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街巷整治工作情况汇报
按照市委、市政府全面推进2005年街巷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指示要求,为改善我区街巷道路现状,改变我区居民工作生活环境,提升区域形象,根据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我区迅速展开行动,新年一开始,就集中精力、集中人力打响了街巷道路环境综合整治的攻坚战。经过四个多月的集中整治,feisuxs我区街巷长期存在的路不平、灯不亮、环境脏乱差状况明显好转,综合环境面貌显著改观,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我区街巷整治基本情况
槐荫区城区总面积151.48平方公里,由于种种原因,我区城市建设相对投入不足,城市开发建设相对滞后,城市基础设施相对薄弱,辖区内棚户住房分布面广、面积大,约占全市的80,街巷道路环境总体较差。城区内共有340多条街巷道路需要整治,2003年已整治24条,2004年已整治151条。2005年计划整治159条,整治面积16.7万平方米,其中Ⅰ类道路12条,Ⅱ类道路7条,Ⅲ类道路140条。
目前,我区街巷整治工作已进入收尾阶段,截止6月22日,我区已开工建设道路169条,已竣工街巷164条,超出原计划10条街巷,投入资金1380万元。完成沥青路面铺装12.5万平方米,花砖5.24万平方米,砌侧石1.1万米,新铺设、疏通下水管道9600米,架设路灯327盏,敷设路灯电缆8700米,拆除违章建筑210处,粉刷墙体30000平方米,新增绿化3620平方米。新增健身器械25套,新增阅报栏32处。未完成街巷我们正在集中力量,加紧施工,6月底将全面完工。
省、市领导对我区街巷整治工作给予了高度关注。5月11日,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姜大明深入我区中大裕园棚户区和丁字山社区视察、指导街巷整治工作。姜书记所到之处看到背街小巷路平、灯亮、环境美,听到老百姓对党和政府的交口称赞。姜书记说:槐荫区背街小巷整治与建设和谐社区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是把先进性教育活动具体化、使先进性教育活动真正成为群众满意工程的重要措施。对我区街巷整治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二、主要工作及做法
(一)领导重视周密部署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街巷整治工作,把街巷整治作为贯彻“三个代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民心工程”,作为联系群众的载体和平台,列入区委、区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区委朱玉臣书记高度关注,亲自过问,经常检查,并提出明确要求,要求把街巷整治工作作为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创建和谐槐荫和“联系群众年”活动的具体内容。并明确提出:街巷整治工作要“由一般道路整治向棚户片区深化;由小街背巷整治向社区楼院深化;由解决路不平、灯不亮问题向美化居民周边生活环境深化;由整治街容巷貌向构建和谐社会深化”。3月16日和3月25日,区委常委先后两次在中大裕园棚户区、西市场北大槐树棚户区现场召开专题整治会议,启动了槐荫区棚户区的整治工作。会后,朱书记一直关注着两个棚户区的整治工作进度,经常轻车简行,深入两个片区,实地察看路灯安装、环境道路改造情况,并对有关部门提出明确要求。区政府把街巷整治列为政府“一把手工程”,成立了以区长李胜利为组长,分管书记和分管区长为副组长的街巷道路设施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区综合整治的组织协调和调度工作。小组成员由区建委、养护处、绿化处、执法局、环卫局等相关部门及各街道办事处主要领导组成。健全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实行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分管领导具体组织实施的责任分工制。新年伊始,区政府即印发了《槐荫区2005年街巷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并组织召开全区街巷整治工作动员大会,认真总结了去年街巷整治工作经验,分析了今年我区街巷整治工作形势,对整治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明确了工作任务和指导思想,细化了整治重点及标准。会后,又多次进行调度,进一步明确分工,落实责任,细化任务,形成了领导小组负全责、街办和有关部门全力协作,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为整治工作顺利高效实施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二)措施到位行动迅速
