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年级数学上册 除法教案 冀教版
除法
素质教学目标:
知识教学点:结合插花问题,经历自主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能力教学点:能正确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德育教学点: 积极参加数学活动,感受自主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竖式的写法和算理
教具:小棒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探究新知
师生谈话引出情景:妈妈买来48枝玫瑰,想把它们平均插在2个花瓶中,每个花瓶插多少枝?(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以用小棒动手分一分,并把分的结果用算式表示出来。)
生进行独立列式计算.二、交流探讨学生中出现的算法
1.用口算的方法,先分整捆的再分单枝的。
40÷2=20(枝)
8÷2=4(枝)
20+4=24(枝)
2、先分单枝的再分整捆的。
8÷2=4(枝)
40÷2=20(枝)
20+4=24(枝)
3、竖式计算。(如果还有其他方法给予肯定。)
三、重点讨论竖式计算
这是学生初次学习用竖式计算除法。教学时首先要教给学生除式的书写格式,(先写除号,把被除数写到除号的里面,除数写到除号的外面。计算时从最高位除起)然后要充分利用学生面前的操作,理解商中的2要写在十位上,表示2个十。4要写在个位上,表示4个1的算理。让学生明白“一商、二乘、三减”的计算顺序。
四、试一试
把48枝玫瑰平均插在3个花瓶中,每个花瓶插多少枝?
对于一部分掌握起来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先让他们操作,再用竖式计算。交流时,重点指导学生掌握十位上4除以3,商1余1后,怎样继续除。(十位上4除以3,商1余1,让学生明白余数1表示10。之后用18除以3,个位商6)
结合插花问题,还可以鼓励学生提出其他的插花方案。比如:平均插在4个花瓶中?
五、练一练
1.竖式计算
28÷2=75÷5=87 ÷ 3=56÷ 4=51 ÷ 3=91 ÷ 7=(计算时,要让学生说一说计算法则,按照“一商、二乘、三减”的计算顺序进行计算。)
2.学校买来84本数学课外读物,平均分给3个班,每个班分多少本?(用竖式计算)
第二篇:三年级数学上册 口算除法教案 冀教版
口算除法
素质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口算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并能掌握用竖式计算的方法。2.培养学生的举一反三能力,能口算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过程与方法
结合小棒引导学生经历探索整十数除以一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初步逻辑思维能力。2.丰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教学重点:能正确进行口算。
教学难点:掌握除法口算的思维方法,理解算理。教 具:口算卡片 图片 学 具:学生每人60根小棒。教学过程: 1.复习
8÷4= 35÷5= 9÷3= 24÷6=
80里有()个十,400里有()个百。46里有()个十和()个一。39里有()个十和()个一。2.揭示本课课题:1.口算除法
二、新课教学
1.教学例1:分一分。
(1)电脑演示: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共有6捆,也就是60根,边演示边提问:把60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多少?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老师板书:60÷3=)继续演示:把6捆平均分成3份,每份分得2捆,也就是20根。
(2)请小朋友摆出6捆小棒,每捆10根,也像这样分一分。(3)教学60÷3的口算过程。
师:刚才大家动手分了,现在来动脑:60除以3口算时该怎样想呢?可以这样想:60是几个十?6个十除以3得几个十?2个十就是多少?所以60÷3等于多少?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想:6个十÷3=2个十=20。请同桌互相说一说60÷3的口算过程,再请两名学生说一说。(把60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求每份是多少?)(4)反馈练习(出示卡片):80÷2= 90÷3=(5)尝试口算(板书):600÷3= 6000÷3=
(6)小结:像这样整
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在口算时可以把被除数看作几个
十、几个百、几个千去除以一位数,计算出结果就是多少个
十、百、千。(7)介绍除法算式的另一种读法。
师:(指60÷3)哪位小朋友来读读这个算式?(生:60除以3)(板书:读作60除以3)60除以3,这是一种读法,它的特点是先读被除数后读除数;如果先读除数,后读被除数又该怎样读呢?也可以读作“3除60”,请跟老师读一遍。(生读,师板书:3除60)谁能用两种读法读这个算式。(8)学生试用两种读法读600÷3 6000÷3(9)教学竖式书写方法。学生练写。
