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十三岁,我多了一份牵挂
十三岁,我多了一份牵挂
一年又一年,从童真到成熟。从幼稚的小学,到了多烦忧的中学。
依稀记得父母的一声声“想你啊”令我不耐烦,觉得他们唠唠叨叨。记得父母的一句句“注意身体,多穿衣服”长辈们的批评,唠叨,多么烦!突然的一天,让我理解了那些“唠叨”所包含的情怀。
那天晚上,我的小外甥出生了。从此,我心里又多出了一个位置。
十一国庆长假,我的小外甥因为肺炎住院了,不让探望。一天去一次医院找医生了解状况便成了我们每天的必修课。每次,我第一个下车,飞快的走着。第一次,不知道怎么走。无奈,只好被迫停了下来。第二次,我又是第一个下车,飞快的走在楼道里。只听见急促的脚步声„„
从一次次的匆忙中,一次次的急促的脚步中。忽然发现,我心中似乎多了些什么。
没在他身边,总想着他。他的哭声,总让我心中泛起一阵痛。我忽然发现,我心中多了份牵挂。
讨厌小孩的我,因为这份“牵挂”,发生了180度的转变。忽然,理解了许多„„长辈们的一声声问候,唠叨变得动听了。每次,总让我心中油然升起一股暖意。
牵挂,随着成长越来越多,越来越珍贵。希望我的这份牵挂随着成长更加珍贵!
河南宏力学校初中部初二:夏浩
第二篇:十三岁,我多了一份宽容
十三岁,我多了一份宽容
127班 陆苗青
当星星还在夜幕中跳舞,黎明已经悄然而至;但乌云还在空中飘飘然,阳光已经洒下金黄;当我们还在小学里嬉戏打闹,中学已经向我走近。这时,我才清醒过来,自己已经十三岁了,已经过了十二个春秋,已经进入初中了!站在青少年及初中的门槛上,感觉自己高大了许多。
“啪!”一记重重的巴掌无情地落到了脸上,火辣辣的,刺刺的!“你好狠!明明说好一起考同一间学校的,现在却趁我不知道去考名校,说什么友谊啊,简直是笑话,我就是天底下最苯的傻瓜!”泪水肆无忌惮地从芳的眼中涌出。我无言。我知道我再怎么解释
芳都不会相信的了。我的心隐隐刺痛着,难道五年的友谊就这样破碎了吗?是的!芳竟然如此不相信我,还给了我一巴掌,芳,我不会原谅你的!
暑假如流水般,平淡无味的走到尾声,在我内心深处仍记得那狠很地一巴掌。
“铃铃„„”风铃般的电话声响起。“喂,青吗?”久违的声音从耳边响起,如此清脆又如此低弱。“恩。”假装平静地回应,心里又记起那一巴掌。“对不起!那次考试你真的有去通知我爸爸,可爸爸却忘了告诉我。我„„我竟然还刮了你一巴掌。”芳哽咽着,但我无动于衷,因为我在意的是那一巴掌。“哼,你还记得那巴掌吗?是你自己破坏了我们的友谊,怪不了别人!”但我想狠很地说
这话时,突然感觉自己好小气,我已经十三岁了,还应该对那样的小事斤斤计较吗?如果把这话说出口,我们的友谊就真的会没了。“青,还在吗?”“恩!巴掌?你不是在帮我抓痒吗?呵呵!”“啊?啊!是啊!呵呵!青,谢谢你!”“干嘛这么肉麻啊!”“呵呵”„„
立在草地上,草儿很绿,一如我心情的模样。十三岁的我,多了一份宽容,少了一份小气。
第三篇:初一作文:十三岁,我多了一份成熟
初一作文:十三岁,我多了一份成熟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一作文:十三岁,我多了一份成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十三岁,已不再是那个年幼无知,整日嬉闹的小娃娃。
十三岁,已不再是那个自以为是,懵懂无知的小姑娘。
十三岁的我,多了一些思考,多了一些成熟。
曾经的洋娃娃,曾经的玩具积木,曾经的橡皮筋和珍藏已久的已有漏洞的沙包,还有,还有……
那些美好,那些童贞,现在,已成了回忆。
十三岁的我,多一一份成熟,懂得为别人着想,懂得自尊,懂得为自己的一言一行负责,懂得少在学校惹是生非。
曾经的我,每天只知道玩,玩,玩。好像我的快乐就只有玩而已。
十三岁的我,终于能理解爸妈的唠叨,终于能理解小小的书包对与未来所承受的.重量。我的明天在这个书包里,为了我未来的美好,为了父母老师们的叮咛和嘱托,我必须全力以赴。
十三岁的我,多了一份成熟,理解同学们的友谊,理解师生间的情谊,也理解生活的意义。
在学习上,我的思维更敏捷,更周密。
正在生活中,我更注意自己的形象和行为。
在学校里,我更团结同学,更尊敬老师。
在家里,我也不再是那个经常和爸妈顶嘴吵架的不听话的女儿了。我更乖,更懂事了。
十三岁的我,更加成熟,希望向全世界宣布:我长大了!
