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3号文库

AjxbzlaCOFCC有机认证文件资料清单(蜜蜂养殖和初加工部分)

AjxbzlaCOFCC有机认证文件资料清单(蜜蜂养殖和初加工部分)



第一篇:AjxbzlaCOFCC有机认证文件资料清单(蜜蜂养殖和初加工部分)

七夕,古今诗人惯咏星月与悲情。吾生虽晚,世态炎凉却已看透矣。情也成空,且作“挥手袖底风”罢。是夜,窗外风雨如晦,吾独坐陋室,听一曲《尘缘》,合 成诗韵一首,觉放诸古今,亦独有风韵也。乃书于纸上。毕而卧。凄然入梦。乙 酉年七月初七。-----啸之记。

COFCC 有机认证文件资料清单(蜜蜂养殖和初加工部分)
项目申请人除了应仔细填写好有机食品认证调查表(蜜蜂养殖和初加工部分)外,还应 提供以下相应的文件材料。申请人应按以下序号编排文件,装订后提交: 第一部分 项目基本情况资料 1.1 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1.2 公司+农户模式的企业,提供基地负责人或养蜂联合体负责人与养殖户之间的有机养殖 合同书(包括养殖户姓名、饲养规模等); 1.3 蜜粉源植物区域由政府有关部门出具的三年内未使用违禁物质的情况证明; 1.4 蜜粉源植物区域 5 公里范围内的行政图(市、县或乡的行政图,标明基地的位置); 1.5 采集区域详图(标明采集区域的蜜粉源植物面积、品种、与周边区域隔离情况等); 1.6 蜜粉源植物区域近三年内的环境监测报告(必须由有资质的监测机构,质量认证、实验 室认可,农业部认可或认监委认可)出具,可参照 NY/T 391-2000); 1.7 蜂箱位置示意图(标明蜂箱的位置以及周围的环境情况); 1.8 食品加工企业提供卫生许可证复印件; 1.9 加工厂区平面图及设备位置图; 1.10 通过其他认证机构认证的项目,提供证书或认证结果通知书或检查员报告。第二部分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2.1 质量管理手册 2.1.1 有机产品生产、加工、经营者的简介; 2.1.2 有机产品生产、加工、经营者的经营方针和目标; 2.1.3 管理组织机构图及其相关人员的责任和权限; 2.1.4 有机生产、加工、经营实施计划;

2.1.5 有机产品生产内部检查制度(内部检查员责任权限、内部检查实施计划、发现问 题时的整改措施等); 2.1.6 跟踪审查(质量跟踪体系的建立、实施); 2.1.7 记录管理; 2.1.8 客户申、投诉的处理。2.2 内部规程 2.2.1 蜜蜂养殖技术规程 蜂场、品种、蜂群等的选择 蜂群检查、蜂群的合并 蜂箱、蜂蜡、蜂机具等的选择方法、材料和来源 蜜蜂的饲喂管理 病虫害防治方法 有机饲养方式的转化过度 2.2.3 收获、运输、保管及初加工规程 蜂产品的采收方法 从基地到加工厂的运送方法 加工厂的接货检查方法、标准 不合格原料的处理方法和合格原料的保管方法 加工各工序(过滤、灭菌等)的操作方法 批次号的编制方法以及管理规程 产品包装和保管方法 产品出库前的检查方法、标准以及不合格产品的处理方法 出库的程

