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时教案 2
课时教案
课题:Maya角色动画的学习
周次:教学目标:
学习并掌握角色基本运动的知识,熟练运用相关工具完成角色走、跑、走-跑-跳、砍树的动画制作。
教学重点:
1.角色的基本运动规律
2.角色的走、跑、跳的运动规律
教学难点:
对走、跑、跳的相关细节的掌握课时数
教学过程:
1.学习人走路、跑步的基础知识,系统的了解运动的姿势以及时间的把握。
2.使用maya调人的走路动画,着重掌握脚、重心等的运动规律。
3.使用maya调人的跑步动画,着重掌握脚、重心等的运动规律。
4.将前面所学知识串联,进行“由走转跑再转跳跃”的动画学习。
5.学习角色砍树的动画的学习,进一步掌握角色动画的相关知识。
6.个别指导过程
7.完成后提交作业
8.总结
作业布置:完成走路、跑步、跳跃的动画的练习
第二篇:photoshop教案 课时:2
课时:3 教学目的:通过本次课使学生了解并掌握部分工具的使用方法 教学方法:讲解+演示
教学内容:形状绘制工具组、裁切工具组、切片工具组、注释工具、吸管工具、抓手工具、缩放工具等
教学重点:形状绘制工具组、裁切工具组
一、形状绘制工具组
1、矩形工具:用于绘制矩形的图案,其使用方法类似矩形选取工具。
工具属性:最左边一组三个按钮用于确定矩形工具的绘制模式,其中前两个涉及到路径的操作,将在路径一节中介绍,本节仅介绍第三种模式,这种模式用于绘制矩形并用当前的前景色填充。
接下来的一组6个按钮,用于在形状工具间快速切换。单击其后的三角下拉按钮可以调出相应工具的选项设置对话框,如图所示为矩形工具的选项设置。其中:
不受限制:默认选项,选中该项,对矩形的绘制没有任何限制。
方形:用于绘制正方形
固定大小:用于绘制固定大小的矩形,矩形的长宽由后面的W、H指定。比例:用于固定所绘制的矩形的长宽比例,长宽比由后面的W、H指定。从中心:每次绘制矩形时,鼠标的单击点为矩形的中心。
对齐到像素:选中该项,则将矩形的边缘以像素为单位对齐。
右端这几个选项与选区工具类似
2、圆角矩形工具:用于绘制具有圆形顶点的矩形。
工具属性中其它选项与矩形工具相同,多出一个半径选项,此选项用于设置圆角半径。
3、椭圆工具:用于绘制圆形
4、多边形工具:用于绘制各种正多边形及其变体
工具属性中“边”用于设置所绘多边形的边数。其工具选项设置如图:半径:用于设置多边形的大小
平滑拐角:用来产生具有圆角的多边形
其中:
星形:用于产生星形,后面的文本框用于决定星形的角度
平滑缩进:当绘制星形时,可以使用此选项,形成由圆弧组成的星形。提示:综合使用平滑拐角、星形和平滑缩进,可以产生更多的变体。
5、直线工具:用于绘制直线。
工具属性栏中粗细用于设置直线的宽度。其工具选项起点:用于在直线的起点添加箭头
中
终点:用于在直线的终点添加箭头
宽度:用于设定箭头的宽度与直线宽度的百分比,范围为10%-1000% 长度:用于设定箭头的长度与直线长度的百分比,范围为10%-5000% 凹度:用于设定箭头的内凹程度与箭头长度的百分比,范围为-50%-50%
6、自定义形状工具:可以绘制PS内置的形状图案。
工具属性:
形状:用于选择所绘的图形
设置选项:其中
不受限制:可以自由地绘制所选的图形
二、其他工具
1、注解工具:是以文本的方式给图像添加注解。
三、剪切和移动工具:
1、剪切工具:用于切除或隐藏图像中多余的部分 工具属性:
宽度与高度:用于确定选区的长宽比,而非实际的值。
分辨率:用于确定剪切后图像的分辨率,后面的下拉框可以选择分辨率的单位 前面的图像:以图像的宽度和高度填如前面的宽度与高度文本框,决定选区的长宽比。清除:清除宽度与高度文本框中的值,此时选区的长宽比不固定,选区创建完毕后,属性栏为其中
屏蔽:选中此项时,使用一种颜色遮挡住被裁减的区域 颜色:用于选择被屏蔽区域的颜色。
不透明度:设定屏蔽剪裁区域的不透明度,100%时为完全不透明。透视:选中时,可以对选区做扭曲变形
2、移动工具:用于移动图像
技巧:按住Shift键使用移动工具,则只能沿横向、纵向或45度方向移动。
按住Alt键使用移动工具,则可以复制选区内的图像或整个图层。工具属性:
显示边界:若选中此项,则在选区的边缘出现8个控制制点(若不存在选区,则在整个图层的周围出现),此时可做各种缩放和变形操作。
其它选项由于涉及到关于图层的操作,将放在图层一章中介绍。
本节作业:
1、用形状工具绘制一幅森林的图画,大致画面为草地、树木、小动物
