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业务和采购
业务的职责
1、邮件接收订单
2、打印订单
3、价格、版本核对
4、经理签字、订单存档
5、邮件下发订单至计划
6、查看计划交期(排程表)
7、发邮件确认交期至客户
8、进度跟踪(根据排程现场查看)
9、邮件接收客户出货计划10、11、确认交货日期
第二篇:采购业务
目录
一、总则 2
二、岗位分工与授权批准 2
三、计划与审批控制 4
四、采购价格控制 6
五、采购与验收控制 7
六、货款支付与账目核对 8
七、采购业务的监督控制 9
八、附则 10
一、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公司采购业务的内部控制,规范采购业务行为,防范采购业务活动中的差错和舞弊,根据财政部《内部会计控制规范——采购与付款(试行)》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公司采购业务特点和管理需要,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所指采购业务包括采购计划、采购订单、合同订立、价格评审、物资入库、购货发票、登记应付账款和支付货款等业务。
第三条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的采购业务管理与控制。
二、岗位分工与授权批准
第四条 公司建立采购业务岗位责任制,明确规定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与权限,确保办理采购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
第五条 公司物资采购业务严格规范和执行如下程序:
(一)计划与审批;
(二)请购与审批;
(三)询价与核价;
(四)确定供应商;
(五)订立合同;
(六)采购与验收;
(七)物资入库;
(八)账簿登记与支付采购款。
第六条 公司采购业务岗位的基本分工如下:
(一)采购部负责编制采购计划、填制请购单、询价与价格谈判、签订合同、采购物资等业务;
(二)财务部负责核定物资采购价格;
(三)财务部负责结算采购款项、登记存货及应付账款等;
(四)物流部负责根据采购计划和物资请购单办理物资入库,登记保管账等;
(五)质保部负责物资入库前的质量验收等;
(六)股东会负责定期审计检查采购业务的合规性、合理性和会计记录的正确性与及时性。
第七条 公司负责计划、核价、定购、招标、检验、收存、付款等采购业务的员工,必须参加人力资源部的岗位培训,并获得岗位合格证后方能独立上岗办理采购业务。
第八条 公司办理物资采购、核价与付款业务员工应当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办理采购、核价与付款业务的人员在同一个岗位上连续工作时间不得超过三年。
第九条 物资的采购价格、付款政策要严格执行公司授权文件的规定,各级审批人要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不得超越审批权限。
第十条 公司授权采购部、质保部、物流部、财务部分别办理物资订购、检验、收存和付款业务,其他任何部门均无权经办采购与付款业务。
第十一条公司对于重要的、技术性较强的采购业务,应当专家评审、集体决策制度。
第十二条 公司对机器设备的采购,以及一次采购价值超过50万元的材料采购一律实行公开招标办法采购。
三、计划与审批控制
第十三条 公司对采购业务实行严格的计划管理和采购目标责任制。每年l2月份,公司总经理与采购部经理签订下一的《采购目标责任书》,明确全年的采购目标、价格目标、费用指标及奖惩兑现政策。
第十四条 采购部要将采购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各个采购员,并将目标分解落实情况报公司备案。
第十五条物资采购计划的制订、审批程序和责任分工如下:
(一)生产部每月根据《产品生产计划》编制《物资耗用计划》;
(二)物流部根据《物资耗用计划》和库存储备情况编制《物资补库计划》;
(三)采购部根据《物资补库计划》编制《物资采购计划》;
(四)预算管理办公室审核、平衡上述各项计划,确保各项计划与公司的全面预算相吻合;
(五)公司总经理审查并批准《物资采购计划》。
第十六条 实施物资采购的具体依据是“物资请购单”,“物资请购单”的填制、审批程序如下:
(一)采购部根据《物资采购计划》填制“物资请购单”,“物资请购单”中必须列明如下事项:
1.采购物资的依据;
2.采购物资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和技术要求;
3.物资用途及最迟入库时间;
4.供应厂家和询价结果;
5.采购金额、付款方式与付款时间;
6.采购员及采购部负责人签字。
(二)财务部对“物资请购单”中的价格进行核定。
(三)公司有关领导按以下审批权限在“物资请购单”审批:
1.采购总金额在5000元以下的,由采购部经理审批;
2.采购总金额在5 000~5万元的,由分管采购的副总经理审批;
3.采购总金额在5~50万元的,由总经理审批;
4.采购总金额在50万元以上的,由总经理及股东会共同审批;学会计论坛
(四)经过公司有关领导审批的“物资请购单”,是采购物资及办理验收、入库及付款的依据。.
