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3号文库

制度-计量人员培训、考核、任用、奖励制度(teniu推荐)

制度-计量人员培训、考核、任用、奖励制度(teniu推荐)



第一篇:制度-计量人员培训、考核、任用、奖励制度(feisuxs推荐)

计量人员培训、考核、任用、奖励制度

本制度规定了各类计量人员培训、考核、任用和奖励的规范。

一、计量人员培训、考核、任用

1、计量人员均须接受培训,并参加国家统一考试和考核,合格后方可参加管理和检定等工作。

2、计量人员必须热爱计量工作,精通业务,熟悉计量法律、法规,熟悉所使用的计量标准和受检计量器具的原理、结构和性能。并具有相当于中专(高中)以上的文化程度。

3、计量人员应具有细致、踏实的工作作风,工作有条理,记录认真,字迹清晰端正。4、计量人员应能熟练维护和保养使用中的计量器具,能够准确判断设备是否处于正常状态,及时解决发生的问题或提出处理意见。

5、计量人员应能深入生产第一线了解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对计量工作的要求,并组织有效实施。

二、奖励

1、对认真贯彻执行计量法律、法规和公司有关规章制度,敢于同违反《计量法》等行为作斗争者给予表扬或奖励。

2、对计量管理工作或计量检测工作有贡献者,给予表扬或奖励。

第二篇:工业设计实验教学中心人员培训、考核晋升奖励制度

工业设计实验教学中心 人员培训、考核晋升奖励制度

为了提高实验室全体工作人员业务素质,适应不断提高的教学水平的需要,鼓励实验室工作人员参加各种专业培训班,尽快熟练掌握各种新仪器设备的使用;

为了加强实验室的人员管理,充分调动实验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对实验室人员的考核办法作如下规定。

一、考核内容:

1.考核内容以岗位职责为依据,按德、能、勤、绩全面考核,政治思想考核与岗位职责考核分别进行。

2.实验室的日常记录作为考核的依据。

3.综合评价考核等级,根据工作实绩和工作态度评定划分为优秀、称职、不称职三个等级。

二、考核程序:

1.每学年第二学期末,对照考核内容进行自评。

2.教务处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考核小组对实验室人员进行考核,同时审定各实验工作人员报送的考核结果,经过评议、审核并签署意见后,将考核表送交人事处,存入本人业务档案。

三、考核指标: 1.政治思想表现:从思想品德、职业道德、遵纪守法、教书育人、工作态度、事业心及责任感、团结协作等方面进行考核。

要求坚持四顶基本原则,拥护党的方针政策,认真执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遵纪守法,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热爱实验室工作,全心全意为教学、科研和生产服务。平时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岗位,顾全大局,树立协作精神,圆满完成本职工作。

2.工作情况:从承担任务名称,完成工作内容、数量、质量、效益,革新实验技术,实验室建设与管理,进修及培养人才情况等方面进行考核。

3.出勤率、办事效率、安全卫生等方面考核。

实验室工作人员应认真进行考勤,遵守劳动纪律,按时上下班。做好本职工作,服从分配,团结协作,按时完成工作任务。实验室内要保持整齐清洁,对防火、防盗、防爆等防范措施要常抓不懈,确保实验室安全。

4.工作量考核及管理教学水平:应认真听取教师和学生的意见,给予综合评价。

四、奖惩措施:

1.通过考核,对下列超额完成工作量、为实验室建设发展、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做出显著成绩者,作为校评选先进工作者和职务聘任或晋升技术职务的基本依据:

(1)实验教学方法创新、先进,得到过校级以上优秀教学奖,具有某方面专长的高水平的实验技能;能解决本实验技术中的重要问题,有丰富的实验室管理经验,提出科学管理方法,并在全校推行有明显效果,为校内所公认。

(2)对精密、贵重、大型仪器设备管理综合效益成绩显著者,开发设备功能、改进改造旧设备、提高设备使用效益有成效者。(3)在主持或参加的科研项目中起重要作用并获校级或市级科技成果奖者。

2.有下列情况造成重大责任事故,影响较坏,按本人综合评价等级下降一级:

(1)不顾全大局,不服从工作调度;由于本人原因造成仪器设备损坏、失火、被盗等实验室事故;不遵守学校物资管理制度及财经纪律,造成较大影响。

(2)实验课误讲、迟到或因本人失职、实验准备不充分,造成教学事故。

(3)管理仪器设备综合效益差,或因失职、责任事故造成损失的。

(4)对不能按岗位职责要求完成任务的实验工作人员,区别情况给予批评教育、扣发奖金,对不能胜任本职工作的实验室工作人员,应给予低聘、缓聘、解聘或调离其工作。

五、本考核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第三篇:计量人员培训教育制度

计量人员培训教育制度

为确保本公司与测量管理体系有关的人员有能力完成规定的任务,对上岗或转岗人员应进行计量管理有关知识、测量专业技能和质量/计量意识和岗位职责的教育,使有关人员均能满足测量管理体系所规定的专业理论和实际操作能力的要求。

