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3号文库

大用户电能计量装置的技术改造

大用户电能计量装置的技术改造



第一篇:大用户电能计量装置的技术改造

大用户电能计量装置的技术改造

郝晶晶

(淮南供电公司,安徽 淮南 232007)

摘要:为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加强客户需求侧管理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大用户是电网企业重要的客户类别,本文结合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要求,从三个方面提出了改造建议,为加强大用户管理避免电量的流失、降低线损及以提升其计量准确性和安全可靠性创造条件。

关键词:电能计量装置;防窃电;客户配置规范;安全稳定运行

1前言

电能计量装置是供电企业销售电能进行贸易结 算的“秤杆子”,其计量结果是否可靠、准确、真实,直接关系到双方贸易结算是否公平、公正、合理,将直接影响电力企业资金的正常回收,它对促进供、用电双方降低消耗,节约能源,加强经济核算,改善经营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都起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对计费电能计量装置尤其是对专线大用户进行技术改造以提升其计量性能是关系供用电双方的大事,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为促进大用户计量装置改造的规范化和实用化,本人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有关规程的要求,就目前如何做好大用户电能计量装置的改造工作提出三点建议。计量装置改造简述

计量装置改造要解决的问题是准确、可靠和高效。总趋势是电子化,信息自动化,多功能化。

2.1 准确

要求“准确”包括电能表与互感器在内的计量器具的准确度等级(含比差与角差),比差与角差的线性范围与线性度(过载倍数与小信号特性),温度稳定性,时效稳定性,频率影响等等。当然电压影响等也是准确度范畴。只不过一般不出问题而已。

电子电能表的准确度高(一般优于1级,甚至达到超标准的0.1级),线性范围宽(1000倍以上),线性度好(0.1%),小信号特性及起动性能好,近年来倍受 欢迎。尤其值得称道 的是耐电流冲击的超过载能力(10倍以上)的电能表的问世,给电能计量提供更有力的手段。

具备温度测试与补偿功能现代电能表,及具误差补偿功能互感器的采用等将

进一步提高装置综合准确度。

2.2可靠

要求“可靠”包括耐压、耐过载冲击、电磁兼容、数据可靠性、接口可靠性、温度范围、防潮性(耐湿热)等性能。

目前,我公司的大客户都用上了电子式电能表,但电子式液晶电能表在高温区有黑屏和缺笔画问题;一般电子式仪表的耐超标准的复杂电源环境能力不如传统机械表,虽可以提高其性能但要显著的提高其成本;多功能仪表还有数据可靠性及接口与通讯可靠性问题。

还有的特殊措施,例如防窃电结构,窃电检测与记录。电网与负荷运行的纪录与统计功能等也要求其可靠性。

2.3高 效

要求“高效”。包括功能强弱、自动抄表与远传、自动系统成套性等方面。功能,主要指一表多能,例如:分时计度功能,多功能电能表,事件记录功能,防窃电功能等。

自动抄表,尤其远传的自动抄表,包括专网与公共无线网、载波 网、宽带网等各种信道的远程抄表都无疑大大提高了电业部门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自动系统成套性。包括前端仪表、集中器、主站、信道等完整配套,显示、存储、数据处理、数据库管理、查询、报表、计费及报警提示等的后台软件功能。

这里要说明 :由于计量装置安装、管理不规范导致不法用户大量偷用电能,严重损害供电企业利益,所以供电部门对计量装置的改造更显得紧迫和求真务实。笔者根据相关规程和规范的最新要求,以下述的三个“结合 ”为基点。来深化与落实计量装置的改造。

3计量装置改造与防窃电措施相结合对于专线大用户计量装置的改造,就应该考虑结合防窃电措施,避免今后又进行防窃电措施改造从而造成重复投资和建设。

要想尽一切办法和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来杜绝各种偷电的可能 ;对确难以杜绝者,也要想尽一切办法 手段最大限度地增大其窃电的麻烦、困难和危险,使之望难止窃。同时,防窃电改造过程中可视改造资金情况,推广选用专业防窃电产品,如防窃电铅封、印钳,电磁密码锁,防窃电电能表,防窃电计量箱、柜等。

(1)对于电力系统变电站侧计费计量装置无专用屏柜的专线用户(一般为 35 kV及以上电压等级用户1改造中可采取对二次计量回路、计量表计实行全封 闭,以防止潜入变 电站的非法外来人员或内部职工通 过改动二次回路或动用计量表计窃电。具体做法是:

