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3号文库

辩论赛-自我认同比他人认同更重要

辩论赛-自我认同比他人认同更重要



第一篇:辩论赛-自我认同比他人认同更重要

自我认同和他人认同都很重要。自我认同是自信心的来源,是对能力的肯定,是独立思考的基础,是自尊心的体现。没有自我认同,而一味地附和他人,就会丧失独立的人格,没有自信心。一个没有个性和自信心的人又如何获得他人的尊重,又如何实现他的人生价值呢?同样,社会认同即他人认同也很重要。例如,一个同学知识掌握得非常牢固,但考试时由于某种原因,发挥失常,考得很差,即使他再自我认同、孤芳自赏,但始终得不到他人、社会的认同,又有什么用呢?。

确切要将两者相比,哪个更重要呢?

无论从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或是哲学的角度来看,每个人的自我都必然是形成于日常生活持续与他人互动过程中,也就是说,我们之所以能够认识自己、肯定自己、喜爱自己,都必然得透过与别人相处,从别人给予我们的回馈中,去产生自我认同。就像社会心理学家顾里所说的“镜中之我”一样,我们对自己的了解与评价,通常都是来自旁人对我们日常生活中各种表现的评语。

例如,我们还没进幼儿园以前,主要的生活场域集中在家庭与邻里之间,这时候父母或其他亲朋好友对我们所有表现的评语,几乎就形成我们对自己的全部评价。当亲友说我们是好孩子,我们就会觉得自己真的很不错;反之,如果我们无论做什么都得不到长辈或朋友的赞赏,自然而然地,我们也就很难相信自己有多棒。进入学校后,“镜子”从先前的亲友扩展到老师和同学,此时,如果我们还想保有积极正向的自我认同,就不能只是在家里或邻里表现得让人称赞而已了,还得遵守学校里老师和同学之间的各种规范,这样才有可能得到学校这个场域里他人的肯定。

随著年龄的增长,这个形成自我价值的道理也一样是用在职场、婚姻家庭、社团等各种场域之间。简单说,我们如果想保有比较正向积极的自我价值与认同,势必得依照不同时间、不同生活场域中的规则,才可能得到身旁长辈或友人的赞扬。换言之,服从不同生命周期里各种场域的“游戏规则”,乃是人们取得正向自我认同的不二法门。

然而,不同生命周期里各种场域的“游戏规则”真的都是合理、重要、值得追求的吗?当我们遇到身旁的重要的“他

人”对我们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或期待时,我们是不是还有必要为了赢得赞扬(或者说得更难听点就是“讨好别人”),而放弃我们内心认为重要的价值或目标呢?

任何判断事物或行为是非对错的标准都是来自人类的历史社会环境,就像影响中国道德判准的重要来源是儒家思想,决定阿拉伯国家人民生活方式的是回教信仰。某项价值思想之所以成为多数人认可、接受、甚至奉行不疑的标准,一定是在过去的时代里,该项价值思想确实能为遵行它的人带来物质的利益或精神上的平安。现在,倘若我们想要扭转这种局势,势必得花费极大的时间心力,让习惯遵循这项价值规则的人发现并感受到你所提出的新生活方式比他们更好,可以让他们获得比先前更多更好的精神或物质益处。

回到现实生活,如果你觉得现在自己生活场域中的各式规则还算合理,也值得追求,提升自我价值的方法当然就是依循这些游戏规则,做出足以让旁人赞赏的行为。当然,现实生活中必然还是有不少“游戏规则”会引发争议,例如:学校里,好像只有考试拿高分的学生才是“好学生”;职场上,彷佛只有会逢迎献媚的马屁精才可能得到比较好的升迁机会;情场上,似乎也只有帅哥美女才能获得异性的青睐……这时候倘若你打从心里赞同这些规则,取得正向自我认同与价值感的方式就是努力读书拿高分、八面玲珑对待同事长官、用尽各种办法让自己身材看起来更窈窕或壮硕……假使你并不赞同这些生活场域中的游戏规则,就得另外找寻出一套先能说服自己的游戏规则,之后,再花费极大的力气让场域里习惯既有游戏规则的他人发觉你这套新的规则真的比以前的好。简单说,你得让别人对你这个另类价值刮目相看才行。

例如,学校里,如果想打破智育代表一切的游戏规则,就得让德育、群育、美育等各方面具有潜力的学生有充分表现的机会,而且这些表现还得博得多数师生的肯定。职场上,若想推翻勾心斗角、说人是非的文化,就得以另一种更好的生活方式(例如互相关怀、信任合作),让其他同事或长官看到你过得比他们好。然而万事起头难,可预期的是,你可能经过一阵子的努力还未见成果,这时候如果你就垂头丧气,不但失去你的理想,更会让旁人确信他们既有的游戏规则才是正确的,或是让好不容易有点想要改变的旁人失去改变的勇气。

简言之,人们如果想获取积极正向的的自我认同,添加自我价值,先决条件,就是先确立一套价值理想,并将它当成自己生命的终极目标来追求。因为,唯有先确立自己要以怎样的“度量单位”来评量自己的言行举止,才可能明白自己生命中的各种经历是“高价值”还是“无意义”。然而,假使我们设定的价值目标与外在生活场域中的那套不一致,无可避免地很容易遭受他人的贬值、轻看、甚至排挤。这时候,或许有人会选择离群索居,但我们也看到,现实社会中还是有不少人会选择在既有的生活场域里默默耕耘、辛勤奋斗,也就是藉由展现他们游戏规则的优异性,让遵行既有规则的人慢慢体会到更换“游戏规则”的必要性。过程中,志同道合朋友的信念支持,或是亲朋好友的情感慰藉,都是我们坚持理想、改变既有规则,进而取得积极正向自我认同与价值感的重要助力。

一、破题

为了点明我们讨论的对象具有普遍性,我方把自我定义成一般性,正常化的个体,把他人定义成除自身以外的概化的个体。而认同是指承认、认可。同时,为了更好地论证他人认同在人生价值实现过程中起的重要作用,我方决定将认同的客体分为品质、能力、行为、观点四个方面。

二、评价标准

对于辩题中比较标准,我方认为要看何者更有利于人生价值的实现。从政治学的观点来看,人生价值的实现包括对社会做出贡献与得到社会的接受、认可两个阶段,自我认同无疑是作用于对社会做出贡献这一阶段,但在社会认可这一阶段中,自我认同显然无能为力。而他人认同不仅在做贡献过程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最重要的是它在社会认可中起到关键作用——没有他人的认同,贡献中的潜在价值又怎样转化为社会价值,造福社会呢?

