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3号文库

建筑设计知识1

建筑设计知识1



第一篇:建筑设计知识1

别墅设计师:什么是“西班牙”风格

别墅设计师介绍建筑是文化的符号,建筑是凝固的艺术,谈西班牙建筑离不开西班牙文化和西班牙艺术.西班牙的历史十分独特。早先,随着罗马帝国的强盛,受到过罗马和哥特人长达千余年的统治;后来,随着阿拉伯帝国的扩张,从8世纪到15世纪,西班牙出现了多个穆斯林王朝,一度“伊拉克化” ;15世纪以后,重新回到基督教世界,成为“基督教西班牙”。这样的历史过程中,基督教文化和穆斯林文化相互渗透、融合,形成了多元、神秘、奇异的西班牙文化。艺术来源于文化,独特的文化背景孕育了多元、神秘、奇异为特征的西班牙艺术,现代,以毕加索为代表的西班牙艺术家,构成了印象派艺术的中间,他们的艺术作品一反传统艺术原则,从个人感官出发,通过简单几何图形构成图画。这种艺术传统,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闭幕式上,得到充分体现。建筑灵感来自于艺术,现代西班牙建筑集大成者非高迪莫属,他创作的“巴特勒公寓”和“巴塞罗那圣家族教堂”,堪称西班牙历史上最伟大的建筑,每年吸引着世界各地数百万人膜拜。通过这两个作品,高迪通过现代建筑手法夸张地表现了西班牙多元、神秘、奇异的文化艺术传统。

别墅设计师认为纵观建筑史,古典风格,包括以柱廊造型为特征的古希腊、罗马式,如雅典卫城、罗马的万神殿;穹顶造型为特征的哥特式,如巴黎圣母院。现代风格,包括以钢铁为特征的早期建筑,如埃菲尔铁塔;几何图案造型为特征的现代主义建筑,如科布西耶的萨伏伊别墅、赖特的流水别墅、联合国总部、纽约世界贸易中心等;以复合式造型为特征的后现代主义建筑,如美国波特兰市政府大楼;以断裂、扭曲、散乱、动感为特征的解构主义建筑,如西班牙哥根翰姆博物馆。在这些堪称经典的建筑风格中,我们从来没有看到一个独立的“西班牙风格”,更没有看到在建筑史上如萨伏伊别墅般著名的“西班牙别墅”。高迪是享有世界声誉的西班牙建筑大师,但他也没有创造出所谓的“西班牙光芒”。别墅设计师认为“西班牙风格”是一个虚无的建筑经典,是广告商、策划商、地产商和媒体臆造出来的一个概念,是典型的概念销售、造梦营销,利用西班牙文化艺术的多元、神秘、奇异特征,唤起消费者莫可名状的兴奋,冲动之中下单定购。

别墅设计的小知识

别墅设计时,如果喜欢上网,每个房间的每面墙上,都预留至少2个网口和2个以上的插座。无线路由的确可以解决问题,但是据说有时候还是不稳定.房内各种插座的位置,与后来买的家具尺寸有偏差,浪费了很多插座.1.如果在商场里能买到的,就千万不要叫木工做!除非这个木工手艺相当的好。

2.地板颜色要略浅的,不容易看到灰,厨卫地砖反而要略深,不容易发现到处都是头发,这样才最耐脏。

3.床头忘了装开关,每次都要下床关灯,冬天很难过的。

4.将来打算要孩子的家庭,一定要算好尺寸,在床的旁边要预留可放婴儿床的位置。

5.房间里的不实用的布置越少越好 人民币贴上去就撕不下来了早晚过时!

