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计算机辅助技术对机械设计制造的影响
计算机辅助技术
对机械设计制造的影响和促进
1.计算机辅助技术的发展
上世纪50年代CAD技术处于被动式的图形处理阶段。60年代计算机图形学、交互技术、分层存储符号的数据结构等新思想被首次提出,从而为计算机辅助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打下了基础。60年代中后期出现了许多商品化的CAD设备。1970年美国Applicon公司第一个推出完整的CAD系统,出现了面向中小企业的计算机辅助产品商品化系统。到了80年代,计算机辅助技术迅猛发展,从大中企业向小企业扩展;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扩展;从用于产品设计发展到用于工程设计和工艺设计。90年代,计算机辅助技术进入了开放式、标准化、集成化和智能化的发展时期,图形接口、图形功能日趋标准化。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辅助技术对机械设计制造水平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
2.计算机辅助技术对汽车工业的影响和促进
汽车工业最能代表一个国家工业的发展水平,而汽车工业也是计算机辅助技术的大用户。接下来以汽车工业为例,介绍计算机辅助技术对机械设计制造的影响和促进。
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在计算机辅助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早在80年代初,福特公司就着手计算机辅助系统的规划,建成了以工作站为主体的环形网络系统;1985年已经有一半以上的产品设计工作使用图形终端实现;1986年新开发的TAURUS和SABLE轿车,大约70%的外钣金件使用计算机辅助技术;90年代初全面实行产品开发的计算机辅助软件应用率可达100%。福特公司1990年工作站已达2000台,以FGS工作站(约占70%)和CV工作台(约占18%)为主,其应用软件主要为自行开发的PDGS和CAD/CAM。1993年以后,福特汽车公司提出C3P(CAD/CAE/CAM/PDM)概念,并决定今后将采用I-DEAS软件作为其主流核心软件。德国各大汽车公司普遍采用CATIA作为其计算机辅助系统的主导软件。1994年,德国大众集团决定用CATIA和Pro/Engineer作为其将来开发新车型的主导CAD系统。法国雷诺汽车公司应用Euclid软件作为计算机辅助技术的主导软件,目前已有95%的设计工作量用该软件完成,并开发出很多适合汽车工业需求的模块,如用于干涉检查的Megavision,用于钣金成形分析的OPTRIS等。日本三菱汽车公司1960年从冲模的NC数控加工着手,以CAD/CAE/CAM为动力,对从设计到制作的各项工程踏踏实实地进行了改革,至今,已形成了从车型款式设计到车身组装的新车型开发的完整的CAD/CAE/CAM系统。
我国汽车制造业的计算机辅助技术研发工作始于70年代,发展迅速,已取得了良好的经经济效益。少数大型企业,如一汽、二汽等,已建立起比较完整的计算机辅助系统,其应用水平也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3.计算机辅助技术在我国的应用
我国开展计算机辅助技术应用工作在上世界70年代,并不算晚;通过引进,不少企业的软、硬件条件与国外相比也相差不大。但是,国内的计算机辅助技术应用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由于采用计算机辅助技术投资大,有较大风险,效益回报有一定的滞后期,所以在原有经济体制下难以推广。在过去,由于条块分割,重复引进,企业相互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和协作,影响了计算机辅助技术效益的发挥。另外,人才培养的不足也影响了在我国的发展,福特等企业之所以计算机辅助技术应用得好,是因为得益于几十年来一直大力开展计算机辅助技术应用而积淀下来的宝贵经验以及培养出了一支高水平的技术队伍。现在国内既懂计算机软、硬件,又有丰富专业知识的人才奇缺,而这恰是企业最为宝贵的财富。
上世纪80年代,国家七五期间,国家支持对24个重点机械产品进行了计算机辅助技术的开发研制工作,为我国计算机辅助技术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1986年,国家科委实施的863计划,促进了计算机辅助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到了“九五”期间,国家科委又颁发了《1995~2000年我国CAD/CAM应用工程发展纲要》,将推广、应用计算机辅助技术作为改造传统企业的重要战略措施。特别是机械行业,自1995年以来,相继开展了“CAD应用1215工程”和“CAD应用1550工程”,前者是树立12家“甩图板”的CAD应用典型企业,后者是培育50~100家计算机辅助技术应用的示范企业,扶持500家,继而带动5000家企业的计划。通过国家这些重大举措,我国计算机辅助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取得了较大进步,但由于一些企业经济实力不足,技术人才短缺,计算机辅助技术不能够完全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去。
CAD方面,应用主要是二维绘图、三维造型、装配造型、有限元分析和优化设计等,其中二维绘图技术在企业应用情况较好,这一方面得益于国家的大力推广,另一方面是由于二维绘图技术解决的是所有企业的共性问题。三维造型软件由于早期没有推出微机版本,需要在工作站环境中工作,投资较大,所以采用的企业相对少一些,应用情况好的也相对少一些;尽管目前早已推出比较成熟稳定的微机版本,但大多数企业并未认识到其优势所在,仍然固守于二维绘图;基于三维
