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年大连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真题
2013年大连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真题(环境科学概论,专业课是《环境化学《和《水污染控制工程(第三版上)》)
一、名词解释(每个6分,共30分)
1,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2,同步硝化反硝化
3,剂量-效应关系及EC504、污水回用深度处理
5、定量结构活性关系
二、简答(每个10分,共70分)
1、运用双膜理论,说说影响氧传递速率的因素
2,简述自然界氮循环过程,并说明可能会带来什么全球性环境问题 3,污水处理技术经济分析的内容以及方法
4,简述生物膜的形成过程及它与活性污泥处理的区别
三、论述(每个15分,共30分)
1、说我国农村污水现状严峻,湿地可能很重要,让你说说湿地的处理原理,常规处理类型,以及针对其缺点做相应的改进。
2、说节能灯汞污染,让你说说汞的迁移转化过程,汞的危害以及如何处理生产节能灯的工厂的汞污染。
四、综合题(一个,共20分)
背景是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关于中国水污染和短缺现状。让你以一名环境科学与工程技术人员的角度说说如何解决,采取什么措施,原理,以及为什么这样选择。
第二篇:(882)2014年大连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概论真题
(882)2014年大连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概论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40分)
1、水体自净作用
2、生物脱氮
3、土壤水分
4、胞外聚合物
5、光化学烟雾
6、共代谢
7、PM2.58、人工湿地
二、判断并简述理由(每个10分,共30分)
1、处理有机废水时,好氧塘、厌氧塘、兼性塘类似,其溶解氧、PH基本无变化。
2、降水PH<5.6是,即为酸雨。
3、有机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可发生降解过程而去除,其环境风险也随之去除。
三、简答题(每个10分,共60分)
1、简述城市污泥通过沼气工程后的资源化利用方式及其存在问题。
2、简述电镀含铬废水的常见处理技术(至少四种)及其运用条件。
3、考虑到动物反刍、饲料添加剂使用、废水处理不彻底,简述规模化畜禽养殖可能导
致的环境问题及危害。
4、含有重金属离子的有机废水,一般不适用于采用生物膜技术处理,若用生物膜技术
处理该废水,请你提出合适的解决策略。
5、污水中氮的组成以及它们在污水处理系统中去除途径。
6、有机化合物正辛醇---水分配系数、生物吸收与生物富集之间的联系。
四、案例分析(共20分)
天然水体或市政水体中,微污染物如抗生素药物与个人护理品、内分泌干扰物等普遍检出,它们具有浓度水平低、种类多、环境危害大等特点。然而,目前常用的废水三级处理工艺对微污染物处理是无效的,因此,对水体中微污染物全部、彻底去除是不可能实现的。请阐明你对微污染物的环境污染与控制的应对策略。
第三篇:2011专业课真题网络版
新闻与传播学史试题
一、名词解释 8*4=32
1.《总汇报》
2.《国内外公共事件》
3.《横滨每日新闻》
4.日本广播协会
二、问答题10*4=401、简述国民党中央通讯社的建立,以及1932年肖同兹担任社长后对其的改组以及意义
2、叙述古代报纸的三种类型,简单论述古代报纸的意义
3、简述日本明治维新之后大众化报刊的兴起
4、简述新民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我国广播事业的特点
三、论述题15*2=301、2、列举近代或者现代新闻史上两位记者,简述他们对于新闻业务方面的贡献以及他们的新闻思想并简单评价
四、综合题 48分1、20世纪80年代我国广播出现了经济台热,叙述这种现象以及各种管理模式。谈谈经济台热产生的原因。并且说明经济台与综合台的工作有什么区别?
新闻与传播理论 试题
一、名词解释(顺序有出入)
1、媒介接近权
2、电视竞选
3、内容分析法
4、拉斯维尔
5、宣传价值
二、简答题
1、我国进行舆论监督的原则是什么?
2、简述我国古代新闻活动的特点
3、谈谈大众传播媒介的公共性和公益性
4、简述文化研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和观点
三、论述题
1、结合我国实际,谈谈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新闻自由思想
2、从人类社会媒介发展过程来看,谈谈媒介形态变化的规律和趋势
四。材料题
给了一段CNC的材料 就是新华社要建成一个结合了电视网络等 要进行全球传播 说要打造中国的CNN1、说说打造CNC的背景是什么?
