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外汉语教案
A班综合课
课型: 初级汉语综合课
教材: 《成功之路起步篇》
教师: 谭俐
教学对象: 韩国、印尼、泰国学生
课题: 第23课《这件衣服是中式的》
教学步骤和课时分工:本课4课时完成第1、2课时:教授16组生词 整篇课文
第3、4课时:语法和练习
第1、2课时:
时间: 90分钟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本课教授16个生词,其中
2、学习课文。要求学生比较流利的根据课文的场景对话,并用课文的句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生词
本课学习了13组生词,重点是“合适”、“有点儿”和“大小”,还有“肥、瘦、颜色、试、挑、长、短、好看、样子、中式”要会造句。
2、课文重点:复述和活用课文做模仿练习。
3、难点:
生词难点:“合适”、“有点儿”和“大小”
句子难点:这件衣服有点儿肥。
教学过程:
一、复习(13分钟)
(一)听写,两个学生在黑板上写,其他人写在本子上。
1、生词(14个单词)
年、今年、岁、大、小、公斤、真好看、毕业、奶奶、年纪、孩子、个子、高、矮
2、句子(2句子)
你奶奶多大年纪了?她今年65岁,属蛇。
他挺胖的,有多重?18公斤。真重!
两个学生写完以后纠正错误(3分钟)
学生读黑板上的单词和句子(先集体,后个人,2分钟)。
(二)提问第23课的课文内容(机动)
1、你奶奶多大年纪了?属什么?
2、你有多重?(学生回答,再继续问)重吗?
二、生词(30分钟)
(一)利用ppt,领读,利用图片或实物讲解。
(二)利用ppt,让学生读,教师再集中领读。
(三)学生对不明白的词提问。
1、衣服:我的衣服,你的衣服,他的衣服;洗衣服,买衣服。
你的衣服很漂亮。是在哪儿买的?(可以挑一个衣服很漂亮的学生来配合回答)
2、件:一件,一件衣服,两件,两件衣服,两件漂亮的衣服;这件衣服,那件衣服,这两
件衣服。
我喜欢这件衣服。我喜欢那件衣服。
我喜欢这两件衣服。我喜欢那两件衣服。(挑学生参与)
3、样子:衣服的样子,这个样子,那个样子,这个样子的衣服
你衣服的样子不错。我喜欢这个样子的衣服。
4、中式:西式,中式的衣服,西式的衣服,美式,英式,美式英语,英式英语。
这是一件中式的衣服。
你学的是美式英语吗?
5、颜色:红、黄、绿、蓝、白、黑都是颜色,红色,黄色,红衣服,黄衣服。
这件衣服是什么颜色?红色,那么这就是一件红衣服。
6、大小:衣服的大小,公园的大小,公司的大小,操场的大小。
7、合适:很合适,非常合适,大小合适。
这件衣服大小合适。你穿在身上很合适。
8、号:大号,小号,中号,中号的衣服,几号,多少号,24号,10号。
你的衣服是小号的吗? 今天是几号呢?
9、肥:很肥,不肥,不肥不瘦。
这件衣服不肥,大小很合适,是中号的。
10、长、短:长衣服,短衣服,很长,很短,不长,不短,长短合适,衣服很长,衣服很短。你的衣服很短,是短衣服。
你的衣服长短合适。
你的衣服不长。
11、好看:很好看,非常好看,好看的衣服,这件衣服很好看,你很好看。
你的衣服很好看,你很好看。
12、挑:挑一件,挑衣服,挑一件衣服,挑好看的衣服。
我有很多西式的衣服,今天我要挑一件中式的。
你帮我挑一件,好吗?
12、试:试试,试一试,试衣服,试试这件。
你帮我挑一件中式的衣服吧,我要试试。
你去买衣服,会先试一试吗?
13、有点儿:有点儿大,有点儿肥,有点儿长。
你件衣服有点儿肥,大小不合适。
这件衣服大小合适,但有点儿短,你挑一件长衣服吧。
(四)语言点
1、“的”字短语
例:
1、这件衣服是中式的,那件是西式的。
2、这件衣服是谁的?
这件衣服是我的。
3、红的是桃花,黄的是菊花。
解释:中式的、西式的、我的、谁的,这四个就是“的”字短语了,我们可以认为他们省略了“的”字后面的“衣服”这个词。补充出来如下:
1、这件衣服是中式的衣服,那件是西式的衣服。
2、这件衣服是谁的衣服?
