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3号文库

关于大学生公交车让座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公交车让座问题的调查报告



第一篇:关于大学生公交车让座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公交车让座问题的调查报告

经过了7天的调查活动,我们小组圆满的完成了这次的社会调查任务。针对大学生公交车让座的调查,我们小组的目的在于通过这次社会调查,分析当今社会,人们的道德情况与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

调查目的: 礼谦让位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公交车上乘客的文明程度,体现了这辆公交车所在城市的文明程度。公交车就是展示每座城市中百姓素质的移动窗口。公交车让座折射的是公民的素质与道德。本调查旨在反映一部分公民的文明程度。希望引起广大群众的深思和共鸣。

调查方法:1:问卷调查 2:实地采访

调查时间:2011年6月20日至 2011年6月26日

调查对象:在校大学生

调查过程:

一、问卷调查:我们小组先分成三组,每组三人,对景德镇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我们打印了100份调查问卷,先后发给了学校的100名大学生。通过他们的答案,我们小组成员集聚在一起讨论了这些大学生对公交车让座的看法,从而推广到整个大学生的素质培养情况。具体的问卷调查内容如下:

关于大学生“公交车让座”行为的调查问卷

1.请问你的性别是?(单选)

A 男B女

2.请问你的户口是城市还是农村的?(大学迁户口到学校所在地的,按以前的选择)(单选)

A 城市B农村

3.你是否经常乘坐公交车?(单选)

A 经常坐B 偶尔坐C 没坐过

4.你乘坐公交车一般在什么时段?(单选)

A 下课后或周末B 避开高峰期C 说不准,看情况

5.如果乘车的人很多,你会选择挤上去还是一定等到有空位的车来了才上?(单

选)

A 只要能挤上去就行B我会一直等到有空位的车才上C先等一会,如

果实在没有空车,也能将就

6.您有在公交车上给人让座的经历吗?(单选)

A 经常有B 偶尔有C 没有

7.你让座的对象有哪些(多选)

A 老人B残疾人C 儿童D 孕妇E 抱小孩的人F 病人

8.如果你不想让座,会怎么做(多选)

A 上车后直奔后排座位,尽量靠里坐B 低着头,做打瞌睡

C 朝窗外看,装没看见D 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9.对于积极让座的大学生,应该给予支持鼓励吗?(单选)

A 应该B 不应该C 无所谓

10.您觉得让座最能反应一个人的什么品质?(多选)

A 善良B 正义C 尊老爱幼D 受过良好教育E 有教养

F 助人为乐H 其他

11.您觉得有必要向大家宣传让座这一美德吗?(单选)

A 有必要B 没必要

12您觉得让座能折射出什么社会问题(多选)

A 人的品德高尚B 社会的和谐融洽C 社会素质的提升D 其他

13假如公车上有老弱妇孺,你会主动提醒别人让座给那些老弱妇孺吗?

A 会B 不会C没必要

14你觉得当今我国大学生的让座意识如何?

A 很好B 较好C 差D 极差假如你到了60岁,你还会给比你年龄还大的长辈让座吗?

A 肯定会B 不一定C 肯定不会

调查结果:大多数人有给人让座的经历,同时,选择让座的对象主要集中在老人,残疾人,孕妇和抱小孩的。在别人需要帮助时,让座意识变强,调查还发现,一般情况下,乘客上车会选择靠后的座位就坐,如果自己没有座位,帮老弱病残弱找座位的意识相对就薄弱。如今非常支持大学生让座,这反应一个人善良、尊老爱幼和助人为乐的体现。通过调查,可见大学生的让座意识较好。

二、实地采访:

我们小组分成三组同时进行对大学生公交车让座行为的实地调查,一组在108公交车站台,一组在校园内,还有一组在学校宿舍。经过问他们一系列有关公交车让座的问题,把他们的态度,想法记录在本子上,然后我们集聚在一起参考对方的意见,总结出:这些大学生经过严格教育的影响,对自己身的素质培养有所提高,能过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出手援助,能够对弱小的群体提供帮助,这点还是让我们值得高兴地。

调查结果分析

众所周知,我们的国家是一个拥有超过13亿人口的大国。先不论经济和军事实力怎么样,就全民素质而言,我们国家的公民道德素质正在不断地上升着。这是毋庸置疑的一个事实。通过我们调查可以看到,现今在公交车上主动让座的人中有90%以上都是年轻人。由此可见,让座已经成为了年轻人的良好道德品质表现的一种主流趋势。这是大家很乐于看到的,让座,这个小小的举动会有什么得失呢?有句俗话讲到:“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让座的举动,从个人的角度来看是良好道德的体现,而从社会的大角度去看则体现了一个民族甚至是一个国家道德水平。

