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作文: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
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
九年级二班高雪
他的手很大,他的肩很宽了,让我的头停靠在最安全的地方。
第一次离开他,是在七年前...他为了家里的生计,跑到了充满喧嚣的城市,我们每年只能见两次,他走的时候,我哭了一下午。在他离开的一年里,只有他来电话和他老婆欺负我的时候,我才想起他不在家里。假期是我最嗨的日子。我们会乘着大巴去找他。他会把我抱到他的头顶,他会带我去逛我最喜欢的超市,给我买我最喜欢的衣服,最重要的是每天都可以和他在一起。那时候,我只是个孩子,什么都不懂的小屁孩。
第二次离开他,是在三天前...自从六年级“班师回朝”以后,我就再也不担心回家见不到他,每天都“安心”的过日子,这样的生活已经维持了四年,我习惯了有他在我身边的生活...而这幸福不得了的生活在三天前被重重的击碎。
尽管妈妈告诉我,他不在家。而我仍然像往常一样期待在我喊出“我回来了!”之后,他会出来迎接我,呵...这次没有。没有人回答我没有人迎接我。我下车以后,像傻子一样的站在院子中央,看着这周围的一切,貌似少了些什么,我抑制着自己的眼泪,压制着自己的情绪,我告诉自己:他不在。我应该懂事起来,不让他担心我,不能再像七年前那样,我长大了!我和别人不一样,他和别人也不一样。
记得又一次英语课,老师让我用”prefer“造句,我的第一反应是”I prefer my father to my mother“班里的同学都笑了。我知道,在他们眼里,这也许是个荒唐的笑话,但在我心里,却是最深处的秘密。
九年前的一个夜晚,他抱住我在院子里唱歌然后悄悄的问我,喜欢弟弟还是妹妹,我哭着说:”我不要弟弟,也不要妹妹,那样你们就不疼我了...“他哄我入睡。一年后,我的生活里就多了一个男孩的出现,我以为我的幸福日子会从此烟消云散。准备进入痛苦的深渊,我以为他再也不会疼我了,我以为那个男孩抢走了他,我以为他会和别人一样重男轻女。这些,仅仅是我以为。
尽管男孩出现了,但他却一直没改变,我还是他最爱的宝贝,最疼爱的公主,依然是他的掌上明珠,他偶尔会私藏一点零食给我,偶尔会背着妈妈多给我一点零花钱,偶尔会把我惯上天。有时候,就算我任性,发脾气,他都会接受,他说女儿得惯着,不然以后嫁出去在受苦怎么办?我笑他想得太远。
如今再抬头看看那张脸颊,多了几许苍桑,眼角间多了少许皱纹,嘴角的胡渣已变得生硬,那满头的黑发早已在不留意间逝去,他老了!他为了我们,老了!他把这世上最无言的的爱给了我们,他把他的一切都给了我们。他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也不是世界上最感人的人,但他却用行动感动了我一次又一次,在我心里他就是我的男神,是最了不起的男神!岁月,我求你别再伤害他,如果可以,我愿用十年的青春,换他一生健康!
他给不了我富丽堂皇的别墅,却从没让我路宿街头;他给不了我最炫酷的敞篷车,却从没让我为出行发愁;他给不了我满汉全席,却从没让我挨饿;他给不了我Lv的衣服和包包,却从没让我被人耻笑;他给不了我一张随时可以刷的信用卡,却从没让我口袋里却一分钱。他做不了许多,但他总在用爱包围着我。
他,我最爱的人!
