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书征文演讲稿】读书,人类的灵魂
读书,人类的灵魂
我的人生,注定与校园有个美丽的约定,从走出校园又踏上三尺讲台,是一次生命绽放与职业理想的激情碰撞;我的生活,注定与书本有个擦肩的邂逅,从识字读图又传授育人,是一段梦回萦绕与徜徉书海的蓦然回首。
假如有人问我,你一路走来最喜欢什么?可能我会说,我喜欢溪水的宁静,它让我忘却烦恼,抵达纯洁的彼岸;我喜欢花儿的绽放,它让我万分欣喜,感悟生命的真谛;我喜欢早晨的阳光,它让我心旷神怡,触及自然的情怀。而我最喜欢的是读书的乐趣,它让我流连忘返,懂得用双眼认知世界,懂得用头脑思考人生,懂得用人生的足迹,去丈量历史的深度,时代的高度,生命的广度。
最近一段时间,网络上一篇名为《令人忧虑,不阅读的中国人》引起强烈反响,让人耐人寻味。笔者是一位旅居上海的印度工程师,用他的视角去观察、去感触身边的中国人。在旅途、机场,中国人热衷于聊天玩游戏,而不会静下心来捧起一本书阅读。这篇文章触动了国人的敏感神经,如果疏远了读书,就等同于疏远了灵魂,疏远了再次认知世界的一次次机遇。
有位学者说过:一个人精神发育史,应该是一个人阅读
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社会到底是向上提升还是向下沉沦,就要看阅读能植根多深,一个国家谁在看书,看那些书,就决定了这个国家的未来。我们需要阅读充实自己,如果文化沙漠化,是永远无法支撑起五千年甚至更加久远的华夏民族。
读书可以增长见识,也能让人平心静气。高尔基曾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不仅是直接传递知识的方式,也是经验的积累,将一部分人获得的知识抒写成书广泛传播出去,不但促进了不同地域、不同种族文化和知识的交流融合,还能让有限的认识不断深化、扩宽。
读书可以学会思考,也能让人培养情操。读一本小说,我们总能带着情感为主人公的悲惨遭遇而扼腕叹息;读一篇散文,我们总会在优美的段落中涤荡净化难以平静的心情;读一章诗歌,我们总会在字里行间寻找人生的方向和旅途的归宿;读一篇新闻,我们总会在温暖的背后思考着国家的力量和社会的责任。
读书可以增进情感,也能让人萃取甘露。文字传播的初衷,就是让人更加冷静聪明,用知识武装头脑,去不断地创造价值。多元化的社会里,有的人麻木不仁,有的人袖手旁观,有的人奋不顾身,有的人勇往直前。精神的世界里,只有从喉咙吼出歇斯底里的呐喊声,才是民族的希望。
阅读吧,朋友!
第二篇:读书征文
读书征文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读书汲取智慧,知识成就梦想”
作者姓名:袁清华
单位:沙河九年一贯制学校
联系电话:1389814796
4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读书汲取智慧,知识成就梦想”
我国著名女作家冰心曾说过:“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是冰心在《忆读书》中写给孩子们的,我却认为这句话同样也适用于所有人。由于生存的压力和物质利益的诱惑,许多人都把眼光和精力投向外部世界,不再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即便是求学的孩子,也有很大部分将读书变成利益驱使。其结果是灵魂日益萎缩和空虚,只剩下一个在世界上忙碌不止的躯体。对于一个人来说,没有比这更可悲的事情了。作为人民教师,我们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更要通过阅读,借助书籍来净化灵魂,塑造形象,完善自我,永葆靓丽无瑕的青春本色。
“书籍人类进步的阶梯”,工作、学习、生活之余,翻阅书本可以猎奇览胜,可以休闲娱乐,可以修身养性,可以丰富知识,可以开阔眼界。但是,中学生对于书籍的选择没有明确的目标,很容易选错书。就像一枚硬币拥有其正面和反面,书籍也有好坏之分,优劣之别。书籍在向爱读书的我们展示一种另外的生活的同时,也在用另一重方式刺激人们的神经,它即可激励志向远大者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也能怂恿意志薄弱者铤而走险,迸发犯罪的冲动。选一本好书,就是选择了一位良师。对于学生,选择好书尤为重要。但中学生正处于逆反时期,引导不好反而会
