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3号文库

管理要掌握“训练法”

管理要掌握“训练法”



第一篇:管理要掌握“训练法”

管理要掌握“训练法”

2010-05-17 17:44:01 来源:《820思想》33期 讨论qq群:17436377

第三十三期

管理干部不仅需要“管兵”,更需要“带兵”,不会带兵,一定也管不好兵。这是我们在以前的文章中多次提到的观念。销售队伍不稳定,不好管理,并长期处在低素质的状态,与我们的管理人员“只管不带”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我们下达指标、制定计划、管理实施的时候,面临的最大问题绝不是“如何下达命令,如何监督执行”的问题,而是如何让销售人员“有能力、有意愿”去完成任务的问题。而这就需要带兵的动作,通过“带”,明确策略、掌握技能、树立信心。在这个方面,我们是非常欠缺的,大多数的管理干部还是仅仅停留在原始的“皮鞭式”管理状态。为此让管理人员掌握带兵的能力非常重要。

“带兵”需要很多技能,比如领导艺术、自身战斗能力等等,但是重要的,也是最基础的是“训练”技能。也就是,如果一个销售干部要带好自己的下属,最重要的需要掌握训练下属的能力。训练能力几乎可以占到带兵能力的70%。820军校的模压式训练是干部练会带兵的最好途径。很多基础的训练方式,甚至可以直接成为干部的日常管理动作。在一些特定的条件下,甚至会成为决定性的力量。下面我们就对相关的训练方法进行简单的介绍。针对理解与掌握的训练

理解与掌握是两个问题,首先是理解,然后是掌握。理解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我们在《理解效率决定工作效率》这篇文章中,着力探讨了这个问题。“如何能够说清楚?如何使员工听明白?如何知道他听明白了?都是典型的理解问题。这个问题对于那些拥有复杂产品系统、销售人数众多的企业是非常致命的。我们发现即便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在面对众多人员的时候都会变得异常复杂。更不要说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了。我们发现,执行不利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来源于员工的理解程度。在没有理解的情况下,很难要求下属执行到位。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程。管理干部每天都要面临员工是否理解的问题,但是这并没有引起他们的关注,他们更关心事情的本身,而不关心下属是否明白,是否理解这样的问题。造成的现状就是“总感觉下属没有按照我们的要求做,总在批评下属无能”。

模压式训练中经常会遇到理解问题,我们不断的要追问自己“如何陈述、如何灌输,学员才能理解?”为此,我们提炼了一套“三说,四听”的训练手法,专门针对学员理解的问题。在训练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这个方法被应用到管理人员的日常管理动作中,也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效果,如果大家对这个方面感兴趣,可以参看《如何让员工理解到位》这篇文章。

关于“掌握”的问题,模压式训练中也有很多成功的方式。比如,我们非常熟悉的产品技能掌握。在企业推出一个新产品的时候,如何让销售人员能够快速的理解,并形成新的销售技能,就是一个产品技能掌握的问题。在模压式训练中,针对产品技能有FABE、问答训练、SPIN训练法等等,这些产品技能的训练方式,在销售经理的实战领导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类似的训练还有客户技能训练、行业技能训练等等,管理干部掌握了这些训练的手段,就可以在工作中,科学的训练下属,帮助他们快速的成长。如果没有这些训练的手段,管理人员指导下属成长,就会成为一句“干瘪的”口号。

针对人数众多的训练

很多管理问题集中在“人数”上。比如,一个管理干部让他带一个兵的时候,他是没有问题的,它可以手把手的把这个兵带好,他们像兄弟一样的战斗在一起,自己的亲身示范与下属的现场学习,构成了最直接的学习手段。但是随着队伍的不断壮大,我们发现新人越来越多,同一时间进来的新人,比原来一年接触的老人的总和还要多。我们就是每天跟每个下

