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查题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查题
班级姓名
一、口算
900-300=6600-6000=1300+400= 1800+400=9000-5000=7100+600= 400+700=56+29=1000+200=
二、动手操作
1、画一条长2厘米3毫米的线段
2、在钟表上拨出6时、4时30分、10时45分
三、思维分析1、3位老师带着23名同学去划船,每条小船限坐9人,他们需要租多少条小船?
2、小鹏是乒乓球队的主力队员,下午训练结束的时间是 7时10分,他又加时训练了40分钟,请问他在什么时间结束的训练?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查题
班级姓名
三、口算
900-300=6600-6000=1300+400= 1800+400=9000-5000=7100+600= 400+700=56+29=1000+200=
四、动手操作
1、画一条长2厘米3毫米的线段
2、在钟表上拨出6时、4时30分、10时45分
三、思维分析1、3位老师带着23名同学去划船,每条小船限坐9人,他们需要租多少条小船?
2、小鹏是乒乓球队的主力队员,下午训练结束的时间是 7时10分,他又加时训练了40分钟,请问他在什么时间结束的训练?
第二篇:英语教育专业期末考查题2014
黄淮学院社会管理系2013-2014学第二学期
期末《教育学》考查卷
适用对象:供2012级(专科)英语教育专业学生使用
姓名-------------------学号--------------------
一、辨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教师的职责是传授文化知识。2.教育不仅可以兴国,而且还可以救国。
3.不论在何种生产力条件下,教育事业的规模总是越大越好,教育发展的速度越快越好。
4.说课就是上课。
5.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请用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理论,分析下列材料,找一找影响个体发展的基本因素,谈谈如何实现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促进作用。
材料:世界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1825年16岁时便被父亲送到爱丁堡大学学医。因为达尔文无意学医,他经常到野外采集动植物标本并对自然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父亲认为他“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并怀疑达尔文的智慧潜力,于1828年又送他到剑桥大学,改学神学,希望他将来成为一个“尊贵的牧师”,但剑桥的博物学家J〃亨斯洛在与达尔文的交往中发现他有很强的观察力,于是亲自推荐他作为自然科学工作者参加贝格尔舰的考察航行,后来取得了卓著的成绩。
2.运用教育理论分析案例中的教育观差异,论述教师应具备哪些素养?你认为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应如何统一?
案例:几个学生手里拿着几套煎饼果子,踩着早自习的上课铃声,上气不接下气地跑到教室。这个“特写镜头”正好被刚要走进教室上课的老师撞见。还没等这几名学生坐好,老师就示意他们将煎饼果子送到讲桌上来。几个学生彼此交换了一下眼神,无可奈何地将煎饼果子放到了讲桌上。出乎意料的是,老师非常生气地将几套煎饼果子使劲地扔到纸篓里。无独有偶,在另一学校也发生上课后学生拿着早点进教室的事情。然而,老师发现以后,迎上前去,急忙撕下了几张教案纸把煎饼果子接了过来,然后用自己的手绢包上,轻轻地说:“委屈一会儿,下早自习给你送来。”下课后,老师一手提着暖瓶,夹着两个杯子,一手拿着煎饼交给学生,亲切地说:“肚子提抗议了吧,早起十分钟就行了。”一个暖瓶,两个杯子把师生的心连在一起。
第三篇: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工作总结
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工作总结
蒋佳欣
本学期,我担任二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对于本班学生从刚开始的磨合到后期的适应,都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于这次的期末考试,还是不太理想,我想各方面的原因都有,无论如何,我希望通过这次的总结反思,能让自己每一步都走的踏实,现对自己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63名学生,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上课时认真听讲,能够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学习上自主性较好。还有部分学生能够按时完成作业,但准确率不高,平时上课容易开小差,反应较慢。还有个别学生,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
二、教学工作
1、加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
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2、认真备课
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认真备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反思。
3、认真批改作业
针对不同的练习错误,教师面批,指出个性问题,集体订正共性问题。批改作业时,我也实行“因材施教”:对于较好的学生,教师点出错题,不指明错处,让学生自己查找错误,增强学生的分析能力;对于有困难的学生,就当面分析错因,当面订正之后,仍给优分。
4、做好课后辅导工作
小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另外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辅导,为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对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比如,握握他的手,摸摸他的头,或帮助整理衣服。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差生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更体会到数学学习的快乐,看到自己数学学习的进步和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
三、存在的不足之处
