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3号文库

关于检验记录的规范

关于检验记录的规范



第一篇:关于检验记录的规范

陕西中秦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2010)中秦 质 字 第 001号

关于完善和强化检验记录的规范

为了保证检验记录的完整性、真实性,做到产品的可追溯性,做如下规定,各检验员必须严格按规范执行:

一、关于厂内制作产品的检验记录

厂内制作产品的检验记录,包括各工序和完工检查的检验记录,负责检验记录人员根据图纸、工艺要求制定各工序的详细检验记录表格,经校对无误后存根,每天根据制造部日任务单,将各工序的相关检验记录发放于检验员,检验员根据实际检查情况,认真进行填写,每批零件加工完成后交与检验记录负责人员进行统一保存,每月进行整理并存档。

二、关于外协机加产品、工序产品的检验记录

1、外协机加产品的检验记录:检验员根据对外协机加产品的实际检测认真填写外协机加产品的检验记录。供方名称以供应部提供的进货检验委托单位准,图纸要求栏的填写,检验员根据供应部提供的图纸对各尺寸要求进行填写,如有不良品,开据不合格品单后将不合格品单的编号纪录,并在备注栏对其相关原因进行备注,每月进行整理并存档。

2、外协工序产品的检验记录:检验员根据对外协工序产品的实际检测认真填写外协工序产品的检验记录。供方名称以供应部提供的进货检验委托单位准,针对表面特殊处理的工序,如镀银、镀锌、硬质阳极氧化等,镀层的厚度及附着力以供方提供的记录为准,尺寸要求以供应部提供图纸为依据,如有不良品,开据不合格品单后将不合格品单的编号纪录,并在备注栏对其相关原因进行备注, 每月进行整理并存档。

三、出厂产品的检验记录

1、顾客西开公司的产品检验记录

①、导体类产品:根据交货通知单填写西开公司检验记录,包括“零件尺寸检验记录”和“零部件外观检查卡”,各检验员对相应工序进行签章,并盖产品质量专用章,对“零件尺寸检验记录”进行复印,原件交于市场部,复印件每月进行汇总并存档。

②、特高压产品:填写“零部件尺寸检验报告”,一试三份(其中一份签章),特高压中心导体类产品,必须进行着色检查,并对其结果进行拍照记录,照片一式两份,一份交于西开公司,另一份质检部保留,月底汇总存档,并有电子版存根,针对着色检查结果,填写渗透探伤报告(交于西开公司的),各检验员对相应工序进行签章,并盖产品质量专用章,对所有的尺寸记录进行复印,原件交于市场部,复印件每月进行汇总并存档。

③、壳体类产品:根据图纸及工艺制做检验记录表格(带检验记录简图),气密试验、水压试验以技术要求为准,出据相关实验报告,其压力严格按图纸及技术要求执行,直焊缝根据X射线探伤结果出据X射线探伤报告,环焊缝出据渗透探伤报告,校对确认无误后进行填写,附材质单及相关表面处理合格证,各检验员对相应工序进行签章,盖产品质量专用章,报检验工程师签章,总工程师签章,然后交办公室进行装订,原件交于市场部,复印件月底进行汇总归档。

2、顾客三菱、廊坊东芝、日新的产品检验记录

、导体类产品,主要以三菱公司为主,根据图纸及工艺要求对各部

件制做检验记录表格(带检验记录简图),经校对确认无误后进行填写,附材质单及相关表面处理合格证,各检验员对相应工序进行签章,盖产品质量专用章,交于办公室进行装订,原件交与市场部,复印件月底进行汇总归档。

、罐体容器类产品,根据图纸及工艺制做检验记录表格(带检验记录简图),气密试验、水压试验以技术要求为准,出据相关实验报告,其压力严格按图纸及技术要求执行,直焊缝根据X射线探伤结果出据X射线探伤报告,环焊缝出据渗透探伤报告,校对确认无误后进行填写,附材质单及相关表面处理合格证,各检验员对相应工序进行签章,盖产品质量专用章,报检验工程师签章,总工程师签章,然后交办公室进行装订,然后根据实际情况交与市场部活放于罐体容器内,复印件月底进行汇总归档。

