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3号文库

记叙文九字诀

记叙文九字诀



第一篇:记叙文九字诀

记叙文九字诀

写好记叙文,不妨从三个方面来考虑:为何叙,叙什么,怎样叙。

具体如下:

一、为何叙

记叙文一般可分为记人、叙事、写景、咏物等几种。

记人,要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叙事,要写出事件所蕴涵的意义,这些意义可以是政治思想方面的,也可以表达某种哲理,或某种情趣;写景,要通过景物描写表现出个人某种感情或深刻的感悟;咏物,或透露出世间人生的某种乐趣,或托物言志,表现对社会上某种人某种现象的情感。因此,我们写记叙文总会有一定的目的,总要表达一定的思想和感情,实际上就是我们平常所讲的“文章的主题”,主题是文章的灵魂,它像一根红线贯串于文章的始终。没有明确主题的记叙文,只能是一篇流水帐,所以要写好记叙文,就必须要明确“为何叙”,即主题要明确。

要主题明确可注意三点:

第一,要有积极意义,即确定的主题思想感情必须是健康的,有意义的。

第二,要集中,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主题,全文要围绕这个中心来写。有的同学作文时,既想写这,又想写那,结果写出来的文章不是漫无中心,就是几个中心,多中心则无中心。

第三,可含蓄一点,不一定直露。主题要蕴涵在具体的记叙和描写之中,一般不宜用明显的话语揭示出来,如表现人物勤劳的品质,要通过具体的事和生动的细节来表现,不宜将 “勤劳”二字当成标签贴在人物身上。又如要记叙一件有意义的事,也不宜空洞抽象地把其“意义”说上一大通,而应在具体的情节中自然地显示出来。

恩格斯说过,事件的意义、人物的性格写得越隐蔽,作品的艺术魅力就越强。

二、叙什么

叙什么,就是写什么内容,在写记叙文时就要考虑选择哪些材料。

选材时,要坚持三个标准:

一是典型性,即选择出能充分表现中心的材料;

二是真实性,即选出真人真事真景,包括来自现实生活的艺术真实;

三是现实性,即选出有现实积极意义的材料。

在选材具体操作时,最行之有效的选材方法是展开联想,联糸生活,即选材时可通过联想,从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任意一个方面选出自己熟悉、感动的人和事。如在写《谢谢您给我的爱》时,我们不妨展开联想,从家庭生活方面选出祖辈、父辈给“我”爱的材料,从学校生活方面选出老师、同学给“我”爱的材料,从社会生活方面选出邻居、路人、警察等热心人给“我”爱的材料。材料选好,还需认真剪裁,做到详略得当,所所以还要注意两点:

第一,要剪去雷同的材料。有些记叙文表现中心时不止用一个材料,那么这些材料应从不同侧面表现中心,如果从同一方面表现中心,那么其中的有些材料则属于“雷同”"的材料,应该删掉。

第二,要注意详略得当。与中心关糸不大的材料要略写、与中心关糸极为密切的材料要详写。

三、怎样叙

怎样叙,就意味着怎样把一篇文章具体地写出来,这就牵涉到文章的结构、表达的方式、遣词造句等表现形式。

先说文章的结构,即所要写的这篇记叙文用什么结构来表现出来。它包括这篇文章分几层写,哪些材料先写,哪些后写,哪些详写,哪些略写,如何安排过渡,于何处伏笔,在哪里呼应,如何开头,怎样结尾,等等。

从整篇记叙文来看、常见的结构有顺序、倒叙、插叙。

顺叙,就是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的,过程进行叙述。包括以下几种情况:其一,按时间的推移来叙述;

其二,按事情的发展来叙述;

其三,按认识发展的过程来叙述;

其四,按作者的行踪来叙述。倒叙,就是把事情的结局,或某个突出的精彩片断提到前边写,然后再按事件发生、发展的顺序叙述。

倒叙的运用有四种类型:

一种是把事件的结局提前,造成悬念,然后再按时间顺序叙述事情的发生与发展;一种是把事件中最精彩的或最紧张的片断截取下来,写在前面,震动和吸引读者,然后按时间的顺序叙述事件的起因、发展与结局;

一种是先写眼前的事物,由此及彼,引起回忆,再追叙往事,形成倒叙。

一种是先写当前情况,再回忆过去的情况,以形成鲜明的对比,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插叙,是在文章的叙述中,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些与中心事件有关的内容,然后再继续进行原来的叙述。