属打个招呼都是不可能的。这种情况下就面临着一个这样的问题,即如何将一个好的想法、一个好的技能、一个复杂的方案,让更多的人能够快速掌握。这个问题是所有“人海战术”的公司必须掌握的核心技能之一。820军校的模压式训练中,同样面临着这样的问题,众多的人接受训练,如何让所有人快速掌握?为此,820军校推出了“多米诺训练法”、“标杆训练法”等各种训练方式。比如多米诺训练法就是解决,如果我们发现了一个好的技巧,如何迅速的让更多人快速学会的问题的。它很像是多米诺骨牌的效应,从一个点可以迅速的扩充到更多的点。其中,它要经过系统讲解、典型演示、混合讨论、小组演练、集合训练等五个重要环节。通过这五个环节,可以使一项技能从一个人身上,快速的复制到更多人身上。引进模压式训练的企业,内部的管理干部都接受了多米诺训练法的训练,实践证明,这项技能的应用频率是很高的。东风集团内部的种子教练,已经可以独立的在众多经销商的管理中,灵活的展开多米诺训练,使更多经销商的人员获得提升的机会。

与多米诺训练相似的还有很多,比如标杆训练法,这种训练法对于刚性制度、流程灌输与掌握,有着非常独到的优势。对于那些需要复杂的销售流程,复杂售后服务的企业来说,是一个非常合适的训练手段。模压式训练已经开发了大量的针对人数众多的训练手段,这为企业“有质量”的扩张,提供了基础的技术保障!我们会在今后的文章中专题介绍《多米诺训练法》、《标杆训练法》等一系列的训练手段。

针对系统能力的培养

我们发现很多问题,不是由一个技能、两个技能决定的,而是由非常复杂的因素决定的。在销售中让员工理解这些复杂的系统问题,掌握这些复杂的系统,形成系统的分析能力是非常困难的。我们经常恼火一个人只知道“一路向前走,不知道向两边看”,“只能笨拙的推一推、动一动”,“解决了一点,另一点又出问题”。但是恼火是没有用的,这样的问题本质上反应的是一个系统能力的问题。之前,我们经常将其归结为悟性、经验,面对这种需要融会贯通的系统能力,我们的办法只能是“等待、忍耐”。等待那些“单向思维”的人,在市场的摔打中逐渐的复杂起来,变成一个机智灵活的人。

模压式训练中,同样也会遇到系统性的问题。比如客户技能就非常典型。销售人员掌握产品技能相对容易,因为产品的变量很小,即便是有变化,也是在一个非常有限的维度上,销售人员掌握起来相对固定、相对容易。但是客户技能却是随时变化的、难以描述的系统,这项技能针对以下一系列的问题:谁是我们的客户?他们长得什么模样?有哪些特点?在哪里?如何才能找到他等等。在训练中,你会发现,客户是一个非常模糊的概念,一个市场人员所谈论的客户群特点,是一个统计的概念,在销售人员面对一个、一个鲜活的客户进行销售的时候,用处并不大。销售人员需要解决的是面前的这个人是否是我们的客户,如何与他交易,而不是笼统的判断成交的可能性。

对客户的了解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在销售人员的头脑中,他是一个一个鲜活的形象,也是一片一片的特点;是以成交可能性划分的一个一个的人;也是按重点划分的一类一类的人。销售人员对客户的认识,是销售成熟的重要标志。对于新人来说也是最难培养的部分。这就是客户技能的系统性问题,其与产品技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针对系统能力,模压式训练中有相应的训练方法,比如比较训练法。比较训练法是借助比较学习的特点,帮助销售人员在头脑中建立基本的学习框架,销售人员在这个学习框架下面,不断的完善更新,他的成长速度,取决于框架内容的丰满程度。它很像我们“认人”。婴儿认人都是从双亲开始的,陌生人都是与双亲进行比较,才被婴儿认识的。随着我们认识的人越多,我们会有发现很多用来比较的“标志人”,这些人又进一步加强了我们对其他人的认识。双亲、标志人就是客户的架构,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帮助销售人员,快速的建立这种认知架构,然后他们就会在比较学习的驱动下,不断的完善客户的结构,最终会形成一个立体的、复杂的客户网络。关于比较训练法的详细训练方式,我们可以参看《820思想》中《比

较训练法》这篇文章。

总之,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发现,干部的管理技能有相当一部分是由“训练技能”构成的,掌握针对不同管理类型的训练方法,是一个非常基础而重要的问题。

目录

境界

企业经营的价值规律

训练与工具的传承比较

模压训练结业典礼的发言

策略

如何构建“销售纵深”

让员工由“服从”到“服气”