十三岁的我,多了一份自立,多了一份自主,有了自己的想法也形成了新的世界观。为了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快乐,对待他人,我更宽容,更加温顺;为了自己的目标,我开始努力;为了自己身上肩负的责任,我在不停地奋斗。
活着,是为列让他人更好地活着。
————这是我新的座右铭。
我的快乐,为了关心我的人,我的努力,为了我关心的人。
我的十三岁,多了一份成熟,让我明白了很多很多道理。对于未来,我要更努力才行!
第四篇:十六岁,我多了一份··
请根据要求作文。
岁月匆匆,十五六岁的我们已走进花一样的季节,站在由少年走向青年的门槛上。清点行囊,我们会发现自己多了一份成熟,少了一分幼稚;多了一分思索,少了一分盲从;多了一分宽容,少了一分偏激;多了一分行动,少了一分幻想;还多了一分责任、理想与憧憬„„我们的行囊变得沉甸甸的,我们的道路正在向未来延伸。
请你以“十六岁,我多了一分 ”为题,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要求:①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使题目完整。
②文体自选。
③不少于500字(如写诗歌不少于20行)。
十六岁,我多了一分体谅
我独自一人坐在河岸边,阳光洒在涟漪上,泛起了我的思绪„„
爸爸,今天你又骂我了!当时我是多么的不明白,你竟因我把几粒白米饭掉在了桌子上而非要我拾起来吃下去。我是那么的固执,只管自己若无其事地吃着饭菜。你一生气便骂了我几句,我却一赌气,重重地放下筷子,狠狠地瞪了你一眼,忿忿地直奔自己的房间。你一把拉住我,把我骂得狗血喷头,怒不可遏地命令我。我的心一冷,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爸爸,其实我知道你是为了我好,你希望我珍惜劳动果实,养成节俭的习惯。但是我不明白,你为何要如此大吼大叫,难道你不懂得循循善诱吗?我想,你这样做可能想树立起一个父亲的威严吧!你的意思我明白,我想,作为你的女儿,我应该体谅你„„
想到这,我不经意地捡起一粒石子,轻轻将它投入河中,河水金光粼粼,仿佛不息的小梭子在织着挂毯,同时,又织出我的思绪„„
爸爸,我记得每天早晨,你总是打雷似的敲我的房门,拼命地催着我起床。有时候,我还带着朦胧的睡意呷呷嘴,或用被子把自己的头遮住,你都会很生气地拉开我的被子,拖出我,像擒小猫似的,于是,我带着满口的臭气,和你骂我的口水起床了„„
爸爸,每当这时,你不知道我有千百个不愿意吗?我总想起《城南旧事》中的英子被他爸爸揪起的那一幕,我不想挨打,于是惟命是从了。但是透过你严厉的目光,我能看到点点温和的关怀!我知道,我明白,你是爱我的。只是盼女成凤心急,只是工作忙累失去了耐性,只是要耍父亲的威风„„作为女儿,我体谅你。
每当我成绩不佳时,你会失望地把我臭骂一通,轰我去复习;每当我取得好成绩时,你也会面无表情叫我别骄傲;每当„„爸爸,这一切我都明白。你的女儿长大了,她学会体谅你了。
我对着又平静下来的河面,明白地笑了笑„„
点评
文中的爸爸似曾相识,文中的场景生活中经常出现。但愿爸爸们都能多一分耐心,女儿们都能多一分体谅。作者告诉我们要用善感的心去体察生活,用宽容的心去面对生活。她还告诉我们:用“我手写我心”,写出真情实感,写出生活的气息,即使题材平凡,语言质朴,文章也可以出彩,也有可能成为精品