三、立论框架

也许多数人都会认为,自我认同是与生俱来的,而他人认同仅起到后天修正的作用,对方也可能就此点来攻击我方。因此,在立论中我们用发展心理学的观点来澄清这一误解——自我认同并非天生的,而是在自身(婴儿)与他人进行互动接触时,在得到他人认同的前提下逐步形成的。然后,我们阐明了他人认同对于个体在社会立足、发展的必要性。在此,我们只是想摆出一个中性事实:他人认同与自我认同在个人发展的过程中缺一不可,但难以判断孰轻孰重。关键的比较在于谁更有利于人生价值的实现。如上文所说,自我认同只作用于价值实现的其中一个阶段,而他人认同则在整个过程中都起着重要作用。由此推出他人认同比他人认同人更重要。在价值观上,我们倡导他人认同更重要是因为,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我们更需要的是学会融入社会,得到他人认同,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

四、策略

1、对方可能会把自我认同定义成一种内因,而把他人认同看成是一种外因,从而引用内因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一观点来攻击我方。而我方则会采取类比归谬的方法来指出对方的偷换概念。

2、对方可能会谈到,由于社会思想不可能完全统一,许多价值取向都只是多数人的意志,而真正探索的正确的价值取向可以说是不存在的,因此个人的价值取向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最合理的。从而说明坚持自我认同的重要性。我方则社会的高度来看这一问题:个人价值取向合理与否的判断标准应该是其在社会的可行性。也就是说没有他人的认同,社会的承认,其合理性只是纸上谈兵而已。

3、对方可能从他人可能对你认识不足而导致他人认同不全面,不客观出发,进一步说明坚持自我认同的重要性。我方就从他人的概念来指出对方以偏概全的错误——他人是一个泛化的概念,相对于自我认同这一个体的主观判断,他人认同是一种大量个体趋于理性、客观的一种评价。

4、对方可能会认为自我认同是个人行动的动力,而他人认同在行为结果发生前是不一致的,它只能在结

果发生后才得到统一。从而把他人认同说成是以结果作为评判标准的一种庸俗的附和。我方就会主要以

举例论证的方法来指出——在个人的行动中必定会得到某种程度的他人的帮助,而这种帮助就来自于他

人的认同。

5、对方可能会说他人认同的普遍化很可能会导致平庸化、腐朽化。同时还会说他人认同中的滞后性会束缚自我意识的超前性。从而进一步论证坚持自我认同的重要性。

我方会指出他人认同是一种由点到面的过程,行动开始时,你不能要求所有人都认同你,但总会有人在你身边支持你、认同你,而且人数会随着你行为正确性的逐渐显露而增多。

第二篇:自我认同与他人认同

正方一辩—小呆 谢谢主席,大家好:

开篇立论,概念先行。认同,即表示承认、肯定。自我认同就是说自己对自己表示肯定,包括两个层 面:

一、肯定自己的能力、思想,对自己表示信任,非常自信;

二、自己做事情的效果让自己满意,以求 问心无愧。他人认同就是他人对自己表示肯定,同样包括他人肯定自己的能力和他人对自己做事情的效果 感

到满意这两层意思。

对概念有了清晰的认识之后,阐述我方观点:自我认同比他人认同更重要。这是一个比较性的辩题,必须有一个客观的判断标准,才能比出谁更重要。那么,我方认为:对于个体而言,自我认同和他人认同 哪个更能促进个体体现自身价值,哪个就更重要;对于社会整体而言,自我认同和他人认同谁更能使人类 社

会体现出社会价值,谁就更重要。

以下,我将从“对比自我认同与他人认同的重要性”角度上详细论述我方观点:

第一,对个人而言,人要想追求成功、追求卓越、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得以充分展现,就必须对自己 的能力表示肯定。自信是成功的基石,是事业成功,竞争取胜的必要条件;自信,是冷静的自我评估而非 妄自尊大。自信力对于事业简直是一种奇迹,有了它,你的才能便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并创造奇迹。李白说:“天生我材必有用。” 《庄子》有云:“哀莫大于心死。”这都说明了自信对于一个人的重 要性。而相比之下,他人对自己能力的肯定往往会使人产生飘飘然不思进取的感觉,而且一再受到他人肯 定,自己就没有了努力的方向,自己的目标就显得迷茫。孟子不是也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嘛!

第二,对社会而言,人类奋斗的终极目标不是为了得到他人认同,而是为了得到自我认同。我们做事 是为了得到人类的认同、自己国家的认同、自己所在集体的认同、自己家庭的认同。就如我的腿走路不需 要获得手的认同,手拿东西也不要求获得腿的认同,手和脚都是我们人体的一部分,手脚行动是要得到自 己的认同才能进行的。又如我是集体的一员,我的行动受集体支配。我的行为是为了顾全集体的利益,我 代表的就是集体,所以我得到集体的认同当然得叫自我认同。而人类共同努力繁衍,生生不息,显然是为 了人类自己生活得更好,是为了得到自己的认同,而绝不可能是为了得到外星人的认同吧?

第三,让我们站在哲学的高度上看这个问题:自我是内因,他人是外因,内因起主导作用,外因要通 过内因起作用。所以自我认同是人做一切事情的基础。即使是被逼无奈,也是自己对这样无奈情况的认同,从而对自己被逼之后要去做的事情认同。意识决定了人的行为,他人认同也要通过影响自己,产生自我 认

同之后才能发挥作用。

最后,我还想告诉大家,我们并不否认他人认同的重要性。他人认同是对自己价值体现的认定,可以 使自己更有奋斗的动力。但让我们冷静地分析一下,自己发挥的价值难道没有被他人认同就不存在了吗? 我们不能太唯心主义了吧?再看他人认同是怎么成为自己奋斗的动力的,他人认同通过对自己产生刺激,使自己意识到应该如何为社会为人类做贡献,但这种意识如果没有被自己认同,能根深蒂固吗?毋庸置疑,只有自我认同才能强化自己为人民服务的观念,才能真正激发自己奋斗的动力嘛!

综上所述,我方认为:自我认同更重要!