a.(电脑出示)用两种读法读下面的除法算式,再口算。40÷2=(请女同学读,一人口算出得数)500÷5=(请男同学读,一人口算出得数)8000÷2=(全班一起读,一起口答)
三、看书,质疑
四、练一练(电脑出示)a.对比练习。
90÷3 70÷5 63÷3 50÷2 80÷5 72÷4 b.出示生活应用题
国庆节学校买来90盆鲜花装饰校园。平均摆成5个小花坛,每个花坛摆多少盆鲜花?平均摆成6个小花坛呢?你还能提什么摆花方案? 先由学生自己解决再交流。
第三篇: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除法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除法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 笔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掌握表内除法的基础上,初步学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可算及笔算方法。
2、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重难点
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和算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竖式的书写。教具准备
口算卡,课件。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口算练习。
40÷5= 28÷4= 30÷5=
46÷2= 9÷3= 84÷4=(1)为什么?(帮助学生理解算理)(2)还可以这样想?(鼓励算法的多样化)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题。
2、(1)课件动态出示例题,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在 一次环保公益活动中,小朋友们买“环保铅笔”,小明和小朋一共买了40枝,小兰和小红一共买了46枝。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2)教师根据学生提问,随机板书。平均每个男孩儿买多少枝?
学生列式并计算。先说一说为什么用除法计算,再说说自己是怎么计算的,为什么这样计算。
40÷2=20(枝)
A、4÷2=2 40÷2=20 B、每捆有10枝,共4捆,如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捆,也就是20枝,40÷2=20 C、把4个十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个十,也就是20,40÷2=20平均每个女孩儿卖多少枝?
小组交流,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为什么这样算。教师提问:你能用竖式来表示这个算式吗?
3练一练,比一比
6÷3= 8÷2= 9÷3= 60÷3= 80÷2= 90÷3=
3、小结计算方法,深入理解算理。除数是一位数,就看被除数的最高位(从高位除起),除到哪一位就在哪一位上写商 4布置作业
第四篇:冀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
冀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大全
1.一个果园里栽了125棵苹果树,梨树的棵数比苹果树的4倍少20棵。这个果园一共栽了多少棵树?
2.一段路长324米,已经修了240米,剩下的计划4小时修完。平均每小时修多少米?
3.红光印刷厂装订一批日记本,前三天共装订了960本,后16天平均每天装订420本。这批日记本共有多少本?
4.一个打字员4分钟输入200个汉字。照这样计算,输入3000个汉字需要多少分钟?
5. 3袋面粉共重75千克,8袋面粉重多少千克?
6.一个钢铁厂,炼750千克钢需要用5吨水。照这样计算,钢铁厂一天节约55吨生活用水,可以炼钢多少千克?
7.5箱蜜蜂一年可以酿375千克蜂蜜。照这样计算,19箱蜜蜂一年可以酿多少千克蜂蜜?一年要酿1725千克蜂蜜需要养多少箱蜜蜂?
8.两个年级的同学去买书,三年级有48人,每人买2本,四年级每人买3本,四年级买的总本数和三年级一样多。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买书?
9.工人们修马路,原计划用40个工人,实际用了45个工人。计划要修路90天,实际修了多少天?
10.小华从学校步行回家要20分,骑自行车回家要10分。小华步行每分走45米,他骑自行车每分行多少米?
11.学校买15盒彩色粉笔,每盒50枝,用去10盒。还剩多少枝没有用?
12.海天机械厂第一,二,三车间各生产了6箱零件,每箱120个,一共生产零件多少个?
13.一台织布机一小时织布21米,5小时4台同样的织布机共织布多少米?
14.汽车从南京开往上海,每小时行60千米,3小时行了全程的一半。因车上一人生病,剩下的路程要2小时行完。平均每小时要行多少千米?
15.刘师傅23天共加工4255个零件,王师傅平均每天比刘师傅多加工18个。王师傅每天加工零件多少个?
16.李伯伯家的一头牛,10天吃草50千克。照这样计算,有155千克草够这头牛吃多少天?