这件衣服是我的衣服。
解释:但是为了语言表达的简练,这样的表达,后面的衣服就显得很多余,所以后面就用了
省略了“衣服”的“的”字结构。再看看这个句子:那件是西式的。
为了句子的简练,在我们大家都已知那件衣服的时候,那件后面的衣服也省略了。
2.“有点儿”和“一点儿”
例:
1、这件有点儿肥,换件瘦一点儿的。
2、这件有点儿长,换件大一点儿的。
解释:“有点儿”放在形容词前,用来说不好的感觉,例如“有点儿肥”就是对这件衣服不满意,觉得不好。“一点儿”在形容词后面,有比较的意味,表示一种希望和要求,例如“换件瘦一点儿的”就是觉得这件有点儿肥,所以希望换件瘦一点儿的。再看看下面的句子:
3、这车有一点儿慢,可以快一点儿吗?
4、我昨天有点儿晕,今天好一点儿了。
5、你要胖一点儿,你太瘦了。
3.动词重叠
例:
1、红的、黄的都不错,你试试吧。
2、这两件都很漂亮,你试试吧。
3、我喜欢那个故事,你讲讲吧。
4、那里的风景很美,我们去逛逛吧。
解释:动词重叠表示动作的短暂尝试状态,动作的时量短或动量小。再如下:
走—走走坐—坐坐看—看看听—听听
读—读读想—想想说—说说念—念念
三、课文(35分钟)
(一)把课文变成未完成式,把生词制成一面带粘贴的卡片,让学生上台,把卡片贴在空
白处。使用ppt。
这件_____安妮的,_____不错,是____的;____很____,是____的;_____也很_____,是____的,不___不___,不___不___。
林月:安妮,你喜欢什么样的_____?
安妮:我喜欢____的。你帮我______,好吗?
林月:好啊。你喜欢什么____的?
安妮:_____的。
林月:这件怎么样?____、____都不错。你____吧。
安妮:林月,你看,____不____?
林月:______肥,换____瘦一点儿的。
安妮:这件瘦一点儿,怎么样?
林月:这件_____合适。你觉得呢?
安妮:我也觉得非常好,太谢谢你了!
林月:你太客气了。
(二)问答
1、安妮和林月在干什么?
2、是谁要买衣服?
3、安妮喜欢什么样的衣服?
4、安妮喜欢什么颜色的衣服?
5、林月为什么让安妮换一件瘦一点儿的?
6、安妮为什么要谢谢林月?
(三)按照提示复述课文。(采取两人对话式,使用以上的以上的ppt)
(四)模仿(活学活用,给学生几个例子,供他们模仿。)
例1:一天,芳芳和珍妮去商店,珍妮要买一件西式的衣服,她喜欢白色的。
例2:一天,李明和杰去商店,杰要买一件衣服,希望李明帮他挑衣服。
例3:假如你和你朋友去买衣服(让两个学生,以自己的身份自由发挥)
(五)看图说话(一组图片,图片的内容是婷婷陪朱莉在买衣服,朱莉喜欢红色的衣服,婷婷帮她选了一件,但是看上去很肥,于是换了一件小的,很合适,朱莉很高兴。)让学生说出图片里的内容。
四、读课文(5分钟)
这件_____安妮的,_____不错,是____的;____很____,是____的;_____也很_____,是____的,不___不___,不___不___。
林月:安妮,你喜欢什么样的_____?
安妮:我喜欢____的。你帮我______,好吗?
林月:好啊。你喜欢什么____的?
安妮:_____的。
林月:这件怎么样?____、____都不错。你____吧。
安妮:林月,你看,____不____?
林月:______肥,换____瘦一点儿的。
安妮:这件瘦一点儿,怎么样?
林月:这件_____合适。你觉得呢?
安妮:我也觉得非常好,太谢谢你了!
五、总结(5分钟)
(一)本课学习了13组生词,重点是“合适”、“有点儿”和“大小”,还有“肥、瘦、颜色、试、挑、长、短、好看、样子、中式”要会造句。
(二)今天还学习了课文,你们已经基本能够复述了,并且能够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说明,知道自己需要进行哪方面的练习。**同学说得很流利,可是汉字还可以写得更快,**同学读得很好,说得也很好。
六、作业(2分钟)
(一)复习课文和生词,下次课要听写。
(二)造句:
1、用“合适”和“合适不合适”分别造两个句子。
2、用“有点儿”和“一点儿”分别造两个句子。
3、用“大小”造两个句子。
4、用“肥、瘦、颜色、试、挑、长、短、好看、样子、中式”各造一个句子。
根据自己的情况,可以多造句,但最少造20个句子,写在本子上,明天交给我,下次课要写得好的同学朗读自己的句子,并有小小的奖励。
(三)预习语法和课后练习,完成会做的练习。
六、教具
PPT、生词卡片、图片和组图、实物(学生身上的衣服)
第二篇:对外汉语教案
教学对象:二年级下学期(初级二册教材)
谈论天气
课文
马克:你还睡着呢,我跑步都回来了,快起来吧!山本:这么早,我正在做梦呢!马克:都八点了,你也该醒醒了。山本:今天是周六,起那么早干嘛?