谢谢!0 主席-忧忧

[公告]感谢正方一辩的精彩陈词,下面有请反方一辩开篇,有请

反方一辩-谷谷

谢谢主席,我方认为“他人认同比自我认同更重要”。

第一支出对方辩友几点偏颇,1感念偏颇,认同就是肯定,那么否定是不是一种另外的认同的?二人追求的最终结果是自我的认同,请问自我认同是从哪里来 有到哪里去的呢?

第二,从政治学的角度看,人生价值的实现包括对社会做出贡献和得到社会的接受、认可两个阶段。自我认同无疑是作用于做出贡献这一阶 段。但在社会认可这一阶段,自我认同是无能为力的。而他人认同不仅在社会贡献过程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重要的是它在社会认可中起 到关键的作用。试想,没有他人的认同,贡献中的潜在价值又怎样能转化成社会价值,造福社会呢?

简单点来说,社会是一个由人组成的群体,个人与他人之间密切相关。在这个社会中,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我们更需要的是学 会融入社会,得到他人的认同。只有一个人的快乐不是真正的快乐。

举个例子来说,古语“女为悦己者容”,大家并不陌生。是的,每个女人都爱美。女人自认为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自信就会增加 几毫,快乐也会增加几分。可是,如果你的精心打扮得不到他人的认同。甚至,遭到周围人的嘲笑。那么,到那个时候,你还会认为你很快 乐,很自信吗?你还会认为“自我认同比他人

认同更重要”吗?答案不言而喻,不会!!

第三 换个角度来看,只有在他人的评价中才能更好的认识自己的优点与缺点,个人的人生价值才会逐步的提高。过分的自我认同就会导 致盲目,自大,个人主义的膨胀。就如三国时期的马谡。“马谡失街亭”的典故 大家都知道,那想必大家也知道,正是因为他的过分自我认 同才听不近他人的建议,最后失掉街亭,导致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这是历史在用血泪告诉我们“他人认同比自我认同更重要”啊!我们还 有什么

理由不相信呢?

第四 大家都知道,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无不说明了个人认同是不能和他人认同所抗衡,当我们仰望群星,仰望这社会的秩序,无不感慨着社会的发展,因为只有所有人的认同,才能使社会稳步前进。

因此,我方坚持认为“他人认同比自我认同更重要”!谢谢!!0

主席-忧忧

[公告]感谢反方一辩的精彩陈词。

主席-忧忧

[公告]下面是

2、攻辩盘问(各方用时为8分钟):由双方二辩提出准备好的攻辩问题,可指定对方一或三辩进行正面回答,盘问问题为3个,双方在提问或者回答完毕后打“0”,盘问结束由双方三辩进行攻辩小

结。(单方总攻辩时间不得超过6分钟。)

主席-忧忧

[公告]有请正方二辩展开攻辩,问题为三个

正二-夜

问题一:一个人在做出一个行动之前,如果没有得到自己的认同,除了这个人在梦 游,还有其他的 情况

吗?0 问题二:若某人在灰心丧气的时候,我们认同他,是为 了帮他树立自信重新面对挑战,还是为了只 是让

他一时开心一下?0 问题三: 人究竟是为了自己而活还是为了别人而活?

正二-夜

有位对方三辩!~

正二-夜

0 主席-忧忧

[公告]谢谢,有请反方三辩回答

反方三辩-书生

请少等 反方三辩-书生

1,一个人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得到自己的认同吗?实际上不是这样的,有时候自己做的事情自己也不认同,有人犯罪了,杀人放火了,他自己对这样的行为也不认同,但是他也可能去做.2,认同一个人还是不认同一个人,是看他做出事情的效果和动机是不是对社会有利,为人民大众谋福利,所以如果我们认同一个人的时候,是对他个人价值的承认,这正是他的个人价值得到了体现,所以他人的认同特别

是社会的认同最为重要.3,人既为了自己也为了别人而活着,但是他的所做所为最终是看对社会的贡献和社会对他的回报,这就是他的个人价值的体现,所以我们说只有社会的认同才最重要,社会的承认往往都是他人的承认,这一点请对方辩

友正确认知.谢谢

主席-忧忧

[公告]本轮攻辩结束,谢谢,下面有请反方二辩展开攻辩,问题同样为三个

反方二辩-星空

问题一:对方辩友在立论中提到“己做事情的效果让自己满意,以求 问心无愧”试问..这个问心无愧的标准从

何而来..是否从他们的认定得出?如果不是?请说明

问题二:从政治学的观点来看,人生价值的实现包括对社会做出贡献与得到社会的接受、认可两个阶段,自我认同无疑是作用于对社会做出贡献这一阶段,但在社会认可这一阶段中,自我认同显然无能为力..那么如何又能实现对方辩友在立论中所说的“要想追求成功、追求卓越、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得以充分展现”? 问题三:对方辩友说自我认定是内因?进而论证内因对外因起主导那我就不明白了..中国有句古话:“得民心

者得天下”,请问这是内因还是外因?

反方二辩-星空

请正方3辩回答 主席-忧忧

[公告]请正方回答 正方三辩-垃圾

请稍等 主席-忧忧

[公告]请正方三辩-抓紧时间

正方三辩-垃圾

1,所谓问心无愧的标准当然是自己对自己的认同才叫问心无愧。如果你还不明白的话可以去查查问心无愧的意思。

2,刚才我方已经在立论中提到,对社会而言,人类奋斗的终极目标不是为了得到他人认同,而是为了得到

自我认同。自己看历史纪录。

3,你说了古话中“得民心者得天下”,那请问如何得民心?当时治理国家的皇帝如果不能自我认同自己,即自己对自己都没有自信去治理国家,那么你认同这样的皇帝吗?谢谢

反方一辩-谷谷

0? 主席-忧忧

[公告]谢谢,有请正方进行攻辩小结

正方一辩—小呆

经过了刚才的攻辩环节,让我们先冷静下来,平息一下紧张的气氛。

先看对方是如何回答我方问题的。

首先,我方问一个清醒理智的人在做出一个行动之前,有没有可能得不到自己的认同?对方说有人犯罪了,杀人放火了,他自己对这样的行为也不认同,但是他也可能去做。如果他们不认同自己要去做这个行为的话,他们又怎么会去做呢?难道他们精神都有问题?显然,人在清醒的时候是不可能做出未得到自己认可的行动的,这就说明了自我认同在人的为人处事上是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嘛!

其次,我方问“若某人在灰心丧气的时候,我们认同他,是为了帮他树立自信重新面对挑战,还是为 了只是让他一时开心一下?”对方显然逃避了我们的问题,为什么逃避呢?因为他们知道他们的回答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要帮人就真心诚意地帮,这不更说明了只有通过他人认同最终树立了个人的自我认同,才

能起到积极的效果么?

