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看春晚
看春晚
自从有了电视,除夕看春晚就成了中国人理所当然的事。好像没有看春晚就没过年一样,现在人们生活好了,天天都像在过年。过年只是图的一种喜庆的氛围、一家人在一起的享受。旧时小孩子盼过年就是为了能吃到一顿白米饭(我听老人说的);再后一点就是为了新衣裳、压岁钱。再后来为了什么哦……,但是我现在盼过年就是为了看春节联欢晚会。自从我家买了电视起,春节联欢晚会是必看的,每年都是一家人围着电视看到凌晨新年的钟声敲响。好了现在切换到今天的主题上来——春晚观后感。
我不管别人怎么看今年的春晚,我觉得今年的确搞得不错。下面就对给我印象最深的节目一些简单的评论:
一、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语言类节目,他们都有各自的创新,好几次都让我忍不住大笑。
1、相声《免费电话》(表演:李金斗 大兵 赵卫国)不仅表演生动、搞笑。而且很具有讽刺性,反映了现在商家为了达到目的,而采取的种种手段。使我想起了那些大清仓、最后三天等一类的广告语。商家推出的这些花样儿我认为不但不能吸引顾客,相反会给顾客留下不好的印象。只会得不偿失。
2、小品《送礼》(表演:郭达 蔡明 句号 王晴)也是笑料多多,但也反映了社会真实的一面。
3、小品《将爱情进行到底》(表演:潘长江 金玉婷)我是怀着三种不同的情绪看完的。愉快、欣赏、感动三种情绪;
愉快是因为看到潘长江,欣赏的是他风格的变化,和题材新颖,感动就是他们之间的爱情在网恋中再次相遇,也是爱情经得起考验的一种表现吧!
4、小品《考验》(表演:黄宏 牛莉 雷恪生)也是很是,黄宏、牛莉、雷恪生滑稽的表演真的让人忍俊不禁,同时也反应了可怜天下父母心。
5、小品《策划》(表演:赵本山 宋丹丹 牛群)赵本山和宋丹丹还是以黑土和白云的形象出现,赵本山的表演的确很精彩。我这次看春晚最期待的就是赵本山的新花样。他的确没有让我失望,《策划》中的一句台词还成了时下的流行语“你太有才了”。各位你太有才了,哈哈……
6、小品《假话真情》(表演:严顺开 林永健 刘小梅 刘桂娟)我笑老人想儿女回家想尽各种花招,特别是严顺开的表演简直让人捧腹(就是他看到儿子真的被他勿悠哭了,然后得意的偷笑着对观众说:“骂了吧,哈哈……”这个动作)。笑归笑,但也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年轻人在外还是要经常回家看看。
二、其次就是歌曲《今天你要嫁给我》蔡依琳给我印象也很深的,她改变了以前那种辣的风格,以一种温柔可爱的形象出现。使我有点接受不了,很难和以前在我脑海里的她相融合,但我还是觉得挺可爱的。还有歌曲《老婆老公我爱你》(表演:火风 庞龙 姚贝娜 刘岚)这首歌在除夕时听很有感染力。朴实的话语,真挚的感情,让人产生幸福的感觉。
三、特别值得一说的就是武术《行云流水》(表演:王亚彬,国家集训队,河南塔沟武术学校)那种宏大状观的气势很震撼,不愧是全国武术冠军啊!其他都不太感兴趣就没有什么印象。不过总的来说这次的春晚还是很成功的。但还是有些不足,就是新人李咏忘词事件,但我觉得是可以理解,毕竟人无完人。但我在网上看到有些人总是在骂春晚怎么怎么样,就是很不应该了,按老王的话说:“有本事就自己去演,也好让我们看看被口水淹死到底是什么样的。”现在人们的审美观正在越来越高,欣赏水平也是达到了很高的境界,这的确是给娱乐界人士的考验啊。除夕之夜,我和爸爸妈妈观看了春节联欢晚会,其中一个由十几名聋哑人组成的舞蹈“千手观音”震撼了全场,也震撼了我的心灵。