马克:咱们去香山吧,听说香山的红叶全红了。山本:今天天气怎么样?和昨天一样冷吗? 马克:今天是晴天,比昨天暖和多了。
山本:可我听天气预报说,今天午后晴转多云,有小雨。马克:我看不会下的,要不咱们早点去,早去早回!山本:万一下起雨来,在山上躲都没处躲。马克:那就带上雨伞吧!
山本:咱们还得多穿上点儿衣服,山上风大,肯定冷。马克:你怎么这么怕冷?好,那就多穿点儿吧!山本:还是春天好哇,不冷也不热。
一 教学目标:
1、掌握谈论天气状况的词的运用。
2、能够流利的朗读课文
3、重点讲解汉语基本的语法功能及语言点的运用。
4、通过组词练习及情景对话,使学生能够流利的进行天气谈论。
二 教学重点:
1、对于生词和语言点的讲解,重点放在词义、语义以及用法上。在讲解的基础上,通过设置语境,对重点生词和语法进行操练,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达到会应用的目的。
2、在课文教学中,在掌握生词的基础上,首先通过领读和大声朗读使学生熟悉课文。
三 教学难点:
通过课文讲解及对话练习,让同学能够流利的进行天气状况的谈论。
四 教学过程:(1)导入
大家都在知道在英国人见面寒暄聊天的开场白中,十之八九是从天气开始谈起,萧伯纳(George Bernard Shaw)一天下午在街上散步,迎面走来一位老先生,对他说:“Good afternoon, Mr.Shaw!It's such a lovely day, isn't it﹖(下午好!萧先生,天气很好不是么?)”萧伯纳幽默地回答:“Oh, yes.But twenty people have told me about it in past two hours. Thank you.(哦,是啊,但是在过去的两个小时里,已经有20个人告诉过我了。谢谢你。)”可见在英国人们是多么的喜欢谈论天气。虽然在中国见面寒暄聊天中,大家不会去谈论天气,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天气的谈论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今天我要教大家一些关于天气状况的日常交流。
(2)学习生词
1天气预报(名词)weather forecast 对未来某时段内某一地区或部分空域可能出现的天气状况所作的预测.例:中央电视台每晚七点半都会播天气预报!
2晴转多云 sunshine turn to cloudy 例如:天气由晴天转向阴天——晴转多云
3晴天(名词)Clear sky 指晴朗的天气
例:明天如果是晴天,我想去公园玩!雨(名词)rain day
按降水量划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和特大暴雨6个等级
例:大雨天我们还是呆在家里吧!
5雨伞(名词)umbrella 例:天气预报说今天会下雨,出门记得带雨伞。6风(名词)wind 7暖和 warm 温暖。谓不冷也不太热。例:春天的太阳真暖和!
8冷 cool/cold
表示温度低,与热相对
9热 hot 表示温度高
(3)讲解课文内容及语法
(一)课文的讲解
1、领读课文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语法
(1)都八点了。“都„„了”中间加时间、数量或者表示情况的词语,意思是“已经”,表示到这个时候不应该象现在这样。轻读。
如: 1都十二点半了老师还不下课。(十二点就应该下课了。)2都到圣诞节了,还不下雪。(一般十一月九该下雪了。)
(2)用“比”表示比较A比B+形容词+多了。如:今天比昨天暖和多了。北京比上海冷多了。
基本模式:A比B+谓语 你比我用功。
扩展模式:a。A比B+谓语+数量 今天只比昨天低一度。b.A比B+谓语+一点/一些 今天比昨天热一点。c.A比B+还/还要/更+形容词 明天比今天还要/更/热。A比B+还/还要/更+形容词B的程度已经很高,而A程度比B更高。注意:“比”的后面不能有程度副词“很/非常/十分”等词语 今天比昨天很暖和。× 他比我工作得非常好。×
“多/少,早/晚”做状语,一定要放在谓语动词前面。我比他多吃了一个包子。√ 我多比他吃了一个包子。×
(3)该····了 表示是时候做某事了 既;It's time to do sth...如:1 时间不早了,我该回去了
十一点了,该睡觉了,明天还要上课呢。
(4)课堂练习
1、看拼音,写词语。
tiān qì yù bào()qíng zhuǎn duō
yún()yǔ sǎn()nuǎn huo()qíng tiān()2.句子练习A判断对错 1 我比你很忙。2我比你忙多了。
3我比你英语说得非常流利。4我比英语说得流利多了。5今天比昨天热得多。6今天比昨天非常热。
B 情景对话:(一): ——你知道明天的天气吗? ——
(二): ——你觉得今天的天气怎么样!
