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六年级音乐第一学期期末试题
六年级音乐第一学期期末试题
班级姓名分数
一、写出下列常用记号或名称
顿音记号()延长记号()波音记号()∨()>()#()降记号()
还原记号()三连音()前倚音()
二、填空
1、从本册我们所学唱的歌曲选出四首:《
《》《》《》
2、《
3、《军民团结一家亲》是芭蕾舞剧《》选曲。
4、圆舞曲起源于的一种人成对旋转。
5、舞剧是一种以为主要手段,并综合等要素来揭示主要内容,塑造的艺术形式。
6、4∕4拍子的含义是。它的强弱规律是。
7、写出下列名称的音符(以“5”为例)
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全音符()
三、选择题
1、《一个妈妈的女儿》是一首具有以下哪个民族民歌风格的歌曲()
A、蒙古族B、彝族C、藏族D、苗族
2、《蓝色多瑙河圆舞曲》是下面哪位大师的作品()
A、舒伯特B、施特劳斯C、贝多芬D、莫扎特
3、二胡属于民族乐器中的()
A、吹管乐器B、拉弦乐器C、弹拨乐器D、打击乐器
4、在歌曲进行中,歌声暂时停顿,由器乐演奏的音乐片段称为()
A、前奏B、间奏C、尾奏
5、哪个是莫扎特的作品
A、儿童圆舞曲B、小步舞曲C、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6、用于伴随群体进行的歌(乐)曲是()
A、合唱曲B、鼓乐曲C、进行曲D、交响曲
7、记在乐谱开头表示拍子的记号叫()如:2∕4拍
A、音符B、拍好C、休止符D、调号
8、在简谱中“0”为什么符号()
A、音符B、休止符C、拍好D、调号
9、《我爱银河》是一首()歌曲
A、欢快、活泼地B、雄壮有力地C、优美抒情地
10、PMPMFF依次表达的意义是()
A、强 中强 中弱 弱B、弱 中弱 中强强
四、问答题
音乐对于一部电影,具有哪些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二篇:2011—2012学第一学期六年级期末测试题
2011—2012学第一学期六年级期末测试题
一、想一想,我会填。(每空1.5分,共30分。)
1、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2、甲午战争中,全军覆灭。1895年,日本政府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大大加深了中国人民的灾难。在甲午战争中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3、1911年,在中国大地上爆发了一场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革命。这就是以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领导的。1912年1月1日,他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成立。
4、我国的根本制度是制度,我国的根本制止制度是制度,在我国,国家权力属于,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5、无论是村民委员会还是城市居民委员会都是我国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6、圆明园是举世闻名的,可这样一座世界级的园林,却毁在了侵略者的暴行之中。
7、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工农红军地意志坚强的军队是。
8、“十一”长假是我国的法定节假日,规定十一长假依据的历史事件是。9、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突破防线,占领,宣告蒋家王朝的覆灭,中国人民获得了解放。
二、我是小法官。(每空1分,共10分。)
1、鸦片输入中国是合法经营,双方买卖公平,不会给中国造成危害。2、1840年5月,侵略者入侵广州后,广州三元里人民自发地组织起来,将侵略军打得狼狈逃串,跪地求饶。
3、我国政府从1997年7月1日起,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4、《马关条约》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了。
5、黄海战役后,由于清政府采取妥协退让的政策,在军事上消极防守,才使驻守在威海卫军港的中国北洋舰队全军覆灭。
6、我们作为国家的小主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所有权利。
7、到本世纪的50年代,我国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8、中共一大召开的地点显示上海,后来在浙江。
9、辛亥革命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失败的一面。
10、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当家做主的真正体现。
三、对号入座。(每题2分,共20分。)
1、“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句话是说的。A、孙中山 B、林则徐 C、丁汝昌
2、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是。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
3、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A、《天津条约》B、《北京条约》C、《辛丑条约》 4、1905年8月,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了全国性的唯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A、兴中会 B、中国同盟会 C、华兴会
5、这里是中国近代最早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2010年这里有举办了世博会,成为展示各国科技成果和民族文化的舞台。“这里”是指。A、武汉
B、南京
C、上海
6、戊戌变法时期成立的京师大学堂是的前身。A、北京师范大学
B、北京大学
C、清华大学
7、为纪念中国人民军队的诞生,被确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A、5月4日
B、7月1日
C、8月1日 8、2011年11月,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A、神舟七号
B、神州八号 C、神舟九号
9、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是。A、中共七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八大