① 将户外互感器的二次端钮盒。端子箱用电磁密码锁进行封闭,防止其通过此处窃电;

② 对电能表屏上的试验端子排改造为试验端子盒并对其双铅封;

③ 对电能表大表盖,端钮盒盖实行双铅封,并选用防盗表盖或采取措施对 电能表电流进出线的裸露 部分进行处理,使之绝缘封闭,防止窃电。

(2)对于在变电站有专用出线间隔和计量互感器装在室内的变电站侧计量的用户可对其室内 TA一 次进出线全封闭;TA、Tv二次回路全封闭;电能表全封闭的改造措施防止窃电。若Tv共用则还需在电能 表处加装失压计时仪或改造 中选用具有失压计时功能的多功能电能表,防止断开Tv二次回路窃电。

(3)对于变电站计量的专柜专线用户,可采用对整个计量设施全封闭,即封闭TA一次进 出线(含进 出 线接线柱1;封闭 TA、Tv二次引接线;封闭表计 ;封闭 试验端子盒;对共用Tv而Tv二次回路无法实行封 闭的用户的计量装置。改造中也采用在电能表处加装失压计时仪或选用具有失压计时功能的多功能电能表来防止窃电和方便查处窃电。

(4)对于专线专柜而计量点原设在用户处的电能计量装置,改造时应坚决依法将计量点从用户处改移至变电站处,同时实施变电侧计量的防窃电措施。

(5)对计量点设在用户处且计量方式为高供高计的用户计量装置,改造时可通过将其计量装置从户内移至户外并安装在电线杆上的办法增大其窃电的难度,同时对组合计量互感器一次进出线(含组合互感器一次进出线接线柱)用绝缘材料如热缩材料全封闭,防止通过短接一次分流窃电;对组合互感器箱体实行封闭,防止调芯改动互感器内部接线窃电;组合互感器二次端钮盒,二次导线(一般选用钢铠电缆)全封闭,防止通过二次窃电;表箱选用电磁密码锁或铅封封闭(两相比较,封闭箱、柜用电磁密码锁 比用铅封好),防止开启表箱窃电。

(6)对计量点设在用户处且计量方式为高供低计的用户可通过改为高供高计的计量方式,同时实施高 供高计的防窃电措施防止其窃电;对不能改变计量方式的高供低计用户可采取如下防窃电措施:在变压器的低压侧从变压器低压出线柱(含出线柱)到安装低压计量 TA间实行全绝缘封闭。防止用户在计量装置前偷用电能;对计量设施(含TA、二次回路、计量电压线、电能表、试验接线端子盒等)实行全封闭,防止动用计量设施窃电。

(7)必要时还可以增设三相电流积分表,增加TA工况在线实时检查(判外电路阻抗变化)与记录功能,以便做追缴流失电费依据。计量装置的改造与客户配置规范相结合提高计量 装置计量准确性

在相关规程和规范中明确规定了电能计量装置的分类以及对不同类别计量装置从类型、规格、准确度等级、技术要求四个方面所应该配置的电能表、互感器的要求,同时规范中还规定了电力客户电能计量装置配置的原则。计量装置的准确性主要与TA误差、Tv误差、电能表的误差、Tv的二次压降以及计量

二次回路的负荷大小、功率因数、计量的方式、环境条件等因素有关、所以我们在对计量装置进行改造时就必须依据相关规程和规范的要求进行规范配置,以提高计量装置的准确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结合改造加以实施。