6.别墅设计时,步入式衣柜好是好,不过比较容易积灰,敞开式的书架、置物架等(没有门的那种),好看是好看,但是擦起来好痛苦啊,特别是书,一层灰啊。

第二篇:公共建筑设计原理1

1.公共建筑类型包括:医疗建筑、文教-、办公、商业、体育、交通、邮电、展览、演出、纪念、景观。(>24m为高层建筑,不包括单层主体建筑:>100m为超高层建筑)

公共建筑设计工作,涉及到总体规划布局、环

境背景特色、功能关系分析、形体空间组合、结构形式选择、造型艺术创作等问题。其中,确立正确的创作思想和方法,恰当的处理好功能、技术、经济、技术和艺术等方面之间的关系,则是一个关键的问题,同时也是做好公共建筑设计的基础。

2.建筑设计概念:建筑设计是在一定的方法思想指导下,根据各种条件,运用科学规律和美学规律,通过分析 综合 创作,正确处理各种使用要求,处理如结构 施工 材料 经济等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创造良好的空间环境提供方案和建筑蓝图所进行的一种活动。

3.建筑设计过程:①项目委托和设计前研究期②方案

设计③初步设计 ④施工图设计 ⑤施工现场服务配合 ⑥竣工验收工程回访

4.创造室外空间环境应考虑的问题:内在因素(建筑

本身功能、经济及美观)外在因素(城市规划 周围环境 地段状况)

5.室外空间环境的形成,需要考虑的主要组成部分:

建筑群体、广场道路、绿化设施、雕塑壁画、建筑小品、灯光造型的艺术效果等。一般公共建筑室外环境空间的构成,主要是依据建筑或建筑群体的组合,而其他诸如道路、广场、绿化、雕塑及建筑小品等,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

6.意大利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因建筑与空间组合的异常得体,取得了无比完整的效果。这个广场空间环境在统一布局中强调了各种对比的效果,如窄小的入口与开敞的广场之间、横向处理的建筑与竖向挺拔的塔楼之间、端庄严谨的总督宫与神秘色彩的教堂之间,采用了一系列强烈对比的手法,使得广场空间环境给人以既丰富又完整统一的感受。

7.合理的总体环境布局:实践证明,只有充分考虑整

体环境的特色,才能处理好室外的空间关系。这是因为合理的总体布局,是取得紧凑的空间组合、良好的通风采光、适宜的日照朝向以及方便的交通联系等的必要基础。另外,合理的总体布局能够使建筑与周围环境之间做到因地制宜、关系紧凑,从而具有一定的经济意义。再者,合理的总体布局,能够比较妥善的处理个体与整体在体量、空间、造型等方面的良好关系,使建筑与周围环境之间相互协调,既能为建筑创造优美的气氛,还能起到美化与丰富城市面貌的作用,这在建筑环境艺术问题上,也是不容忽视的。

8.公共建筑的室外空间环境设计,有三个方面:利用

环境 改造环境 创造环境

9.依照构思意图创造环境:天安门 午门 太和殿是故

宫建筑艺术处理上的三个高潮。这种组织室外空间的手法,是利用长的、横的和方的等不同形状的院落,于不同体型的建筑物配合,构成不通气氛的封闭空间,使人们有节奏的由一个院落进入另一个院落,获得由低到高不不紧凑的感觉。从空间构图的序列中,由南至北,前面是矮小的大清门,北边是一个横长开阔的院子,北面矗立着高大的天安门,配以汉白玉的华表与金水桥,形成第一个高潮。天安门与端门之间,是一个较小的方形院子,气氛收敛,然后又展现一个纵长的大院空间,以体型宏伟,轮廓多变的午门构成第二个高潮。太和殿门前的横长院子,因为不装点绿化,气氛严肃。院子两侧以高低错落、大小不同的建筑群,衬托北侧白石台基上雄伟壮丽的太和殿,形成第三个高潮。