1.学生读题、审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因而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这部分知识中失分比较多。
2.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检查习惯,因而部分学生由于粗心将题抄错或数字、运算符号看错而导致丢分。
3.课堂教学比较呆板,评价语言乏味,没有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4.学生思维受定势影响严重。具体反映在比较简单的与例题类似的题目正确率高,对于比较陌生的题目解答不够理想。
5.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及分析、判断能力较差。
四、对今后教学采取的措施
今后努力方向和设想针对本学期在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着重抓好以下几点:
1、结合教材的内容,老师要精心备课,面向全体学生教学,抓牢基础知识,搞好思想教育工作。精心上好没一节课,虚心向老教师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注重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和知识应用的灵活性。特别注重学习习惯的培养,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自己还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2、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形成过程与能力发展并重。
3、继续加强基础知识夯实和基本练习到位、练习多样的训练。
4、多从答题错误中深层次反思学生的学习方式、思维的灵活性,联系生活、培养数学能力等方面的差距,做到既面向全体,又因材施教。
以上就是本学期以来的总结与反思,希望我能通过努力不断成长,让自己的每一步都能走踏实。
第四篇:2014学年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
2014年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
一、学情分析:
二年级共有两个班,二(1)班55人,二(2)班55人。这两个班级在数学学习上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部分学生的口算速度比较慢,笔算的正确率不高;(2)不能正确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3)学生的学习自觉性还比较差;(4)学生的学习习惯还不够好,学习的积极性也不高;(5)学生独立审题的能力还有待加强训练。
二、复习内容:
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的加、减法、混合运算、有余数的除法、克和千克、图形与变换、解决问题、数据的收集整理、推理
下面就各部分内容的复习作简要说明。
1、“表内除法”和“有余数的除法”相结合复习,以对比促进理解与系统化
同样是除法运算,所以表内除法和有余数的除法本质上是统一的,只是在于最后平均分的结果存在差异。在复习时可以进一步沟通两者之间的关系。如数学活动的第1题、练习二十二的第1题等。但对于两部分内容的复习仍要突出各自的重点:表内除法重在口算和沟
通乘除法之间的关系;有余数的除法重在依据余数与除数的关系掌握试商的方法与竖式计算。
2、“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复习。
万以内数认识的重点是数的读、写和数的组成。教材分别安排题目进行复习。另外,结合实际数据,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准确数与近似数不同,知道近似数的作用,从而对数有更全面的认识。本学期所学的万以内的加、减法计算与100以内的加、减法有很多联系。因此,这部分内容复习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对于每一个计算的问题,学生应能根据已学知识正确计算。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另外,还要特别注意对学生估算意识的培养。
3、混合运算的复习应在理解运算意义的基础上进行。
至本册为止,学生已经接触了4种基本的运算。混合运算的编排除教学运算的顺序外,还可以加深学生对4种运算本身的认识,进一步沟通运算之间的关系。复习时应通过数学活动第1题加以体现。教师也可设计一些解决问题的题目,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通过直观支撑加以体会。这种复习方式,可以让学生透过知识表面抓住其本质,减轻记忆负担,同时有利于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
4、“克和千克”的复习。
这部分内容的重点是让学生能够形成对克和千克的观念,知道它们的作用,并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正确的单位。
5、“图形与变换”的复习。
本学期所学的图形变换(平移和旋转)都是实际情境中学习的。因此,复习的重点也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对图形和变换进行描述,加深对这些知识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有意识地用数学语言表达生活中现象的意识和习惯。
6、“数据收集整理”的复习。
进行这部分内容的复习时,教师要注意以学生比较熟悉的,有趣的现实生活中的情境,激发学生调查、收集与整理数据的热情,同时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的意义及作用。
三、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近似数。
2、会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算。
3、通过复习,加深理解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4、进一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5、会准确辨认感知平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画出来。
6、理解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
7、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四、复习重点:
1、通过复习、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性。
2、通过复习、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除法的含义、能熟练正确地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熟练除法笔算书写,掌握有余数除法学习。
