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3号文库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5单元检测题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5单元检测题



第一篇: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5单元检测题

第五单元测试

学校班级姓名得分

一、想一想,认真填空。(每小题2分,共24分)

1、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的顺序是一样的。

2、分数加、减法的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3、34与的分母不同,也就是()不同,不能直接相加减。47

215215++=+(+)这是应用了加法的()律。5665664、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然后按()的法则进行计算。5、6、a ―b―c = a -(b + c),这个规律叫做减法的()。7、112()3 +=+=。23()6()

231+的和里有()个,结果是()。777

139、=(),=()。488、10、分母是6的所有最简真分数的和是()。

11、二、认真读题,仔细判断。(正确的画“√”、错误的画“×”,每题1分,共5分)

1、一根竹竿,用去

2、与5加上()个与它相同的分数单位后,结果是最小的质数。835 米,还剩米。()883相等的分数有无数个。()5

13133、+―+=0。()242414、分数单位是 的最简真分数的和是3。()95、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在计算时,可以从左往右也可以从右往左依次计算。()

三、反复比较、精挑细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10分)

五年级数学(下)第五单元 第1页(全卷共4页)

1、117―+(),要使计算简便,括号里填上()。1213

6111A、B、C、1312112、分母是10的所有最简真分数的和是()。

A、411B、5C、2 22

2,获

53、学校举办数学竞赛,设一、二、三等奖若干名。获一、二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二、三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9。获二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10

937A、B、C、101010

13134、与的和减去与的和,差是多少?列式是()。2425

1***A、+- +B+(-)+C、(+)-(+)***

35、+- +的结果是()。4224

1A、1B、0C、1 2

四、计算。(共32分)

1、直接写出得数。(8分)

3311131+=1- =+ =+= 428521530

213193331- =+=-0.75=--= ***、脱式计算。(12分)

3525111-+-(+)2482848

五年级数学(下)第五单元 第2页(全卷共4页)

359133+++- 481614273、用简便方法计算。(12分)

1121131--1+ - - 147284

4939661+(-)-(-)2042077

2五、列式计算。(6分)

(1)、从5里面减去

(2)、五年级数学(下)第五单元 第3页(全卷共4页)31与的和,差是多少? 42911 减去 与 的差,得多少? 161216

六、解决问题,我最棒。(1题、2题各3分,其它每题各5分,共23分)

1、王英做语文作业用了35 小时,做数学作业用了 小时,做语文作业比做数学作业多用512

多少小时?做两种作业共用多少小时?

2、一个长方形的长是

3、某车间去年上半年完成全年计划的几分之几?

4、修一条路,第一天修了

米?

5、五(1)班同学打扫卫生,有的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几分之几? 62米,比宽长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米? 7753,下半年完成全年计划的,全年超过原计划的6551 千米,第二天比第一天少修了 千米,两天一共修了多少千8613 的人擦玻璃,的人扫地,其余的人擦桌子,擦桌子310

五年级数学(下)第五单元 第4页(全卷共4页)

第二篇:五年级下册数学教第七单元

第七单元 数学广角

第一课时:找次品 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尝试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出示天平教具,提问:这是什么?(天平)你知道天平的作用吗?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学生介绍自己对天平的了解,阐述天平的工作原理和特点。天平大家都见过吗?有两个托盘,如果两个托盘里的物品质量相等,天平就保持平衡,如果不相等,重的一端就会… … 轻的一端就会… …,老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天平的工作原理。.创设情景,自主探索。

(1)出示钙片,提出问题:这里有3 瓶钙片,其是有一瓶少了3 片,你能用什么办法把它找出来吗?

(2)独立思考。老师鼓励学生大胆设想,积极发言。

全班汇报。老师指导学生认真倾听并且积极评价各种方案:打开瓶子数一数、用手掂掂、用秤称(你选择用什么秤来称)、用天平称(老师不急于让学生说出最佳方案,给全班留出思考空间。)3 .自主探索用天平找次品的基本方法。

(1)引导学生探索利用天平找次品的方法:大家猜猜,怎么样利用天平找出这瓶少了的钙片。我们可以拿出3 个学具代替钙片,想象一下,怎样找出少了的这瓶?