——(与昨天的天气相比较)(三): ——明天会比今天冷吗?
——
(四): ——你看了今天的天气预报吗?明天是晴天还是雨天?
——
(五): ——天气预报说今天:
C:自由对话
就今天的天气情况与同桌进行对话练习!
(5)课堂拓展
中国关于天气的谚语
星星密,雨滴滴。星星稀,好天气。星星明,来日晴。星星眨眼,有雨不起。直闪雨小,横闪雨大。炸雷雨小,闷雷雨大。雷轰天顶,虽雨不猛。雷轰天边,大雨连天。小暑一声雷,倒转做黄梅。南闪火开门,北闪有雨临。
久雨冷风扫,天晴定可靠。满天乱飞云,雨雪下不停。天上乌云盖,大雨来得快。有雨天边亮,无雨顶上光。喜鹊枝头叫,出门晴天报。蚊子咬得怪,天气要变坏。
(6)课堂总结
1、要学生多朗读课文并及时做相关的对话练习,做到熟能生巧
2、在讲解语法点的时候不要过于僵硬,应该添加多一点的互动环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始终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把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并通过各种方式活跃课堂气氛,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汉语中常见的一些语法点知识。
(7)课外作业
1)复习课上学习的生词和句型,并朗读全文,确保流利,语言掌握运用自如!3)要求熟读课文,并背诵全文。
4)掌握所学的生字词,并能够运用自如,且能用所学语言点进行交流。
第三篇:对外汉语教案
第二次课
2013年7月30日
星期二
一、教学重点
1、旧课复习:“是”与“很”
2、新课学习:新词:【沿用】
语法:时间状语
句型:【沿用】
课文:【沿用】
3、补充内容:二胡小知识【沿用】
音乐《二月映泉》
二、教学内容
1、问候:今天怎么样?
2、检查作业:暂无
复习:
A、翻译【复习“是”与“很”】
1、她很漂亮。
2、这个苹果很大。
3、他是小李的爸爸。
4、我不是学生。
5、我不饿。
B、改错【复习“是”与“很”】
1、我不很累。
2、我是老师吗?
3、你很老师。
4、你是漂亮。
5、你很忙吗?
C、用下列限定词完成句子【复习“是”与“很”】
苹果
花
妈妈
老师
学生 小
大
饿
累
忙
D、听下列短句,听后并重复【综合复习:检测部分会的词汇,因为不会的太多放在以后的学习】
1、我是音乐家,我很喜欢听音乐。
2、我的爱好是拍照。
3、那是我的电话。
4、我明天要去银行。
5、我很喜欢我的工作。
6、我想休息一会儿。
7、我每天都在学校吃饭。
8、我想学习拉二胡。
9、我的老师很胖。E、音乐小专题【中文歌分享】
昨天我听了孙露的歌我觉得很好听,你可以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孙露的歌吗? 我想给你介绍一位很有名的歌手萨顶顶,她的声音很美。听了萨顶顶的歌你想说什么?
3、新课学习
A、新词学习【沿用】 B、新语法学习
补充:时间词复习【卡片展示,放卡片找位置,附后】
今天
明天
后天
前天
昨天
小时
分钟
刻
周星期
Yesterday I went to park.Today I want to go to shop.I went to xi an last week.好的,你可以帮我翻译下这几个句子吗?
