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三英语写作考查点及注意点
考查点: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知识的能力
1.时态、语态、主谓一致的运用能力
2.名词、形容词、副词的准确运用
3.非谓语动词基本用法的运用
4.篇章结构把握,语言连贯性(即“恰当使用连接性词语“,第四点属于作文上的要求)连接性词语:
表示时间、条件关系:when, then, since, after, if
表示转折关系:but, however 表示递进关系:besides
表因果、目的:because, so that
注意点: 1.审题,找出需要表达的要点(注:不要在自觉容易表达的地方“尽情发挥”,而忽略其他要点的表达)2.推敲,用所学的表达方法表述要点(用自己最有把握正确的)3.根据写作提示确定事件发生的时间,确定时态 4.恰当使用连接性词语
第二篇:毕业论文写作注意点
毕业论文写作注意点(V0.6)1 格式问题
1.1 封面
(1)学号要右对齐
(2)下划线要对齐,不用加粗,下划线上的文字都居中(3)题目处的两根下划线,第二根不用删掉,保留在那儿(4)届是(毕业那一年 届)
(5)日期是“二○一×年六月”,特别要注意这中间的是“○”,不是“○”
1.2 摘要
(1)要有居中的毕业论文的题名(“毕业设计(论文)”这几个字就不需要了)(2)英文题名中首字母以及每个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的首字母都要大写(3)“摘要”和“关键字”这两个词的位置不要放错了(4)关键词至少要有3个,并且用分号隔开
1.3 目录
(1)不要漏掉“目录”两个字,并且要居中,宋体,三号,粗体(2)目录部分字号为“小四”,行间距和正文部分是一样的,段前段后是0行(3)要求自动生成,内容包含中文摘要(不包括英文摘要)、目录、正文、参考文献和致谢
(4)最多列到三级标题,一二三级标题全部顶格
1.4 正文
(1)正文的章节不要换页,连续写下去
(2)标题层次编号的使用规范如图1所示,每一级别的编号全文应该统一
图1 标题层次编号使用规范(3)行间距是否正确?(固定值18磅)
(4)段前段后是否正确?(段前、段后0.5行)
(5)字体字号是否正确?特别要注意不同地方字号的不同,字体一般中文为宋体,英文为Times New Roman(6)每段前面空两个中文字,不要多空,也不要少空
(7)除去因为图和表的原因而引起的空行,其他地方不需要有空行(8)页眉页脚的问题参见“1.6 页眉页脚”(9)图和表的问题参见“1.7 图和表”
1.5 参考文献
(1)参考文献至少15篇
(2)参考文献与致谢要换页写,都要居中(3)参考文献部分的格式是否符合要求?
(4)参考文献是否在文中按顺序引用了?(5)引用的地方和文献是否有关系?(6)引用是否采用上标了?
(7)文后列出的参考文献在文中是否都引用到了?
1.6 页眉页脚
(1)封面上没有页眉和页脚
(2)摘要和目录部分没有页眉但有页脚
(3)正文、参考文献、致谢部分页眉页脚都有(4)摘要和目录部分的页脚是罗马字母
(5)正文、参考文献、致谢部分的页脚是阿拉伯数字
1.7 图和表
(1)图与表都要居中
(2)图的编号和图题位置是否正确?(应置于图的下方)(3)表的编号和表题位置是否正确?(应置于表的上方)(4)图和表是否按章按顺序编号了?
例如:
第一章的图则编号为“图1.1”,“图1.2”......第二章的图则编号为“图2.1”,“图2.2”,依此类推,表的编号和图类似。(5)图题和表题的字号是否正确?(五号)(6)图题和表题要与图和表都在一页中,不要跨页,尤其注意表不要放在两页中,如果表实在太长不得不跨页,则在随后的各页上应重复表的编号,编号后跟表题(可省略)和“(续)”,置于表上方,并且续表均应重复表头。(7)图中涉及的方框应该大小差不对一致,不要有的大,有的小,方框中的文字一般为“宋体,五号”(8)表是否是三线表?