其副作用。我们班最近有几个孩子迷上了看玄幻小说,更有人由此迷上了该书的网游。面对这种情况,我从网上下载了学生们比较爱看的《斗破苍穹》与《斗罗大陆》两本书。用了近一个月大概的通读了一遍之后,我们班召开了一节小型的自由讨论班会:你爱读哪类书籍?起初,学生们小心翼翼地,只挑一些语文老师要求的名著说了几本。当有同学问我喜欢读什么书时,我笑着对他们说:“我最近赶了一把时髦,读了两本网络流行的玄幻小说。”不等我说完,就有学生抢着问:“是什么书啊?”当我说出书名时,挺多学生都笑着说:“老师,《斗罗2》都出了。”于是我们就开始讨论起起两本书。学生们都能或多或少的说出一些书中的内容,我话题一转:“孩子们,这两本书的主人公很让人钦佩,他们都能在艰苦的条件下坚持自己的理想,这很值得大家学习。但我看这两本书时几乎是一目十行,尤其是后一本,更快,只挑刺激的环节看。”“我们也是。”许多孩子附和。“我看了近一个月,才草草的看完。他们的内容只有刺激的环节吸引人吗?”学生们都愣了。我环视了他们一眼,接着说:“我上中学时候读过《骆驼祥子》,上大学的时候又看了一遍,去年又陪我儿子看了一遍。每看一遍都有不一样的收获。”看着他们迷惑不解的眼神,我接着说:“古今名著之所以成为名著,就是因为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经历的人,看同一本书会有不同的感受;同一个人,不同年龄
看同一本书也会有不同的感受。名著需要用心来品读。它可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只有选对书籍,找准朋友,我们才会纯化心灵,才可“日三省乎己”,才能鉴照自我,检验自身,心理健康,做到读书思贤,净化心灵。而玄幻小说几乎千篇一律,都有一个本来很优秀的主人公,可是因为一些原因导致不能正常修炼,但主角凭着过人的毅力终于出人头地,看文章开头,就能猜到结尾,大家都是看了个热闹,具体怎么回事,看完几乎就忘了。除了浪费了很多应该学习和睡觉(老师、家长都不会允许你大大方方的看一本几十万字的玄幻小说的,所以只能躲在被窝里浪费睡觉时间了)的时间外,几乎没有收获。”许多学生都不好意思的笑了。看着学生们的表情,我知道我的目的达到了。
我也经常和孩子一起读书。我小时候就非常爱读书,因而我的阅读与写作水平在同龄人中一直领先,尤其是作文,大量的阅读使我每次都能在课堂上完成作文,并受到老师的好评。我告诉孩子: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可以是一个平凡的人优秀;一个渴望优秀的人,是应该亲近书籍的。读书能给人乐趣、文雅和能力。一个好的学生应该有良好的性情,优雅的风度和丰富的才干。读书就像做人,应当择善而从,应该见贤思齐。读一本优秀之书,就像欣赏一株傲霜斗雪的天山雪莲,令人心驰神往,不断进步;读一本庸俗鄙陋之书,耳濡目染,就会使人放松警惕,坠入罪恶的深渊;读一本精美的诗集,更会让你心斋坐忘,超凡脱俗。因而读书需自我反省。只有读对书籍,自我反思,才会心境高远,不计小事,不计名利,才会“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只有自我反省,善于思考,才能剔除糟粕,汲取精华,健康心理。在我有意识的陪读下,我和孩子共同读完了《骆驼祥子》、《三国演义》、《水浒传》、《简爱》、《海底两万里》等,尤其是《三国演义》,因为里面有太多的生僻字,为了让他有兴趣,我下载了《三国演义》的评书,每天睡前听一段,结果孩子迷上了《三国演义》,评书听了三、四遍,书也从拼音版换为白话版,不久的将来,我准备再把它换成旧版文言文。大量的阅读也初见成效,我儿子的课外知识非常丰富,写作初见成效。
多读书,读好书也提高了我的素养。利用学校的图书室,我接触到了大量有关课题研究,教育改革的最新动态,积极参与到课题研究中几乎每年都有课题立项、结题;面对新事物,我也敢于挑战:电子白板刚刚投放时,我的电脑水平也刚刚起步。为了能使用电子白板上课,我几乎有空就往多媒体教室跑,从基础学起,终于把电子白板的基本使用方法掌握了,并利用电子白板上了几节公开课,有几节课还被评为省、市优秀课。
读书使我融入学生之中,深化师生鱼水之情,关心学生的疾
苦,倾听他们的心声,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以踏实的工作作风,赢得学生的爱戴,拉近与他们的距离,消除师生之间的误解;读书,使我真正保持正常心态,保持健康心理阳光的心态,对待自己的工作。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让我们每一个教师都行动起来,每天都读一些书,让自己更加充实!
