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3号文库

我和少儿图书馆共成长征文

我和少儿图书馆共成长征文



第一篇:我和少儿图书馆共成长征文

我和少儿图书馆共成长

英才学校小学部陈易之从小,我就与少儿图书馆结下了不解之缘。少儿图书馆旧址曾座落在故宫路,与我家仅隔数十米,可以说少儿图书馆是与我朝夕相处的近邻。而在我心里,它更像是一位我熟识的老朋友,徜徉其间,我总是流连忘返;沉醉其中,我总能得到一份充盈心扉的欣喜与满足。还在我蹒跚学步时,妈妈就指着正对着我家阳台的那座楼房对我说:“那里藏着好多好多的书,书里呀藏着好多好多有趣的故事……”年幼的我瞪大眼睛好奇地想:这藏着好多好多书的地方究竟是什么样啊?就这样妈妈牵着我第一次踏进了少儿图书馆。刚开始,我只是出于好奇,想看看这藏着有趣故事的地方有多神奇,没想到书中的世界一下子深深地吸引了小小的我。一本本五颜六色的连环画把我带进了一个迷幻的神话世界:神勇团结的金刚葫芦娃,从画里走下来悄悄做饭的田螺姑娘,会七十二变的孙悟空,踩着风火轮的小哪吒……

当我会认字时,往图书馆跑得更勤了,这时候,我最喜欢读童话书。我与机智的舒克贝塔一同去探险,我想和梦游仙境的爱丽斯交朋友,《海的女儿》中小美人鱼凄美的故事让我伤心落泪,而《皇帝的新装》里那个光着身子游行的蠢皇帝则让我捧腹……少儿图书馆把我领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童话世界,童话世界里的多姿多彩的人物让我魂牵梦绕。记得有一次,妈妈临时要开会,准备把我独自留在图书馆里看书。开始妈妈不放心,再

三嘱咐我不准乱跑。可是当妈妈开完三个小时的会议回来接我时,我还一动不动地坐在原位痴痴地看着书呢!噢,我正陶醉在丑小鸭的故事情节中,哪肯放下手中的书,直到看完了才心满意足地离开。还有一回,天色已晚,图书馆到了闭馆时间了,我不得不回家,可《拇指姑娘》正看到精彩部分,我依依不舍地放下书。回到家,我满脑子仍牵挂着拇指姑娘的命运。妈妈看我掉了魂的样子,关切地问:“怎么啦?身体不舒服?”我答非所问:“拇指姑娘后来怎么了呀,会不会有危险?”妈妈笑了,也无奈我这个小书迷了。她常常打趣地说我:“没想到与少儿图书馆为邻,家中倒是惯出个小书迷了!”

后来,少儿图书馆乔迁新居,虽然不能与它为邻了,但少儿图书馆始终没有走出我的视线,在我心里它就像是一处温馨的故地,我几乎每两周都要上那儿走一走看一看,就像老朋友久不见面会彼此思念一样,如果有事耽误不常去了,心里总觉得空落落的。我办了一张借书证。这时,连环画、故事书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我的要求了,我开始接触了一些中外世界名著。我发现,书中有百味。在少儿图书馆里,我读到了一本又一本的好书。书中的许多人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牵动着我的喜怒哀乐。我借来中国的四大名著青少年版进行阅读,读了《西游记》,我佩服唐僧师徒吃苦耐劳、勇往直前的精神;读了《红楼梦》,我为林黛玉凄惨的命运鸣不平;读了《水浒传》,我对一百零八条好汉敢作敢为、嫉恶如

仇的英雄气慨顿生崇敬之情;读了《三国演义》,我被刘备、张飞、关羽三人真挚的兄弟情所感动。而外国名著同样让我爱不释手。在《约翰.克里斯朵夫》里我看到主人公内心的奋斗与挣扎,看到了一个勇于挑战命运、寻求真理的精神英雄;在《简.爱》中我敬佩那位敢于反抗、敢于争取自由和平等地位的家庭教师。而在《福尔摩斯探案集》我在一个个扣人心弦、扑朔迷离的案情中体会到了逻辑思辩的乐趣……我一本接一本地看着,如饥似渴的获取着精神食粮。