十六岁,我多了一分思索
十六岁的我,已经不是那个囫囵吞枣、读书不求甚解的女孩了。我开始学着思索,开始学着用心去观察周围的一切。
戏曲·思索
我已不再为戏剧演员们婀娜的身段所着迷,我已不再满足于悠长铿锵的唱腔。我思索着戏中人物的一言一行,我思索着唱词背后的肝胆忠义,血泪辛酸。刚强的李香君痛斥情人的卖国行为,血溅桃花扇;黑脸的包公怒斩陈世美,奏响正气之歌;年老的唐玄宗孤枕难眠,轻唱一曲《梧桐雨》„„我从戏中读懂了人生哲理,我为戏中的人物担忧喝彩。我思索,所以我懂得了:戏如人生,人生如戏。
丹青·思索
我已不再仅为国画的细腻传神而惊叹,我已不再只为丹青手泼墨的潇洒而吃惊。我思索着画中隐寓的意境,我思索着画者的喜怒哀乐。真正的画家能把自己的感悟寄托在一笔一画中,一山一水中,一颦一笑中。他们画竹画松,因为他们刚正不阿;他们画莲画菊,因为他们正直清高;他们画马画虎,因为他们心高志远。一代又一代的画家将世间百态幻化在笔下,凝住了中华古老文化的风韵,形成了令人叹服的水墨文化。我从画中领悟了前人的风骨。我思索,所以我懂得了:画中有情,景中寓理。
历史·思索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我已不满足只听着爷爷奶奶讲着三国的故事,说着水浒的英雄。我思索着历史的教训,我思索着历史长河中折射的人性的光芒。项羽失了天下,自刎江边,却引发了千百年后一位女诗人的赞叹“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秦始皇一统天下,却焚书坑儒,终究不算真英雄。一曲“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至今催人泪下,而奸臣佞相们将留下千古骂名。我从历史中学会明辨是非,我从历史中吸取了教训,获得了启发。我思索,所以我懂得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十六岁的我,思索着人情冷暖,思索着生命真谛。也许我的一些想法太过稚嫩,但我相信:我思索,我成长;我思索,我快乐;我思索,我生存!
点评
这是一篇大气脱俗的文章。哲理与诗意跃动在本文的字里行间。作者思接千载,眼观古今,巧妙地截取戏曲、丹青、历史三个角度表达了自己对人性的思索,对历史的思索,对情与理的思索,对生命真谛的思索。虽显稚嫩却很有见地,闪烁着思想的光芒,耐人寻味。
文章立意稳重,材料丰富,结构匀称严谨,尤其是语言颇具文学修养,富有魅力:文中成语、引用的诗句俯拾皆是,信手拈来,自然贴切,似行云流水、满贮诗意而又灵秀的文字散发着不凡才情成就的优雅气质。
十六岁,我多了一分追逐
十六岁,我多了一分追逐
早就已经习惯了,做一只风筝,被父母手中的线牵绊着,飞翔在广场上空的一隅。早就爱上了,做一只风筝,被风带到他们要去的地方。
直到有一天,我十六岁了。岁月的精灵不小心把一缕和煦的阳光带进了暗房,让我看见屋外湛蓝的天空,让我发现灿烂阳光的美丽„„
我的心头,涌上了一股冲动,仿佛要冲破一切的野心!我呐喊着,我要去看外面的世界!我越过青涩的年纪,跨过岁月的沟壑,伸出双臂,渴望拥抱蓝天下的美丽世界,渴望触及那遥远的火红的太阳!