插叙的具体内容和形式有种种不同:

有的是追叙,对过去事件片断进行回忆,有的是补叙,对有关人和事作必要的补充、解释;

有的是逆叙,对有关内容由近及远、由今及古地回溯,灵活多样的插叙,可以使主题开掘得更深刻,情节展开得更充分,内容表现得更充实,人物形象刻画得更丰满,避免了平辅直叙。

再说表达的方式。记叙文一般以记叙这种表达方式为主,但记叙文写人记事,写景状物,往往需要描写。对人物和环境作适当的描写,可以把人物、事件或景物写得有血有肉,有声有色,叫人看了如见其人,如临其境。

描写的类型很多:

从描写的对象划分,有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人物描写中包括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等描写方式。

从描写的角度划分,有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这要在具体的写作中灵活运用。另外,在记人叙事的记叙文中,为了突出人物的高贵品质或突出事件的意义,有时要进行抒情和议论。

再则,有时作者为抒发自己的感情,在记叙的基础上直接抒情,直接表露感情,或寓情于记叙之中,在记叙的过程中处处渗透着情感。这样综合运用好表达方式,写出来的文章就会摇曳多姿,绚烂多彩。

最后说说遣词造句。

一篇记叙文最终是靠一句句话组成起来的,因此,大家在语言表达上要注意准确、鲜明、生动、形象。

准确就是指用词合适、恰当;

鲜明指一个词用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表示出的意思清清楚楚,明明白自,一点不含糊。

生动形象,就是把词用得活泼,有声有色。这一点,就要多注意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对比、反复、夸张、反问、设问等多种修辞方法。

第二篇:生意谈判九字诀

生意谈判九字诀

从商贸到面试处处都有谈判,大凡事业有成的人都具有出类拔萃的谈判能力。九字诀让你商务谈判事半功倍。

“分”字诀条件要一点地提出来,采取逐渐渗透的策略,就会在对方认为没有多大的关系的时候,取得最后的胜利.协议可以积少成多.用钱来打比方,假如是一项1000万的工程,你张口就说”1000万,请盖章吧.”没人敢说OK。但是把它分解一下,说“这里十万元行吗?”对方当场普能敲定。接着谈下去,十万元协议做成5个,那么这一天就达成了50万元的协议。开始时以10万元的条件让对方说出“OK”最终养成了“OK”的习惯,这就是最佳的效果。

“忍”字诀真正的谈判从遭到人拒绝开始,遭到拒绝就心里别扭的人,成不了气候。无论被逼到多么危急的地步,都要不动声色,面带微笑。这样对方会认为你肯定还暗藏着什么起死回生的杀手锏,这时,他们将来始做出让步。记住:折案面起等于失败。

“记”字诀应当牢记那些枯燥的数字和专用名称,这是说服对手最有效的武器。牢牢地记住那些平常记不住的详细数字和专用名称,做到脱口而出。能给对方留下做过调查和有备而来的印象,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令对方感到你是内行后再说服对方就容易多了。

“礼”字诀真正懂礼的人,只是在需要的时候礼貌待人,恰当地表现一下就足够了。一个人失礼与否取诀和最后的印象。尽管你的发言措辞激烈,但最后总结诚心诚意地道个歉,人家带回去的也是最后的这个印象。边听讲边记,对方会满意,谈判中让对方感到满意自已成功的一半,尤其是那些经营者,他们认为自己年说的都是从亲身经历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希望自己悟出的人生哲理能够形成文字流传于世,所以见到有人记录,他们非常高兴。

“引”字诀让对方认为这个方案是他们自己构思的。比方说你应当这样诱导对方:“有这么一种设想,你看怎么样?”反拍板的话留给对方。还有更历害的一招,变是向对方反复强调说“正如部长你刚才所说过的那样”,“我部长你刚才说过的话中受到启发”等等到,当然对从来没有这么说过,但经过你的反复渲染,对方也变觉得自己好像这么说过。

“傻”字诀佯装傻瓜,从对方那里获得各种情报,在任何谈判中,尽可能地取得对方的情报,这对我方是非常有利。让对方的牌先出手,尽可能地让对方多讲几句,如果对方使用专业词汇时,你可以返过来让他解释。

