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河南省重大科技攻关计划管理程序
河南省重大科技攻关计划管理程序
一、项目申报
1、省科学技术厅发展计划处牵头,高新处、农村处,社发处、合作处(以下统称“专业处”)参加,制定和发布省重大科技项目指南。
2、省直主管部门组织所属单位的项目申报,市科技主管部门组织其他单位的项目申报,并指导编写省重大科技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核项目申报材料。
3、项目申报材料经省直主管部门或市科技主管部门(以下统称“主管部门”)签署意见后负责报送省科学技术厅发展计划处(一式七份),供项目评审、评估、验收等使用,发展计划处按归口领域分类后发送有关专业处(一式六份)。
二、项目评审程序
1、省科学技术厅各有关专业处组织对申报项目进行初审把关,并从初审通过的项目中预选出省重大科技项目,送交发展计划处。
2、预选出的省重大科技项目由发展计划处协调安排,有关专业处与发展计划处共同听取汇报。
3、有关专业处提出省重大科技项目推荐意见与项目申报材料(一式五份)一并送交发展计划处。
4、发展计划处组织对有关专业处推荐的项目进行技术查新。
5、发展计划处牵头组织由有关专业处参加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论证。招标项目按照《河南省科学技术发展计划项目招标办法(试行)》执行。
6、发展计划处根据项目论证或评标结果,商专业处提出省重大科技攻关年度计划草案和经费预算,报分管厅长审查并签署意见后,提交厅领导办公会议审定。
三、计划编制及下达
1、厅领导办公会议审定省重大科技攻关计划。
2、人发展计划处按照厅领导办公会议审定的省重大科技攻关计划,编制下达年度计划,并批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对于跨年度实施的项目,在实施周期内不再重复申报、评审和论证。
四、实施与管理
1、省科学技术厅与项目承担单位、主管部门签订《河南省重大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合同书》(一式五份),其中发展计划处、有关专业处、主管部门、项目承担单位各一份,省财政厅一份。项目合同书是项目经费拨付、项目评估和验收的基本依据。
2、省科学技术厅有关专业处负责归口领域省重大科技项目的具体实施,并以半年报和年报的形式向发展计划处送交项目实施的进展情况,发展计划处整理后向厅领导提供计划执行情况和项目进展动态报告。
3、省重大科技项目半年调度一次,跨年度实施的一年评估一次。调度由发展计划处牵头,项目归口管理的有关专业处具体负责;评估由省科学技术厅发展计划处负责,有关专业处参加。
4、省科学技术厅依据年度经费计划拨付项目经费,项目承担单位须填写《河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经费拨款单》(一式两份)送交项目
归口领域管理的专业处,专业处签署意见后送交发展计划处一份,发展计划处负责经费拨付。
五、考核与验收
省重大科技项目完成后,必须进行验收。验收申请材料(一式六份)报省科学技术厅有关专业处,专业处审查认可后报发展计划处,发展计划处负责组织验收,有关专业处参加。
六、其它
1、项目申报逾期不予受理。
2、厅内有关专业处延误计划编制进程的,扣减有关处室经费,按延误或拖延一天,扣减科技攻关计划普通项目百分之一的经费比例处理。发展计划处拖延的给予通报批评。
第二篇:河南省重大科技攻关计划项目验收报告
1,重大技术和产业共性技术,重大引进项目中关键技术的消化吸收或重大工程,重点项目中技术装备的研制和开发研究所取得的突破及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2,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如试验基地,中试线,生产线,示范点等.3,产学研联合开展研究开发情况.4,项目实施的技术路线,课题设置,关键技术选择等的科学性和先进性.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6,对产品(服务)结构调整,产业优化和对行业科技进步的推动作用和影响.7,项目的组织方式,协调管理,经费使用和执行情况.8,产业化前景和市场前景.9,项目产生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和成果应用前景.10,项目实施过程由于受市场变化及技术发展等原因影响造成拖延等情况的必要说明.
第三篇: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管理办法.
