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3号文库

爱国奉献(下)_第十六章 向警予——模范妇女领袖范文大全

爱国奉献(下)_第十六章 向警予——模范妇女领袖范文大全



第一篇:爱国奉献(下)_第十六章 向警予——模范妇女领袖

向警予(1895—1928),湖南溆浦人。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女中央委员,中央第一任妇女部长,妇女运动的杰出活动家。

17岁那年,为了寻求改造中国的“真学问”向警予离开了家乡,来到长沙投考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不久,她和蔡畅一道组织了“湖南女子留法勤工俭学团”,会同蔡和森一起踏上了出国求学的万里征途。

几个月的勤工俭学生活,使向警予的思想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1922年初,向警予从法国回到了上海,参加了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我党第一个女中央委员,后来担任了党中央妇女部部长,亲手起草了一系列关于妇女运动的文件,1927年“四·一二”,蒋介石在上海叛变了革命,疯狂地屠杀共产党人和工人群众。轰轰烈烈的大革命,面临着失败的危险。就在这样极其险恶的形势中,向警予来到了武汉,参加了党的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后,被派到汉口市总工会宣传部担任领导工作。她以全部精力,投入到“打倒蒋介石”的宣传活动中去。她编写各种通俗易懂、生动有力的宣传资料,举办短期宣传骨干训练班,组织宣传队上街演讲,散发传单,张贴标语,教唱歌曲,呼喊口号。全市两百多支宣传队,走遍大街小巷,愤怒控诉蒋介石叛变的滔天罪行,号召人们团结起来,打倒蒋介石!

1928年元月,由于叛徒告密,向警予不幸被捕了。敌人一次又一次提审,她老是重复着一口咬定的“供词”,敌人毫无办法。

她严辞拒绝了老奸巨滑的卫戍司令部秘书处长的劝降以后,提审员气急败坏地喊:“给我狠狠地打!”向警予说:“我知道你们迟早会露出这副凶相的。”

在刑室里,向警予闭住双眼,咬紧牙关,忍住剧痛,一声不吭,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在这里也同样要战胜敌人。

在敌人的严刑毒打下,她挺着,挺着,挺着„„除了怒骂和痛斥,敌人什么也没有得到。

5月1日,向警予被押往江岸区余记里刑场。她不顾宪兵殴打,阻止,向沿途民众演讲,高唱《国际歌》。刽子手用石块塞她的嘴,用皮带抽她的脸,她口流鲜血,仍然高呼口号,直到英勇就义。

第二篇:妇女先驱——向警予

怀化学院大学生第一届话剧节《向警予》初稿

演员:刘敏娜 饰 向警予

申定飞 饰 蔡和森

杜 毅 饰 军 官

余 情 饰 蔡 畅

孟翔飞 饰 葛健豪(蔡母)

崔丽萍 饰 士兵甲

袁 芳 饰 士兵乙

王作平饰 同 学 李霞艳 饰 妇女甲 李望林 饰 妇女乙

旁 白: 欧阳霞

群众:陈 梦 聂 霜 蔡 娟 余建兰 陈 程 第一幕

旁白:“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之时, 1912年春,向警予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两年后,转学至长沙私立周南女校,与蔡畅同学。通过蔡畅结识了蔡和森与毛泽东等进步青年,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蔡:我妈妈原来不叫葛健豪,叫葛兰英,我外公是曾国藩的一员部将,做过道台,所以我妈也算是大户小姐出身。年轻的时候她和鉴湖女侠秋瑾,还有同盟会的唐群英还结拜过姐妹呢!向:她和秋瑾,唐群英,结拜过姐妹? 蔡:对 向:真厉害!

畅:(悄悄话)妈,要是哥能和警予姐···· 葛:去,丫头,别胡说 畅:本来就是嘛

蔡:我妈16岁嫁给了我爸,成了湘乡大财主的少奶奶。向:那这么说,你以前还是个少爷呢!蔡:我小名叫彬彬,在老家大家都叫我彬少爷。向:那,那为什么?