观音在我国传说中是普渡众生,大慈大悲的人物。我在电视剧里也看过许多观音菩萨的造型,可是这个观音不同,是由十多个聋哑青少年表演的千手观音。在静寂无声的世界里,她们通过肢体语言表达对人间的爱。美仑美奂的舞蹈,精妙绝伦的灯光效果值得我们惊叹,更让人惊叹的是,她们在口不能语,耳不能闻的情况下,配合着美妙的音乐,演绎了震惊世界舞坛的神话。在她们成功的背后,要付出高于常人多少倍的艰辛和努力、汗水和泪水呀!而我作为一名身心健全的学生,有着优美的学习环境,有一群优秀的老师,却没有认认真真地学习,我感到非常惭愧。俗话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付出多少的努力,就会得到相应的确回报。从他们身上,我更明白了“世上
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个平常看似很简单的真谛。从而我更下定决心,在这个新学期里,一定努力地学习,不让时光从我身边悄悄地溜走,做到无愧于父母,无愧于老师,更无愧于这场
第二篇:看2014春晚
观春晚有感
一年一度的春晚又到了,吃过了年夜饭,我们全家人说说笑笑等待着2014春节联欢晚会的开播。
晚八点整,我期盼已久的春晚盛餐终于到了。我看到了自己很喜欢的主持人,偶像派朱军、漂亮清纯的李思思姐姐和美貌端庄的董卿阿姨,今年还新增了演员张国立。他们穿着隆重的节日服装闪亮登场了,今年的主持人很有创意,是以老带新的风格。
我发现今年的晚会节目个个精彩,尤其数小朋友扮演的舞蹈《小马飞腾》。在欢快而节奏感强烈的音乐声中,数十个孩子扮演成活泼可爱的小马,在舞台上尽情舞动,几“匹”领头的“小马”还上演了滑跪、托马斯前旋、大风车等高难度的街舞动作,最后,在欢快的音乐声中结束,就连董卿阿姨也夸赞孩子们——“好萌啊”。
央视春晚的舞台炫丽多彩,变幻莫测的场景是那么的隆重而喜庆,准备充足的演员们把精心准备的节目一、一呈现给大家,有阵容宏观的集体舞、有幽默搞笑的小品、相声、悦耳的独唱、耳目一新的杂技、还有刘谦那让人目不暇接的魔术表演等等„„真可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因为一上了台就不能出一丝一毫的差错啊!
时间飞逝,转眼间,凌晨的钟声响起了,除夕就这样不紧不慢的划过去了„„在《难忘今宵》的歌声中,2014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落幕。4个多小时的马年春晚让我感到了十分温情与温暖。
我期待着更精彩的明年春晚!
黄花塘中心小学六(2)班 李泽
第三篇:看春晚读后感
看春晚读后感
自从有了围脖,博客和人人貌似我都安静太久了,不过都不曾忘记春晚观后感这个永远的寒假作业,借寒假作业这个机会,让我的人人和博客翻新翻新,当做自己给自己新年的礼物吧,其实春晚三十年,我要是能坚持写评论再写三十年,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自嘲一下罢了!
可能有friends误会我,我并没有任何要吐槽和批评的意思,只是自己作为一个能多看出一丁点儿端倪的人发表发表建议罢了,无论谁做春晚导演,都是一件不然容易的事儿,但是谁当上春节晚会的总导演,应该都算得上是自己导演生涯的顶峰之作,所以接受任何人的评论都不足为奇,如果有一天,都没有人愿意去批评春晚的话,那春晚还真该停办了,看春晚读后感。所以,只是崇敬的赞美今年春晚的独当之处以及善意的批评春晚的不足之处,全无诋毁之意,还是那句话,换你做,指不定做成什么样呢!