3、其他顾客的产品检验记录

对于其他顾客的产品检验记录,如客户对检验记录未提出相关要求的,根据交货通知单填写“陕西中秦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产品检验记录”,如对检验记录有要求的,按客户要求制作和填写检验记录,各检验员对相应工序进行签章,并盖产品质量专用章,复印后原件交与市场部,复印件每月进行汇总归档。

四、关于不合格品单的登记与归档管理

1、制造不良品通知单的登记

检验员根据开据的不合格品通知单后,在不合格品单登记表上进行登记,并对其不合格品单进行编号,编号为:Z+年(后两位)+月(两位)+顺序号(三位),如Z1007001,经技术部判定后将判定结果进行登记,如有复检,将复检结果填写在相应栏内,如有特殊情况可对其进行备注。

2、采购不良品通知单的登记

检验员开据不合格品单后在采购不良品登记表上进行登记,并对其不合格品单进行编号,编号为:C+年(后两位)+月(两位)+顺序号(三位),如C1007001,经技术部判定后将判定结果进行登记,如有复检,将复检结果填写在相应栏内,如有特殊情况可对其进行备注。

3、不合格品单的归档管理

①、制造不良品通知单:制造不良品通知单一试四联,首联月底统一汇总并上交资料室存档,第三联每月进行统计归档,质检部保存。制造不良品登记表,每月进行统计归档,质检部保存。

②、采购不良品通知单:采购不良品通知单登记表每月底进行统计,每月进行统计归档,质检部保存。

五、关于产品的交检统计及汇总管理

1、厂内制作产品的交检统计:检验员根据实际交检情况统计,认真填写一次交检统计表,每日将一次交检情况统计并上报公司各领导,每月对其进行汇总,并计算一次交检合格率和不良率。不合格品单登记表及不合格品单每月进行汇总并存档,2、采购产品的统计及质量分析:每月对采购产品质量及采购不良品进行统计,并作相应质量分析图表,年底对本年度的采购产品质量进行比较分析,并作出质量分析报告。

六、关于产品的编号规定

1、导体、中心导体类产品

、西开公司导体、中心导体类产品的编号:编号一月变更一次,编号必须按顺序排列,不得重复或空缺。

、三菱公司导体类产品:编号一年变更一次,且必须保证出厂产品的记录编号与工序检验记录中的编号一致,编号必须按顺序排列,不得重复或空缺。

2、罐体容器类产品

编号原侧:以X射线探伤的编号为准,各工序的检验记录都必须以此编号为准,不得进行擅自改动,如与特殊情况,必须对其X射线的报告片进行注明。

七、关于出厂产品的产品标签

根据顾客要求,对产品进行标签标识,标签的填写内容按顾客要求执行,如廊坊东芝罐体,制作产品标签,内容包含工程用户名、零部件图号及名称、数量、油漆颜色、出厂日期等内容。

质检部

2010年7月17日

第二篇:工序检验记录

工序检验记录 产品名称 规格型号 下达任务时间 完成时间 数量

序号 工序 加工要求 检验结果 操作人员 结论 1 下料 尺寸公差

是□否□ 符合要求

形位公差

是□否□ 符合要求

钢板厚度

是□否□ 符合要求弯边 折弯尺寸公差

是□否□ 符合要求

折弯角度

是□否□ 符合要求开孔 孔尺寸误差

间距误差

焊接 板材厚度

是□否□ 符合要求

焊接直径

焊接电流

焊接光洁均匀,无焊缝焊穿、虚焊、夹渣、裂纹、气孔、咬边等现象,悍药皮清除干净平面度 1 米内的凹凸值≤3mm

门 开启角度 ≥90 度

门的缝隙 ≤2mm

开启应灵活

是□否□ 符合要求接地 应有可靠的接地装置,或焊有不小于 M8 的接地螺钉 是□否□ 符合要求整体检查 长×宽×高

对角线

检验结果:

检验人员:

检验日期:

第三篇:材料进场检验记录

材料进场清单及验收记录表

材料进场清单及验收记录表

鲁JJ—022G□□□

鲁JJ—022G□□□

材料/购配件/设备进场检验记录表

鲁JJ—022G□□□

第四篇:来料检验规范

来料检验作业规范

目的

为了有效控制外购物料的品质,规范进料检验流程,确保验收作业的顺畅,以满足正常生产的需要。2

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直接用于生产的外购物料。3

职责

3.1

品质部制定各类外购物料的标准。

3.2

品质部IQC(进料检验员)负责根据各类物料的标准进行来料检验并保存结果。

3.3

品质部对不合格物料进行处理追踪,尽可能防止不合格物料投入工厂生产。

3.4

采购部负责将品质不良信息传达给供应商,并跟踪其快速退换处理。4

作业程序

4.1 检验作业流程

a

仓库管理人员在接收到外来的物料时,对物料种类、供应商、数量等信息进行确认;

b

上述信息经确认无误后,仓库管理人员将物料存放在暂放区域,并以“待检品”予以标识;

c

仓库管理人员将“送货单”及随货资料交IQC报检;

d

IQC对物料名称、牌号、型号、规格、供应商、包装、标识等与相应的采购文件进行核对,无误后进行抽样或全数检查; e

对于经检查确定合格的物料,IQC以绿色“合格”产品标示单予以标识;

f

仓库管理人员凭印有检验员的“产品标示单”及注有“合格”或“允收”结论的《进料检验报告》表办理物料入库;

g

对于经检验确定不合格的物料,IQC立即以红色的“不合格标签”予以标识;

h

仓库管理人员要协助IQC对不合格物料进行隔离;

i

IQC在对物料进行有效隔离后,立即发布《不合格品处置单》,经部门主管批准后将副本发放到仓库和采购部门;

j

《不合格品处置单》由品质部主管会同采购、品质部或使用部门协调一致,并签署处置结论;

k

经综合评审结果确定物料能够使用时,IQC以“特采标签”对物料进行标识,并予以隔离;

l

生产部指定部门作业人员对特采物料进行筛选或修整或克服使用; m

必要时,经筛选或修整后的物料由IQC(或生产线IPQC)重新进行验收;

n

仓库凭“特采标签”及签有“特采”结论的《进料检验报告》表办理物料入库;

o

经综合评审确认不能使用的物料,仓库管理人员予以拒收; p

IQC对拒收的物料进行有效隔离; q

采购部凭拒收结论通知供应商退回物料;

r

采购部要及时将协调一致后的结论以书面报告的方式传递到供应商处,供应商必须在被要求或指定的日期内针对不合格现象分析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改善对策;

s

IQC对供应商提出的改善对策的实施情况及实施结果进行跟踪,并将跟踪的结果以《纠正、预防措施处理单》报告给主管人员及采购部;

t

只有当跟踪结果证实供应商所采取的措施已经得到有效的实施,并且通过验证证实供方实施这些措施的结果有效,才能关闭该项目,否则IQC要以报告的方式通报给采购部,采购部将结果通报供应商,供应商必须按IQC提出的要求重新采取相应的改善措施,IQC继续跟踪验证,直到项目结果有效。4.2 抽样检查 4.2.1抽样方案

a

进料检查按GB2828-87《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进行抽样,采用一般Ⅱ级(其它指导文件中针对某一具体物料另有的规定除外);

b

AQL值(合格质量水平)按相关检验要求的规定执行,若相关检验要求没有规定或没有相关检验要求时,所有致命(严重)缺陷(CRI)的AQL值为0收1退,主要缺陷(MAJ)的AQL值为0.25,一般缺陷(MIN)的AQL值为0.65。

4.2.2同类物资采用正常一次抽样方案,连续5批抽样(不包括送样及小批量试样批)达到允收标准后,可采用放宽检查一次抽样方案,当连续20批以上达到允收标准后可采用特宽检查一次抽样方案。4.2.3同类物资在任何情况下出现1批量产品CRI(严重缺陷)或2批物料MAJ(主要缺陷)或3批MIN(次要缺陷)时,均采用加严一次抽样方案检查,若仍不符合,下批起采用加严检查二次抽样方案。4.2.4同类物资在任何情况下连续2次采用加严二次抽样方案检查的物料批合格可转入加严检查一次抽样方案进行检查,连续2次采用加严一次抽样方案检查的物料批合格可转入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检查,但若IQC或其他部门提出其它要求时,经品质部主管或总工程师批准后按提出的要求检查。

4.2.5数量小于50PCS/m/Kg的,且属于送样试用的物料,IQC进行全数检查。

4.2.6硬件产品(指有形产品,其量值具有计数的特性),以供方提交的一批次(同期交付,同一规格型号,同一供方提供)为一交验批,流程性材料(指有形产品,其量值具有连续的特性)经供方提供的一独立包装为一检验批。