四、采购价格控制
第十七条物资采购过程中的价格决策要做到科学有效、公开公正、比质比价、监督制约,杜绝采购过程中的不正当行为发生。
第十八条 采购部和财务部要广泛收集采购物资的质量、价格等市场信息,掌握主要采购物资的信息变化。
第十九条 物资采购价格的确定要履行询价、核价、审批、谈判和备案五项程序:
(一)询价:采购部按照公司下达的《物资采购计划》,根据采购项目的时间要求,在了解市场行情、参考过去采购记录的基础上,向供应商咨询价格。接受询价的供应商应在三家以上,询价过程和供应商的报价要如实登记备案。
(二)核价:财务部根据“物资请购单”中的询价情况,在了解采购部询价过程的基础上,通过电话、计算机网络等渠道查询、核实采购部的询价结果,并将核价的情况记录备案,然后在“物资请购单”中列明核定的最高采购限价。
(三)审批:财务部核定的最高限价,经财务部负责人填写审核意见后,按照第十六条规定的审批权限报有关领导审批:
(四)谈判:采购部根据领导审批的最高限价,与供应商进行价格谈判,力争以较低的价格签订采购合同;公司常年使用的大宗物资采购业务,由公司总经理率领采购谈判小组与生产厂商直接谈判、签订采购合同。
(五)备案:采购部与供应商最终确定的采购价格要填写《物资采购价格反馈表》,报价格科备案;与供应商签订的“物资采贿合同”也要报财务部备案。
五、采购与验收控制
第二十条 根据采购物资的性质不同,公司分别采取如下采购方式:
(一)单项采购价值在3万元以上的大宗物资,从生产厂家直接采购;
(二)一般采购物资在货比三家的基础上,采用订单或合同订购方式采购;
(三)小额零星物品采用择优定点采购方式;
(四)重大采购业务及设备购置实行招标采购。
第二十一条 除仅有唯一供货单位或公司生产经营有特殊要求外,公司主要物资的采购应当选择两个以上的供货商,要从质量、价格、供货能力、信誉
等方面择优定点采购。
第二十二条 公司主要物资采购及有特殊要求的物资采购,应当审查供货单位资格;对已确定的供货单位,应当及时掌握其质量、价格、信誉的变化情况。
第二十三条 物资采购到厂,需办理如下验收入库手续:
(一)物流部验收员核实到库物资是否与“物资请购单”规定的品名、数量、供货厂家相符,凡核实无误的,验收员开具“采购物资待检单”;
(二)质保部根据“采购物资待检单”,对待检物资进行质量检验,并将检验结果填写“质量检验报告单”;
(三)物流部保管员将检验合格的物资验收无误后,收存物资并开具“物资收存单”;
(四)供应商开具增值税发票后,经财务部材料核算会计对价格、数量等项目审核无误后,开具正式“物资入库单”;
(五)“物资入库单”经保管员签字后生效,财务部据此登记账簿和办理有关结算事宜。
第二十四条 到库物资与“物资请购单”不符或未经质量检验的,一律不予办理入库和结算手续。
第二十五条 质量检验人员应当严格按标准和程序进行检验,并对检验结果承担责任。
六、货款支付与账目核对
第二十六条采购物资的付款由财务部负责,付款的依据要同时满足如下条件:
(一)订有采购合同的,要参照合同规定的时间、方式、金额付款;
(二)要在公司货币资金预算范围内付款;
(三)要在对采购发票、验收证明等相关凭证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及合规性进行严格审核、确认无误的前提下,办理付款。
第二十七条 采购付款时,由采购部填写“采购物资付款单”,分管领导按预算审批;超出预算的付款,必须由采购部申明理由,经总经理批准后,从预算外资金列支。
第二十八条财务部要加强应付账款和应付票据的管理,已到期的应付款项必须安排到货币资金支出预算中,并经总经理的审批后,方可办理结算与付款事宜。
第二十九条 财务部往来核算会计负责应付账款的核对与清理,要每个季度至少与供应商核算一次账目,核对结果要填制《应付账款核对表》备案;核对出的未达账项,要逐项逐笔查明原因,杜绝串户等错误现象的发生。
第三十条 采购部要按供应商设置物资采购台账,及时登记每一供应商的供货、开票、付款及应付账款余额增减变动情况。
第三十一条 采购入库的物资在保管或使用过程中,发现数量和质量不符合要求的,采购部要及时与供应商联系,并分别情况按以下程序进行处理:
(一)数量不足的,要求供应商予以补足;存在质量问题,尚能使用的,要求供应商给予价格折让;不能使用的,要求供应商退货或换货;
(二)需要退货或折让的物资,均需供应商开出红字发票;
(三)退货通知单、红字发票均应及时报送财务部入账。
七、采购业务的监督控制
第三十二条 股东会负责对公司的采购业务进行监督检查。
第三十三条 采购业务监督检查的内容主要包括:
(一)采购业务相关岗位及人员的设置情况;
(二)采购业务授权批准制度的执行情况;
(三)采购计划与合同情况;’
(四)采购价格及采购渠道情况;
(五)货款结算情况;
(六)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的管理情况;
(七)有关单据、凭证和文件的使用和保管情况。
第三十四条 股东会对监督检查的结果出具检查报告,发现的薄弱环节和问题,有关部门要采取措施,及时加以纠正和完善。
八、附则
第三十五条 本制度由财务部制定、修订和解释。
第三十六条 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第三篇:采购业务