今年我区的街巷整治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严。为此我区重点加强了对街巷整治工作的督查、推进,重点是抓好计划的落实、整治内容的落实和工作责任的落实。
按照区委区政府的总体部署,我区街巷整治工作重点突出,特色鲜明。首先是“早”,做到了早计划、早安排、早进入、早动工。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3月1日在中大办事处二合里街举行开工仪式,在全市率先打响街巷整治破土施工第一炮,济南电视台、《济南日报》等新闻单位进行了现场采访报道。第二是“实”,为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效,确保整治工作顺民心、体民意,在集中整治打好歼灭战的同时,我们坚持做到“四个结合”:即把背街小巷整治与当前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相结合;与我区开展的“城市管理”年活动和“创城”活动相结合;与城市开发建设相结合;与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实现环境综合整治相结合。着力改善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形象。为
第二篇:街巷整治工作情况汇报
按照市委、市政府全面推进2005年街巷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指示要求,为改善我区街巷道路现状,改变我区居民工作生活环境,提升区域形象,根据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我区迅速展开行动,新年一开始,就集中精力、集中人力打响了街巷道路环境综合整治的攻坚战。经过四个多月的集中整治,feisuxs我区街巷长期存在的路不平、灯不亮、环境脏乱差状况明显好转,综合环境面貌显著改观,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我区街巷整治基本情况
槐荫区城区总面积151.48平方公里,由于种种原因,我区城市建设相对投入不足,城市开发建设相对滞后,城市基础设施相对薄弱,辖区内棚户住房分布面广、面积大,约占全市的80%,街巷道路环境总体较差。城区内共有340多条街巷道路需要整治,2003年已整治24条,2004年已整治151条。2005年计划整治159条,整治面积16.7万平方米,其中Ⅰ类道路12条,Ⅱ类道路7条,Ⅲ类道路140条。
目前,我区街巷整治工作已进入收尾阶段,截止6月22日,我区已开工建设道路169条,已竣工街巷164条,超出原计划10条街巷,投入资金1380万元。完成沥青路面铺装12.5万平方米,花砖5.24万平方米,砌侧石1.1万米,新铺设、疏通下水管道9600米,架设路灯327盏,敷设路灯电缆8700米,拆除违章建筑210处,粉刷墙体30000平方米,新增绿化3620平方米。新增健身器械25套,新增阅报栏32处。未完成街巷我们正在集中力量,加紧施工,6月底将全面完工。
省、市领导对我区街巷整治工作给予了高度关注。5月11日,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姜大明深入我区中大裕园棚户区和丁字山社区视察、指导街巷整治工作。姜书记所到之处看到背街小巷路平、灯亮、环境美,听到老百姓对党和政府的交口称赞。姜书记说:槐荫区背街小巷整治与建设和谐社区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是把先进性教育活动具体化、使先进性教育活动真正成为群众满意工程的重要措施。对我区街巷整治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二、主要工作及做法
(一)领导重视周密部署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街巷整治工作,把街巷整治作为贯彻“三个代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民心工程”,作为联系群众的载体和平台,列入区委、区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区委朱玉臣书记高度关注,亲自过问,经常检查,并提出明确要求,要求把街巷整治工作作为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创建和谐槐荫和“联系群众年”活动的具体内容。并明确提出:街巷整治工作要“由一般道路整治向棚户片区深化;由小街背巷整治向社区楼院深化;由解决路不平、灯不亮问题向美化居民周边生活环境深化;由整治街容巷貌向构建和谐社会深化”。