造型技术的装配造型也因此很少应用。有限元分析和优化设计则普及率更低,原因是这些系统都进行了一定的理论假设,所以其结果的可靠性稍低,应用难度也较大,只用于某些必须的场合。CAM方面,企业普遍应用的只是数控程序编制,华中数控系统、南京SKY系统、日本FUNUC系统、德国SIEMENS系统在国内企业中应用已经非常广泛,而广义的CAM只有少数大型企业采用,在中小企业中极少应用。中小企业采用的多是单一功能的计算机辅助软件,难以达到计算机辅助的功能集成。尽管有些企业配备了高水平的集成软件,也花巨资引进了配套设备,但由于缺少高素质的技术人员,配备的软件和设备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只利用了极少一部分功能。
3.结论
计算机辅助技术给机械行业带来了巨大变革,使传统的机械设计与制造发生了质的飞跃,在全球范围内受到普遍关注和重视,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我国机械行业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把握好计算机辅助技术的正确发展方向,更加深入的应用计算机辅助技术。在国家举措的推动下,我国机械制造企业要重视计算机辅助技术的推广应用,把计算机辅助技术视作企业发展的关键,不惜代价投入资金、引进人才。科研单位要紧跟世界潮流,跟踪国际动态,并结合我国国情及规范,面向国内生产单位,开发出具有我国特色的计算机辅助产品。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使我国的计算机辅助产品更加方便实用,成为世界先进产品。
第二篇:计算机辅助技术对机械设计制造的影响和促进论文
【摘 要】随着我国计算机技术的进步,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广泛应用到机械设计制造过程当中,一方面能够改进机械设计的效率,另一方面还能够提高设计的质量。本文介绍介绍机械设计制造的内容,并探讨计算机辅助设计在机械设计制造中应用的优势及其应用的环节,最后通过实例展开具体的分析。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影响;效率;质量
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CAD)指的是借助计算机以及图形设备辅助设计人员设计工作的技术,并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广泛应用在各个行业领域,并且在机械设计制造当中的应用有显著的优势[1]。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日益成熟并且应用在机械设计制造环节,计算机辅助设计以及机械设计制造之间的结合也成为一个热点研究内容。
1机械设计制造的概述
机械设计制造包括机械设计以及机械制造两个环节。机械制造指的是生产制造机械设备,例如机床、测量仪表以及测量仪器等。机械设计指的是在使用机械设备的条件下,对机械设备工作的原理、构造部件以及设备结构加以分析与优化,最后将含有技术的文件加以描述,反应机械制造的整体过程[2]。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机械设计制造环节也取得长足的发展进步。根据当前机械设计制造的具体情况,正面临着自动化数控的发展趋势,其中最可以体现出机械设计制造环节自动化发展趋势的就是虚拟化发展。所谓虚拟化指的是通过使用计算机技术来模拟机械设计制造整个过程,从而改进机械设计制造的效率[3]。
2计算机辅助设计在机械设计制造中的应用优势
2.1有利于提高机械设计制造的工作效率
在机械设计制造环节使用计算机辅助技术,能够将复杂几何图形转化为简单图形,并且还能够将实现复杂运算的简单化,从而简化设计人员的工作,进而提高机械设计制造的工作效率。通过应用计算机辅助技术,还可以实现机械重组功能,实现新零件开发[4]。除此之外,通过计算机辅助技术有利于修改机械设计。这是因为通过应用该技术,一方面能够在旧环境下实现新的设计,另一方面还能够根据已有零件位置实现新零件设计,显著改善机械设计便利性,也能够为修改错误零件提供便利。
2.2有利于提高机械制造产品的质量
机械设计制造当中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够显著改善机械设计制造便利性,还能够及时完善错误零件,从而显著改进机械零件的品质质量,保证机械设计制造产品质量[5]。除此之外,随着我国技术水平的进步,机械设计制造也持续发展。通过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可以进一步实现设计水平的改进。因为机械设计制造水平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机械制造产品质量,所以通过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有利于确保机械制造产品质量安全。
3计算机辅助设计在机械设计制造中的应用
3.1计算机辅助设计在机械设计制造中的应用