(1)提高TA、Tv及电能表的精度等级,提升计量装置的计量准确性,特别是对于负荷变动大的用户,改造中选用 S级 TA、S级电能表,有效提升计量装置计量的准确性。

(2)增加Tv二次回路导线截面,缩短二次导线长度以减少二次压降引人误差对计量准确性的影响。

(3)合理选用TA变比,确保用户正常负荷时TA 一次电流应达 TA一次额定电流的 1/3及以上运行,提高计量的准确性。

(4)选择TA为复式变比,同时对未使用的较大变比档实施防窃电措施,这样可根据用户负荷的发展情况,合理选择使用变比档,提升计量的准确性。

(5)根据电网一次中性点的绝缘方式,将一次中性点非绝缘接地 的用户计量装置由二元件计量方式改为三元件计量方式提高计量的准确性。

(6)应用综合误差的概念合理选配计量装置中的TA、Tv、电能表.使它们合成的综合误差最小,达到提高计量准确性的 目的。

(7)改善计量装置的运行环境条件,使环境条件满足计量装置使用说明书使用条件的要求,将环境条件引人误差降至最小,提升计量的准确性。

(8)选择能对互感器与电能表的基本误差具备补偿功能及可监测温度并对温度做实时补偿的新型智能型电能表,降低综合误差的效果会更好。这时要求提高现场安装调试人员的全面素质高。计量装置的改造与提高计量装置安全稳定运行相结合计量装置安装运行于现场,既经受着电力系统各种 扰动如过电压、负荷突变、甚至故障等的考验,也经受着自然界日晒、风吹、雨淋,特别是雷电的考验,一旦经受不住考验,出现缺陷和故障,给计量的可靠性带来麻烦,导致错误计量甚至中断计量,因此,很有必要采取措施提高其安全运行水平,确保其可靠真实计量,要达到此目的,可采取以下措施。

(1)把好改造设备选型、定货、验收关,要确保进人电网运行的电能计量设备的性价比最高,要从源头上杜绝假冒质次计量产品流人给安全可靠运行、准确计量留下隐患。

(2)要根据产品使用说明条件进行使用,动热稳 定要求高的场所一定要选用动热稳定高的产品,产品 本身要求接地的一定要可靠接地。

(3)将户外的组合计量互感器安装在避雷器之后(以来电方向区分),使其受到避雷器的保护。

(4)产品选用防污防腐等级较高的产品,如安装在杆上的组合互感器选用环氧树脂浇注产品 比选用油浸产品好,一可有效降低运行维护工作量,二可杜绝

计量互感器故障喷油扩大事故的可能,而且油浸产品取油化验或换油均很麻烦。

(5)户外表计箱要选用箱上具有通风、散热、散潮孔洞不易腐蚀 能防止 内部被雨水侵蚀的产品以减少运行维护工作量(甚至是更换表箱的可能性)和改善电能表的运行环境条件。

(6)为了减少其它仪器设备缺陷故障或试验对电能计量装置安全可靠运行、准确计量造成的影响,应根据计量技术管理规程的要求.将计量一次设备或二次回路改造独立出来成“计量专用”,并使互感器二次回路的负荷和功率因数等满足要求。结束语

大用户电能计量装置的改造,应本着规范配置、安全稳定运行、提高防窃电性能、三大原则进行,通过对淮南供电公司几年来计量装置的改造验证了在防窃电功能、计量准确性及安全运行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使其各项技术指标达到了规程、规范的要求,避免人为造成电量损失的可能性,收到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电能计量装置管理规程DL448—2000[S].中国电力出版社.

[2]王学伟.电能表、互感器的应用和防丢电技术【M】.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3]水利电力部电力生产司组编的用电管理培教材.电能计量。水利电力出版社。

第二篇:35KV变电站电能计量技术改造

关于“改造35KV变电站电能计量装置”的请示

公司领导:

根据集团公司《关于开展所属供电企业线损四分管理试点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电司供管„2011‟××号)文件精神要求,我公司今年底前要实现线损“四分”管理,并通过集团公司达标验收,35KV变电站各关口电能计量装置尚需技术改造。从变电站有限场地、日后抄表维护、安全、经济等考虑,宜采取“各关口电能计量装置的表计装于室内控制盘上,相电流与本路关口断路器0.5或0.2S级、变比匹配、相应顺相序的一组TA二次绕组构成闭合回路,线电压与本路母线TV二次绕组引至室内控制盘顶0.1KV母线相应构成闭合回路”的方案,从安装、调试、验收投资测算如下:

一、现公司运行35kv变电站有31条干支线,应装关口电能计量装置58套;用户自备已运行17套、年初完成改造9套、有32套尚需投资61.23万元进行技术改造(详见附表1)。

二、12座35KV变电站主变高、低压侧,应装设电能计量装置各15套,年初完成改造各2套;各尚有13套需投资分别为:45.30万元、12.65万元进行技术改造(详见附表2、3)。

以上投资测算约为119.18万元(不含工程各项费率),测算单价依据柳开等厂家提供。

为在今年底线损“四分”管理的35KV、母线平衡管理工作通过集团公司达标验收,议草本方案,建议公司请有关技术部门进行初设、有资质的队伍施工,妥否?恳请公司领导批示。特此请示

发变电管理部电能计量测试中心

二〇一二年六月十二日

第三篇:电能计量装置配置原则

电能计量装置配置原则

1.配置原则

(1)贸易结算用的电能计量装置原则上应配置在供受电设施的产权分界处:发电企业上网线路、电网经营企业间的联络线路两侧都应配置电能计量装置。

(2)I、II、III类贸易结算用电能计量装置应按计量点配置计量专用电压、电流互感器或者专用二次绕组。电能计量专用电压、电流互感器或专用二次绕组及其二次回路不得接入与电能计量无关的设备。