3月16日和3月25日,区委常委先后两次在中大裕园棚户区、西市场北大槐树棚户区现场召开专题整治会议,启动了槐荫区棚户区的整治工作。会后,朱书记一直关注着两个棚户区的整治工作进度,经常轻车简行,深入两个片区,实地察看路灯安装、环境道路改造情况,并对有关部门提出明确要求。区政府把街巷整治列为政府“一把手工程”,成立了以区长李胜利为组长,分管书记和分管区长为副组长的街巷道路设施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区综合整治的组织协调和调度工作。小组成员由区建委、养护处、绿化处、执法局、环卫局等相关部门及各街道办事处主要领导组成。健全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实行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分管领导具体组织实施的责任分工制。新年伊始,区政府即印发了《槐荫区2005年街巷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并组织召开全区街巷整治工作动员大会,认真总结了去年街巷整治工作经验,分析了今年我区街巷整治工作形势,对整治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明确了工作任务和指导思想,细化了整治重点及标准。会后,又多次进行调度,进一步明确分工,落实责任,细化任务,形成了领导小组负全责、街办和有关部门全力协作,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为整治工作顺利高效实施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二)措施到位行动迅速
今年我区的街巷整治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严。为此我区重点加强了对街巷整治工作的督查、推进,重点是抓好计划的落实、整治内容的落实和工作责任的落实。
按照区委区政府的总体部署,我区街巷整治工作重点突出,特色鲜明。首先是“早”,做到了早计划、早安排、早进入、早动工。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3月1日在中大办事处二合里街举行开工仪式,在全市率先打响街巷整治破土施工第一炮,济南电视台、《济南日报》等新闻单位进行了现场采访报道。第二是“实”,为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效,确保整治工作顺民心、体民意,在集中整治打好歼灭战的同时,我们坚持做到“四个结合”:即把背街小巷整治与当前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相结合;与我区开展的“城市管理”年活动和“创城”活动相结合;与城市开发建设相结合;与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实现环境综合整治相结合。着力改善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形象。为把整治工作落到实处,抓牢抓实,区综合整治办公室编制了《槐荫区街巷整治配档表》、《槐荫区街巷整治进度表》,不断总结、完善措施。并坚持对整治工作实施全过程记录,全时制督导,动态监控,运用科学手段促进整治工作开展。第三是“严”,在施工过程中,注重严把“三关”,即组织领导关,施工质量关,和施工工期关,其中重点是把好工程质量关。街巷综合整治已经成为全市广大市民群众普遍关心和关注的大事,做到切实把实事办实,好事办好。区市政养护处发挥多年市政养护专业优势,狠抓工程质量,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确保整治后的每一条道路达到路面平整,排水通畅,设施配套,环境整洁。
(三)精心组织科学施工
一是充分发挥街巷整治指挥部责任人的作用。区建委既是街巷整治的牵头单位,又是具体组织实施单位,建委专门组织精干班子,抽调专业队伍,建委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跟班作业、靠前指挥,一线决策,全面负责。坚持每天调度整治情况,及时协调解决整治中遇到的困难,督促加快施工进度。成立了由建委、养护处、办事处及有关单位工作人员组成的现场管理协调组,及时解决施工中的“卡口”问题,有效地提高了整治进程。
二是坚持每周分析形势、汇总情况,每周考评进度、调度工作。及时调整整治计划,提前谋划每个施工细节,合理安排工序衔接,适时组织穿插作业,确保高速度、高质量地实施整治。
三是科学统筹施工力量,搞好机械和人员的配合使用,实现人力、机械、物资、施工方法的最佳组合。区建委作为这次街巷整治的组织实施单位,严格按城区办事处和城郊办事处建制,进行专人包段负责制,建委每名领导成员都有包挂路段,都有指导协调指标,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解决,确保整治工作不出纰漏、没有盲点,确保每一个环节都抓出水平、抓出效果。