2、说说CNC的建成对于我国对外宣传有何积极意义?
3、为了更好的发挥能力,CNC除了做好对外宣传之外,还要做些什么工作?
第四篇:武汉理工大学工程管理专业研究生考试专业课真题(2011)
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硕士研究生
工程项目管理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 考试说明
一、考试性质
工程项目管理是为工程管理专业或相关专业考生设置的专业课程考试科目,属招生学校自行命题的性质。它的评价标准是高等学校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扎实的工程项目管理基本理论知识和较好的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录取时择优选拔。考试对象为参加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生。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答卷方式:闭卷,笔试;试卷中所有题目为必答题;
2.答题时间:180分钟;
3.试卷分数:满分为150分;
4.题型结构及比例:选择题约20%
简答题约25%
计算题约25%
案例分析题 约20%
论述题约10%
5.参考书目:乐云.工程项目管理(上).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年 第二部分 考查要点
一、工程项目管理基本概念
二、工程项目策划与决策
三、工程项目承发包体制
四、工程项目组织管理
五、工程项目计划
六、工程项目实施控制
七、建设工程合同管理
八、工程项目风险管理
九、工程项目投资与融资
第五篇:2012年考研专业课整体规划之环境科学与工程
2012年考研专业课整体规划之环境科学与工程
一、院校专业确定
环境科学与工程下设两个二级学科,分别是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2010年中国研究生教育评价报告》中提到,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按照一级学科,进入排名的院校共191所,因此考生计划报考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就要面临着院校专业的确定。不同的院校、不同专业考试科目可能不同,所制定的参考书目也就会存在差异。因此,专业课考研(微博)辅导专家们建议2012年的考研考生最适宜在确定院校专业之后进行针对性的专业课学习。
二、参考资料
1.指定参考书目
院校在公布新的招生目录时,一般也会提供相关的专业课参考书目,按照院校指定的参考书目进行复习即可。
2.未指定参考书目
院校公布招生目录时,未指定参考书目的,可以通过目标院校的学长推荐书目进行学习,也可以通过对诸多院校参考书目的分析,选择经典参考书目进行学习。
3.期刊资料
在进行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也要关注本学科的前沿热点以及相关动态。近年来环境科学与工程相关方向的专业热点,可以依靠核心期刊以及中英文期刊数据库进行检索,期刊以及论文的学习有助于加深对书本知识的了解及其应用,分析不同教师的研究方向,进而对命题进行一定程度的预测。在此列出环境科学相关的核心期刊以供学习:
《环境科学》主要报道我国环境科学领域具有创新性高水平,有重要意义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成果,以及反映控制污染,清洁生产和生态环境建设等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理论和实用技术等。
《分析测试学报》是刊登电子显微学、质谱学、光谱学、色谱学、波谱学及电化学等方面的分析测试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及其在各领域中的应用研究成果,供从事分析测试和分析化学研究的科技人员、大专院校师生和管理人员阅读。刊物设有研究报告、研究简报、综述、仪器装置及实验技术等栏目。
《环境保护》定位于综合性环保科技刊物。重点宣传和报道我国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污染防治技术、监测和评价、环境标准与标志、环境经济、资源和能源的综合利用、生态与自然保护、环境与健康,并介绍国内外环保的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及新信息,交流各地环保工作先进经验。
《化工环保》、《环境工程》、《环境化学》、《环境科学学报》、《环境科学研究》、《环境科学与技术》、《环境污染与防治》、《环境工程学报》(原名为: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科技通报》、《科学通报》、《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原名为:农村生态环境)、《农业环境保护》、《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水处理技术》、《中国环境监测》、《中国环境科学》、《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自然灾害学报》、《自然资源学报》、《中国环境科学》、《中国科学(B辑)》《工业水处理》以及其它一些综合性科学技术类核心期刊。