作者姓名:袁清华
性别:女
年龄:40
单位:沙河九年一贯制学校
联系电话:***
第三篇:读书征文
浅议读书的意趣
我的一个朋友去了束河,飞去来兮,只带了一本书。她说,她要去那里好好读读书。
她走后我想了很久。
我想象不出来那个叫束河的地方在什么地方,不知道那里是穷山僻壤,还是世外桃源。她走前打电话预定了客栈,还约了一个远在天涯的旅
人同去,她们在那里汇合,在那里读书、写文章。
我为她的创举暗自叹服。你想啊,那么远的地方,来回乘飞机,预定食宿,不知提前做了多少准备,然后在那里呆上一周,每天在那个浪漫的小屋——我估计是小木屋,或者是吊脚楼?按照我的幻想,假如我要和自己心爱的人去,一定住小木屋——听风数雨、披星戴月,看看屋后山花、门前垂柳,这是人生多么惬意的事啊。但她不是,她是去读书,她也不是带着自己的恋人,而是约女伴同行——两个美女在山间悠悠地走,走累了席地而坐,捧一本书读来,想想都傻眼。
所以我叹服读书竟然如此奢侈。
什么书不能在家读,非要选一个人烟稀少、安静孤寂的地方去?想了想,一定不是《三国演义》之类的书,三国里金戈铁马、狼烟四起的场景一定不能够使她心静,反倒会让她看透人生不想回家;也不会是《青木瓜之恋》这样弥漫着淡淡清香的爱情的书,这类书你不论在什么地方看,随时都可以进入状态,车水马龙的街市,喧嚣闹腾的车站,都无所谓,都会让你忘记身处何地。那么究竟是什么书让一个人蠢蠢欲动并不惜代价呢?我很是好奇了一阵子。
好奇不只因为书本身,还觉得,让一个人坐了飞机去读,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远离闹市,选一处幽静之地,需要这么宠着、爱着、疼惜着的书,里面是一个哲人的金玉良言呢,还是……?
我的另一个朋友很喜欢《希尼诗文集》,到处都买不到,从我这借去复印,他因为工作忙,需要跑市场,还要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所以一天到晚奔波在路上。他读书的时间几乎就是这么挤出来的,要么在休息的间隙,要么在公交车上,回到家里已经是人困马乏,哪里还有心读书。这样的读书想必是和生活并行着的。
看到华商报上一个读者拍的照片。一个女孩子在马路上飞快地蹬着单车,一手扶把,一手打开一本书看,好几次差点和迎面驰来的汽车相撞,行人惊呼:“姑娘,不能这么看书!”可是她还是看,不管不顾,旁若无人。她的读书,是在和时间赛跑吗?
我读书庞杂,还不整齐,家里到处堆满了书,沙发扶手上是书,床头上是书,电脑旁也是书,随手拿起来看一眼,有兴趣的往下走,没兴趣的那么一撂。经常是边看电视边翻书,一心二用,有时不知电视里在演什么,有时不知书翻到了第几页。倘若是一本必须要安静下来读的书,我便关掉电视,心无旁鸷地钻进去。
古人读书常常是青灯冷屋,闭门不出,摇头晃脑,歌而吟之。当然富家子弟或显贵们的公子小姐,还有书房和后花园。穷人家的孩子读不起书,读得起的也在柴米油盐之外。那么书到底是个什么东西,让天下人这么苦心而为,无非是士而优则仕。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把读书摆到人生头等大事上去,你不尊儒家,自然是没出息。现在好了,读书可以不官不仕,仕农工商的行当里,肚子里没有多少墨水而做得风生水起的也不少。不读书行吗?行,但缺少意趣。没有了趣味,这人还活个什么劲儿呢?