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科技攻关计划是面向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以解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需求为目标而开展的应用与开发研究计划。
第二条 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按普通项目、重点项目和重大项目分类管理。
1、普通项目是为支持科学研究和试验发展活动而鼓励探索、培育萌芽的项目。
2、重点项目是支持为解决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阶段产生的新产品、新装置、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新系统和服务等能够投入生产或在实际中解决所存在的技术问题而进行的系统性工作的项目,重点培养取得初步成果的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项目。
3、重大项目重点支持已有一定工作基础,产业化前景明朗,符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需要的重大技术和产业共性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工程化应用开发、重大引进项目中关键技术的消化吸收、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中技术装备的研制和开发项目。旨在促进产业升级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培育和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重大项目按照《河南省重大科技攻关计划管理办法》进行管理。
第三条 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由河南省科学技术厅负责管理和实施,为保证省科技攻关计划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及可操作性,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 计划编制与下达
第四条 项目申报程序:
1、河南省科学技术厅制定和发布项目指南;
2、省直主管部门组织其直属单位的项目申报,市科技主管部门组织其辖区内其他单位的项目申报;
3、项目申报材料(一式三份)经省直主管部门或市科技主管部门(以下统称“主管部门”)签署意见后报送河南省科学技术厅。
第五条 申请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应充分体现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鼓励产学研结合。申请单位应具备以下条件:
1、在河南省境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2、具有相关技术领域的研究开发能力,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和试验发展的工作基础;
3、具备项目实施的组织管理机构及科研开发力量,措施得力,有助于相关领域科技实力的提高和优秀人才的培养;
4、能够保证项目实施中必要配套资金的落实。
第六条 申请项目单位须填写《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申请书》。
第七条 河南省科学技术厅组织项目审查,编制并下达省科技攻关计划,立项实施。
第八条 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跨实施的,不再重复申报、评审。
第三章 实施与管理
第九条 河南省科学技术厅与项目承担单位、主管部门签订《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合同书》,项目合同书是项目经费拨付和普通项目结项考核、重点项目评估或验收的基本依据。
第十条 主管部门负责普通项目的实施管理,负责组织《河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执行情况报表》的填写和回收,并报送河南省科学技术厅。第十一条 河南省科学技术厅负责重点项目的实施管理,负责组织《河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执行情况报表》的填报和回收,并负责组织调度和评估工作。
第十二条 河南省科学技术厅对个别省拨经费较大、有一定影响且跨实施的重点项目进行评估。评估由河南省科学技术厅会同省直主管部门或市科技主管部门,组织包括技术、经济、管理等相关领域专家,或委托具备相应资格的非营利性中介机构,参照项目合同书等相关材料,对项目阶段性工作或计划执行情况进行评估。
第十三条 项目实施过程中,承担单位应严格按照项目合同书内容执行,确需对项目内容、技术经济指标、工作进度、经费及承担单位等进行调整或变更的,必须提出书面申请,并按照项目原申报渠道和方式报河南省科学技术厅审查,经批准后方可变动;否则,按违反项目合同予以项目中止或撤销处理。
第十四条 省科技攻关计划重点项目实施过程中,遇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河南省科学技术厅与其他合同方均可提出中止或撤销项目的意见和建议:
1、技术变化,即由于国内外技术取得进展及技术发展趋势发生变化而导致项目研究与开发无实用价值的;
2、协作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即由于协作单位拖延加工、检验、测试以及依托工程拖延甚至取消而致使协作关系破裂而取消协作关系的;
3、技术骨干变动,由于项目组技术骨干调离或较长时间脱离项目活动导致项目无法按计划进度完成的;
4、项目配套资金无法落实的;
5、市场供求状况发生改变,项目不宜继续实施的;
6、立题不当,即由于指标过高、技术不成熟、技术力量不足等,导致项目难以继续实施的。