还是先说整体感受吧,怎么形容呢?高度概括就是七个字——得到与失去之间,你们应该懂的。相信总导演哈文必定今年春晚筹备的时候干的最多的一件事儿就是取舍了,下面慢慢说吧。
先说节目,今年着实没有任何节目让我留下深刻印象,包括王菲,原因有很多种,有的是节目本身就有硬伤,有的是节目安排在了错误的时段,有的是技术手段使得原本很精彩的节目没有发挥出应有的艺术感染力,有的则是不该出现在今年的春晚,因为今年春晚压根儿就不像个《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
我很少这么样子评价春晚的节目,因为每年都有出彩的节目,久远的就不说了,最近的09《城市变奏曲》,10《小虎队》,11《春天里》,但是今年,真的什么都没有。可能有人会说我太片面,杨丽萍和舞蹈和春晚三十年的版块很不错,但是我要指出的是,杨丽萍的节目,不论从舞蹈、LED配合以及音乐来说,都没有创新,最后翅膀张开的那一刹那,连我爸都知道后面的LED素材真好看,试问一个节目都靠表面来吸引观众,何必上CCTV呢?今年舞蹈节目特别如此,大伙儿有没有觉得从头到尾就没有一个认认真真好好跳的舞蹈呢?充其量观众觉得好看都是因为LED素材牛逼,杨丽萍那几个动作,98春晚才是经典,今年舞美打压节目的现象太严重了,与其这样,我宁愿花50大洋去科技馆看IMAX,自从有了LED全息影像技术,央视的导演就一个个着迷了,不过处理得最好的还是郎昆和金越,他们知道怎么样让节目和硬件处理成无不相抵的1+1>2模式,而不是今年这样的看节目如何配合阔绰的央视大玩牛逼烧钱的起伏LED立柱。而且今年舞蹈连个像样的大齐舞都没有,连体现民族大团结的点都没有,光看跳得好,我干脆看歌舞晚会就是了埃
春晚三十年这个环节,很好,消费怀旧是最近几年能打动观众的最好选择。不过感情不到位,至少我觉得这个该令很多观众,尤其是中老年观众潸然泪下的环节仅仅是轻描淡写过去就罢了。原因之一是如此怀旧的节目视效太华丽,我绝对相信在老歌重现的时候,后面出现往届春晚素材,更甚是穿插来个时空交错对望演唱,绝对比后面绚丽的LED特效要感人得多。原因之二是选曲不当,春晚出了这么多好歌,除了一把火,比剩下的其他歌好听的不要太多好不好,《鲁冰花》?《好小子》?《走在大路上》等等等等,这些歌不选,把原本已经唱烂了的歌再让他们烂到极致,还用费翔两首歌,不知道是大腕儿们不给哈文面子请不动还是还有其他政治因素。
语言类节目其实今年还好,没了赵本山虽然没了很多期待,不过说语言类节目一点都不出彩还是太片面了,跟以往比半斤八两,大多数沿袭以往套路,蔡明装嫩,黄宏前半段装傻最后大义凌然,冯巩今后就是被想死的,曹云金不应该晚节不保来春晚,一开始的相声证明了相声搞反串只能搞死两拨跨界的人,为了新鲜感牺牲艺术性,这事儿不该国家台来干,该芒果台来,开演二十分钟,真是一点儿笑声都没有,节目内容没有印象深刻的,各位观众你们就该夸夸该吐吐就是,我就不赘述了,因为节目内容今年大伙儿都看到了,就那样,文编的别把今年当做样板,我就安心了,读后感《看春晚读后感》。
然后是串联和主持人,串联编排其实今年是有亮点的,取消的贺电和节目评选,少了很多中规中矩的主持词,多了很多调侃,多了很多刻意的自然而然的节目衔接梗。不过我要说的是,哈文导演,你胆子太大了,你这个编排方案做“过”了,为什么这么说?各位亲爱的们,这可是中央电视台啊,一个国家台的春节晚会岂容你为了创新而在主持词和编排上太“大刀阔斧”,节目与节目之间只有男女打情骂俏和男男搞基献媚,我还是喜欢看端庄得体的董卿,节目内涵还是老一套,串联再有新意,也是外强中干,更失去了年味。并不是说这样的编排处理不好,失败的点是这事儿不该央视做,该芒果台来做,他们做这个应该比朱军和你丈夫还有今年有装傻嫌疑的毕老师靠谱儿多了吧,一个国家台的春晚,就该有个正统晚会的样儿,这个身段真不该放下啊,并不是我固守旧规,二是央视春晚是一年一度中国电视文艺顶峰之作,不应该太有个人色彩变成谁都知道导演叫哈文的个性之作。
再说说舞美,我个人臆断陈岩今年估计跟哈文吵了不知道多少架,一号演播厅有它本身的轮廓感和硬伤,不是星光影视基地,你想怎么搭就怎么搭,今年舞美,确实很漂亮,但是基本上观众看得很辛苦,演播厅里面的现场观众估计更辛苦,哈文导演想破除十几年来一号坑“大圆环下小圆环”的格局,整个儿把舞台改造成了世贸天阶,或者是华丽版的非常六加一,这叫,成就舞美师,坑死导播间,连个大全景都没法取的电视晚会舞美叫做成功的舞美吗?四周立柱空白区域空在那儿就空在那儿了,大大影响延展性,好看已经不应该是评价央视舞美的标准,因为再怎么搭都好看,那个电视台有这么大的演播厅,那个电视台有这么多的LED还做成起伏立柱,但是今年舞美这么恢弘,表演区域又有多少呢?大全景有一个镜头吗?你看看那些演小品的挤在居中舞台那儿,还以为是舞美学校千人报告厅被哪个暴发户赞助贴遍彩幕了呢?