让座者,不仅让自己的品质得到了升华,也对良好的社会风气的形成起到了推进作用;不让座者,失去的不仅是自己的道德底线,更失去了别人对于他自己的尊重。这种失去,是追悔莫及的。

我们通过这次实践调查也真切的感受到了年轻一代的善良与蓬勃的朝气。我们同时也相信,这种主流一定引导社会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公民道德是一双无形的大手,通过它的约束与塑造我们才有了如今的和谐社会。在此真挚地希望大家能够携起手来共同构建更加美好的社会主义社会!

调查总结: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体会到了许多在学校里无法学到的东西。在公交车上提倡给“老弱病残孕“让座是没错的,但是也应该同时提倡一下,让那些被让座的人,向给他们让座的人予以适当的感谢。接受让座别接受的太理所应当,互相之间本来就没有长辈晚辈的关系,人家只是在公交车上不期而遇的陌生人,年轻人没有必然的、照顾陌生老人的义务,让座只是一种道德的具体体现。因此,哪怕只是接受了一个让出来的座位,也是受了他人的恩惠,向给自己恩惠的人,向有道德的人表示感谢,对社会道德的提升,是一定能起到积极作用的。

社会重视年轻一代,同时年轻人也有着回报社会的强烈信念。一个人道德的提升是社会进步的一小步,而整个民族的道德提升则是社会进步的一大步。我们坚信,我们国家的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好!

第二篇:关于公交车让座问题的社会调查报告

关于公交车让座问题的社会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公交车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交通工具,它方便了我们大家的出行。公交车上的让座情况,体现了这辆公交车所在城市的文明程度。可以这样说,公交车部分的反应了这座城市中居民的大体素质。公交车让座折射的是公民的素质与道德。希望通过此调查,了解到大部分人对于公交车上让座这一问题的观点。

二、调查方法:1:问卷调查 2:实地采访

三、调查时间: 2011年10月18日至 2011年10月28日

四、调查内容:

(一)【社会角度观察】:

让座到底是义务,还是自觉?如果是义务,眼下的座位设计存在问题;如果不是义务,仅仅是自觉,那么,我们固然可以对让座给予赞赏,但对于不让座,也不应该给予鄙视。自觉让座跟两种情况有关:一种是道德素质,另一种是具体情况。不让座不全是道德素质不高的缘故,“我们比他们这些老人累多了”——这样的理由未必荒唐。

如果我们真觉得不让座是多么接受不了的事情,那么不妨把让座变成义务。在公交车座

位的设计上明确“老弱病残孕”专座,或用醒目提示,或用醒目颜色,或用醒目设计,让其他乘客知道这些是专座,非特殊乘客不能坐,起码在特殊乘客上车的时候必须让座,把“我想让就让、不想让不让”的自觉,变成“必须让”的义务。

从社会对不让座的苛责来看,让座应当成为一种义务;但从公交车的设计来看,让座是

一种自觉。正是这样矛盾的现实,才使让座成为一个社会话题。我觉得,有必要明确让座到底是义务还是自觉。如果是义务,就改进公交车座位的设计;如果不是义务,就请批评者闭嘴。

(二)【问卷调查】:

关于“公交让座”行为的调查问卷

1您经常坐公交车吗?(单选)

A 经常B 偶尔C 没有

2您有过公交车上给人让座的经历吗?(单选)

A 经常有B 偶尔有C 没有

3你所选择的让座对象有哪些(多选)

A 老人B残疾人C 儿童D 孕妇E 抱小孩的人F 病人您认为在什么情况下您会主动让座(多选)

A 无论什么情况下B 自己比较方便时C 售票员要求下D 看到需要帮助的人时E 要帮助的人就长在我旁边时F 看情况如果你不想让座,会怎么做(多选)

A 上车后直奔后排座位,尽量靠里坐B 低着头,做打瞌睡C 朝窗外看,装没看见

D 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如果在公交车上你自己没有座位,还会帮老弱病残孕寻找座位吗?(单选)

A 会,我会友好地提醒有座位的人让座B 不会,让不让座是人家的自由C 视情况而定对于积极让座的人,应该给予支持鼓励吗?(单选)

A 应该B 不应该C 无所谓您觉得让座最能反应一个人的什么品质?(多选)

A 善良B 正义C 尊老爱幼D 受过良好教育E 有教养F 助人为乐H 其他

9您觉得有必要向大家宣传让座这一美德吗?(单选)

A 有必要B 没必要您觉得让座能折射出什么社会问题(多选)

A 人的品德高尚B 社会的和谐融洽C 社会素质的提升D 其他你认为应该用哪些媒介去宣扬“公车让座”这种道德风尚呢?(多选)

A 广播B 电视C 计算机D 报刊E 其他假如公车上有老弱妇孺,你会主动提醒别人让座给那些老弱妇孺吗?