蔡:为什么过上现在的日子?对吗? 向:嗯

蔡:是因为我爸和我妈不是一路人,妈妈爱读书,个性强,她相信男女应该是平等的,她更相信女人也可以成为社会的栋梁,向:那她跟我是想的是一样的。

蔡:可跟蔡家那样的老式家庭,想的就太不一样了,所以我妈和我爸一直和不来,后来我爸到了上海,学会抽鸦片,还讨了小老婆,跟我妈就彻底闹翻了,两年前,我爸自己做主,收了一个财主家五百块大洋要把我妹许给那家同样爱抽鸦片的儿子,我妈坚决不同意,就跟我爸离婚了。向:离婚?(惊异)

蔡:不敢相信是吧?在那样的封建家庭里,一个女人竟然主动提起离婚,简直就是大逆不道,伤风败俗,我爸当然不答应,就提出条件,除非我妈放弃一切家产,不拿走一分钱。他原本以为像我妈这样做了大半辈子少奶奶的家庭妇女,一旦离开夫家肯定无法生存下去。

向:可伯母偏偏就是答应了,是吧?

蔡:我妈毫不犹豫的就答应了,就这样空着两手,带着我和妹妹离开了那个家

向:所以你就从以前的彬少爷变成了现在的蔡和森? 蔡:能和妈妈在一起还有什么是不能放弃的呢?

(看了一眼在后面在忙的妈妈和妹妹)就靠那双手,妈妈养活了我们兄妹,供我们读书,她自己也很爱学习,半工半读考上了长沙的女子教员所,成了全长沙最大的学生,就在进校的那天,就改成现在的名字,葛健豪

向:蔡和森,我以前一直很崇拜你,我现在终于知道我为什么崇拜你了?

蔡:为什么?(站起来)

向:因为你有一个伟大的妈妈!(两人相视而笑)

旁白:1919年,蔡和森与向警予同船赴法勤工俭学。在漫长的旅途中,二人一同观看日出,一同讨论学术和政治问题,憧憬美好的未来,互相产生了好感。1920年6月,他们在法国正式结合,结婚照是二人同读一本打开的《资本论》;他们还将恋爱过程中互赠的诗作结集出版,洋溢着浓厚的浪漫气息——终于实现了反对封建婚姻的理想。这对革命夫妻的爱情故事传为佳话。

第二幕

旁白:大革命时代卓越久远的日子,就是中国妇女在罪恶的婚姻制度下过着终日以泪洗面的日子,向警予积极带领战友们参加了这场抨击封建制度争取婚姻自由的斗争。同胞们,起来吧!包办婚姻不应成为我们的归宿,缠绕双足不能绊住我们的脚步,我们有权利选择脚下的路,我们有义务追求自己的幸福。向:人心齐,泰山移,女同胞们未来就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

妇女解放,婚姻自由

(两位妇女举着长条“妇女解放,婚姻自由”横幅,与向警予在大街上游行示威,并四处发放传单)第三幕

旁白:1928年3月20日,由于叛徒的出卖,向警予不幸被法租界巡捕房逮捕(两名国名党士兵将向警予押上来)向:放开我,放开我,放开我。

军:我们已经查明你就是向警予,现在只有两条路,要么生要么死? 向:少废话,要杀就杀,要剐就剐,我牺牲有什么关系,你们这帮出卖民族的刽子手,等着吧!人民是不会放过你们的 军:来人啊!动手,哼!

士兵甲:向警予,你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臭娘们儿

军:住手,下去,向警予啊,只要你肯弃暗投明,前面这一条阳光大道,你不想想你自己,也要为你的孩子吧!向:呸,别拿孩子要挟我,你妄想 军:你给我带下去!

(两个士兵把向警予残暴的押下去了)第四幕

向警予被两个士兵推到在地,伤痕累累。女儿走上前深深的握着她的手

同学:你还好吗?

向:(含着泪水)这算什么,我能忍住,死算什么,我早已有死的决心,为主义牺牲,我绝不后悔(声音颤抖)同学:那孩子呢?孩子怎么办?他们离不开你啊!

向:我何尝不在乎自己的孩子,我是多么的想跟他们在一起啊!(喘气)但是,在革命面前,这就是我的使命,妮妮,博博就托付给你了,等他们长大以后,请记得告诉他们,我是为革命而死的。同学:会的。

向:我想,他们会懂的。你走吧,快走吧。

旁白: 1928年5月1日临刑前,向警予在狱中拿出两个孩子的照片,放在唇边亲吻。

向:妮妮,博博,妈妈叫你们呢。军:开门。

(两个士兵把监狱门打开,军官进去就踢了向警予一脚,并抢走了向警予正在深情凝望的照片)向:啊,我的孩子。(军官一边撕照片一边凶狠地说)军:把她给我带走。

(两士兵连拖带拽把向警予带走了)旁白:在全世界无产者的节日——五一国际劳动节,33岁的向警予走向刑场。

(两士兵押着向警予出场。他们一边押着她走,向警予一边说道:)向:我是向警予,一名共产党员,反动派就要杀死我,可革命者是杀不完的。同胞们,起来吧,反动派的日子不会长,革命很快就要胜利。啊(向警予被迫跪下,跪下的同时边说)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说第二句中国共产党万岁时,一士兵捂住了向警予的嘴,并用东西塞住了她嘴巴,但向警予还是把那几个字讲完了)