(9)图和表在文中的位置不要离相关的文字内容太远,一般应该位于相应的文字的下方或者上方
(10)图和表是否在文中有所体现?(在文中应该使用“如图2.1所示。”、“如表4.1所示。”之类的文字来体现文字内容和图表的关系,注意最后的标点符号是句号)例如:
用户留言基本信息表是一张负责用户留言的一些基本情况的一张表,记录了留言的内容,留言人等信息。它的物理结构如表4.4所示。
1.8 其他
(1)论文中摘要、目录、正文、参考文献、致谢这几部分的顺序是否正确?
正确的顺序:摘要、目录、正文、参考文献、致谢
(2)标点符号是否使用恰当?不要多用、少用、错用,一般都用中文标点,除了后缀名、网址、外国人名,代码之外
例如:外国人名,Craig R.McClanahan,这中间的点就不是用的中文标点。(3)文档传给我的时候,文档名按如下规则命名:班级_姓名_修改日期 其他问题
2.1 摘要
(1)中文摘要的字数有要求,如果你的英文水平不高,那么中文摘要写300多字就可以了
(2)摘要一般可分为两段来写,第一段对背景、现状等总体情况做一个简单介绍,第二段要围绕你的课题来写(第二段是重点)。(3)中文题名中的“基于……”一般在英文题名中要后置
例如:
基于SSH架构的实验教学网站的设计
The Design of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Website Based on SSH(4)英文摘要翻译有困难的可以参考和你的毕业设计课题类似的文献的英文摘要。
(5)关键词至少要有3个,关键词的选取要把论文中的主要技术,系统涉及的主要方面体现出来,如果实在有困难,也可以参考类似文献的关键词。
2.2 正文
(1)系统设计类论文正文部分的写作框架一般如下:
1)绪论
2)关键技术介绍(可以没有)3)系统需求分析 4)系统设计 5)系统实现
6)系统测试(可以没有)7)总结与展望
几点说明:
1)1和2在篇幅上不要超过正文部分总篇幅的1/4,其余部分占3/4 2)上述除了2和6可以没有,其他内容都是必须要有的 3)3和4可以根据情况合并为“系统分析与设计” 4)绪论必须包含“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现状”和“研究内容” 5)系统设计部分必须包含“功能模块设计”和“数据库设计”(2)绪论部分的写作顺序是否正确?
正确的顺序:目的及意义->研究现状->研究内容
(3)论文是否按照软件开发的顺序来写?是否犯了“设计”写在“需求分析”前面或者“实现”写在“设计”前面等等顺序颠倒的错误? 一般正确的顺序:分析->设计->实现
特别注意:分析,设计,实现这三部分的内容一定要前后一致。(4)数据库设计部分
这部分的写作顺序:概述->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
1)概述部分可以谈谈数据库设计的基本原则等理论性问题,但也要和课题有所结合
2)逻辑结构设计部分主要涉及到ER图和关系模式 3)物理结构设计部分主要涉及到各种表
4)对数据库中的表的介绍,可以参考如图2所示。
图2 一个表的参考例子
(5)系统实现部分按照功能模块分节介绍,先讲功能模块的作用,然后放上对
应功能模块的截图,最后贴上该功能模块的关键代码(如果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代码可以不贴),尽量少贴代码(6)总结与展望部分
总结是对自己的论文工作的小结,要写出自己在研究或系统开发中所做的工作以及所获成果(切忌写成个人小结)
展望是指出系统还有哪些地方的不足,哪些地方可以改进(7)人称问题,科研论文一般不用第一人称,而较多用第三人称
例如:可以使用“本系统”,“本文”之类的词语。(8)科研论文不要写成说明书
例如:下述文字就是说明书 从而一步步的指导开发者怎样利用这三个开源框架代替传统的J2EE进行实际的项目开发
(9)每一级标题和下面的内容是否一致?明明标题是系统设计,下面却写了分析的内容,是否存在诸如此类的问题?(10)语句是否明显有语法问题,不通顺?
