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3号文库

警察博物馆观后感

警察博物馆观后感



第一篇:警察博物馆观后感

警察博物馆观后感

2012年8月19日,我们参观了北京警察博物馆。坐落在天安门东侧东交民巷的这座四层才小楼,是建于1904年的花旗银行旧址。如今,楼房正中的门楣之上镶嵌的“北京警察博物馆”几个大字。

刚一进门就看见了由青铜铸造的警魂柱,高6米、重达5吨的,以山石为基,象征人民警察的坚不可摧,气魄无比,主体造型的正面是剑盾与警徽,左侧是象征法律精神的龙生獬豸,右侧是象征人民警察至死不逾的凤凰涅磐,背面隽刻着人民警察的誓言,在警魂柱的上端,雕塑以无数个重叠着的人用脊背扛起和平鸽为造型,这寓意着人民警察是支撑共和国的擎天力柱。

我们几个在这里照了几张照片来合影留念,作为我们来到这里的纪念。博物馆从角度地展示了首都公安事业所走过的艰辛历程,以及改革开放以来首都民警取得的辉煌成就。共为四层:一层为北京公安史厅;二层为刑事侦察、监所厅;三层为警种职能厅;四层为警察文化及警械装备厅。博物馆展出面积2000平方米,现有自汉代至今的藏品8000余件。为寓教于乐,博物馆还设置了指纹识别系统演示、全真场景模拟射击训练等多项可操作互动项目。警察博物馆还展出有关警察的实物、图片和模型,集中表现了新中国首都人民警察的光辉历程。同时介绍现代警察的历史和知识,包括解放初期在保卫中央国家政权斗争中的重大案件及收缴的物品等。

一层是北京公安史,讲了一些北京公安的历史,让我们懂得了警察这一职业的来源和进程。二层是刑事侦查,有一些侦查刑事案件的警察的光荣事迹,还有一些是测谎仪,电椅之类的仪器,都是我们平时没有看到的种种,看到这些我们很受启发,不能犯错啊,会有残酷的惩罚啊。还有一个仿真监狱,冒着阴森的气息我们看看那么黑都不敢进去,以后真的不能犯错误。三层是警种职能,陈列着一些盔甲啊,执行刑罚的工具,还有好多模拟的人,仿佛到我们回到了那个时代,和他们一起作战,他们的衣服都不一样,是各个年代的不同服装。我看着这些盔甲,我仿佛看见了原先的战士们穿着盔甲去打仗奋勇杀敌的样子,那么英勇无谓,那么大义凌然,那么勇敢。

还有一个用红沙岩雕塑而成的“英烈墙”吸引了很多参观者。高8米、弧宽18.2米的“英烈墙”以高度凝练的艺术手法,寓意了英烈精神的永存。雕塑上58位烈士的名字,似乎讲述着他们的光荣历程,那一双双充满真诚与渴望的目光,诉说着他们对人民的忠诚。看着那些眼睛深邃的目光,我们还一人捐了一元钱给英烈们献了几朵黄菊花,表达我们对他们真诚的敬佩和祝福并合照留念。四层是警戒装备,摆放着机枪、手抢,还有警察的衣服、帽子、警标、警察证。我们对于这些很感兴趣,东看看西看看的,还有一些特别小的手枪,我们都感到非常新奇,很有意思,内个手枪,好像是暗杀用的,携带方便,易于操作。我们看到了许许多多的枪,全部的枪都是真的,更加说明我国原来的实力强大,有这么多的枪和装备。这些都象征着严肃不可侵犯。还有许多管制刀具还有特别大的枪,这些都是我们平时没有见到的,增长了我们的见识,丰富了我们的知识。整个过程中我们还看到了在墙上的好多介绍,都是关于警察的还有一些消防官兵的照片和介绍,增长了我们的见识。