17.湖滨公园有18条游船,每天收入1008元。照这样计算,现在有26条游船,每天增加收入多少元?
18.工厂要加工360个零件,小王5天可做完,用这样的速度,做8天能加工多少个零件?
19.明明看一本故事书,每天看20页,5天看了这本书的一半。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
20.老师买来6枝钢笔,钢笔的价钱是圆珠笔的3倍,一枝圆珠笔的价钱是2元。老师买钢笔用了多少元?
21.农机厂一车间分3个组加工3420个零件,每组12个工人。平均每个工人加工多少个零件?(用两种方法解)
22.工厂租用10辆汽车运480吨货,每辆汽车都运了12次。平均每辆车每次运货多少吨?
23.啄木鸟一天能吃645只害虫,青蛙8天能吃608只害虫。啄木鸟每天比青蛙多吃害虫多少只?
24.一堆煤160吨,4辆卡车3次运96吨。照这样计算,4辆卡车几次才能运完这堆煤?
25.工程队铺一条路,计划每天铺90米,20天可以铺完。实际只用了18天,平均每天铺多少米?
26.强强8岁时,他父亲32岁。当父亲的年龄是强强的2倍时,父亲多少岁?
27.某校三年级有4个班,共为残疾人捐款576元,平均每人捐3元,平均每班有多少人?
28.修一段长324米的路,前8小时共修了240米,剩下的每小时修21米,还要几小时才能修完?
3、订一份电视节目报半年需要15元,张叔叔想订阅三个季度的电视节目报,需要多少钱?有线电视收视维护每月16元,全年要多少钱?
4、一堆煤,计划每天烧45千克,可以烧32天,由于节省用煤,实际烧了36天,实际每天烧煤多少千克?
29.学校买来5盒羽毛球,每盒12只。用去20只,还剩下多少只? 30.学校买来3个篮球,共花了96元;又买来一个足球,花了40元。买一个篮球和一个足球需要多少元?两种球的单价相差多少元?
31.王霞买来一本140页的故事书,已经看了86页。剩下的计划6天看完,每天要看多少页?
32.一把椅子的价钱是25元,一张桌子的价钱是一把椅子的3倍。买一把椅子和一张桌子共用多少元?
33.班里图书角有58本故事书、34本科普读物。要放在一个4层的书架上,平均每层要放多少本书?
34.李丽和王敏同时做纸鹤,李丽每小时做12只,王敏每小时做14只,做了3小时,两个人一共做了多少只纸鹤?
35.同学们参加爬山比赛,女同学分成了4组,每组有15人。参赛的男同学有76名,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爬山比赛?
36.王大伯进县城卖了9只兔子,每只22元。还卖1只羊,得160元。(1)王大伯的兔子和羊一共卖了多少钱?(2)王大伯用卖兔子和羊的钱买了4瓶农药,每瓶13元。王大伯还剩多少钱?
37.一桶3Kg的油42元,一桶5Kg的油65元,哪种瓶装的油便宜?
38.一件上衣65元,一条裤子28元。(1)买4件上衣比4条裤子多花多少钱?(2)用150元钱买2套衣服,够吗?
39.有两根铁丝,第一根长35米,第二根的长度比第一根的4倍多2米。第二根长多少米?
40.修路队修一条长1500米的公路,已经修好了300米,剩下的要在6天修完,平均每天要修多少米?
41.运动场跑道一圈是400米,王叔叔每天坚持跑2圈半。他每天跑多少米?
42.小丽走一步长约5分米,她从家到学校一共走了540步,算一算,她家到学校大约有多少米?
43.兰兰身高134厘米,东东比兰兰高5厘米。东东身高是多少厘米?
44.红领巾小学三年级有男生257人,女生235人,已经体检身体的有387人,没有体检的有多少人?
45.图书室借出456本图书,还剩207本,现在又还回285本,图书室里现在有多少本?
46.红领巾小学买来皮球380个,足球70个,课外活动时借出去423个,现在学校还剩多少个球?
47.三(2)班捐赠图书400本后还剩273本,现在又买来125本,现在三(2)班有图书多少本?
48.冬冬想买一辆310元的滑板车,已经攒了200元。如果他每月攒30元,再攒几个月就够了?