序 2.2.4 机械设备维修、清洗方法及卫生管理规程 2.2.5 教育、培训规程 2.2.6 客户申、投诉的处理规程 第三部分 记录文件和其他相关资料

3.1 有机产品生产管理者以及内部检查员的资质证明材料; 3.2 蜜蜂品种的证明文件(购买单据、非人工授精证明等)或引入繁育记录; 3.3 所购买的各种生产资料(饲料、药物等)的证明文件(购买单据、产品说明书); 3.4 蜂场消毒、巢脾消毒和蜂箱及用具的消毒记录; 3.5 饲养记录(饲料投喂、病虫害防治、重大事件、采收记录); 3.6 原料的运输及储存记录(原料运输、不合格原料处理、原料入库等); 3.7 加工工艺流程图; 3.8 初加工过程各工序记录(工序名称、时间、原料名称、批次号、加工数量、加工损耗、出成率、成品数量); 3.9 产品出入库记录; 3.10 检测机构(质量认证、实验室认可,农业部认可或认监委认可)出具的产品检测报告; 3.11 销售记录(时间、产品名称、批次号、数量、购买单位)及销售发票; 3.12 机械设备清扫、清洗记录(时间、设备名称、清扫清洗方法、药剂名称、用量); 3.13 防虫防鼠记录(时间、防鼠防虫场所、所用药剂或工具名称、用量); 3.14 内部监督检查报告(见 COFCC 内部监督检查报告); 3.15 内部培训记录(时间、培训内容、参与人员、授课人员); 3.16 客户投诉处理记录(时间、投诉方、投诉内容、解决措施); 3.17 申报材料的电子版(光盘或电子邮件 cofcc@126.com)。注:第三部分要求的记录文件如根本不存在,请附文件说明。


第二篇:Bwbqxjn_aCOFCC有机认证文件资料清单(蜜蜂养殖和初加工部分)

、|

!_

一个人总要走陌生的路,看陌生的风景,听陌生的歌,然后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你会发现,原本费尽心机想要忘记的事情真的就这么忘记了..COFCC有机认证文件资料清单(蜜蜂养殖和初加工部分)

项目申请人除了应仔细填写好有机食品认证调查表(蜜蜂养殖和初加工部分)外,还应提供以下相应的文件材料。申请人应按以下序号编排文件,装订后提交:

第三篇:有机产品认证文件资料清单

有机产品认证文件资料清单

第一部分 有机产品认证申请书

第二部分 申请方合法经营资质文件——需加盖申请方公章或其他证明

总的要求:

a如营业执照(工商行政管理局)、企业组织机构代码证(质量技术监督局)、卫生许可证(卫生局)、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屠宰证(市经济贸易委员会)、动物防疫合格证(卫生防疫站)、土地使用证(土地局)或租赁合同/协议等。b如果申请方不是有机产品的直接生产者或加工者时,申请方还需提供与有机原料、有机肥等各方签订的书面合同,如合作协议、租赁协议、收购/购销合同等。最好同时提供有机原料供应方的认证证书复印件、证明材料等。

详解:

a公共部分:申请方营业执照复印件、组织机构代码复印件;如果是自然人申请,只需提供自然的承包合同即可。

b 种植业(含食用菌种植):①土地使用证、土地租赁合同/协议(基地与农户间的有机种植/收购合同书——合同书中必须包括农户姓名、地块号、地块面积、种植作物信息。而且种植户必须能严格按照GB/T19630-2005《有机产品》的相关要求进行生产等信息)。②新开荒证明、未使用禁用物质的证明。此证明材料必须是由种植所在地的县级(含县级)以上相关职能部门开具方为有效证明。

c 养殖业:动物防疫合格证或由防疫部门提供的防疫证明。如同时进行加工还需提交卫生许可证、屠宰证等。

d 野生采集:采集区承包合同/协议,未使用禁用物质的证明等。

e 加工业:厂区建设用地的批复或证明、卫生许可证、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等。第三部分 有机产品认证基本情况汇总【调查表】——种植业作物轮作

【本部分内容是我中心依据《有机产品认证实施规则》4.1.2.2和4.1.2.4统一设计的表格文件——主要包括四大部分,即申请方基本情况、基地生态环境、种植业(或养殖业/养蜂业/水产品)生产基本情况、内部监督检查。如果生产企业同时进行粗加工还应简要填写涉及加工的内容;如果是精加工则需另填写专门设置的加工基本情况表格。】

申请方在提交此文件时只需将表格填写准确、完整即可。表格可直接从北京五岳华夏管理技术中心的网站(www.feisuxs)上下载;如上网不方便,也可直接向中心索要纸版表格(电话:010—63310560)。