不同销售类型的“模压训练”差异

技能

如何用“PPT”展示产品

价值观与《关键行为字典》

装备

《助销手册》的三个典型应用

案例

欧莱雅的人力资源管理

--模压式经典理念文章--管理独特视角文章--最具管理震撼力文章--销售管理新锐文章--最具实践操作文章--模压训练实战文章--单兵技能系列文章--单兵技能系列文章--单兵装备系列文章--经典实战案例推介

第二篇:门店店长要掌握会议管理

门店店长要掌握会议管理

团队间、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需要沟通,而进行有效沟通的重要渠道和平台就是开会。一般来说,就门店而言,可根据会议的主题不同确定会议的形式。目前,开会有越来越长的趋势,建议医药同仁开会前要明确开会目的,减少不相关会议人数,限定开会时间,让效率飙起来。

一次,我问在连锁药店做过多年店长的小王,平时是否经常组织店员开会。她却不屑一顾地回答:“我们店只有几个人,压根就没有开过会。”当我对她如何传达公司会议精神产生疑问时,她直言不讳地说,需要谁落实的工作单独告诉他们就是了。小王这种不注重运用会议管理门店的行为,在许多连锁药店的小门店并不少见。

开会是沟通思想、统一认识的重要渠道和手段,许多事情都可以通过开会来完成。团队间、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需要沟通,而进行有效沟通的重要渠道和平台就是开会。一般来说,就门店而言,可根据会议的主题不同确定会议的形式。综合性的会议,如晨会、午间会、周会等;单项的,如座谈会、经验交流会等;沟通性的,如沟通会、聚会等。开会作为一种正式沟通的渠道,是有效缩短距离,在团队间形成共识的最好途径。

晨会,又称作班前会、早会。一日之计在于晨。晨会质量的优劣,可以影响到店员一天的情绪。因此,在晨会上店长千万不要训导员工,否则他们一天的工作积极性都不会高,情绪也会很差,从而影响工作效率。

午间会是两班倒门店人员集中的时间,一般是交接班时候,时间不宜过长,可简明扼要,有重点地完成。

周会就是在每周的某天早间或者午间,召集全店人员集中传达公司近期的工作重心,动员大家有计划地完成。类似的综合性会议,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和员工一起朗诵公司的企业文化,鼓舞士气;二是表扬员工进步的地方,激励员工奋发努力;三是重申公司的奖励制度,激发团队的内部竞争;四是借助一些典故或者案例,提醒员工不要犯一些常规的错误,也可以借此介绍一些提高绩效的方法,帮助员工不断进步;五是请优秀员工讲述成功经验,典型引路;最后就是总结性的发言。

座谈会是充分发扬民主,减少店员抱怨,团队间共同管理门店的好形式。会上,大家可以针对门店近期的经营与管理,集思广益,提意见、提建议,出主意、想办法。为了激发大家参与的积极性,可以规定无论是谁,所提的建议如被采纳,就有一定的奖励和激励,并及时兑现。

经验交流会就是交流经验,共同提高的专题会。店员在某一个方面做得比较优秀,就请他加以总结后给大家介绍,并加以推广,使其他人少走弯路,共同进步。

沟通会也称通气会、碰头会。就是在运营环节上出现了问题,需要互相之间沟通、协调,提高工作效率,保持运作通畅。

聚会,一般就是集体聚餐。通过聚餐大家畅所欲言,加深彼此间的了解,增强友谊,消除隔阂。还可以组织集体外出游玩,使大家在一同游玩的过程中,放松心情,减轻压力,相互帮助,团结协作,增强团队的凝聚力。除此之外,还有年终的总结会、联欢会,年初的表决心会,等等。

总之,对于门店的管理,尤其是对于店员的管理,是一门艺术;而如果运用好会议管理,就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什么时间开会、怎样开会,还要结合门店的实际,灵活掌握、灵活运用。

第三篇:发声训练法

呼吸

1、吸气练习:(1)心里状态:“兴奋从容两肋开,不觉吸气气自来。”

(2)身体状态:基本要领:扩展两肋、吸气要深、小腹内收。(3)训练方法: 以衣襟中间的纽扣为标记,把气缓缓息到最下面的一颗纽扣的位置。

坐在椅子前沿,上身略向前倾,沿着后背将气缓缓吸入体内,容易获得两肋打开的实际感觉。闻花香。抬起重物。

“半打”哈欠。

2、呼气练习:

(1)呼气要求:呼气控制是整个呼吸控制的重点。呼气的具体要求是:

稳定地呼,呼气时要将体内的气流拉住,均匀、平稳地呼出,并能根据感情的变化,自如地变换呼气状态。

要有控制,呼气时,呼气肌肉群体工作的同时,吸气肌肉群体仍要持续不断地进行工作,并且要控制住腹肌向丹田收缩的力量,这样呼气就能持久。要有变化,随着所表达的内容和感情的变化,调节呼气的强弱、快慢。(2)训练方法:

缓慢持续地发“si”的声音。

均匀、缓慢地吹去桌面上的尘土。以每秒一个的速度数数儿。发出有“hei”音的“狗喘气” 弹发练习,“hei”、“ha”、“hou”。调节能力训练,如喊人。

呼吸控制的练习:

学好声韵辨四声,阴阳上去要分明。部位方法要找准,开齐合撮属口型。双唇班报必百波,舌面积结教坚精。翘舌主争真知照,平舌资则早在增; 擦音发翻飞分复,送气查柴产彻称。合口呼午枯胡古,开口高坡歌安争; 撮口虚学寻徐剧,齐齿忆依摇曳英。前鼻恩因烟弯稳,后鼻昂迎中拥声。咬紧字头归字尾,阴阳上去记变声; 循序渐进坚持练,不难达到纯和清。

口腔

1、唇舌灵活,力量集中: 口部操:(1)唇的练习:

喷—双唇紧闭,阻住气流,突然放开爆发出b和p音。

撮—双唇紧闭,撮起(用力撅嘴)和嘴角后拉交替进行;唇撅起用力向左、向右歪,交替进行。

绕—双唇紧闭,撮起左转360、右转360,交替进行。

把嘴唇尽量拢园,再努力向两边展开,如发“i”状,反复练习。双唇紧闭,再分开,先慢后快。

下唇向上齿迅速靠拢,再分开,由慢到快。(2)舌的练习:

刮—舌尖抵下齿背,舌中纵线用力,用上门齿刮舌尖、舌面。

弹—力量集中于舌尖,抵住上齿龈,阻住气流,突然打开,爆发出“t”音.咬—咧唇,舌根抵软硬腭交界处,阻住气流,突然打开,爆发出g、k音。顶—闭唇,用舌尖顶左右内颊,交替进行。绕—闭唇,舌尖在唇齿间左右环绕,交替进行。立—整个舌体左右翻立,交替进行。

2、打开口腔:要求:口腔的前后都应打开,上腭上抬,下颏放松,通过“提颧肌、打牙关、挺软腭、松下巴”四个方面来实现。

共鸣

胸腔共鸣能使声音浑厚、洪亮。口腔共鸣能使声音结实、明亮。鼻腔共鸣能使声音明丽、高亢。要求以“口腔为主、三腔共鸣”。这样发出的声音,既圆润丰满,洪亮浑厚,又朴实自然,清晰真切。

1、口腔共鸣训练:

(1)从容地发复韵母ai、ei、ao、ou,读时注意体会声束沿上腭中线前滑,挂在前腭的感觉。

(2)调节颈部姿态,竖起后咽部,发单韵母a、o、e、i、u,读时注意体会上下贯通的共鸣感觉。

2、胸腔共鸣训练:

(1)音高练习:选一句话,在本人音域范围,由低到高,再由高到底,体会胸腔共鸣的加强。

(2)加强胸部响点的练习:用较低的声音弹发ha音,感觉声音像从胸部发出,体会胸部的响点。由低到高一声声地弹发,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体会胸部响点的上移和下移。

3、头腔共鸣训练:

交替发口音a和鼻音ma.a-ma.发口音时软腭上挺,堵住鼻腔通路,体会口腔共鸣;发鼻音时,软腭下垂,打开鼻腔通路,体会头腔共鸣。反复练习,体会软腭上挺或下垂的不同感觉。

4、“三腔”共鸣综合训练:

(1)拔音练习:由本人的最低音拔向最高音发a、i、u,体会共鸣状态的变化。(2)绕音练习:上绕音由低到高螺旋形向上发a、i、u;下绕音由高到低螺旋形向下发a、i、u体会共鸣状态的变化。

(3)夸张四声练习:选择韵母音素较多的成语或词句,运用共鸣技能做夸张四声的训练。山—明—水—秀,黑—白—分—明,融—会—贯—通。(4)大声呼唤练习:假设一个目标在80——100米处。

老——王——等——一——等。苗——苗——早——点——回—家。小明,快——回——来——!