例如:下述语句明显有问题,主谓宾找出来看一下就知道了。
本文具体分析了Struts、Spring和Hibernate这三个开源框架各自的特征,并提出在表示层、业务逻辑层、数据持久层中一些框架的特征,即可以减少开发人员重新开发各种通用功能所带来的问题,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可配置性,拥有数量众多的用户群支持。
(11)文中还有错别字吗?存在缺字、多字、重复等情况吗?多检查几遍尽量减少这类错误
2.3 致谢
这部分内容不要抄了别人的,却没有把不相符的地方改过来,特别是学校和老师的名字
2.4 其他
毕业设计档案袋在文彰楼1楼右手边小卖部买
第三篇:应用文写作注意点
应用文写作注意点
应用文是一种应付生活,用于实务的文章。在上工作岗位后,接触的应用的最多的文体莫过于应用文了。应用文写作也是一个人学识、水平的体现,应用文写作已成为职场对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学习写作应用文,我觉得要明确以下几点:
一是应用文格式的规范性。应用文有固定的格式,格式上不允许标新立异,可以在既定的格式上提炼新观点,归纳新结论。使用固定格式,可以易于表述观点,快捷成文。
二是意在笔先,重视打腹稿。有一句术语“胸有成竹”说得就是这个道理。写应用文之前,头脑中对要求、观点、文章布局、大体段落有基本思路,才开始动笔,也就是说脑子中想的要比动笔写的多,大致想好了才开始动笔。想清楚就能写清楚,想好了就是写好。篇幅大一点的文章要列提纲时,也要在想的基础上列。
三是力求简洁明了。少用生僻字,力戒艰涩难懂。务求自己的文章浅显易懂,直接了当。应用文体是为了某一事项的行文,简洁明了才易于文意的传递。
四是重视修改。好文章是千锤百炼,修改出来的。有时候写出来的文章几经修改,我们会发现已增色不少就是这个道理。修改的过程也是锤炼、提高的过程。有一句话“惜墨如金”,在修改中要尽量把不必要的字句删去,不符合语法规范的让其规范,使其流畅、简洁。
第四篇:英语写作注意点与预测作文
优秀作文法宝:句式要多变!!
如果一百份试卷里都是清一色的“Ithink”简单句,那阅卷人读起来将会多么的乏味,乏味至极的阅卷人又如何能给得出高分?所以,我们在写句子的时候,要尽可能的变换句式和结构,让文章富于变化,错落有致。具体地说:中考作文中,我们可以尝试使用更多的复合句,主要是宾语从句、状语从句以及尝试变化语态。例如,2008年中考北京卷作文题,以汶川地震为背景描写一个叫做林浩的小英雄的故事以及自身感受。其中有一句细节描写叫做“他救出了自己的同学并步行七小时到达安全地点。”例文给出的句子是“he saved two of his classmates.Then he walked for seven hoursto safety。” 这句话我们可以改写成为一个从句:saving two of his classmates,Lin Haowalked for seven hours to safety。
如果再加上语态的变换,还可以改写成:Being saved from the earthquake,two of LinHao’s classmates walked for seven hours to safety with Lin Hao。这样的变化在作文中能够主动使用的话,一定会增加阅卷人的青睐,从而给你的文章增加获胜的筹码。
练习题,每天空的时候哪怕是走路的时候、休息休闲的时候看着题目思考你会怎么写,怎么立框架,会遇到哪些单词我不会的,赶紧把不会的单词当成查出来吃下去哦!这是应对考试练习最好最快的方法,如果你做到了,只这十篇的练习,我保证考试即使遇不到类似的写作结构或者话题的,至少你会因此知道你没有练习之前的几个单词,因为考试的经验告诉我,所有作文的考试很多都有通用的单词哦!
