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成功人士几种特质
凡是成功人士的身上都有独特的个人能力和人格魅力,这或许正是一般的人所缺乏的,他们的成功决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机遇好,这些能力可概括为以下15点。
1、解决问题时的逆向思维能力。面对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一时又找不到解决方法。而且,上司可能也没有什么锦囊妙计时,他们擅长用逆向思维办法去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他们清楚具体业务执行者比上司更容易找出问题的结点,是人为的,还是客观的;是技术问题,还是管理漏洞。采用逆向思维找寻问题的解决方法,会更容易从问题中解脱出来。
2、考虑问题时的换位思考能力。在考虑解决问题的方案时,常人通常站在自己职责范围立场上尽快妥善处理。而他们却总会自觉地站在公司或老板的立场去考虑解决问题的方案。作为公司或老板,解决问题的出发点首先考虑的是如何避免类似问题的重复出现,而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就事论事方案。能始终站在公司或老板的立场上去酝酿解决问题的方案,逐渐地他们便成为可以信赖的人。
3、强于他人的总结能力。他们具备的对问题的分析、归纳、总结能力比常人强。总能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并驾驭事物,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人们常说苦干不如巧干,但是如何巧干,不是人人都知道的。否则就不会干同样的事情,常人一天忙到晚都来不及;而他们,却整天很潇洒。
4、简洁的文书编写能力。老板通常都没时间阅读冗长的文书。因此,学会编写简洁的文字报告和编制赏心悦目的表格就显得尤为重要。即便是再复杂的问题,他们也能将其浓缩阐述在一页A4纸上。有必要详细说明的问题,再用附件形式附在报告或表格后面。让老板仅仅浏览一页纸或一张表格便可知道事情的概况。如其对此事感兴趣或认为重要,可以通过阅读附件里的资料来了解详情。
5、信息资料收集能力。他们很在意收集各类信息资料,包括各种政策、报告、计划、方案、统计报表、业务流程、管理制度、考核方法等。尤其重视竞争对手的信息。因为任何成熟的业务流程本身就是很多经验和教训的积累,遇到用时,就可以信手拈来。这在任何教科书上是无法找到的,也不是那个老师能够传授的。
6、解决问题的方案制定能力。遇到问题,他们不会让领导做“问答题”而是做“选择题”。常人遇到问题,首先是向领导汇报、请示解决办法。带着耳朵听领导告知具体操作步骤。这就叫让领导做“问答题”。而他们常带着自己拟定好的多个解决问题方案供领导选择、定夺。这就是常说的给领导出“选择题”。领导显然更喜欢做的是“选择题”。
7、目标调整能力。当个人目标在一个组织里无法实现,且又暂时不能摆脱这一环境时,他们住往会调整短期目标,并且将该目标与公司的发展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大家的观点就容易接近,或取得一致,就会有共同语言,就会干的快乐。反过来,别人也就会乐于接受他们。
8、超强的自我安慰能力。遇到失败、挫折和打击,他们常能自我安慰和解脱。还会迅速总结经验教训,而坚信情况会发生变化。他们信条是: 塞翁失马,安知非福,或上帝在为你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一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
9、书面沟通能力。当发现与老板面对面的沟通效果不佳时,他们会采用迁回的办法,如电子邮件,或书面信函、报告的形式尝试沟通一番。因为,书面沟通有时可以达到面对面语言沟通所无法达到的效果。可以较为全面地阐述想要表达的观点、建议和方法。达到让老板听你把话讲完,而不是打断你的讲话,或被其台上的电话打断你的思路。也可方便地让老板选择一个其认为空闲的时候来“聆听”你的“唠叨”。
10、企业文化的适应能力。他们对新组织的企业文化都会有很强的适应能力。换个新企业犹如换个办公地点,照样能如鱼得水般地干得欢畅并被委以重用。
11、岗位变化的承受能力。竞争的加剧,经营风险的加大,企业的成败可在一朝一夕之间发生。对他们来讲,岗位的变化,甚至于饭碗的丢失都无所畏惧。因此,他们承受岗位变化的能力也是常人所无法比拟的。在他们看来,这不仅是个人发展的问题,更是一种生存能力的问题。