呼唤时,注意控制气息,并注意延长音节,体会“三腔”共鸣。

第四篇:表象训练法2010

高职足球教学中对表象训练的适用性研究

摘 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和分组实验法,在高职足球教学中运用表象训练法,实验结果显示在足球教学中正确运用表象训练法,有利于学生通过心理训练,使身体运动与大脑思维活动有机结合,以达到强化和加快足球各项技能的准确形成,提高教学质量。关键词:表象训练;高职;足球教学

1.前言

表象训练是一种积极的心理训练方法,它充分注意到了表象对技能形成的能动作用,充分发挥了心理功能对技能的调节和支配作用,因而是促进技能形成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因此,在足球教学中运用表象训练可使学生加速和完善技术动作,并能使其注意力集中,增强了本体与客体的方位知觉和运动时间的节奏感,促进其足球技术的掌握,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运动表象的建立是在对运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在脑海中对自身感知到的运动形象及情景的再现。对运动动作及运动情景的再现包括视觉、听觉、动感甚至情绪方面的信息。一般说来,视觉表象和动觉表象是运动表象的主要部分。

2.研究方法与对象 2.1 研究对象

2.1.1在等组对比实验前进行预实验,采用单组实验。预实验对象用随机抽取天津滨海职业学院2009级一个自然班的男生,运用“表象训练”教学,以验证“表象训练”教学方法在足球教学中的可行性。预实验时间为两周。由实验结果可知,研究对象学习足球技能情况良好,对所学习的动作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平均值为8.42±0.73,教学效果良好。从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看,该教学方法适用于足球普修课教学。

2.1.2主体实验对象随机抽取天津滨海职业学院2009级男生共60人。将研究对象均分为两个教学班——对照班和实验班。对照班采用常规教学方法进行足球教学;实验班采用表象训练进行足球教学。两组均控制在规定的教学内容、时数的同一水平上以及其它教学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进行教学实验。

2.2 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得到相关的理论,进行归纳整理、设计实验方法。2.2.2教学实验法

本研究采用组间对比的教学实验,实验组采用“表象训练教学法”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教学。

2.2.2.1实验目的、时间、地点及内容

实验目的:在前人此领域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严谨的实验,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因此设计了足球教学实验,通过教学实际检验其教学效果,为促进足球教学改革,丰富足球教学方法提供参考;同时验证既有研究中所证明的“表象训练有助于运动成绩的提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和训练方法”的结论。

实验时间:2009年9月—2009年12月,授课14周,每周2学时,共28学时。实验内容:高职足球教学大纲规定的足球普修课内容。2.2.2.2实验处理模式(见表1)

表1实验处理模式 组别 预实验组 实验组 对照组

处理模式

诊断性评价 前测 前测 前测

实验因素 表象训练教学 表象训练教学 传统教学

终结性评价 末测 末测 末测

2.2.2.3其实验步骤

(1)学习足球各项技术动作前先观看完整技术动作的示范,结合技术图解,重点讲解动作要领、规格,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

(2)学生闭眼回忆之前示范动作的全过程,然后在教师语言的暗示下,进行模仿动作练习,有意识的感知整个足球动作的肌肉用力的顺序和动作细节。

(3)想象技术动作,并在教师的提示下体会在冰上足球的感觉。

(4)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练习,对练习过程中所出现的错误动作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办法。

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2.2.3问卷调查法

在实验结束后,分别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60份,回收60份,有效率为100%。

2.2.4数理统计法

实验后对照班和实验班的足球各项技术动作进行考核,并运用SPSS10.0社会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来检验该实验差别是否有显著意义。

2.2.5逻辑分析法

运用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方法在整体和宏观上对研究结果进行演绎、归纳、分析、综合,以保证本文思维的缜密。

3.结果与分析 3.1结果 3.1.1实验前

为了检验实验效果的有效性,确保实验结果的可比性,由考核组成员(具有较高轮滑技术和理论水平的教师组成)在教学实验前对两个组的学生进行轮滑基本技术的测试,测试结果经T检验,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基础水平基本相同,样本是合理有效的。3.1.2实验后结果