A 会B 不会C没必要你觉得当今人们的让座意识如何?

A 很好B 较好C 差D 极差我国曾经大力宣扬“八荣八耻”,你觉得有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们大学生的“公车让座”的意识吗?

A 有B 一般C 没有假如你到了60岁,你还会给比你年龄还大的长辈让座吗?

A 肯定会B 不一定C 肯定不会

(三)【调查结果】 认为有必要将此行为推广到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占了半数以上,大多数人有给人让座的经历,同时,选择让座的对象主要集中在老人,残疾人,孕妇和抱小孩的。在别人需要帮助时,让座意识变强,调查还发现,一般情况下,乘客上车会选择靠后的座位就坐,如果自己没有座位,帮老弱病残弱找座位的意识相对就薄弱。如今非常支持大学生让座,这反应一个人善良、尊老爱幼,是有教养和助人为乐的体现。所以,非常有必要向大家宣传这一美德,这折射的是人的品德高尚、社会的和谐融洽以及社会素质的提升。绝大部分的群众认为应通过电视等媒介去宣扬“公车让座”这种道德风尚。不过在主动提醒别人让座给那些老弱妇孺问题上犹豫的人不少。通过调查,可见大学生的让座意识较好,受到了“八荣八耻”的影响。

(四)【访谈实录】

成人:普遍情况下,三四十岁的妇女会让座,男士让座意识普遍要差。

学生:大人很少给老弱病残孕人群让座,孩子主要受到社会道德等因素影响,现在看来,小学生的让座意识强很多。

五、调查情况分析

一提到“公交车上让座”就必然要引出“文明”、“雷锋精神”等话题。在社会发展越来越多元的状态下,也不能一味的用“雷锋精神”来衡量现代的复杂多元。“公交让座”也应该与时俱进。

一方面,有的人确实需要得到座位。比如孕妇,他们本来就行动不便,应该得到特殊的关照。况且,一个挺着肚子的孕妇不可能有事没事去挤公交车。不管是为了将来的家庭生活,还是为了现在的工作,一个母亲不畏艰辛的奋斗形象,有理由得到大家的认可和支持,更何况区区一个座位。同样的,那些为社会奉献余热的老年人,也应该得到年轻人让来的座位。另一方面,有的人不应该得到座位。比如面对压力十足、身心俱疲的中学生的那些红光满面的老人,赶早场买便宜鸡蛋或者干脆就是为了获得“早场奖励”的那些人。再者,有些比较倔强,不服老的老人。他们年事已高,但是依然可以以硬汉的形象挺立在这个时代。如果给他们让座,有可能不仅得不到感激,还有可能被埋怨。在这个时候,我们对他们的景仰与爱戴,应该驻留于理解与欣慰的眼神、简单而默契的动作中。

六、自我总结:

在公交车上提倡给“老弱病残孕“让座是没错的,但是也应该同时提倡一下,让那些被让座的人,向给他们让座的人予以适当的感谢。接受让座别接受的太理所应当,互相之间本来就没有长辈晚辈的关系,人家只是在公交车上不期而遇的陌生人,年轻人没有必然的、照顾陌生老人的义务,让座只是一种道德的具体体现。因此,哪怕只是接受了一个让出来的座位,也是受了他人的恩惠,向给自己恩惠的人,向有道德的人表示感谢,对社会道德的提升,是一定能起到积极作用的。话又说回来,向给自己恩惠的人表示感谢,这何尝不是个人道德的另一种体现呢?只有以德报德,公交车上,才会更有德。

第三篇:大学生公交车让座调查

关于大学生公交车让座调查的心得报告

为期七天的社会调查终于圆满落幕了,关于大学生公交车让座问题的调查,虽然它的时间不是很长,但是我们还是表现的很忙,喜悦是辛苦化成汗水得来的奖励,这次调查让我们了解了当前社会大学生让座的真实想法,让我知道了怎么与他人进行交流与沟通。经过这次社会调查,我真的受益匪浅,看着我们准备好的调查问卷全部填完,尽管有些只是为了应付我们,但是大多数是很认真的填写的,在这里我对所有的人说声:谢谢!