第二篇:为一个人爱上一个城
爱情心理角:为了一个人来到一座城
【导读】为了一个人爱上一座城,是那些文艺女青年们的陈词滥调。而为了一个人来到一座城,是着着实实需要一些爱的勇气和魄力。
我们彼此并没有血缘关系,只是和姐夫是本科同学,这些年和他们夫妻二人处着处着就处成了「后天亲人」。我姐的大学不在上海,是为了姐夫才来的。她扎着两个小辫穿着一身蓝格子裙坐在华理八教看书的模样,像极了《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里那些青涩少女。如今回想起来像一张珍贵的照片镶嵌在我大四毕业那年的青春岁月里。
为了一个人爱上一座城,是那些文艺女青年们的陈词滥调。而为了一个人来到一座城,是着着实实需要一些爱的勇气和魄力。来上海的前一天我姐买好了票才告诉姐夫的,那个时候临近毕业但还没有离校,我姐来上海以后的吃住问题都没有解决,行动派的让周全派的很是抓狂。两个人在电话里吵到一度要分手的地步,我姐想想很委屈,就算分手也当面说说清楚吧,然后一个人坐着绿皮火车一路向南风尘仆仆地来了,沿途还把路过每一站的心情写下来折成千纸鹤放在瓶子里。
结果见面后的两个人却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只有久别重逢的喜悦和对未来人生的憧憬。那瓶千纸鹤被姐夫珍藏了很久,在日后三番五次的搬家中不小心遗失了。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我姐在上海第一份工作的薪水就跟当今上海的最低工资差不多。以现在的眼光和生活水准回望,是要昏死过去的。真心佩服这姑娘当年如此的果敢与决绝,赤手空拳为爱闯天涯。她从一名小虾米开始跳入汪洋的职场大海,十年来经历了各种摔打却一路蹦跶地逆流而上,如今职位和薪水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吵吵闹闹到白头说的就是我姐和姐夫这样的Couple吧。跟他们在一起,就像看情景剧似的,两个人心平气和的说不了几句就开始吵吵。毕业没多久那会有一次他们吵得厉害,少不更事又爱抱打不平的我不但不劝架,还撺掇我姐离家出走,振振有词的对她说,「不要怕,跟我一起回家,我就是你的娘家人。」刚见了大包小包的我姐,姐夫就来电话了,问她在哪,他来接她回家。眼看着我姐犹豫了一小会就开心的答应了,屁颠屁颠的跟着姐夫走了。我非常无语的在那感慨了半天,「哎,哎,真是太没出息了」。那时的我浑身上下散发的都是此种高傲的小心气,不懂如何去经营爱,是一名典型的爱无能患者。
记不清是我姐还是姐夫告诉我,当年他们回老家办完婚礼工作两年的积蓄就全用完了,领证的时候两个人的银行卡里只剩下2000多块,领完证在回家的路上还吵了一架。我怎么想都觉得是很神圣浪漫的人生时刻,真实的心路历程和现实处境竟然是这般既心酸浪漫又荡气回肠的样子。2000块与现在商场里一件像样的衣服价格差不多,很多人买个包包后面还要再加个零不止,而这是他们当时全部的家当。
细细想来,婚礼的豪华程度、钻戒克拉的大小、甚至房子的大小都与两个人是否能同心同德同进同出完全不相关。瞬间觉得年轻真好,年轻使我们冲动,年轻让我们勇敢,年轻的我们初生牛犊不怕虎。虽然目前还没有任何迹象表明我姐和姐夫会成就一份彪炳史册的伟业,但是他们却依然可以底气十足的将彼此携手面对人生风风雨雨的那份勇气传给他们的子子孙孙。而年纪越大经历越多的我们,在有了更多的能力和资本来面对未知的未来之后,却越来越习惯于躲躲闪闪犹豫不决,「有一种心动叫你是我的soulmate,也有一种角色叫你是我的备胎」,男男女女整日沉沦在暧昧中徘徊不定也不知所措。是不是我们都太贪心了,总害怕失去又想要更多。
这些年,看着我姐和姐夫的生活不断变迁,买房、生娃、升职、买车,像两只辛勤的小蜜蜂一样忙忙碌碌地建设他们的小家,日子过得简单、充实、快乐和平静。不过用脚趾头想想也能知道这样的日子里一定会有无数的压力和争吵,一定会有无数次爱到崩溃的边缘。不知道是不是每一次当爱走到绝路往事会一幕幕浮现然后将他们一把搂住,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他们没有弄丢彼此,时光把这一切都记录了下来,在岁月里滴水穿石刻成了一盘「因为爱情」的CD。
那天下午我姐在屋里哄宝宝睡觉,姐夫在厨房摆弄他的大鸦片鱼头准备全家的晚饭,我在客厅和我姐的妈妈一起包水饺。我姐的妈妈望着姐夫忙碌的背影一脸的心满意足,一副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满意的样子。一位妈妈觉得自己女儿嫁得很好,从心底溢出的那种微笑真是迷人极了。我曾偷偷问过我姐到底喜欢姐夫哪里,当时哪里来的勇气。她说,她只是觉得在同龄人里姐夫比较有内涵,又写得一手好文章。然后就没了。随即她又笑着补充了一句,「可是现在他已经彻底沦落为一个奶爸了」。