(3)单机容量100MW及以上的发电机组上网结算电量,以及电网经营企业之间购销电量的计量点,宜配置准确度等级相同的主、副两套电能表。即在同一回路的同一计量点安装一主一副两套电能表,同时运行、同时记录,实时比对和监测,以保证电能计量装置的准确、可靠,避免较大的电量差错。

(4)35KV以上贸易结算用电能计量装置中的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应不装设隔离开关辅助触点,但可装设熔断器;35kV及以下贸易结算用电能计量装置的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应不装设隔离开关辅助触点和熔断器。

(5)安装在用电客户处的贸易结算用电能计量装置,1OKV及以下电压供电的,应配置符合GB/T16934规定的电能计量柜或计量;35kV电压供电的,宜配置GB/T16934规定的电能计量柜或电能计量箱。

(6)贸易结算用的高压电能计量装置应装设电压失压计时器。未配置计量柜(箱)的电能计量装置,其互感器二次回路的所有接线端子、试验端子应能实施铅封。

(7)互感器的实际二次负荷应在25%~100%额定二次负荷范围内;电流互感器额定二次负荷的功率因数应为0.8-1.0;电压互感器额定二次功率因数应与实际二次负荷的功率因数接近。

(8)电流互感器在正常运行中的实际负荷电流应为额定一次电流值的60%左右,至少应不小于30%。否则,应选用具有高动热稳定性能的电流互感器,以减小变比。

(9)选配过载4倍及以上的宽负载电能表,以提高低负荷计量的准确性。

(10)经电流互感器接人的电能表,其标定电流宜不超过TA额定二次电流的30%,其额定最大电流应为TA额定二次电流的120%左右。直接接入式电能表的标定电流应按正常运行负荷电流的30%左右进行选择。

(11)对执行功率因数调整电费的客户,应配置可计量有功电量、感性和容性无功电量的电能表;按最大需量计收基本电费的客户,应配置具有最大需量计量功能的电能表;实行分时电价的客户,应配置复费率电能表或多功能电能表。

(12)配有数据通信接口的电能表,其通信规约应符合DL/T645的要求。

(13)具有正、反向送受电的计量点,应配置计量正向和反向有功电量以及四象限无功电量的电能表。一般可配置1只具有计量正、反向有功电量和四象限无功电量的多功能电能表。

(14)中性点绝缘系统(如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电能计量点,应配置经互感器接人的三相三线(3×100V)有功、无功电能表;但个别经过验证、接地电流较大的,则应安装经互感器接人的三相四线(3×57.7V)有功、无功电能表。

(15)中性点非绝缘系统(即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能计量点,应配置经互感器接人的三相四线(3×57.7V)有功、,无功电能表。

(16)三相三线低压线路的电能计量点,配置低压三相三线(3×380V)有功、无功电能表;当照明负荷占总负荷的15%及以上时,为减小线路附加误差,应配置低压三相四线(3×380V/220V)有功、无功电能表,或3只感应式无止逆单相电能表。

三相四线制低压线路的电能计量点,应配置低压三相四线有功、无功电能表。

2.准确度要求

电能计量装置的类别不同,对电能表、互感器的准确度等级要求就不相同。

(1)不同类别的电能计量装置所配置的电能表、互感器的准确度等级应不低于表的规定。

(2)I、II类用于贸易结算的电能计量装置中,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电压降应不大于其额定二次电压的0.2%;其他电

能计量装置中二次回路电压降应不大于其额定二次电压的0.5%。

准确度等级

*0.2级电流互感器仅指发电机出口电能计量装置中配用。

3.接线方式

(1)接入中性点绝缘系统的3台电压互感器,35kV及以上的宜采用Y/y方式接线;35kV以下的宜采用V/V方式接线。接入非中性点绝缘系统的3台电压互感器,宜采用Yo/yo方式接线。其一次侧接地方式和系统的接地方式应相一致。

(2)低压供电,负荷电流为5OA及以下时,宜采用电能表直接接入方式;负荷电流为5OA以上时,宜采用电能表经电流互感器接入的接线方式。

(3)三相三线制接线的电能计量装置,其2台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与电能表之间宜采用四线连接。三相四线制连接的电能计量装置,其3台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与电能表之间宜采用六线连接。