10.公共建筑的功能问题:(核心)功能分区、人流疏

散、空间组成、室外环境的联系(辅助)建筑空间的大小、形状、朝向、供热、通风、日照、采光、照明

11.建筑空间的五需求(人的精神功能需求):①生理

需求②安全-③社交-④尊重-⑤自我实现-

12.建筑功能对建筑空间的规定性:决定空间的 量、形、质、组合形式。

13.影响房间平面尺寸的条件:①家具设备布置及人们

活动要求②视听要求③良好的天然采光④经济合理的结构布置⑤符合建筑模数要求⑥比例合适

14.公共建筑的空间组成: 主要使用部分、次要使用

部分(辅助部分)、交通联系部分

15.建筑的交通联系空间:入口 通道 过厅 门厅 楼梯

电梯 自动扶梯

16.交通联系空间的设计要求: ①适宜的高度、宽度

和形状②流线简单明确而不曲折迂回③能对人流活动起着明确的导向作用④有良好的采光照明⑤重视安全防火等问题⑥在满足使用要求及观感的条件下,尽量减少交通面积,以提高平面的使用率。

17.公共建筑的交通联系部分的基本空间形式:水平交

通 垂直交通(楼梯 电梯 自动扶梯 坡道)枢纽交通

18.空间组合中的水平交通:

公共建筑空间组合中的通道宽度和长度,主要根据功能需要、防火规定及空间感受来确定。在考虑通道的宽度时,应分析人流的性质:是单纯的人流活动,还是兼有携带物品的人流,或是人流中混有运送物品的车流;之外还需考虑人流的方向、数量及门扇的开启方向等。

公共建筑过道的长度,应根据建筑性质、耐火

等级、防火规范以及视觉艺术等方面的要求而定,其中主要是控制最远房间的门中线到安全出口的距离,应控制在安全疏散的限度之内。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空间组合中的水平交通布

置,应从全局出发,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结合空间艺术构思的需要,力求减少通道、厅堂的面积和长度,这样不仅可以使空间组合紧凑,还可以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诸如整体空间组合中,适当缩小使用开间、加大进深;充分利用走道尽端作为较大的房间;或在走道的尽端安排辅助楼梯等措施,皆能达到布局紧凑、缩短通道的目的。

19.空间组合中的垂直交通:楼梯 电梯 自动扶梯 坡

20.公共建筑中的楼梯位置和数量,应根据功能要求和

防火规范,安排在各层的过厅、门厅等交通枢纽或靠近交通枢纽的部位。基于防火疏散的需要,至少需设置两部楼梯。楼梯位置的确定:①设置在主要人流通过附近,靠近主次出入口且明显易找②在规范距离范围内均匀排布③不占用好的朝向,有天然采光