12、客观对待忠诚。从他们身上你会发现对组织的忠诚。他们清楚地意识到忠诚并不仅仅有益于组织和老板,最大的受益者是自己,因为,责任感和对组织的忠诚习惯一旦养成,会使他们成为了一个值得信赖的人,可以被委以重任的人。他们更清楚投资忠诚得到的回报率其实是很高的。
13、积极寻求培训和实践的机会。他们很看重培训的机会,往往在招聘时就会询问公司是否有提供培训的机会。善于抓住任何培训机会。一个企业,如果它的薪酬福利暂时没有达到满意的程度,但却有许多培训和实践的机会,他们也会一试。毕竞,有些经验不是用钱所能买回来的。
14、勇于接受份外之事。任何一次锻炼的机会他们都不轻言放弃,而把它看成是难得的机会。并意识到今天的份外,或许就是明天的份内之事。常看见他们勇敢接受别人不愿接的份外之事,并努力寻求一个圆满的结果。
15、职业精神。他们身上有一种高效、敬业和忠诚的职业精神。主要表现为:思维方式现代化,拥有先进的管理理念并能将其运用于经营实践中。言行举止无私心,在公司的业务活动中从不搀杂个人私心。这样,就敢于直言不讳,敢干纠正其他员工的错误行为,敢于吹毛求疵般地挑剔供应商的质量缺陷。因为,只有无私才能无畏。待人接物规范化,这也是行为职业化的一种要求。有了这种职业精神的人,到任何组织都是受欢迎的,而且,迟早会取得成功。
第二篇:IT业成功人士的十大特质
IT业成功人士的十大特质
摘要: 只要IT业出现成功人士,便有人希望探寻令他们向辉煌的共同特征:无论是还在寻找前进坐标的创业者,还是无比好奇的普通大众,很多人想知道IT业成功人士的秘诀。实际上,这些创业者的成功故事并没有一个固定的公式,相反,他们的成功背后都有诸多独特的东西。以下是成功者身上所...只要IT业出现成功人士,便有人希望探寻令他们向辉煌的共同特征:无论是还在寻找前进坐标的创业者,还是无比好奇的普通大众,很多人想知道IT业成功人士的秘诀。实际上,这些创业者的成功故事并没有一个固定的公式,相反,他们的成功背后都有诸多独特的东西。以下是成功者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十大特质。特质一:果敢
代表人物:史蒂夫·乔布斯 代表公司:Apple/NeXt/Pixar 说到意志力,互联网业界的创业者们或许没一人能比得上苹果现任CEO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在2005年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上的著名演讲中,乔布斯曾谈到他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被苹果董事会扫地出门的往事。乔布斯回忆说:“我那时30岁,就被他们赶走了,而且还是那么的明目张胆。” 焦虑恐怕要伴随创业者终生,但最郁闷的莫过于你被自己辛辛苦苦一手创建的公司扫地出门,同时眼睁睁看着别人坐享其成,管理这家已经是家喻户晓的企业。据《缔造苹果神话》(iCon)一书披露,朋友们一度以为经历这次危机的乔布斯会以自杀这段极端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人恐怕会一蹶不振,意志消沉,然而,乔布斯却将挫折看作是人生挑战,他又从零开始创建了两个成功的企业NeXt和Pixar,并最终重返苹果,将其从失败的边缘拯救回来,带领这家现以数字音乐和媒体驱动为主打产品的企业重新在市场确立了主导地位。若没有这份留守硅谷的勇气和决心,乔布斯或许永远难以重返事业巅峰,领导苹果走向今天的辉煌。特质二:创新
代表人物:赛吉·布林、拉里·佩奇 代表公司:Google
在约翰·巴特利的新书《搜索:谷歌和竞争对手们如何改写商界规律》中,读者了解到谷歌的两位创始人赛吉·布林和拉里·佩奇不是那种纯粹追逐金钱的商人,而是矢志打造世界最佳搜索技术的“黑客”。他们将全部积蓄都用于购买服务器和电脑零部件,但此时他们根本不清楚自己的研究成果有什么实际应用,只知道自己是在尝试新事物,感觉到将先进技术推向应用的无比渴望。
事实上,谷歌成为互联网新贵前,在20世纪90年代中晚期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的互联网搜索引擎(如Lycos、Alta Vista和雅虎等)完全有机会收购这家羽翼渐丰的企业。然而,直到推出AdWords,谷歌才找到了从炙手可热的搜索引擎中获利的永久性策略,布林和佩奇才不用再为钱发愁。尽管二人肯定希望自己的努力有所回报,但创新始终在他们心中占据着第一的位置,正是凭借这种无欲则刚的境界,他们才有了今天几辈子都花不完的财富。特质三:节俭