(4)所有计费用电流互感器的二次接线应采用分相接线方式。非计费用电流互感器的二次接线可以采用星形或不完全星形接线方式。

应掌握电能计量装置的接线方式及其规则,深入学习电力行业标准《电能计量装置安装接线规则》及《电能计量装置接线图集》,并遵照执行。

4.互感器二次回路导线截面的选择

互感器与电能表连接导线截面的大小,直接影响互感器的实际二次负载,进而影响计量装置的准确性。因此,必须正确选择互感器二次回路导线的截面。

(1)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导线截面的选择。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导线阻抗是二次负荷阻抗的一部分,尤其在大型发电厂、变电所则是其主要部分,它直接影响电流互感器的准确性。因此,当二次回路连接导线的长度一定时,其截面应按电流互感器的额定二次负荷计算确定,一般应不小于4mm2。

(2)根据负荷电流的大小,配置直接接入式电能表应选择的导线截面如表68所示。

(3)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导线截面的选择。电压互感器的负荷电流通过二次导线时会产生电压降,那么加在电能表上的电压就不等于电压互感器二次绕组的端电压,这将造成电能表端电压对于二次绕组端电压的量值和相位上的变化,由此产生电能量的测量误差。一般用加大导线截面或缩短导线长度来减小TV二次回路电压降。当电压二次回路导线长度一定时,其截面应按允许的电压降计算确定。通常电压二次回路的导线截面应不小于2.5mm2。

第四篇:关于加强电能计量装置管理的探讨

关于加强电能计量装置管理的探讨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电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供电企业对电网建设的投入也不断加大。电力企业做好优质服务的同时,如何提高电力企业经济效益,推动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一直是供电企业十分关心的问题。加强电能计量装置的管理和正确配置,是提高电力企业经济效益源头所在。

关键词:计量管理企业效益

前言:电能计量装置管理包括计量方案的确定、计量器具的选用、订货验收、检定、检修、保管、安装、竣工验收、运行维护、现场检验、周期检定(轮换)、抽检、故障处理和报废的全过程管理,以及与电能计量有关的远程集中抄表系统、负荷控制系统等相关内容的管理。抓好计量装置管理,应制定相关控制措施,强化监督力度、促进电力营销服务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

正文:

一、从头抓起,正确配置计量装置

规程规定,电能计量装置的配置要求包含类型、规格、准确度、技术要求四个方面。计量装置的准确性主要与TV误差、TA误差、电能表的误差、TV的二次回路压降以及计量二次回路的负荷、功率因数、计量方式、环境条件等因素有关,所以对计量装置进行改造时必须依据规程的要求进行规范配置,主要有以下几点:

1.合理选用TA变比,确保用户正常负荷时TA一次电流达到额定值的30%以上,尽可能选择复式变比TA,同时对未使用的变比档实施防窃电措施,这样可根据用户负荷的发展情况合理选择使用变比,提高计量的准确性。

2.合理选配计量装置中的TA、TV和电能表,使它们的合成误差

最小。

3.增大TV二次回路导线截面、缩短二次导线长度,或安装TV

二次压降补偿装置以减少二次压降引入误差对计量准确性的影响。

4.提高TA、TV和电能表的精度等级。对于负荷波动大的用户,改造中选用S级TA和电能表能更有效地提高计量装置的准确性。

5.根据电网一次中性点接地方式,将一次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用

户计量方式由三相三线改为三相四线。

6.改善计量装置的运行环境,以满足计量装置使用说明书和规

程中规定的使用条件,将环境条件引入的误差降至最小。

二、加强规章制度管理,做好防窃电工作

加强计量管理水平,落实管理制度,需要切实执行各种规章制度。

根据国网公司提出的各种措施,再结合实际工作,个人认为有如下管理要点:

(一)加强培训,提高抄表人员素质

随着电力系统计量技术的不断进步,原有机械表逐渐被电子表代

替,自动抄表系统和远程抄表技术日益得到广泛应用。有些抄表人员素质不高,计量部门又没有重视再培训,导致不应有的电量误抄误计。同时他们对各种窃电方式现场查获能力不够,难以发现各种高新技术窃电手法。因此需要要加强对供电企业职工的培训,完善用电营销监督管理办法。