填写表格时首先要仔细阅读填写说明,其次在填写时还应特别注意两点:第一,基地名称和基地所在地的填写,填写的内容要达到能根据所填写的信息直接找到具体的地址/方位。对于基地名称较长、或申请方已经将其采用代码进行标识的可用代码填写,但必须在第一次使用该代码的页面后备注基地代码的具体含义,以使其成为有效的信息;第二,在填写表格时,对基地生产的产品名称、认证的产品明畅、预计的产量、认证的数量、认证的面积等数据要仔细核实,以保证认证的严谨性。

第四部分 基地/产地所在位置及基地的描述

地理位置图——即行政区域图。一般地该行政区域图能包含基地所在地5公里范围即可,并要求在该图上标明基地的具体位置及当地主要风向。如果基地周围存在污染源,同时需标明污染源的具体位置,必要时要对其进行文字说明。

种植业:地块分布图(所有生产基地/产地平面图)、地块图(至少应标明地块的长、宽、面积及地块形状/轮廓、缓冲带及相邻地块使用情况的说明)。

加工业:厂区分布图、厂区设备分布图、工艺流程图(需标明工艺流程的关键控制点)等。

养殖业:养殖场的场区分布图/平面图、牧场分布图、饲料基地地块分布图、地块图等。水产业:养殖场平面图/分布图等。

养蜂业:采蜜区分布图(至少要达到放置蜂箱半径3公里的范围)、蜂箱位置图等。

第五部分 保证执行有机产品标准的声明【中心提供统一版本,由申请方签字、盖章;申请方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拟。】

【该声明签署的时间可以是申请方申请有机产品认证的时间或是申请方提交有机产品认证申请书的日期。】

第六部分 环境质量证明材料

要求是环保部门近3年的环境检测报告或证明——产地环境监测报告原件或复印件,也可以是有资质的环境检测机构对产地环境质量的证明。

种植业:a空气——符合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中二级(含二级)以上标准和

GB9137的规定;

b 灌溉水——农田灌溉水用水符合GB5084的规定。

c 土壤——土壤环境质量符合GB15618-1995的二级(含二级)以上标准。养殖业: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水产业: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

蜜蜂及蜂产品:水——采蜜区(蜂箱周围3公里范围)内有清洁的水源

第七部分 有关专业技术人员的资质证明——人力资源

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如内部检查员、基地负责人)和管理人员的资质证明【至少应有管理者代

表和内部检查员的证明材料;养殖企业还应提供负责动物防疫的兽医证】

资质证明文件为毕业证、职称证、兽医证、任命书、培训证、内检员证等。

第八部分有机产品生产、加工管理体系文件(含企业质量管理手册和生产和/或加工操作规程两大部分)