去年假期,我在少儿图书馆举办的作文班里报了名。老师悉心地指导我,在这里我不但学会了如何去欣赏美文还掌握了不少写作的技巧,更让我引以为豪的收获是-----我不再认为写作是一件苦差事。当老师布置以读书为话题的作文时我胸有成竹地提起了笔:“我认为读一本好书就像饮了一杯果汁一样,有滋又有味儿。书给了我智慧,它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扇大门,开阔了我的视野,让我看到了五彩缤纷的世界……”也许是有感而发吧,这篇作文我一气呵成。少儿图书馆的老师帮我投了稿。没想到过了不久,我的文章在《海峡生活报》上发表了!报纸上那块属于我的“小豆腐块”散发着淡淡的墨香,我欣喜若狂,高兴激动之余我在心里默默地说:“感谢你,少儿图书馆!你给了我机会让我体验到了发表作品的快乐,因为这次小小的成功让我有了更多的自信与勇气!”

寒来暑往,少儿图书馆伴我度过了十一个春夏秋冬。如果说少儿图书馆是一顷肥沃的土地,我就是一棵小苗正汲取着土壤中的营养茁壮成长;如果说少儿图书馆是一汪浩瀚的大海,我就是一条畅游的小鱼儿正自由地在书海里尽情遨游。

难忘与少儿图书馆共同成长的这段美好而难忘的时光!

第二篇:少儿图书馆征文 康海杰

我心中的少儿图书馆

每个人都有一个来自内心的可以静下心来读上一本书的地方,我心中的那静心读书的地方是一个图书馆。

这一次征文,明确是“少儿图书馆”。“少儿”用直译文言文的方法是“少年、儿童”,“图书馆”的意思,不用说,大家都知道,就是一个供人们借阅图书的地方。所以“少儿图书馆”就是一个供少年和儿童借阅图书的地方。

让我阐述一下我的观点吧:

我认为少儿图书馆应设三个区,以供不同的人借阅图书。

第一个区——“中外名著区”

在这个区中应该放入中外名著,并播放中国的古典音乐,还可以在这一个区的书柜上摆入一些古代名人的自传或列传,以及史记等历史著作以充实这一个区。

中国的古代名著大多是文言文,文言文较现代文而言是难以看懂的。所以,如果在这一个区上留下大量的绿色植物,不仅可以用来缓解读者眼睛的疲劳,还可以使室内的空气更加清新,使环境更加清洁,使环境更加清洁,可以让人感到十分舒适。

如果可以,也许可以多准备几处座位,站着、靠着看书其实是很累的,座位多了,也就不用去靠着书柜了,孩子们的身体也比较舒服。

第二个区——“现代文学区”

在第二区,我想放置一些现代文学作品,这里的布置相对第一个区可以简单一些,让人感觉简单的环境下,心中重重的疑虑、对许多人的戒心会被打消。对于看书可以更好的抛弃心中的杂念也就达到了使人静下心的这样一个目的。如果可以,我希望在第二区有大约占整个第二区四分之一大小的区域用来放置和提供各年级的各类教辅书,用来帮助学生学习、复习和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体现图书馆功能的多样性。

第三个区——“放松文学区”

在第三区,相对一,二两个区就会显的较为阳光,给人一种充沛的活力。带给人一种很放松,很愉悦的感觉。因为现在的学生,学习的压力是越来越大,所以要学会放松自己,来达到一个内心的平衡。如果一个人只会不断地不分昼夜的苦读,那么他的成绩也许不会太好,因为他心中只有读书,也就不会充实,而且不断的读书是很苦的,所以在只有苦的人的身上是不会有太好的成绩的。所以我想在这第三区放上孩子们最喜欢的漫画、格林童话,以及各种笑话书籍,让孩子的一直紧绷的神经得到释放,让他们感受生活的甜。因为这一类孩子的学习生活有苦有乐、劳逸结合,所以学习的效率也就会高一些,而且因为会去看看漫画、笑话,他们就会有一颗不会被丢失的童心,以及一种乐观、豁达的性格。