四是做到边整治,边提高。我区十分注重对整治后街巷的全面提升工作。区综治办组织专人对整治后街巷的绿化、净化、美化进行定期检查,做到立整立改,明显改善了街巷整体面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十分注重与上级部门的相互衔接、密切配合,形成良好的协调机制,形成了全区一盘棋,上下齐努力的生动局面。
(四)重点突出全面推进
街巷整治工作是我区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和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的一项政治任务,为确保整治工作责任落实,不挂“空档”,我们把整治工作纳入目标考核体系,根据整治任务特点,层层分解,抓好分工细化、任务量化、责任强化,做到到路、到片、到边角,根据整治标准和要求,统筹兼顾,突出效果,夯实基础。坚持“以点带面、突出重点”,将工作重点放在棚户区整治、全面提升老城区的整体形象上,精心打造两个示范片区,形成示范效应;整治四条示范街巷,充分体现老城老街的特色风貌;修缮一批示范楼院,形成文明和谐氛围。通过整治,实现了让全市夜晚最黑暗的棚户区亮起来,让全市最为破旧的棚户区环境面貌美起来,让群众最为关切的问题得以解决,让弱势群体得到关爱的目标。整治工作按照区委朱书记“四个深化”的要求,不断求实、创新。我们把满足群众需要同“创城”工作密切结合,在整治街巷的基础上又修建了社区休闲广场,增辟社区建设路径,既丰富和改善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同时也使城市功能进一步提升。通过社区全面整治,切实改善了槐荫老城区的环境面貌,有效提升了槐荫区整体形象。
(五)广泛宣传形成氛围
整治工作开始前,我区以办事处为单位采取不同形式召开了社区居民座谈会、听证会,发放《致居民群众公开信》,大力宣传开展街巷综合整治的重大意义和目标要求,广泛动员社区上下、各行各业积极支持和参与,形成了人人动手、全社会参与的浓厚氛围。并且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建设“邻里角”、“和谐社区”等,极大丰富了综合整治的内涵。为推进整治工作,区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编发《工作简报》,及时传达上级指示,宣传先进典型,进行动态报告,较好地促进了整治工作的开展。在此基础上,我区对整治工作进行全程记录,对收集到的资料、排查出的问题进行了逐一细致的整理,建立了图片与文字材料相结合的整治档案,使整治工作立体化、直观化、规范化,也为今后的工作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同时我区街巷整治工作备受各界媒体的关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山东电视台《山东新闻》、齐鲁、济南电视台、《齐鲁晚报》、《济南时报》等新闻媒体都从不同角度对我区的街巷整治工作进行了报道,并给予充分肯定。
三、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是今年整治工作投入资金1400万元,大部分整治经费暂时由区有关部门及办事处垫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有关部门和办镇的工作积极性。
二是我区整治工作发展不平衡,整治工作进度、整治标准距离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三是我区城市建设基础设施相对薄弱,通过几年的综合整治,虽然有效的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但仍然还有一些居民片区、一些街巷需要投入财力、物力进行集中改造,尤其是有拆迁意向无近期拆迁计划的片区在我区还占一定比例。feisuxs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加快后期工程进度,确保6月底前全面完成2005整治计划任务,抓好后期工程质量和前期工程检查验收,做好迎接市政府的检查、验收、考核工作。
二是抓好去年及今年竣工街巷的综合环境提升,巩固已有成果,提高建设标准,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全面提高街巷环境和功能。
三是加强管理维护,不断总结经验,建立健全整治后街巷的长效管理机制和措施,积极探索有效的管理办法。
四是积极推
动城市开发建设,加快城市开发建设步伐,实现由治标到治本的根本转变,以城市建设引领城市环境面貌改观。
第三篇:环境整治出成效 乡村街巷春意浓
余丁信息
环境整治出成效 乡村街巷春意浓
中宁县余丁乡金沙村的张老汉站在自家门前,看着干净的街道两边整齐的农民新居高兴地说,环境好了,感觉心情舒畅了许多。
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不仅是广大农民群众的共同心愿,也是党委、政府的职责所在。近日,为积极响应县委、政府的号召,余丁乡大力开展了“春季环境卫生大整治”活动。