1.质量管理手册——是申请方企业内部的纲领性文件,是指导申请方生产和/或加工、执行好有机产品生产要求的内部规定。

a 前言

b 手册使用说明

c 手册发布令——发布令中要明确体系实施的目的、体系制定依据、体系发布日期、实施日期等,并最终由法人签字实施。

d 申请方简介

e 任命书——一般是对管理者代表的任命,有的申请方也对内检员进行任命。

f 有机产品生产和/或加工、经营的计划——如果申请方存在平行生产,还应在计划中体现实现整个体系有机生产的总体规划。

g 有机生产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h 申请方组织机构图及相关人员的职责与权限

i 内部检查规程

j 记录管理规程

k 批次号管理规程

l 客户申/投诉处理规程——归口管理部门、投诉的处理方法、投诉处理记录的完成、投诉原因的调查及改正和预防措施等。

2.生产、加工、经营操作规程——是申请方进行有机产品生产、加工、经营的指导性文件。a 机械设备维修管理及清洁规程

b 有机产品运输管理规程

c 有机产品储藏管理规程

d 防止有机产品污染的操作规程

e 有机产品/有机转换产品标志规范使用规程

f 教育、培训规程——教育和培训的内容、目的、计划;参与培训人员考核等

g 员工福利和劳动保护规程

h 向认证机构报告及接受检查规程

备注:质量管理手册中的i—l四个规程也可以根据申请方的实际情况及编写文件的习惯归入第二部分操作规程中。

操作规程中所列的a—h属于申请有机产品认证的任何申请方都应编写的内容,而对于其他一些操作规程,申请方只能根据自己申请的产品类别进行具体的选择。如种植业需编写种子和/或种苗的管理规程、作物栽培管理规程、病虫防治规程、作物收获规程、土壤培肥规程等;加工业则需编写原料购买管理规程、有机产品加工操作规程……。这些规程需申请方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编制,但并不是说这些规程不重要,只是各个行业所设计的操作规程有别,故不在此一一罗列,其实这些操作规程对每个申请方来说同样是必不可少的。

也有的申请方将第二部分操作规程也纳入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中,但不论哪种形式,只要在申请方编写的体系文件和操作规程中能将申请方管理及有机产品生产管理的全过程全部涵盖即可。

第九部分 有机产品的文档记录

记录文件是保证申请方产品有可追溯性的最直接、最有效的依据,因此记录的管理及

记录材料的保管对于有机产品的生产显得尤为重要。记录文件的保存要求应在记录管理规程中有明确要求。

记录的具体内容申请方应根据自身的管理模式及文件的设置进行具体选择,但有机产

品生产中要求记录文件和批次号管理两者结合起来能充分满足产品的可追溯目标。

申请方在提交材料文件时可只将文件编写时设计的具体格式即空表格提交中心科技,如果申请方提交的是生产的真实、详细记录内容,申请方应将原件保留,只提交记录的复印件,以便在今后的生产管理中随时查阅。但要说明的一点是检查组进入现场检查时申请方则需向检查组提供记录原件。

第十部分 其他相关材料【如:申请方获得的其他认证证书—体系认证证书、无公害或绿色产品认证证书、HACCP认证证书及荣誉、出口企业的检验检疫证等。

申请方提供其他相关材料的目的是从侧面反映一个企业的实力,这些材料的提供与否完全由申请方自主选择,申请方可以不提供。

第四篇:有机产品种植认证需要的资料清单

有机种植类产品认证应提交的资料清单

1、认证委托人的合法经营资质文件复印件,如营业执照副本、组织机构代码证、土地使用权证明及合同等。

2、有机产品认证申请书。

3、有机产品认证调查表。

4、基地位置图、基地地块图。应按比例绘制,标明: a)种植区域的地块分布;b)河流、水井和其他水源; c)相邻土地及边界土地的利用情况;

e)产品包装车间、仓库及相关设备的分布;

f)生产单元内能够表明该单元特征的主要标示物。

并作出说明:产地(基地)区域范围描述,包括地理位置、地块分布、缓冲带及产地周围临近地块的使用情况等;

5、有机产品生产规划,包括对生产环境适宜性的评价,对生产方式的说明及证明材料,农药、肥料等投入物质的管理制度以及质量保证、标识与追溯体系建立、有机生产加工风险控制措施等。

6、本有机产品生产计划,上一销售量、销售额和主要销售市场等。

7、承诺守法诚信,接受行政监管部门及认证机构监督和检查,保证提供材料真实、执行有机产品标准、技术规范的声明(认证中心样表)。

8、有机生产管理体系文件,并且运行3个月以上。

9、有机转换计划(适用时)。

10、当认证委托人不是有机产品的直接生产者时,认证委托人与有机产品生产者签订的书面合同复印件。

11、产地环境质量检验报告(土壤和灌溉水)。

第五篇:GSV认证文件清单

PMCC验厂中国认证网 – 国内最大认证、验厂信息门户

GSV认证文件清单

GSV体系的使命是与全球的供应商和进口商合作,促进全球安全认证体系的开发,帮助所有参与机构加强安全保障和风险控制、提升供应链效率并降低成本。

GSV体系由前海关高级官员和供应链安全专家联合开发,是一项高度透明、涵盖范围广、最受认可的供应链安全符合性和成效性验证标准。

这一全球供应链安全服务体系综合了专业的知识和技术,通过行业合作,将供应链安全融入到商业运作中,帮助进口商和供应商减少货物跨境运输的风险,同时缩短到达目的地市场的时间。