2013年中考作文预测十:“天真”等话题作文
2013年中考作文预测九:我很XX,但是我很XXX
2013年中考作文预测八:XXX教给我XXX
2013年中考作文预测七:课堂里的XXXX
2013年中考作文预测六:在XXXX中成长
2013年中考作文预测五:与你一起走过的时光
2013年中考作文预测四:XXXX的精彩瞬间
2013年中考作文预测三:话题作文
2013年中考作文预测二:触动心灵的风景
2013年中考作文预测一:中国梦
一篇优秀的英语作文在内容和语言两方面应是一个统一体,任何一方面的欠缺都会直接影响到作文的质量。然而,很多考生在写作中或者由于粗心大意,或者由于基本功不扎实而经常出现名词不变复数、第三人称单数不加s,前后不一致,以及时态语态、句子完整性等方面的错误。
1.审题不清
如2004年中考作文要求写一项最喜欢的课外活动,有些考生将作文的主题定位为“我最喜欢的活动”,偏离了“一项、课外活动”这一主题。依据作文的评分原则,若文章内容不切题,则不管语言如何规范、用词如何准确,都会被判为零分。
2.拼写错误
拼写是考生应该具备的最起码的基本功,但在考生的作文中却经常能发现很多拼写错误。有拼写错误的作文肯定会被酌情扣分,而且有大量拼写错误存在的作文不仅体现出语言基本功差,同时也直接影响内容的表达,通常会降低作文的档次。
3.名词单复数问题
误 my father and my mother is all teacher。
正 my father and my mother are both teachers。
4.缺少动词
在汉语中没有动词的句子是允许的,但英语中每个完整的句子都必须有动词来构成,如:“我累了。”这个句子没有动词作谓语,而用形容词,但英语形容词不能作谓语,一定要写成:i'm tired。
误 i happy i can come to beijing zoo。
正 i am happy i can come to beijing zoo。
误 the apples cheap.i'll take some。
正 the apples are cheap.i'll take some。
5.缺少介词、冠词等
还有一些考生因为没有熟练掌握介词或者冠词的用法,不了解中英文语言习惯的不同,也会出现明显的错误,造成丢分现象。
误 because heavy rain we can't hold the sports meeting。
正 because of the heavy rain we can't hold the sports meeting。
6.代词的误用
英语中代词的形式很多,包括主格、宾格、物主代词、反身代词等。而汉语中没有主格和宾格、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和名次性物主代词之分;此外汉语中很多时候不用物主代词,而英语中物主代词是不可省略的,代词的误用是考生最容易发生的错误。
误 i mother and i went to the shop to buy a present for i father。
正 my mother and i went to the shop to buy a present for my father。
7.句子不完整
有的考生因为对句子结构认识模糊,所以出现只写半句的现象,这也是造成失分的原因之一。
误 many students have a hard time passing all the tests to get into college.for example, my friend in high school。
(这段文章的第二句话没有动词,他不能独立构成一个句子。这是一个非常常见的错误,修改的方法是将两个句子连接起来。)
正 many students have a hard time passing all the tests to get into college, for example, my friend in high school。
8.前后不一致
所谓不一致,包括数的不一致、时态不一致及代词不一致、主谓不一致等。例1.when one have knowledge, he can do what he want to do。
(人一旦有了知识,他就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剖析:one是单数第三人称,因而本句的have应改为has;同理,want应改为wants。本句是典型的主谓不一致。
改为 when one has knowledge , he can do what he wants(to do)