“输”字诀常胜不败做不成买卖。谈判也不能把对宰得太狠,应当悠着劲儿照顾对方一点儿,让他回到公司里好有个交待,一来二去搞好关系。他就能够逐渐成为合作伙伴。"情”字诀欲说服对方,先说服自己,为的是阐述问题时心里有底。在大庭广众面前,演说家或者宗教人士往往说着说着,自己就成了一个听众,陶醉在自己的演讲里。

因而越发慷慨激昂。在关键时刻,应当采取这项旁若无人的态度,哪怕说自己放肆。不管对方是空商还是上司,无论立场和年均与自己有多大差距都要大大方方地直抒已见。没有这种气魄,自己发言就没有说服力。

“缓”字诀当你感觉到形势对自己不妙的时候,可以打开会议室的窗户或、取来一杯咖啡,也可以讲一个无聊的笑话,这么一来,谈判的节奏就会有可能改变,返过来说,形势对自己有利的时候,切不可坐失良机。

第三篇:应对气象灾害九字诀

应对气象灾害“九字诀”

纵观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历史。我国人民在与气象灾害的长期斗争中,积累了不少经验。中央气象学会专家将其概括为学、备、听、察、断、抗、救、保、练“九字诀”。

【学】学习各种气象灾害及避险知识。

【备】做好个人、家庭物资准备,常备清洁水、食品、常用药物、雨伞、手电筒、御寒用品、收音机、手机、绳索和适量现金。并为婴幼儿准备奶粉、奶瓶和尿布;为老人准备拐杖和特需药品。

【听】通过电视、广播、报纸、121电话等正规渠道,及时获取各级气象部门发布的灾情信息,不可听信谣传。

【察】密切观察周围环境变化,一旦发现异常,尽快报告,请专业部门研判和提供对策措施。

【断】在救灾行动中,首先要切断可能导致次生灾害的电、煤气、水等灾源。

【抗】灾害一旦发生,莫要过度恐惧、惊慌,尽量平和心态,积极抗灾。

【救】利用已学知识自救和组织互救。如洪水、大火中的逃生、对伤病员的紧急救护和卫生防疫等。

【保】积极参加防灾保险,如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农作物保险等,以减少经济损失。

【练】社区街道办事处、居委会以及乡村党支部、村委会应根据本地气象灾害特点,与相关部门配合制定气象灾害应急避险预案,并有计划地组织防灾演练。

第四篇:从生意九字诀看医生接诊

从生意九字诀来看医生接诊

做生意肯定少不了和客户,这样就面临着谈判,其实从商贸到面试处处都有谈判,大凡事业有成的人都具有出类拔萃的谈判能力。下面和大家一起分享创业做生意必知的九字诀。偶然发现其实和我们所从事的医疗行为中医生接诊技巧有部分相通之处。谬言一番,搏一笑尔。

“傻”字诀:并不是让医生装疯卖傻,语无伦次,而是要沉着应对患者的提问,在没有弄清楚患者的需求前,少说话,尽量让患者先说、多说,了解的越多,对其个人情况掌握越细致,在后期的接诊中才能更有的放矢,问诊之问即为此,多问多听,而不要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只顾自己说的痛快,不顾虑患者的心理变化和接受能力。

“分”字诀:你想要的利润,尽量不要一口说出来,一万块的费用你开口就是一万,相信大部分患者会回答你,“我考虑一下。”这单生意八成泡汤。可是我们如果按天、按治疗、输液、手术分解收费,按照游泳池深水原理来逐步引导消费,最后费用还是一万,但是患者在接受上,相比一口价一万来说基本上要容易得多。

“礼”字诀:真正的礼不是要我们的医务人员卑躬屈膝,而是在适当的时候表达出我们的礼节和对患者的尊重。具体工作中,在听患者讲述自己病情的时候给患者一个微笑、点头。。在适当的时候拿起笔把他的情况及时细致的记录下来,都能让人感觉到温暖和关怀。尊重是最好的礼节!