是什么发生了改变么?曾经享受着安逸和舒适的我,怎会抛弃暗房里的温暖,爱上这寒冷的空气?曾经裹着厚重棉袄的我,怎会放弃那唾手可得的温暖,伸出手,想要在那遥远的阳光中捕捉一丝温热?
是室内的温度降低了么?是外面的寒风骤停了么?不是,都不是。是因为,我长大了,我十六岁了!
十六岁,我多了一分追逐!十六岁,我开始明白,读书,不是目的,只是一个过程,一个实现我的追逐的必经过程。十六岁,我开始感觉,生活,不是白开水,作料,要自己加入,才能享受自己追逐的美味。
十六岁,我开始领悟,活着,不是为别人而活,要做自己,做真正的自己,追逐自己的追逐。
追逐,这也已经不是一个新名词了,从中华文明诞生的那一刻起,他就驻留在世间了。陶渊明追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淡,刘禹锡追逐“斯是陋室,唯吾德馨”的高雅,孔子追逐“仁者爱人”的高尚境界,文天祥追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凛然正气„„
古时名垂青史的伟人,各有各的追逐,各自为追逐自己的追逐而奋斗一生,他们的追逐精神,已经铸入了中华民族的骨子里。现代的人们,即使是普普通通老百姓,也在从不间歇地追逐着。
老师们渴望看到自己的学生,承担起建设祖国的重任;政府工作人员渴望自己能为国家倾尽所有的力量;艰苦创业的人们渴望明日的机遇使自己飞黄腾达;研究所里深居简出的科研人员渴望自己的研究项目能尽早出成果„„
那么,我的追逐,是什么呢?
是考上一所重点高中?是考过托福出国留学?还是更远一点,找一个好工作?
所有的这些追逐,都是我早晚的追逐。而这些追逐,又都是为了追逐一个更加遥远的追逐——做一个有价值的人。
这个追逐就仿佛那天空中渴望不可及的太阳,我的手能伸多长,我的路能走多远,谁都不知道,但重要的是,我已经出发了。
十六岁,我多了一分追逐,不再做天空中随风飘荡的风筝,不再追逐风的追逐,我要追逐,自己的追逐!
十六岁,我多了一分坚强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一转眼我已经十六岁了。回想以前,我像是温室里的花朵,每天需要浇水、施肥,而现在我不再那么脆弱了,因为十六岁的我多了一分坚强。(比喻很形象。)
两个月前,妈妈因为生病住进了医院。医生说妈妈的病很严重,需要做手术。而当我问妈妈得的是什么病时,妈妈说什么也不告诉我,我只好不再问了,只是帮助爸爸一起照顾妈妈。一个星期后妈妈就要做手术了,全家人都很担心,但是在妈妈面前,大家都表现出一种很自信、很坚强的样子。因为爸爸说,如果让妈妈看出我们很担心,手术时妈妈会更紧张的,这样对手术不利,所以,我们不得不忍住担心而强装坚强。虽然我和弟弟心里很难受但还是照做了。
9月12日早晨8点25分,妈妈被推进了手术室。站在手术室外,望着紧闭的门,我的眼泪再也忍不住了,簌簌地流了下来,此刻我感到无比的紧张和恐惧,我害怕从此失去妈妈„„(用泪水写心情,真实生动。)
一个小时过去了,二个小时过去了,三个小时„„五个小时过去了,妈妈还没有出来,我心如刀绞。(运用时间推移的变化,交待手术时间的漫长,表现出作者痛苦、焦急的心情。)不知不觉我已经在手术室外站了5个小时,但我却丝毫没有感觉到累,只是觉得心口仿佛有一块很大的石头,压得我喘不过气来。
“出来了!你妈出来了!”爸爸说道,我赶紧跑上前去帮忙推车。妈妈因为刚做完手术身体很虚弱,还处在昏迷状态。爸爸问医生:“手术进行的怎么样?”医生说:“别担心,肿瘤已经被切除了,手术很成功!”“谢谢!真是太感谢你们了!”爸爸抑止不住内心的激动,紧紧地握住了医生的手。
这时,我的心才稍稍安稳一些。不觉间额头已是汗水涔涔。(神态描写很生动,烘托出小作者对妈妈的牵挂。)