在参观中,我们去的那天没什么人去,所以我们参观的很顺利,参观什么都没人。大家兴致勃勃地观看了北京警察不同年代、不同时期的服装、装备、文书、枪械、械具、通讯工具等展览,并着重瞻仰了建国以来为首都建设、人民安宁和社会和谐而献出自己宝贵生命的数十位人民警察英雄的事例,其中有消防的,禁毒的,战争中牺牲的警察们。他们光荣而又神圣。

通过参观,我们大家深刻感受到了警察这一职业的特殊意义,他们英勇无畏,宁死不屈,舍命相救,舍己为人,为了群众不惜牺牲自己的个人利益的美好精神,让我们了解到警察的艰苦和不容易,我们要爱戴警察叔叔。

第二篇:北京警察博物馆观后感

北京警察博物馆观后感

马聪

刚一进门就看见了由青铜铸造的警魂柱,高6米、重达5吨的,以山石为基,象征人民警察的坚不可摧,主体造型的正面是剑盾与警徽,左侧是象征法律精神的龙生獬豸,右侧是象征人民警察至死不逾的凤凰涅磐,背面隽刻着人民警察的誓言,在警魂柱的上端,雕塑以无数个重叠着的人用脊背扛起和平鸽为造型,这寓意着人民警察是支撑共和国的擎天力柱。

警察博物馆展出有关警察的实物、图片和模型,集中表现了新中国首都人民警察的光辉历程。同时介绍现代警察的历史和知识,包括解放初期在保卫中央国家政权斗争中的重大案件及收缴的物品等。

博物馆从角度地展示了首都公安事业所走过的艰辛历程,以及改革开放以来首都民警取得的辉煌成就。共为四层:一层为北京公安史厅;二层为刑事侦察、监所厅;三层为警种职能厅;四层为警察文化及警械装备厅。博物馆展出面积2000平方米,现有自汉代至今的藏品8000余件。为寓教于乐,博物馆还设置了指纹识别系统演示、全真场景模拟射击训练等多项可操作互动项目。

北京警察博物馆观后感二

张园

2012年7月24日,我们参观了北京警察博物馆。坐落在天安门东侧东交民巷的这座四层小楼,是建于1904年的花旗银行旧址。如今,楼房正中的门楣之上镶嵌的“北京警察博物馆”几个大字。

一进大门,一个高大的柱子映入眼帘,柱子上雕刻着精致的纹理,走近一看,是“警魂柱”,“警魂柱”柱体正面以剑和盾为主要画面,配以象征着奉献的凤凰、象征法律精神的独角兽及和平鸽,背面镌刻着人民警察的誓言。一层是北京公安史,讲了一些北京公安的历史,二层是刑事侦查,有一些侦查刑事案件的警察的光荣事迹,三层是警种职能,陈列着一些盔甲啊,执行刑罚的工具,我看着这些盔甲,我仿佛看见了原先的战士们穿着盔甲去打仗奋勇杀敌的样子,还有一个用红沙岩雕塑而成的“英烈墙”吸引了很多参观者。高8米、弧宽18.2米的“英烈墙”以高度凝练的艺术手法,寓意了英烈精神的永存。雕塑上58位烈士的名字讲述着他们的光荣历程,那一双双充满真诚与渴望的目光诉说着他们对人民的忠诚。四层是警戒装备,摆放着机枪、手抢,还有警察的衣服、帽子、警标。

在参观中,大家兴致勃勃地观看了北京警察不同年代、不同时期的服装、装备、文书、枪械、械具、通讯工具等展览,并着重瞻仰了建国以来为首都建设、人民安宁和社会和谐而献出自己宝贵生命的数十位人民警察英雄。

通过参观,大家深刻感受到了警察这一职业的特殊意义,增强了团员青年们的神圣使命感。

第三篇:纽约市警察博物馆

纽约市警察博物馆

纽约市警察博物馆是纽约警察局的下属机构,建立于1998年,为纪念已经为纽约服务165年的警察局建立,其展示9.11事件中牺牲的警员和事迹荣誉,另外,还有警察局建立以来的发展图片、枪械、警车等相关的展示等。