于是,为了活得有趣味,这书还得去读。我忽然明白了我的朋友这飞去来兮的读书,是充满了无穷的乐趣的。好了,只要是为着乐趣,管他什么书,象征性地夹一本书走就是了,反正是读书,读也是书,不读也是书,好比是为一个自己爱着的人赴黄泉,情色可杀人,但为爱而死却是崇高的。
可惜,从来没有遇到什么书,能让我赴汤蹈火,像鸟一样飞来飞去地读,当真是好生无趣啊。
第四篇:读书征文
书,我成长中的好伴侣
周漩
夏日的午后,坐在书房内,一杯清茶,等待一束阳光从窗外射进,照在书本上,暖暖的惬意的书香。——题记
古人曰:“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从这里可以看出,古代的人们已经很重视读书了。在我眼里,书是最宝贵的东西,它就像我童年,总是让我怀念。我喜欢看书,书能陶冶我的情操,我爱科幻,科幻能带给我无限的遐想。
现在,书籍伴我走过了十二个春秋,读书给我带来了无限的乐趣,让我受益无穷。幼儿时代,总爱看一些幼稚的童话,在睡觉之前都要缠着妈妈给我讲一些童话故事,比如:《龟兔赛跑》,《白雪公主》,《老巫婆》等一些启蒙故事。
上小学时,老师开始教我们识字,我便开始读注音版的故事书,能够自己大致了解故事的内容了,《阿凡提的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阿凡提的机智、勇敢、幽默,使我非常敬佩,也给我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的欢声笑语。
不久,我迷恋上了探险小说,《查理九世》是我最喜欢的一个系列,书中一波三折、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引起了我浓厚的兴趣,带着我进入了一个冒险的世界,幻想自己也像查理一样勇敢、聪明、去解开一个个未知之谜。
随着年龄与知识的增长,我开始阅读小说——首先是我们中国的瑰宝四大名著中的《红楼梦》,看它曲折动人的情节;然后是米切尔的《飘》,看它感悟人生的真谛。然后看高尔基的《童年》,还有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这些都使我着迷。于是我了解了,虽然作家们用不同的方式表达真我本色,但我都可以感受到他们内心所要传达的东西。“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不要等到你老了,满头白发了,才后悔莫及想去读书。俗话说:三更灯火五更时,正是男儿读书时。大家一定要珍惜读书的好时光,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第五篇:读书征文
读书征文
巴甫洛夫说过:“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是的,书的魅力的确很大。书是人们的精神食粮,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书又是一艘小船,引领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书更是一盏灯,引着我们走向黎明。
在假期里,我们可以放下紧张的学习,拿本好书静静地看着,默默地读着,认真地品味着,渐渐融入其中。书中的主人公仿佛就是自己,经历着酸甜苦辣、悲欢离合。
进入了书的世界,进入了那个经历着九九八十一难的唐僧师徒世界,远远地眺望着他们。从家喻户晓的孙悟空大闹天空开始,就被他那种勇敢深深吸引,再后来,每当他们师徒遇到磨难,都会为他们捏一把汗,终于,看着他们用坚持、不懈换来最后的成功,我不禁为他们感到自豪和欢乐……
进入了书的世界,进入了雨果的《悲惨世界》。我会为冉阿让的改过自新而感到欣慰,也会为他们经历的种种挫折而倍感同情。虽然,最后冉阿让离开人世,但我看到了在那个灰暗的时期,也有一丝丝温暖。
《龟虽寿》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士不已。”表达了曹操攻打北方的决心与信心。“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展现出陶渊明在乡间田野游玩的美丽景色。“兴尽晚回舟,误入藉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体现作者与同伴回家时的焦急情景。
“我在吃饭,时间从我的饭碗中溜走;我在洗手,时间从水盆中消失。”朱自清的《匆匆》让我感受到时间的珍贵。《骆驼祥子》让我知道了旧社会的黑暗与老百姓的苦难;《繁星春水》让我懂得冰心奶奶对大自然、儿童和母亲的由衷称赞;《水浒传》让我看到了一百零八个英雄好汉的侠肝义胆的形象。
放眼古今中外,哪里没有书的存在呢?它陶冶了人们的情操,增长了人们的智慧,好处颇多。
关上书,再一次用心看这个缤纷的世界,世界不再由黑、白、灰组成,书,使我乐观的对待每一件事、每一个瞬间!让我感受到书中数不尽的世界之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