对中止的项目,限期改进,否则予以撤销。对撤销的项目除停止拨付经费外,河南省科学技术厅保留追回所余经费的权利。
第四章 经费管理
第十五条 省科技攻关计划经费由国家和省财政拨款、部门(地方)匹配、银行贷款、单位自筹等多渠道资金组成。
第十六条 河南省科学技术厅会同省财政厅下达科技攻关项目经费计划;重点项目经费原则上当年全部拨付,个别省拨经费较大、有一定影响且跨实施的重点项目可通过评估后分拨付。
第十七条 按照经费计划,由河南省科学技术厅拨款的项目经费,承担单位填写《省科技计划项目经费拨款单》(一式两份)送交河南省科学技术厅;其它项目经费由省直主管部门或项目承担单位所在市负责拨付。
第十八条 财政拨款经费的使用须按照科技经费的有关管理办法执行,任何单位或个人均不得截留、挤占或挪用。
第五章 总结与验收
第十九条 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完成后,承担单位应编写总结材料,普通项目编写结项报告,重点项目填写《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重点项目总结报告》,经主管部门签署意见后,报河南省科学技术厅(一式两份)。第二十条 个别省拨经费较大、有一定影响且跨实施的重点项目应进行结项验收,验收工作由河南省科学技术厅组织。承担单位完成项目后须提出验收申请,并提交《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重点项目总结报告》和相关的技术证明材料以及其它参考材料,经主管部门签署意见后提交河南省科学技术厅。河南省科学技术厅参照项目合同书等相关材料负责项目验收并进行绩效评价,根据项目验收和绩效评价结果,提出验收审核意见。
第六章 奖 惩
第二十一条 河南省科学技术厅对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管理与实施进行目标考核。
第二十二条 河南省科学技术厅根据目标考核结果对有关单位、集体或个人采取不同形式的奖惩措施。
1、对于科技计划归口管理的河南省科学技术厅相关处
(1)视管理情况及绩效调整归口管理经费;
(2)目标考核结果作为有关处室年底评先的基本依据。
2、对于省直主管部门或市科技主管部门
(1)目标考核结果作为有关行业或地区下项目安排的重要依据;
(2)目标考核结果作为科技计划管理评先工作的基本依据。
3、对于项目承担者
(1)项目实施绩效突出、科研取得重大进展或取得突出成果和效益的予以表彰或奖励,并优先安排后续项目;
(2)无正当理由未按合同完成任务或未执行相关管理制度的项目承担者视情况停拨或调整经费。
(3)对于因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项目撤消、中止或未按合同执行的单位和个人提出批评,并视情况在1至3年内不受理其申报项目。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由河南省科学技术厅负责解释。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四篇:河南省科技成果推广专项管理办法河南省重大科技攻关计划管理办法
河南省科技成果推广专项管理办法河南省重大科技攻关计划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河南省重大科技攻关计划是针对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需求,以解决产业技术发展中的重大、共性技术为主要目标的应用与开发研究计划。重点支持重大技术和产业共性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工程化应用开发;重大引进项目中关键技术的消化吸收;重大工程、重点项目中技术装备的研制和开发,促进产业升级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培育和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二条 河南省重大科技攻关计划项目(以下简称“省重大科技项目”)围绕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造传统产业、推动农业新科技革命、提高服务业的科技含量、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加强技术创新,实施技术跨越。
第三条 河南省重大科技攻关计划由河南省科学技术厅负责管理和实施,为加强管理,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 项目申报
第四条 申报省重大科技项目须符合以下要求:
1、符合国家产业技术政策,解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关键技术问题,尤其是以解决产业技术发展中的重大、共性技术为主要目标;
2、产业化方向明确、技术路线清晰,企业技术需求已经确定,市场前景明朗,有望形成新兴产业;
3、实施过程应以企业为主体,加强产学研的联合,体现研究开发与产业化的紧密结合;
4、注重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及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
5、政策、技术、资金、人才和市场等资源要素集成度较高;
6、具备合理的项目投资规模和研究开发周期,技术经济指标明确,具有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的预期效益;
7、涉及国家规定的特殊行业要有行业管理机构出具的相关批准证明。
第五条 申请承担省重大科技项目的单位应具备以下条件:
1、在河南省境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2、具有相关技术领域研究、开发的实力和产业化或推广应用能力,具备较好的工程技术试验等基础设施条件,具有良好的研究开发工作基础;
3、领导班子有较强的技术创新意识,具有较高的经营管理水平和市场开拓能力;
4、具备项目实施的组织管理机构及科研开发力量,措施得力,有助于促进优秀人才的培养;
5、能够保证项目配套资金的落实。
第六条 项目申报程序:
1、河南省科学技术厅制定和发布省重大科技项目指南;