2、绘制一个被丘比特神箭射中的心
第三篇:操场上教案2课时
陶思浩中心校 石慧娟 《操场上》教学设计说课及反思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识字
(一)第四课《操场上》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操场上》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的一篇识字课。这是学生学完拼音后第一个识字单元的第4课。本课有一幅表现操场上热闹的图,6个表示体育运动的词语和一首儿歌。图上画了小学生在操场上所玩的大部分体育活动,儿歌描绘了操场上活动的情形,告诉学生体育锻炼可使身体更强壮,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学生分析】
一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大多数学生活泼好动,大胆且独立,对事物具有积极乐观的态度,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好动、好玩是他们的天性,所以让学生在动中学,学中动。【设计理念】
本设计充分利用儿童活泼好动的天性,创设一种自由、平等、和谐的氛围,在师生的对话、活动、交流中进入真情交融的境界。从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几种辅助性教学方法入手,把童真童趣融入课堂,使语文教学富有诱惑力,促使学生好学、乐学。【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⒈、认识“打、球、拔、拍、跳、高、跑、步、足”9个生字,会写
八、入、2个字。
2、认识“足字旁、提手旁”2个偏旁。过程与方法: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掌握学习生字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有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意愿。【重点、难点】
重点:9个生字和写2个生字。
难点:学习课文时通过学习生字的方法,掌握学习生字的方法。【课前准备】
1、生字词卡片。
2、课件。【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老师黑板画出操场图)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做运动吗?(喜欢)那就跟老师一起来吧!(老师相机板书课题)
2、谁能拼读课题?(个别读,齐读课题), 注意平翘舌和后鼻音。
二、看图说话:
1、铃声响,下课了,操场上,真热闹。小朋友们请看,有许多小朋友都跑到操场上来做运动了,小朋友们在操场上做些什么呢?
(老师黑板上贴上几组运动的图片,学生随贴随说出运动项目)生:跑步、打球
师指导: 有的小朋友在———(说话要完整)2
2、能用这个句子把你们刚才所讲的串成一句话。出示句式:下课了,小朋友们有的在„„有的在„„还有的在„„”指着图说话。
3、你们的眼睛真厉害,把小朋友们在做些什么运动都说出来了。
三、自读词语:
1、呈现词语,领读词语。(师逐个出示六个带拼音的词语卡片逐个领读,然后并让生将它们贴到图上相应的位置上)。
2、借助拼音,自主认字。(请打开语文书52页,借助拼音自由读词语,用圆圈画出词语中的生字,再把生字多读几遍。)
3、指生读(要有点指导、比如跳高、跑步、拍皮球、踢足球的读音)——当老师来带读——开小火车读——学生读,老师做动作;男生读,女生做动作;女生读,男生做动作——齐读。
4、去拼音读。(真棒,刚才我们在拼音朋友的帮助下读准了字音,现在拼音宝宝回家了,你还会读吗?谁会?请一位小老师带领大家读。
四、学习词语中的生字:(按偏旁规律识字)
1、两人一组摆一摆,分一分。这些都是小朋友喜欢的体育活动,现在呢,拿出老师课前让你们做的词语卡片,把它们排一排,分一分,看发现什么?告诉老师你是用什么方法来分的?(学生摆一摆分一分,老师巡视)
2、汇报交流,指导理解字形字义:
(1)刚才的摆一摆,分一分中,你发现了什么?怎么分的?