说了这么多少,少儿图书馆也只是有一个相对安静、容易让人静下来、让人有一种学习的欲望的地方,而这个地方只是有着许多书,可以供我们去学习,去借阅。而恰恰是这样一个地方在我们的世界中却难以寻得。

所以,珍惜一切可以学习的机会,想办法让自己真正静下来才是正确的学习方法。

杭州明珠实验学校 八(8)班 康海杰 指导老师:陈薇联系电话:057185380575

第三篇:我心中的少儿图书馆

我心中的少儿图书馆

我心中的少儿图书馆,有精美的书架,各种各样的书籍,还有令人舒适的环境。

在那儿,可以静静的在知识的海洋遨游,也可以在书架上挑选自己喜欢的书籍借回家看。没有人大声喧哗,也没有人打扰别人,在那儿看书,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啊!

曾经有位智者说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这儿读过的书,应该也能使我们走很长一段路吧!

在读童话书时,我们可以跟随主人公一起经历故事中的内容,读科幻小说时,我们可以和主人公一块冒险,心情彼此起伏,一会儿兴高采烈,随即又跌入低谷。回到家时可以感觉到在书的海洋里的舒适、快乐!

那些获得巨大成功的人,应该也是在这儿刻苦的学习,不眠、不休的吧?在这里,我们一代一代人接受着书籍的熏陶。在这里,又诞生出了多少伟大、对国家有用的人?

图书馆,我永远不会忘记您,是您陪伴了我那些时间,是我飞速成长,越来越成熟!

五年级:林怡芳

第四篇:我与图书馆 征文

罗姝 汉学院 对外汉语专业 12级1班 ***

万卷书,万里路

——记我与图书馆

书陪伴我的童年、少年和青年,陪伴我走过了书陪伴我走过了18年的岁月,它似一群跳跃着的音符,也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是人类文明的长生果。它把无知的我领进知识的大门,自始自终地陪着我去攀登知识的高峰。它让我看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让我的心灵得到净化。它让我有了想象的羽翼,让我有了奋斗的目标。我和它的故事永远不会画上休止符,只会随着我的成长而变得越来越丰富。

如果没有图书馆,没有提供的丰富藏书,我的生活必将失去很多乐趣,我生命中就少了一位良师一个益友。不为书中自有黄金屋不为“书中自有黄金屋”,不求“书中自有颜如玉”,不为功利,不为分数,不为文凭,不为学历,只为心中那份渴望,只为心中那片怡人的“绿地”。

来到大学,来到西外,最醒目的标志性建筑物,便是宏伟大气的西外图书馆,层叠挑出,大面积玻璃装饰,高高的楼层里,总能看到好学的学长学姐的背影。老实说,我很少在图书馆自习或是看书。或许是个人习惯,我更偏向于在教室学习或是阅读。但是在很多时候我会不知觉的走上图书馆。有些人就像一块玉,在夜里静静的发着光,而这和其他人无关。如果赋予图书馆以生命力,我想他就是一个像玉一样的人,静静的在那,让人不知觉的为它驻足。

当被生活压的喘不过气的时候,就会放下所有的事情,背着书包走进图书馆,在四楼阅览室的某个角落里,看着那些书静静的发会呆,让自己独自待会儿。很享受在图书馆发呆的感觉,你可以什么都不想,放空自己,看着那一排排书,彼此静静的守候。那时候,它们不再是一本本书,而是陪你寂寞的精灵。在图书馆,内心是安宁的。玻璃外世间的纷扰此刻都与自己无关。