21.坡道坡度一般为8﹪-15﹪,人流集中时为6﹪-12

﹪,应考虑防滑措施。坡道所占面积通常为楼梯4倍 设置及附属空间的配备等,无不影响舞台和众厅的使用质22.电梯设计要求:①按照防火规范要求,配置辅助性量,所以处理好观众厅、舞台、休息厅及门厅之间的关系,质的安全疏散楼梯,供电体发生故障时使用②每层是影剧院、会堂建筑空间组合的核心问题。电梯的出入口前,应有停留等候的空间,须有一定42.高层建筑类型:板式 塔式结构类型:①框架结交通面积,以免造成拥挤阻塞③电梯应布置在人流构②剪力墙结构③框架-剪力墙结构④桶体结构 集中部位出入口、门厅③多部电梯应集中布置,但43.灰空间的概念:一般灰空间是指有顶的室外空间,如柱每组电梯不应超过8部。廊棚架等。灰空间可以丰富景观层次,增加景观深度,使23.门厅设计要求:①处于总平面中明显突出位置②合建筑的造型虚实变化强烈。灰空间是黑白空间的中间层次,理组织人流满足通行③人流导向明确,路线简洁,起到过渡、连接、铺垫、衬托等作用。减少相互交叉干扰④体现一定的空间意境。在对称布局的门厅设计中,常采用建筑构图的轴线方法,展示空间的导向,以增强人流的方向感。24.合理的功能分区: 将建筑物各个组成部分按不同的功能特点进行分类分组,使之分区明确联系方便,既满足各部分使用中密切联系要求,又要创造必要的分隔条件。同时还应对主与次、内与外、闹与静等方面的关系加以分析,使不同要求的空间都能得到合理安排。25.公共建筑人流组织方式:平面 立体 综合方式 26.公共建筑中的人流组织问题,实质上是人流活动的合理顺序问题。27.流线组织原则:①以人为本②不同性质流行应明确分开,避免相互交叉干扰③流线的组织应符合使用程序,力求简洁明确、流畅、不迂回,最大限度缩短流线。④要有灵活性,创造一定灵活使用条件⑤流线组织与出入口必须室外道路密切结合。28..多样统一是公共建筑造型艺术创作的重要依据,达到多样统一的手段有:比例、尺度、对比、主从、29.韵律、均衡、重点、等形式美的规律。形式美规律用于建筑艺术形式的创作中常称之为建筑构图原理。如统一与变化、对比与微差、均衡与稳定、比例与尺度、视觉与视差等构图经验。30.空间形式与比例尺度的关系: 一个纵向的狭长空间,会自然的产生强烈的导向感,能起到引导人流沿着纵深方向前进的作用,使人们在心理上产生由此空间至彼空间的期待感。因此在某些公共建筑设计中,有的将过渡性的空间处理成纵长的比例,以利引导人流走向主要的空间。一个面积不大而高度较大的空间和一个面积宽阔而高度低矮的空间相比,若处理得当,显然前者空间具有严肃感,而后者容易差生亲切感。31.所谓空间的尺度,就是人们权衡空间的大小、粗细等视觉感受上的问题。其中人的尺度以及人体密切相关的建筑细部尺度(踏步、栏杆、窗台、家具,顶棚、地板、墙面的分隔大小等处理手法)也是综合的形成空间尺度感的重要依据。实践证明,在大的建筑空间中,如果缺乏必要的细部处理,则会使空间尺度产生变小的错觉。,甚至使人感到简陋和粗笨。相反,如果细部处理过分细腻,也会因失掉尺度感而产生繁琐的感觉。因此,要特别注意尺度的推敲、把握、控制与处理。另外考虑尺度问题时,还应注意视觉方面的因素,因为人对建筑空间的整体认知,除了通过使用过程中的接触外,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的视觉连续性和所形成的综合印象,所以人的视觉规律同样是分析建筑空间尺度的重要因素。34.芦原义信,外部空间有两种形式①积极空间②消极空间,外部模数理论(25m)图底关系理论:城市空间与实体关系的理论 35.公共建筑中常用的结构形式有:①混合结构②框架结构③空间结构优缺点:①混合结构:墙体承重结构体系,在就地取材和节约三材方面有他的可取之处。但是,由于墙体是承重构件,在刚度、缩胀、抗震方面要求苛刻,开设门窗和洞口受到极大限制,并在功能和空间的处理上,存在制约。混合结构中的砖是由土制作,对农田损害严重,而且砌砖体不利于抗震,施工技术落后。因此从发展上看,小砖材料定会被先进的材料所代替,这是发展的必然趋势。②框架结构:框架结构承重系统与非承重系统有明确的分工,这是框架结构体系的特色和优越性,使空间产生彼此流动渗透而又灵活多变的效果。缺点:当层数太多时,在水平荷载下,抗侧力刚度不够,水平偏移大,层数越多越明显。③空间结构体系:a悬索结构 b空间薄壁结构 c空间网架结构 36.建筑设备包括:采暖通风、空气调节、电气照明、通讯线路、闭路电视、网络系统、自动喷淋、煤气管网 37.评价建筑是否经济,所考虑的问题:建筑用地、建筑面积、建筑体积、建筑材料、结构形式、设备类型、装修构造、维护管理 38.有效面积:建筑平面中可供使用的面积使用面积:有效面积减去交通面积结构面积:建筑平面中结构所占的面积建筑面积:有效面积加上结构面积 39.走道式布置方式:单内廊 双内廊 单外廊 双外廊单内廊式布局:优点:走道的使用率较高、平面紧凑,走道所占面积相对较小,较为经济。缺点:部分房间朝向较差,通风条件较差,走道较暗,走道空间单板单调。双内廊式布局:优点:可以布置更多的房间,空间利用率高,进深大,节省面积缺点:中间的房间无自然通风采光,中间的房间只能布置服务用房,如厕所,楼梯间。单外廊式布局:优点:所有房间都可取得好的朝向,通风、采光条件较好,交通组织便捷。缺点:走道使用率低,交通所占面积比值大,不经济,建筑进深小双外廊式布局:优点:通风采光较好,交通组织便捷,疏散容易解决。缺点:走道使用率低,不经济,空间私密性较差 40.观展类型的空间组合:①串联的空间组合形式②放射-③串联兼通道-④兼有放射和串联-⑤综合性大厅优缺点:串联的布局形式:有流线紧凑、方向单