让我姐印象最深刻也最怀念的是那些年异地书信往来的日子,那会的爱情全是琼瑶剧,纯洁到一丝不染现实的尘埃。每周三周四是他们固定的收信和写信日,偶遇停电,就点一根蜡烛坐在教室的一角静静地书写一周的琐碎。她说当时那种心情就像现在工作一周在疲惫不堪里渴望周末那般自然又充满期待。那种情感早已胜过卿卿我我的你侬我侬,精神交流和心灵共鸣所建立起来的情感和信任足以支撑她守到未来的云开和月明。
岁月还很长,我姐和姐夫的故事也远未到结局,结局的样子要在这一世夫妻缘份已尽的时间那头才看得到。只是那个或许残缺的宿命亦或遥遥无期的圆满相对于际遇起伏中的精彩过程和相互陪伴,真的重要吗?现实的两面,一面温情一面无情,爱情里的善男信女们每天都在上演「相识于微识,缘起不觉间;疏离于中途,缘落悄无声;陌路于盛时,缘灭了无痕」的人生戏码。虽说名人离我们很远,可是名人过的也是人生,看看名人便可推算常人。不过我们依然要看到他们中有闹得沸沸扬扬的一部分,也有岁月静好的大多数。
作家六六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段子,《蜗居》里宋思明的太太说,「我用蚌肉忍着疼磨出来的珍珠,最后被别人挂在脖子上炫耀」。而这些年我所看到的是我姐一直在忍着痛把自己磨成一颗独立自顾的闪亮珍珠。她从来没有放弃过自我的成长和涅槃,爱的有情有义又活的认真执着,在爱的莲花宝座上不断地蜕变。青涩女孩到职场丽人,裸奋过程中每一次的灼烧都很痛吧,承受这些疼痛后她以痂为铠甲让自己越来越强大,也坐实了独立于婚姻的人生安全感,至于和姐夫那个所谓的结局究竟会怎样也已不是那么有所谓了。
春节回来时去走亲戚,本以为过一年长一岁,他们两个的沟通方式也会成人化多少长进些吧。在逗外甥女玩的时候,他们不一会又吵吵起来了。哎,两个人真是一对现世冤家…… 在这个现实势力冷的城市,我姐和姐夫的故事就像一副徐徐展开的暖人心肺的画卷,而我愿在一旁做一名赏画人。
配图:爱的邮箱,里面小图片是他们可爱的女儿。评
爱情就是一个深渊,两个人是手牵手义无反顾,纵身一跃,还是权衡利弊,犹豫不决?似乎没有标准答案。纵身一跃,可以享受飞翔的刺激和快感,但也可能摔的遍体鳞伤。找条小路蜿蜒而下,遇到问题就撤回来,固然安全,但也可能会在反反复复中错过幸福。这,就是多样化的人生吧。-
文/一诺 评/华章 小编短评
家长里短的叙述中,有年轻时的激情,也有生活的诸多纷争和磨难。文字构思时,会想着传达出怎样的一种画面,或者一种思想,一种有方向的东西,顺其自然还是方圆之间,尚有思考余地。
第三篇: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
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
最近学习工作实在太忙,拎包回到队里就坐在电脑前边噼里啪啦,实在无暇顾及卿卿我我儿女私情。当千里之外的她哭着打来电话,说公司裁员她已失业的时候,我才蓦地发现,女友的QQ心情早已更新:“许下的承诺欠下的债,没有承诺就不会存在欠债了吧!”
……
一阵心酸。
她在QQ心情上的无声拷问源于半月前的一次对话,电话中她说工作很忙很累,你要一直陪着我。天生不善言辞的我,竟只想着自己的那点愧疚,忽略了女孩对于关怀呵护的渴望,鬼使神差般上演了一出公文格式化的“实话实说”:对不起,没能陪在你身边,我只是一个大头兵,给不起你任何承诺,答应一直陪着你是很简单,可我真的做不到。温柔善良的她,早已习惯了我的古板,仍然反过来安慰我:别小看我,我可是很坚强的,集中精力把你自己的事做好就行了。
她的小名叫楠楠,整个人像是她的网名“向日葵”一样,永远不知阴暗为何物,疯癫癫、乐呵呵。情侣之间说话百无禁忌,我总是拿她活泼开朗的单细胞性格来取笑,说她是个傻丫头,脑子里面缺一根叫作“现实”的筋。这时的她,会佯装生气,瞪大眼睛挥着拳头奋起反驳:“我才不傻!我要挣好多好多的钱,我要当富婆,让爸妈不用工作,让妹妹好好上学,然后再把你包养起来,专门伺候我~”然后,一阵打闹。