第一,图形符号的设计使用。机械设计人员在设计的过程当中,通常情况下会大量使用各种图形以及符号,这是导致机械设计日益复杂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使用计算机辅助技术,能够让机械设计人员将需要使用的各种图形以及符号编排到一起,然后着手开始设计工作。这样一来就可以显著减少设计所需要的时间,同时也有利于机械设计人员顺利完成设计。除此之外,通过在机械设计制造的过程当中运用计算机辅助技术,还可以避免机械设计人员设计时出现零件不够统一的问题。第二,绘图。绘图对机械设计制造来说有重要的价值。通过运用计算机辅助技术,一方面显著缩短绘图的时间,从而改进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也能够改进绘图质量。第三,三维造型。设计人员在设计的过程当中,尤其是使用实体造型方式完成设计的时候,如果能够合理运用计算机辅助技术,就能够为机械设计人员的设计提供便利,并且还可以具体呈现出来。这样一来可以大幅度改进机械设计人员的设计效率。除此之外,机械设计人员如果在设计过程当中遇到问题,也能够借助于计算机辅助技术进行分析与解释。
3.2实例分析
在此以汽车覆盖件模具的设计为例,具体分析计算机辅助技术在机械设计制造领域的应用。在汽车的设计制造环节,汽车覆盖件模具设计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可以说汽车覆盖件模具的设计质量优劣会直接影响到汽车整体的设计与制造。机械设计人员在设计汽车覆盖件模具的时候,容易遇到这个问题,也就是设计得到的实物造型往往同工艺人员具体施工的过程发生违背。一旦发生这方面的问题,不仅容易导致返工从而提高汽车覆盖件模具设计的成本,还会显著延长设计周期,甚至延误产品生产的时间,从而严重削弱生产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甚至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所以汽车覆盖件模具的生产企业要想实现持久稳定的发展,就需要采取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从而有效避免出现这方面的问题。在这一过程当中,通过运用计算机辅助技术,可以有效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具体的应用步骤方面,汽车覆盖件模具的设计过程主要分成模具设计以及图纸制作这个两大部分。其中对汽车覆盖件模具设计环节,需要在分析市场需求的基础上进行;在图纸制作环节,需要首先分析模具的结构以及热度等问题。在这两个环节通过使用计算机辅助技术,可以对设计当中发生的错误进行及时的修改,从而有效避免后期返工问题,显著改进设计工作的效率。下面以汽车的车门设计为例,具体分析计算机辅助设计在汽车覆盖件模具的设计环节进行应用的常规步骤。首先是设计汽车零部件,并且借助于使用计算机辅助技术当中的相关软件建立同汽车车门的几何模型。其次是使用特定测量方式,对于构建的几何模型做好分析,完成相关数据的采集与处理。最后是借助于计算机辅助技术来实现模型的重建,并且控制模具数控加工,从而几块汽车车门的设计以及加工速度。
4结语
根据上述对计算机辅助技术对机械设计制造影响的分析,能够看出通过应用计算机辅助技术一方面能够改进机械设计制造水平,另一方面还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并且保障机械制造产品质量水平。所以在机械设计制造过程当中,应当大力推广应用计算机辅助技术,尤其是我国目前正处于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机,提高机械产品设计制造质量与效率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
参考文献:
[1]马军.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探讨[J].煤炭技术,2011,11(5):249-251.[2]潘桂根,敖四江,徐琳.计算机辅助技术在农业机械设计中的应用[J].南方农机,2011,12(6):43-44.[3]傅方波.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解析[J].科技传播,2014,10(6):212-210.[4]刘锐锋.探讨计算机辅助技术与机械设计制造的结合[J].化工管理,2015,7(11):194-195.[5]卢淑群,邓景泉.计算机辅助技术与机械制图融合的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33(12):129-130.
第三篇:机械设计制造技术基础
1.机床上形成发生线的方法:轨迹法、成形法、相切法、展成法(范成法)
成形法:利用成形刀具来形成发生线,对工件进行加工的方法。相切法:由圆周刀具上的多个切削点来共同形成所需工件表面形状的方法。展成法:利用工件和刀具作展成切削运动来形成工件表面的方法。
2.切削用量:是切削速度vc、进给量f、被吃刀量asp三者的总称。
正交平面参考系:基面∥刀杆的底面,基面:过切削刃上选定点并垂直于该点切削速度向量vc平面,正交平面Po:过切削刃上选定点⊥基面Pr,⊥切削平面Ps,法平面Pn:Ps⊥Pr,Ps⊥Pn,Pn不⊥Pr.3.切削方式:①自由切削与非自由切削;②直角切削与斜角切削
自由切削:刀具在切削过程中,如果只有一条直线切削刃参加切削工作
非自由切削:若刀具上的切削刃为曲线,或有几条切削刃(包括副切削刃)都参加了切削,并且同时完成整个切削过程。直角切削(正交切削):指刀具主切削刃的刃
倾角s=0的切削。斜角切削:指刀具主切削刃的刃倾角s≠0的切削
4.影响切削力的因素:①被加工材料的影响;被加工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加工硬化能力、化学成分、热处理状态等对切削力都有影响。②切削用量(被吃刀量(影响最大)、进给量、切削速度)被吃刀量和进给量增大都会使切削力增大,在无积削瘤的切削速度范围内,随切削速度的增大切削力减小,影响程度③刀具几何参数对切削力的影响;前角对切削力影响最大④刀具材料…;⑤切削液…;⑥刀具后面的磨损…
5.切削热的产生(来源):切削变形功和刀具前后面的摩擦功
车削(主要为切屑带走的切削热)、钻削(工件)、磨削(工件)