第三,我方又问“人究竟是为了自己而活还是为了别人而活?”对方辩友认同自己是为了自己和别人而活,但有的人却认同自己是为了自己而活,也有的人认同自己为别人而活,这都无可厚非嘛。难道为自己活的人就没有体现自身的社会价值?难道为他人活的人就没有自己的人生价值了?可见,只有自己先树立起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并认同了自己的目标,才能追求属于自己的人生嘛!

再看对方辩友的三个问题。其实他想要的答案我可以给他,就是他人认同很重要,我们从来都没有否 认过他人认同的重要性。但对方却没有向我们论证出他人认同为什么比自我认同更重要,你们评判更重要 中“更”字的详细标准是什么?难道一个东西很重要,我们就能说它比其它任何事物都更重要吗?那么我 想请问对方,自我认同重不重要呢?如果重要,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说它就比他人认同更重要了?还请对方 辩友在接下来的环节中向我们继续论证他人认同为什么比自我认同“更”重要!

最后再请对方辩友不要太唯心主义,觉得价值一定要被人认可了才存在!对方辩友主张“人生价值的实现包括对社会做出贡献与得到社会的接受、认可两个阶段,自我认同无疑是作用于对社会做出贡献这一阶段”那么你们又是如何证明后一个阶段比前一个阶段更重要呢?做出贡献难道不比受到表扬要重要得多吗?还请对方辩友注意一点,自我认同有可能出现错误,他人认同也不会是百分之百正确的,这并不能说明二者谁比谁更重要!社会是由不同的个体组成,如果每个人都想依赖他人的认同来实现自己的价值,那我们这个社会将会变成什么样子?真是不敢想象!

谢谢!0

主席-忧忧

[公告]谢谢,有请反方进行攻辩小结

反方一辩-谷谷

第一 混淆概念

对方一说辩自我认同就是说自己对自己表示肯定,而其立论之后又说:“我的行动受集体支配。我的行为是为了顾全集体的利益,我 代表的就是集体,所以我得到集体的认同当然得叫自我认同。”这不是一己之矛,攻己之盾么?对方辩友盲目的扩大了自我认同的外延,使得集体的认同都是个人认同范畴之内,那我请问,还有什么不是个人范畴的呢?

第二。明显不符常理。对方一辩说:“人类奋斗的终极目标不是为了得到他人认同,而是为了得到自我认同.”对方二辩提问我们人到底应该为谁而活,到底是为自己还是为了别人,我告诉对方辩友,科学的人生观告诉我们,人要有更高的追求,不光满足个人,还要满足集体,满足社会。集体的认同难道是一个人认同建立起来的么?当然不是,是集体中的每一个人建立起来的,所以他人的认同最终决定了一个人奋斗的终极目

标。

第三理论错误,对方一辩的评判谁重要的标准是,:“自我认同和他人认同 哪个更能促进个体体现自身价值,哪个就更重要。”我们评判一个标准是不是科学,要看其能否推动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而不是仅仅能促进个体的价值,希特勒体现其自我认同的自我价值,但是我们看到,他的价值使得多少万犹太人惨遭杀戮,难道这就是对方三辩标榜的自我认同么?拉登总自我认同,说自己是圣战,发动了911事件,难道

这也是对方三辩标榜的自我认同么?

综上所述,自我认同仅仅是自己对自己的肯定,而我们需要的是社会对自己的肯定,因为只有他人的认同,才能评判自我的认同到底是对的还是错的。

所以,他人认同重要。

0 主席-忧忧

[公告]下面进入最精彩的

3、自由辩论(总用时15分钟), 阶段: 由正方开始,双方交替进行,一方发言需先打1获得发言权,然后进行发言,1不得和发言同时打出,发言需一次结束,不得分多段发表,单人次发言时间不得超过1min,不得抢答,承让请打2,违反规则首次进行警告,两次警告则禁言5分钟。

正方一辩—小呆

正方一辩—小呆

请问对方辩友,他人认同一定是正确的吗?昨天有人叫我跟他一起去赌博,赌博是他的认同,请问这个他

人认同正确吗? 反方一辩-谷谷

反方一辩-谷谷

他人认同并不是说极其个别的人的认同,我们要创造和谐社会这就是我们的他人认同,难道这错了么?请问我做了一件错的事情,后悔了,但是我确实做了,这能说我就认同我做的这事情了么?

正方一辩—小呆

正方一辩—小呆

做事前当然是自我认同了,后悔之后对之前的自己不认同,但对现在的自己认同了,认同观也是可以改变的嘛!对方把他人认同等同于其他所有人的认同,对方说一个他人不叫他人,而我方说自我认同也可以是自己所代表的集体的认同,对方说这不对。对方这是不是叫作“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呢?

主席-忧忧

[公告]请抓紧时间

反方二辩-星空

自我认同往往容易陷入狂妄的境地..或者自卑..那么当这些状况出现的时候你如何解决?自我认同与他人认

同解决力谁更大? 反方二辩-星空

0 正二-夜主席-忧忧

[公告]有请正方发言

正二-夜

我觉得是从他人认定的标准来判断的,更体现了我们也在同时看重他人认同的重要性,但是标准不代表其比自我认同重要,而是做为自我认同的一个工具,以体现我们自人认同的价值,以其行为过程中的重要!~

呵呵

反方三辩-书生 反方三辩-书生

对方在开篇立论中曾经说过:自我认同是基础,可是基础的东西就一定更重要吗?茹毛饮血的蒙昧状态是今天灿烂文明的基础,难道茹毛饮血就比今天的灿烂文明更重要吗?

正方一辩—小呆 正二-夜正二-夜 2

反方一辩-谷谷

2是什么? 主席-忧忧

承让 主席-忧忧

[公告]有请正方一发言 正方一辩—小呆

我们从来没有说基础更重要,但基础不重要吗?到是对方,一直没有提出他们科学的标准。对方说自我认同会让人狂妄自大,请问他人认同一定不会让人狂妄自大吗?如果都会,他人认同为什么更重要?