我们虽然还年轻,甚至距离婚姻的殿堂还很遥远,身为“准军嫂”的她,或许并没有嫂子们的事迹那么可歌可泣催人泪下,但平淡的爱情同样奢侈。22岁的我很难体会到,当孩子生病嫂子们无声哭泣时,军营的老大哥是如何肝肠寸断,但我清楚地感受到,她纤弱的肩膀承受不住的重担,同样重重地落在了我的心里:形单影只的上下班路上,她纤细的手指拼命想拉住的,是擦着裤缝摆着直臂的手掌;百般无措的困难挫折,她无所慰藉只想靠住的,是站多了军姿不懂得委婉的胸膛;万籁俱寂的无眠长夜,辗转千里的无线电波所传递的,是几句问候之后紧张的“领导查房,先挂了”……
想起她撒娇时说过的“自从认识了你,我就喜欢上了《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打开千千静听,酸楚混在优美的旋律中潮水般袭来。
爱过就不要说抱歉毕竟我们走过这一回从来我就不曾后悔初见那时美丽的相约曾经以为我会是你浪漫的爱情故事唯一不变的永远是我自己愿意承受这样的输赢结果依然无怨无悔期待你的出现天色已黄昏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等待一扇不开启的门善变的眼神紧闭的双唇何必再去苦苦强求苦苦追问
承诺太轻,情谊太重。从军四年,既不懂得浪漫,也不晓得“给力”,常常被心爱的她称作“老古董”。而那个“傻丫头”,二十二三岁的花样年纪,在别人不解的眼神中毅然用红线把自己系在了一个“傻大兵”身上,这样的女孩,恐怕比我这“傻大兵”更“傻”。年轻的我们,除了近在咫尺的两颗心之外全然被时间与距离所狠心隔断,当饱含着委屈与不甘的抽泣从一千公里外传来,除了不断重复的“对不起”,还有什么更加贴切的词汇来送给那个傻傻想我爱我的女孩!
记得入伍前有个网帖曾广为流传:每个女孩都是为爱折翼的天使,为了爱放弃了翅膀,放弃了天堂,而当一个男孩懂得什么叫责任时,他也就变成了男人。
祝愿所有的军嫂、准军嫂们永远开心幸福!
第四篇:搜索引擎找不回记忆作文
搜索引擎找不回记忆作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搜索引擎找不回记忆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随着科技的进步,互联
然而事实上,搜索引擎真如百度广告语所说的那样“百度一下,你就知道!”吗?并非如此。搜索引擎上显示的只有冷冰冰的数字,而没有数字背后的情感;展示的只有显而易见的图片,而没有图片以外的故事。生活中有太多太多这样的事:人们能凭借搜索引擎知道刘翔昔日的辉煌,却无法想起当日风靡的“刘翔风”:刘翔身上的自强不息、勇敢拼搏被淡忘在冷冷数字下;草根发明家张继祥那些饱经沧桑的手机相机记录,单薄的图片始终难以承载他对发明创造一如既往的喜爱和为此付出的血泪。通过搜索引擎,你能精准了解事物,却无法感知那些事物背后的温度;昔日的温度只存在于记忆啊。
昔日温度,弥留与记忆,并且日久弥新。汪国真曾言:“我愿花一日时光来思考。”大脑时常给我们减负,使我们淡忘不重要的人和事物;却又保管着每个人的独家记忆,将其视若珍宝。出现记忆的困难,可能是大脑的功劳,也可能是你潜在意识的作用。倘若动脑思考,找回记忆,那个记忆将更加深刻;倘若第一冲动就是打开搜索引擎,那么这个记忆或是革命文化记忆的空白,被填补的空白因此在搜索引擎上有迹可循。由此看来,搜索引擎只是强化记忆并无法找回记忆,使之日久弥新。
创造人类的记忆的,始终是人本身;而记录人美好记忆的载体,可能是搜索引擎。但关乎情感、传统文化的人类记忆,应由我们人类自行珍藏。莫让打开搜索引擎的冲动使人类记忆失去温度与创新,使人类记忆再也找不回。
第五篇:爱上作文
这里,让孩子爱上作文
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是语文教学中最适合发展学生个性的活动领域。作文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对于“语文”二字的解释,叶圣陶先生早就讲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写作文的好坏”是衡量一个孩子语文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作文教学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显著。
近几年,对作文教学的研究使我悟得:要想让孩子爱上作文,首先要解决“无米之炊”的问题,然后掌握一定的写作方法,最后当堂作文,部分当堂面批的效果最好。