2、省直主管部门组织所属单位的项目申报,市科技主管部门组织其他单位的项目申报,并指导编写省重大科技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核项目申报材料;
3、项目申报材料经省直主管部门或市科技主管部门(以下统称“主管部门”)签署意见后负责报送河南省科学技术厅(一式五份),供项目评审、评估、验收等使用;
第七条 申请省重大科技项目的单位应提交以下材料:
1、《河南省重大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建议书》;
2、按河南省重大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提纲要求编写的《河南省重大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3、《科技查新报告》;
4、说明项目技术情况的证明材料;
5、与项目有关的其它参考材料。
第三章 评审及立项
第八条 河南省科学技术厅组织项目评审及可行性研究报告论证;招标项目按照科技项目招标投标有关办法和规定执行。
第九条 河南省科学技术厅编制下达省重大科技攻关计划,并批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对于跨实施的项目,在实施周期内不再重复申报、评审和论证。
第四章 实施与管理
第十条 河南省科学技术厅与项目承担单位、主管部门签订《河南省重大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合同书》,项目合同书是项目经费拨付、项目评估和验收的基本依据。
第十一条 河南省科学技术厅负责省重大科技项目的具体实施。项目承担者须按时填报《河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执行情况报表》,向河南省科学技术厅提交项目实施进展情况。第十二条 省重大科技项目半年调度一次,跨实施的一年评估一次。评估由河南省科学技术厅会同项目承担单位的主管部门,组织技术、经济、管理等相关领域专家,或委托具备相应资格的科技评估中介机构,参照项目合同书等相关材料,对项目阶段性工作或执行情况进行评估。
第十三条 河南省科学技术厅根据项目评估结果,确定项目是否继续实施,是否拨付下一项目经费。
第十四条 项目实施过程中,承担单位应严格按照项目合同书内容执行。确需对项目内容、技术经济指标、工作进度、经费及承担单位等进行调整或变更的,必须提出书面申请,并按照项目申报渠道和方式报河南省科学技术厅审查,经批准后方可变动;擅自做出调整或变更的,按照合同条款追究责任。
第十五条 项目实施过程中取得重大进展、突破,或发生可能影响项目任务按期完成的重要事项或发生难以协调的重大问题,项目承担者或主管部门应向河南省科学技术厅及时报告。
第十六条 省重大科技项目实施过程中,遇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河南省科学技术厅与其他合同方均可提出中止或撤销项目的意见和建议:
1、项目所选技术路线已不可行或无应用前景的;
2、省内已有相当或更高水平同类科技成果的;
3、国际、国内科技合作方式未落实的;
4、项目依托的重大建设或改造工程条件不落实的;
5、科研力量发生重大变动导致研究工作无法按计划进行的;
6、组织管理不力致使项目无法继续按计划实施的;
7、项目配套资金不落实的。
对中止的项目,限期改进,否则予以撤销。对撤销的项目除停止拨付经费外,还要追回所余经费。
第五章 经费管理
第十七条 省重大科技攻关计划经费由国家和省财政拨款、部门(地方)匹配、银行贷款、单位自筹等多渠道资金组成。
第十八条 河南省科学技术厅会同省财政厅下达省重大科技项目经费计划;对跨实施的项目,其总经费一次审定、分下达。
第十九条 项目承担者须按要求提交项目财务决算报告。
第二十条 财政拨款经费的使用须按照科技经费的有关管理办法执行,任何单位或个人均不得截留、挤占或挪用。
第六章 验收与考核
第二十一条 省重大科技项目完成后,必须进行验收。项目承担单位须提出验收申请并提交验收材料,经主管部门签署意见后,报河南省科学技术厅。
第二十二条 验收由河南省科学技术厅会同项目承担单位的主管部门,组织技术、经济、管理等相关领域专家,参照项目合同书等相关材料对项目完成情况和绩效进行评价。第二十三条 项目承担者提出项目验收申请应向河南省科学技术厅提交以下材料(一式五份):
1、《河南省重大科技攻关计划项目验收申请书》;
2、《河南省重大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总结报告》;
3、技术证明材料;
4、其它参考材料。
第七章 奖 惩
第二十四条 河南省科学技术厅对省重大科技项目管理与实施进行目标考核。
第二十五条 河南省科学技术厅根据目标考核结果对有关单位、集体或个人采取不同形式的奖惩措施。
1、对于科技计划归口管理的河南省科学技术厅相关处
(1)视管理情况及绩效调整下推荐项目限额;
(2)目标考核结果作为有关处室年底评先的基本依据。
2、对于省直主管部门或市科技主管部门
(1)目标考核结果作为有关行业或地区下年项目安排的重要依据;
(2)目标考核结果作为科技计划管理评先工作的基本依据。
3、对于项目承担者
(1)项目实施绩效突出、科研取得重大进展或取得突出成果和效益的予以表彰或奖励,并优先安排后续项目;
(2)无正当理由未按合同完成任务或未执行相关管理制度的项目承担者视情况停拨或调整经费;
(3)对于因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项目撤消、中止或未按合同执行的单位和个人提出批评,并视情况在1至3年内不受理其申报项目。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由河南省科学技术厅负责解释。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指南(2005)
农业
一、农产品精深加工研究与开发通过高新技术的应用,拉长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扩大内需。本重点支持:
1、粮、油、果、蔬、肉、蛋、奶等农产品贮运、保鲜、包装工艺技术研究;
2、小麦、玉米、芝麻、大豆、花生等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研究;