9.时态、人称和数的搭配错误
汉语动词无时态、人称和数的变化,而对英语来说,这些都至关重要。例:误 when i get to the station the train leave。
正 when i got to the station the train had left。
10.综合性错误
综合性错误是指单词的大小写和标点符号的错误等,以及形容词和副词的混淆、连词的误用等等。这些都是靠考生平时知识的积累,所以考生应该从平时练习出发,每天坚持写英语日记,多读适合自己英语水平的原版著作,提高自己的英语素养。
第五篇:影评写作的注意点
影评写作的注意点:
一、梳理故事应该成为写作的准备,不能写在试卷上。
二、不要仅仅谈“内容感受”。
三、明白副标题到底是干什么用的。
四、“剪不断,理还乱”的时候,不能动手写作。
五、学会舍弃。不可能把所有的内容都写在一张卷子里。只要与众不同,合情合理,内部有逻辑关系就是好文章。
六、“论风格”的试卷很少能成功的原因是不懂什么是风格。“艺术特色”类的也是如此。只写一些主题、人物、结构、画面、镜头、色彩、音乐、民俗等各个方面,却很少提及这几方面之间的关系。这不是论风格。
常见的几种低分试卷
一、复述故事型:顺着故事的线索写,把故事“翻译”一遍。65分左右。
二、介绍复述型:打乱了顺序复述,最终还是复述。65分左右。
三、全面赏析型:涉及面很广,却缺少内部联系。蜻蜓点水,深浅不一。70分左右。
四、散文杂感型。一段一段的感受很多,却缺乏内部的逻辑联系。
文字的要求。影评写作有如下几点格外重要,务须慎加注意。
1、具体的语言。影评写作在本质上是一种交流行为,因而,借语言重塑表达观感的影评的中心便是具体化原则。因为读者是如此依赖对某一场戏或段落的具体化。
2、注意文字的显义与蕴义。显义指字典意解,蕴义指一个字的任何相关意义,或指言外之义。何去何从,要观察具体的语境。
3、注意语调。语调当然反映着你的态度,务须慎重。“所谓的纪实手法绝不能被一般观众所接受”就会被视为作者过于偏激而无法做出客观评论,如果改为“纪实手法的问题是,它的朴素、平静、不喧哗往往会被一般观众所视而不见,从而失去效能”,则要中立,公允得多。在影评写作中,作者需要有相对的中立姿态,有其平常心。
4、尽可能使之富于变化。指称同一物时,适当的重复十分必要但由始至终只用同一面孔则让人生厌,成为降低兴趣的关节。例如,在讨论张艺谋影片特色时,是否可考虑“张艺谋”、“导演”“《红高粱》的创造者”、“这位赫赫有名的人物”、“这位几乎问鼎奥斯卡金像奖的中国导演”等的换用。
5、简洁到最好的地步。一切优秀的影评文章均要在经济原则上做文章,它应当用量少却收获大,而不是相反。在西方传播界有一个人所共知的概念,叫“KISS原则”强调撰文要简单、笨拙(Keep simplw,stupid),它也适合于影评写作。影评写作应当删去多余的字词,使文意明晰可见,有“风吹草地见牛羊”之功效。
6、句型恰当变化。句型结构的单一是当今影评写作乃至一般作品创作中的觉疾病,过多地使用陈述句,使文章表意十分呆板,缺乏必要的灵气。
7、利用专有名词。正如凡·雷斯指出的,学术评论者的声名可以透过创造专有名词的方式予以建构,后来的使用者大都会采用前人加诸该名词的内在前提。专有名词的确可以帮我们说清楚很多深奥的问题,而无需过多的语言。
8、流畅与自然。写作影评自然当考究文字,斟酌用意,求一番炼意炼字之力。但切不可矫情失真,使心声失真、言词饰伪。例如大话、高话、官话之泛滥,就十分地让世人厌恶并唾弃。
9、文质彬彬。孔子有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永远值得我们注意。影评写作当然要求注意深刻命意之后的文采辞章,因为“用钝刀子割肉,是半天也割不出血来的”(毛泽东:《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
10、注意文章节奏。
成功的影评类型是人物形象分析型
电影赏析与电影评论的区别:
电影赏析是面面俱到,电影评论是深入一点。
电影赏析是蜻蜓点水,电影评论是层层深入。
电影赏析是个人感受,电影评论是有理有据。
电影赏析是个人感受,电影评论是有理有据。
关于标题
标题一定要与中心思想有关,越密切越好。标题应该是评论性的。
标题中“试论”、“小议”、“浅论”等字眼最好不要用。
行文中出现“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些都是跑题的标志。
“总之”、“综上所述”都可不用。
尽可能从正面评论。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它是居于最显赫位置、以最具抽象性或涵括性语文表意的一句或两句文辞。它的目的在于揭示内容、诱使读者阅读正文。
