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实习日记:第一次讲课
实习日记:第一次讲课
我的第一次讲课就这样突如其来,又匆匆结束。周日晚上,唐总说,《祝福》快结束了,下篇课文你就上吧。这种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还真是唐总一惯的作风。可却苦了我呀……
马上调整教案,马上整理思路,马上试讲,马上迎接那些个未知的孩子们,我的那一天几乎成了实习以来最忙碌的一天了。那种紧张也是从来没有过的。在我的预料之内,第一节课上得让我哭笑不得。再加上那天下午的我昏昏沉沉面对刚刚上了体育课的气喘吁吁的学生,后面还坐着那天似乎心情不太好的唐总,我的课也像极了南开暮春飘零的落叶,没了方向!第二课时,我果断不要老师来听,课堂设置了很多讨论,学生似乎还比较感兴趣,课堂氛围还不错。整篇课文上下来,唐总点评的一如既往的少的可怜,但句句精到,真可谓姜还是老的辣呀!讲完以后,那天似乎心情很好的唐总愉快地请我们吃饭,虽然只是教师食堂。但对于没见过世面的我们来说已经乐得像老鼠一样咯!!
半期考试即将来临,但试卷还没定稿。南开一向自己命题,老师让我卡着时间做完,看一下情况。所以,三年没碰过卷子的我就这样硬着头皮做完了除作文之外的所有题,真是让我苦不堪言啊。我强烈恳求老师不要判我的卷子,但老师粗粗瞟了一眼,说错了三个选择题。我想,现在要是让高考,三本都没戏!
忙碌的一周,痛并快乐着!
第二篇:实习第一次讲课心得
第一次公开课心得体会
坐在接我们来托克逊二中的车上望着蔚蓝的天空和开阔的旷野的时候,我就在心里告诉自己:“这么美的地方,是我踏上讲台的开始,或将成为我教师生涯的开始”,各种想象美好的未来,是在新疆吐鲁番托克逊这片土地上。
很快,我的第一次讲课开始了。跨上讲台之前,想着自己要面对众多听课的老师以及学校的领导,面对比自己小不了几岁的高一学生,我心里有点紧张。我明白,一个好的开始很重要,所以第一次务必不能出丑。如此想来,压力很大。因此,我降低了期望值,这节课做到不紧张,清晰而完整的讲明白并使学生听明白就好。如此做来便也不紧张了。又或许是人当真正开始一场战斗的时候,战斗前的一切紧张便烟消云散了。
通过这次讲课,语文教研组的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指出了我的不足,并给了我宝贵的建议,让我受益匪浅。同时也对接下来的教学充满了信心。下面是我的几点体会:
一、认真备课
俗话说:“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的确如此,课堂的四十分钟,不是自己的单独“表演”,最重要的在于能否和“观众”成功互动,并让他们学有所得,而这些,在备课中都得备到。我花了不少时间研读文本,感知课文,为的是能使课堂中教师有所感,这是学生有所感的前提;查找各种资料,为我次节课的教学目标服务;请教指导老师,做必要的修改补充……此外,我牢记着视点教学的新理念,语文切忌面面俱到。备课中对各个环节的实施成效很难把握,还得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已存知识的维度。等等。
二、讲课清晰
讲课中的教姿、教态,声音的高低,音色的好坏以及说话的速度都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一节没有抑扬顿挫的课亦让学生感到平淡乏味,同时也无法在主观上突出重点。而这些,我差的太远。虽有互动,但问题的探究不够深入;授课技巧有些缺乏;在教学环节的时间的分配上不尽乎合理。
三、气场
我认为,气场是自信的表现,也正体现了自己饱满的热情,这直接影响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积极性的程度。
总之,这次公开课我真的收获很多,我知道了自己需要学习和改进的地方,在今后的实习中,我会更加努力学习,不断给自己充电。勤于翻阅各种教辅资料,不断丰富专业知识,向这里的有经验的老师们学习。时刻记得用新理念指导教学,并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进步。
第三篇:第一次讲课体会
第一次讲课心得体会
数学与统计学院--周铃森
4月26日星期五上午第四节课,我第一次站上了高2014级13班的讲台,经过了一个多月的听课,我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第一堂数学课,说实话,虽然整堂课中,我的指导老师坐在教室后面听我讲课,但我一点也不紧张,也许是由于备课比较充分吧,当时写好教案后,感觉很茫然,不知所措,心里很没底,老是担心自己能否讲好这堂课。第一次试讲时,问题很多,讲得结结巴巴的,并且前后衔接不自然,逻辑性也不强,不过,我还是信心满满,积极改正自己的不足,力求下次讲课时能讲得顺利自然。
第一次正式上课,一方面,感觉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四十分钟就过去了,另一方面,感觉自己还没讲过瘾。讲完课后,本以为自己讲得很差,会被老师批评,没想到后来指导老师告诉我:“你的这次讲课效果还可以”,听到这句话,绷紧的神经顿时松弛了,心里不禁乐了一番,不过这堂课也不是没有问题,指导老师还是就备课、语言、姿势、激情等方面谈了一些注意事项。下面就给大家分享一下指导老师的指点以及自己的心得体会。
1、要想上好一堂课,备课很关键。备课要在熟读、研究课本内容的基础上写出自己对这堂课的理解,包括教学目标、知识点的讲授顺序、重点的把握、难点的突破。备课是上课的基础,一堂课备得充分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堂课的传授效果。