6.影响切削温度的主要因素:①切削用量的影响:②工件材料的影响:强度、硬度越大切削温度越高,导热系数越高切削温度越低③刀具几何参数的影响:切削温度随前角增大而降低,但到一定程度时,对切削温度的影响减小.主偏角减小时,则散热增大切削温度下降④刀具磨损的影响:磨损越严重,切削温度越高.⑤切削液的影响:与切削液的特性有关
7.刀具损坏的形式:磨损、破损
8.刀具磨损的形式:前面磨损、后面磨损、前后面同时磨损或边界磨损
9.刀具磨损的原因:硬质点磨损(低速)、粘结磨损、扩散磨损(硬质合金刀具)、化学磨损当刀具和工件材料给定时,对刀具磨损起主导作用的是切削温度。在温度不高时,以硬质点磨损为主;在温度较高时,以粘结、扩散和化学磨损为主。
10.刀具耐用度(T/min):刀具由刃磨后开始切削一直到磨损量达到刀具磨钝标准所经过的总切削时间。刀具寿命=T×刃磨次数
11.刀具寿命:表示一把新刀从投入切削起,到报废为止总的实际切削时间。
切屑脆性金属时(铸铁、黄铜):崩碎切屑C形屑(较好)
第四篇:机械设计的制造技术
切削运动:主运动:刀具与工件之间主要的相对运动,使刀具切削刃及其邻近的刀具表面切入工件材料,使被切削层转变为切削。进给运动:刀具与工件间附加的相对运动,配合主运动依次地或连续地不断地切除切削,从而形成具有所需几何特征的以加工表面。切削用量要素:切削速度Vc,进给量f,背吃刀量ap。基面中标注的刀具角度:主偏角:主切削刃在基面上的投影与进给运动速度Vf方向间的夹角。副偏角:副切削刃在基面上的投影与进给运动速度反方向间的夹角
刀具切削部分由一个刀尖,两个刀刃,三个刀面构成。
切削的类型:带状切削,挤裂切削,单元切削,崩碎切削。
刀具磨损:正常磨损,非正常磨损(分为脆性磨损,塑性磨损,脆:刀具在振动冲击切削条件下发生崩碎折断等。塑性:刀具在高温高压作用下产生塑性变形)。
刀具磨损原因:磨料磨损,粘结磨损,扩散磨损,氧化磨损,相变磨损。
刀具寿命:把刃磨好的新刀从投入使用直到磨钝标准所经历的实际切削时间。
切削液:水溶液,乳化液,切削油。磨屑形成过程:单个磨粒磨削过程大致可分为 滑擦,刻划,切削三个阶段。
逆铣:铣刀切削速度V的方向与工件进给速度Vf的方向相反时,称为逆铣,反之顺铣。
优缺点:顺铣时铣刀寿命可比逆铣时提高2-3倍,表面粗糙度也可降低,但顺铣不宜用于铁削硬皮的工件。同时,逆铣时工件受纵向分力F与进给运动Vf的方向相反,铣床工作台丝杠与螺母始终接触,而顺铣时,两方向相同本来螺母螺纹表面推动丝杠前进的运动形式可能变成铣刀带动工作台前进的运动形式由于丝杠螺母间有间隙会造成工作台窜动是铣削进给量不均甚至会打刀。
欠定位:根据加工面位置尺寸精度技术要求,工件必须限制的自由度而未予限制称为欠定位。
过定位:工件定位使,同一个自由度被两个或两个以上支撑点重复限制的定位,称为过定位。
曲形夹紧机构:斜锲夹紧,螺旋夹紧,偏心夹紧,定心夹紧,铰链夹紧,联动夹紧
加工精度: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何参数与理想几何参数的符合程度。加工误差:零件加工的实际几何参数对理想几何参数的偏离程度,加工误差的大小反映加工精度的高低。
加工经济精度:在正常的加工条件下所能保证的加工精度。
原理误差:由于采用了近似的加工方法,近似的成形运动或近似的刀具轮廓而产生的误差。
机床的几何误差主要由主轴回转误差,导轨误差,传动链误差组成。主轴回转误差:纯轴向窜动,纯径向跳动和纯角度摆动三种基本形式。
产生残余应力的原因:残余应力是指没有外部载荷的情况下,存在于工件内部的应力,它是由金属内部相邻宏观或微观组织发生了不均匀的体积变化而产生的,促使这种变化的因素主要来自热加工或冷加工。
影响磨削加工的表面粗糙度的因素:砂轮粒度和砂轮修整,砂轮的硬度,磨削用量,工件材料性质。磨砂硬度:磨粒在磨削力作用下从砂轮上脱落的难易程度。
生产:将原料转变为成品的全过程。
工艺过程:生产过程中直接改变对象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物理力学性能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
机械加工工艺由一个或若干个顺序排列的工序组成,每个工序分为若干个安装,工位,工步和走刀。工序: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对同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安装:工件在机床或夹具中定位并夹紧的过程称为安装 工位:为了完成一定的工序内容,一次安装工件后,工件与夹具或设备的可动部分相对刀具或设备固定部分所占据的每一个位置上所完成的工艺过程称为工位 工步:指加工表面、切削刀具和切削用量(仅只主轴转速和进给量)都不变的情况下所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程 走刀:在一个工步内,若被加工表面要切去的金属层很厚,需要分几次切削,则每一次切削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称为走刀 基准:用来确定生产对象上几何要素之间的几何关系所依据的那些点线面。根据功用不同分为设计基准,工艺基准 设计基准:设计图样上标注设计尺寸所采用的基准称为设计基准,工艺基准:零件在加工和装配过程中的基准(分为:工序基准,定位基准,测量基准,装配基准)精基准的选择原则:基准重合原则,基准统一原则,互为基准原则,自为基准原则。加工余量:加工过程中所切下去的金属层厚度,余量又有工序余量和总工序余量之分。积屑瘤:在中低速切削塑性金属材料时,常在刀具面前外粘结一些工件材料形成一块硬度很高的楔块,它能够代替刀刃完成切削工作,这种楔块称之为积屑瘤。CA6140 类别代号(车床)结构特征代号 组别代号(落地或卧式车床组)系别代号(卧式)主参数(最大切削直径400mm)MG1432 A 类别代号(磨床)通用特性代号(高精度)组别代号(外圆磨床组)系别代号(万用外圆磨床系)主参数(最大磨削直径320mm)重大改进(第一次重大改进)
第五篇:计算机辅助船舶制造课件.