10、以下属于抗日战争时期战役的是。
A、平津战役
B、淮海战役
C、台儿庄战役
四、材料分析题、列举题。(共40分)
1、(8分)
(1)、鸦片俗称________________,有罂粟果汁提炼而成,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2分)(2)、鸦片对人的危害有哪些?(4分)
(3)、请你以此为主题写一则公益广告。(2分)
2、(7分)
(1)、左图是________________(2分)
(2)、这场浩劫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战争中。(2分)(3)、请你说一说自己的感受。(3分)
3、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取得了许多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请你列举近几年我国取得的成就。(不少于三个方面)(6分)4、4、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请你列举小康社会的六个更加分别是什么?(6分)
5、列举出解放战争中的三大战役。(3分)
6、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中写道: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
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1)、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三年以来”指的是什么事件?(2分)
(2)、“三十年以来”指的是哪一年的什么事件为开端的。(3分)
(3)、“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那时指的是什么事件?((4)(4)、试列举中国近代列强发动的侵略战争。(至少三个)(3分)
2分)
第三篇:2017—2018学六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模拟考试
2017—2018学六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模拟考试
班级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__
一、看拼音写词语。
(6分)kān
cè
fù
yù
xiū
sè
fèi
xū
chún
qiāng
shé
jiàn
()
()
()
()
()
xiàn
mù
yóu
yù
là
zhú
nüè
shā
dǐng
lǐ
mó
bài
()
()
()
()
()
二、选择题
(12分)
1.下面带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个是()
A
脊(jǐ)背
B
感召(zhào)
C
干瘪(biē)
D择(zhái)菜
2.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坚苦卓绝
生旦净丑
劈波崭浪
B
神秘莫测
余音绕粱
惊恐万壮
C喜出望外
银妆素裹
再三权衡
D
慷慨激昂
大名鼎鼎
生死攸关
3.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熟能生巧(熟悉)
B
悲愤欲绝(气息中止)
C
脱颖(才能出众)而出
D
却看妻子(老婆)愁何在4.下面句子中的画线词语使用正确的是()
A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有品味了。
B
鬼子发起了又一轮攻击,红军战士在山头负隅顽抗。
C
宇宙是神秘莫测的,它还有许多秘密等着我们去发现。
D
天高云淡,朔风送爽,大雁排着队往南方飞去。
5.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我的手指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维;我有终生追求的理想;有我爱和爱我的亲人和朋友;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
B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
C“够了”,船长说:“让每个人都到小艇上去。”
D
那些冰块从寒冷的北方“爬”过来。
6.下面没有语病的是()
A班会课上,我们讨论并通过了“三好学生”评比方案。
B鲁迅因为珍惜自己的时间,所以珍惜别人的时间。
C音乐会上,我们观看了好听的歌曲和精彩的舞蹈。
D敌人机智勇敢,与我军展开了殊死搏斗。
四、名句默写(8分)
1.,阳朔山水甲桂林。
2.大风起兮云飞扬,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3.王师北定中原日。
4.问渠那得清如许。
5.读书贵能疑,_____________________。
6.,好书不厌百回读。
7.,使所读的书活起来。——鲁迅
8.纸上得来终觉浅。
五、按课文内容填空(6分)
1.那些小丘的线条是,就像只用,不用,到处,轻轻
。——《草原》
2.它___________着你,___________着你,____________着你。——《安塞腰鼓》
3.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它却在一线希望之中
。这句话给你的启示是。
二、读文答题。
(一)学与问(节选)(8分)
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北宋有个大科学家,名叫沈括。他小时侯读白居易的诗《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他想:为什么同是桃花,开花的时间相差这么远呢?他去问妈妈,妈妈说:“兴许是花开花落,有早有迟吧!”妈妈的回答没能解开沈括的疑团,他仍然把这个问题放在心上。有一次,他随大人到深山的寺庙里去,发现那里的温度要比山下低得多,才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1.这一自然段作者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2分)
2.接着,作者写了沈括的事例,你能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吗?
(2分)
3.作者写这个事例是为了
。(2分)
4.古往今来,关于勤学、好问的成语有很多,请写出两个。(2分)
(二)(14分)
①我有一双塑胶的拖鞋,是在出国前两年买的,出国后又穿了五年。它的形状很普通,就像你在台北街头随处可见的最平常的样式:平底,浅蓝色,前端镂空成六个圆带子,中间用一个结把它们连起来。买的时候是喜欢它的颜色,穿了五六年后,已经由浅蓝色变成浅灰,鞋底也磨得一边高一边低了……
②你知道我为什么舍不得丢掉它吗?