下面,我要说一下今年春晚的最大败笔,就是——真唱。我要特此声明:并不是王菲发挥不好我才这么说,二是真唱永远不适用于央视春晚。首先,一个歌手要真唱,现场要顾及的方面很多,需要一个强大的技术支持团队来协调每个歌手的声音特质,以现场扩音为准,还是以电视收音为准?还有央视春晚,号称95%的收视率,十几亿人在看,谁不紧张,谁不发抖?根据以往,三十年春晚就三届真唱,99年,02年,12年,不信你们看看之前的,都唱成什么样了?作为电视文艺节目,观众并没有对真唱太苛刻的诉求,假唱了10年的春晚,办得好的也不是因为真唱啊?你这一真唱,倒好,60%歌手跑调,杨幂婉拒春晚是英明之举,王珞丹就有点对自己唱功过于自信了。春晚要呈现的是一门视听盛宴的综合艺术形式,又不是商演,真唱就是自己砸自己招牌,对于我这个观点,有反对的人的话?不信你们看吧,明年肯定不会让导演这样最胡来。
最后,我只给哈文打60分,哈文导演不容易,一个经济中心的导演,今年成了春晚导演,文艺中心的老大们能开心吗?不拆台就算好的了,直接一个体现就是身为央视文艺中心副主任的周涛缺席主持阵容,想当年周涛呗借调奥组委期间每年都要回来主持,今年不干了,我有理由相信和怀疑哈文手里可动用的资源有限和人缘有限,一个去广告,不念贺词,要得罪多少人,真有点儿玩大了。不过还是要给哈文真心鼓掌一下,不是因为别的,只是因为春晚导演真心不好做,能扛下来的,都值得尊敬。
就写这么多,不过看似比前几年的评论口水多了,犀利点了,只是今年比较纠结,谁都希望春晚越办越好,尤其是学文编的,都是春晚为标杆,大伙儿凑合看吧,有正儿八经寒假作业的就别抄了,老师真心会发现是我写的。至于愤青的就更靠边儿,还是那句话收尾:“不管人家办的怎么样,换你办,指不定办成什么样呢!”
第四篇:我看春晚
我看春晚
总觉得春节就像一个即将出嫁的少女一般,笼着轻纱,披着盖头,含着娇羞,非要等到坐在新婚的床前,娇滴滴地叫夫君揭开她神秘的面纱,她才肯用那饱含了秋水般的双眼,默默地看着你,散发出无限的魅力。
除夕,守岁,看春晚,广告上似乎是这样喊的口号。可是,近些年来的除夕,由于工作或生活的忙碌,很多人已渐渐淡化了;守岁则早已不见了它真实的含义;至于看春晚,曾经的我年年必看,可从08年后,春晚也变得越发不尽如人意了。如果说让全球华人期待了一年的春晚就只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那么不看也罢。
我不得不承认网络的影响力是越来越大,同时,金钱与名声的诱惑力也是越来越强。很多曾经能称之为“星”的人上春晚似乎已背离了艺术的宗旨,或许在他们看来趁着春晚捞钱才是更重要的。还有更多称不上是“星”的人,也不知从哪个角落里蹦出来,到那个曾经被誉为荣誉与责任并存的舞台上,当着全国人民的面,如跳梁小丑一般瞎咋呼一下,然后再假装慈眉善目地拜个年,终于名利双收。春晚这个大舞台,曾经让亿万国人吃上了难以忘怀的视觉与听觉的盛宴,而现今的我们,只得在综艺节目中回味多年前遗留下的经典,春晚,应该已经变成了浮云!