GSV的先进评分体系己得到全球认可,适用于各类国际进口安全体系的要求,包括C-TPAT、AEO、PIP和WCO,其评估结果可为多家进口商共用,节省成本。

GSVf反恐认证程序

1.0 目的本程序的目的是确保公司在进行成品运输过程中,遵守美国海关的C-TPAT(海关—贸易伙伴反恐)安全指导,以便在美国以外的运输海关给关不会太迟,或由于窃贼或恐怖分子使用以上环节作为运送违禁物品进入美国的运输工具。

2.0 范围

本措施适用于美国境外与生产商和仓库人员进行产品的生产、储存或运输。

3.0 参考文件

C-TPAT美国海关—贸易伙伴防止恐怖安全指导。

4.0 程序

4.1 人力资源安全控制

4.1.1 每个新员工必须进行职前培训,内容包括:厂规厂纪、消防卫生知识、重要区域进入、货物的保存。发现异常的人或可疑的。非法的事如何处理方法等。

PMCC验厂中国认证网 – 国内最大认证、验厂信息门户

4.1.2 设立员工投诉信箱,鼓励员工如发现以上问题及时举报。

4.1.3 对个别从事安全重要岗位(如运输、仓管、搬运、装卸)的员工实施通过公司部门协助核其身份、背景、方要确认其有否犯罪档案,参加不明党派等。

4.2 生产工场安全控制

4.2.1 生产车间内所领发的物料必须要有收发货单据,任何无单据物料不得在车间内使用,对不明来料及无单据物料的进入必须要做好即时登记,严重的需向厂部汇报及调源。

4.2.2 车间内不允许非生产部门人员的进入,外来考察、检查、验货等人员的进入都要有主管级别以上人员陪同下方可进入。

4.2.3 要有指定人员从事包装区域内的工作,所有生产出的成品应即时送往成品区如发现成品箱打开应立即通知车间负责人,安排QC及时检查参照签办、检查合格方可摆入成品区,所有成品区都有属非法进入区域。

4.2.4 所有利器的使用必须有专人负责收发登记。发现有断折的利器需即时收集,如收集不全的需向领导汇报,并将利器折断的时间、工作地点及利器编号记录。

4.3 仓贮及运输安全控制(可分:来料、储存环境、出货三部分)

4.3.1 所有进入货仓的物料必须要有相应的货单收据,仓管人员核实来货与货单一致方可进行卸货,并出IQC对货品质量的检验。所有外来货品必须第一时间进入独立的区域。

4.3.2 经IQC检验合格的货品被送到合格区域内存放,需要贴上合适标识,显示其物料的名称、数量、(重量),入仓日期等,物料进出的跟踪显示于《物料储存记录卡》上。

4.3.3 货仓管理员必须对本地内的物料进行定期的检查,如发现物料丢失或短缺,需填写《物料丢失报告》向厂部汇报。

4.3.4 货仓内所有的物料的储存环境必须由同一门口进出的唯一途径,窗口需要有玻璃关闭紧密,不能让外界进入任何物件。

4.3.5 设立独立的成品储存仓,成品储存仓有专人负责管理,任何人未经许可不得随便进入,如有客人或品质检查员进行检查的必须要有主管级以上人员陪同。

4.3.6 成品、货物的装卸有独立的区域,装卸区域内未经允许,人员及车辆不得进入,装卸人员直接由货仓负责管理,并需接受安全知识培训。装卸车辆司机在将车辆停泊好后应即进入司机休息的地方等待。

4.3.7 货物装载过程需要有货仓负责人监督,防止未经许可人员、车辆的进入及异常事情的发生,当发现有不寻常事情或不允许人员进入装载区域时,货仓负责人应即时加以阻止,并对此进行相应的记录保存。货物被装好后应即时由货仓管理人员将车门封好/上锁,防止在运输过程