五、复习难点:
1、进一步明确重量单位之间的关系能正确选择并运用恰当的重量单位。
2、通过复习进一步熟悉数量间的基本关系,能正确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六、复习措施:
1、在课堂上要特别注意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让他们多想,多说、多做,能在小老师的帮助下认真及时地完成作业。
2、每天作业做到面批面改,及时过关,做到每天堂堂清,不拖欠。
3、对学困生要有爱心和耐心,要对他们温和,循循善诱,让他们喜欢数学。
4、注意辅导后进生,由于个体差异和个别原因班级里面有几名学生需要单独辅导,可以利用课上的关注、课下的点滴时间进行,只要求他们掌握基础知识,如有进步,可以增加要求,但决不苛求。
七、复习时间安排
1、表内除法和有余数除法2课时
2、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2课时
3、克和千克1课时
4、混合运算1课时
5、数据收集整理和图形的运动1课时
6、综合练习1课时
第五篇: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计划
一、学情分析:
我任教的是二年级两个班的数学,班级在数学学习上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部分学生的口算速度比较慢,笔算的正确率不高;
(2)不能正确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3)学生的学习自觉性还比较差;
(4)学生的学习习惯还不够好,学习的积极性也不高;
(5)学生独立审题的能力还有待加强训练.二、复习内容:
有余数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的加、减法、图形与变换、解决问题、统计等。
下面就各部分内容的复习作一简要说明。
1.“有余数除法”的复习。
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对除法的意义和计算已经比较熟悉了。教材中安排了两道题,分别对除法的意义和计算进行总复习。目的是使学生清楚什么样的实际问题要用除法解决,同时,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进行除法计算。
2.“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复习。
万以内数认识的重点是数的读、写和数的组成。教材分别安排题目进行复习。另外,结合实际数据,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准确数与近似数不同,知道近似数的作用,从而对数有更全面的认识。
3.“万以内的加、减法”的复习。
本学期所学的万以内的加、减法计算与100以内的加、减法有很多联系。因此,这部分内容复习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对于每一个计算的问题,学生应能根据已学知识正确计算。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另外,还要特别注意对学生估算意识的培养。
4.“图形与变换”的复习。
本学期所学的图形(锐角和钝角)与变换(平移和旋转)都是实际情境中学习的。因此,复习的重点也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对图形和变换进行描述,加深对这些知识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有意识地用数学语言表达生活中现象的意识和习惯。
5.“解决问题”的复习。
培养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之
一。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根据情境中给出的资源(条件),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本单元的复习中,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是使学生能够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正确选择解决方法。对同一问题的解决方法不止一种,不要求学生都掌握,只要学生用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解答即可。
7.“统计”的复习。
统计知识复习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对数据的分析能力。
三、复习重点、难点:
1、通过复习、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性。(1000以内的进位加、退位
减、)
2、通过复习、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除法的含义、能熟练正确地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3、通过复习进一步熟悉数量间的基本关系,能正确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四、复习措施:
1、走进新课程。找课堂要质量。继续认真学习和领会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理清各单元知识要点。在复习过程中查漏补缺,抓学生的薄弱环节。
2、多与家长联系,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反馈信息。
3、采用„一帮一“互助活动,成立学生互助小组,让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评比,培养优生,鼓励后进生。
4、在复习中重视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中学习和理解教学。
5、在复习中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6、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7、认真落实作业辅导这一环节,及时做好作业情况记载。并对问题学生及时提醒,限时改正。
8、复习时少讲精讲,让学生多练,在练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9、重点指导学困生,缩小他们与优生的差距。
10、复习时有张有弛,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快乐学习,快乐成长。六.复习时间安排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期 末 复习计 划
级索镇后王晁小学
李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