③这是个让生命在刹那间变得非常温柔的回忆。大学快毕业时,家住在北投山上,没有课的早上,我常常会带着两只小狗满山乱跑。
有太阳的日子,大屯山腰上的美丽简直无法形容,最让我快乐的是在行走中猛然回过头,然后再仔细辨认,山坡下面,哪一幢是我的家。走着走着,我的新拖鞋就不像样了。不过,我没时间管它。直到有一天,傍晚,放学回家,隔着矮矮的石墙,看见我的拖鞋被整整齐齐地摆在花园里的水泥小路上。带着刚和同学分手后的那一点嚣张,我就在矮墙外大声地叫起来:
④“何方人士,敢动本人的拖鞋?”花园那边没有动静。再往客厅的方向看过去,外婆正坐在纱门后面,一面摇扇子,一面看着我笑呢。
⑤“今天下午,我用你们浇花的水管给你把拖鞋洗了,刚放在太阳地里晒晒就干了。多方便!多大的姑娘啦!穿这么脏的鞋给人笑话。”
⑥以后,外婆每次上山时,总会替我把拖鞋洗干净,晒好,有时甚至给我放到床前。然后在傍晚时分,她就会安详地坐在客厅里,一面摇扇子,一面等着我回来。我常常会在穿上拖鞋时,觉得有一股暖和与舒适的感觉,不知道是院里下午的大阳呢,还是外婆手上的余温?
⑦就是因为舍不得这一点余温,外婆去世的消息传来以后,所有能够让我纪念她老人家的东西:比如出国前夕给我的戒指,给我买料子赶做的小棉袄,都在泪眼盈盈中好好地收起来了。这双拖鞋,也就一直留在身边,舍不得丢。每次接触到它灰旧的表面时,便仿佛也接触到曾洗过它的外婆的温暖而多皱的手,便会想起在夕阳下的园中小径和外婆在客厅纱门后面的笑容,那么遥远,那么温柔,而又那么肯定地一去不返。
1.联系上下文写出词语的意思。(2分)
(1)安详——
(2)泪眼盈盈——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3-6自然段的内容。(2分)
3.文中有两处描写外婆神态的细节,请用横线画出。再选择一处说说你从这个细节描写中体会到了什么。(4分)
4.用波浪线在文中画出描写这双鞋的句子,“我”为什么舍不得丢弃这双鞋?联系全文写下你的理解。(3分)
5.给短文起个恰当的题目:,本文表达了作者的情感。(3分)
三、名著阅读。
把正确答案填在括号里。(8分)
1.“《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
写的一部现实主义小说。小说以第人称记叙,给人以真实感。”()
A
笛福
第三
B
笛福
第一
C
笛福
第二
2.下面哪个答案都是鲁滨逊送给星期五的东西?()
A
圣经
小刀
B短剑
小刀
C皮带
斧头
3.下面哪一个不属于中国民间故事?()
A《唐僧取经》
B《梁山伯与祝英台》
C《孟姜女》
4.《西游记》中,孙悟空被如来佛祖封的佛是()
A
斗战胜佛
B
净坛使者
C
金身罗汉
D
天龙八部
5.《简爱》是以()为原型写成的一部小说。
A
安恩
B
夏洛蒂
C
艾米莉
D路德维卡
第三部分
表达与交流(34分)
一、口语交际(4分)
有一天,小明放学一回家就打开报纸看了起来。妈妈下班回来看到他不做作业,便批评他:“尽看些无用的报纸,浪费时间。”如果你是小明,你会怎样有理有据地向妈妈解释呢?(提醒:至少写两个理由)
四、作文。
(30分)题目:
影响了我提示:在成长的道路上,每个人都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影响。一个人、一件事、一本书,甚至是一句名言、一首歌、一个眼神、一抹微笑……都有可能给我们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请围绕“影响”写一篇作文。
要求:(1)题目补充完整。(2)有中心,有条理,结构完整,详略得当,有真情实感。(3)字数不少于400字,不超过500字。
400
第四篇:2014—2015第一学期六年级音乐教学计划
银塔小学(2014—2015)上期六年级音乐教学计划
周维廉
一、学情分析:
本班现有学生 人。只有一小部分学生唱歌的状态、音色较好。这些学生对音乐的比较浓,但由于自身的条件原因或其他原因,所以歌唱技能有待提高,还有一些学生由于底子薄、基础差,对音乐又缺乏兴趣,所以情况不是很好。教师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充分激发这些学生学习音乐,爱好音乐的兴趣,对他们要多鼓励多表现,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培养他们的感情。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有:歌曲七课,每课还包括“聆听”、“表演”、“编创与活动”等内容,这些内容均有机的联系在一起。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与审美能力,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了解秧歌、长调、短调、小调、劳动号子以及中国民歌、外国民歌的相关知识
2、能力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歌曲,会用正确的口形,呼吸及连音、断音的演唱方法演唱,会二部合唱,做到声部间的和谐,均衡,看得懂简单的指挥手势。通过欣赏,了解多种常见的演奏形式,培养学生对 1 音乐的速度,力度,节奏、节拍、音色、音区的感知能力,培养他们的音乐想象力和联想能力。认识了解音乐家刘炽、普契尼、迪卡斯和他们的作品。
3、情感目标:通过音乐教学,突出其学科的特点,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色教育中,启迪智慧,培养合作意识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新人。