军官:(蹲下)向警予啊,我现在再给你一次机会,你还有什么好说的(把向的头拨向一边,凶狠地说)(一士兵把向嘴上的东西拿掉)向:中国共产党万岁!军官:动手,直接动手!

(一士兵把向警予执刑了,向警予倒地···)

旁白:作为我党著名的妇女领袖,向警予把她短暂而壮丽的一生

献给了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她在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史上所做的开创性的贡献,以及她为理想献身的革命精神将永远受到后人的敬仰,让我们一起向向警予同志致敬。(全体演员上台,敬礼)最后定格:两人举起“妇女解放婚姻自由”的横幅···

第三篇:爱国故事:向警予改名的故事

爱国故事:向警予改名的故事

爱国故事:向警予改名的故事

向警予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女中央委员,是党中央的第一任妇女部长。1928年,不幸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年仅33岁。她原名向俊贤,为什么后改名为向警予呢?一年夏天,学校开运动会。在400米决赛中,一位运动员奋力猛冲,后来居上,夺得第一名后突然晕倒在地,向俊贤和同学们将她扶起送到医院救护。

当晚,向俊贤对同学们说,今天400米赛跑获第一名的同学,他的拼命精神多么可贵啊!国家光明灿烂的前途,全靠我们齐心协力去创造。现在,外有列强欺凌,内有军阀割据,政府腐败,社会黑暗,如果我们把赛跑运动员那种拼命的精神用来拯救国家和民族,我们的国家就有希望了。为了国家自强,为了民族自强,我们为人做事求学问,都要有这种拼命精神。我已想好了,从今日起,我改名叫向警予,就是要时时敲响警钟,提醒自己不要忘记用拼命的精神去求学问、救国家。

第四篇:向警予家书读后感体会发言

向警予家书读后感体会发言

一、千里求学,她从溪流汇入海洋

1895年,向警予出生于湘西山区的一个富商家庭,从小她就充满求知渴望,关心国家兴亡,先后到常德、*求学。在常德学习期间,她和丁玲之母蒋胜眉等7位女士结拜,一起探讨妇女运动、群众运动、工农解放等问题,外界称为“常德七姐妹”。

1919年底,向警予远赴法国勤工俭学。在法留学期间,她白天打工,晚上学习法文,生活困苦,却磨灭不了她的学习意志。几个月后,她便能读法文版的《共产党宣言》《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等著作,同时她的救国理想逐步发生了变化,从教育救国转变为革命救国。

期间,她的侄女向功治去信向她最信任的姑姑谈起自己不成熟的人生理想,回信中,向警予肯定了向功治在学业和思想上的进步,并且鼓励她亲师取友、问道求学。她写道“毛泽东、陶毅这一流先生们,是我的同志,是改造社会的健将,我望你常在他们眼前请教”“望你于潜心独研外,万不要一事不管、一毫不动,专门只关门读死书。”

向警予在回信中既包含对后辈的关心爱护和教导,又宣示着自己寻求真理、改造中国的伟大抱负,体现了她爱国爱家高远的情怀和境界。

二、上下求索,她从柔弱走向坚强

1922年初,向警予回国,积极投入到领导中国最早的无产阶级妇女运动中,并在党的二大当选为第一个女中央委员,先后起草了《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妇女运动的决议案》等一系列文件和决议,并担任《妇女周报》的主编,用马克思主义理论阐述中国妇女问题,培养了大批妇女工作干部。1939年三八妇女节时,毛泽东称赞她为“为大革命牺牲的模范妇女领袖、共产党员向警予”

1922年,向警予二哥病逝,革命正处于白热化阶段,她在外地于同一天分别给父母、六哥、大嫂、二嫂连写4封家书,她写道“儿书此函,有一耿耿在念之事萦注于心,此度二哥之变两亲如不达观,恐于身体健康更重儿辈不孝之罪”。家书中,她还责备自己“不近人情”“不孝不友”,甚至追问自己“这样匆匆为什么?”一边是革命,一边是家庭,分身乏术的她面临巨大的压力,可她最终还是以一名女性最柔弱的心境,作出了一名革命者最坚定的选择。