自从“9·11”事件发生后,纽约市警察在市民心目中的形象今非昔比。受此影响,原先位于一个偏僻角落里的纽约市警察博物馆也搬迁到了离世贸中心大楼废墟6个街区的地方,整个工程共耗资400万美元。在这栋5层高的建筑里,人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警察们现在所受的尊敬与爱戴。

博物馆中有一个展厅专门用来纪念23名在世贸中心大楼牺牲的警员。他们的照片和勋章挂满了四面的墙壁。

博物馆里陈列的展品相当丰富。比如汤姆点45口径机枪、还有一些所谓的“绅士手枪”等等。

在这里,成年参观者可以有机会体验一下当警察的滋味:亲手拿起一支枪向“嫌疑犯”射击。然后,电脑会判断在当时的情况下,你是否有权开枪。

当然,还有一些其它的图片展示以及警用工具的展示也很不错。

第四篇:博物馆观后感

常州博物馆观后感

我来到常州上大学快一年,至今为止也没参观过哪些地方。于是在这个星期天,和一位好友相约来参观常州博物馆。我一直认为,要想了解一个城市的风韵,那么作为城市缩影的博物馆是必须要去的地方了。

常州博物馆创建于1958年,是集收藏、研究、陈列展览于一体的地方综合性博物馆(含全省唯一的一家少儿自然博物馆)。下设办公室、考古部、保管部、陈列部、开放部、自然部、信息部、保卫部八个部门。馆藏文物2万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27件(国宝级文物1件)、二级文物166件、三级文物3129件,国家一、二级保护动植物、化石标本103件。其中良渚文化时期的玉器、春秋战国时期的原始青瓷器、宋元时期的漆器与瓷器以及明清时期的书画等,都是常州博物馆颇具特色的馆藏文物精品。

常州博物馆新馆于2006年12月落成,2007年4月28日正式向社会开放。新馆地处市民广场西侧,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外观新颖、设施齐全、功能先进、富有时代气息。总体建筑分为五层:地上四层,地下一层。一层到三层为陈列展览区,地下室和四层为库房和办公区域。新馆展区面积近10000平方米,主要陈列展览有:常州历史文化陈列以常州文物精品为特色,彰显地方文化底蕴;自然陈列是全省综合性博物馆中的特色展览;谢稚柳艺术馆展示谢稚柳先生的艺术生涯及艺术成就;刘国钧捐献红木家具陈列展陈稀有珍贵的整套红木家具。

我们是第一次来到这里,觉得视野很开阔,从东大门入口,,博物馆门前都是很宽阔的水面.进入馆内后我们领了票就进入了展馆。

博物馆一楼主要是谢稚柳艺术馆。谢稚柳先生1910年出生于常州武进一个书香世家,名稚,字稚柳,晚号壮暮翁,卒于1997年。谢稚柳先生是当代著名书画艺术大师、古书画鉴定家。展示谢稚柳走过的艰辛道路和取得的艺术成就以此缅怀乡贤,激励后学,鼓舞同人,增辉乡梓。里面展出了很多画作,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书法都各有特色,我本人很喜欢谢稚柳先生的山水画,独其韵,留其神,很有意境。

参观了一楼展厅之后,我们去了二楼继续参观。常州历史文化陈列馆,里面字画及各种古代的玉器,瓷器,石器及铜器等.展示出了常州的悠久文化底蕴。展览的内容很丰富,有装米的船,富饶的鱼米之乡,西仓桥就是常州的一个重要的码头.在近代以前人们都是靠水路来运输的.西仓桥是的现在是那么破旧让人无法想象以前她是城市的最繁华喧哗吧区域.看到了常州的手工业梳子,在没有机械的时代做一把梳子要几十道工序吧.心灵手巧来形容这个地方的人