4.2.7若执行上述条款规定的抽样方案4.2.1和4.2.5以外的任何抽样方案,其允收标准均为0收1退,并执行4.2.2、4.2.3、4.2.4和4.2.6条款的规定。4.3 取样

进料物资由IQC检验人员采用随机取样的方式进行取样,取样后,检验人员要对样品进行标识。4.4 检验

4.4.1检验人员抽取样本后,先进行外观和尺寸等无须破坏性或周期较短的项目,待这些项目全部完成后,再进行破坏性及周期较长的检验项目。

4.4.2检验和工艺 a

外观检查环境要求:采用常态照明(40W日光灯使光线充足),待测量物品测量面与检验人员肉眼距离25~35cm,观察角度要求垂直于待测量物品被测面的±45º角,观察时间为10±5秒;

b

监视和测量装置要求:卡尺精度等级不低于0.02mm,分厘卡(千分尺)精度等级不低于0.01mm,标准规精度等级不低于0.002mm,其它或自制的检具等装置要满足相关的工艺、检验文件或工程图面上的测量要求;

c

当现有条件不足以对规定的项目进行检验或经检验不能确定是否能够接收时,由IQC通知材料使用单位或生产部安排对物料全部或部分项目进行工艺验证,工艺验证时取样按生产单位使用需求通知IQC取样,IQC取样按4.2.6条进行,取样后进行标识并在24h内交生产单位试用,经工艺验证后的工件由工艺验证部门IPQC确定结果。5

相关文件、表格

《进料检验报告》

《不合格品处置单》

《纠正、预防措施处理单》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

第五篇:燃烧器检验规范

燃烧器通用检验规范

为使燃烧器质量稳定,外观美观,获得符合图纸设计要求,参照GB/T19839-2005 工业燃油燃气燃烧器通用技术条件,做出检验规范。

1.原材料

1.1燃烧器所有材料需要符合设计图样以及技术文件要求和相应的材料标准。

1.2制造喷口的材料需要钢厂或铸造厂的质量保证书。1.3合金钢焊接材料需要钢厂或铸造厂的质量保证书。

1.4型钢和钢板应平直,切割表面应去毛刺,飞溅以及熔渣,暴露在外的气割应修磨平整。

2.制造

2.1工件组装时核对图纸,标准图号注意是否是左右件。

2.2 焊缝表面不得有裂纹、焊瘤、烧穿、弧坑、表面气孔、夹渣、裂纹等缺陷。

2.3 焊缝外形需均匀,焊道与焊道,焊道与基本金属之间过度平滑,焊渣和飞溅物清除干净。

3.组装

3.1 箱壳以及风管外表面四周焊缝应严密,在有气孔或其他容许存在缺陷处应该进行煤油渗透实验。

3.2 燃烧器单个支吊架承载超过20t时,主要承载焊缝必须进行无损伤检查,采用磁粉或者着色探伤检查。

3.3 面需要清楚熔渣,飞溅以及毛刺。

3.4 焊缝表面单个气孔直径不大于2mm,当有多个气孔密集存在时,25mm长度焊缝内气孔数(直径不大于1mm)应少于5个。

3.5 各转(摆)动装置均应动作灵活,不得有任何卡、擦、碰等异常现象。3.6 燃烧气装配时,所有转轴孔处涂以耐高温的润滑剂。

4.性能检测

4.1 燃烧气点火后火焰需稳定,不可有回火现象。

4.2 在最大负荷下,自振动速度不大于6.3mm/s。

4.3 燃烧控制器:具有启动、停止、复位、报警等功能,控制应该灵敏可靠

4.4 运行可靠性检测:连续运行48H后,各系统无异常。

4.5 介质管路密封性:连接可靠无松动,1.25倍设计压力下,保压15min,管路压降不大于50PA。

5油漆和包装

5.1油漆和包装按JB/T 1615制定。

5.2耐热不锈钢喷口不必涂漆,保持金属本色。

5.3 机加工零件以及外部传动零件涂油脂保护表面。5.4 发货标志符合标准规定,应该准确、清晰、齐全。

5.5 带有水冷套的燃烧器应该尽量与水冷套组装后包装出厂。5.6 运输时,风门挡板处于关闭位置并固定,喷口、转动臂连接杠均应固定。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