代表人物:阿伦·帕兹尔 代表公司:Mint
有关互联网企业成功的一个最大误解是,没有豪华的办公空间、高档的红木家具和华丽的企业制服,你无法创建“真正”的企业。戳穿这个“神话”的正是金融服务网站Mint.com创始人、素来崇尚节俭的阿伦·帕兹尔(Aaron Patzer)。Mint.com网站的业务主要是提供理财建议,让客户做到精打细算,认真思忖开支,寻找省钱良方,其本身就是节俭的典范,它采用循序渐进的发展战略,非必要绝不吸纳外部投资。这种发展模式同20世纪90年代晚期很多互联网企业形成鲜明对比,他们向来把业务作为让别人“烧钱”的理由,而不是让其变成生财的平台。帕兹尔的新节俭主义终于收到回报,2009年被财务软件开发商Intuit以1.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特质四:不断尝试 代表人物:马克·扎克伯格 代表公司:Facebook
即便是成功的企业家,往往也会满足现状,不思进取,对产品和服务的未来视野狭隘。他们不再追求创新,不再根据市场变化做出改变,这种心态逐渐成为他们前进的障碍,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也许,在互联网企业的创业者当中,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是最蔑视这种不思进取态度的人。虽然Facebook已确立了社交网站的霸主地位,但扎克伯格仍在不断改变用户界面——即便有时遭遇强大的阻力,总在积极探索以期开辟新天地。虽然并非每次改变最终都获得成功,但绝大多数改变都经过了时间的检验,让Facebook的用户不断增多。特质五:追求简单
代表人物:查德·赫利、陈士骏、贾维德·卡里姆 代表公司:YouTube
工程界有这样一句俗话沿用至今:“愚蠢!你应该把事情搞得简单些。”(keep it simple, stupid.)YouTube的三位创始人查德·赫利(Chad Hurley)、陈士骏和贾维德·卡里姆(Jawed Karim)在创建这个视频网站时,比大多数人更明白这一点。YouTube网站旨在让每个普通用户可以轻松上传自己的视频。虽没有改变世界的豪言壮语,但由于创建了一个深受用户青睐的视频共享平台,这家网站速度成为互联网的又一个新贵。网友可以通过IM、文本和Facebook全天分享YouTube视频链接的事实,一方面证明简单在企业经营中的价值,另一方面解释了谷歌在2007年以10亿美元收购这家视频网站的原因。特质六:破除陋习
代表人物:尼可拉斯·曾斯特罗姆 代表公司:Kazaa/Skype/Joost
IT业的成功者中有不少人给人古怪的感觉,有些人则勇于破除旧习。破除旧习似乎会被解读为古怪行为的一种,但两者的意思并不一样。古怪是指不合乎规范的反常行为,而反抗传统或打破旧习却与古怪行为产生冲突,因为这扰乱和改变了整个行业或社会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在创建Skype和KaZaA时,瑞典企业家尼可拉斯·曾斯特罗姆(Niklas Zennstrom)展现出了离经叛道的举动。点对点技术的广泛使用让受到严格控制的媒体下载彻底走向灭亡,与此同时,Skype则因引入P2P网络电话给电信业以重击。曾斯特罗姆的最新尝试Joost力图以相同的方式给网络视频带来彻底变革。高举离经叛道的大旗也让曾斯特罗姆遇到过挫折,在KaZaA鼎盛时期,为躲避唱片公司的起诉,他多年不敢踏上美国土地一步。不过,曾斯特罗姆从未因受到一点挫折而止步不前。特质七:雄心勃勃 代表人物:杰夫·贝佐斯 代表公司:Amazon.com 人们谈论最多的互联网创业者几乎全部有超出常人的雄心。这些业界巨头始终不满足眼前成绩,将创建可载入史册的大企业作为自己人生的奋斗目标。杰夫·贝佐斯(Jeff Bezos)在创建亚马逊网站时便展现了这种抱负。亚马逊是一家以零售图书、视频游戏和消费电子产品为主的在线购物网站。由于涉及业务广泛,亚马逊网站创建不久即开始盈利,时至今日,已成为最著名的互联网企业之一,Kindle电子书阅读器等新产品深受市场欢迎。分析人士指出,未来几年,它依旧会是业界的主导力量。特质八:专注
代表人物:麦克斯·拉夫琴 代表公司:PayPal