2、要想上好一堂课,充分的备课当然必不可少,但在课堂上一定不要忘了调动同学的积极性。当前的新课改无一例外都强调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因此,在课堂上,可以多一些互动环节,互动既能让学生参与课堂,又能提高学生积极性。
3、上课要有激情。演员是舞台上的表演者,而教师则是讲台上的表演者,教师也需要表演艺术,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教师在讲台上的语言,包括肢体语言,前者要有幽默感,并且讲话时语速不宜过快,该慢下来时就慢下来,最好抑扬顿挫,该停顿的地方要停顿,后者要有丰富而恰当的姿势。
4、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多听取学生的意见。虽然我们备课备得很充分,但在课堂上不能一味地完全按照自己备课的思路来讲,而是要根据课堂上学生的反应情况灵活地调整授课思路。
5、随时保持高涨的热情。新教师讲课很容易犯一个毛病,那就是课堂开始的前十几分钟讲得很有激情,接下来,声音便慢慢变小了,说话的语调也开始平淡了。如果按照这样的状态讲下去,一堂课下来,学生可能只听了前面那十几分钟的内容,后面的时间里,他们要么埋头自学,要么走神了。
6、理论性不要太强。如果说大学的课堂重视理论性,那么中学的课堂便注重实用性及趣味性。有时,与其讲一大堆理论,还不如举一些实例以让学生感受所学知识的具体应用。
7、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多表扬学生、鼓励学生,并且要注意表扬的方式方法。像“你太聪明了”就不适宜拿来在中学的课堂上表扬学生,因为那是小学式的表扬,过于幼稚以致于起不到激励效果,表扬学生的时候尽量采取幽默搞笑或者比较正式的方式。
8、普通话应该标准、板书应该工整。对于板书,该擦的可以擦去,一般保留最重要的内容,并且重要内容还应该写在黑板上显眼的位置。另外一点,写板书的时候尽量侧身书写,不要背对着同学,这样,教师讲课时才不会背着同学说话,同时,也能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同学身上,做到边写边讲解。
以上是主要的几个方面,当然还有其他需要注意的地方,例如,上课节奏的把握、课上与同学的眼神交流、教师的礼节、提问的技巧等等。通过这次讲课,我开始有些明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话背后蕴含的深刻道理了,不管做什么事,一定要有充分的准备。第一次正式讲课的感受与经历对于我来说是难忘的,而老师的点评也是刻骨铭心的,从中得到的收获也许会对自己以后的教师生涯以及教育观产生深刻的影响。对于接下来的实习工作,我将按照指导老师的指导,再接再厉!
第四篇:第一次讲课的感受
第一次讲课的感受
虽说我的题目写的是第一次讲课,但实际上我在九年级18班不是第一次讲课,我给他们上过习题课,但这一节是新课,我上讲台的时候还是很紧张。
昨天下午我听完指导老师的课,老师就跟我说他明天有事让我给学生讲一节新课。我回到宿舍就赶紧准备,看书写教案查资料,时间过得很快就到晚上。我当时就在想如果这个化学课不让我做实验,也没有多媒体来演示实验,那我这节课该怎么上?不行,没法上,我就给指导老师打电话,说我要做实验,行不行。还好,还好,老师说可以而且我要用的试剂和药品实验室里都有。听到老师的这话,我真的是很开心。备课一直背到11点,第二天早上也就早早的就醒了,又串了几遍要讲的东西。
因为害怕所以上课前宿舍的舍友都叫我不要紧张,上第四节课的时候我把她们都叫上去听课。
走在去教室的路上,就碰到18班的学生,看到我拿着实验仪器就抢着帮我拿到教室去,一进教室在教室的女生就都围上来看仪器,他们平时似乎老师也不怎么给学生做实验,所以学生对做实验充满了热情。
开始正式上课了,我也没有老师的那种气势,也不会喊上课,然后叫同学们起立什么的。不过班长倒是一看到上课了,就喊了起立,同学们就说老师好。其实我当时挺感动,课下她们见到我就喊老师,让他们喊得说实话心里挺高兴的。
课上的还是挺顺利的,不过就是讲到分子还可以再分成原子时,同学们听不懂了,我很着急。还有在还有十分钟下课的时候,我记错下课时间了,很紧张,因为我要讲的东西还没讲完。
下课后我问和我一起实习的同学,问她们对我这节课的评价。她们说我讲课时的语调很平淡,没有起伏。还有就是看教案,其实我是怕说错,误人子弟可不好,就时不时地看教案,很少看学生。虽然我是一个实习老师,既然他们叫我老师了,我就得负责,不能给他们传达错误的信息。这都怪自己对教案不是滚瓜烂熟,对自己没信心。而且我认为他们听不懂是我只是点连接的不够好,以后我在讲课的时候一定会充分考虑知识的连接和学生的接受能力。
最后我想说上课之前想的再好也是空的。到自己真正上讲台讲课的时候才发现,上课不容易啊,上好一堂课更不容易。以前看到老师站上讲台书都不看一眼就能流利的讲到下课,觉得没什么。可事情往往没有想的那么简单。能做到这个样子是要很多年的功力的。深深的体会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我还有得学呢。还有就是再小的细节也不能小看。有时候就是这些被我们忽视的小细节使我们的辛苦付诸流水。所以我要向战斗在三尺讲台上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虽然第一次上课有很多不足,但我不会气馁.我会努力学习,不断改进.企求一次比一次好!