别了,曾在宋祖英嘴里唱响并流传多年的红歌;别了,白云与黑土那些令人捧腹的笑料生活;别了,郭东林令人开怀的小男人生活;别了,千手观音姑娘们为全国人民留下的心动与震颤。现在,还能留在我们生活中的,也就仅剩下了冯巩那句“亲爱的在座的与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我想死你们啦”!还有什么别的值得我们品味吗?老一辈艺术家口中引人深思的词藻早已淡去了,应该是为了适应现在的潮流吧?浮云是神马,神马是浮云,更值得庆贺的是疯狂的“小月月”也在春晚上惊艳登场了!我们还有什么好说的呢?作别了中国人的传统,作别了传承多年的春晚,我们的艺术与生活已经被网络给网络化了,再没指望流传些什么,也没想过回味些什么,我难以理解这些艺术的沦落,究竟是我们改变了生活,还是生活改变了我们。
节日的气氛依然那么浓厚,街上的欢声笑语也从未有如此经久不息,四处都是火红的人们,火红的建筑,火红的日子。看着天边火红的朝霞,我总是觉得,也许,明年的春节或更令人振奋,也许,明年的春晚会让我们的经典得到传承。盖章有效
第五篇:看春晚不是民俗
看春晚不是民俗,侃春晚才是大民俗
“兔年春晚,此处省略一万字。”这或许是今年春晚最经典、最应景的评价了。经过从除夕到初六的数天“发酵”,春晚话题层出不穷,涵盖了台前幕后,从“虐金鱼”到“删减门”,从“穿帮门”到“揭秘控”,从观众席的“笑脸哥”到“漫画女”„„
近几年,原本一枝独秀的央视春晚口碑日趋下滑,观众边看边骂,边骂边看,但依然不错的收视率与可观的经济、品牌效益令沦为鸡肋的春晚还是诱人无比。于是,有人戏言:“看春晚不是民俗,侃春晚才是大民俗。”
高收视带来的是高争议。央视春晚给出的官方数据是81.92%的受访者认为今年央视春晚办得好,但网站的调查却显示43%的人认为今年春晚表现太一般,网友评价可见一斑。在美学理论中有„仪式性效应‟一说。一台春晚能否触摸到集体深层心理,是获得广泛社会感应的重要标尺。春晚散发出来的强大的现场感应力,宛如加入一个除旧迎春的集体仪式。春晚正是迎合了人们的这种审美心理。
对于春晚的仪式感,现在观众已经接受,所以除夕之夜看春晚,也成为大多数人文化守岁的一个习俗。据央视网公布的满意度调查称:今年除夕夜,在全国收看电视的家庭中,有93.88%的家庭收看了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在收看过晚会节目的家庭中,81.92%的受访者认为今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办得好。但是,来自民间的信息显示,大家对央视兔年春晚评价并没有这么高。在1万多人参与的新浪微博小秘书发起的调查中,对兔年春晚表示“满意”的只有6%,认为“一般”的有25%,还有59%的人表示“失望”,10%的人“没看”。作家郑渊洁在自己的新浪微博中做了个调查对央视春晚打分,截至昨天上午10时15分有 4000多人参与,认为央视兔年春晚得分应该在60分以上的只有25%,认为得分应在80分以上的只有9%,还有38%的人直接为央视春晚给出了20分。今年央视春晚被指“三无”产品,网友称“20年来最难看”
央视春晚办了二十多年,今年骂声尤为汹涌。在网络文化发达的当下,关注度与美誉度的背道而驰在央视春晚身上演绎到了极致。
之前的春晚舞台是当红歌曲和歌星的孵化器,是流行语的诞生地,而兔年春晚能够留下的却太少。在众多网友犀利的评价里,2011年兔年春晚得到了“近二十年来最难看春晚”的称号,同时还被称为是“三无产品”无亮点、无笑点、无看点。
为什么今年央视春晚遭遇了这么多的炮轰?网络声音是否代表了大多数的民间声音?今年春晚真的有这么差吗?