(2)独立思考,有一定思维结果的时候组织小组交流。老师指导交流方法:一个一个讲,声音不要太大,能让对方听到就可以了,也可以边讲边演示,让对方可以更清楚… …

(3)全班汇报。一个一个地称出重量(利用硅码);利用推理(老师手托实物模拟天平帮助演示,强调全面考虑可能出现的结果:你说的是“如果”,那还可能出现什么情况?说明什么?……

第七单元 数学广角

小结:利用天平找到这瓶钙片有多种方法,可以在天平上用祛码称出每瓶的质量再进行比较。还可以在天平两端各放一瓶,根据天平是否平衡来判断哪一瓶是少的;如果天平平衡,说明剩下的一瓶是少的;如果天平不平衡,说明上扬的一端是少的。4 .揭示课题。

综合比较几种方法(打开瓶子数一数、用手掂掂、用盘秤称、用天平称… …),哪一种更加快速、准确?(天平)在生活中常常有这样一些情况,在一些看似完全相同的物品中混着一个质量不同的,轻一点或是重一点,利用天平能够快速准确地把它找出来,我们把这类问题叫做找次品。(板书课题:找次品)接下来我们再请天平来帮帮忙。

二、新授 .出示例1 :这里有5 瓶钙片,其中1 瓶少了3 片,设法把它找出来。.让学生思考后,说出自己的想法。(1)出示问题,引导学生利用学具自主探索:现在有5 瓶钙片,其中有1 瓶比较少,怎样利用天平把这瓶钙片找出来呢?我们可以拿出5 个学具代替钙片,想象一下,怎样找出少了的这瓶?(2)独立思考,有一定思维结果的时候组织小组交流。老师指导学生在交流中比较方法。

(3)全班汇报。较复杂的方法帮助板书示意图。老师在引导语中强调全面考虑可能出现的结果:怎么找?可能出观什么情况?说明什么?

(4)对几种方法的梳理、比较:分成几份?每份数量是多少?至少需要称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来?(5)小结:在天平的帮助下找到这瓶钙片有多种方法,可以… … 还可以… …。除了利用学具,还可以画出示意图来帮助我们思考。

三 练习:完成P136、137 页练习二十六的第1-3 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第1 题,因总数为9 筐,故可平均分成3 份,只称2 次就能保证把吃过的那筐松果找出来。如果天平两端各放4 筐,如果这时天平恰好平衡,则剩下的那筐就是小松鼠吃过的,这样只称一次就找出了小松鼠吃过的那筐松果;但这种方法是不能保证一次

第七单元 数学广角

就能称出来的,也不能保证2 次就能称出来,只能保证称3 次就一定能称出来,故该方法不是最优的。

第2 题,把15 盒平均分成3 份,至多3 次就可能保证找出较轻的那盒饼干。

课后反思:学生的兴趣很高,而且能比较清晰的用图示的方法加上自己语言描述的方法比较好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是进步。第二课时:最优方法找次品 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尝试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教学过程:

一、新授

1.解决9 个零件的问题,归纳出找次品的最优方法。

(1)出示问题:有9 个零件,其中有一个是次品(次品重一些),你能用天平把它找出来吗?

老师引导分析方法:你可以拿学具摆一摆,也可以用笔在纸上进行分析,看看至少需要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

(2)自主探索。在有一定结果以后请一个学生上台展示方法,老师帮助梳理方法:分成几份?每份各是多少?至少需要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3)反思自己的分法并在小组内交流。老师指导交流重点:看看我们的分法有什么不同?分成了几份?每份是多少?至少需要几次就能保证伐出次品?

(4)全班汇报。老师引导学生阐述:分成几份?怎么分?怎样找出次品?至少需要称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边汇报边板书示意图。

(5)老师先引导学生观察、梳理一遍,然后进行比较:哪种分法能保证用最少的次数称出次品?这种分法有什么特点?

(6)小结:把9 个零件分成3 部分,并且平均分,能够保证找出次品而且称的次数最少。

第七单元 数学广角

2.推测多个零件找次品的解决办法。

(l)提出猜测:那么,是否在所有的找次品问题中,这样平均分成3 份的方法都能保证找出次品而且所需次数一定最少呢?我们来猜一猜。

(2)学生猜想。

(3)要验证猜想我们再来试一下。如果有12 个零件,其中一个是次品,按刚才我们的猜想,应该怎么分,称的次数就最少而且一切能找出次品?(平均分成3 份,即4 , 4 , 4。)迅速在草稿纸上分析一下,看看至少需要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3次)(4)我们再来看看别的分法能不能让称的次数更少。还有哪些分法?(2,2,8)(3,3,6)(5,5,2)(6,6)……学生选择一种分法在纸上进行分析。

(5)全班汇报,引导学生比较:有没有哪种分法能让称的次数更少而且保证找出次品?(6)小结:这样看来利用天平找次品的时候,把待测物品分成3 份,并且平均分的方法能保证找出次品而且称的次数一定最少。