(二)定期审核抄表记录制度

抄表负责人应定期审查抄表员抄录的表示数和计算电量、电费等

数据,必要时到装表现场检查是否正确;并核对是否与电能信息系统中一一对应。

(三)计量装置初装建档制度

初装或换装的电能表及互感器,必须写明资产号、表号、原电量

计数、表倍率、互感器变比、地址及经办人等资料情况,以利建立完善的台帐和有关的管理工作。实际工作中,曾发现因计错倍率导致电量长期少计的情况。

(四)信息系统与现场保持一致

要不定期的对信息系统中用户的计量档案(包括电能表底度、倍率等等)进行核对,防止出现由于系统与现场不对应的情况所导致的少计或错计电量的问题。

(五)电能计量装置的故障处理制度

高压计量装置出了故障,通常应有两名以上专业人员就地解决问

题,以规章为准度,一般不易有偏差。拆回的事故电能表须经专业检定员,从表面外观到内部逐项检验。做出符合要求检验报告,为妥善处理所谓事故电能表提供依据。

(六)电能计量装置的保管和运输制度

电能表和互感器应在相应的条件下保存和运输(例如,表库的温

度应在0~+40℃以内,相对湿度不超过85%,电能表应在其包装条件下运输)。

(七)电能表和互感器的抽检制度

运行中的高压电能计量装置,一般均由专业人员定检不误,并且

供电公司定期对其检查,一般不会有问题,就是出现问题也能及时解决。运行中的低压电能表和互感器的数量大,并且安装地点不集中,人均分担定检任务较多,出了问题,有时拖到两到五年定检才能发现解决,为此,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针对低压电能表和互感器制订相应的抽检制度,能及时发现和处理有关问题,增加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八)电能计量装置的封印管理制度

管好用好电能计量装置的封印是防窃电的重要措施之一,但是,它的作用常常被忽视,因此就留下防窃电隐患。有的电能表端钮盖缺少封印或者用电工钳子卡一个印就算是有了封印,因此,有人就可能很顺利地在端钮接线上做手脚窃电:有的计费用电流互感器的接线端子不加封印,个别人就私自更换电流互感器(变比改换大的),大量窃电;封印管理不善,导致封印流出,有些电力用户可以轻而易举搞到封印,造成防窃电漏洞。

封印管理并不难,一切按规章制度办事,是可以杜绝封印管理

不善问题的。同时,采用技术含量高的封印,可以大大增加窃电难度。

(九)电能计量装置的图纸管理和审核制度

供电部门对电能计量用的表板、表箱和计量柜都有相应的标准图

纸要求,并设专业人员管理审核图纸,因此新装和改装的电能计量装置一般都能达到标准要求,为准确计量电能创造了有利条件。供电部门在审核图纸时根据电能表、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的误差大小,优化组合它们,使它们的误差互相抵消到最小限度,达到使计量电能更准确和电能丢失减少的效果。

(十)计量装置普查制度

计量装置普查是减少电能损失和反窃电的重要措施之一,要定期普查或非定期抽查,对存在问题的计量装置进行改造或者更换,以保证计量的准确性。

(十一)违章用电和反窃电的处理制度

认真彻底执行反窃电制度,通常是每季度进行较大面积的防窃电检查,配合用电检查人员,根据供电企业组织的查窃电专业人员获得有违章用电或窃电行为的证据(如窃电用具,现场实况录像,窃电单位或个人签字确认证明等要求)按照《供电营业规则》的相应规定,适当处理。

三、加强新技术学习,增加创新意识

(一)、使用更精确的计量装置以降低线损和更有效的防窃电

对于普通的三相有功表,由于是显示总有功电量,无法分相显示

A、B、C三相的电量,这样对于调整电网三相负载平衡起不到直观的效果;同时对于线损和防窃电工作也无法起到直观的效果。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对于安装普通有功三相电子式电能表的改用分相计量的三相有功电子表,这样可以实时监测三相负荷是否平衡,同时在某相缺电或者计量不准确时也能迅速发现并解决问题。同时,对公用变改装三相分相有功电子表也可以在窃电检查和线损计算时迅速找出存在问题的范围。

(二)、有效控制用户负荷,实现绿色用电

由于目前的电子式电能表无法对用户的负荷进行测量,如需监

测,还必须加装负控装置,增加的安装成本。同时复费率电子式电能表的分时时段也是按国家统一的时段进行设置的,无法根据用户实际负荷和用电量的变化情况进行设置,这样对于错峰用电起不到明显的效果。近年国网公司提出的“智能电网”,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可以积极推广使用智能电能表,以实现负荷控制、费控以及时段投切功能,做到能源的最优化使用,实现绿色用电和能源的科学使用。

结束语

文章对计量装置管理和防窃电进行了详细探讨,提出如何通过加强计量管理和提高计量装置自身防窃电能力的建议和方案。计量装置管理从源头抓起,从订货、校验、配置、安装、周检到定期检查,并定期实施防窃电检查,对有窃电行为的严厉处置,这样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着实地提高供电企业的效益。同时还提出了如何使用更精确的计量装置和新技术计量装置以提高计量的准确度并节能环保。

参考文献

[1]孙洪波,唐治德,李冀望.三相三元件有功电能表防窃电技术[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2).