一、简洁明确,观众流程不重复、不逆行、不交叉等优点。但活动路线不灵活,当观展人数过多时容易产生拥挤现象不利于单独开放某个展厅。放射的布局形式:参展路线简洁紧凑,使用灵活,各个陈列空间可以单独开放。但是枢纽空间中的参观路线不够明确,容易造成迂回交叉的问题。环绕枢纽空间的各个陈列厅所形成的带状路线,容易产生停滞不畅的现象。41.观演性空间组合中体育建筑的空间组合,除了要保证体育运动的基本要求之外,还应保证观众席位有良好的视线和音质条件,这是体育建筑的核心问题。剧院的舞台设计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舞台规模的标准,灯光照明的

第三篇:咖啡厅建筑设计任务书1

咖啡厅建筑设计任务书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通过设计,对小型公共建筑的功能有全面了解,培养构思能力。

2.通过设计,对室内空间有一定的感知能力,训练学生的空间设计、组合能力。3.通过设计,了解人体工程学、了解人的行为心理,以及由此产生的对空间的各项要求。

4.通过设计,在设计过程中,了解园林景观建筑的设计要点。5.通过设计,了解园林绿化及环境艺术设计要点。

二、课程设计任务与要求

(一)设计任务书

1.设计任务:拟在某城市(南方)景区公园内新建一高档咖啡厅。咖啡厅考虑顾客在正餐之余时使用,经常以咖啡为主,辅以其他饮料或简单食品,供客人休息、交友、约会。午后和晚间营业。咖啡厅讲究气氛,要求形成轻松优雅的环境。2. 设计要求

1)解决好总体布局。包括功能分区、出入口、停车位、客流与货流的组织、与环境的结合等问题。

2)应对建筑空间进行整体处理,以求结构合理,构思新颖。营业厅为设计的重点部分,应注意其室内空间设计,创造与建筑使用要求相适应的室内环境气氛。3.技术指标

(1)总建筑面积控制在400m2内(按轴线计算,上下浮动不超过5%)(2)面积分配(以下指标均为使用面积)A.客用部分

营业厅:200m2(可集中或分散布置,座位100-120个)。应有良好的室内空间环境,空间既有分隔又有流通。创造有特色的氛围和情调。

付货柜台:15m2(各种饮料及小食品的陈列和供应,可兼收银)。应衔接营业厅和制作间,与顾客和服务人员均有联系。也可直接放在营业厅或门厅内。门厅:10m2(引导顾客进入咖啡厅。也可设计成门廊)

卫生间:12m2(男、女各一间,各设2个厕位,男厕应设2个小便斗,各设带面板洗手池1个)

B.辅助部分

备品制作间:15m2(包括烧开水、冲咖啡、茶具洗涤、消毒;烧水与食品加工用电器;要求与付货柜台联系方便)。

库房:8m2(存放各种茶叶、点心、小食品等)卫生间:6m2(男、女各一间,厕位、洗手盆各1个)更衣室:10m2(男、女各一间,设更衣柜、洗手盆)办公室:24m2(两间,包括经理办公室、会计办公室)4.图纸内容及要求(1)图纸内容

总平面图1:300(全面表达建筑与原有地段间关系及周边道路状况)首层平面图1:100(包括建筑周边绿地、庭院等外部环境设计)其他各层平面及屋顶平面图1:100或1:200 立面图(2个)1:100 剖面图(1个)1:100 透视图(1个)(2)图纸要求 A2 5.地形图