过了一会儿,妈妈醒了,因为麻药劲儿过了,她脸上显现出痛苦的表情,但却紧咬着牙,哼都不哼一声。我知道妈妈是怕我们担心,不想让我们过多地为她担心。回想以前,我被针扎破了手就不停地“哇哇”大哭,谁劝也不管用;考试失败了,就痛哭流涕发誓不再上学了。现在想想,我那时是多么脆弱啊!妈妈被推上手术台,都那么坚强,这一点难道不值得我学习吗?(插叙一段往事,表现自己的脆弱,与妈妈的坚强形成鲜明对比,为下文自己逐渐学会坚强做铺垫。)
遇到困难就知道哭,懦弱的我和妈妈相比简直相差太远了。我要坚强,要像妈妈一样坚强!这才是十六岁的我最应该学习的东西。
回首往事,不胜懊悔。人只有经历了生活中的坎坎坷坷之后,才会长大,才会学着坚强。
而今,在我和爸爸的照顾下,妈妈的身体已渐渐康复了,欢乐和笑容又重新荡漾在我们家的每个角落。我也不再是那个哭哭啼啼的小女孩了,变成了一个自信、乐观、坚强的中学生。
坚强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它使濒临绝境的人又重新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坚强是一首飘荡在夜空中的歌谣,它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了心灵的慰藉。(运用比喻句,点明主题,深化中心。)
十六岁,我多了一分坚强!
点 评
这篇习作有以下特色:
(1)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通过记叙妈妈做手术这样一件事,详细描写了自己由“懦弱”到“坚强”这样一个心路历程,从而表现出对母亲深沉的爱以及小作者长大、成熟这样一个主题。
(2)心理描写较为生动,真正做到了“我手写我心”。
(3)比喻句的恰当使用,不仅给文章增添了“亮点”,而且也起到了点明主旨、深化中心的作用。
不足之处
小作者从妈妈身上感受到了坚强,但后文中表现自己是怎样坚强的事例太少。
第五篇:十五岁,我多了一份责任
十五岁,我多了一份责任
春风对春天有责任,它的责任是唤醒沉睡的生灵;花朵对夏天有责任,它的责任是装点多彩的世界;秋雨对秋天有责任,它的责任是欢庆硕果累累的金秋;雪花对冬天有责任,它的责任是为大地披上银装;而已经十五岁的我,也多了一份责任。
十五岁,我多了一份对父母的责任。
父母是我最亲近的人。从我呱呱落地起,他们就一直在我的身边守候着我,悉心照顾着我。每当我有什么烦心事时,他们的理解和教导都会使我豁然开朗;每当我在“题海”中奋战时,他们总会贴心地端来一杯牛奶让我心情舒畅;而每当他们有难事时,总会先瞒着我,怕我分心影响学习。十五岁的我,也多了一份责任,一份孝敬父母的责任。
十五岁,我多了一份对老师的责任。
老师是我最敬爱的人。从我呓呀学语起,老师就一直在我的身边教导、鼓励着我;每当的成绩下降时,他们的教导和鼓励都会使我奋发图强;每当我与班里的同学发生矛盾时,他们的引导和教育总会使我的问题迎刃而解;而每当老师需要帮助时,却总是先将我的学习放在首位,考虑我是否有时间、是否有精力、是否愿意后,再征求我的意见。十五岁我,多了一份回报老师的责任。
十五岁,我多了一份对自己的责任。
我是一个计划主义者,我的人生也是格子人生,我必须打好人生的格子,然后有条不紊地一路走下去。每当我突发奇想要做一件事时,我都会看它是否与我的计划冲突;每当别人拉我去做一件事时,我都会先考虑它是否对我的人生有益。十五岁我,我多了一份对自己人生的责任。
沐浴在春风中,享受着它对春天的责任;欣赏于花丛中,享受着它对夏天的责任;漫步在秋雨中,享受着它对秋天的责任;嬉闹于雪花中,享受着它对冬天的责任,此时此刻我也会想起我的责任。
十五岁我,多了一份责任,而我也会时刻担负着这个责任。十五岁,我多了一份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