49.东方红小学的学生为希望工程共捐赠900本书,其中故事书326本,科技书475本,其余的是连环画。连环画有多少本?
50.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8厘米,如果把它的边长增加10厘米,那么它的周长增加多少厘米?
51.一个长方形的操场周长是400米,长是宽的3倍,这个操场的长和宽各是多少米? 52.有两个同样的长方形,长是8分米,宽是4分米。如果把它们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分米?如果拼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分米?
53.冬冬借了一本科技书有40页,一周后归还,他每天准备看6页,能按时归还吗?
54.三(2)班有44人,老师准备分成8个小组讨论,每组可分几人,还剩几人?
55.用一段长4米的布料可以裁5件同样大小的背心。做一件背心要用多少布?
56.一头小象重4吨,用一辆载重10吨的大货车运,一次最多能运几头小象?
57.红旗连锁店原有瓶干632袋,卖出385袋,又运来200袋,这时店里有多少袋瓶干?
58.学校买来810本练习册,一年级领走168本,二年级领走165本,还剩多少本?
59.一列火车的第10号车厢原有116人,到某站后,有58人下车,有45人上本。再开车时,这节车厢有多少人?
60.一台VCD要238元,一台扫描仪要458元,爸爸带了800元钱。够不够?
61.张大爷打了700斤鱼,上午卖出523斤,下午比上午少卖出394斤。(1)下午卖了多少斤?(2)这一天一共卖了多少斤?(3)还剩多少斤?
62.小明和姐姐一道去书店,姐姐买一本《英语辞典》用去87元,小明买一本科技类的书用去24元。姐姐付给收银员150元,应找回多少元?
63.要给一幅长30厘米,宽26厘米的画做画框。画框的周长至少是多少厘米?
64.用两个长4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大长方形的周长可能是多少?
65.向阳小学的操场是一个长方形,长100米、宽65米。小强围着操场跑了2圈,小强一共跑了多少米?
66.有学生31人,老师2人。每船限乘4人,至少要租多少条小船?
67.一副中国象棋16元,一副跳棋12元,一副围棋是一副中国象棋与一副跳棋价钱和的3倍。小明带80元,买一副围棋够吗?
68.同学们倡议捐400本图书给“手拉手”学校。一至六年级各捐了58本,还要捐多少本就达到了400本?
69.春季植树。五年级植树12棵,六年级植树16棵,全校植树的棵数是五、六年级植树棵数的3倍,全校共植树多少棵?
70.原来有30个同学,又走来15个。这些同学5人排一行,可以排几行?
71.用一根36厘米的铁丝正好围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
72.一根绳子长25米,先剪下10米,剩下的每两米做一根短跳绳。可以做多少根短跳绳,还剩多少米?
73.把一张长36厘米,宽18厘米的长方形纸片,剪成两个最大的正方形,其中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74.一根绳子的5倍是45米,一根铁丝是这根绳子的7倍。这根铁丝长多少米?
75.修一条945米的路,第一个月修了354米,第二个月修了276米,第三个月还要修多少米才能修完?
76.超市上午卖出大米153千克,下午比上午多卖出56袋,这一天工卖出大米多少袋?
77.水果店运回54筐水果,其中48筐是苹果,其余是梨,问苹果的筐数是梨的多少倍?
78.一辆汽车每小时行55千米,照这样计算,4小时可以行多少恰千米?
79.饲养小组养32只白兔,26只黑兔,养的灰兔比白兔的总数少18只,养会灰兔多少只?
80.修路队修一条路,已经修了550米,剩下的是已经修的4倍,剩下多少米?这条路全长多少米?
81.明明有42张油票,芳芳的邮票比明明多14张。他们一共有多少张邮票?
82.校园里有水杉树24棵,松树的棵数是水杉数的3倍。水杉和松树一共有多少棵?水杉树比松数少多少棵?
83.黑天鹅有35只,白天鹅的只数比黑天鹅的3倍还多8只。白天鹅有多少只? 84.王阿姨去买3个足球,每个足球28元,付给营业员100元,找回多少元?
85.一个长方形操场,长55米,宽35米,小华沿操场的边跑了两全圈,跑了多少米?