生汇报:打 拔 拍 这些字的左边都是一样的。它们都有“手”字,这三个字都是提手旁,都是表示手部动作。
生汇报:跳 跑 足,它们都有“足”字,说明这些动作都是用脚的。
(2)同学们看,这几个提手旁的字,为什么不直接写成“手白”呢?“足”字和足字旁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大家请看!
老师黑板上画了两个篆字,猜猜这两个古汉字是什么字?
像人在走动,两条腿在飞奔。人走就要用脚。古人就是画了这个图形表示足字。人带着东西两条腿还能甩开飞奔吗?所以在与其它字组合时候,足字旁的口子的下半部分变成“止”字,就要写成“跑”。
表示伸张开的五指,手是不做动作的。是单个的独体字。表示摇动摆动的手。手在做动作,与其它字组合时,就要写成“拍”。
中国汉字文化源远流长,中国古人极具智慧,中国汉字就是他们通过观察,依据人和事物的状态来造字画字的。小朋友在识字记字的时候一定要善于观察,多多积累。
(3)做动作,知字义:我们一起来做一做关于手和脚的动作吧!老师读字,你来做动作。
3、记忆生字,学习识字方法:小朋友们都记住了这些字,你们还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1)加一加,换一换:如:“打”是提手旁加个丁(加一加)。跳与挑很相似,把足字旁换成提手旁,就是跳。
(2)猜谜语:下面还有三个字,老师讲谜面,你们来猜好吗?
一点一横长,口字摆中央,下面一扇门,门里张着嘴。(高)
止少了一点。(步)
这个小娃娃,两人跟它耍,跑到谁跟前,照头打一下。(打一体育用品)(乒乓球)
(3)小结:猜字谜既好玩,又能帮助识字,真是识字的好方法。我们还可以在生活中识字,观察广告牌,各场所的标语等来识字,识字的方法有很多,只要你有心,爱观察,你一定会成为班里的识字大王。
4、做游戏:快快快,找找找!同学们学得这么认真,老师奖励你们玩个游戏,名字叫做快快快,找找找。拿出你们的词语卡片,老师出示什么画面,你们就举起哪个词语。
拔河——踢足球——打球——跳高——跑步——拍皮球,相机让孩子用“拔河”“打球”“拍皮球”说句子。(铃声响,下课了,操场上,真热闹。有的_____ 有的____ 有的 ___ 天天锻炼身体棒)
5、出示图片,拓展识字:刚才我们在书本上认识了6个体育项目,多做这些体育运动会身体好。其实体育项目还有很多,师出示图片,学生完成短文。(此环节可以不计)
小黑板呈现:下课铃声响,我们来到操场上,参加有趣的课间活动。有的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还有的_____________,玩得可高兴了!
五、学写“
八、入”:
1、出示“
八、入”,抽生认读,并且进行扩词比赛。(师板书几个,学生积累)
2、仔细观察,比较““
八、入””的异同。
(1)这两个字由我们学过的哪些笔画组成的?(撇 捺)
(2)“
八、人”两个字的“撇”有什么不同?区分儿歌:八与入,很不同,八分开,入捺长。
(3)观察占格。
4、教师范写。学生书空。(八:撇从横中线往上一点起笔,捺从竖中线靠左一点起笔,注意两笔分开写。入:撇从竖中线起笔,捺从竖中线靠左一点起笔,注意两笔连接)
5、学生仿写。在书上54页的田字格中描写。(老师提示,书写姿势,写字秘诀:写字不靠四条边,横平竖直撇捺尖,字体摆在格中间,观察再写进步大。)
6、请四位同学上台写到田字格里,然后评议:他们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7、一齐诵写字歌诀:写字不靠四条边,横平竖直撇捺尖,字体摆在格中间,观察再写进步大。
六、课间操:
写完字都累了,我们也一起运动运动吧。根据出现的词语,一边拍手,一边做运动。
拍拍拍,拍皮球,拔河拔河拔拔拔,打球打球打打打。踢踢踢,踢足球,跳高跳高跳跳跳,跑步跑步跑跑跑。坐坐坐,快坐好。
静静静,静悄悄。
七、齐读儿歌,试编儿歌:
1、坐完运动真舒服,这几个词语又躲到儿歌里去了。自己读儿歌,注意不要读错字,多读字,遇到不会的字借拼音来读。
2、指名读,评价(声音响不响亮;读对了吗;有韵味)
3、男女比赛读。
4、喜欢这首儿歌吗?下节课我们再仔细学习这首有趣的儿歌。
八、总结:
大家真能干!不仅认识那么多字,还会读儿歌,学会写两个字,真了不起!回家了解爸爸妈妈喜欢做什么体育活动,跟家长动一动,把我们的身体锻炼得棒棒的,好吗?