2011年9月21日
第五篇:第一次证券投资模拟实习日记
第一次证券投资模拟实习日记
今天第一次证券投资学模拟实验课,何老师给我们注册了一个帐号,可用资金是100万,因为对行情并不怎么熟悉,只是对何老师讲的比较好的股票和看起来走势较好的股票进行了一定量的委托购买,虽然仅仅是一个虚拟的环境,虚拟的资金,但是毕竟还是希望做好作为实训第一讲课,老师给我们介绍了e-cube平台基本知识,而后由于系统问题,我们了解了一下股市大体情况。
最终,我今天选择了中信证券。
中信证券是中国证券行业的龙头企业,在资本实力、业务竞争力和创新业务等领域享有领先优势。其次,中信证券依托中信集团的资本实力与集团内部相关企业支持,业务量及盈利能力在行业内占突出地位。
从社会的大背景来看,中国证券行业迎来了有利的新发展拐点。券商竞争的核心将依托资本实力,从传统的经纪业务转向创新业务。从宏观和行业发展看,中国证券业将获得有利发展契机,迎来新的拐点,从中国加强金融实力的发展战略看,中国证券业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证券业的短板已严重制约了中国资本市场对经济转型发展的支持。从行业发展轨迹看,中国证券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拐点。
随着国家战略上要显著提高直接融资的比例,加快新三板扩容和国际板建设步伐,直投和融资融券等创新业务常规化,发展境外业务。证券业将进入新的发展春天。公司盈利模式的转变,增强了业务发展的稳定性和持续性。随着公司经营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未来发展重心是进一步加快直投和融资融券等创新业务和海外扩张。中信证券的直投业务进入收获期。规模化和多元化的直投业务平台已成型。融资融券业务具成长性。集团公司将在香港整体上市,加快海外扩张。
首先,国际化经营已经成为跨国投行的主要业务形态,近年来中信境外业务进步显著,但占比仍不足2%。其次,发行H 股对中信证券的业绩摊薄有限,但有利于加速国际化进程、支撑A 股估值。长期而言,将从根本上提升中信证券的长期投资价值。最后,远景来看,未来中信证券可以全市场、全业务和全球化配置资源。以业务为例,国际业务发展方向不限于扩展境外投资银行业务,还可能向大宗经纪、结构性产品、融资融券、直接投资等高回报率资本性中介业务进军,加速中信证券整体运作体系与国际先进投行的接轨;回过头来,这些业务的发展又可以反哺国内业务,加速这些业务的发展,进一步巩固提升中信证券在中国市场的核心龙头地位。
通过今天的实训,我对于证券交易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首先,我对于e-cube操作平台有了较为全面的大致了解,了解了其基本的操作方法。并且进行了初步外汇交易。其次,我在交易过程中了解到k线图在交易过程中的重要性,通过分析k线图,可以看到其在一分钟,五分钟,十五分钟乃至一个月期间的变动情况,对于分析其在较小时间段内的变化情况,以及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的变动走势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最后,通过交易,虽然钱不是自己的,但是还是深深的意识到入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啊!
总而言之,虽然自己在今天的交易过程中没有赚到钱,而且还赔了一点儿,但是还是学到了很多知识,接下来的几天自己要再接再厉。最后通过查阅中信证券的相关资料,我了解到何老师推荐的这支股票潜力很大,很适合作为长期投资,长期持有,所以就选择了中信证券,希望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中信证券能一路飘红,持续增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