通过表象训练教学实验后之后,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颠球、运球过杆、头顶球、踢准等技术动作的技术评定进行测试与考核,结果见表2。

表2 实验后对照组、实验组5项考核成绩平均数(M)、标准差(SD)及T值检验 项目 颠球(个)运球过杆射门(s)头顶球(m)GRO 组别 对照组 实验组 对照组 实验组 对照组

N 30 30 30 30 30

Mean 23.8846 28.2400 10.5808 9.7120 9.8231

Std.Deviation Std.Error.Mean 标准差 7.0218 6.8330 1.4792 1.3163 1.6371

平均数标准误

1.3771 1.3666.2901.2633.3211

人数平均数

T值-2.244* 2.213*-2.769** 实验组

踢准(分)对照组 实验组 30 30

11.2560 1.0769 1.4720

2.0433.5202.6380

.4087.1020.1276

-2.428* *P<0.05;**P<0.01;***P<0.001 表2统计结果表明:实验后实验组学生的成绩都比对照组成绩高,颠球、运球过杆射门和踢准具有显著性差别(P<0.05),而头顶球的成绩有非常显著性差异(t=-2.769**,P<0.01)。说明表象教学比传统教学法更能加快学生运动技能的学习,更能使学生巩固和熟练掌握运动技术、战术。

3.1.3学生对进行表象训练的喜好程度

从表3可以看出,在高职足球教学中运用“表象训练”法深受同学们的喜爱。究其原因,足球教学中实施表象训练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学习足球技术动作的积极性、自觉性,优化教学环境,提高教学效率,还可以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意识的运用表象法,自觉地建立、巩固和回忆动作表象,用表象指导练习。此外,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灌输性的知识传授形式——学生对教师示范、讲解的被动接受,在足球教学中运用表象训练可以提高学生主动参加学习的积极性,活跃了思维,使其直观感和思维分析能有效地结合起来。

表3学生对教学方法欢迎程度统计(%)组别 实验班 对照班 3.2实验结果分析

3.2.1运用表象训练符合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

学生足球动作技能的形成的规律,要求学生对所学足球技术动作的要领和动作的结构进行思考、分析、理解、消化和进行一定的练习次数,最后才能达到技术动作的动力定型。运用表象训练可以促使学生思维处于积极状态,充分发挥学生足球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动作具有很强的主动性。运用表象训练可以给学生更多的练习时间,当学生明确了练习的重点和难点,则在学生相互学习,相互评价,相互帮助的过程,改进和提高动作质量,达到各自的学习目标。

3.2.2运用表象训练符合现代教学发展的需要

在足球教学中运用表象训练是在重视教师教的同时注意开发和重视学生“学”的因素,确立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适合当代社会发展的人才。通过表象训练可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培养学生探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2.3表象训练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原因,是激励、指引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学习动机指的是学习活动的推动力,又称“学习的动力”。学生的学习活动是由各种不同的动力因素组成的整个系统所引起的。其心理因素包括:学习的需要,对学习的必要性的认识及信念;学习兴趣、爱好或习惯等。从事学习活动,除要有学习的需要外,还要有满足这种需要的学习目标。由于学习目标指引着学习的方向,可把它称为学习的诱因。学习目标同学生的需要一起,成为学习动机的重要构成因素。学习动机和兴趣积极性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只有积极主动地学习,才能感受到其中的乐趣,才能对学习越发有兴趣。有了兴趣,效率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兴趣是提高积极性的主要因素。

十分欢迎 55.8 23.7

比较欢迎 36.6 31.3

不欢迎 7.6 45 3.2.4运用表象训练符合学生心理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传递速度的迅捷学生从各方面接受着新的知识和理论,思维普遍比较活跃,体现出思维结构和独立认识能力已发展到较高的程度。运用表象训练的教学符合学生的认识和思维状况,并可以满足他们的需求。在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思维和认识水平,发挥其潜在能力。

表象训练是有意识地积极地利用自己头脑中已经形成的表象进行回顾、重复、修正、发展和创造自己的新的经验,用表象指导练习,也就是有意识地运用表象活动促进技能的形成。这样可以避免和防止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学生的思维,还可以巩固和完善技术动作达到运用自如。