民吧.还有织布业,也是常州的特色产业.当然也有文化遗产常州评书还有唱戏的吧.还有许多出土的雕刻.常州这块人杰地灵的土地孕育的季札、萧统、唐荆川、赵翼、盛宣怀、瞿秋白等一批英才人杰.延陵、毗陵、晋陵、兰陵是不同历史时期常州的称呼。龙城则是常州的别称,是由六朝萧梁时的六龙城引申而来。

拾级而上,我们来到了少儿自然陈列馆。战天展示的内容主要分为“地球生命的进化的故事”、“纷繁多样的美丽自然”、“形形色色的动物世界”、“秀丽多姿的故乡大地”四大部分。当看到那里有一个仿制的海底世界时,我通过一个眼镜看到了大海,真的好蔚蓝,纯净.一共有10幅图,每一张都是那么美,不由惊叹大自然的奇妙.还有那么多真的动物的标本,老虎.狮子,熊,猴子,袋鼠.骆驼.斑马.还有有多鸟类,可以对着话和筒按键就可以听到各种鸟的叫声。

出了少儿自然博物馆门就来到下个展厅——刘国钧捐献红木家具陈列。刘国钧先生,1887年出生于常州府靖江县。自幼家境贫寒,依靠在常州奔牛、埠头等地做学徒、当跑街积累最初的资本,逐步走上实业救国之路。五十年的风雨兼程,他的足迹遍布全中国乃至海内外,不仅首创了常州机器印花技术,还试制成功平绒、灯芯绒,成为常州近代机器工业的创始人之一,为中国现代民族织染业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红木是质地优良的硬木树种,在清朝中后期开始受到国人的偏爱。刘国钧先生捐赠的这批红木家具做工非常精湛,纹饰十分优美,材质以老红木为主,大多为清末至民国初的产品。这些家具对于现代人来讲是只好放在展览馆里供人们参观我,笨重也不够美观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生活的要求了.当然它的存在有它的历史价值和意义了。

现代的展览馆充满现代与科技的气息,我与好友在这流连好久不愿离去。带着很多心情,觉得心里满满的,踏上了回去的路。

第五篇:博物馆观后感

在5月10日这个平常而又不平常的日子里,作为入党积极分子的我们参观了中国电影博物馆。中国电影从1905年至今已有百年的历史,无数电影工作者呕心沥血,开创了中国电影的新纪元;一代又一代的中国电影人,凭借着卓越的才干和不屈不挠的奉献精神,始终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努力推动着中国电影不断繁荣、不断发展,不断壮大。电影博物馆是电影工作者的智慧和心血,让我们感谢那些电影人为我们所创造的精神食粮吧!

在博物馆中我们看了《长征》,《长征》再现了红军当年长征所遇到的艰难险阻,用史诗笔触全景刻画了湘江之战、四渡赤水、强渡乌江、巧渡金沙江、翻越雪山夹金山、穿越茫茫千里大草原等红军战士长征途中的几次较大的战役和险境,讴歌了红军战士勇于挑战自我极限敢于战胜恶劣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长征》这部电影给我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让我感受颇深。看完《长征》后,我在思考:红军是凭借什么才能克服种种不利因素,甩掉围追堵截的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国民党的军队,最终取得了长征的胜利? 我认为,在这个阶段,红军能避免覆灭的原因在于领导人的正确领导与红军将士的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红军长征不仅创造了可歌可泣的战争史诗,而且谱写了豪情万丈的精神史诗,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长征是艰苦的,但红军在长征精神的支持下、在人民群众的拥护下取得了长征的胜利。伟大的红军长征,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红军长征胜利,使党中央领导中国革命大本营奠基于西北,巩固和发展了陕甘宁革命根据地,使其成为中国革命的政治中心,为党和红军的发展创造了必要条件。红军长征的磨难和考验,锻炼了中国革命力量,党员和红军质量显着提高,为党的队伍和革命力量的壮大、为革命事业的发展培养了基本骨干。

这真像是一座神奇的宫殿,让人情不自禁地想推开宫门进入它的世界去了解它,回来后收获很大,感受到了电影博物馆是一座记载着中国电影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的艺术殿堂。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13/1616129.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