计算机辅助船舶制造课件
ShipConstructor简介
ShipConstructor是加拿大ShipConstructor Software Inc.(SSI)公司最新推出的软件,是基于AutoCAD和Microsoft Access 二次开发的一套完整的用于产品建模的船舶建造软件。到目前为止,ShipConstructor 已拥有全球140多家造船及航运业的专业用户,在中国也拥有十几家专业用户。
SC软件主要功能模块
SHIPCAM:船体型线放样、外板和曲型板材展开等: 1)InverseBend :型材逆弯
2)LinesFairing :线型光顺
3)LoftSpace :线型处理
4)Pinjigs :胎架制造
5)PlateExpand :板材展开
6)Printoffsets :型值打印输出 7)ShellExpand :外板展开
8)StringerCutouts :外板纵骨切口形式
ShipConstructor Hull(ShipCAM)Work Flow
第一步:建立项目
(一)建立一个空项目
1.创建项目createproject shipcontructor——project——new project——(在影射盘Z新建一个文件夹scproject090707)Project folder:
1——影射盘Z新建一个文件夹scproject090707 2——服务器名称:server 3——安装目录下的项目模板C:2008HULL882008HULL88 4——ShipCon 第二步:shipcam
前期工作: 在cad2008中画出三维型线图,生产.dxf文件;导入到loftspace。(在loftspace中建项目)File——project file—import dxf file W:chycamziliaowork肋位线2
4.生成纵向控制线*.LGO
1)linefaiing→FILE/MAKE LINES OFFSETS 出现如下对话框: 6)loftspace——tools——surface generate 7)2.外板切割(介绍四种方法)
a.打开HULL.MSH→Lines/Create→生成你所需要的外板切割线→BLOCKS/TRIM→选切割线↙→选外板…→OK。
b.打开HULL.MSH→Planar Section→Plane Parallel→新建或打开*.LOC文件→生成你所需要的外板切割线→BLOCKS/TRIM→选切割线↙→选外板…→OK。c.在肋骨型线图上排好板缝,把板缝线存成*.DXF文件,注意肋骨型线零点与CAD零点对正。
d.打开HULL.MSH→FILE/IMPORT DXF FILE→选板缝线*.DXF,注意坐标转换→BLOCKS/TRIM→选切割线↙→选外板…→OK。
e.打开HULL.MSH→打开*.PMK文件,注意坐标转换→BLOCKS/TRIM→选切割线↙→选外板…→OK。(*.PMK 参见下面解释★1;*.PMK类似*.DXF,但*.DXF是二围投影线;*.PMK 是三围线,是二围线在各肋位上的投影线。)
第三步建立结构坐标系:
如何建立坐标系(定义GROUP)?(FRAME,DECK,LONGITUDINAL及ARBITRARY。)
a.建立横剖面坐标系(FRAME GROUP) 建立PROJECT→建立UNIT;
打开UNIT→使用SCIN↙调进FRAME LINES; 点击 new plannar group→拾取某一FRAME LINE↙→给出所建坐标系(new planar group)特征。 OK b.建立水平面坐标系(DECK GROUP)
打开UNIT→使用SCIN↙调进WATER LINES; 点击 new plannar group→拾取某一WATER LINE↙→给出所建坐标系(new planar group)特征。 OK c.建立纵剖面坐标系(LONGITUDINAL GROUP) 打开UNIT→使用SCIN↙调进BUTTOCK LINES; 点击 new plannar group→拾取某一BUTTOCK LINE↙→给出所建坐标系(new planar group)特征。 OK 第四步:定义库(也可在过程中建立)
Plate:板
Corrugated plate:波形板 Profile:型材 Plank:支架
Plate:对于板材来说,只能修改板的尺寸,edit size。1.标准件standards A.structural(肘板及其他标准件)在structural下新建一个文件,把想要做成标准件的零件做成实体板,定义它(define part),以后建模时插入就可以了。注意:重复使用且特征相同的构件,可以做成标准件,尤其是肘板。做标准件时,注意零件的插入点的选择在坐标系的零点上。B.Profile 骨材
Profile骨材的横剖面:
新建一个文件(CAD文件.DWG),画出某个规格骨材的横剖面,注意骨材插入点在零点上,一个规格的骨材需生成一个单独文件。
Cutouts骨材的切口形式:
新建一个文件(CAD文件.DWG),画出某个规格骨材的切口形式,注意骨材的切口形式插入点在零点上,一个规格的骨材切口形式需生成一个单独文件。 Endcuts骨材的端部形式:
新建一个文件(CAD文件.DWG),画出某个规格骨材的端部形式,一个骨材端部形式需生成一个单独文件。骨材的端部形式也可以在材料库里定义。2.Manager: Shipconstructorrun manager,进去材料库,新建、删除,编辑材料(板、角钢,球扁钢等等)。
板PLATE:可编辑修改名称,材料,板厚,实体颜色,切割速度,切割余量,规格尺寸及数量。
骨材STIFFENER:名称,材料,调入剖面形状Profile(上述B:Profile),编辑端部形式endcut, 调入切口cutout(上述B:Cutouts),库存stock。