反方三辩-书生 主席-忧忧

[公告]有请反方发言

主席-忧忧

[公告]请抓紧时间

反方三辩-书生

我方的标准就是看哪个更能体现个人的价值,而个人的价值要靠社会的认同,靠人民群众的判断.他人的认同我们不能看一个人的认同,而是看整个社会的认同.而对方辩友的自我认同全靠自己,怎么能客观呢? 正如对方在攻辩的时候说的,对方认为自己认同了才会去做,可是一个杀人犯要是认同了自己的杀人行为了,这样去做了,他自己认同了,这难道是好事吗?

正二-夜主席-忧忧

[公告]有请正方发言

星星当空散

基础是每个零的开头

主席-忧忧

[公告]星星当空散,请注意比赛秩序,不要干扰比赛进行,第一次警告,谢谢配合;

正二-夜

我想起问对方,如果对方偷换概念到,他人认同就是社会认同,那么我们如果站在个人时说自我认同和社

会认同倒底那个更重要 反方一辩-谷谷 主席-忧忧

[公告]有请反方发言

正方一辩—小呆 主席-忧忧 [公告]有请正方发言

主席-忧忧

[公告]请抓紧时间

正方一辩—小呆

退一万步,社会认同就一定正确吗?原始社会还认同人肚子饿了就可以自相残杀呢!既然都有错,还请对方客观地看待自我认同与他人认同!请问对方,你们说自己所代表的集体认同不叫自我认同,那么我的脚要走路,请问什么叫自我认同,是我的脚认同自己吗?我的脚没有思想,它怎么认同的?

反方三辩-书生 主席-忧忧

[公告]有请反方发言

主席-忧忧

[公告]自由辩时间[延长10分钟

反方三辩-书生

社会的认同需要人民群众的判断,要看社会发展的主流,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一定会

找到最公正的答案的.我所在的集体是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我的一个学生自己认同他是三好学生,可是我们全校的老师和学生并不认同他是个三好学生,请问他自己的认同能够等同于集体的认同吗? 如果自我认同就等同于集体认同的话?那么汪精卫自我认同了,可是中华民族的集体认同他了吗?

希特勒自我认同了,我们人类的集体能认同他吗?

正二-夜

正方一辩—小呆

正方一辩—小呆 主席-忧忧

[公告]有请正方发言

正二-夜

社会认同无法达成统一,如这问题如何解决?

反方三辩-书生 反方二辩-星空 反方三辩-书生 主席-忧忧

[公告]有请反方发言

星星当空散

那么集体认同就能达到统一了吗

主席-忧忧

[公告]星星当空散,请注意比赛秩序,不要干扰比赛进行,第二次警告,如有再犯,只能请您暂时离开比赛

群了,敬请谅解 星星当空散

对不起 正方三辩-垃圾

反方二辩-星空

是有时无法达成统一..但是.大众会给一个比较客观的评价..第2次请问对方辩友自我认同往往容易陷入狂妄的境地..或者自卑..那么当这些状况出现的时候你如何解决?

自我认同与他人认同解决力谁更大?

正方三辩-垃圾

自我认同就是自己对自己的认同,这还不够清楚?这个是自己决定的,难道不“统一”?

反方二辩-星空 主席-忧忧

[公告]有请反方发言

正方一辩—小呆 反方二辩-星空

请问..自我认同的盲目性您如何解决?第三次提问..主席-忧忧

[公告]有请正方发言

主席-忧忧

[公告]有请正方发言 正方一辩—小呆

我方一再承认自我认同有可能出错 社会认同出错了对方说可以用发展的眼光来解决 现在错的以后对了就行 可自我认同难道就不会发展吗?自我认同不等于集体认同,他人认同也不等于社会认同吧?对方一直不给我们提出合理的判断标准 怎么能证明更重要呢?

反方一辩-谷谷 主席-忧忧 [公告]有请反方发言 反方一辩-谷谷

个人就能统一思想了么?我又想看书又想玩,我也真的不知道干嘛阿,对方一辩立论的时候说的自我认同是指自己对自己表示肯定,现在还是对方一辩说自我认同包括集体认同,那请问还有什么不是自我认同的呢?是不是外星人和地球人之间的认同也算是一种自我认同阿?只有自我认同而不在乎别人的认同,是找不到老婆的哦。最多只能自我认同到单相思的程度哦,到时候可别问为什么受伤的是你是你还是你啊。因为你忽视了比自我认同还重要的他人认同阿。对方辩友说的很好,在这个群里,由他人认同发现了自我认同的错误并且改正了,不正说明了他人认同的重要么?

主席-忧忧

[公告]请抓紧时间

正二-夜

正方一辩—小呆 主席-忧忧

[公告]有请正方发言

正二-夜

一个人,大家都觉得他不适合做博士,他却读了,对方觉得是不是这个人以后没什么大出息呢。不是“有时无法达成统一”,是往往不能达成统一,请问对方辩友,一半人说好,一半人说不好,你说谁客观?

反方一辩-谷谷

主席-忧忧

[公告]有请反方发言 反方一辩-谷谷

谁也没无聊到遇见别人的未来。超级女生,加油好男儿谁都想当第一怎么办?那就需要PK,需要短信投票,大家比比开谁的他人认同更高哦。所以说他人认同比自我认同 更重要的阿。

正方一辩—小呆 主席-忧忧

[公告]有请正方发言 正方一辩—小呆

我不代表外星人的利益 当然外星人的认同就不是自我认同了 还想请问手敲键盘 什么叫自我认同 是手

指认同自己吗? 手指没有思想 怎么认同?

反方一辩-谷谷

反方一辩-谷谷

请问你代表谁的利益 正方一辩—小呆 主席-忧忧

[公告]感谢双方辩手的精彩对决 和观众的支持,自由辩时间到此结束,谢谢!