3、功能性乳制品的开发研究;
4、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新技术研究。
二、主要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及安全高效栽培技术农作物新品种在农业生产上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专用、优质农作物新品种的选育,满足我省农业结构调整和加入WTO的需要。本重点支持:
1、农作物新品种选育;
2、主要农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研究;
3、主要农作物安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三、优良畜禽、水产品种选育及安全高效养殖技术发展养殖业是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粮食转化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本重点支持:
1、畜禽、水产资源保护及新品种引进、培育、改良和快速扩繁技术研究;
2、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优质高效养殖关键技术研究;
3、主要畜禽疫病防治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重点开展新型兽药和高效疫苗的研制,提高药效和安全性,降低药物残留;
4、研究蛋白质饲料、农副产品饲料高效利用技术,研制安全、高效、无污染新型饲料添加剂和安全饲料产品,加强饲料与畜产品安全检测技术研究。
四、绿色农业科技工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无公害农产品越来越受到重视,通过实施绿色农业科技工程,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保证人们身体健康。本重点支持:
1、土壤与水体污染的治理技术研究;
2、生物农药、生物化肥的引进、研制与推广;
3、无公害食品安全标准制订和生产技术规程研究;
4、无公害食品快速检测技术研究。
五、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领域农业高新技术主要包括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通过农业高新技术的突破,推动传统农业改造,提高农业技术含量,推进我省农业技术升级。本重点支持:
1、生物技术创造作物优异种质资源;
2、植物脱毒快繁技术和细胞微繁技术研究;
3、动物胚胎生物技术和性别控制技术研究;
4、利用基因工程、细胞融合等技术培育改良食用菌、农用益生菌、保健益生菌、工程菌等;
5、智能化农业研究。包括新型农业信息系统平台研制、农业数据库建设、农业智能化专家系统研制开发、土壤信息系统研制、3S技术、农业灾害动态监测、评估、预报、预警信息系统等。
六、节本高效农业综合技术通过良种、良法、良田、良制高度配套等节本高效农业综合技术的突破,实现农业生产、加工、营销一体化,农作物专用品种布局区域化、生产专业化、经营产业化和产品标准化。本重点支持:
1、主要农作物标准化生产质量保证技术体系;
2、设施高效农业生产技术体系研究;
3、提高水、肥等利用率技术研究与示范。
七、林木、果树、蔬菜、花卉新品种选育及配套高效种植技术发展公益林和生态林有利于改善农业生态条件,花卉业发展迅速,市场前景广阔,发展果树和蔬菜不仅是调整农业结构的需要,也是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本重点支持:
1、名优蔬菜、瓜果等新品种选育及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2、名贵花卉新优品种引进、选育、快繁技术及花期调控研究;
3、采用生物技术等育种手段培育林木新品种及其苗木产业化;
4、##省特色经济林品种选育及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八、重大农林病虫草害和农业灾害预测、预报及综合防治技术农林病虫草害的发生、发展会给我省经济造成很大损失,防治病虫害是农业生产的一项长期重要的任务。本重点支持:
1、重大农林病虫草害灾
[1][2][3][4][5][6][7][8][9][10]...下一页 >>
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目前,全国范围内的移动智能网工程建设正在启动,预计两年内将发展到上千万用户、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在现有智能网技术及移动智能网产品的基础上,本重点支持:(1)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于GSM移动通信的智能网CAMEL产品的产业化;(2)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于CDMA移动通信网的智能网WIN产品的开发;(3)Ip智能网产品。
三、网络与信息安全产品
1、信息安全产品随着国民经济信息化的推进,信息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要。本重点支持:(1)网络安全及系统防护技术与产品(2)信息安全防护技术(3)数据库加密技术(4)网络预警系统
2、网络产品网络产品包括网络管理及监控软件、实现各种网络协议的软件、路由器、集线器、网卡、网络数据交换设备等。随着全球信息化的发展,网络综合化、高速化、多媒体化的速度加快,产品不断升级换代。目前,我国虽在产品的技术档次、种类、产量规模上与国外有很大的差距,但从网络系统安全及国家安全角度出发,我们必须开发国产网络产品。本重点支持:(1)开发、生产各种不同用途、性能的局域网交换机(Lan Switch)、集线器(Hub)、网卡、网络数据交换设备;(2)开发、生产数字用户接入服务器;(3)计算机网络管理产品;(4)Ip业务管理软件平台;(5)高性能安全网关产品。