二、练习

1.完成教材第136、137 页练习二十六的第4一6 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⑴第5 题让学生脱离具体的操作活动,学会用图来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本题答案是至少需要称3 次。

⑵第6 题与例题不同,是另一种类型的“找次品”,因为不知道次品比正品重还是轻,所以问题就复杂多了。对本题而言,还是分成3 份,至多称2 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第一次天平两边各放一袋白糖,若天平平衡则剩下的那袋就是次品,再称一次就能判断次品是轻还是重了;若天平不平衡,则这两袋中一定有一袋是次品,可取下轻(或重)的那袋,把剩下的那袋放上天平,若天平平衡,则轻(重)的是次品,若天平不平衡,则重(轻)的是次品。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此题为起点,探索数量为4 , 5 …… 时如何找出次品。

⑶第7 题是一道关于集合运算的题目。学生在三年级下册学过用集合圈来分析解决问题,所以本题可引导学生利用集合知识画出图。再分析题意:两个组都没有参加的有6 人,所以参加课外小

第七单元 数学广角

组的一共有25 一6 一19(人)。这样,结合以前学过的知识,就可算出集合圈中表示既参加音乐组又参加美术组的有12 + 10 一19 =3(人)

2.有7 瓶药片,其中1 瓶中少2 片,你能设法把它找出来吗? 3.有15 盒巧克力派,其中1 盒中少3 块,设法把它找出来。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研究了在生活中如何从几个物品中找出次品的策略。在解决问题时,我们知道了很快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和原则:一是把待分的物品分成3 份;二是要分得尽量平均,能够平均分的平均分成3 份,不能平均分的,也应使多的与少的一份只差1。

课后反思:

第三篇: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第5单元达标检测卷

第5单元达标检测卷

一、填一填。

(每空1分,共19分)

1.根据右图填空。

(1)原来正方形的边长是()米。

(2)增加的长方形的面积是()平方米,长是()米,宽是()米。

(3)大长方形的长是()米,宽是()米,面积是()平方米。

2.两个数的和是35,差是5,那么其中较大的数是(),较小的数是()。

3.学校有一个长方形操场长80米,现在把它的长增加20米,宽不变,面积就增加了1200平方米。这个操场原来的面积是()平方米,现在的面积是()平方米。

4.小红和小丽一共有49本课外书,小红比小丽多5本,小红有()本课外书,小丽有()本课外书。

5.小明和小芳买同样的钢笔,小明买了4支,小芳买了6支,小明比小芳少花24元。每支钢笔()元。

6.修路队修一条880米长的公路,前4天一共修了320米。照这样的速度,修完这条公路还要()天。

7.甲、乙两个书架上一共放了130本书,每次从甲书架上拿3本书放到乙书架上,这样拿5次后,两个书架上的书就同样多了,则甲书架上原来放了()本书。

8.用一个杯子向一个空瓶里倒水,倒进3杯水后,连瓶共重380克;倒进8杯水后,连瓶共重680克。1杯水(不含杯子)重()克,这个空瓶重()克。

9.同学们排成方阵(每一行与每一列站的人数相同)做早操,再增加2列就增加了16人。原来方阵的最外层一共有()人。

二、判断。

(对的画“√”,错的画“×”)(每题2分,共10分)

1.长方形的长增加3米,宽减少3米,这个长方形的面积不变。

()

2.小强给小丽15张画片后,两人的画片张数就一样多了,说明小强原来比小丽多15张画片。

()

3.一个正方形的边长增加2米,面积就增加4平方米。

()

4.一个长30米、宽20米的长方形花园,如果要把它在原来的基础上扩建成一个正方形花园,那么这个花园的面积至少要增加300平方米。

()

5.妈妈买了一套衣服,上衣比裤子贵60元,上衣的单价是裤子的4倍。上衣的单价是100元。

()

三、选一选。

(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12分)

1.如图,求书法组和绘画组一共有多少人,列式错误的是()。

A.80+(80×4+30)B.80×5+30     C.80×4+30

2.一张长方形彩纸长18厘米,宽6厘米,将它剪成一张最大的正方形彩纸和一张长方形彩纸,剪开后的两张彩纸的面积之差是()平方厘米。

A.72

B.36

C.24

3.甲、乙两人拿同样多的钱合买练习本,刚好花完。买完以后,甲比乙多拿了10本练习本,因此甲需给乙5元钱,那么每本练习本的价格是()。

A.1元

B.5角

C.2元

4.玲玲有一张边长8厘米的正方形彩纸,从上面剪下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剩下彩纸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A.15

B.49

C.64

5.下面图()表示明明给芳芳9张邮票后,两人的邮票张数同样多。

6.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36厘米,长比宽多4厘米,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A.11

B.77

C.320

四、看图列式计算。

(每题5分,共15分)

1.科技书和故事书各有多少本?