主席-忧忧

[公告]现在是

4、观众提问时间(总用时15分钟), :观众对双方进行提问,经过主席同意后,双方辩论员进行回答,此时,双方3辩可以进行总结,总结时间双方不超过10分钟。观众提问时需使用除红、黑、蓝外的其他颜色字体发言,想发言必须打“1”,承让打“2”,主席宣布其取得发言权后才能发言,开头应注明提问哪一方,发言完毕须标注“0”;

主席-忧忧

[公告]有请我们的热心观众提问

Jonas 1 主席-忧忧

[公告]有请我们的热心观众Jonas提问

Jonas

今天的问题,不是反方拿出希特勒之类的例子,说你看,他的个人认同是错的,就能证明。那正方还能说有些人,当时很多人都不看好他,但最后还是建立功勋,比如诺贝尔,比如邓亚萍,比如我们在青年文摘中看到很多艰难创业的年轻人。等等。所以我们应该站在一个更公平的平台上来看。如果您一味的举例说那些例子,我只能理解为,您在论证的是:对于容易做错事的人,“兼听他人”比“固执己见”好。您能不能在比较公正的平台上给我一个解释,谢谢。

主席-忧忧

[公告]谢谢,有请反方辩手做答,发言请打“1”,承让“2”

反方二辩-星空 反方二辩-星空

诚如您所言..但是..诺贝尔..邓亚萍..这些人之所以成名..是否也有着他周围关心他的那些人的认同?他的“自我”并不是被孤立的..而是有“他人”在默默的鼓励着他们的前进..在帮助着他们,这是起着决定性的因素..星星当空散 主席-忧忧

[公告]有请我们的热心观众星星当空散提问

星星当空散

请问正方2辩 星星当空散

你能说什么是统一

主席-忧忧

[公告]谢谢,有请正方辩手做答,发言请打“1”,承让“2”

正二-夜 1 正二-夜

回答星星当空散,呵呵,统一是什么,统一是一个标准,或者是一个结果。这个不是词典上的解释,但是如果你想说的是统一对于哪一方更重要,我们在论证中并不是这个意思,我们只是想请问反方同学,不统一的他人认同,谁更具有客观性。

正方三辩-垃圾

那么请问是什么起决定性因素,那是他们对自己的自我认同啊。如果他们自己都不嫩认同自己,自己对自己都没有信心,那么他们再多的话语又有什么用呢?战胜心魔,靠自己最重要

唐伯鱼主席-忧忧

[公告]有请我们的热心观众唐伯鱼提问

唐伯鱼

先请问正方:

我们说,一个正常人到了疯子国,那么这个正常人在这个国家将会是“疯子”

换句话说,在正方立论中说到我为集体做贡献,但如果大家乃至社会都不认为你是在贡献,甚至说你自以为是贡献的行为在大家的眼中是在搞破坏……

那么请问正方该如何以自我为中心而不顾他人的看法去为社会做贡献呢?

当然,也许正方里面貌似有一句话可以解释这个问题,那就是“我为集体做事,我代表集体,集体的认同就

是自我认同”,那么我为社会做事,社会这个大集体的认同也是我的自我认同咯……这样的话请问当“他人”都成了“自我”

后,辩题中的“他人”又该去哪里找?

主席-忧忧

[公告]谢谢,有请正1辩手做答,发言请打“1”,承让“2

正方一辩—小呆

正方一辩—小呆

我们已经找到外星人的他人了 可对方一直没找出手和脚的自我

我们承认自我认同有错误的时候,自我与社会相悖的时候,我们也不能说社会就一定是对的吧?哥白尼的日心说当时还受社会的一致反对呢!

唐伯鱼

谢谢正方一辩的回答,还有个疑问想请问反方

主席-忧忧

[公告]有请我们的热心观众唐伯鱼提问

唐伯鱼

请问反方:

反方的立论中有句话是“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我们知道,哈维在提出“血液循环论”前盖伦用三种灵气解释生命现象的错误理论被教会利用而统治了医学界一千多年,这说明不能排除他人的认同会对社会的进步造成阻碍作用,而如果如反方所说事事要以他人认同为重,那么谁来提出“血液循环论”这种正确的理论来推动社会的进步呢?

主席-忧忧

[公告]谢谢,有请反方辩手做答,发言请打“1”,承让“2”

反方三辩-书生

color=#FFCC00]¤毛蛋¤ [/color]

主席-忧忧

[公告]*¤毛蛋¤,请注意比赛秩序,不要干扰比赛进行,第一次警告,谢谢配合;

反方三辩-书生

且社会是发展的,即便在一定的时期之内对有些人存在争议,看法不一,但历史的长河终究会给个人的行为一个公正的评价。即便过去错了,可是现在我们给哈维了一个公正的评价.可是自我认同却往往没有一个纠正的机会,恐怖分子制造爆炸,在被捕的时候承认自己的错误,我自己认同错

了,请问法官会宣判他无罪吗?

主席-忧忧

[公告]谢谢各位观众和双方辩手,观众提问到此结束

主席-忧忧

[公告]下面是

5、总结陈词:由反方先进行总结,字数不限。反方总结结束后3分钟,正方进行总结。

有请反方3辩

反方三辩-书生

谢谢主席,大家好!

在一场激烈的唇枪舌剑之后,我不得不非常遗憾地指出对方辩友在本场比赛中犯下的错误: 第一,错误地认为基础的东西就一定更重要。正方一辩在开篇立论中所说的:“自信是成功的基石,是事业成功,竞争取胜的必要条件。。自我认同是人做一切事情的基础。”,可是基础的东西就一定是更重要的吗?类人猿是人类的基础和必要条件,没有类人猿就没有人类,可是我们今天伟大而灿烂的人类文明是类人猿创造的吗?难道类人猿比人类更重要吗?当然不是,这就说明对方立论的基本逻辑就错了,导致此后的论证更加错误。对方辩友认定自我认同是基础,却完全不能论证自我认同更重要,因为基础的东西不一定是更重要的。而事实上判断哪个更重要的标准应该是看社会对个人行为的判断,人民群众的眼睛是最雪亮的,因而个人的行为需要他人的认同,他人的认同更为重要。

第二,错误地把自我认同等同于集体的认同,夸大了自我认同的范围。正方一辩在开篇立论中曾经说过:“我们做事 是为了得到人类的认同、自己国家的认同、自己所在集体的认同、自己家庭的认同。”集体的怎么能等同于自我的呢?如果按照对方辩友的理解--集体的就是自我的,那么我们单位所有的东西我都可以拿走,那都是属于自我的,可是这样行吗?这是犯罪啊!集体的认同实际上是一种大范围的认同,包含了很多人的认同,这里面他人要远远多于个人,因此,集体的认同实际上主要是他人的认同,而并非如对方

辩友所言的自我认同。

第三,内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而不是完全等同于自我,做事情成功和失败,不能仅仅靠自己,更需要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人做任何事情都必须遵循规律,是否尊重规律才能决定事物的发展与成败。如果自我的认同就能决定事物的成败的话?那么这个世界上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失败者,我们就不会为那么项羽的四面楚歌而扼腕叹息;就不会为诸葛亮的出师未捷身先死而悲伤。因此事情的成败不是由自我决定的,自我价值的实现也需要社会的认可。人的价值实现要靠是社会的认可,靠他人的认同,而不是自我的认同。第四,对方辩友狭隘地把他人认同认为是任何一个人的认同,我们要看事物的主要矛盾,要看整个社会的认同。而整个社会中绝大多数都是他人,因而他人的认同更重要。