4.结论

(一)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无论从考核成绩、技评还是达标成绩都明显好于对照组,教学效果更显著,表象训练法运用到足球教学中优于传统教学法。

(二)在高职足球教学中正确运用表象训练法,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提高思维分析能力,更大程度地满足了学生的探究心和好奇心,有助于提高足球动作技能,形成正确技术的动力定型,提高学习效果。

(三)运用表象训练法教学,能够突破原传统教学模式,实现多种教法的优化组合,以声像并茂的形式传输给学生,让学生能主动尝试与积极“想”“练”有机的结合,使学生的智力、体力和技术水平三者得到同步发展,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四)足球运用表象训练教学法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的变革,同时也是教学思想的变革。它在教学中心、教学目标、教学观念等方面都有变化,较好地体现素质教育、终身教育、“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时代在发展,学生的观念在不断变化,高职冬季体育安排冰上足球课的教学时,其教学方法、手段都就本着有利于学生学习自主性的方面进行设计和完善。参考文献:

[1]张力为,任未多.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发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季浏.当代运动心理[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3]李年红,章建成等.影响表象训练效果的因素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37(6).[4] 袁玉涛,周卫忠.表象训练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0,14(2).

第五篇:自行车训练法

a.忍受这一切

HOW(怎样做):首先是15分钟的热身,接着是5*30s的冲刺和2分钟的全速骑行,接下来是2*(6*30s)的全速骑行中间混合30s的恢复时间,是每组之间保持5分钟的快速骑行,最后则是5*1分钟的全速稳定骑行同时每组间夹着1分钟的休息时间。最后是好好休息。

WHY(为什么):这些训练可以提高你乳酸堆积阀值。这可以减缓你的肌肉疲劳,而且,这一训练还在心理上对你产生有益的影响,所以,在进行这一训练的时候,请集中注意力!WHEN(什么时候):在进行计时赛比赛之前,训练三周,每周两次。b.力量训练

HOW:三个小时的山区骑行:包括坐式的10*1min的大尺比骑行,3*2min陡坡摇车训练,还有1*5min的快速爬坡练习。

WHY:骑行中,腿部力量是一个决定性因素。对于只拥有有限力量的新手,我会建议你先参加训练房的力量训练,之后再进行上述训练以防止受伤。这项训练中,很显然你会面对长时间的高阻力的骑行,这会很艰苦,但是如果你在训练中受伤了,马上停下并好好休息,把伤养彻底好了再进行这项训练。WHEN:在赛季开始前,每周两次。c.冲刺训练

HOW:先进行15min的热身,紧接着10*10s的全速冲刺,接着进行5*3min的非常艰苦的全力骑行,做5min的恢复性训练,最后休息15分钟,结束训练。

WHY:“公认的在耐力表现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VO2 MAX(最大吸氧量),这个指标主要和遗传有关,所以你需要做很多的练习才能提升这个指标。所以专注地在每组三分钟的全力骑行中用尽你的全力吧。” WHEN:在赛季初期或是之前每周两次 d.峰值训练

HOW:首先是15min的热身训练,接着进行5*15s的冲刺训练,然后在峰值输出功率进行3*(6*10s)的训练,每小组间隔2min的恢复时间,每大组间隔5min的休息。最后是进行15min的休息,然后结束训练。

WHY:在长距离比赛中你能维持的功率将会随着你峰值功率的提高而得到强化,在这一阶段,你需要尽可能地让自己更快。你不必有心率表,你只需要拼尽全力就行!WHEN:计时赛之前每周一次,持续三周 e.为胜利飞驰!

HOW:在骑行台或者风洞中,热身10min,接着进行5次启动到最大踏频的训练,10*1min的训练中间隔1min的恢复时间(5*1min 120转/分,3*1min 在最后10秒能提升到140+转/分的踏频,1*1min在最后15s能提升到140+转/分的踏频,最后训练一组坚持20s,140+转/分的踏频)最后,休息10分钟后结束训练。

WHY:良好的踏频是提供理想动力输出的关键,它能为你提供经济并且接近峰值的动力输出。这一训练你应该专注于提升更快的踏频而使得你拥有更加经济的动力输出。WHEN:在个人计时赛之前每周1-2次 5. 点燃你心中的烈火