无聊,有期待点吗?
往年的央视春晚,从筹备期开始就受外界关注,而且总会抛出几枚“重磅炸弹”让观众们心心相念。比如说,去年的小虎队再聚首,王菲的复出,都十分吸引眼球。小虎队会唱什么歌,表演与以前会有何不同,王菲会穿什么衣服„„这一系列的期待都足以勾起观众对春晚的浓厚兴趣以及津津乐道的话题。事实上,小虎队的表演时段确实是收视率最高的春晚时段,而小虎队也因春晚成了相当长时间内的热点点击词。可是纵观今年的春晚,在此之前就没有任何兴奋点:赵本山?虽然观众最爱看他的小品,可是他一个人并不能支撑大家对整台春晚的期待;林志玲?她常在观众面前晃啊,上春晚也不稀奇;周杰伦?他来过多次了呀!记者观点:春晚之后,网友评出“春晚十大不给力明星”,林志玲名列榜首,周杰伦、姜昆、李健、何云伟、李菁等都在榜单之内,这些明星原本都是央视准备贡献给观众的惊喜,不过真的没让观众惊喜到。地方台都请到了莎拉布莱曼、贾斯汀,央视春晚怎么说也该请个国际巨星吧?
无趣,有流行语吗?
像董卿穿了当年章子怡的衣服,像何云伟、李菁不知所云的严肃相声,像那个乏味的魔术表演„„兔年春晚从头至脚散发着一种旧瓶旧酒的气息。节目的气质都很古朴,以搞笑为主要任务的语言类节目几乎全军覆没。当相声和小品里的演员们把流行已久的句子当作笑点献宝似的讲出来时,网友们都无语了。往年语言类节目都能创造出大量的流行语,而今年是大量流行语用在了语言类节目中,像“给力”,“神马都是浮云”这种句子,都过时许久了,“大厨们”端出来的不是新式饭菜,而是别人的旧饭,质量和诚意一样的不足。记者观点:央视春晚一直嚷嚷着创新,可是却越来越不思进取了。单说走国际化路线的大山的相声,还比不上北京卫视环球春晚上的此类型节目。当初央视拒绝刘谦三进春晚的原因是“观众对魔术解密的兴趣已经超过了魔术本身”,可是如今这个魔术演过之后,观众们连揭秘的兴趣都没有了,不能不说是“杯具”。
无味,有春晚专属印记吗?
从万众期待到可有可无,春晚的地位本来就逐年下滑,而能够刻下春晚专属印记的节目和演员也渐渐减少。以往,我们看春晚,记住了费翔的《冬天里的一把火》、记住了王杰的《回家》、记住了谭咏麟的《水中花》,记住了那英和王菲演唱的《相约1998》„„春晚制造了流行歌曲,春晚也能够看到当时最红的艺人,像谢霆锋、章子怡等。可是,如今的央视春晚把新锐元素排在了远远的位置,虽然也请来了周冬雨、窦骁、李健、方大同、萧敬腾,但是力度明显不够,也未给观众留下太深刻的印象,能够记住的歌曲和演员细想一下,“这个真没有!”
记者观点:王菲去年唱了李健的《传奇》,让观众对李健有了飘渺的仰望感,可是当李健真正登上了春晚的舞台,观众对他的“向往”却少了许多。其实这么说并非是针对李健,只是怀疑春晚的功能开始从把人拉上神坛改为拉下神坛了吗?
深层原因娱乐产业太繁荣了!