三、淬火成钢,她从自由踏进牢房

1928年3月,由于叛徒出卖,向警予不幸被捕。被捕后,她仍然坚持斗争,面对严刑拷打,依然怀抱坚定的信仰,敌人用尽一切手段也不能从她口中得到任何党的机密。她对狱友说“人都应该珍惜自己的生命,然而到了不能珍惜的时候,只有勇敢地牺牲自己。”

参加革命以来,她甚少陪伴自己的孩子,甚至连女儿的回忆中,都说“对母亲的印象不甚清晰”。她最挂念的也是她的一双儿女,当时大的孩子不足7岁,小的只有3岁多,在狱中,她给自己的儿女留下一封慈母之信,里面写着“小宝宝,小宝宝,妈妈忘不了......希望像小鸟一样,在自由的天空飞翔,将来在没有剥削的社会中成长”。女本柔弱,为母则刚,残酷的生活无法让她儿女情长,她依然坚定地选择转身,走进风暴,拥抱信仰。

四、生若夏花,她以灿烂注解死亡

向警予是工人们敬爱的领袖,1928年5月1日,反对派专门选择在这一天杀害向警予,想达到“以儆效尤”的目的。可是在去刑场的路上,向警予向工人们高唱《国际歌》并呼喊口号,敌人恼羞成怒,只好慌忙向她嘴里塞石头,并用皮带勒住她的双颊。当天,她被杀害于武汉余记里空坪刑场。

向警予牺牲时留下遗言“人迟早是要死的,但要死的明明白白,慷慷慨慨。”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为了追求真理,追求解放,为了党的事业和共产主义这“唯一光明唯一希望”,她舍弃了亲人、爱人、挚友乃至于自己的生命。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离家之人最盼家书,生离死别的烈士家书,更为动人,更为惊人。向警予同志的一生虽然短暂,可她为革命勇往无前,舍生赴死的精神却无比绚烂,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斯人已逝,我辈当立。革命先烈无私无我的境界和情怀需要我们学习传承,更需要在“两个百年”的伟大实践中,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继续*使命,担责在肩,砥砺前行

第五篇:试论向警予精神的现实意义

试论向警予精神的现实意义

向警予是中国共产党唯一的女创始人,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党第一个女中央委员,第一任妇女部长,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和杰出领袖。值此向警予诞辰120周年之际,我们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深切缅怀她为党、为祖国、为人民建立的不朽业绩,追思她为人民和妇女解放事业不懈奋斗的光辉一生,学习她的革命精神、崇高品德和优良作风,进一步激励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协调推进“四个全面”,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追求真理

坚守信仰

追求真理,坚守信仰,是向警予精神之本,也是向警予一生最鲜明的政治品格。

向警予在青少年时代就已深受爱国主义思想的影响,产生了追求新知识、追求真理的强烈愿望。她是当时湖南学生爱国运动中的活跃分子和领导骨干。为了探求救国之路,她不远万里到法国勤工俭学,当她认识到“财产私有制,是万恶之源”,“这种制度,在理不应存在,在势不能存在”之后,便毫不犹豫地抛弃了自己曾经信封的教育救国信念,把共产主义事业作为自己毕生奋斗的崇高理想,她说:“我们不能不拜服马克思空前发明唯物史观之卓识。”她在给毛泽东的信中表示,从此要“驾飞艇以追之”。

她在留法勤工俭学期间,为追求真理,刻苦学习法文,查阅字典,研读《共产党宣言》《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等原著,思想产生了质的飞跃,认识到只有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彻底消灭一切剥削制度,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才能“改造中国与世界”。她说:“我们奋斗的目标是共产主义社会”,“要让千百万人都知道只有共产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起来革命这一条路。我们的信念是坚定的。别看现在我们人少,贫苦大众总是多数。只要大多数人都懂得要解放,我们的事业就能成功”。她和蔡和森等同志一道,主张旗帜鲜明地成立共产党,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实现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

向警予不仅自己坚信共产主义,如饥似渴地学习马克思著作,而且写信给国内新民学会的朋友,鼓励他们到法国去接触革命浪潮,学习马克思主义,她说:“无论如何,耳目接触,总比在国内要好一些。”她总是千方百计地想为中国革命多培养一些马列主义人才。而且她通过书信和编译资料,有力地帮助了毛泽东、陈独秀、向叔衡等同志了解马克思主义和各国的情况及其革命经验,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出了重大贡献。