该乡以“五星文明户”创评活动为契机,开展了“文化卫生之星”、“环境卫生第一人”等评选活动,为保护环境树立楷模;以“保护环境,建设现代新农村”为载体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在全乡营造了一个“争做文明人”、“争当环境保护人”的良好氛围,全面动员群众行动起来,共同保护环境。
同时,该乡还在人口流动量大、垃圾难处理或角落多的重点治理区域设立定期清理点,并及时成立了专职卫生保洁队,确定专人负责日常卫生保洁工作。
通过实施“春季环境卫生整治”行动,该乡有效地遏制了农村庭院、村庄、集镇、公路沿线区“脏乱差”现象,让春天走进了乡村的每个角落。
余丁乡:刘佳
第四篇:街巷硬化汇报材料
XX镇街巷硬化汇报材料
尊敬的XXX及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
按照县政府的整体安排部署,在县交通局的指导下,我们把农村街巷硬化全覆盖工作作为全镇当前的中心工作和政治任务来抓,精心组织,全力推进。经过镇村两级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近两个月的共同努力,我镇的街巷硬化工作做到了“动手早,标准高,进度快,效果好”。目前,街巷硬化工程已接近尾声。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12年我镇共有七个行政村有街巷硬化任务,合计硬化总里程27.05公里,其中街道总里程18.19公里,巷道总里程8.86公里。目前为止,已完成街道硬化总里程17公里,占任务数的93.5%,完成巷道硬化总里程7公里,占任务数的79%。特别是,全镇有71.4%的村已全部完成街巷硬化任务。
二、主要做法
(一)早动员,重宣传。县里街巷硬化全覆盖工程推进会后,镇党委、政府于4月29日召开全镇街巷硬化动员大会,会上成立了南漳镇街巷硬化工作领导组,对街巷硬化的时间要求、质量标准、资金筹措、资料归档等项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要求各村负责人要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真抓实干,克艰攻难,确保街巷硬化任务高标准、高质量全面完成,并让2011年街巷硬化好的村做了经验介绍。
(二)抓典型,重引导。全镇街巷硬化会议之后,XX村顾全大局,不等不靠,及时召开了两委干部会、党员会、村民代表会,并积极筹资在全镇率先开始了街巷硬化工作。镇党委于5月9日召集七个村的支部书记、村委主任到XX村进行观摩,在全镇形成了完成街巷硬化任务“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迅速掀起了工程建设高潮。截止目前,镇党委已召开街巷硬化专题会议6次,各村也多次召开支村两委会、党员会、村民代表会议,进行专题研究部署,为工程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抓管理,把质量。街巷硬化工程是一项民生工程、惠民工程、德政工程。质量是工程的生命,没有质量的工程就是对人民的犯罪。我镇在加快推进速度的过程中,始终把质量放在工程建设的首位。首先在街巷硬化之初,我们就要求各村要选择有资质的工程队施工,实行合同管理。其次镇党委提出了“分管领导直接抓,包片领导分头抓,支书、主任具体抓”的质量保证体系。特别是各个村全部成立了工程质量监督小组,以支书、主任为组长,支村两委干部为副组长,党员、村民代表为成员。工程质量监督小组实行全天候巡查,从进料、搅拌、振动、切缝、养护等各个环节进行把关,使工程质量得到了切实保障。
(四)抢时间,赶进度。在狠抓工程质量的同时,镇党委对完成任务时间也进行了强调要求。各村为了按时间进度完成任务,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白天黑夜连轴干,24小时机器不停转;二是根据雨季特点,采取边铺街巷、边整理路基不怠工的方法;三是针对今年砖价居高不下的现状,对巷道尽可能采用水泥硬化的办法;四是日常监督和不定期检查相结合,在村委、村民日常监督的基础上,镇里组织安排对各村工程进行不定期的检查、指导,从而最大程度地保证工程的进度和质量。
(五)抓规范,建档案。街巷硬化工程开始,我们就制定下发了农村街巷硬化工程实施方案、建设程序、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并在图纸审核、里程校对、工程招投标、签订各项合同等方面严格把关,做到了一村一档的规范资料工作。
三、下步工作
目前,我镇已完成街巷硬化工程总任务的90%。我们要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保证7月20日前全面完成街巷硬化任务,真正将街巷硬化全覆盖这一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建设成为我镇乃至全县的精品工程、亮点工程,以务实的干劲、优异的成绩迎接上级的检查验收!