[2]徐心睿.全电子式电能表的特点及其选用[J].上海电力,2006,(2).

[3]张吉林.电网防窃电技术措施[J].山东电力技术,2006,(2).

[4]杨飞.单相电子式防窃电电能表的实际应用探讨[J].江西电力,2007,(4).

[5]张蒂如,刘彦刚.反窃电单相电能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江西能源,2004,(4).

[6]余龙光.浅析供电系统电能计量误差[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3).

[7]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DL/T 448-2000)[S].

第五篇:电能计量装置分类及计量方式

电能计量装置分类及计量方式

电能表是电力企业中使用普遍的电测仪表。应用上分为:广大用电户使用和电业部门自身使用。自全国主要城市(乡镇)推广普及“一户一表”及大部分农村电网经过改造后,电能表的拥有量直线上升。

电能表(以下称电表)不同于其他电测仪表,是《计量法》规定的强制检定贸易结算的计量器具。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电业部门本身的重要经济指标如发电量、供电量、售电量、线损等电能计量装置(以下称计量装置),也日益增多。

装置分类

现行有关规程规定,运行中的计量装置按其所计量电能多少和计量对象的重要性分为5类。

Ⅰ类:月平均用电量500万kW及以上或受电变压器容量为10MVA以上的高压计费用户;200MW及以上的发电机(发电量)、跨省(市)高压电网经营企业之间的互馈电量交换点,省级电网经营与市(县)供电企业的供电关口计电量点的计量装置。

Ⅱ类:月平均用电量100万kW及以上或受电变压器容量为2MVA及以上高压计费用户,100MW及以上发电机(发电量)供电企业之间的电量交换点的计量装置。

Ⅲ类:月平均用电量10万kW及以上或受电变压器容量315kVA及以上计费用户,100MW以上发电机(发电量)、发电厂(大型变电所)厂用电、所用电和供电企业内部用于承包考核的计量点,考核有功电量平衡的100kV及以上的送电线路计量装置。

Ⅳ类:用电负荷容量为315kVA以下的计费用户,发供电企业内部经济指标分析,考核用的计量装置。Ⅴ类:单相供电的电力用户计费用的计量装置(住宅小区照明用电)。

计量方式

我国目前高压输电的电压等级分为500(330)、220和110kV。配置给大用户的电压等级为110、35、10kV,配置给广大中小用户(居民照明)的电压为三相四线380、220V,独户居民照明用电为单相220V。

供电局对各种用户计量方式有3种:

(1)高压供电,高压侧计量(简称高供高计)

指我国城乡普遍使用的国家电压标准10kV及以上的高压供电系统,须经高压电压互感器(PT)、高压电流互感器(CT)计时。电表额定电压:3×100V(三相三线三元件)或3×100/57.7V(三相四线三元件),额定电流:1(2)、1.5(6)、3(6)A。计算用电量须乘高压PT、CT倍率。10kV/630kVA受电变压器及以上的大用户为高供高计。

(2)高压供电,低压侧计量(简称高供低计)

指35、10kV及以上供电系统。有专用配电变压器的大用户,须经低压电流互感器(CT)计量。电表额定电压3×380V(三相三线二元件)或3×380/220V(三相四线三元件)。额定电流1.5(6)、3(6)、2.5(10)A。计算用电量须乘以低压CT倍率。10kV受电变压器500kVA及以下为高供低计。

(3)低压供电,低压计量(简称低供低计)

指城乡普遍使用,经10kV公用配电变压器供电用户。电表额定电压:单相220V(居民用电),3×380V/220V(居民小区及中小动力和较大照明用电),额定电流:5(20)、5(30)、10(40)、15(60)、20(80)和30(100)A用电量直接从电表内读出。10kV受电变压器100kVA及以下为低供低计。