有些骑手使用能量棒来在比赛中给他们自己撑面子,可对于10-25英里的计时赛,蒂姆•罗森(运动营养公司的专家)建议在比赛前一晚吃一些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比如米饭和意大利面,但是别吃的太多了—200g左右就足够了,避免摄入脂肪含量高的食物。

在早上,重点应该又是碳水化合物。“塞满水果的吐司将是很好的食物。”赛蒙•罗森说道,“如果你更喜欢燕麦,请确它是低脂的。”

在去比赛的路上,稍微喝一点运动饮料吧,并且补充高达200mg的咖啡因吧,罗森建议。“在你整个热身的过程中都喝点以补充丢失的能量并且在热身结束时候吃点富含咖啡因的布丁吧。”

6.有信心的操控

以肘部向中间收缩的姿势骑行的时候因为你的手远离刹车,这可能会让你觉得很吓人。“刚开始尝试团身的骑行姿势时,你可能会觉得很难操控你的计时赛自行车,特别是在使用封闭轮或是刀轮的时候,”罗利队的专业车手马特•琼斯这样说道,“但是你骑TT车骑得越多,你就会感觉更加的自然并且对你的操控更加的有信心。”

他建议每次练习的时候收缩一只手臂,这样万一突遇强风或是压到深坑的话仍然可以让你控制住你的车。“如果你仍然担心在空气动力学姿势下骑行,那先在风洞里面练习下骑行吧,接着找一个安静的道路来练习。一旦你觉得有信心了,去干掉当地的TT骑手吧!” 7. 步伐

在计时赛中,传统观点认为,聪明的骑手是骑在计时赛车上,在全赛段做稳定但是艰苦的功率输出的人。但是最新的研究建议这点需要改变。“在山上或者风中骑地更努力可能会让你更快,”赛蒙•乔布森说,“并且一个功率牙盘可以变得非常有价值。”但即使你没有功率牙盘或是心率表,你仍可以学着找到自己的节奏。

“ 用比赛的距离来练习将你变得更快的好方法,”格雷格•怀特说道。“如果你的步伐在终点前慢了下来,那说明你在之前骑得太快了。如果你感觉仍然轻松,只能说你没有拼尽全力。继续练习吧,直到你知道在比赛中多努力才是艰苦的并且可以维持的动力输出。” 8. 准备好骑行

如果你在起点前没有热身,那你之前努力训练出的成果将无法完全展现。“很多骑手并不努力热身,”乔布森提醒道。“一些努力而基础的热身技巧可以让身体进入到高功率输出的工作状态中。”乔布森推荐的一个热身策略就是轻松地骑行15分钟,接着进行3*10s的非全力冲刺骑行,每小组间隔2min的恢复时间。“我不会在冲刺中用尽全力,”他说,“但是我会是在冲刺。我更愿意称这个热身为爆炸,而不是冲刺。整个热身活动必须持续至少20min甚至长达40min。” 9.快速的思考

你可能认为在赛前做好精神上的准备是拥有精彩表现的关键。但是,罗伯•哈雷斯——一个耐力赛专业骑手,也是世界场地锦标赛骑手不同意这一点,他说道:“保持放松,这种平静的心情有助于你在比赛前就做出正确的决定,也有助于提升你参赛的心态。”

“注意你的器材,”哈雷斯说。“如果你有几种深度的碳刀可以选,那么如果比赛当日风比较大,你就应该选更浅的那个刀轮。因为你如果对你车的操控性不满意,你将损失时间。” 哈雷斯补充说,不要在计时赛中表现的太过具有进攻性,即使是个很短的比赛。“即使在一个10英里的比赛中,你也不应该跑得太快。控制你的努力程度吧,如果在计时赛中骑得太快,你将没有任何时间恢复。” 10.全方位的侦查

在赛前熟悉赛道将是件非常有帮助的事情。你通常会在赛前的4-5天收到路线图,如果你不想等到比赛开始那天再去,将代码输入到一个搜索引擎里面,很快你就能找到对这个赛段的描述。

即使在经过细心准备的路线,有时候骑手都会在比赛进行到白热化的时候错弯,所以,从最基础的地方来说,在比赛之前骑行一次或者开车浏览一遍比赛的路程,这样你才能了解你正在骑向何处。一个路线侦查还会告诉你在什么地方是最艰难的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