(1)用地条件说明

该用地位于某市湖滨景区。用地较平坦。

该用地东侧有旅游道路。东侧为一小树林。西面为一淡水湖,湖面平静,景色宜人,湖水起落高度不超过0.5m。用地北侧有一小桥架于湖面上。用地植被良好,多为杂生灌木,有良好的景观价值。旅游专线道路宽4m

(四)参考书目

1、邓雪娴等著,餐饮建筑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建筑资料集编委会编,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3、张奇曼,室内设计资料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4、黄小石著,咖啡馆设计,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5、《饮食建筑设计规范》及各种现行建筑设计规范

6、《建筑学报》,《世界建筑》,《建筑师》等杂志中有关咖啡厅建筑设计的文章及实例。

第四篇:人防建筑设计目录1

人防建筑设计目录

1.民间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3.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碍设计规范JGJ50-2001.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5.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6.层面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345-2004 7.铝合金门窗工程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DBJ15-30-2002 8.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版

9.现行国家。广东省和肇庆有关建筑设计规范和规定。10.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GB/T11968-1997.11.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12.广东省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十二条.13.民用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 14.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CJ113-2009 15.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CJ102-2003 16.金属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CJ133-2001 17.建筑安全玻璃管理规定(发动运行[2003]2116号)执行.18.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 19.建筑设计防水规范GB-50016-2006 20.建筑节能设计说明.21.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94 22.07FS02(防护密闭套管)

第五篇:1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百科名片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CAG),是2000年4月由原建设部四家直属的建设部设计院、中国建筑技术研究院、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院和建设部城市建设研究院组建的大型骨干科技型中央企业。主营业务范围涵盖前期咨询、规划、设计、工程管理、工程监理、工程总承包、专业承包、环评和节能评价等固定资产投资活动全过程。研究完成了一批国家科技发展计划中的国家和部委科研课题、技术攻关项目,1986年至2006年获科研奖309项,其中国家级奖22项、省部级奖124项。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CAG)是2000年4月由原建设部四家直属的建设部设计院、中国建筑技术研究院、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院和建设部城市建设研究院组建的大型骨干科技型中央企业,前身是创建于1952年的中央直属设计公司,改革开放后是第一批进入国际建筑市场并较早获得对外经营权的设计企业之一,注册资金为18143万元,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2000年11月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

院集团现有员工4000余人,其中工程院院士2人,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6人,经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津贴的专家90余人;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240余人,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210余人,注册城市规划师40余人,注册造价师30余人,注册咨询师50余人,注册监理师50余人,注册设备工程师180余人,注册电气工程师80余人,其他注册人员10余人;高级设计、研究人员1100余人,中级技术人员900余人。

主营业务范围涵盖前期咨询、规划、设计、工程管理、工程监理、工程总承包、专业承包、环评和节能评价等固定资产投资活动全过程。包括建筑工程设计与咨询、城市与小城镇规划、市政工程综合设计、城市燃气与工业煤气、污水与垃圾处理、道路桥梁设计、建筑智能化及系统工程设计、建筑标准设计、景观艺术设计、工程监理、工程总承包、居住工程、建筑标准、科技信息技术、建筑历史、建筑经济等业务及其相应科研工作。基本形成了建筑设计、城市建设规划、城市市政、建筑标准、建设信息、工程咨询、室内装饰、园林绿化、住宅研发等一体化的集团化产业构架。

55年来先后设计完成了北京火车站、中国美术馆、北京图书馆、北京国际饭店、深圳体育馆、外交部大楼、北京万泉新新家园、湖州东白鱼潭小区、北京煤气厂扩建工程、2008北京奥运会国家主体育场、西直门交通枢纽、首都博物馆、莫斯科中国贸易中心、故宫保护、长城保护、敦煌莫高窟、引滦入津、西气东输、南水北调和长江三峡库区环境保护等国家重点工程。1986年至2006年获设计奖461项,其中国际奖8项、国家级奖68项、省部级奖324项。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