中出现被开锁,一般不可以让司机接触车门锁匙。外运出口货物应由货仓负责人贴上厂封条纸,待海关检查后再插上海关发给的封匙。

4.4 环境综合安全控制

4.4.1 成品储存仓安装中央电视录影系统监督成品货物有否被偷窃的安全措施。

4.4.2 货物装卸区域安装中央电视录影系统、监督货物装卸过程,以防不法行为发生。

4.4.3 进入厂区内所有货物装载车辆不得与私人车、载客车辆在同一区域内停泊,对装载货物车辆停泊区,不得有任何未经许可人员的进入,由货仓负责人对该区域进行严格控制。

4.4.4 厂区内保持有足够的照明灯光,后勤保安排值班员对厂区内设施进行巡查,并在厂区设立巡查签到记录。

4.4.5 电房有紧急发电系统,保持足够照明电源供应。

4.4.6 运输货车场、仓库及办公室进出口要有控制,由指定人员方可进入,只允许需在此区域内工作的人员进入。厂内保存至少每三个月一次对该录影系统进行预防维护记录。

5.0相关记录

5.1来访人员进出登记表

5.2车辆日常进出登记表

5.3员工进出登记表

5.4保安人员上岗证或当地政府部门证明其身份的资料

5.5保安24小时轮班记录

5.6保安巡查明细表及记录文件

5.7原材料/加工材料进出记录文件

5.8货物(主要是成品)的进出记录文件

5.9货柜封印的记录文件(含车牌号、货号及封条号)

5.10警钟月检记录

5.11员工辞职登记表

5.12员工人事档案

5.13重要职员背景调查报告

5.14保安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及记录

5.15员工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及记录

GSV紧急事故处理程序

1.目的本程序的目的是明确突发性紧急事件,本公司员工如何及时把突发紧急事故准确的汇报给相关主管部门及相关的主管安全人员,确保突发紧急事故事件得到及时处理,把紧急事故对生命、财产构成的危险减到最少。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所有突发性紧急事故。

3.工作职责

安全经理负责突发事故的处理。

4.工作程序

4.1紧急事故汇报事件包括:货物、集装箱、拖车失窃事件;非准许运输车辆、人员撞入事件;有预谋破坏公司财产、侵犯员工人身安全事件;火警事故;员工打斗事件;员工工伤、突发生病事件等。

物理安全措施程序

1.目的采用良好措施维护好本厂物理安全,抵抗非法进入和防止外部的闯入,确保公司财物、员工的安全。

2.适用范围

本安全措施适用于本厂部门对一切物理安全措施的维护行动。

3.工作职责

安全经理,部门主管共同负责厂内一切物理安全的策划及维护。

4.工作程序

4.1安全标准

4.1.1所有建筑物用牢固的红砖墙。货物储存区的窗加牢固防盗网。

4.1.2内处门、窗、大门和栏杆都装有足够的锁具。

4.1.3所有建筑物内处,停车区都要有足够的安全警示标语。

4.1.4所有国际的,国内的,高价值的和危险品都要用保险柜或其它围栏办法隔离和标识。

4.1.5私人车辆停车区与运输车辆停车区,装货区都要用牢固的栏杆分开,所有栏杆做成并不低于5尺以上。

4.1.6厂区大门指定安全保安员24小时轮值站岗,厂区周围,装卸货区指定安全保安员进行监控。

4.2安全维护

4.2.1机动安全保安员加强厂区巡逻,保证所有无职员看守的门窗都已上好锁。

4.2.2每月由安全经理组织安全保安员对全厂物理安全保卫措施进行一次检查评估。

4.2.3当所有员工下班离开工场后,各车间所有门窗是否上好锁由下列人员进行监督。

办公室:

财务部:

质管部:

生产部:

装订部:

制版部:

印刷部:

维修部:

电脑部:

采购部:

人事部:

仓库:

5.记录

5.1《每月内部安全自查表

如果想了解更多信息请上中国认证网: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13/2054100.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