这七天里,我八次出现在公交车上,因为我们三次是经过中转的,我们的目的其实很简单,就是了解陶瓷的同时观察大学生让座的现象,我一个好友说起这么一件事,说班上的一个同学看到老人上来了,没有让座,然后有人就跟他说了,于是呢,他不好意识的把座位让给了老人。当我们问他怎么不早点让座位的时候,他笑着说:没意识到,是啊,很多时候是这样的。我们这次调查的目的还有一个,加强大学生让座意识,提高全民道德水平。

有的时候是专门调查,我们为之做了很多准备工作,用什么方法调查我们经过讨论确定的,最终确定用问卷调查,应为这是最基本的形式。小组开会分工各自的任务,准备问卷,查找相关的资料,现在虽然很有成就感,可是那些天感觉确实很糟!那天,我们带着准备好的问卷来到了108公交站台。开始的时候有些人根本不愿意接受我们的调查报告,可是后来我们说明了来意,他们就欣然接受我们的问卷。但是也有一些人以没有时间为借口拒绝了我们。当然我们理解,有的时候我们就是这样的,无论是调查报告还是宣传单,我们总是不愿意接受,经历这一次后,我会改变我的想法了,去看看别人的单子。因为这个确实很辛苦。这次调查,我总结了一些经验:第一,问卷的问题要有针对性,问题的设置要容易接受。另外,递发问卷要热情,要笑嘻嘻的,试问谁会拒绝笑脸呢?第三,别人填写完问卷后要表示感谢。最后问卷的整理工作,要求做到数据要准确,做出正确的分析评估。在这里我要针对第八题说说我当时的真实想法,题目是:

8.如果你不想让座,会怎么做(多选).........A

A 上车后直奔后排座位,尽量靠里坐B 低着头,做打瞌睡

C 朝窗外看,装没看见D 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我那天因为很累所以坐上去就坐在了前三个位置的第三个,前面两个是一个年轻人,一个老男人,坐了很久也没有什么人上来,于是我就一直坐在那里,不久边上来了一个抱孩子的,还有一个老爷爷。我当时一直没抬头,就拿着手机一直在那里玩,突然我身边的年轻人起来了,我还是没管,再一会,看到他就站在那里没下车,我抬头,身边坐下了抱孩子的阿姨,那老爷爷还站在那里,我马上站起身来,让座给了老爷爷。我灰溜溜的走到后面去了。那时候我在想,再也不坐前面的位置了,太囧了!有的时候我宁愿不坐座位,站在那里,真的!我们已是大三的学生了,其实我们都知道,大学就是半个社会,我们要学会如何与他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更重要的是,我们在大学学到知识同时,要学会“学以致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多接触社会上实际的东西,而不能停留在自我的,纯粹的理论中,我们应该尽可能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体验社会生活,为以后自己真正的迈向社会做好一点点准备,才不至于被这竞争激烈的社会所淘汰!当然,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很多,但这次也是非常的经历之一,我们会学到太多的东西的。

几天的社会实践调查活动在我们这个组每个成员的辛苦努力下取得圆满结

束。亲身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巨大作用,我们每个人的能力毕竟还是有限,难有以团队形式进行配合的事半功倍。我们这次活动前期以团队形式开展,每次问卷调查都分工明确。大家密切配合,使调查活动能圆满成功。我们亲身感受到团队精神的魅力所在,提高了自己适应团队的能力。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我相信只要我们在以后的每一件事情中,都能够团结合作,用心办好每一件事,我们就会成功的。

最后在这里希望大学生让座成为我们的美德,希望年轻一代给老年一代让座成为一种标志,当我们迈进一小步的时候,社会已经迈进了一大步!加油中国!

第四篇:公交车让座

众所周知,我们的国家是一个拥有超过13亿人口的大国。先不论经济和军事实力怎么样,就全民素质而言,我们国家的公民道德素质正在不断地上升着。这是毋庸置疑的一个事实。但是,现在的社会中还存在着少数不遵守社会公德的人在,这些人不但扰乱了社会的正常秩序,甚至也给我们国人的脸上贴了黑。

还记得几十年前,中国人在外国人的眼中是油尖嘴滑的形象。那时的一些留学生为了占小便宜,甚至在公用电话投掷的硬币上拴上了线,投进去又能拽出来,而后来的防盗公用电话就是专门因为这些留学生应运而生的发明。在我们现在的眼光看来,那时的有些人做的事情是令人发指的。