人民群众的历史的创造者,个人价值的评判也要依靠人民群众的判断,因此我们判断哪个更重要的标准还是要看人民群众的判断,看社会的承认,社会的承认当然要靠他人的认同。而且社会是发展的,即便在一定的时期之内对有些人存在争议,看法不一,但历史的长河终究会给个人的行为一个公正的评价。而个人的判断受个人民族、阶级、思想等诸多方面的限制而很难达到客观公正,自我认同的错误往往受到客观条件地制约而无法纠正。对方说自我认同现在错了,将来对了就可以了,可是如果一个人杀人了,并且自我认同了,可是当他被判死刑走上刑场的时候说:我错了,请问,这来的及吗?所以自我的认同狭隘盲目。希特勒也可以自我认同,秦烩可以自我认同,赖昌星也可以自我认同,可是这样的认同能正确吗?

因此我方观点认为他人认同比自我认同更重要。谢谢各位!0

主席-忧忧

[公告]谢谢,有请正方3辩以他的陈词来结束本场比赛

¤毛蛋¤

主席-忧忧

[公告]¤毛蛋¤,请注意比赛秩序,不要干扰比赛进行,第二次警告,如有再犯,只能请您暂时离开比赛群

了,敬请谅解。

正方三辩-垃圾

谢谢主席,大家好:

经过了一场紧张激烈的唇枪舌战之后,让我来帮大家理清思路,重新审视这场辩论。

首先来看看对方辩友的逻辑,对方辩友整场比赛只论证了他人认同很重要,却没有证明为什么他人认同比自我认同更重要,由他人认同的重要性对方就直接推出他人认同更重要。那么让我们想一下,自我认同有没有一点点重要性呢?如果有,那么自我认同也重要,按对方辩友的逻辑,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得出自我认同更重要呢?这样看来,对方辩友在论证他方观点的时候,其实是不是同时也论证了我方观点呢?

再来看看对方辩友在整场比赛中犯的几个错误:

1,对方一直在曲解自我认同的意义。我方在理论中一直强调了,对社会而言,人类奋斗的终极目标不是为了得到他人认同,而是为了得到自我认同。即我们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自我认同。一切都是为了自我认同而服务,难道这还不能说明自我认同比他人认同更重要,吗?

2、对方一直反复强调那个杀人行为的例子:“一个杀人犯要是认同了自己的杀人行为了,这样去做了,他自己认同了,这难道是好事吗? ”那么我方可以告诉你,正因为他没有认同自己的杀人行为,所以才没有做倒是也许因为他人认同的偏重,导致了他在不自我认同的情况下才做出杀人放火的事情啊·这样还不能说明自

我认同比他人认同更重要吗?

3、再者是反方在立论时说每个女人都爱美的例子:女人自认为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变得自信快乐。这时候得不到他人的认同取而代之的是嘲笑,这时候我们更需要的是自我认同,难道要因为得不到他人的认同而自卑一辈子吗?照你这么说,这么消极的他人认同我们应该提倡吗??还能说明他人认同比自我认同更重要吗?答案是:从事情的结果效用来看,自我认同比他人认同更重要!

4、刚才对方辩友也说了“我们要创造和谐社会”,为什么说“我们”而不是“他们”呢?那是因为我们是第一人称,就是只自身,我们要创造和谐社会,更需要的是自己对自己的认同,没有自身的认同,更是难以创造和谐社会。一个人要去认同别人,首先自己要对自己的认同才有可能去认同别人,正是因为别人自己认同的和自己的认同一致,才能达到共鸣,社会才能统一发展啊对方辩友。

5、对方辩友口口声声说自我认同往往容易陷入狂妄的境地或者自卑,如果这么说的话他人认同岂不是更容易让人迷失自我,甚至可是说是没有自我主见。他人认同的普遍化往往会会导致我们自身发展的平庸化、腐朽化,请问现在这个社会,自我认同不强的人,怎么能让社会更有所发展?而且他人认同中的滞后性会束缚自我意识的超前性,这些都是我们社会发展中的绊脚石。

所以我方认为,自我比他人认同更重要!谢谢!

评论这张

转发至微博

转发至微博

0人 | 分享到:

阅读(601)| 评论(1)| 引用

第三篇:自我概念与自我认同(推荐)

青年期的自我概念与自我认同

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我形象的认知,是一个人对自身的连续性和同一性的认知。对自我的认识包括三种成分:其一是认识成分,即对自己的个性品质特征和独特性的认知;其二是情感成分,即对自身品质的评价及通过自我评价而产生的自尊体验;其三是品行成分,即由认识成分和情感成分而派生出来的对自己行为的实际态度。

自我概念的特点 一个人是否具有适当的自我概念,对个性发展至关重要。

1.自我概念的抽象性日益增强

青年不再运用具体的词语描述其人格特征,而是逐渐运用更加抽象的概念来概括自己的价值标准、意识形态及信念等。

2.自我概念更具组织性和整合性

青年在描述自我时,不再一一引出个别特点,而是将对自我觉知的各个方面(哪怕是相互矛盾)整合成具有连续性和逻辑性的统一整体。

3.自我概念的结构更加分化

青年能够根据自己的不同社会角色分化出不同的自我概念,他们懂得自我在不同的场合可以以不同的面目出现。

自我概念认识水平提高的主要途径

1.自我探索是自我认识发展的内动力

主动自我关注和自我探索是构成自我认识发展的内在动力。青年期有意识地通过日记等方式倾述自己的内心活动,描绘自我的情绪、情感体验,评价自己的个性特征和行为表现,以提高自我认识水平,并通过各种学习方式寻求对自我特征和表现的解释等。

2.透过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认识自我他们关注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并能够综合评价以提高自我认识。可以说,认识自己的过程,也是通过来自他人的评价而发展起自我概念的过程。他们更注重教师、同学和家长对自己的评价。来自周围的这些重要人员的积极或消极评价,会激起他们强烈情感反应,也会巩固、增强或者动摇他们对自己的认识。这些评价的影响作用不可低估。