1)套料优先度;2)使用的板材数量;3)库存量;4)长度5)宽度
Profile:型材库的定义步骤:1)edit shapes——new ——ok 2)structural stock editor ——new——shape下拉选择步骤1)中所设置的,其他可以不改。
第五步:结构建模
1.建船内底+加适当的余量 1.4水线+1号至44号肋位 将内底建成所需要的板材
在板上画出所需建内底纵骨的线,线上建所需的纵骨 1)定义内底板(1)——打开最下层甲板——
(1—44肋位)
(2)划出板缝线(3)生成板(4)加余量
(1.定于余量库:
——structure——plates——green standard;2.选择始终边,选择加余量边)
如库里没有的资料就建立零件库 2.中底桁、旁底桁的建立
纵剖面+内底板+肋骨+1)打开某一肋位
link内底板
内底、纵桁
2)3)4)定义肋板 开孔
先定义纵桁再定义肋板,纵桁连续肋板分开
焊接收缩量5)6)7)加过焊孔加扶强材
:选板,选择要过焊孔的终边
做舷侧肋骨
对肋骨进行剪切
8)9)旋转下看看效果 纵骨穿过肋板需要开孔
焊接收缩量——内底板——纵骨——纵桁——肋板——开孔——开过焊孔——加扶强材
第六步:HULL模块
1)新建hull——在SC hull 导入shicam文件导入面,单位m——mm 2)切面下来,注意坐标转换ucs——v 3)SC hull——surface——split 4)导入位置文件:import——loc:注意坐标转换 5)打marks线
Hull——surface——makelines——new——from surface——section 6)展开面
定义marklines线:选择要展开的面,右键edit marklines
定义板厚:选择要展开的面,右键edit surface properties ——stock 7)展开:展开之前,先隐藏不需要展开的板。右键expand surface :需要改动的地方: General——text 20
ADD stock offset :10余量 Templates 活络样本的信息
Strain——应力 Difference——差值
8)Xeplod ——炸开模样版,生成活络样板信息 修改表格样式,如0.18——18 9)命令:scplatemplatetableauto 选择出活络样本信息的对象,回车选择板 第七步:建立外板纵骨
1)建立unit——curved 2)将展开的板和原来的板导入curved:sc hull——export——
导入后注意坐标是否放大,如没有放大1000倍。13)把这些线生成排外板纵骨的面。Hull——stringer shell ——new 14)排纵骨
在需要排纵骨的地方划线,将生成的纵骨导入结构模块:
Flange边缘
到结构模块看看是否导进去
1.胎架的形成 1)定义胎架模板
2)3)在HULL的PINJIG下新建
Sc hull ——import shipcam ——.grup或mash注意单位的变化 4)5)Sc pingig ——move plate ——to orgin Sc pingig ——move plate ——另一个选择
6)7)8)Sc pingig——autolevel all plate 加上胎架 Sc pingig ——new Sc pingig——update table 第八步:项目检查以及组装策略
项目检查以及组装策略 1)检查项目(分段)
ShipConstructor 菜单-> Check Project ShipConstructor 菜单-> Check Unit 使用搜索功能搜索log文件,搜索Warning以及Error关键字,然后手动修复系统不能自动修复的错误 2)干涉检查
a)选择所需做干涉检查的分段或者图纸,新建一张用于干涉检查的图纸 b)SC Interference 菜单-> Check Interferences
3)定义组装策略(Assembly工具条)
a)选择所定义组装策略的零件所在的分段或者图纸,新建一张用于定义组装策略图纸
b)SC Product Hierarchy菜单-> Develop Product Hierarchy i.新建Product Hierarchy: Tools-> Product Hierarchy-> New ii.编辑组装策略层次:Tools-> Edit Levels iii.新建组装策略:Tools-> Assembly-> New iv.将零件定义到相应的组装策略中:选择零件-> 右击(或Tools)-> Assign to Assembly
4)装配图
a)定义模板
i.插入Keywords ii.定义BOM零件表,插入零件表
1.AutoCAD-> 表格样式
2.Manager-> General-> Production Output-> Bill of Materials 3.SC Arrangement Template-> Insert BOM table
iii.用MV命令定义Viewport,修改Viewport属性以满足显示要求
i).ii).iii).iv).v).3D View
SC Arrangement Template-> Viewport Options 修改AutoCAD显示模式Structure Display
Pipe/HVAC/Equipment Options
b)生成装配图,对装配图进行修改
第九步:NEST-板材的套料:Navigator→Nest→New(给出文件名,建立一个新的Insert parts→选择要套料的零件及文件)→SC nestingPart相关参数选项OK选择板材规格及图框OKOK。SC nestingPart