3、路由器路由器是计算机网络的枢纽。它负责联接各种不同结构和类型的数据网,转发和沟通来自这些互相联接的不同传输网络的信息,使用户能够通过网络共享信息和交流。本重点支持:(1)提高和完善产品的功能、技术指标;(2)开发中低端路由器性能测试工具,完善产品的测试手段;(3)提高中低端路由器产品的设计技术,完善生产工艺和规模生产技术;(4)开发自主版权的网络互联设备的专用嵌入式操作系统、安全管理等软件,以提高路由器的转发速率、可靠性、安全性和互连互通性;(5)高性能安全路由器。
4、宽窄带综合业务管理系统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用户对带宽需求的增加,网络宽带化已经成为必须的发展趋势。如何针对市场的变化确定所开展的业务,并对业务进行有效地管理,是经营者需要加以重点考虑的内容。由于我国电信和互联网的管理体制不同于国外,而且目前国、内外的业务管理系统仅局限于窄带业务管理,因此开发能兼容窄带业务的宽带综合业务管理系统,将用户的管理、网络和业务的计费、网络的管理、资源的分配和经营者的决策支持系统融为一体,有利于帮助网络的管理者和经营者及时、迅速、准确地获取网络运行报告和经营信息,提高服务质量,掌握市场的主动权。本重点支持:(1)动态宽带分配技术及产品;(2)安全接入技术及产品;(3)网络管理技术及产品;(4)网络分析技术及产品;(5)数据库、数据仓库技术及产品。
5、pDp和新型LED关键技术重点发展等离子彩电、LED大屏幕等产品。促进等离子彩电发展上规模,并带动等离子彩电显示平板玻璃等配套产品的发展;拓展LED大屏幕产品系列,扩大固定大屏和车载大屏的生产规模,提高国际竞争优势。本重点支持:等离子彩电、LED大屏幕等产品。
6、智能化交通管理系统智能化交通管理系统(ITS)是为监控公路(网)车行状况、疏导路面交通而设计的专用电子信息管理系统。公路(网)ITS包括:为采集和处理路段车行状况及气象变化等数据、图像信息而设置的监控系统;为传输这些数据信息而设置的公路(网)专用通信系统;为提供警示、管理等情报信息而设置的路况公告系统;收费结算系统。公路(网)ITS涉及数据信息监控管理总中心、区域分中心、收费站或监控站等三层设计内容。本重点支持:(1)为国产化ITS而开发的关键设备、关键技术;(2)适合多业主投资建设的高速公路网使用的收费结算系统;(3)公路(网)收费系统;(4)
上一页[1][2][3][4][5][6][7][8][9][10]...下一页 >>
已产品化集成的公路(网)ITS系统。
四、计算机与软件产品
1、基础软件本重点支持:(1)Linux的研究与应用、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研究与应用;(2)中文支撑软件与技术;(3)中间件、控件技术与产品。
2、工具软件本重点支持:(1)各类背景的CAX(包括CAE、CAD、CApp、CAM和CAT等)工具软件;(2)电子辞典;(3)程序设计、测试等网络工具软件。
3、应用软件重点支持与政府、农业、金融、税务、公安、电信、教育、医疗、商业、交通等领域结合的应用软件,尤其是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税务管理等方面的软件产品。
4、软件工程技术重点支持:研究软件策划、开发、生产等过程中的关键技术,推进以构件为基础的软件工业化生产,实现优化的集成方案,促进和提高软件企业在大型、关键应用系统开发与集成方面的能力。
5、专用计算机结合我省国民经济信息化的进展,重点支持:(1)网络计算机;(2)税控收款机。
6、专用防护卡重点支持青少年健康上网防护卡等产品。
五、新型电子元器件及关键材料
1、微电子元器件微电子元器件是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基础,提高微电子元器件的设计、制造、封装等方面的水平,生产片化,小型化的元器件产品是当前工作的重点。本重点支持:(1)厚膜混合集成电路及消费类电路;(2)电力电子器件;(3)片式电阻、片式电容;(4)微波器件及电路。
2、光电子元器件光电子器件是光通信的基础,为促进光电子器件的研究和开发工作,提高器件的集成度,向更多更高性能发展,以满足通信领域发展的需要。本重点支持:(1)光滤波器和隔离器;(2)光交叉连接和光分插复用系统;(3)液晶平面显示(LCD)及其配套部件和材料;(4)发光二极管(LED);(5)光通信用激光器。
3、电子信息材料电子信息材料是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根据电子元件向高强度、高稳定、高可靠、轻量化和多功能化方向发展的需要,要重点发展技术含量高、技术成熟、生产规模与投资强度适度和市场前景好的电子信息材料。本重点支持:(1)多晶硅;(2)8硅单晶及抛光片;(3)三氟化氮(NF3);(4)氢氧化亚镍;(5)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4、新型显示器件本重点支持:(1)薄膜真空显示器;(2)有机薄膜电致发光屏;(3)无机薄膜电致发光屏;(4)提高发光亮度及发光的均匀性、稳定性。
5、新型电池重点发展手机、电动车、笔记本电脑等专用电池,本重点支持:(1)锂离子电池(2)镍氢电池
六、生物技术以基因工程、红胞工程、酶工程、蛋白质工程等为代表的现代生物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生物技术产业将成为二十一世纪的支柱产业。
1、优质高产菌种选育及应用采用基因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构建优质高产新菌种,开发新型生化产品,并加快其在食品、轻工、农业、环保等行业的应用。本重点支持:(1)发酵法生产功能性代谢产物;(2)新型生物化工产品开发与生产;(3)生物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与应用。
2、新型、高效工业酶制剂近年来工业有酶制剂发展很快,尤其是新型、高效工业用酶制剂应用范围和领域迅速扩大。通过增加酶制剂新品种,并拓展新的应用领域,是实现工业酶制剂产品结构优化调整的重要途径。本重点支持: &nbs
上一页[1][2][3][4][5][6][7][8][9][10]...下一页 >>
p;(1)洗涤用酶制剂的开发与生产;(2)纺织造纸用酶制剂的开发与生产;(3)食品用蛋白酶、工业用纤维素酶、高温淀粉酶。