影评的标题方式五花八门,不一而足,这里略举大要。
由单一的一句话组成的标题叫单行题,一般情况下,都能点明信息;两行或两行以上句子组成的标题称为复合标题。常见的影评文章的复合式标题多是主题+副题。主题以简洁话语交代文章主要观点,或向读者传达最主要的东西。副题居于主题之后,用来标明主题的指向、事实。
由表意程度划分,标题可有实题与虚题二种。实题指表意实在具体的标题,其特点是具体标明影评内容,虚题则是虚化、抽象的标题。
常见的标题大抵有下述种类:
1、赞誉题。如《大兵电影•大师手法》《喜剧民族形式的成功探索――影片〈两对半〉观后》《雅俗共赏的新尝试――浅议影片〈神鞭〉》。
2、论断题。如《从女性崇拜的轰毁到理想人格的破灭》《〈黑面人〉的奇、情、味》《“无力回天”的悲剧》。
18、熟语题。如《半场荒唐梦,一把辛酸泪――评包氏父子“理想”之毁灭》《儿女情长,英雄志壮――谈〈秋瑾〉中一双小独生女的穿插》。
19、格言题。如《“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怎样看待影片〈伤逝〉中涓生和子君的爱情悲剧》《大音稀声,大象无形――略谈〈大桥下面〉的含蓄美》。标题写作如同广告,它的写作应加以特别之注意。要题文相符;要有分寸感,不可太满;尽可能别致;要生动感人;简洁、精粹;要有读者意识,易于接受;注意修辞之巧用;注意形式上尽可能美化。
结尾
优秀的结尾的作用不容忽视,有效的结尾方式却千变万化。究探情形,简要总结如下:
1、要总结式。在许多内容复杂难懂的影评结尾处常用此法,它不仅可为读者收拢正文所开诸头绪,提醒正文内容,而且,更可强调重点。
2、号召式结尾。这种结尾秉承前文宗旨,利用简洁文字,强调主题的价值,并希望有更多反思、讨论。
例如张晓崧《悲剧的“悲剧”》一文指出,当代中国正处在一个产生悲剧产生悲剧并需要悲剧的时代,但我们的电影却不敢写悲剧,即是写了敢不敢写足。
3、反诘式结尾。这种结尾以反问来强化意思,使正文所点化的意见更有其力度。张怿琼《于细微处着
色》正有这样的特点。
4、进一步扩张法。这种结尾,在正文结束的后,使讨论的问题有进一步的扩充,除保存本有力量外,更加入了大量的辨析,给文章留有一个永远追寻的印记。刘南《情节•人物•意识――与王一川同志商榷〈红高粱〉与中国意识形态氛围》进行论辩,对王一川文章的若干观点作了个人化论析。
5、设置疑问结尾法。这种结尾法与扩张结尾法在精神上是相通的,只是它不曾有野心企图添加什么,还是原有的世界里打问探访。但它却以最终的一个疑问作为结尾,留下了不尽的思索,召唤读者加入批评的世界。
6、议论深化结尾法。这种结尾借议论之手段,使影评的中心观念再次得到强调。美国电影评论家布•巴
沃的影评文章《寓美于质朴之中――评影片〈为戴茜小姐开车〉》所能显示的特征中,就有结尾的身影。正文评述过它的魅力、人物、表演、不足等。
7、缺点陈示法。这类结尾当然是与正文结构紧紧相联的,以主要的篇幅力赞影片的成功,最终,则笔
法转来,指陈出若干的不足,期望引起关注。
8、描述结尾法。这种不常见的结尾是借着自然的叙述来完成的。它是理性分析之后,选择适当画面评
议予以衔接,同时也是一种特别演化而感人的结尾方法。一种十分富于音乐效果的带有余韵的结尾法。
9、借他人的话语结尾法。不需多说,这种结尾法是我们十分熟悉的,它选择一句、一段专家或名人的话语,不但替我们表达了意见,而且,也使所发见解有了可靠的支持。一个联盟的方法。但问题却恰恰出在选择上,因为选择什么最合适是一个让人苦恼的工作。成功的作品会给我们许许多多的启示,叫我们明白了一些东西。
10、自然结尾法。此种结尾是最常见的,例如在波琳•凯尔、文•坎比诸影评大家的劳作里,我们所
见着的正是这种结尾方式。它们附合行文的需要,诚如苏东坡所说的:“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答谢民师书》)。
一)思想评论:
1.评主题。力求有独到见解,深入挖掘。《秋收起义》一片多数文章都认为这部影片反映了秋收起义历史,成功地刻画了毛泽东的形象,将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为中国革命找到了斗争方向。而我根据列宁关于领袖的论述和中央关于毛泽东思想的界定中认识到,影片反映了毛泽东作为一个杰出的革命领袖在斗争中成长的历程,也揭示了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原因与过程,从这一新的视角展开评论(见《银海珠光》)。