“引”字诀:国学大师翟鸿燊曾经在演讲中说过“让你想要的结果从对方口中说出来”,同样的,在接诊中,让患者觉得我们所使用的治疗方法是必要的,针对他个人病情的,是他自己所要求的。比如现在很多医院使用“中间法”,就是费用分等级,一般情况下70%以上的人会选择价格居中的那个。让患者认为这个是他自己选择的治疗方法和收费。

“记”字诀:一个优秀的医生,应该记住他所治疗的每一位患者的姓和大致的病情,在患者复诊的时候,脱口叫出他的名字,并询问下,上次治疗后现在你的情况怎样?让患者在惊讶的同时感觉到你原来对他是这么的关心啊。投桃报李,那他对你的信任也将会倍增。

“输”字诀:尤其针对复诊的患者,不要再摆出一副铁面啦,可以适当的给他减免点费用,调整点价格相对低廉的药品,跟他说“根据这段时间的治疗啊,你的病情基本得到了控制,现在需要巩固治疗下,没必要全部使用特效的专科药,我给你调整下,在巩固期用这些药也能达到效果,而且费用相对能节省不少”相信很多人都会觉得,已经和你是朋友了,你都开始为他着想了,当然治疗是该怎么上还怎么上的。。看着是当下少了几十块的收入,但是随着信任的建立,以后他就是盘中的菜啊。

“情”字诀:人都是有感情的对不?高明的医生往往会喜欢和患者“交朋友”。哪怕是个咨询的患者,给他你的名片,告诉他有任何疾病上问题都可以向你咨询,你会尽量帮他答复、建议。一来一往,长此以往,是人都会生病的,你想想,他一旦病了,在你和一个陌生的医院中,他会选择谁?不要遇到咨询的或者不消费的就不耐烦,要转变思想,他今天不在你这消费,明天就会有消费,而且他会给你带来更多的他的亲人朋友,带来更多的效益。

“托”字诀:做生意,都要有个托,这生意才做的如鱼得水,现在很多医院都给医生配了一个医助,要让这个小助理发挥大作用。平时要多和你的小助理多沟通,交换思想,让他了解你的思路和接诊路线,在该他出马的时候必须要挺身而上。说相声还得一个逗一个捧得不是。要相信“一个好的医助顶半个医生”,不要吝啬你的技巧和思路,让他在关键时刻能帮你一把。有个“托”你会发现说服患者并不难。

“忍”字诀:营销界有句话“真正的销售从遭到拒绝开始”,自从有了网络,医疗信息对等性不断加强,老百姓对疾病、医疗等的了解逐日加深,那么我们遇到的拒绝和质疑也逐渐增多,一被拒绝就心里别扭,冷脸冷眼的医生是不会成大气候的,任何时候都要淡定自若,装也要装的胸有成竹,一旦气急败坏,面露不耐,基本上你这单生意就黄了,多点头,多微笑,让患者觉得手里肯定有能解决它问题的杀手锏,毕竟他从网上看那点东西,其实只是皮毛,你越显得专业、冷静他就会越怀疑他在网上了解的知识的准确与权威性。如果他确实是为了求医而来,不是专程买张机票来和你讨论医学难题的话,他们很多时候都会主动让步,不知不觉间你又掌握了整个过程的主动性,前面8个诀窍再来一遍吧。他已经是你手里的羔羊了。。

偶发一些谬论,不值一晒,有帮助的话就看看,没啥帮助的话,你就一笑而过别揪我小辫子啦。。

苏亚

2011.5.31

第五篇:中考文言文翻译“九字诀”原则与方法

中考文言文翻译“九字诀”

文言文翻译是中考文言文阅读能力考查的重头戏。不少同学不懂文言文翻译的要求和方法,翻译时常出错误,闹出笑话。怎样准确的翻译文言文呢?文言文翻译“九字诀”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文言文翻译的要求和方法,从而便于准确地翻译文言文,文言文翻译“九字诀”是指“信、达、雅,留、换、调、引、增、删”九个字。

“信、达、雅”是翻译文言文的要求。“信”就是要忠实原文,不歪曲原意。不随意增多减少,添枝去叶,望文生义,牵强附会;更不能随心所欲,甩开原文,凭空编造。“达”就是要通顺流畅,既要使句子完美无缺,保留原文的语气;又要避免语句的呆板、带文言气。而“雅”就是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文字语句要生动优美、简练流畅。总之,文言文翻译要求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准确通顺地表达原文的内容。

“留、换、调、引、增、删”则是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因为古今词义和语法有所不同,所以翻译文言文要根据句子和组成句子的虚词、实词的不同情况采用相应的方法。

一、留

保留原文中的词语,凡有古今意义相同的字、词及专人名、地名、物名、书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年号、谥号、度量衡单位、某些典章制度名称等古代专用名词。这些不必翻译,都要保留原词。硬要翻译,反而会弄巧成拙。例如: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