图书馆是我们的老师,带领我们走进知识的殿堂;是我们的朋友,让我的生活五彩缤纷,于困境中伸出援手,解开心结;也是我们真心的恋人,让我们沐浴爱的光辉,不论贫穷富有都陪伴左右,不离不弃。当然,我们的老师、朋友、恋人,也是我们人生的图书馆,带给我们各种的活着所必须知识、情与爱。

于这书多似海的图书馆的于人这书多似海的图书馆中,我不断穿梭,使得小时候单一淳朴的世界,逐渐变得丰富多彩,也不断充实自我。亦如纪伯伦所说的“我从健谈这那里学会了静默,从狭隘这那里学会了宽容,从残忍那里学会了仁爱,但奇怪的是,我对这些老师并未心存感激。”当然,我不会对这些人心存感激,而是期望他们能慢慢认识自我,改正自我,要知道我们在读他人的同时,也正在被对方读着,而自己这本书是好书是坏书,及书写的内容是精彩是乏味,全掌握在自己手里。

多年后我一定会记起西外的图书馆,它没有变,还静静的躺在记忆河床的深处,和记忆成了永恒。在那些年轻的求知的岁月里,图书馆陪着我走过了寂寞的充实的时光。

第五篇:我与图书馆征文

我与图书馆的情结

“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它可以提升人生的高度”。——题记

我爱读书,因为与经典同行,可打好人生蓝图;与博览同行,可开拓广阔视野。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而书臵于图书馆,那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散发着芬芳的神圣书库。

总喜欢一个人静静地坐在图书馆的一角,细细地品尝着一杯香茗,悠悠地涉猎群书。或许这是一种享受,享受着一份书香安逸的沁味;或许这是一种追求,追求着一份心灵的震撼;或许这是一种品味,品味着一份静谧的安然;或许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自己开始慢慢地喜欢上了看书。记得小时候对图书馆的印象是模模糊糊的,只知道这个名字却并不知道它究竟是做什么的。接受教育后,在老师的耳濡目染下,我知道了图书馆是一个地方,那里充满了神奇的色彩,更充溢着令人欣喜的“香草”。中学后,我更知道了图书馆不仅仅是藏书的地方,也是我们查阅资料的好去处,更是启迪思想、慰藉心灵的神秘之地。梅贻琦曾说过“大学,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而我认为图书馆也是我们的良师益友。一个大学有优秀的老师,这个学校的学生注定也将优秀,那么物质上的源泉便来自于学校的图书馆。

儿时起,我们常常被教诲“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但对于天性调皮好玩的我来说,这无疑是对牛弹琴。到了高中,看到身边的同学个个都饱读诗书,学富五车,我感到无名的压力,也开始强制自己走进图书馆,拿起那厚重的书本,每翻一页就犹如提着千斤重的物品,但很快我就被书中的情节所吸引,所俘获。虽然我对图书馆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但由于紧张高考的复习,最后,我还是不得不放弃了。而在大学里,拥有了更多的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加上有了更多的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也让自己有了更多的时间去分配和计划自己的课余生活。重拾起曾经的至爱,心情难免会十分的激动。也许是对书天生就有一种莫名的神圣感吧,每每走进图书馆时,总有一种游走于知识海洋的亲切、愉悦,是那么的使人感到惬意,令人有充满了的满足感。怀着期待的心情,重新涉足这一乐土,我似乎在安详的图书馆里又闻到那股熟悉的而又醉人的油墨香味,那种莫名而又奇妙的温馨感油然而生。对于爱书人来说,人生的一大乐事莫过于能在一处安静的地方美美地看着自己酷爱的书。

图书馆,那是一个充满宝藏的地方,往往只身游览亦可满载而归。身临其中,拿起一本喜爱的书,就好像随手推开一扇窗户,欣赏窗外美丽的风景。那风景或粗犷豪放,或细腻委婉,或雄伟磅礴,或感人肺腑,或闲适飘逸,令我浑然忘却了学习中的烦恼与不快,仿佛徘徊在青山绿水之间,仰望蔚蓝的天空,吮吸着新鲜的空气,挥着思想的翅膀,感受着生命的精彩和魅力,情感交融,悲喜与共,韵味十足。