板书:
4、操场上
dǎ qiú tiào gāo 打球 跳高
bá hé pǎo bù
拔河 跑步 pāi pí qiú tī zú qiú 拍皮球 踢足球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复习上节课学过的生字、词语。
2、认识“响、课、真、身、体”5个生字,认识“口字旁、言字旁、单人旁”3个偏旁部首。
3、会写“大、天”两个字。
过程与方法: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掌握学习生字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有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意愿。【重点、难点】
重点:5个生字和写2个生字。
难点:学习课文时通过学习生字的方法,掌握学习生字的方法。【课前准备】
1、生字词卡片、水彩笔、白色方形色卡纸
2、课件。【教学流程】
一、复习生字。
1、开火车读生字。(认对了,就贴在智慧树上成为智慧果。)师板书生字:打球拔拍跳高跑步足
2、抢读,比赛读六个生字词语。(也贴在智慧树上成为智慧果)师出示词语:打球 拔河 拍皮球 跳高 跑步 踢足球
二、自读儿歌,读准生字。(随文识字)
(老师出示5个生字“响、课、真、身、体”,揭示新授课。)
1、自读儿歌,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画出生字,再把生字多读几遍。
2、教师领读生字,指正生字读音。响――三拼音节,读好三声。
课――四声的正确读法。
真――注意翘舌音和前鼻韵。
身――注意翘舌音和前鼻韵。
体――读好三声。
3、多形式读
(抽生拼读,学生跟读,小组读,男女生读等多种方式读,读准字音。)
4、去掉拼音读字。
三、朗读儿歌,正确流利。(放到儿歌中读,指导读儿歌。)(1)借助音节再次拼读儿歌,把每句话每个字音读准确。
(2)检查自读,师正音:注意儿歌中的轻声:了;鼻音:闹;后鼻音“铃、声、响、场、上”。(3)教师范读、领读儿歌。一句一句读准确,再读出节奏,有标点的停顿;第二句“跳高、拔河、拍皮球”中间要能断词停顿;
(4)自由练读。
(5)个别读――小组读――评议——个别汇报读——开火车读。
四、学习儿歌中的生字,掌握识字方法。
1、再次呈现生字,认读生字。游戏一:开火车比赛;
2、用生字自由口头组词。
3、汇报刚才口头组的词。做词语“接龙”游戏。如:响—响亮----响—响声——啪啪响——
4、记忆生字,学习识字方法:
(1)观察这几个生字你发现了什么?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呢? 学会三个新偏旁:单立人、口字旁、言字旁。
新加旧:课(言+果)、响(口+向)、体(人+本)、真(十+具); 换一换:课——颗、笨——体; 比一比:体——休;
生活中识字:体育的体字在课程表中见到,课字在语文书封皮上见到 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
(2)游戏识字:响、课、真、身、体。游戏二:扑克牌:
两人一组,每人发一副不同的扑克牌,一副是偏旁,一副是字。两人打扑克牌,打出牌后,两人共同把字认出来。
游戏三:我说你猜
请一生上讲台,师发命令,全班发音,该生从生字卡片中找出生字,大声念三遍。对了,大伙儿给掌声。再请一生当老师发命令,换人游戏。
5、拓展练习,巩固识字。
(1)再将生字送回儿歌,再次阅读。读出感情:透露出欢快的心情。
(2)你还喜欢哪些活动呢?完成书54页“读读画画” a借助音节抽生认读词语,学生跟读。
b拿出自己的水彩笔,把自己喜欢的活动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涂的时候要大声把词语读出来。
c学生展示自己喜欢的活动,注意指导学生把话说完整。(我喜欢——)d把儿歌中的第三行换成自己喜欢的活动读一读。还可以用上书上面没有的词语。e出示阅读短文,拓展识字:(小黑板呈现)
下课铃声响,我们来到操场上,参加有趣的课间活动。有的跳远,有的跑步,有的跳绳,还有的扔沙包,玩得可高兴了!