——黔州那个地方,从未有过驴子,有个喜欢多事的人,用船载了一头驴子到那里去。

“驴”、“船”古今的词义完全相同,翻译时不能改变它的原意。

庆历四年春,藤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应历四年的春天,藤子京被贬官做了巴陵郡的太守。

“庆历”是年号,“藤子京”是人名,“巴陵郡”是郡名,翻译时把它们保留下来,照搬到译文中就行了。

另外,文言文里有不少成语,在现代汉语中经常使用,如“披荆斩棘”、“气象万千”、“千钧一发”等等,一般人都能理解,不需再翻译,反而显得不通顺。

二、换

替换词语。文言文里的不少词语所表示的意义现在还用得着,但现代汉语不再用原文的词表示,而是用了另外的词。翻译时就要用现代汉语中意义与之相当的词进行替换。例如:

十年春,齐师伐我。(《曹刿论战》)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的军队攻打我们鲁国。

句中的“师”、“伐”要用“军队”、“攻打”来替换。

还有,古今异义词,同一个词在文言文和现代汉语中都常用,但表示的内容有区别,翻译时不能用今义去推求古义,而要用现代汉语中与文言文词语的意义相当的词去替换,以免造成误解。例如: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率领妻子儿女和同乡的人来到这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妻子”和“绝境”的古今意义差别很大,不能套用今义去理解。还有,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如:“波澜不惊”,可译为“(湖面)风平浪静”。

三、调

调整语序。文言文中的一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等,在翻译时要根据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律来调整语序。例如: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主谓倒装)

——你太不聪明了。

何以战?(《曹刿论战》)(宾语前置)

——您凭借什么应战呢?

还自扬州。(《伤仲永》)(状语后置)

——从扬州回家。

四、引 引申词义。文言文里一词多义现象比较普遍,往往一个词可以有两三个或更多的意义,这些意义不是凭空产生出来的,而是由一个本义派生、扩展、引申出来的,可选用切合原文语境的表示引申义的词来翻译。例如: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岳阳楼记》)

——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了它原来的规模。

“增”本义是增加,引申为扩大;“制”本义是制作、制造,引申为规章、制度,再引申为规模。翻译时选取它们的引申义。

五、增

增补词语或句子成分。翻译文言文时,下列几种情形需要增补词语或句子成分。

1.文言词语单音节词居多,翻译时应将文言单音节词补充为现代汉语中相应的双音节词。例如: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刿论战》)

——大国的虚实是难以推测的,我惧怕他们有兵马埋伏。

“测”、“惧”、“伏”都是单音节词,应译为双音节词“推测”(或“猜测”)、“惧怕”、“埋伏”。

2.文言文里将数词直接放在名词或动词的前面,而不用量词,翻译成现代汉语时应把量词增补上。例如:

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那个表演口技的人坐在帷幕里,帷幕中只有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纸扇、一块醒木罢了。

3.句子成分的省略是文言文里常见的现象。翻译时应忠实于原文,根据现代汉语的语法要求和表达需要,作必要的补充,力求明白确切地表达原意。例如: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桃花源记》)

——村里的人看见渔人,很是惊奇,为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细地回答了我们。

原文中省略了两处主语、一处宾语。翻译时将其补充出来,意思才明白。

4.有些句子,不好说它省略了什么词语或句子成分,只是为了上下文连贯,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要增补一些词语,读起来才觉得上口,表意也才通顺明白。例如: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桃花源记》)

——晋朝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把捕鱼当作职业。(一天),他沿着小河(划船)行进,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六、删

删去不译。文言文里的一些虚实,只在句中起某种语法作用,没有实在意义,在现代汉语里也没有相应的词语对应,就可以删去不译。例如:

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陈胜是阳城人

原文中“„„者„„也”是文言文常见的判断句式的标志。“者”起提顿作用,“也”表示判断语气。翻译时,“者”、“也”都可删去不译。

有时为了使译文简洁通畅,对句中重复多次的词语也可删去不译。例如: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蓬,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核舟记)》

此外,有些表敬称和谦称的词语,也可删去不译。

“留、换、调、引、增、删”是中考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在具体运用时不是孤立的,而常常是几种方法结合在一起的,我们要根据表达需要灵活运用。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