Assign to nest→选择零件和板材规格回车后可以看到零件的相关信息在图上标志出来了.-型材的套料: Navigator→Nest→New(给出文件名,建立一个新的Profile Nesting→Profile Nest 文件)→ShipConstructorAssemblies(选择分段UNIT),OK→Profile Nest Manager(选择型材规格,选择零件)ADD→Profile Nest More Stock Needed(选择型材规格长度,输入用的型材长度)Create Nests→done Issue selected nests选中自动产生余料,将自动产生余料,接着套下面合适的零件.如果很多零件一起套料,软件将一起统筹计算,最合理的利用型材.-ManagerReportProfile Nests,在这里可以查看套料的情况,还可以生成套料结果为你需要的文件。第十步:主要内容概述
1、在LinesFairing中光顺AFT.lgo文件并存为AFT.lgs文件;
2、在LoftSpace中生成调入AFT.lgs文件并生成Cross Spline类型的曲面,存为AFT.msh文件;
3、使用frame.loc、water.loc、以及buttock.loc应用于AFT.msh上切出所需的肋位线、水线以及总剖线,分别保存为aft.frm、aft.wln以及aft.btk文件;
4、在HULL模块中调入AFT.msh文件,使用Split功能将AFT.msh文件分割为展开后不大于8000x3000mm的曲面;
5、将frame.loc导入作为LOC文件导入到HULL模块中,并作为Mark线标注到分割出来的所有曲面上;
6、将其中一块分割出的曲面展开,展开时需根据曲面上的Mark线生成木样板(活络样板信息);
7、将展开后的曲面导出到结构模块中参与结构建模(注:导出前需定义板的材料,否则将导出失败);
8、在HULL模块中导入aft.frm文件(polyline),将所有线生成一个stringer shell;
9、在stringer shell上生成几根纵骨(在展开的曲面附近)并将生成的纵骨导出到结构模块中;
10、在PinJig中新建一张图纸并导入U12.grp文件,使用该分段中的所有面生成胎架图;
11、在结构模块中新建一个分段,在该分段图纸中使用scin命令导入aft.frm文件(注:Polyline方式导入并将每根线导入到以线名命名的层中use line name, 注意导入时单位的变换),并利用导入的线生成结构建模所用的横向平面(FR_002-----FR_020);导入aft.wln,并定义为水平平面(高度为5750的平面作为甲板平面、高度为2000的平面作为内底平面);导入aft.btk,并定义为纵向平面;
12、在内底平面内FR_002-----FR_020范围内定义内底板(在内底板上加100余量),并在内底板下定义纵骨;在纵向平面内定义纵桁(考虑内底高度);在FR_018横向平面内,定义肋板以及肋骨与横梁(考虑甲板以及内底高度,肋板上加人孔、焊接收缩量、过焊孔、扶强材、Mark线等);13、14、15、使用check project(unit)功能检查并修复项目;
使用Interference功能检查零件间是否有碰撞,并修改模型; 使用Product Hierarchy定义所有新建零件的组装策略(在Primary中定义,增加部件N、板架M、组件L三个层次,每一个层次上定义几个装配,如N01、N02…等,将零件移至相应的组装层次中);16、17、18、19、根据组装策略,在Assembly模块中生成装配图纸;
使用Auto Nest自动套料(Nest手动套料)功能生成套料图纸; 使用Profile Plot生成型材加工图;
使用Report功能生成一张与新建的组装策略有关的报表。
附件:SC主要命令的介绍
1.SHIPCONSTRUCTOR船体建造命令
该工具条下共有4个命令,主要用于结构三维模块的编辑、管理: Navigator:ShipconstructorNavigator(导航):进入总菜单project;进入分段unit(三围状态),定义二围坐标系(group);进入板架group(二围状态),进行平面建模。
Model link :shipconstructorMlink(连接),以把其他的板架、构件(group)调进来,检视三围关系是否正确。
new plannar group :Shipconstructor plannar group new…(新建板架,即坐标系):只有进入三围状态,即进去整个分段unit,才能进行此操作。选择线/点此命令/给出板架(坐标系,GROUP)的特征/OK。
Manager: Shipconstructorrun manager,进去材料库,新建、删除,编辑材料(板、角钢,球扁钢等等)。2.视图命令
3D view:SC utilities3D viewpoint,三围视图的转换。production layers:构造线,这些线是用来定义零件,作为切割的内容,建议在工作完成后删除辅助线、多余的线。
solid layers:实体层,本层上的三围实体,用作检查干涉,以后的计算重量中心也将用到,非实体的东西不要放在本层上。production layers & solid layers:线和实体一起显示。(Activate Layer Group)激活图层组:
(Layer Visibility)可见图层:点击此命令,可隐藏不需要在本视图中出现的图层 3.Utilities命令
该工具条下共有5个效用命令,下面分别介绍。
Activate Ucs: SC utilities Activate Ucs,激活/建立相应的坐标系,即可进入相应的坐标系进行工作。
Hide Objects: SC utilities Hide Objects,隐藏对象。Unhide Objects: SC utilities Unhide Objects,不隐藏/显示对象。