通过他人认识自己的途径,主要是通过把自己与同龄伙伴作比较,并与这些人产生心理上的认同感,进而加深对其自身特点的认识和了解。

艾里克森提出,自我同一性的确立和防止社会角色的混乱是青年期的发展任务。自我同一性是关于个体是谁、个体的价值和个体的理想是什么的一种稳定的意识。每个人在青年时期都在探索并尝试去建立稳定的自我同一感,即自我认同感。

自我同一感的确立 艾里克森认为青年期自我同一感的确立是自我分化和整合统一的过程。

1.自我分化是把整体的我分化为” 青年期发现和认识本质的我,是从明显的自我分化开始的。儿童期的自我是具有稳定性的、整体的自我。青年期的自我是将整体的自我分为“主体我”和“客体我”,主体我是观察者、分析评价者、认同者,“客体我”是被观察者、被分析评价者、被认同者,即由主体我来分析、认识客体我。其实,自我意识主要表现为自我概念、自我评价和自我理想的辩证统一。在自我分化认识自我的过程中,自我概念好比“我是什么样的人”,自我评价好比“我这个人怎么样”,自我理想好比“我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自我概念、自我评价和自我理想的辩证统一就是以自我概念为基础,进行自我评价,进而超越现实的自我,实现自我理想的过程。

在自我分化和自我认识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观察者对被观察者反应的一致与否、分析者对被分析者评价的准确与否、知者对被知者的认识贴切与否的问题。于足,自然会出现主体我与客体我的矛盾斗争,造成对自我的肯定或否定的认知。

2.通过自我接纳和自我排斥达到自我认识的整合统一 自我分化为“主体我”和“客体我”的目的是为了达到主体我与客体我的统一。“自我”经过一段时期的矛盾冲突,主体我和客体我便在新的水平上协调一致,即自我的整合和统一。新的整合和统一主要是通过自我接纳和自我排斥的过程实现的。

自我接纳是对自我积极肯定的心理倾向。自我接纳是以积极的态度正确对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接受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以平常心面对自我现实;能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条件,确定自己的理想目标。

自我排斥是对自我消极否定的心理倾向,即否定自己,拒绝接纳自己的心理倾向。自我排斥与自我接纳一样,是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心理过程,是个体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所必要的心理过程。

青年期自我的发展经过自我分化,再通过自我接纳和自我排斥等过程之后,自我的发展便得到进一步深化和提高,在新的水平上达到整合统一,形成自我同一感。大多数青年人都能形成并确立自我同一感。

3.不能确立自我同一感

如果客体我和主体我之间的矛盾难以协调,青年便难以确立自我形象,也无法形成自我概念。如是,他们在这个过

程中会表现出明显的内心冲突,甚至引起自我情感的激烈变化,引发现实的“我”与理想的“我”之间的矛盾冲突,从而导致自我同一性扩散或社会角色混乱,并造成自我同一感危机。

4.解决自我同一感危机的方式

有学者(马西亚)归纳出解决青年同一感危机的四种方式。

(1)同一性确立。体验过各种发展危机,经过积极努力,选择了符合自己的社会生活目标和前进的方向,以达到成熟的自我认同。

(2)同一性延续。正处于体验各种同一性危机之中,尚未明确做出对未来的选择,但是正在积极地探索过程中,处于同一性探索阶段。

(3)同一性封闭。在还没有体验同一性困惑的情况下,由权威代替其对未来生活做出选择。这实际上是对权威决定的接纳,属于盲目的认同。

(4)同一性混乱(扩散)。无论是否经历过同一性危机,或是否进行过自我探索,他们并没有对自己的未来生活抱有向往或做什么选择,他们不追求自己的价值或目标。这也称为角色混乱。

诚然,在一段时期内,为寻找自我、发现自我而出现暂时的同一性扩散或角色混乱,多属正常现象。通过角色试验、亲身体验的自我痛苦探求,可能实现新的、更富创造性的、积极的自我同一。

但是,如果长期遭到同一性挫折,就会出现持久的、病态的同一性危机。他们无法知道自己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不能形成清晰的自我同一感,致使自尊心受挫,道德标准受阻,长久地找不到发展方向,无法接自己设计的方式正常生活。有的会走向与社会要求相反的、消极的同一,有的甚至会出现同一性扩散征候群的特征。

第四篇:自我认同的定义

自我认同是能够 理智 地看待并且接受自己以及外界,能够精力充沛,热爱生活,不会沉浸在悲叹、抱怨或悔恨之中,而且奋发向上,积极而独立。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并且在追求和逐渐接近目标的过程中会体验到自我价值以及社会的承认与赞许。既从这种认同感中巩固自信与自尊,同时又不会一味地屈从于社会与他人的舆论。健康要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人际关系有很好的适应能力,他们尊重自己和他人的需要与 情感。

摘自《吉登斯的自我认同理论》

第五篇:辩论赛:实践比理论更重要

第一,大学生所处阶段的特殊性决定了大学生的理论知识比实践能力更重要。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其特殊的使命和责任,正如对于一个一两岁的婴幼儿来说,学习说话和走路时远比学习就餐礼仪重要德夺的事。同样的道理,对于大学生来说,在大学阶段,学习理论知识是远比掌握实践能力更重要的事。大学生与中专生比较,最大的优势与竞争力在于它有一个足够长的大学阶段来学习理论知识,这样以后参加工作潜力更大,后劲更足。而大学生与已参加工作之人比较,最大的特殊在于大学生工作是毕业以后的事,身于象牙塔之中,理应把学好扎实的理论知识作为重中之重。如果在这个阶段就一味重实践轻理论学习,则犹如未建地基就平地起高楼,即使盖得又快又高,终也难免坍塌的命运。

第二,从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两者关系来看,理论知识,尤其是大学阶段学习的系统的理论知识,制约着大学生目前及未来实践能力的提高。古语有云:“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理论知识具有根源性,是实践能力的基础。没有理论知识的支撑,实践能力只能是无本之末,无源之流。一味注重实践技能,纵然可以成就一大群高级技工,却无法诞生高级工程师,更何谈诺贝尔奖。

第三,从高等教育的目标来看,扎实的理论知识学习才是人文素养的重要来源。所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除了积累知识,提高人文素养也是大学学习的应有之意,而且是重中之重。一个文艺编导的学生,他可以将拍片技能学得烂熟于心,推拉摇移样样精通,可是最后是什么决定他拍得片子的厚度?是什么决定片子的文化内涵?是拍片学生的人文素养。可见,理论知识决定了大学生的高度,深度,广度,自然比一两项的实践技能重要的多。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