很好,我们知道当时间词放在句首时,汉语的语序和英语的一样,和德语一样吗? Eg、昨天我去了公园。
今天下午我要去超市。星期五我想去书店。
所以我们知道时间状语的结构是:time(时间点)+S.+V.+O.Note:
Time 是时间点不是时间段。Exercise:
好的,那请你用这个结构说三个句子
但是在汉语里时间词除了放在句首还可以放在主语的后边,但是不能像英语一样放在句子的后边。
Eg、我昨天和我的老师学习二胡。
他明天想去超市买东西。我们下午一点半上课。
所以我们知道时间状语的另一个结构是:S.+time +V+O Exercise: 造句
用“S.+time +V+O”
改错
1、我去西安上周。
2、我想去超市明天买东西。
3、我去公园今天。
4、我练习二胡今天早上。
C、新句型学习【沿用】 D、课文处理【沿用】
4、新学重点复现【沿用】
5、补充材料:二胡小知识【沿用】
第四篇:对外汉语教案(通用)
对外汉语教案(通用5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对外汉语教案(通用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对外汉语教案11、复习旧课: 字、词、语法、课文,写、说等。
2、学习新课:
(1)学习生词:认读、部分词语扩展、用法
(2)讲练课文:听、读、讲、会话、问答
(3)重点词语讲练:
(4)语法点讲练: 释义、形式、练习
3、活用练习:综合练习、各类形式的练习题
4、小结与布置作业:
十一、课后记/思考/评估:成功与教训;值得注意的问题;哪些问题没讲清楚;哪些问题学生掌握起来较困难等。
对外汉语教案2课标:第一单元语音部分(10课时),第七课时,声调
学生:无汉语基础 以英语为母语的美国学生(18—20岁)(前面几个课时中学习完了声韵母及其组合)
课型:综合型
教学内容:声调(定义、调类(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调号、调值
教学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
1)知识目标:掌握汉语声调的基本知识
2)技能目标:能够识别四个声调,正确标调及读出四个声调
3)情感目标:对汉字语音产生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声调的调类,调号,调值
难点:调值,及声调的实际读法
教学方法:任务型教学法,讲授法,谈话法
教具:教材,黑板,课件PPT
时间:上午8:00—8:45
教学过程
1、复习检查(5分钟)
1)复习声韵母(学生每天以不同的声母或韵母作为自己的名字,老师上课时点名,点到哪个声母或韵母,名字为那个声母或韵母的学生就答道。)
2)老师写几个声母,未标声调的韵母及这些声母与未标声调的韵母组合在黑板上,叫学生齐读(如:b,m,h,a,ei,ing,ba,ma,hei,bing)
2、讲授新课(15分钟)
1)在黑板上板书一组标有声调的韵母(如: ā á ǎ à),叫学生尝试着去读。
2)导入本堂课所学内容——声调。
3)讲解声调里面的一些基本概念(如:声调的含义,调值,调类,调号)。
4)借助五线谱引导学生找到四个声调的音位。
5)对着五线谱逐一地教学生四个声调的读法(注重半上的教学)。
6)举不同调不同义的汉字进行对比教学,强调声调在汉语中的作用。如:
mā má mǎ mà dī dí dǐ dì zhī zhí zhǐ zhì
妈 麻 马 骂,低 笛 底 弟,知 直 纸 至
yī yí yǐ yì fēi féi fěi fèi
衣 宜 以 意,飞 肥 匪 费
3、练习巩固(20分钟)
1)在黑板上写几组单韵母,老师说调类,叫学生标出调号。
2)学生自己读黑板上的标有声调的韵母及声韵母的组合(如:ā á ǎ à bā bà mǎ má měi mèi bǐng bīng)。
3)老师写一些带有声调的韵母及声韵母的组合在黑板上,叫学生齐读,再叫几个学生单独读,纠错(如:bā mā bá féi ě lěi mào dìng)。
4)游戏:学生分成两个小组,老师念生词(1、单音节生词 2、双音节生词),做手势,学生说出来是第几声,纠错。
4、本课小结(3分钟)
学生自己回顾一下本节课所学知识,搭档之间互相检查发音是否正确。
5、布置作业(2分钟)
一首标有拼音的小诗《鹅》,让学生朗读。
对外汉语教案3随着汉语热在世界各地的兴起,关于如何提高词汇教学的效果越来越成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重点。词汇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根基。词汇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正确认识、理解和记忆,而且能熟练运用所学的词汇进行日常会话交际。本文将主要谈论有关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方法。