2.评现实意义。也与主题有关,但更侧重于现实作用,现实题材的影片如《孔繁森,我对你说》的评论重在党员干部的廉政爱民方面,评《离开雷锋的日子》的《大写的人》重在新时期学雷锋的积极意义。历史影片的评论也要观照现实。
3.写观后感。要联系现实,融进自我,或是褒扬先进,批语落后,针贬时弊;或是进行自我观照,寻找差距,激励鞭策。中小学生的影评文章多属此类。要注意的一是不能写成“故事简介+自我对照”,二是要紧扣影片,而不是从影片中抽出一个话题,离开对影片的评论。如评《甲午风云》的《透过甲午的硝烟》不是泛泛而谈“落后挨打”,而是扣紧影片中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内容,联系历史事实,结合世界著名海战,对比联想,针对当前社会不良风气发出呼吁。评《南京大屠杀》的评论《城的断想》围绕“城”字做文章,从“屠城”、“纸城”、“不设防的城”、“钢铁长城”和“国防之城”,扣得紧、放得开、收得拢。
(二)人物评论。
这是较为普遍的评论样式,可分为单一人物评论、同一类人物评论、不同人物的对比评论。收录在《银海珠光》中的评《背起爸爸上学》的4篇人物评论各有特色。《细节描写与宏伟意象》展开了毛泽东与蒋介石的对比评论。《在炮火中升腾的雪莲》对《红河谷》中丹珠的形象把握个性特点,作出由表及里、逐层深化的评析。在人物评论写作中,最好力求不仅评析人物形象的意义,而且要结合人物塑造的方法,把握人物独有的个性,如人物特有的行为、动作、理想、志趣、才干,从中更深地挖掘出人物形象意义,如评《炮兵少校》的《一团寂寞的火》改变了单纯着眼于对英雄人物的热情赞颂,而更多地溶进了新时期知识分子命运的感慨和思考。
(三)美学评论(样式、风格、审美特性等)
1.艺术样式评论。如《不庄不谐 笑从何来》结合喜剧样式对影片《甲方乙方》展开评论;《屏幕涌动纪实潮》从纪录片美学特色分析纪了优秀录片取得成功的原因;《红河谷:动人心魄的视觉交响乐》就该片所具有的交响诗式的结构样式进行评论。
2.艺术风格评论。如《充满诗情的战场写意》通过影片《大转折》中几个主要战斗场面的不同诗意内涵的分析,对该片以泼墨的方式抒发的浓郁的诗情,给人以震颤心弦的视听感受。对于引起较大争议的《红色恋人》,《诗电影的意象美》从电影风格和创新的角度给予肯定。
3.审美特性评论。《对亲情与人伦的呼唤》从当代悲剧审美特性入手,指出当代悲剧重在探索人类精神生活的复杂性,唤起人们对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枣亲情与人伦的珍视。评《小鬼当家》的文章《“小鬼”为什么逗人喜爱》结合儿童审美心理的分析。
(四)电影特性的评论。
这类评论写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对电影的语言、结构、修辞、悬念、音响、色彩、音乐、摄影、特技、表演、导演等方面的评论。试举例如下:
1.电影语言评论。《<红高梁>――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起点和成功之路》。
2.电影结构评论。《复合交融 巧织经纬枣<平津战役>的结构艺术》。
3.电影修辞评论。电影修辞包括多种手法,如对比、夸张、象征、拟人等,如《<开天辟地>中的象征手法赏析》。
4.电影节奏评论。《满怀深情的韵律美枣谈电影<周恩来>的节奏艺术》
5.电影悬念评论。《悬念迭设扣人心弦枣谈美国片<碟中碟>的悬念技巧》
6、电影音响评论。《摹声会音皆有情枣<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音响》
7.电影色彩评论。《张艺谋为何偏爱红色》《在“形式”中强化“意味”》。
8.电影细节评论。《耐人寻味的“纳银密账”》、《一串闪光的项链》。
9.电影表演评论。《眼之魅》
10.电影音乐评论。
以上评论角度不是绝对的,而是相互渗透、兼容的。评论的视角可以是复合的,如评论人物,除了上述的评一个人,评一类人,或对立人物的对照分析,也可以就几部影片或某一类影片中同类人物进行综合分析,或对某种创作倾向进行评论。如《忧患意识与英雄主义》对美国影片普遍性的主题的分析;“新时期军人银幕形象剖析”、“青年女演员为什么不能长青”、“何必都往浴缸里跳”、“丑星为什么走红”等论题是综合某类影片创作倾向选的。
电影评论的文体样式可以多种多样,一般以论文体为主,也可以用书信体、对活体、问答体、随感录。近年也有散文体,散文体多以抒发情感为主,轻灵活泼、文笔优美,但一般缺少严密的论证,较少逻辑力量,理论色彩较单薄,在影评百花园中应当允许各种文体样式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