1922年,向警予回国后,作为党中央的第一任妇女部长,她亲任《妇女周报》主编,在《向导》《先锋》等报刊上发表了一系列论述中国妇女解放的文章,努力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来分析和认识中国社会和妇女问题,并对党的三大、四大妇女运动决议案起草了许多重要指导文件,系统地阐述了我国妇女解放运动的有关理论问题。

1927年,向警予从莫斯科回国,参加了党的第五次代表大会,坚定地站在毛泽东一边,用马列主义理论,深刻地剖析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的路线。她在担任湖北省总工会女工运动会会员,负责省委妇女部宣传工作以及《大江》报主笔期间,宣传党的主张,宣传马列主义,她说:“《大江》愿做你们的明灯,在黑暗中照亮你们走在光明的大路上。”1939年,毛泽东在延安庆祝三八妇女节大会上,高度评价向警予,并号召大家“要学习大革命时代牺牲的模范女领袖、女共产党员向警予同志,她为妇女解放,为劳动大众的解放,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了一生”。

革命理想高于天。没有一大批具有坚定共产主义理想的中华儿女,就没有中国共产党,也就没有新中国,更没有今天我国的发展进步。正如习总书记所说:“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得‘软骨病’,就会在风雨面前东摇西摆。”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有些同志信念动摇,理想缺失,前途变“钱图”,有钱就图。“五毒贪官”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陈安众,湖北省天门市市委原书记张二江就是佐证,他们最终走向了人民的反面。

1992年,88岁高龄的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不要惊慌失措,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用了,失败了。哪有这回事?”作为共产党员,掂掂我们肩负的使命,我们必须时时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始终坚持把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结合起来,切实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练就共产党人的钢筋铁骨,铸牢坚守信仰的铜墙铁壁,矢志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这才是学习向警予精神的根本。

心系群众

一心为民

心系群众,一心为民,是向警予精神之核,也是向警予的一生追求。

心系群众,一心为民,源于向警予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情谊。她说:“我们眼看成千上万的劳苦民众,受着资本帝国主义的压迫,他们的生活像牛马,我们要为这些牛马谋解放!”“我们应当领导群众为群众的利益而奋斗。”1925年5月10日,她在中国妇女协会成立大会上,大声疾呼:“要注意群众,时时为群众利益奋斗。并要热切帮助最多数、最下层、最痛苦的工农妇女广大群众。”这质朴的语言,集中表达了向警予对人民、对祖国的大爱。

向警予十分重视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她说:“盖伟大的事业,必须要有一个伟大的组织,要有一个伟大的群众的后援,然后才可以达到目的。”她反复强调,我们的主张若提出来,“没有群众的援助,是终于不能成功的。”在她的一生中,无论在艰苦岁月还是身居要职,都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作为制定方针政策和做出决断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坚持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努力为党和人民的利益奋斗。

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是向警予高度重视的问题。她说:“党员是核心,要把群众团结在自己周围,身边没有群众,就不是真正的共产党员。”正如陈云所说:“党脱离了群众,就成了光杆子的党,这样的党也是不能存在的。”向警予在工作中,时刻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发扬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紧紧依靠群众,经常深入工厂、学校、家庭,了解情况,宣传群众,组织发动群众,团结群众,为党的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奋斗了一生。

向警予坚持从人民创造历史的活动中吸取思想营养和前进动力。她说:“我们要完成妇女解放的使命,只有去找群众,只有去找生活最痛苦、要求解放最迫切,而最富有解放精神与魄力的群众。这种群众,才是我们妇女运动真正的基础。”她反复强调群众最有智慧,最有办法,也最有力量,共产党人必须虚心向群众学习。她说:“一个革命者,就要在群众中锻炼自己,以后有了经验就会好的。”“要代表各种人民利益的要求,为各种人民的利益要求而奋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向警予始终以人民利益为最高准则来开展群众工作和领导工作。

心系群众,一心为民,是最深沉、最有力量的情感,是博大之爱。但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有些党员却背离了党的宗旨,一生只有自己,一心只为自己,只为小家庭或者小圈子谋利益,蜕变成了腐败分子。我们要学习向警予心系群众、对人民的深情大爱,始终为人民利益而奋斗,努力践行习主席指示 “我们的事业崇高而神圣,我们的使命艰巨而光荣。今天,面对艰巨繁重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全党同志一定要坚持同人民在一起,坚持以百姓心为心,努力解民忧、办实事,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汇聚强大力量”。