一、比较法
比较法一般多用于同义词的辨析中。使用比较法能更好的区别同义词之间的相似和差别之处。
有的同义词存在着意义的轻重。例如:轻视和蔑视都表示有瞧不起的含义。但是蔑视的程度明显要高于轻视。还有类似这样的词语:盼望和渴望、失望和绝望。有的同义词的范围的大小不同。例如:战役和战争,明显战役的范围大于战争。还有的同义词表示集体和个体的关系,具有明显的包含特征。例如:树林和树、书籍和书、河流和河。还有同义词所搭配的对象不同。充足和充沛都表示足够的意思。但是充足搭配对象多是自然界或者物质方面的东西。阳光充足、食物充足。充沛搭配对象多是比较抽象的事物。精力充沛、感情充沛。
有的同义词就有褒义、贬义和中性的差别。例如:成果结果后果都有结局的意思。但是成果是褒义词,结果是中性词,后果是贬义词。还有一些同义词使用的场合不同,有的用在日常口语中,有的用在正式的书面语中。妈妈和母亲,妈妈常用在口语中,母亲则多见于书面语中,显得比较正式。
例如:深刻和深入都表示深的含义。但是这两个词的词性是不同的。深刻是形容词,有接触到事物本质的意思。如:你分析得很透彻。还有表示人的内心感受,如: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深入是动词,有达到事物内部的含义。如:这句广告语深入人心。
二、直接法
直接法是指不允许使用母语,用动作、幻灯、图画和肢体语言等直观手段解释词义和句子。采用各种直观教具,广泛运用接近实际生活的教学方式,强调直接学习和直接应用。这种方法直观形象、简单易懂、一目了然。大多数的名词可以使用这种方法,尤其是具体事物的名词。例如:教室、黑板、台灯、帽子、大楼、窗户、房子。还有一些颜色的词,教师可以利用彩色粉笔或者是彩色水彩笔。表示动作的词,可以利用肢体动作来表示。例如:跑、跳、蹦、走。有些形容词也可以用这个方法,例如:高、矮、胖、瘦、大、小。
三、翻译法
翻译法就是利用学习者的母语或者是某种中介语对词语进行解释和翻译的方法。汉语中有一些词语比较抽象,如果用汉语解释只会越解释越麻烦,让学生听的是一头雾水。
这种情况下如果用翻译法就会比较简单方便,快捷省时,有利于学习者快速理解词义。例如:制度、理论、政策就可以直接用英语system、theory和policy。翻译法的积极作用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它同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不同语言之间能够对译的词语是非常少的。即使有一些词从表面上看含义是相同的,但是文化含义、附属义等方面往往存在着差异。比如:汉语中的叔叔、伯父、伯伯、舅父、姨丈、姑父等,在英语中只用uncle表示。还有再和又都可以用英语翻译成again但是实际上这两个字在汉语中还是有差别的,不宜直接用英语进行翻译讲解。
四、语境法
语境就是语言单位出现时的环境。有些词语都多个义项,每个义项都有其自己特定的语境。所以要想真正学懂这个词,就要把这个词放在特定的语境中才行。
因此,教师使用的语境应该事先精心设计,尽量选择跟学习者的日常生活环境有密切关系的.,或者是学习者感兴趣的。语境设计要真实贴近生活。这样学习者不仅可以比较准确地理解词义,而且会对所学的词语有更加深刻的记忆。例如:教师在课堂上想给同学讲解管用这个词,就可以设计一个语境:假如你生病了,吃了药后,你的病好了,这种药是有效的。我们可以用怎样的一个词来形容这个药呢?这是教师就可以引出管用这个词,学生利用这个语境也就明白了。
五、文化内涵解释法
文化内涵解释法是指通过不同语言之间所反映出的文化差异来解释词语总所蕴含的文化因素。词汇具有民族性。同类事物不同语言用什么词语或者用几个词来表现不同,还有在词语的色彩意义上也体现词汇的民族性。例如:中国人十分喜爱红色,过年过节都要挂红灯笼,放红鞭炮和贴红对联。甚至中国的国旗都是五星红旗。还能经常见到红运、红色政权、一颗红心。而哈萨克人喜欢白色,认为白色象征真诚。他们常常会说一颗白心。还有狗在汉语中常常为不好的含义,象征着卑鄙和谄媚。因此有狗仗人势、狗眼看人低、狗腿子、人模狗样这些词汇。但是英吉利人却和我们截然相反,他们十分爱狗。在他们的语言中有很多关于狗的褒义词语。如:a lucky dog、to work like a dog、love me,love my dog。
综上所述,对外汉语教学一定要重视词汇的教学,从过去的错误观念里转变过来,积极研究词汇教学的有效方法。教师要加强词汇的教学,学生要加强词汇的学习。真正做到使词汇教学贯穿对外汉语教学的每一个过程。
对外汉语教案4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汉语的四声调值,对外汉语四声教学教案。
2、能够熟练准确的读出这四个调。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导语:同学们,你们肯定也曾经因为你们的滑稽语调而获得过大片掌声,甚至是好感。可见语调很是重要,能够恰到好处的运用语调一定可以让你更加与众不同。外语的语调是没有模版可以学的,但是汉语不同,通过学习她优美的声调可以艺术性的传达出你的感情!今天,老师将在这里把这项汉语语言学界的创举再次传授给大家。学好声调,将拨开汉字的第一层神秘面纱。