在安静的图书馆里我可以以肆无忌惮去寻求属于自己的广阔的天空,在这里不必理会或担心别人的烦恼琐事,更不用为了迎合某人而伪装自己。静静地在那坐着,不用理会时间的流逝,手捧书籍,一页一页地、淡淡的翻看着、品味着,无拘无束的飞驰在书的五彩缤纷的世界里,心驰神往的徜徉在书的无边海洋里,欣赏着书所带给我的无穷快乐。认真聆听圣人的高谈阔论,与前人据理力争,探

寻主人公那脆弱的心灵,细细倾听少女们内心的轻声诉说,是怦然心动抑或是嘴角微微上扬,是黯然神伤抑或或是愁眉紧锁,没有虚情假意,没有假情做作,流露出真实的自我,是黯然落泪,还是嚎啕大哭,不需要刻意去隐藏自己内心的悲伤,不需要刻意去隐藏自己内心的惊恐,不需要„„图书馆让我感受到从未有过的原始的安全感、信赖感。

没有人能够清楚地解释为什么会爱上读书,所以不要再问我为什么会爱上去图书馆,我只能说这个充满阳光而又神秘的图书馆令我向往。

梦想,在这里起航,这里是心灵的港湾,脆弱的心灵可以在这里得到呵护;梦想,在这里起航,这里是心灵的港湾,灵魂的污浊可以在这里得到洗涤;梦想,在这里起航,这里是心灵的港湾,颓废的灵魂可以在这里得到升华。这里可以让一个烦躁不安的你瞬间变得安静温顺,安静地去沉思去思索;可以让迷茫的你找到拨开云雾的灯塔;可以抚慰那受伤得支离破碎的心灵。在偌大的图书馆收藏了太多的书籍,从古到今,从国内到国外,站在这片茫茫书海中,你会感受到自己的渺小,自然而然,图书馆在我的视野下也越变得神秘莫测,有时好奇心随之而来,顺手拈来一本,不自觉地又沉浸在其中了。有时也会假设一下,这里究竟有多少本书呢?神秘的基地,神秘的理想之地,或许就是我喜爱图书馆的原因之一吧。

图书馆对我们在校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笔很大的财富,一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她给予我们的除了博大高深的知识之外,还有不一样的享受。当梦想在某一天猝然破灭,美丽的泡影也渐渐自我破灭。才慢慢懂得,梦想始终是梦想,再怎么的豪情万丈也有支离破碎的一刻。感到空虚失去动力的我,图书馆便以其特有的艺术魅力,成为我理想的精神归宿和心灵驿站。在这里,我重拾回迷失的自我,重新找回那属于自己的充实与快乐。有人说:不要等到失去的时候才懂得珍惜。请记住你所拥有的,好好地去利用图书馆,好好地去沉思,去思索。时常看着太阳轮回往复,我是心便随其而动,我想到夸父追日,孩童时读的“与时间赛跑”,明白了生命在于生生不息,不断的前进。闲暇之际,端上一杯淡淡的香茗,依偎在栏杆与天地融为一体,或静坐书桌前看窗外微风吹动绿叶,时而浅尝小口,来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在我的心中,图书馆应该是一个静谧的地方。古语有云: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其实,并不需要表面的奢华,静谧的图书馆己足够了。陶渊明曾说:非宁静无以致远。他寻求到了属于自己的宁静而祥和的世外桃源,可修身养性,也可涵蓄品德。在喧嚣的校园里,图书馆成了我们放松紧张的学习的一个好去处,在这里,我们可以自由地想着,念着。

一页一页地翻看着,我依然坐在图书馆的一隅,细细地品味着,思考着„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13/2135909.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