五、学习写字。
1、出示“大”、“天”,抽生认读,并且进行扩词比赛。(师板书几个,学生积累)
2、比较“大”、“天”的异同。
3、仔细观察:
(1)“大、天”两个字与“
八、人”两个字的“撇”有什么不同?
(2)观察占格。
4、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5、在书上的田字格中描写。(注意学生书写姿势)
6、请四位同学上台写,7、评议:他们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六、扩展活动
把自己喜欢的活动写在卡片上,教同组的小朋友读,并向大家介绍。老师深入下去,发现好 8 的及时在班级交流。
七、总结全文:
摘取智慧树树上的智慧果——生字和词语。
板书: 操场上 铃声响,下课了,操场上,真热闹。跳高拔河拍皮球,天天锻炼身体好。
《操场上》说课稿
说教材:《操场上》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的一篇识字课。这是学生学完拼音后第一个识字单元的第四课,本课有一幅表现操场上热闹的图,六个表示体育运动的词语和一首儿歌。图上画了小学生在操场上所玩的大部分体育运动,儿歌概括了操场上活动的情形。告诉学生体育锻炼可使身体更强壮,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
说学生:
一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大多数学生活泼好动,大胆且独立,对事物具有积极乐观的态度,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好动好玩是他们的天性,所以让学生在动中学,学中动。考虑到才结束拼音教学,学生第一次接触到识字课,这节课我安排了内容较少,仅仅学习9个生字和6个词语。
说教法:
字词教学向来是语文教学中最枯燥乏味的环节,为了避免出现老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无味的现象,在这节课中我采用了趣味识字的教学方法。
说教学过程: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导入往往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思维活跃,精神振作、情感充沛,为整堂课的教学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开端。第一环节:谈话导入。谈话引导学生进入操场,背景图画联想课间活动的热闹情景。第二环节:看图说话。让学生说说课间操场上的体育活动,随机贴上组图。指导学生用上“有的„„有的„„还有的„„”进行说话训练,使学生的表达更确切,说得连贯、通顺。在看图说话的过程中,学生已经接触了即将要教学的6个体育名词,在这个基础上再来学习日常生活中较常见的6个词语,可以说是水到渠成。第三环节:自读词语。出示6个带拼音的词语后,学生自由拼读,再指名读,同桌赛读,去掉拼音再读。第四环节:学习词语中的生字。学生要在读正确的基础上再记住字形,这一环节我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索。通过摆一摆让学生按规律给词语分类,通过动手操作学生初步发现汉字组字的一些规律。接着让学生猜猜字谜,出示两个猜猜这两个古汉字是什么字。利用这两个小篆记字形,理解字义,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喜爱之情。然后做做跟手,跟脚有关的动作,以加深印象。最后学习识字记字方法。加一加,连一连,猜谜语,做游戏等,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识字。第五环节:学写字。第六环节:课间操。动中学,学中动,遵循学生注意力品质。第七环节:读儿歌。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以多种方式,复现生字,巩固识字。
《操场上》教学反思
《操场上》是一年级语文上册中识字
(一)的第4课。这篇课文以体育活动为主题,由一幅画、六个词语和一首儿歌组成,词语都是体育活动的名称,儿歌描绘了下课后学生在操场上活动的情景。本课属于按事物规律识字一类,反映的是学校生活,学生较感兴趣。现对于我讲授的第一课时作如下反思:
(一)对教学目标及教学效果的反思
根据教材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认识9个生字,认识“足字旁”、“提手旁”2个偏旁,能正确地朗读儿歌、初步感知儿歌。
2、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及能力。
3、激发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根据教材和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在教学时,我将观察图画、认识事物、学习汉字结合起来,教材倡导“多认少写,及早阅读”的识字教学新理念,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让学生看图说、看图贴,还设计了有趣的游戏活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部分学生能够识记九个生字,也认识了足字旁和提手旁。但与我的教学设计相比,实际的教学过程缺少很多亮点,如我设计的游戏识字环节就没能实现。原因在于对教材挖掘得不够深入,对教学过程的操作不熟练。此外,作为新教师,还是经验少,掌控课堂的能力也远远不够。
(二)对教学过程的反思