3、生物分离技术及成套设备适用于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中药活性成分分离等用的高精度、自动化、程序化、连续高效的设备和介质,如大孔树脂等,适用于生物制品厂的生产装置是目前产业化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重点支持:(1)分离介质及装置的开发与生产等。(2)膜分离组件及装置的开发与生产等。
4、生物传感器生物传感器在食品发酵工业等领域应用广泛,市场潜力很大。本重点支持:(1)味精、氨基酸、抗生素等发酵工业过程在线优化控制系统及多参数生物传感器在线监控系统;(2)科研用生物传感器。
5、新型生物化工产品利用发酵工程、酶工程技术以及膜技术、超微粉碎技术、超临界淬取技术,加快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开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生物化工产品。本重点支持:大豆、玉米等综合利用开发生产新型生物化工产品。
七、新型材料
1、纳米材料纳米材料制备技术,应用纳米技术开发新型功能材料。本重点支持:纳米材料理化研究、纳米材料的检验、纳米材料在陶瓷、耐火材料摸具、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应用。
2、新型合金材料新型合金材料品种多、性能优越、市场前景广阔、附加值高、经济效益显著。本重点支持:(1)钨钼基合金材料;(2)镁合金材料及制品;(3)高性能、高精度铝合金板带箔;(4)特种功能铜合金材料及制品。
3、复合材料复合材料性能功能化、成本较低、应用范围广泛,改变了传统金属材料发展潜力的不足,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显著。本重点支持:(1)电子陶瓷复合材料;(2)纳米复合材料;(3)铝、镁基复合材料。
4、超细粉体材料随着无机矿物及金属粉体的超细化,使这些粉体具有了许多特殊功能,许多领域具有广泛用途。同时,超细粉体材料产业的发展可带动一批新兴产业,并给传统产业注入新的活力。本重点支持:(1)钼、镁、铝等超纯、超细金属微粉;(2)金刚石微粉;(3)氧化铝微粉;(4)二氧化硅微粉。
5、新型建筑材料新型建材是国家重点发展的产业,产品品种多,市场前景好。本重点支持:(1)新型保温隔热材料;(2)新型防水密封材料;(3)环保型、功能型装饰材料与涂料;(4)新型墙体材料。
6、优质耐火材料耐火材料是我省的优势产业,优质耐火材料,市场前景广阔,竞争力强,经济效益显著。本重点支持:(1)特种窑炉专用耐火材料;(2)特种功能耐火材料;(3)高性能浇注料;
7、新型超硬材料超硬材料是我省的优势产业。新型超硬材料,市场前景广阔,竞争力强,经济效益显著。本重点支持:(1)亚微米及纳米金刚石、立方氮化硼粉体的提纯及分散技术;(2)亚微米及纳米金刚石、立方氮化硼粉体的工业应用技术;(3)自锐性金刚石磨料及其新型磨具的研究开发;(4)自锐性立方氮化硼磨料及其新型磨具的研究开发。
8、先进陶瓷材料先进陶瓷是指采用精制的高纯、超细的无机化合物为原料及先进的制备工艺技术,制造出性能优异的产品。广泛有于电子、计算机、通信、激光、机械、化工、纺织、汽车、能源、医疗及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领域。先进陶瓷的种类繁多,覆盖面很广,本重点支持:(1)厚、薄膜电路用低成本、高导热率、高绝缘氧化铝和氮化铝基片;(2)高性能结构陶瓷。
9、人工晶体材料 &
上一页[1][2][3][4][5][6][7][8][9][10]...下一页 >>
nbsp;人工晶体又称合成晶体。许多单晶体具有各种独特的物理性质,且能实现电、光、声、热、力等不同能量形式的交互作用和转换,在现代科学技术中应用十分广泛。人工晶体按其物理性质可分为半导晶体、压电晶体、铁电晶体、激光晶体、光学晶体、非线性光学晶体、电光晶体、磁光晶体、闪烁晶体等。本重点支持:(1)非线性光学晶体、激光晶体应用与开发;(2)技术含量高、性能优异的金刚石膜制品;(3)具有高阻挡射线本领、高发光效率、高分辨率、高响应速率的闪烁晶体的研究与开发应用。
10、新型玻璃新型玻璃是指采用精制、高纯或新型原料,同时采用新工艺技术制成的具有特殊性能和功能的玻璃或无机非晶态材料。新型玻璃是高新技术领域不可缺少的材料,特别是光电子技术开发的基础材料。本重点支持:(1)光功能和光传输功能玻璃;(2)电磁、磁光、光电、声光、压电、高强度玻璃;(3)生物化学功能玻璃。
11、无机涂层以金属氧化物、金属间化合物、难熔化合物等无机化合物及金属的粉末为原料,用各种方法加涂在各种结构底材上,保护底材不受高浊氧化、腐蚀、磨损、冲刷,并能隔热或有新的光、电等性能的一类材料。本重点支持:(1)机械零部件表面改性工艺技术及材料和其在工业上的运用;(2)隐身、热障、红外辅射等功能涂料及其涂层技术。
12、有机及精细化工材料(1)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及相关产品塑料、新型橡胶及合成纤维是三大合成材料,在国防工业、航空、交通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本重点支持:①工程塑料与通用塑料的高性能化;②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及应用;③耐极限条件的功能橡胶及制品;④新型合成纤维及高功能性纤维;⑤纳米有机高分子材料。(2)新型催化剂及载体催化技术是现代石油和化学工业最重要的关键技术之一,催化技术的核心是催化剂。本重点支持:①高效乙烯工业用净化催化剂;②聚烯烃及其它聚合用高效催化剂;③新型高效有机及精细化工催化剂;④新型环境友好化工工艺催化剂;⑤以汽车尾气处理为主的环保催化剂;⑥与上述催化剂有关的原材料及化学品。(3)电子化学品及其它有机新材料电子化学品是一类加工精细、技术含量高、配套性强的有机材料。本重点支持:①高分辨率光刻胶;②彩色液晶显示器用化学品;③与彩色感光材料有关的化学品;④能够增加石油采收率的化学品;⑤手性化合物及其制备技术。
八、先进制造技术先进制造技术是国民经济生存发展的技术基础,是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载体,是提高国家综合实力的关键技术。