而在如今国民素质逐渐攀升的现在,有些现象的发生还是会令我们心寒。今天就以公交车让座为话题,谈论一下现代社会道德在人群中是如何体现的。现在有很多人都能够主动自觉地为他人让座,并且公交车上的不文明现象也减少了许多。得出这个结论是利用几年前的数据与我们的数据以及我们亲眼所见的事实对比所得出的。但情况只是有所好转,不让座、不文明的现象还是存在的。这让我们体会到公民道德素质的提升任重而道远。

2、让座成了年轻人的一种主流。

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现今在公交车上主动让座的人中有90%以上都是年轻人。由此可见,让座已经成为了年轻人的良好道德品质表现的一种主流趋势。这是大家很乐于看到的,我们同时也相信,这种主流一定引导社会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社会重视年轻一代,同时年轻人也有着回报社会的强烈信念。一个人道德的提升是社会进步的一小步,而整个民族的道德提升则是社会进步的一大步。

3、让座的得与失。

让座,这个小小的举动会有什么得失呢?有句俗话讲到:“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让座的举动,从个人的角度来看是良好道德的体现,而从社会的大角度去看则体现了一个民族甚至是一个国家道德水平。

让座者,不仅让自己的品质得到了升华,也对良好的社会风气的形成起到了推进作用;不让座者,失去的不仅是自己的道德底线,更失去了别人对于他自己的尊重。这种失去,是追悔莫及的。

公民道德是一双无形的大手,通过它的约束与塑造我们才有了如今的和谐社会。在此真挚地希望大家能够携起手来共同构建更加美好的社会主义社会!

第五篇:公交车让座心得

公交车让座心得

社会生活中,无时无刻不传播着正能量,公交车上的让座情况,也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文明。其实,公交车让座折射的是公民的素质与道德。

通过我们的调查可以看到,现在的公交车上主动让座的人中有90%以上都是年轻人,青少年正在校接受教育熏陶或刚离开校园、步入社会,文化素养较高,道德观念强;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能够推己及人,有孝心和爱心。由此可见,让座已经成为了年轻人的良好道德品质表现的一种主流趋势。这是大家乐于看到的,我们通过这次事件调查也真切的感受到了年青一代的善良与蓬勃的朝气。我们也相信,这种主流一定引导社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的。但不让座的仍然居多,其中还是多为中年人。在上下班高峰 期,公交车上比较拥挤。偶尔有老人或妇女上车,而上班族却置之不理。社会重视年青一代,同时年轻人也有这回报社会的强烈信念。一个人道德的提升是社会进步的一小步,而整个民族的到的提升则是社会进步的一大步。尊老爱幼是我们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成员关系和谐的重要标识,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到。让个座位虽然是个不起眼的小事儿,但是这是市民素质的体现。公德意识教育是整个社会教育的主要内容,虽然人与人的知识水平不同,但都应该讲文明、知荣辱。

而我们个人应该努力学习各种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己自身的认知水平和对道德问题的深入思考。身体力行,“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从而带动身边的人多做好事。要学会理解与宽容,学会与人沟通,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去对待公交车上发生的事,这样才能构造出一种和谐的氛围。学校方面应该加大教育宣传力度,多举办一些社会公德的体验活动,改革教育方式,而不是将品德教育沦为“纸上谈兵”。家庭方面,父母应该多注意对孩子思想品德的培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为孩子做好榜样。国家社会方面,应该完善公共设施,使其更具人性化,如在公交车上多做一些人性化的设计。国家还应该加大对社会公德的宣传和教育。总之,我认为让座应该是一件自愿的事情。普通人如果没什么特殊情况,应该主动为老人让座。老人出行,如果不是有什么紧急情况的话,尽量避开上下班高峰期,离家近的地方尽量走着去,不要抱着“坐车不要钱,不坐白不坐”的想法,以免给公交上的乘客和司机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老人不能强制别人给他让座,老人与乘客之间理应相互谅解。年轻人尊老爱幼,老人为年轻人做榜样,相互理解,相互体谅,这才是真正的社会美德。

给让座的人让座,让文明爱心在车厢内形成接力传递。我们曾年幼过,也将会变老,每一个人的成长都需要他人的帮助,关爱他们也等于关爱自己,况且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正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让座者,不仅让自己的品质得到了升华,也对良好的社会风气的形成起到了推进作用;不让座者,失去的不仅是自己的道德底线,更失去了别人对于他自己的尊重。让座从我做起,发扬让座精神,共创和谐社会。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