一、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是南宋著名诗人陆游教训儿子的名句。意思是说,真正要学写诗,必须在诗外下功夫,也就是需要生活实践。学诗如此,学文何尝不是?生活中处处有写作的源泉,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生活琐事都可入文,邻里纠纷,市井吵闹,街头巷尾,商场一隅,都市风情,田园野趣,大院清晨,夕阳西下……都可以成为写作的材料,在作文辅导班上,我这样告诉孩子,寻找写作的素材犹如“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材料就在五彩斑斓生活处。”
“生活大舞台,课堂小天地。”辅导当中,我把游戏搬上了课堂,给孩子们的作文“找米下锅”。课上,我捎来两个透明的玻璃瓶,里面用纸包着两样东西,然后让孩子们猜一猜里面装的是什么?就在孩子们的满心疑惑中,我请一个孩子上前小心翼翼地取出来——原来是两个鸡蛋,这节课要区分出哪个是生的哪个是熟的。就在孩子们兴趣盎
然之中,五花八门的辨别方法应运而生,然后,用三十分钟时间当堂作文。下面撷取作文中的片断,看一看孩子们的语言是多么的鲜活、灵动。
看,熟鸡蛋转起来了,像一个陀螺,呼呼有声,它自豪地看着生鸡蛋。生鸡蛋也不甘示弱,躺在那里虎视眈眈的,边喘粗气,边准备再战——“我就不信自己转不起来。”
李杰把鸡蛋转了起来,这个怎么像喝醉了酒的醉汉,晃晃悠悠,又像一个刚刚学走路的婴儿,东倒西歪走了没几步就不动了„„“生的!”同学们看完异口同声;李杰再转这个,情景可大不一样,它潇洒得像一个芭蕾舞演员,踮起脚尖,转得那么从容,那么飘逸,那么轻柔,它边转边不屑一顾地瞥了一眼躺在自己身边的生鸡蛋„„
二、作文写了从教看,巧把金针度与人。
“你能说出来就能写出来”、“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分段像手掌”、“怎样拍照片就怎样写作文”、“做人直,作文曲”、“甘蔗越吃越短,文章越写越长”……一个个浅显易懂的小秘方,还真是很灵验。写作文,应该让孩子们感觉是很轻松随意自在的事。爱因斯坦说过:“教学所传授的东西要让孩子们当作一件珍贵的礼物去接受,而不是当作沉重的责任去承担。”每节课其实是围绕一个主题进行,就像一篇散文——形散而神不散。每堂课只讲一个秘方,各种古代、现代、生活中的小故事和他的亲身经历还有游戏穿插其中,孩子们的小眼睛亮亮的,一眨也不眨,完全不像上学校的作文课那么无精打采好走神。一个个小肚皮都笑得疼了,一堂课讲完了,孩子们下课还会围着老师,探寻下节课怎样“玩作文”。
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叶圣陶先生讲:“训练训练,分开来说,训是老师的事,练是学生的事。就老师方面说,采用种种有效的方法,循序渐进地教导学生练,固然极为重要,而督促学生认真练,经常练,尤其是奏功收效的关键。”掌握了写作的技巧,马上用这个法就会写,三十分钟课堂竞赛,他们也不知道苦,只知道紧张,紧张,快,快,快……孩子们很快活。第二节课我带着孩子们做了一个“连词组句”的游戏,班里分成三个组,分别写“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在出乎意料的句子一个个组成的瞬间,孩子们笑成一团。我一句 “定格”,笑的模样成为永恒,你看我,我瞅你。“我手写我口,眼睛变成长镜头,看到什么样就写成什么样。”在我讲了作文方法之后,下面是两个同学写的片断。有的同学笑得是眼弯嘴上翘;有的同学眼睛眯成一条缝捂嘴笑怕露齿羞;丁莉莉笑得最开心,露出两颗大门牙,两颗门牙探着头仿佛在看我们笑;张恩强笑得最爽朗,震得房子嗡嗡响。
教室里成了“每日笑吧”。有的同学笑得流出了眼泪;有的笑成了一朵花;有的笑得嘴角在和眼睛比高低;花甜甜边笑边用手抹眼泪;王良笑得手舞足蹈,前俯后仰,用手不住地拍桌子„„
作文是学习语文的基础,只有在小学阶段就打好这个基础,才能使学生以后的学习更加得心应手。
“先游戏,再作文”或者“游戏和作文交替进行”的动态教学模式中“轻轻松松写,不知不觉长”中快乐完成写作任务。写作的方法。像
“题好一半文,拟题需思量”;“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文章开头很重要,变化多端挺奇妙;开门见山最易学,何必东转又西绕。”;“写事情,不嫌小,鸡毛蒜皮事不少。从起床,到睡觉,生活学习事不少。平常小事天天有,写进作文真正好。写出童心平常心,作文真实又可靠。”这些写作口诀背诵琅琅上口,让我们懂得了不少写作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