(一)职责

由工程技术部会同人事管理部门确定与计量管理有关人员,明确各类人员的计量岗位和职责,作为各部门人员质量目标考核的一项内容。

工程技术部根据本公司总体发展规划和各部门的需求,制定季度或培训计划,并纳入人事部门的计划。

(二)培训的内容

A)本公司各项计量管理制度;

B)有关的计量法规及法定计量单位的使用;

C)计量器具检定或校准技术;

D)测量数据的处理和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E)计量器具调修技术。

(三)培训方式

本公司计量高级工程师或请外部计量专家讲课,定期举办专业培训;或派技术骨干外出参加专门培训;由经验丰富的计量器具调修师傅进行实际操作培训。

(四)考试和考核

对参加培训人员必须及时组织考试和考核。考核由工程技术部会同人事管理部门进行,考卷及评分由人事管理部门存档,实际操作培训由工程技术部组织操作考核。新来人员必须经过上岗培训,转换岗位的人员必须经过换岗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或转岗。

(五)培训有效性评价

在各类人员的培训中应特别注重培训有效性评价。对各类人员的考核应侧重于实际工作能力的考核。人事管理部门每年应组织一次各类人员岗位实际工作能力的考核。对计量检定人员,校准人员由有实际工作经验的高级工程师参加考核,或派出培训,培训后应检查培训的效果并由人事部门保存考试/考核的成绩。

第四篇:人员培训、考核、持证上岗制度

人员培训、考核及持证上岗制度 1.试验检测从业人员实行上岗登记制度。上岗登记时试验检测人员应出具聘用单位的劳动合同等相关证明;变更单位时,试验检测人员应同时出具原聘单位和受聘单位的调动证明,办理变更手续。工地试验室试验检测人员变更,须经建设单位同意后,再报送相应质监机构办理变更手续。严禁试验检测人员同时受聘于两家及两家以上的试验检测机构。

2.试验检测从业人员上岗资格分为:试验检测工程师、试验检测员、辅助试验检测员。

3.人员培训、考核是定期的一项重要工作,列入每年的工作计划、以不断提高人员的素质。

4.采用分散、集中、自学与讲课相结合的办法,对全室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

5.集中学习,有计划、有目的的对试验规范、规程、标准进行学习,对新颁布的试验规范、规程及时组织学习。

6.除定期参加上下级组织的试验操作培训外,本室人员每年举办 一次试验项目操作培训,由试验工程师现场讲课操作展现,互相提高试验操作水平,培养新生力量。

7.对近期现行规范、规程组织全室人员及时学习和讨论,并及时贯彻实施,对新标准、新规范、规程做到试验人员个个熟悉。

8.结合本室的计量认证,组织学习《质量手册》,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第五篇:教学质量考核奖励制度

永州职院附属学校教学质量考核奖励制度

为继续保持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在全区的领先地位,进一步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使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奖励制度。

一、毕业会考成绩位居全区第一名和第二名的教师,分别给予500元、200元的奖励,语文、数学、英语均按单科计算;在毕业班中单科总分位居第一名的教师,在原奖励基础上再奖励100元。

二、凡参加市、区期末统一检测的年级,按单科计算,在本校本年级位居第一名的教师,奖励60元。

三、凡参加上级要求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及教学设计的获奖教师,每篇论文分别给予市级一等奖60元,二等奖40元,三等奖30元;省级一等奖100元,二等奖80元,三等奖60元;国家级一等奖200元,二等奖160元,三等奖120元的奖励(同一篇文章获奖多次,奖金额不累计,以最高奖额计算;不同的文章获奖,奖金则可以累积计算)。

四、凡代表学校出外赛课的获奖教师,分别给予市级一等奖100元,二等奖80元;省级一等奖200元,二等奖和三等奖均120元;国家级一等奖400元,二等奖200元,三等奖120元的奖励(同一堂获奖课奖金额不累积,以最高奖额计算)。

五、凡指导学生在正式发行的杂志刊物上公开发表文章的老师,给予每篇文章40元的奖励(必须出示已发表文章的刊物原件,并印有指导教师的姓名)。

六、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教学有关论文每篇奖150元,省级期刊发表教学有关论文每篇奖100元,市级报刊杂志发表有关论文每篇奖60元。

以上奖励均以荣誉证书及书面材料为准,并将作为考核、评价教师的重要依据。每学期末时均以现金形式及时兑现。

教务科

2007年12月25日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