86.三(1)班借29本,三(2)班借了38本,三(3)班借的书比一班和二班借的总数少34本,三(3)班借书多少本?
87.水果店运来850千克苹果,上午卖286千克,下午卖354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88.一根绳子长25米,先剪下10米,剩下的每两米做一根短跳绳。可以做多少根短跳绳,还剩多少米?
89.小红、小英、小兰、小平四人进行一次乒乓球比赛。每两人打一次,一共要打多少场?请把他们写出来。
90.水果店运回650千克苹果,卖出了385千克,有运回270千克。水果店现在有苹果多少千克?
91.红星小学三年级的同学乘四辆汽车去春游,前3辆车各坐68个同学,第4辆车坐74人,这次春游一共去了多少人?
92.一篇文章600字,小芳的爸爸平均每分钟能打67个,9分钟能打完吗?
93.操场上有26人在条高,跑步的人数比跳高的3被多10人,跑不的有多少人?
94.超市上午卖出大米176袋,下午比上午多卖出43袋,这一天共卖出多少袋?
95.一段铁丝长84厘米,做了一个边长是16厘米的正方形框架后,还剩多少厘米?
96.少年宫的舞蹈队有48人,乐器队有27人,合唱队的人数是舞蹈队和乐器队的总数2倍。合唱队有多少人?
97.有38个糖果,平均分给7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还剩几个?
98.一根藏19米的绳子,先剪下8米,剩下的每两米做一根短跳绳。可以做多少根段跳绳,还剩多少米?
99.一部电视机荧光屏是个长方形,它的宽是34厘米,比长短10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
100.一块长方形菜地的长是75米,是宽是3倍,这块菜地的周长和占地面积各是多少?
101.一块正方形菜园,它的四周用长24米的篱笆围了起来,求这块菜园的面积?
102.一个长方形的人造滑冰场,宽是25米,长是宽的2倍少2米,求这个滑冰场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
103.一个篮球场的长是26米,是宽的2倍,这个篮球场的周长是多少米?占地多少平方米?
104.朱伟绕正方形操场跑了3圈共计1200米,求这个操场的每边长多少米?
105.一个长方形长8厘米,宽3厘米,使这个长方形变成正方形,宽必须增加多少厘米?正方形的面积比这个长方形多多少平方厘米?
106.有一个长方形草地,长14米,宽9米,现在要扩大草地,长增加7米,宽增加3米,现在的面积是原来的多少倍?原来草地一周的长比现在少多少米?
第五篇:三年级数学上册 加减混合教案 冀教版
加减混合
教学内容:P18~~P19 素质教学目标:
知识教学点: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使学生初步学会加法的验算,并通过加法验算方法的交流、让学生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能力教学点:培养学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德育教学点:让学生用所学到的验算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用数学的乐趣。教学重点: 加法验算方法。教学难点:
初步感知加减法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与爸爸、妈妈去超市买过东西吗? 生:去过。师:(挂图1),小明和妈妈去超市买东西,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生1:从图中我看到了小明妈妈买了一套135元的运动服和一双48元的运动鞋。生2:从图中我看到小明妈妈给了售货员200元。
师:要想知道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多少元,怎么算? 全班动手计算。
板书:135+48=183(元)1 3 5 + 4 8 1 8 3 师: 怎样检验加法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小组合作,探究怎样检验加法计算的结果。(反馈学生验算的结果)
师:哪组同学愿意把你们验算的方法告诉大家?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自己的验算方法和结果。鼓励学生不同的方法,如: 生1:我用183-135,看得数是不是48。生2:我用48+135,看得数是不是183。生3:我用183-48,看得数是不是135。
师:同学们的方法这么多,你最喜欢哪种? 2.议一议:结合上面的问题,说一说验算的意义。3.数学门诊部
数学门诊部来了许多患者,请同学来当小大夫为患者治病。7 5 3 2 9 2 5 9 + 6 2 + 4 6 4 + 1 4 8 1 3 7 8 4 3 3 0 7
三、练一练 P19 1、2、3
四、全课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感想?
五、课外调查
回家调查一下爸爸、妈妈买家里东西,是怎样付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