“只有一台春晚,它叫央视;只有一种欢呼,它是国家。
这个舞台是一条巨大的流水线,无论原料如何复杂多样化,只要上了这台高速运转的机器,出来的都将是整齐划一的产品,包装一样、光泽一样、动作一致甚至连眉眼高低都有十之八九的相似神韵。” 但 今年的除夕夜,有了广东卫视自办的南派春晚,与央视正面对撼,湖南卫视、安徽卫视、旅游卫视、东方卫视不再循例转播央视春晚,而是为观众提供其他节目。究其原因,因为,地方卫视胜于央视的大型综艺节目近年不断涌现,如“超女快男”,如“中国达人秀”、如各家卫视群雄并起的跨年音乐会,其影响力收视率都非央视同类节目可比。今年地方卫视的春晚虽然从整体性上还不能与央视抗衡,但是各家卫视的春晚中不乏亮点,而这些亮点并不比央视春晚中有些节目的水平低。地方卫视勇于挑战央视,这既是分担了央视春晚众口难掉的创作压力,更是一种良性的艺术竞争,这对办好春晚,满足观众的文化需求有着这积极的意义。网络,成也网络败也网络
网络文化的愈加繁荣,让很多节目成于网络也败于网络。以往在春晚的舞台上能够创造出诸多流行,创作者的精彩包袱来源于民间,然后通过春晚流传,有的甚至是一夜成名。而由于网络文化的发达,在网上各种笑料、各种段子应有尽有,流传速度更是飞快,创作者通过民间而来的笑料早被熟知,春晚创作者想要开创出新的原创性的东西,实在举步维艰。除此,微博的出现也大大“谋杀”了春晚的可看性。各种批评、揭秘从未如此汹涌,以至于春晚从一开始冒头,就呈现被“围殴”的状态。
至今日,对于春晚,除了调侃一二,再能做的就是拢拢思绪,能不能从国家的大框架下找到点关于个人的什么东西。因为它早已是春节的伴生品、连体婴,时间长河在奔流,就得通过这道水闸。你看与不看,春晚就在那里,除夕之夜;你骂与不骂,春晚就在那里,大年初一;起床,穿衣,吃饺子,拜年去。又一台央视春晚演罢,成败任人评说。
说实在话,快三十年了,在重唤“年味”、娱乐大众方面,央视春晚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对它,国人怀着一种“既爱又恨”的复杂情绪,一方面是已然形成一种消费习惯,大年夜早早就打开电视;另一方面又越来越不满意,几乎每台春晚之后都会听到各种鞭辟入里的辛辣嘲讽。
由于这种无可争辩的“先发优势”,抱着对既成事实的合理性的尊重,看来央视春晚仍将在争议中延续它的吸引力和生命力。近几年,央视春晚受人诟病颇多,究其原因,在外部因素上,如今社会多元化,观众欣赏水平提高、口味变刁,对小品的“笑点”也水涨船高,变得“难伺候”了。在内部因素上,一是“腻”,主持人老面孔、老腔调,容易让人审美疲劳;二是铜臭味,去年过滥的植入广告更是惹人厌恶;三是“假”,观众满意度调查数据与普通人感受差距过大;四是程式化,结尾曲有必要老是李老师的《难忘今宵》吗?五是煽情过甚,幽默小品里也要来一段“感人”音乐,然后是赚人眼泪的台词,不伦不类„„
不过,我们也能看出央视春晚的策划者们一直在努力,今年的央视春晚虽然给人的整体印象“麻麻哋”,但有几个细节上还是体现出了“真诚”的成分。
其一是草根味道多了。既然是大众年夜饭,就不能只有宫廷体,更应有来自底层的声音,而且这种声音不能只限于以往倪萍大姐式的煽情与怜悯,而应更多立体展示他们的真实生存状态。“西单女孩”、“民工街舞”与《春天里》是否能充分体现草根味道,值得商榷,但至少是一种突破。
其二是“真唱”。旭日阳刚的走调与破音,零点敲钟后萧敬腾一连几处高音都没唱上去,这两个“不完美”却意外地得到一致赞誉。道理很简单,如今的老百姓最愤懑、最痛恨被糊弄,一旦知道自己品尝的“年夜饭”是变馊了的“隔夜饭”,一定会心生被愚弄之感;相反,只要台上表演的是真正的“现场直播”,即便有时不完美,至少觉得这“年夜饭”是新鲜的,作为“食客”自己得到了尊重。
今年的春晚,观众一个比较普遍的观点是“平淡”。其实,我们不妨怀着一颗平常心——它就是如今中国老百姓花样繁多的年夜饭中的“寻常一道菜”——我们又何必对它期望值过高、爱之太深恨之太切呢?
“平淡”不要紧,真诚方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