第五篇:街巷硬化汇报材料
XX镇街巷硬化汇报材料
尊敬的XXX及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
按照县政府的整体安排部署,在县交通局的指导下,我们把农村
街巷硬化全覆盖工作作为全镇当前的中心工作和政治任务来抓,精心组织,全力推进。经过镇村两级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近两个月的共同努力,我镇的街巷硬化工作做到了“动手早,标准高,进度快,效果好”。目前,街巷硬化工程已接近尾声。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12年我镇共有七个行政村有街巷硬化任务,合计硬化总里程
27.05公里,其中街道总里程18.19公里,巷道总里程8.86公里。目前为止,已完成街道硬化总里程17公里,占任务数的93.5%,完成巷道硬化总里程7公里,占任务数的79%。特别是,全镇有71.4%的村已全部完成街巷硬化任务。
二、主要做法
(一)早动员,重宣传。县里街巷硬化全覆盖工程推进会后,镇
党委、政府于4月29日召开全镇街巷硬化动员大会,会上成立了南漳镇街巷硬化工作领导组,对街巷硬化的时间要求、质量标准、资金筹措、资料归档等项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要求各村负责人要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真抓实干,克艰攻难,确保街巷硬化任务
高标准、高质量全面完成,并让2011年街巷硬化好的村做了经验介绍。
(二)抓典型,重引导。全镇街巷硬化会议之后,XX村顾全大局,不等不靠,及时召开了两委干部会、党员会、村民代表会,并积极筹资在全镇率先开始了街巷硬化工作。镇党委于5月9日召集七个村的支部书记、村委主任到XX村进行观摩,在全镇形成了完成街巷硬化任务“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迅速掀起了工程建设高潮。截止目前,镇党委已召开街巷硬化专题会议6次,各村也多次召开支村两委会、党员会、村民代表会议,进行专题研究部署,为工程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抓管理,把质量。街巷硬化工程是一项民生工程、惠民工程、德政工程。质量是工程的生命,没有质量的工程就是对人民的犯罪。我镇在加快推进速度的过程中,始终把质量放在工程建设的首位。首先在街巷硬化之初,我们就要求各村要选择有资质的工程队施工,实行合同管理。其次镇党委提出了“分管领导直接抓,包片领导分头抓,支书、主任具体抓”的质量保证体系。特别是各个村全部成立了工程质量监督小组,以支书、主任为组长,支村两委干部为副组长,党员、村民代表为成员。工程质量监督小组实行全天候巡查,从进料、搅拌、振动、切缝、养护等各个环节进行把关,使工程质量得到了切实保障。
(四)抢时间,赶进度。在狠抓工程质量的同时,镇党委对完成任务时间也进行了强调要求。各村为了按时间进度完成任务,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白天黑夜连轴干,24小时机器不停转;二是根据
雨季特点,采取边铺街巷、边整理路基不怠工的方法;三是针对今年砖价居高不下的现状,对巷道尽可能采用水泥硬化的办法;四是日常监督和不定期检查相结合,在村委、村民日常监督的基础上,镇里组织安排对各村工程进行不定期的检查、指导,从而最大程度地保证工程的进度和质量。
(五)抓规范,建档案。街巷硬化工程开始,我们就制定下发了农村街巷硬化工程实施方案、建设程序、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并在图纸审核、里程校对、工程招投标、签订各项合同等方面严格把关,做到了一村一档的规范资料工作。
三、下步工作
目前,我镇已完成街巷硬化工程总任务的90%。我们要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保证7月20日前全面完成街巷硬化任务,真正将街巷硬化全覆盖这一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建设成为我镇乃至全县的精品工程、亮点工程,以务实的干劲、优异的成绩迎接上级的检查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