恒源工厂2008年8月发生以下有关材料采购业务:
1、8月2日,向光华工厂购入甲材料2000公斤,单价100元/公斤,价款200 000元。款项以银行存款方式全部付清,材料尚未运到。
2、8月4日,以银行存款支付上项购入甲材料的运杂费1200元。
3、8月9日,收到光华工厂发来的甲材料2000公斤,验收入库,结转材料的实际采购成本。
4、8月10日,向光华工厂购入乙材料300公斤,单价500元/公斤,价款150000元,以现金支付该材料的市内运杂费800元。但货款尚未支付。
5、结转乙材料的实际采购成本。
6、8月12日,根据合同规定,为购买丙材料向海城股份有限公司预付货款60000元,款项已通过银行存款支付。
7、8月15日,向利达工厂购入丁材料600吨,单价500元/吨,价款300000元,同时以银行存款支付装卸搬运费5000元。货款暂欠。
8、结转丁材料的实际采购成本。
9、采购员王美预借差旅费5,000元,现金付.10、8月20日,通过银行转账支付所欠光华工厂货款150000元。
11、8月22日,收到8月12日预付款业务发来丙材料一批,并已验收入库。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材料价款为50000元,海城股份有限公司为企业代垫运杂费1000元,合计金额51000元,冲销原预付款后,多收部分即通过银行转账退回。
12、结转丙材料的实际采购成本。
13、8月22日,企业向光华工厂购入甲材料2000公斤,单价100元/公斤,价款200000元,;乙材料1000公斤,单价500元/公斤,价款500000元。款项以银行存款方式全部付清,材料尚未运到。
14、8月25日,以银行存款支付上项购入甲、乙材料的运杂费共计3000元。(运杂费在甲、乙材料之间按重量比例进行分摊,列出计算过程)。
15、8月30日,上述甲、乙材料运到企业,并验收入库。结转甲、乙材料的采购成本。
16、李安出差归来,报销差旅费3800元,冲销上月所借现金4000元,现金200元退还企业。
17、张岱出差归来,报销差旅费5600元,冲销上月所借现金5000元,企业退还600元现金。要求:
1、根据以上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2、编制发生额试算平衡表。
第四篇:采购业务
一、采购业务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原则
设计采购业务内部控制制度最基本的原则是实事求是,“因企制宜”,灵活兼顾。
1.相互牵制原则。一项完整的采购业务,如果是经过两个以上的有相互制约环节对其进行监督和核查,其发生错弊现象的可能性就很小。就具体内控措施来说,相互牵制必须考虑横向控制和纵向控制两个方面的制约关系。从横向关系来讲,完成某个环节的工作需有来自彼此独立的两个部门或人员协调运作、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相互证明;从纵向关系来讲,完成某个工作需经过互不隶属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岗位和环节,以使下级受上级监督,上级受下级牵制。例如,在材料采购控制系统中,采购部门只有凭领导审批后的采购单或合同(纵向牵制)进行采购,而采购的材料必需经过验收(横向牵制)后,才能办理有关手续。因而只 有经过横向关系和纵向关系的核查和制约,才使发生的错弊减少到最低程度,或者即使发生问题,也易尽早发现,及时纠正。
2.成本效益原则。企业最关心的是经济效益,如果单纯从控制的角度来考虑,参与控制的人员和环节越多,控制措施越严密,控制的效果就越好,其发生的错弊现象就越少,但因控制活动造成的控制成本就越高。因此,在设计采购业务内部控制时,一定要考虑控制投入成本和控制产出效益之比,要根据企业自身经营的实际情况,权衡实施成本与预期效益科学设立,力争以最小的控制成本取得最大的控制效果。
3.岗位责任原则。采购业务内部控制的设立是与企业的管理模式紧密联系的,企业按照其推行的管理模式设立工作岗位,并赋予其责、权、利,规定相应的操作规程和处理程序。在设置岗位时必须考虑到授权岗位和执行岗位的分离、执行岗位和审核岗位的分离、保管岗位和记账岗位的分离等,通过不相容职责的划分,各部门和人员之间相互审查、核对和制衡,避免一个人控制一项交易的各个环节,以防止员工的舞弊行为。
4.协调配合原则。设计采购业务内部控制制度要有利于各部门之间、人员之间相互配合、协调同步、紧密衔接,避免只管相互牵制而不顾办事效率的做法,导致不必要的扯皮和脱节现象。为此,必须做到既相互牵制,又相互协调,保证经营管理活动连续、有效地进行。
第五篇:采购业务授权委托书
采购业务授权委托书
本单位现授权(姓名)为单位代理人,作为本单位参加 项目评审的评审专家。同时授权(姓名)为抽取本项目评审专家成员的代理人。以上代理人在抽取评审专家的一切活动(含签署文件和处理相关事务),我单位均予以认可。
特此委托。
学院
2018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