很大,特别严重时还会危害人类健康,它的主要成分是()
A.硫酸和盐酸 B.盐酸和高氯酸
C.高氯酸和硝酸 D.硝酸和硫酸
6.浑浊水经土壤变清,粪水经土壤臭味消失,海水经土壤变淡,说明土壤有()
A.酸碱性 B.保肥性 C.缓冲性 D.溶解性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克隆技术是由同一个祖先细胞分裂繁殖而成纯细胞系,该细胞系中每个细胞的基因彼此相同。故本题答案选C。
2.【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生物体内的能量,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光能,所以,地球上生物体生命活动的最终能源是太阳光能。故本题答案选A。
3.【答案】C。
4.【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2010年美国科学家发现巨大质量黑洞不断喷涌X射线。故本题答案选B。
5.【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酸雨是PH值小于5.6的降水,我国的酸雨主要因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形成,多为硫酸雨,少为硝酸雨。空气中二氧化硫含量过高时,会形成硫酸雨;含氮化合物含量过高时,会形成硝酸雨。故本题答案选D。
6.【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土壤具有吸收保持各种离子、分子、气体和悬浮体的能力,这种能力称为土壤的吸收保肥性能。故本题答案选B。
汕头中公教育
第五篇: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2014.3.3)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2014.3.3)2014年3月3日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
1.太原至北京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动车)开通以来,吸引了许多旅客选择乘动车去北京,从而使太原去北京的飞机及公路客运受到一定的影响,由此可见()。
A.人们选择商品关注的是商品的有用性
B.人们选择商品关注的是商品的安全性
C.人们选择商品关注的是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
D.人们选择商品关注的是商品的舒适性
2.近代思想家龚自珍说:“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移易。”这说明()。
A.世界上存在无物质运动
B.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C.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D.物质是运动的内在动力
3.古有一父,为解决家中鼠害,买了一只猫。猫捉老鼠的同时却也偷吃鸡,其子甚怒。父道:“宁无鸡也不能没有猫,因无鸡不会挨冻受饿,而无猫则会挨冻受饿。”遂其子不再怒。这个故事启示我们在处理和解决问题时要注意()。
A.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B.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C.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D.矛盾的统一性与斗争性
4.贯彻科学发展观,就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彻底改变“唯GDP论英雄”的政绩评价方式,这是因为GDP不能()。
A.反映经济实力和市场规模
B.全面反映人民的幸福程度
C.进行国与国经济的比较
D.反映社会贫富差距
5.英国研究机构经济与商业研究中心日前公布的世界经济排名表显示,英国现在是世界第七大经济体,中国是世界()经济体。
A.第一大 B.第二大 C.第三大 D.第四大
6.我国的立法主体不同,制定发布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和名称不同,其中国务院所属各部、各委员会制定发布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称为()。
A.行政法规 B.部门规章
C.地方性法规 D.地方政府规章
参考答案
1.【答案】C。中公教育点拨:商品具有两重性,即使用价值和价值。旅客在选择交通工具的时候,会关注交通工具的舒适性、便捷性和价格的最优结合,这也就是关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故本题答案选C。
2.【答案】B。中公教育点拨:从龚自珍的话可以看出,“法、势、事例、风气”都是变化的、运动的,体现出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A、D两项说法错误,C项与题目无关。故本题答案选B。
3.【答案】B。中公教育点拨:“宁无鸡也不能没有猫,因无鸡不会挨冻受饿,而无猫则会挨冻受饿。”从这句话里可以得知,题目中的父亲能够分辨事物的主次矛盾,并善于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这个故事启示我们在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时候要注意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故本题答案选B。
4.【答案】B。中公教育点拨: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贯彻科学发展观,彻底改变“唯GDP论英雄”的政绩评价方式,就是不再追求发展的速度,而是注重发展的质量,更加关注民生。故本题答案选B。
5.【答案】B。中公教育点拨:2011年12月,经济与商业研究中心公布的全球经济体排名显示,英国成为全球第七大经济体。位列前六名的国家分别是:美国、中国、日本、德国、法国、巴西。故本题答案选B。
6.【答案】B。中公教育点拨:根据《立法法》第71条规定,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可以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规章。部门规章规定的事项应当属于执行法律或者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的事项。故本题答案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