(Snap)捕捉命令:用法未知。按住该命令下有一下拉菜单命令。(Toggle(Projects into UCS))转换坐标命令:用法未知。(Move Geometry to layer)移动几何图形到图层。该命令有下拉菜单如下:
1)(Copy Geometry to layer)复制几何图形到图层。2)(Activate layer)激活图层。3)(Deactivate layer)锁定图层。4)(Activate layer group)激活图层组 4.建模命令
Tool Path:SC Structure Tool Path,定义板的轮廓(outside cut:外轮廓;inside cut:内轮廓,即开孔),此线用作板的切割。拾取板的轮廓线/点此命令/选外轮廓或内轮廓/OK。
Plate solid: SC Structure Plate:新建/编辑板。拾取板的轮廓线/点此命令/选择板厚及板的特征/OK。下拉菜单有折边板、板的编辑命令等。
按住该图标下另有五个功能选项,如下: 1)(Edit Plate):用于板材实体编辑。2)(Corrugated Plate):槽形板实体板。
3)(Edit Corrugated Plate):编辑槽形板实体板。4)(Planking): 5)(Edit Planking): Stiffener Solid: SC Structure Stiffener:新建/编辑骨材(横梁、强横梁,纵骨,纵桁等等)。拾取骨材的线(位置/长短)/点此命令/选择骨材粘连的板(三围实体)/右键或回车/选择骨材及其特征/OK。下拉菜单有骨材的切口、骨材的编辑命令等。按住该图标下另有四个功能选项,如下:
1)(Stiffener Solid From Point):两点之间做型材。2)(Edit Stiffener):编辑型材实体。3)(Insert Cutouts):插入型材切口。4)(Edit Cutouts):编辑型材切口。
Faceplate Solid: SC Structure Faceplate,加扁钢面板,选择要加面板的板的边缘/选择板(三围实体)/选择扁钢及其特征/拾取端点/选择加在哪一段/选择板厚的朝向/OK。按住该图标下另有一个功能选项,如下:
1)(Edit Faceplate):编辑面板实体。(即对面板实体特性进行编辑、修改)
Flange Plate: SC Structure Flange,做折边板,选择板的边缘/选择板(三围实体)/选择折边板及其特征/OK。下拉菜单对折边板进行编辑。
该图标下另有一个功能选项,如下:
1)(Edit Flange plate):编辑肘板实体。(即对肘板实体特性进行编辑、修改)
Mark Group Intersections: SC utilities Mark Group Intersections,调入已经有坐标系和本做标系的交线,作为工作的参考线;调入已经有三围实体和本做标系的交线,作为工作的参考线。下拉菜单有命令:插入切口CUTOUT,做标志线MARKLINE,零件安装方向part orientation icon,焊接收缩量weld shrinkage。下拉菜单:
1)(3D to 2D):从三维到二维的转换。
2)(Insert Stiffener Cutouts From Group):在本坐标系插入从其他坐标系型材的切口(注:其他坐标系的型材必须和本坐标系相交)。
3)(Insert Stiffener Cutouts):插入单个型材切口。4)(Break @Intersection):交线打断。5)(Break @Distance):距离打断。6)(Mark lines):标志线,型材位置线。7)(Part Orientation Icon):零件方向图标。8)(Weld shrinkage Icon):焊接收缩图标。9)(Accuracy Control):精度控制。
10)(Stiffener Accuracy control):加强型材精度控制。Insert Standard Part: SC Structure Insert Standard Part,插入标准零件。注:重复使用切特征相同的零件,可以做成标准件,随时调进即可。
Define Part: SC Structure PartDefine,定义零件,选择零件的实体/拾取表示零件特征的数据(线、符号和文字等)/给出零件名及其所需要注释的内容/OK。注:表示零件特征的数据是切割数据和标注数据。下拉菜单
1)(Undefined Part):取消零件的块定义。2)(Deactivate part):解除零件。3)(Reactivate part):恢复零件。4)(Edit part):编辑零件。
Part list: SC Structure PartList,零件列表。
Develop Build Strategy: SC Build Strategy,组装策略。
ShipCam主要命令的介绍 1.视图命令
俯视图
侧视图
主视图
定义好的视图
定点视图
旋转视图
缩放
全屏
放大、缩小视图
2.显示控制
控制线曲率显示(关闭)
切割线控制线曲率显示(关闭)
降低曲率显示比例
提高降低曲率显示比例
曲线显示
曲面的显示(关闭)
斜率显示
使当前控制点始终在屏幕中心
使所有视图显示相同比例 3.控制点及控制线的控制工具
选控制线
选控制点
增加控制点
删除控制点
在两点间增加一点
将该条线上的点重新均布
将该条线上的点重新按位置分布
设置断点
将该条线变平
删除当前线
复制当前线
移动当前线
增大(减小)步长
1.切割线工具
切肋位线
切纵剖线
切水线
用两点切线
用三点切线
用一点及角度切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