2.3.五、解决实际问题。

(共44分)

1.我国有悠久的青铜器铸造史,若铸鼎时,只用了铜和锡,铜的质量是锡的6倍,则所铸的一尊重4060克的鼎中含锡和铜各多少克?(先画出线段图,再解答)(8分)

2.黄瓜的种植面积比豆角多54平方米,黄瓜和豆角的种植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米?(7分)

3.某科技公司进行员工岗位调整,市场部和策划部共有员工324人。公司将策划部的32人调到市场部,现在策划部还比市场部多10人。市场部原有员工多少人?(7分)

4.一个游泳池底面为长方形,如果长增加15米,或宽增加6米,底面的面积都比原来增加150平方米。原来这个游泳池底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7分)

5.甲、乙两地相距235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已经行驶了2小时,剩下的路程比已经行驶的少65千米。这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时?(7分)

6.林凡去书店买书,他先买了一本《夏洛的网》,用去的钱比所带钱的一半少8元,接着用剩下的钱买了一本35元的《青鸟》,这时只剩下33元,林凡带了多少元?(8分)

答案

一、1.(1)6(2)18 6 3(3)9 6 54

2.20 15 3.4800 6000 4.27 22

5.12 6.7 7.80 8.60 200 9.28

二、1.× 2.× 3.× 4.√ 5.×

三、1.C 2.B 3.A 4.B 5.B 6.B

四、1.(240+20)÷2=130(本)

130-20=110(本)

答:科技书有130本,故事书有110本。

2.12×8-(12-3)×(8-3)=51(m2)

3.72÷(3+1)×3-8=46(人)

五、1.画图略 4060÷(6+1)=580(克)

580×6=3480(克)

答:所铸的一尊重4060克的鼎中含锡580克,含铜3480克。

2.54÷(15-12)=18(米)

15×18=270(平方米)12×18=216(平方米)

答:黄瓜的种植面积是270平方米,豆角的种植面积是216平方米。

3.(324+10)÷2=167(人)

167-10-32=125(人)

答:市场部原有员工125人。

4.150÷15=10(米)

150÷6=25(米)

10×25=250(平方米)

答:原来这个游泳池底面的面积是250平方米。

5.(235+65)÷2=150(千米)

150÷2=75(千米/时)

答:这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75千米/时。

6.35+33-8=60(元)

60×2=120(元)

答:林凡带了120元。

第四篇: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一二单元检测题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一二单元检测题

班级

姓名

一、读拼音写汉字。

(10分)

wén

xún

zhăo

wēn

nuăn

wài

tián

cài

()

()

()

()

()

mào

gān

tián

liú

xià

liàn

liàn

shĕ

()

()

()

()

二、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

”画出。(9分)

拂堤(dī

tī)

懊丧(zāng

sàng)的(de

dí)确

曾(céng

cóng)经

蔗(zhè

zhe)汁

一株(zhū

shū)

饲(sì

shì)养

柔软(ruăn

luăn)

寻觅(mì

nì)

三、辨字组词。

(10分)

桃()

员()

植()

锋()

局()

柳()

原()

直()

峰()

具()

四、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其中两个词语分别写两个句子。

(10分)

碧()如()

万()无()

引()注()

()()

()的天空

()的田野

年迈的()

蒙蒙的()

五、给下列画线的词语选择正确的意思。

(填序号)(8分)

①不一般,与众不同

②格外

1.这糕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一定特别()大。

2.难道它的味道很特别()吗?