脚踏实地 求真务实

脚踏实地,求真务实,是向警予精神之基,也是向警予一生最重要的思想特点。

对求真务实,向警予践行了一生。她说:“此事不在架空,而在求实”,“宜多方谛审,多方考虑,以求其真”,“当求真心得,做真事业”。她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工作。她常说自己就是“实事求是派”“要多干实事”“实干兴邦”。她常对同志们说:“我们的工作应当深入到下层贫苦民众中去,唤醒千百万最受压迫的妇女,为她们自己解放利益而奋斗。”即使在极端的白色恐怖情形之下,她也曾用一切方法深入群众,深入实际,保持了党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团结了群众中的广大干部,努力为党工作。向警予以她短暂一生的实践证明,她是一位高瞻远瞩的思想家,政治家、也是一位求实、务实、踏实的实干家。

向警予一生特别强调“知行统一”,这是成事的根本。说一套做一套,贻害无穷。她说:“我们只有根据我们自己的主张,一面努力准备改造社会的学识,一面参加实际的社会运动,学与行打成一片,真实的努力的前进”,“方能达到目的”。并希望党内同志“知行合一做个好模范”。正是因为她具有这种彻底的求真务实精神,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向警予在党分配的工作中干得有声有色,成为了我党妇女界的杰出领袖。

依靠调查研究做决策,是向警予一贯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她说:“出主意、作决策,绝对不能凭主观的空想。”并提倡“各种议案讨论,各代表各个自由陈述意见,互相切磋而资交换”。在党的三大、四大会前,向警予总要做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听取多方意见,为党的决议制定做出了重大贡献。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我们学习向警予精神,就要像她那样运用马克思主义观察问题、处理问题的思想方法和领导艺术,掌握真实情况,把握客观规律,发扬务实高效不尚空谈的工作作风,踏踏实实做好工作。现在,在我们党内,贯彻执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状况总体是好的,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有的干部很少下基层,坐在办公室拍脑子、作决策;有的不按客观规律办事,急功近利,急于求成,以致蛮干、瞎干;有的弄虚作假,搞形象工程,说大话、说假话等。习近平同志指出:“能不能做到实事求是,是党和国家各项工作成败的关键。全党同志一定要把实事求是贯穿到多项工作中去,经常、广泛、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努力把真实情况掌握的更多一些,把客观规律认识的更透一些,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打下扎实的工作基础。”

勤奋学习勇于创新

勤奋学习,勇于创新,是向警予精神之源,也是向警予一生最鲜明的政治品质。

向警予从小就勤奋好学,正如蔡和森所说:“在学校,警予是最耸人听闻的‘文武双全’第一名。”1914年5月,杨昌济先生在日记中曾夸她是“女教育界之人才”。在法国,她研读马克思主义原著,坚持夜以继日,废寝忘食,以致“煎伤太过”,几乎“不能支持”。她认为一个革命者,必须具有追求真理的强烈欲望,锲而不舍地钻研新的知识学问。她写道:“惟求真理乃能研究,能研究,学斯日新也。”她认为:“日新之学,学之大经也。”向警予在长期实践中坚持不懈地刻苦学习,具备了很高的思想理论水平和解决问题能力。美国学者戴利亚?达文在她的《妇女与工作――革命中国的妇女与党》(1976)一书中写道:“在向警予1928年就义之前,她一直是共产党内主要理论家之一,是党在妇女问题上的权威”,“是共产党妇女工作纲领的奠基人。”

向警予一直倡导学习目的要明确,方能出效果。她说:“学问事业,原不是教师们能给于我的,根本还在自己的努力。但是仅止空空洞洞的努力,仍旧得不到结果的。第一要有目标,就是要知道我为什么读书;第二要有方法,就是要知道我怎样读书。这样有目标有方法的读书,才能得着读书的结果,发生读书的效果。我认为欲定吾人读书的目标,首宜认清时代,次宜认清自己所处的地位,再次,宜认清今日社会急切的需要。”“我们读书的目标,应是‘准备改造社会的工具’。”并明确指出:“提倡看书报杂志,这是改造思想、滋养思想的唯一妙法”。