四、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欣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速度,力度,节奏、节拍、音色、音区的感知能力,培养他们的音乐想象力和联想能力。认识了解音乐家刘炽、普契尼、迪卡斯和他们的作品。
2、通过音乐教学,突出其学科的特点,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色教育中,启迪智慧,培养合作意识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新人。
3、通过学习能掌握教材规定的简单的乐理知识和音乐技能,掌握简单的视谱能力,能够完整的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五、教学措施
1、演唱:
歌唱技能的练习,将结合演唱实践活动进行。创设与歌曲表现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富有情感地歌唱,以情带声,声情并茂。提醒学生变声期的嗓音保护,避免喊唱。重视和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逐步建立与他人合作演唱的经验,培 养群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
2、感受与鉴赏:
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将注意以音乐为本,从音响出发,以听赏为主。讲解、提示,力求简明、生动,富有启发性。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引发想像和联想。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逐步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积累感受与鉴赏音乐的经验。
六、课时安排
全册一至六课,计划每颗 2-3课时,复习3课时、考查3课时。
七、教学进度表:
第一课《同一首歌》(共用三课时)第一课时:重点学习《同一首歌》
第二课时:复习《同一首歌》。感受、唱一唱高峰演唱的《大中国》对比两首歌曲的不同风格
第三课时:即兴表演一段秧歌舞《大中国》。学习合唱音乐知识。第二课《草原牧歌》(共用二课时)
第一课时:聆听《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重点学习蒙古族民歌《银杯》
第二课时:聆听马头琴独奏《万马奔腾》 重点欣赏:腾格尔《天堂》 第三课时:学习歌曲《小黄鹂鸟》 第三课《多彩的美洲》(共用二课时)
第一课时:学习墨西哥歌曲《拉库卡拉查》重点欣赏【阿根廷】《化妆舞会》
第二课时:重点学习歌曲加拿大歌曲《红河谷》,聆听【委内瑞拉】乐队与演唱《平原我的心》 第四课《芬芳茉莉》(共用三课时)第一课时:重点学习演唱江苏《茉莉花》
第二课时:聆听三首不同地区的《茉莉花》,感受不同的风格。第三课时:欣赏《东边升起月亮》聆听儿童合唱版的《茉莉花》 第五课《神奇的童话》(共用三课时)
第一课时:讲故事的形式介绍德国歌曲《洛列莱》引导学生以叙述的口吻、有表情地演唱《洛列莱》。
第二课时:复习歌曲《洛列莱》重点欣赏《黄鹤的故事》 第三课时:简单欣赏《魔法师的弟子》 第六课劳动的歌(共用二课时)
第一课时:欣赏《连连夯》重点学习歌曲《军民大生产》 第二课时:学习演唱《翁嘿呀》重点聆听影片《船工号子》
八、注意事项
1.在日常生活中多学习,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教学水平。2.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用轻松的课堂形式让学生喜爱音乐课。
3.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4.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5.丰富课外音乐活动,以学生的爱好为主开展课外音乐活动,使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学习音乐。
2014年9月
第五篇:2014—2015第一学期六年级音乐教学计划
2014—2015第一学期六年级音乐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班现有学生18人。只有一小部分学生乐理知识掌握的不错,唱歌的状态,音色也很优美。这些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很浓,但又由于自身的条件原因或其他原因,所以歌唱技能有待提高,还有一些学生由于底子薄、基础差,对音乐又缺乏兴趣,所以情况不是很好。教师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充分激发这些学生学习音乐,爱好音乐的兴趣,对他们要多鼓励多表现,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培养他们的感情。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有:歌曲七课,每课还包括“聆听”、“表演”、“编创与活动”等内容,这些内容均有机的联系在一起。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与审美能力,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了解秧歌、长调、短调、小调、劳动号子以及中国民歌、外国民歌的相关知识