3.他是一个特别()聪明的孩子。

4.这辆车的样式真特别()。

①经历的过程

②从某处过

1.一块平平常常的糕,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

2.鼹鼠先生经过()狐狸太太家,正巧,孤狸太太走出门。

3.这就是事情的全部经过()。

4.我军埋伏在敌人要经过()的地方。

六、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

(5分)

1.“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描写的是夏天的景象。()

2.《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的。()

3.《开满鲜花的小路》一文中,松鼠太太说的“美好的礼物”指的是花籽。()

4.雪糕、勤劳、晶莹、泥泞、郊外这些词语里面没有错别字。()

5.“种子睡在松软的泥土里。”重读加点的字是要强调种子睡在什么样的泥土里。()

七、照样子,写句子。

(6分)

1.例:门前开着一大片五颜六色的鲜花。

房子旁边

2.例:天上的云雪白雪白的,好像一群小绵羊。

八、根据背诵的内容填空(没学的字用拼音代替)。

(17分)

1、,忙趁东风放纸鸢。

2.不知细叶谁裁出,。

3.野火烧不尽。

4.予人玫瑰,。

5.平时肯帮人,。

6.与其锦上添花,。

7.小草从地下,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8.她在,在摇哇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

9.一个树坑挖好了。邓爷爷精心地

了一棵柏树苗,小心地

移入树坑,又

锹填了几锹土。最后觉得不很直,又走上前把树苗。

10.乘着,我们

。啊,终于找到了——哪里需要,就出现在哪里。

九、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15分,其中第5、6小题各2分,其余的1分。)

太阳娃娃

天上的太阳娃娃喜欢吹白云玩儿。

瞧,她把嘴巴鼓得(圆圆园园)的,朝着身边的云吹呀,吹呀,吹出了一对长(cháng

zhăng)耳朵,一条短尾巴,一个胖肚子,一个圆脑(năo)瓜。哈,她把那朵白云吹成一只小白兔啦!

太阳娃娃一边在天上跑,一边吹,把这朵白云吹成荷(hé)花,把那朵白云吹成白雪公主……她越吹越开心,一不小心把一朵白云吹进海里去了,自己也一起滚(gŭn)进大海中。

啊,她在海里把(那

哪)朵白云吹成了一朵漂(piāo

piào)亮的白浪花。

1.短文共有

个自然段,第二自然段有

句话。

2.选择括号里正确的词或读音,用”√“表示。

3.太阳娃娃喜欢吹白云玩儿,她把白云吹成了()()()和()

4.把题目补充完整,写在上。

5.找出短文中写小白兔样子的句子,用“

”画出来

6.太阳蛙一边在天上跑,一边吹。我能用加点的字再写一句话。

十、写话(10分)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解冻的小溪叮叮咚咚,那是春天的琴声吧?”

这是作者眼中的春天,那同学们,你们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仔细看图,让我们一起去寻找春天吧!把你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相信你会写得很棒!(150字左右)自附作文纸或田字格纸

第五篇: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检测题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检测题

一、看拼音,规范正确地写词语。

jǐ liánggǎn rǎnyǔ zhîutíng pōbǎo mǔtiān xìngchuán cāng

()()()()()()()chuán shāohuá xiàodǎo gàosōng chíàn mïzhēn qiâjiàn tǐng

()()()()()()()

二、先写出“北京欢迎您”每个字的开头大写字母,再按音序将字重新排列。

大写字母:()排列:()

三、1、找出成语中用错的字,并改正过来。

繁花似绵()再接再励()毫不松驰()姹紫烟红()完尔一笑()熟视无堵()目不瑕接()杉杉有礼()花团锦族()冲锋馅阵()

2、补充成语,再填空。

①应接不()。“应”的读音是(),所填字的意思是()。

我能用它写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情脉脉。“脉”在这里读(),用音序查字法查(),它的另一个音是(),组成词是()()。这样格式的成语还有()()()。③()()起舞。用部首查字法查()部,再查()画。我也能写出这种形式的成语()()()()。

④()人寻味摇头()脑操()自如手忙脚()纵横交()大()无私大饱眼()家家()()排山()海夜以()日端端()()水()石穿按要求另写成语:表示动作的()()AABB式()()表示气势大的()()描写人物品质的()()

四、根据提示组词填空.(1)在小组()中,我们为了一个问题,()得不可开交。老师说,请同学们课后再查相关资料,下周专门召开一个()会。(提示:用“论”组词)

(2)水面上渐渐(),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古老的桥梁横在水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四周()极了,()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提示:用“静”组词)

五、按要求写一写。

(1)写一则手表广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一句挂在餐厅里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一句俄国诗人普希金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一句印度诗人泰戈尔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⑸写一句英国诗人雪莱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⑹写一句德国诗人歌德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

(1)民警叔叔在街上维持治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要不断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填空

“风雪送春归,()。已是悬崖百丈冰,()。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她在丛中笑。”这是()写的《》,我们还学过他写的诗《》。诗中的“五岭逶迤(),乌蒙磅礴()。金沙水拍(),大渡桥横()”描写了()()()()红军长征途中走过的险要地带,表达了诗人()个情感。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