根据本课的内容,我设计了一段舞蹈律动导入新课,即让孩子们做健康操以贴近运动感知,从而引出在学校做体育活动要在《操场上》进行。由于学校的塑胶跑道刚刚投入使用,所以当我问起“你们想在操场上做哪些体育活动?”时,学生们显得很兴奋,都积极发言回答。,课堂气氛较活跃,但在这里似乎耽误了一些时间。
接下来便是看图识字了。在此环节我设计了让学生看图说、看图贴以及多种形式反复学习,内容上,有借助拼音和去掉拼音读,有读生字、读词语和读儿歌;形式上,有自由读、指名读、11 领读、齐读,有开火车读、同桌合作读,有男女生比赛读、师生对读等。我还采用编顺口溜的方法让学生认生字,不断强化字音和字形,目的在于让学生在游戏中学,在活动中学,在情境中学,多种形式地学。但实际操作时,由于时间问题也没能完全实现,只进行了多种形式反复读的练习以及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等活动。
(三)根据教师指点进行反思
在教学本课时,闫主任听了课,并对我的教学进行了点评和指导,这让我知道了自己需加强和注意的地方,同时也让我学会了许多东西。首先,她肯定了我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识字教学的意识和做法,还向我介绍了更多形式的识字方法,令我今后很受用。但在我认为很不错的导入环节,却遭到了质疑,听了闫主任的讲解之后我才恍然大悟,课前的律动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律动应放在课中二十分钟以后进行。此外,在引导学生看图时,我没有按顺序、方位看图,导致词语的呈现显得很凌乱,且耽误了很多的时间。还有就是教学环节的承接不清晰、不连贯,这也是我一直掌握不好的地方。
总之,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那么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有幸能够得到其他教师的指点和帮助,我想我会成长得更快。同时,我也会非常努力的。
第四篇:《 识字2》 2课时教案
识 字 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会认“棋、弹”等11个生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体会词语的节奏感。
2.能力目标:
把看图读词语与想象画面结合起来,充分感受语言文字的美,感受学校生活的美好。
3.情感目标:
留心观察校园生活,体验课余生活的多彩与乐趣,热爱学校生活。
教学重点:结合词语学习生字,读准多音字“弹”。
教学难点:感悟动词的正确用法。
教法:引导法,点拨法。
学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上课时间:9月15日
上课记录:30人 课时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一、激趣导入
晨风吹拂着校园,阳光照耀着校园,小朋友们来到了学校。我们在教室里读书、画画、做作业;在操场上踢足球、做游戏;在音乐室里唱歌、跳舞„„啊,学校是生活多么丰富多彩呀!让我们一起来回味这美好的一切吧!
二、看图学词识字
1.出示书上的6幅插图、逐一指导看图,说说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2.学生自读书上词语,注意读准字音,并圈出生字。3.在小组内认读词语。4.多种形式连读词语。
同桌互读—分组赛读—齐读。
5.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向同学介绍自己所熟悉活动与乐器。
师补充:京戏——我国戏曲的主要剧种之一,是我国的国粹。留下地区广泛。清代中叶由徽、汉等剧种进入北京后演变而成。表演上唱、念、做打并重。
二胡——弦乐器。又名胡琴。音色刚柔多变,既能演奏柔美,委婉的曲调,也能演奏跳跃、有力的旋律。
三、巩固识字
1.自由读,找出与图中相对应的词语,画上横线,帮助理解。
2.同桌互相读一读,仔细听一听读得是否正确 3.指名读,正音。4.小组比赛读。
5.互相交流识记生宇的方法。
熟字加一部分:棋,钢。
偏旁联想记:弹、钢、喂、鸽、航、模。
(想想偏旁跟字义有什么关系。)
分解部件记:胡、戏、琴。
(古—月一胡、又一戈—-戏、王—王一令—琴、又一见—观)
4.抽卡片认读词语。5.组词练习。
京戏 唱戏 航模 航行 钢琴 琴声
钢笔 钢铁 弹琴 弹力 养鱼 喂养 6.会用学会的词组句。
四、扩展积累
1.我会连
练 电脑
弹 书法 栽 钢琴
做 花草
学 航模 2.我是组词小能手:
棋→棋盘 棋子 跳棋
弹→弹琴 弹奏 弹性
3.我会说:请用下面的句式说说图上的内容.放学了,我们的第二课堂活动开始了。有的同学(),有的同学(),还有的(),学校生活真是丰富多彩。
五、布置作业
把生字抄写一行,组两个词。
六、板书设计
识 字2 同学之间
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
课内课外
第二课时
上课时间:9月16日
上课记录: 30人 课时目标:
1、积累词语,体会词语的节奏。
2、留心观察校园生活,体会校园生活的多彩多姿。
一、复习字词
1、自已读词语,如有不会的可以向同学请教。
2、指名读词语,看谁读得准确,读得有感情。
3、检查学生认读词语的情况。
二、诵读词语
1、教师范读。
2、学生评说老师的范读,教师提示从以下两个方面:要边读边想象,读每个词语都要读出一个画面来。要读出词语的韵律来。
3、学生练读词语。指名读第一行词语,并学生互相评议,最后齐读。
4、自主读词语,边读边做动作体会。指名读,喜欢读哪行就读哪行,学生读后可提问;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为什么喜欢这个词语?为什么要这样读?