2、能力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歌曲,会用正确的口形,呼吸及连音、断音的演唱方法演唱,会二部合唱,做到声部间的和谐,均衡,看得懂简单的指挥手势。通过欣赏,了解多种常见的演奏形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速度,力度,节奏、节拍、音色、音区的感知能力,培养他们的音乐想象力和联想能力。认识了解音乐家刘炽、普契尼、迪卡斯和他们的作品。通过乐器的训练,让学生学会正确的演奏姿势与方法,培养一定的齐奏、合奏及伴奏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音乐教学,突出其学科的特点,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色教育中,启迪智慧,培养合作意识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新人。
四、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欣赏,了解多种常见的演奏形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速度,力度,节奏、节拍、音色、音区的感知能力,培养他们的音乐想象力和联想能力。认识了解音乐家刘炽、普契尼、迪卡斯和他们的作品。通过乐器的训练,让学生学会正确的演奏姿势与方法,培养一定的齐奏、合奏及伴奏能力。
2、通过音乐教学,突出其学科的特点,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色教育中,启迪智慧,培养合作意识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新人。
3、通过学习能掌握教材规定的简单的乐理知识和音乐技能,掌握简单的视谱能力,能够完整的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五、教学措施
1、演唱:
歌唱技能的练习,将结合演唱实践活动进行。创设与歌曲表现内容
相适应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富有情感地歌唱,以情带声,声情并茂。提醒学生变声期的嗓音保护,避免喊唱。重视和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逐步建立与他人合作演唱的经验,培养群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
2、感受与鉴赏:
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将注意以音乐为本,从音响出发,以听赏为主。讲解、提示,力求简明、生动,富有启发性。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引发想像和联想。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逐步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积累感受与鉴赏音乐的经验。
六、课时安排
第一至六课: 2-3课时
复习3课时、考查3课时
七、教学进度表:
第一课《同一首歌》(共用三课时)
第一课时:重点学习《同一首歌》
第二课时:复习《同一首歌》。感受、唱一唱高峰演唱的《大中国》对比两首歌曲的不同风格
第三课时:即兴表演一段秧歌舞《大中国》。学习合唱音乐知识。第二课《草原牧歌》(共用二课时)
第一课时:聆听《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重点学习蒙古族民歌《银杯》
第二课时:聆听马头琴独奏《万马奔腾》
重点欣赏:腾格尔《天堂》
第三课时:学习歌曲《小黄鹂鸟》
第三课《多彩的美洲》(共用二课时)
第一课时:学习墨西哥歌曲《拉库卡拉查》重点欣赏【阿根廷】《化妆舞会》
第二课时:重点学习歌曲加拿大歌曲《红河谷》,聆听【委内瑞拉】乐队与演唱《平原我的心》
第四课《芬芳茉莉》(共用三课时)
第一课时:重点学习演唱江苏《茉莉花》
第二课时:聆听三首不同地区的《茉莉花》,感受不同的风格。第三课时:欣赏《东边升起月亮》聆听儿童合唱版的《茉莉花》 第五课《神奇的童话》(共用三课时)
第一课时:讲故事的形式介绍德国歌曲《洛列莱》引导学生以叙述的口吻、有表情地演唱《洛列莱》。
第二课时:复习歌曲《洛列莱》重点欣赏《黄鹤的故事》 第三课时:简单欣赏《魔法师的弟子》
第六课劳动的歌(共用二课时)
第一课时:欣赏《连连夯》重点学习歌曲《军民大生产》 第二课时:学习演唱《翁嘿呀》重点聆听影片《船工号子》
八、注意事项
1.在日常生活中多学习,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教学水平。
2.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用轻松的课堂形式让学生喜爱音乐课。
3.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4.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5.丰富课外音乐活动,以学生的爱好为主开展课外音乐活动,使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学习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