1、工业机器人工业机器人为刚性自动生产线向多品种混流成批量的柔性自动生产线过渡奠定基础。本重点支持:(1)工业机器人产品及关键技术的开发:结合汽车、机械及电子等产品生产的需要,开展焊接、喷涂、装配、搬运上下料等工业机器人,开发低成本简易机器人产品、关键零部件及智能感官装置;(2)工业机器人示范作用:结合工业机器人典型示范应用工程,开发工装夹具及周边设备;(3)利用纳米技术开发制造微型机器人。(4)其它领域机器人产品开发及应用。研制开发在恶劣环境和人不可进入的环境下工作的机器人。如用于农业、森林防火、核幅射和有毒环境、管道检修和维修机器人及医用、家用等服务机器人。
2、数控加工技术应用数控加工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机床的加工精度和效率,可以加工以往难以加工的复杂形状的零件,可以实现单位件、小批量生产的自动化,是制造业实现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生产的基础,是为整个制造业提供现代化装备的关键基础产品。本重点支持:(1)数控机床关键部件:高可靠性和高性能的刀架、刀库及机械手和立卧转换主轴头等;(2)数控系统高性能、结构化、商品化软件包开发;(3)高性能加工软件包,例如:RTCp软件包,复杂曲面编程加工等;扩展应
上一页[1][2][3][4][5][6][7][8][9][10]...下一页 >>
用领域,例如:纺织机械、包装机械、激光加工控制等;(4)数字化的高可靠、高性能和高转速的主轴驱动装置开发;(5)高性能的伺服电机:直线电机和直线驱动电机及其高速精密控制单元的研发。
3、机械基础件制造技术 机械基础件是提高机械产品质量及可靠性、降低生产成本、缩短产品开发周期的重要基础。发展机械基础件制造技术是以提高机械基础件的质量和可靠性为中心,开发具有无泄漏、无污染、低能耗、高可靠性、低噪音、高精度、高寿命的新一代机械基础件,满足为重点主机和重大成套设备配套的需要。本重点支持:(1)液体传动技术装置:行走机械静液传动和负荷传感技术(如超高压柱塞泵和马达,具有负荷传感功能的高压多路换向阀等);电液伺服比例技术(如永磁马达直接驱动式电液伺服比例阀、集成化伺服驱动系统等);重点工程配套新型气动元件(如汽车专用气动元件、智能型气动力隔膜阀、组合气缸及模块化机械手功能部件等);(2)精密模具:采用CAD/CAM/CAE技术和高效、高精工艺及其装备,开发大型、复杂、精密成型模具和高速、精密、长寿命冷冲模具。
4、激光加工技术激光加工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已在汽车制造、钢铁冶金、机械制造、石油化工、材料科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具有高质量、高并行率等优点。本重点支持:(1)激光切割技术产品;(2)激光焊接技术产品;(3)材料激光表面变性处理;(4)激光开槽(Laser Caving)和快速原型制造技术产品。
5、电力电子设备电力电子设备主要由电力半导体器件和控制模块构成,能对电能进行各种变换、控制和调节,具有节能、省材、高产的特点,是工业控制领域的重要设备。电力半导体器件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晶闸管类器件,主要有:普通晶闸管SCR、门极可关断晶闸管GTO、集成门极换向晶闸管IGCT等;另一类是晶体管类器件,主要有:大功率双极型晶体管GTR、场效应晶体管MOSFET、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等。预计今后几年,我国电力半导体器件市场将增长30%以上,每年需求量达6000多万只,其中增长较快的是SCR、IGBT、MDSFET、IGCT等器件:电力半导体器件发展的趋势是:大容量化、高频化、智能化、小功率器件芯片方片化。模块的发展趋势是:多功能化、智能控制化、绿色环保化。本重点支持:(1)大容量晶闸管类器件的批量生产;(2)新型器件IGCT、IGBT的应用;(3)功率器件方片化制造技术的应用;(4)大功率器件及模块的配套件(如:散热件、绝缘件、保护件、驱动器等)的批量生产;(5)智能控制模块的开发;(6)采用功率总线技术集成的高可靠模块的开发;(7)智能化、高可靠、高电压、大功率变频调速技术的应用(贷款贴息方式支持)。
九、化学工业技术
(一)农用化工我省是农业大省、人口大省,农业的基础地位不能动摇,为保证农作物的优质高产,农用化工包括化肥、农药是优先发展的领域之一。本重点支持:
1、化肥多元素、高农度、专用、缓释复混肥技术和产品开发;BB肥(掺混肥)的基础粒肥制造掺混技术及产品开发;螯合、专用、新型微肥开发。
2、农药环保型农药制剂与助剂开发;双氧威原药及新型制剂开发;四氢酞酰亚胺类新型除草剂的创制与开发。
(二)石油化工石油化工是化学工业的龙头,是为有机化工、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和精细化学品提供原料的工业,虽然我省油气资源有而不富,可以利用国内外资源,弥补不足,石油化工仍应为优先发展领域。结合我省具体情况发展方向应是发展石化装置提供的产品(也包括从国内外取得的石化产品)进行深度加工并为现有大型石化装置提供服务,主要是开发、能潜代这些装置应用的进口化学品,以这种方式使石油化工成为我省经济新的增长点。本重点支持:尼龙66色母粒生产技术;聚酯生产工程技术;100克工艺苯酐生产技术;高纯氯乙酸、醋酸乙稀产业化工程;分子氧催化氧化环已稀(环乙烷)生产已二酸新技术及催化剂推进工程。
(三)精细化工精细化工是技术密集、附加值高、具有功能性和最终使用性的产品,有40多个门类,属高新技术产业,是当今世界化学工业激烈竞争的焦点,也是21世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本重点支持:苯氢化制环已烯的催化剂研制开发;环已烯水合制环已醇催化剂的研制开发;环已烷或环已烯一步氧化法制已二酸的研制开发;合成氨厂用脱硫、变换、氨合成新型催化剂的研制开发;新型造纸化学品的研制开发;无污染皮革化学品的研制开发;速溶超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类絮凝剂及应用的研究;高分子量低官能度聚醚多元醇的开发;环已烯衍生物及其生产新工艺研究开发;无污染制革工艺和助剂的研究开发;液相催化加氢制对苯二胺的研究开发
上一页[1][2][3][4][5][6][7][8][9][10]...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