5、男女生比赛读。
6、练习美读。
①拍手读,读出词语的节奏:练--书--法X--X--X
你发现了什么?(3个字的词语)
练习(出示填空题):
()二胡()钢琴()电脑()天气
()鸽子()京戏()花草()象棋
②你发现()里填的都是表示什么的词语?(练--书法X--XX)
你也能说说这样的词语吗?出示题:在()里填上表示动作的词。
()足球,()手工,()舞蹈,()墙纸,()国旗。
③一边读词语一边想像画面。你好像看到了什么?你能选用下面的一个句式来说吗?
出示句式练习:
(1)课余时间,同学们有的____,有的______,有的______。
(2)同学们的爱好各不相同,有的喜欢_____,有的喜欢______,有的喜欢______。指名说。
三、指导写字
1、学生观察描红。
2、教师范写学生临写。
观;左窄右宽,左短右长,左边又字捺变点,右边见字的“撇”不宜太长,竖弯钩要舒展开。
弹:左窄右宽,左右相等长。
琴:上边的两个王字要扁一点,下面的人字要舒展开。
养:中间的竖撇要一笔写成。
四、读读说说
学生先读一读课后的题目的意思,再来个生字开花。比一比,谁说得好,说得多,从理解词语中积累词语。
五、实践拓展
学校还有哪些活动?把知道的说给同学听。
六、布置作业
1.小练习册P9页《识字2》做完。2.预习第五课。
七、板书设计
识 字 2 练书法 画图画 下象棋 比比谁的本领大
弹钢琴 拉二胡 唱京戏 畅游文艺小天地
栽花草 喂鸽子 养金鱼 探索自然小秘密
做航模 学电脑 观天气 从小立志学科技
八、教后反思
《识字2》 教学反思
本课的词语都是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读起来感到亲切、有趣。但学生的兴趣爱好有所不同,有的喜爱琴棋书画,有的喜爱吹拉弹唱,也有的喜爱栽花种草。学习时,可充分发挥学生不同的优势,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特长,有利于弥补体验不到的一些乐趣。学生在表达时,有的没把心理话说清楚。学生在谈话时引导他们说准普通话,想好了再说。
第五篇:《夜色》教案2课时
《夜色》教案(第2课时)
北街学校 路建珉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复习词语(搬石头)
师: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到一个美丽的世界里去欣赏一些景色,但是,在我们必经的路上被大石头挡住了去路,现在我们一起来把它搬走好不好? 这就要求我们把石头上的词语读准确了,才能把它搬走,下面我们一起来搬石头。(学生读石头上的词语)你们真棒!终于把石头搬走了。现在请你们欣赏景色。
2、(学生欣赏图片),谁来说说我们观察到的这些景色是发生在什么时候的呢?(晚上)发生在晚上的景色我们把它叫夜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夜色》这篇课文。(板书课题、读题)
现在老师带你们一起走进课文。
二、读读议议,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课文,理解体会,1.教师范读课文。
课件出示:听一听 想一想
1、大家要认真听老师读课文。
2、听了老师的朗读后,你们都听懂了什么?