至于读什么?向警予主张要广泛猎取,才能知识面广。她说:要“纵览古今,横观东西”,“历史学、社会学、社会进化史、经济学、政治学、法律学、哲学等等,都应加一番体会”,“天文学、地质学、物理学、化学等等,都应弄个相当根底”,“那些具体的说明自然与人生的科学书,如生物学、人类学、文化史等”,“‘国学’书――凡是书都可以读的”。怎样读?向警予认为除个人读之外,还可组织读书会,这相当于我们今天的党委中心组学习,她说:“以上云云,完全是为个人读书说法,更进一步的办法,就是组织读书会,将志趣相同的团结起来,这就是树立中心,化臭腐为神奇的办法。”

理论联系实际,学用结合,是向警予高度重视的问题。她说:“就该是边学边用,学用结合。我在百忙中也要挤时间看书,有时还要写文章,拟定计划,要知道,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应多读新书报,多与实际社会接近。”她特别告诫干部要有真才实学,她说:“如果自己实力不雄厚,没有真才实学,便不自量力地去担任重要职务,是万万要不得的。”“有名无实,害人害已,余必不为。呜呼,余今乃知虚名之灾也。”

在向警予身上,学习和创新是紧密相连的。纵观她一生,可以清楚地看到,她身上始终洋溢着一种革故鼎新、一往无前的勇气,一种善于创造性思维、善于打开新局面的勇气。她21岁回到家乡溆浦接办女校,亲任校长,首招男女学生,还发动妇女不缠脚、不穿耳,提倡勤俭朴素和劳动,并亲自带领男女学生进行清洁扫街运动,并主动津贴贫苦学生,提倡半工半读,还翻山越岭走遍四乡开展劝学运动。她是女青年中第一个参加新民学会的女会员,勤工俭学时,第一个加入共产党的女党员。在上海,她带领女工上街游行罢工,创办妇女协会;在湖北,她主笔《大江》报,唤醒工农大众战胜白色恐怖。她说:“我们既挟雷霆万钧的大力,从事改进革新运动,应当朝个较高较进步的理想走。”“要为历史造光荣,敢望祖鞭先著。”“实施一切足以致世界经济重造乃人类亲善之方法。”

向警予的学习、创新精神,永远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观看当今,在我们的队伍里,仍有一些人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产生了只图享受,安于现状,宁愿花钱海吃海喝却不愿花钱买书订报,宁愿花时海聊打牌却不愿挤时间看书读报。我们学习向警予精神,就要践行习主席的教导“全党同志一定要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自觉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广泛学习各方面知识,做到学以益智,学以励志,学以立德,学以修身。”

严于律己

胸怀坦荡

严于律己,胸怀坦荡,是向警予精神之要,也是向警予一生最光辉的人格魅力。

向警予始终站在贫苦劳动人民一边,始终以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不屈不挠面对困难,有情有义对待同志,一以贯之严格要求自律,自始至终谦虚谨慎,胸怀坦荡,是我们共产党人自觉加强党性修养的光辉典范。

向警予在学生时代和自己办学期间,就懂得纪律、法制的重要,必须严格遵守。她说:“法律制度为社会生活之模型,人的思想行为常常要受这种模型的限制”,只有“在严守秩序之中,达到最后的胜利”。在解释她亲自制订的“校训:自治心、公共心”时说:“自治心,就是要求每个人,自己约束管理自己,端正自己的品德;公共心,就是有关国家社会的事只要对公众有利,不论对自己有利无利,都应该去做”。向警予参加中共二大,成为中央妇女部第一任部长后,更把党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严守党的秘密,遵守党的纪律”,“坚决执行党的决议”,成了她的最高准则。

向警予严格要求自己,生活简朴,敢于解剖自己,对自己的问题“毫不敷衍,毫不迁就”。她说:“女人另一个问题是苦闷,思想不开朗,这些都是落后弱者的表现。一个具有坚强意志的人,向着奋斗目标前进,努力工作、学习,思想上已有远大的美好前景,还有什么能侵袭扰乱我们心境的呢?有时我也犯这个毛病,可是我警告了自己,努力克服它,决不让它玷污我!要前进,要奋斗,常常鞭策自己,警告自己则是完全必要的。”