2、老师书写课题,学生看。
二、小牛试刀
1、将四声调值一个接一个的写在黑板上,先让大家自己试读。
2、先让大家听老师读,然后引导学生跟读。
3、跟读3—4遍之后,检查同学们的掌握状况,根据状况加以指导。重新纠正。
三、孰能生巧
在黑板上写上一系列的拼音,让同学们一起来练,做到发音饱满,标准。
四、功德圆满
在黑板上写上一些绕口令,让大家多多练习发音。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这四声声调
2、给学生发一篇短文回去练习,下节课检查情况。
汉语有四个声调,同一个音节用不同的声调念时,表示不同的语义,并有自己相应的汉字,这是汉语不同于其他语言的独特之处,当然也是外国留学生感到最难的一点,教案《对外汉语四声教学教案》。
阴平(第一声)
特征:高
调值:55
调号:
阳平(第二声)
特征:升
调值:35
调号:
上声(第三声)
特征:低
调值:214
调号
去声(第四声)
特征:降
调值:51
调号:
平调出现过多;
上声错误最多,上声常被学生发成调值为24、34或224、334,或发成高调和上升调;
阳平调域不稳定,常发成224、223或34、23或发成别的声调;
去声降不下来
1、声调的展示技巧:
发音规范是最基本的展示声调的方法。在刚开始发音时,应注意适当延长发音过程,适当夸张音高的变化,让学生体会到声调高低曲折的变化。
五度声调示意图。利用这个图,给学生以声调的视觉形象。在示范时,一边用手指着发音过程图,一边随着音高的变化发音。
2、指导声调发音的技巧:
适当调整四个声调的教学顺序。这样可以化难为易。比较好的顺序是先教第一声和第四声,在教第二声和第三声。在练习中还是按顺序读。
利用手势。在发音时辅以手的位置移动代表音高的变化,提示学生正确地发出要发的声调。如教第四声时,手掌由高向下挥,表示51调值。
3、声调的练习技巧:
唱四声:ē—é—ě—è
定调:一般在进入声调练习之前,教师要注意用或者其他简单的音节搭配来定调,引导学生在本次练习开始之前先找准调,熟练以后可以慢慢减少到不用。
声调搭配练习:把不同的声调搭配在一起,练习声调的的发音。只有把各种声调搭配在一起,才能搞好地解决学生四声的发音问题。
对外汉语教案51、教学目标与要求:
“目标”是笼统的,如:能正确地辩音辩调,扩大词汇量,掌握新的表达方式,加强口头和笔头成段表达的技能训练。
“要求”是具体的,如:学习多少个词语,掌握多少个语法点,能运用某种句式进行会话。可以将目标与要求合在一起写,所用的动词是:学习、掌握、了解、理解、区别、分辨、拼读、使用、运用、表达
2、教学重点
抓语言项目:
语音:声调、轻声、儿化、语流变调;
词汇:近义词、同音词、多义词、联绵词、成语、惯用语
语法:量词、语气词、助词、“把”字句、各类补语、特殊句式、语序
功能——意念(介绍、请求、同意、反对、感谢、道歉、看法、意愿)
3、教学难点
在教学重点的基础上,学生很难掌握的,对于基础好的学生要求掌握,对于成绩不好的学生,要求可以稍微低一点,不要求起完全掌握。
4、教学方法(包括辅助教学手段)
直接法:用词典上的定义,用学生已学的旧词解释
直观法:教具、图表、动作、表情、多媒体课件
情景法:设计情景、利用实地情景
其他:模仿、重复、替换、对比;问答、启发、引导、归纳、演绎
5、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时间分配)
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以教学过程的“感知、理解、巩固、运用”四个阶段为基础。语言课的教学有五个主要环节:
步骤:
组织教学→复习检查→讲练新课→新课小结→布置作业
各环节所占的时间比重、内容方式(以100分钟为例)
(1)组织教学:2分钟~5分钟
点名、问候、用轻松的话题活跃气氛、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内容导入:文化导入、旧知导入、情景导入、教具导入、随机导入
方法:提问、回忆、讲述、对比、游戏
(2)复习检查:10分钟~15分钟
检查与巩固:听写、快速问答、复述、讲解作业中的问题
(3)讲练新课:70分钟~80分钟(讲:三分之一,练:三分之二)
强调精讲多练,注重运用,师生互动,精心设计板书,进行情景操练
一般顺序:
朗读——词语讲解——分段——提问和回答——归纳段落大意——讲
授语法点——操练
(4)新课小结:2分钟~5分钟
归纳总结新的语言点、重点内容
(5)布置作业:2分钟~5分钟
造句、作文、预习
第五篇:对外汉语教案
课文原文
(一)“.苹果多少钱一斤?”2.“便宜点儿,行吗?”
(二)(珍妮在市场买水果)
卖水果的人:你好,买什么?珍妮:我买苹果,多少钱一斤?
卖水果的人:两块五一斤.珍妮:草莓呢?
卖水果的人:十块一斤。珍妮:太贵了,便宜点行吗?