(学生听教师范读,听后自由谈论自己收获。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我〞的心情变化。随机板书。如:怕黑——不怕黑。)过渡语:你们理解的真好。这个小朋友开始时是怎样怕黑的?下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小声读课文(第1小节),一边读一边思考这个问题。
2、学习课文第①小节
课件出示:
1、认真小声地读课文第①小节。
2、思考:①这个小朋友
开始时是怎样怕黑的?请用“____”画出句子。②妈妈见“我”如此胆小,是怎样帮助“我”的?③“我”听了故事,是不是就变勇敢了呢?
(1)预设:开始这个小朋友胆子很小。你是从课文中哪句话体会到的?让学生练习朗读“天一黑就不敢往外瞧。”用害怕的语气读,要读得轻——慢一些。
(3)妈妈见“我”如此胆小,是怎样帮助“我”的?(妈妈讲了许多勇敢的故事。)妈妈只讲了一次故事吗? 你是从哪个字体现出来的。(齐读,要体现出妈妈不只讲了一次)
(4)“我”听了这些故事,是不是就变勇敢了呢?从哪句话体现出来?(我一看窗外,心儿还是乱跳。)让学生练习朗读“可我一看窗外心就是乱跳„„”体会心跳的感觉。(指名读:哦,听到他读的时候好像在颤抖)我们也用这种感觉一起读读。
认识“„„” 想象 怕黑的“我”可能想到了什么?
(5)同学们都能找到胆小的感觉去朗读,如果在注意停顿和重音,一定可以读得更好。(全班齐读第①小节)
过渡语:经过了妈妈的帮助,“我”还是那么的胆小、怕黑。后来为什么又不怕黑了呢?下面请同学们再带着问题读课文(第2小节),3、学习课文第②小节
课件出示:
1、自由大声朗读第2节。
2、思考 ①“我”后来为什么又不怕黑了呢?②爸爸是
怎样帮助“我”克服怕黑的毛病的呢?(1)指名学生朗读。
(2)“我”后来为什么又不怕黑了呢?(因为有了爸爸的帮助)(3)爸爸是怎样帮助“我”的呢?(爸爸晚上拉我去散步。)我想去吗?你是从句子中哪个词语知道“我”不想去的。(偏要)
(4)“我”走出家门,看到了怎样的夜景?(花草在微笑)图片对比(描述)。朗读体会(原来花草都向白天一样微笑),(5)从此以后,“我”还会害怕黑夜吗?让学生练习朗读(从此再黑再黑的夜晚,我也能看见小鸟怎样在月光下睡觉„„”)体会不怕黑的心情
理解“„„” 想象 勇敢的“我”可能还看到、听到什么?
(6)小朋友们,在爸爸的帮助下,“我”终于不再怕黑了,也能欣赏到夜晚美丽的景色,你觉得该怎样读才能读出“我”的心情?(指名读。)(7)学生反馈并、朗读。(注意各种语气的变化)
(8)师生评议。(爸爸晚上偏要拉我去散步,用无可奈何的语气读;原来花草都向白天一样微笑,要读出惊讶而又欣喜的语气;最后一句要读出自信、骄傲而又高兴的语气。指名读,评议
(9)全班齐读第②小节
4、教师指导感情朗读全文。
小朋友由原来的害怕到现在的不害怕,都有谁的帮助呢?
(妈妈和爸爸,妈妈给小朋友讲勇敢地故事,爸爸带着小朋友去散步。)
有没有小朋友自己的努力呢?
(主要还是小朋友自己的努力,自己有面对黑暗的勇气和信心。
全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5、教师小结:黑夜并不可怕,只有勇敢的孩子才能欣赏到夜色的美。
其实做什么事情都一样,只有我们敢于克服困难,勇敢的去面对每一件事,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6、填一填、读一读
填一填
再
在 步
布
1、小鸟好像____和我说:“小朋友,____见!2、我进____了,妈妈送我一个____娃娃。读一读
词语花篮的词语。
三、指导背诵课文
1、自由逐节练习背诵,再连起来背诵全文。
2、指名分节背诵,评议。
3、学生齐背课文。
四、课时总结
今天这节课,大家不仅读懂了课文,还背诵了课文,真了不起!希望以后大家都能认真上好每节课,用心做好每件事,从中获得更大收获。
五、作业
1、把今天学习的课文背给爸爸妈妈听。
2、把自己欣赏到的夜色与小朋友们进行介绍、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