向警予对待同志、对待亲人,谦逊随和,平易迈人,敢于担当,善于同人合作共事。无论在上海还是在湖北工作期间,从不以个人恩怨待人处事,在困难、危险时刻,总是冲在前面,勇挑重担,对同志关心、爱护,形成了亲密无间的革命友谊。她常说:为人“要人格高尚”,“眼光要远,胸襟要阔”。陈桓乔在回忆《我和向警予大姐相处的日子》一文中说:“大姐原则性很强,同志有不正确的言论,她就当面指出,不说客套话。所以同志们对她是敬佩中也略带几分惧意,我们都称她‘向大姐’。当时她还有个别号‘老祖母’!这是对革命前辈的尊称。”

共产党人拥有人格力量,才能无愧于自己的称号,才能赢得人民的赞誉。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今天,一些党员干部包括领导干部自由主义、好人主义盛行,组织涣散,纪律松弛,滥用权力,违法乱纪,贪污腐败,台上道貌岸然,台下乌烟瘴气,戴着假面具,成为“双面人”,在群众中造成恶劣的影响。我们学习向警予精神,就要严格律己,力戒私奢贪,自觉遵守党的政治纪律,追求健康的生活情趣,自觉远离低级趣味,提升道德境界,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自觉践行习主席的指示“加强党性修养,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正确对待组织,正确对待同志,正确对待权力,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党和人民事业赤诚奉献,以身作则推动营造风清气正的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

英勇无畏

坚贞不屈

英勇无畏,坚贞不屈,是向警予精神之髓,也是向警予一生最恢宏的革命气度。

英勇无畏,坚贞不屈,是共产党人的崇高品德。向警予这种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表现在她一生的方方面面。为追求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向警予不畏艰难,刻苦学习。她说:“有志改造社会的人不可不注意浏览”,在学习上也要“忍苦耐劳”。她在法勤工俭学,在苏学习期间,孜孜不倦地研读马克思、列宁原著,坚持攻坚克难,边查字典边阅读,并常常为一些理论问题或具体问题思考到深夜,她的爱人蔡和森说:“警予呀,常常在深夜还研究问题,有时还要拉我讨论,闹得我睡眠不足,真苦。”

向警予对革命工作一贯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迎着困难上,敢啃硬骨头,她说:“革命者,应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上海,她领导上海女工大罢工,临危不惧,不怕牺牲,经常深入工厂,想尽一切办法同广大群众保持联系,团结广大群众和干部,顶住逆流,坚持斗争。在武汉时更是忘我工作,杨之华回忆说:“她担任总工会宣传部的秘书,白天跑的忙,晚上写的忙,忙得不能吃饭的时候,买几个烧饼来充饥。”当时,组织上考虑到武汉环境的险恶,打算让向警予到湖南去工作。但她不避艰险,不畏强暴。她说:“武汉的工作很重要,不能放弃,要有人留下来坚持斗争。”“全看我们能否在失败中忍耐奋斗。我们不要因为失败而灰心,要因失败而加倍努力!”后来经组织研究,决定她留在武汉,并担任了重要领导工作。她就是这样不顾个人安危,忠心耿耿为党为革命事业奋斗。

生与死,是对革命者的一块试金石。向警予交出了合格答卷。1927年,武汉国民政府叛变革命,大批屠杀共产党人,一批又一批同志被捕和牺牲,周围的同志劝向警予转移到别的地区避避风险,她坚定地说:“不,斗争越是困难,越是残酷,越是需要我留在这里。我们革命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是为了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我决心贡献自己的一切”,“共产党是不怕杀头的,怕杀头不叫共产党”,“为主义牺牲视死如归”。1928年春,由于叛徒的告密,向警予在法租界被捕。她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在敌人法庭上和监狱里,经受了各种严刑拷打,但她毫不屈服。她严守党的机密,教育难友坚定革命必胜信心,组织绝食,坚持斗争。在走向刑场的路上,向警予面不改色,仍然慷慨激昂地发表论说。她一边高唱《国际歌》,一边高呼;“打倒国民党反动派!”“打倒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崇高革命气节。

今天,全党上下,全国人民,正在为推进“四个全面”而努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越是伟大的事业,往往越是充满艰难险阻,越是需要我们发扬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敢破敢立,敢闯敢试,义无反顾把改革开放不断推向前进。习主席指出:“伟大的事业呼唤着我们。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把老一辈革命家开创的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这是我们的历史责任,也是对老一辈革命家的最好纪念。”

注释:

本文中所有引文摘自《向警予文选》(人民出版社,2011年12月版),《向警予纪念文选》.(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10月版),《向警予》.(刘茂舒主编.武汉出版社,1995年版)。

(作者刘东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政策研究室原主任,大校)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