4.其他参考资料:
历年真题:分析考试侧重点,分析命题规律、题型、分值及难易程度。
专业课讲义:建立整本参考书的知识框架及知识点分布。
专业课笔记:将各章节各分支知识点具体化。但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本科生上课所用的教材则是第三版,因此当用听课笔记辅助参考书学习的时候,要注意区分开。
三、学习方法解读
1.参考书目的阅读方法
(1)目录法:先通读各本参考书的目录,对于知识体系有着初步了解,了解书的内在逻辑结构,然后再去深入研读书的内容。
(2)体系法:为自己所学的知识建立起框架,否则知识内容浩繁,容易遗忘,最好能够闭上眼睛的时候,眼前出现完整的知识体系。
(3)问题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总结成问题写出来,每章的主标题和副标题都是很好的出题素材。尽可能把所有的知识要点都能够整理成问题。
2.学习笔记的整理方法
(1)通过目录法、体系法的学习形成框架后,在仔细看书的同时应开始做笔记,笔记在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会影响看书的速度,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会发现笔记对于整理思路和理解课本的内容都很有好处。
(2)做笔记的方法不是简单地把书上的内容抄到笔记本上,而是把书上的内容整理成为一个个小问题,按照题型来进行归纳总结。
3.真题的使用方法
认真分析历年试题,做好总结,对于考生明确复习方向,确定复习范围和重点,做好应试准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分析试题主要应当了解以下几个方面:命题的风格(如难易程度,是注重基础知识、应用能力还是发挥能力,是否存在偏、难、怪现象等)、题型、题量、考试范围、分值分布、考试重点、考查的侧重点等。辅导专家们建议2012年的考生可以根据这些特点有针对性地复习和准备,并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这样既可以检查自己的复习效果,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以待改进;又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
四、学习时间安排
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四门课中,专业课(数学也属于专业课)占了300分,是考生考入名校的关键,这300分最能拉开层次。例如,专业课考试中,分值最低的一道名词解释一般也有4分或者更多,而其他专业课大题更是动辄十几分,甚至几十分,所以在时间分配上自然也应该适当地向专业课倾斜。根据以往的经验,专业课的复习应该以四轮复习为最佳,所以提醒2012年的考生在备考的时候有必要结合下面的内容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时间:
1.第一轮复习:每年的2月---8月底
第一轮复习的重点就是熟悉专业课的基本理论知识,多看看教材和历年试题。只有自己有了阅读体验,才能真正有自己的想法,才能有那种很踏实的感觉。暑假期间,在准备公共课或者上辅导班的同时,继续学习专业课教材,扩大知识量。
2.第二轮复习:每年的9月---12月中旬
这个时段属于专业课的加固阶段。第一轮复习后总会有许多问题沉淀下来,这时最好能够一一解决,以防后患。对于2012年的考生来说,这4个月是专业知识急剧累积的阶段,也是最为繁忙劳累的时候。
在专业课复习上,这段时间应该主要看近年的学术期刊以及一些重要的学术专著,边看书边做读书笔记,并整理以前的听课笔记。一项这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因为复习的重点会往公共课上倾斜,专业课复习所占的时间也会缩短。此时需要注意本涉及所考专业的热点问题。
在复习的尺度上,应该逐渐抛开书本,将书本中的知识点用自己的语言写出来,整理成精练的笔记。然后看自己的笔记并形成自己的东西,因为考试是需要用笔来表达的。所以,把第一次精读过后的那些重点问题用答卷的方式写一遍,效果是十分突出的。再根据本专业的情况,翻查其他的参考用书,将新的知识点补上。一般来说,专业课不可能只涉及一两本书,不排除出现一些超越范围的考题。因此,建议大家可以根据考过的同学的建议去精读其他的参考书,把重要的内容补充上去。
3.第三轮复习:12月中旬---考前一周这个时候的专业课复习主要是认真看第一轮和第二轮复习时积累下来的读书笔记和听课笔记,不断加深印象,试着自己给自己出题并且结合本的热点问题试图去猜一下专业考题,并想想该怎么答,训练一下解题思路和技巧。
复习的尺度方面,则是查阅本该专业最新的热点问题以及报考导师目前研究的主要课题等,把这些补充上去,整个的复习笔记就比较完整了。在补充和扩展的过程中,查询网站、期刊等都是很好的手段。
另外,因为考试临近,考生应该注意调节自己的专业兴奋程度,积极地和考研盟友针对某些问题进行辩论,汲取对方的复习心得。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查缺补漏和深化理解。
4.第四轮复习:考前一周这里突出强调的就是要学会调整心态,把心态和作息时间调整到最佳,准备应考,保证考场中的理想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