低压三相四线制计量方式中,也可以用3只单相电表来计量,用电量是3只单相电表之和。

为达到正确计量,高压计量装置要根据电力系统主接线的运行方式配置。如为了提高供电可靠性,城乡普遍使用的10kV配电系统,是采用中心点不接地运行方式,应配置三相三线二元件电表。为了节约投资和金属材料,我国500、220kV的跨省(市)高压输电系统,目前普遍使用自耦式降压变压器,是中心点直接接地运行方式,应配置三相四线三元件电表。城乡普遍使用的低压电网是带有零线的三相四线制供电,要供单相照明(220V)、三相动力(380V),同时用电,同时计量的应配置的三相四线三元件电表以防止漏计。一般居民生活照明用电配置单相电表。

功能介绍

电表除分单相、三相外,还有有功表、无功表之分。目前制作精度分为:0.5、1.0和2.0级。

我国目前还普遍使用的感应式电表,已沿用百年历史以上。功能单

一、精度低、磨损件多,已不适应电力事业迅速发展的管理需要。

城市扩大,表数量多,再用人工抄表,显然落伍。因此,不论单相、三相电表内要有专用接口的集抄功能。为了充分利用电网低谷电源,现在不但工矿企业实行峰谷电价,大城市居民生活用电也已实行峰谷电价,实践证明,优惠殷实。浙江电网居民生活用电,高峰电价比平时电价高出3分(0.56元/kW·h),而谷电价只是峰电价的50%(0.28元/kW·h),很受居民欢迎。

市区大量居民申请装峰谷表,两年来,全省主要城市已发展13万户,只能分处实施。因此表内要有分段记时功能。所有用电户,在消耗有功功率同时也在消耗无功功率。而无功功率消耗多少和发供电企业的设备利用率紧密相关,因此大用户在计量中必须实行功率因数调整电费等。

近年来,由于微电子技术发展快,电子式(静止式)电表应运而生。由于功能多、精度高、无磨损、寿命长、免维修等优点,受到供电局欢迎,已大规模普遍使用。

国产高精度多功能三相电子式电表,已具有正确计量,反相有功、无功电量(1只表可当4只表用)、还有最大需量、多费率、测量功率因数等功能。辅助功能有年、月、日、时间,光电隔离数据传输接口(RS485)和远方抄表脉冲输出接口,三相电压,相序指示等。

管理及其他

关于电表的制作、检测,国家有一套严格、详细的标准。但计量装置的正确运行反映在现场。所以现场周期检定(轮换、抽检、现场比对),就显得十分必要。根据有关规程,为保证计量装置现场正确运行,新投运、改造后的Ⅰ、Ⅱ、Ⅲ、Ⅳ类高压计量装置应在1个月内进行首次现场试验。Ⅰ类电表至少3个月,Ⅱ类电表至少6个月,Ⅲ类电表至少每年现场检验(比对)1次。Ⅰ、Ⅱ、Ⅲ、Ⅳ高电表三四年,Ⅴ类电表4~6年要开展周期轮换。

Ⅴ类电表数量大,装置面广,以前规程规定每5年轮换1次,由于工作量太大,绝大多数供电企业做不到,每年的电量不明损失可观。现在电表骤增,按新规程,可以抽检。采取同一厂家,型号的单相电子式电表,可按上述轮换周期,到期抽检10%,如达到技术要求,则其他类型电表,允许再延长使用1年。待第2年再抽检,不满足技术要求时,要全部轮换。

计量装置是由电表、CT和RT二次接线等组成,这些相关计量器具也应正确安装按期检查。

特别提示:

(1)正确理解电表容量

现广泛使用宽容量电表,目的是为了改善电表超过铭牌标定电流数倍仍能正确计量,提高电表过载能力。但在实际配置中忽略标定电流和最大电流的概念(括号内为最大电流)。以前用无宽容量电表时,在设计中允许电表短时过载1.5倍电流。虽然现在有2倍、4倍甚至6倍宽容量电表,但在配置电表时,按最大电流配表是不妥的。如用户申请用电容量为三相10kW,配置三相20A非宽容量电表,在实际使用中,短时超过50%负荷时,电表还在设计允许范围内运行。而配置三相5(20)A宽容量电表时,其最大负载电流只允许20A。如再过载或电动机经常起动时就有可能烧表。现各地已发生多起配表不当而发生烧表事件。正确配置应按最大电流的50%配表,以防烧表。用户负荷电流为50A以上时,宜采用经低压CT接入式的接线方式配表。

(2)电子式电表不允许过载运行

用脉冲转换机械计度器计量的各种电子式电表,绝不能允许严重过载运行。否则即使不发生烧表,也会发生少计电量。因为经光电输出的脉冲是一个占空为50%的方波,按步进方式推动计度器齿轮计度。严重过载时会造成“脉冲重叠,步进乱套”而造成少计电量,且一时很难发现。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