卖水果的人:八块,要多少?珍妮:苹果要三斤,草莓要一斤,一共多少钱? 卖水果的人:十五块五
(三)珍妮:那件毛衣怎么卖?
买毛衣的人:两百八
珍妮:有红的吗?
买衣服的人:有
珍妮:我试试,行吗?
买衣服的人:行
珍妮:这件毛衣太小了,有大的吗?
卖衣服的人:你试试这件。
珍妮:这件很好
一 教学对象:初级汉语学生
二 教学目标
总目标:在中国市场上顺利买到物美价廉,称心如意的东西
具体目标:1学会询问价钱以及钱的表达
2.学会讨价还价
3.买东西时能够提出具体要求,比如说颜色,大小
三 教学内容
1.复习课堂用语,问候语
2.语音的操练
3.中国文化:钱的表达,计量单位的表达,颜色的表达,大小的表达
四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介绍在中国如何买东西
第二课时:是学生了解买东西的程序,并学会讨价还价
第三课时:学生能买到最适合自己的东西,并且物美价廉
五 教学活动
1.学会认识中国人民币
2.学会中国各类衣物的表达学会颜色大小的合理表述
4.大家一起数数字
5.角色扮演:买东西写汉字
具体方案
第一课时
1.复习导入 练习打招呼,教师在门口欢迎学生“你好“,“请“请坐“,“请安静”,学生回应老师好,将学生引入正常的课堂教学。引入话题:同学们来中国都习惯吗?冬天的中国可是要穿毛衣的,大家知道去哪买漂亮的毛衣吗?“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第一课-这件毛衣怎么卖?”,相信学完这个,大家都能去买到自己喜欢的毛衣了。
2.语言操练,介绍新词。教师将本节课所要学习的生词做成卡片,在黑板上展示,带领大家朗读声生词。
3.文化介绍,认识中国的人民币,播放一段买东西的视频,让同学们了解买东西的实际情况。
学会买东西的基本句型
A:你要买什么?B:我买…..,它多少钱一斤?
A:它„一斤 B:便宜点儿行吗?
情景演练买东西
两个同学进行角色扮演,一问一答,然后双方互换,将买东西的常用表达练熟
重难点:注意区分“二“ 和“两”的区别
(1)数数、读数目字只用二不用两
(2)在旧时计量单位“两”前只用二不用两。如一斤二两,不能读写成一斤两两。
(3)在一般量词前用两不用二。
(4)在国际单位前一般用二。如二千克、二厘米、二千米。
(5)在汉语化的国际单位(即公制)前一般用两。如两公斤、两公分、两公里
第二课时
1.复习生词,老师先将生词写在黑板上,首先让同学们进行整体认读。
然后点同学们起来一一认读,同时拿出小卡片,让同学们认读实物。2.3.教同学们数数,学习数字的表达 对话,练习在市场买水果
开始学会讨价还价
“那个怎么卖?”“太贵了,便宜一点儿行吗?”
4.看图完成对话,根据图片,两个同学分为一组,在下面进行练习,然
后叫同学到讲台上表演。
第三课时
1.复习导入,复习本课生词,玩卡片游戏,根据实物让同学们说出它的中文,然后以同学们身上穿的衣服为例,询问它是什么颜色,加深同学对颜色的认识。
2.老师以自己为例,看这件衣服合不合身,让同学们答出是大了还是小
了,从而让同学们学会怎么选择自己合适的,喜欢的东西。
例如:这件衣服大了,有小一点儿的吗?
这个颜色我不喜欢,有红色的吗?
这个看着很漂亮,我可以试试吗?
这条裙子太贵了,能便宜一点吗?
3.看图说句子,根据简单的图片提示,让同学们编句子。
4.例,A:公司聚会你要穿什么去?B:我穿那件红裙子
重难点(1)量词的表达,如件,条,个
(2)“的”使用,如,我喜欢那件红色的,“的”加形容词代指前面提到过的名词,如这件一件衣服太大了,我要那件小的,意思是说我要那件小衣服。
(3)“试试”的使用,当买一些东西时,可以先试试看看到底合不合意。这时就可以说“我先试试”
5,.布置作业写汉字
基数词:个,十,百,千
人民币计量单位:分,角,元
重量单位:两,斤
颜色;红,黄,百,绿,紫
衣物:牛仔裤,鞋子,上衣,裙子
6,文化知识:四的禁忌——对“四”字的厌恶起因于其发音容易让人联想到死。因为在汉语的大部份方言中,“四”字的发音和“死”字仅仅在声调上有区别。故长期以来民间常视“四”为不吉利的数字,并且在一些敏感的场合中刻意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