即便是成功的企业,也会因未能正面解决其一度面临的最大问题而受到拖累。麦克斯·拉夫琴(Max Levchin)创建在线支付网站PayPal时,他或许会极易忽视猖獗的诈骗活动,只注意PayPal快速增长的表象。但事实上,拉夫琴并没有忽视这个危及公司前途的潜在灾难,相反,他充分意识到专注这一创业的特点,在刚刚起步的在线支付服务中,始终将安全放在第一位。杰西卡·利文斯顿(Jessica Livingston)在《忙碌的创业者》(Founders at Work)一书中写道,两年后,欺诈活动在PayPal网站受到遏制,2002年,该公司被电子商务巨头ebay以15亿美元收购。PayPal的成长经历应该给很多企业上了生动的一课,无论他们从事什么业务。特质九:抓住机会 代表人物:汤姆·安德森 代表公司:MySpace
一些最成功的互联网创业者都充分展示了他们抓住稍纵即逝的商业机遇的超凡能力,比如汤姆·安德森。创建社交网站MySpace时,安德森洞察到社交网站用户的实际需求和Friendster等知名网站所提供的服务(如简化照片上传、图形定制、音乐分享)之间的差距。在注册用户刚一达到5亿,安德森便将MySpace卖给传媒大亨默多克旗下的新闻集团,5.8亿美元的价格让他赚得盆满钵满。(鉴于谷歌对YouTube的收购价及新闻集团给竞争对手Facebook开出的报价,5.8亿美元现在看来是卖便宜了)。虽然很多人批评MySpace网站“零乱”、“不专业”,但安德森的聪明之处正在于,他意识到这同青少年、单身者和音乐家等目标客户群无关,这些人仅需要一个可以让他们创建自己喜欢页面的渠道。特质十:灵活 代表人物:吉米·威尔士 代表公司:Wikipedia
保罗·格雷厄姆(Paul Graham)对灵活性有其颇为独到的诠释。他说,有些目标(如赢得奥运会奖牌)需要你对某个长期计划做出无怨无悔的奉献,而初创企业更像是某一个学科,你必须跟在它的后面摸索前进。这种特质即灵活性的典型案例是维基百科创始人吉米·威尔士(Jimmy Wales)。
作为一个完全由成员驱动的协作性在线百科全书,维基百科的发展始终面临无数条道路,这一条条道路通常都是由用户而非威尔士及其团队的指令决定着方向。结果是,维基百科成了一个不断在发展的资源,由那些使用它的用户而非那些希望告诉用户应该如何使用的人所改变。互联网初创企业会从威尔士那里学到有关灵活性的诸多经验,即便他们的业务不像维基百科那般透明和具有协作性。
第三篇:喜剧演员特质
浅谈喜剧演员角色特质的构建
尽可能尝试更多的角色来挖掘自身更大的潜力,在职业生涯中希望塑造出更多不同且成功的角色,这是大部分演员所追求的。而这件事,对于喜剧演员好像不太合适。喜剧演员面临的不是要选择更多的可能性,而是要舍掉更多的可能性。对于非喜剧演员,在选择角色的时候,可能是在做加法,而喜剧演员则是要做减法。喜剧演员舍去的越多,那么就越容易突出个人的特质,越具备辨识度,越容易被观众记住。
谈论演员,这好像不是属于编剧的范畴,但是谈论演员的角色则是编剧的范畴。而喜剧演员与非喜剧演员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们在屏幕上塑造的角色特征要具备一致性,而且这个特质要明显,要不断的重复这个特质,只有这样这个角色形象才会留在观众的心中。
一、喜剧演员为什么没有大红大紫
开心麻花的演员在几年前就登上了央视春晚,而且最近几年也是央视春晚的常客。加上在今年上半年,开心麻花团队又参加了东方卫视的《欢乐喜剧人》节目,开心麻花的一些演员开始被观众所熟知,但是相对这种顶级平台的曝光率来说,他们好像并没有那么的大红大紫。我这么说,可能会有人赞同,也会有人反对。大概可以划分成两类,喜欢开心麻花的人,会记住开心麻花里面的演员的名字,只是偶尔看看节目的人,可能只见到他们面熟,并不能真正叫出他们的名字。我这样说,一些人仍有不同意见。那么我们看一个对比例子就可以了。
2009年央视春晚,赵本山带领丫蛋和小沈阳初次登上春晚舞台,表演小品《不差钱》。小沈阳一夜成名,一夜爆红。而这之前很多人没有在电视上看到过小沈阳,小沈阳第一次登上春晚,就可以迅速的大红起来。在09年春晚过后,普通老百姓基本没人不知道小沈阳。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你在一些饭馆吃饭,都能听到有人闲聊,聊到小沈阳,还刻意模仿小沈阳,我的中文名字叫小沈阳,英文名字叫xiaoshenyang.比起同样登上央视春晚几次的开心麻花的几个演员,小沈阳只上一次春晚就可以一夜蹿红。为什么?
我们再看另外的一个例子。
范伟很早就登上了春晚舞台,而且作品都很受欢迎。小品《牛大叔提干》、《拜年》、《三鞭子》。在这里面范伟都是扮演的一个乡镇干部形象,大家也非常喜欢他和赵本山的合作。大家都知道他叫范伟,但是,他登上了好几次春晚好像没有到大红大紫的地步。大家仅仅觉得他演的不错而已。
1996年,范伟和赵本山、高秀敏合作演出农村电视剧《夜深人不静》,范伟首次以光头形象出现在屏幕上,扮演一毛不拔的“铁公鸡”。
2001年,范伟和赵本山、高秀敏登上央视春晚,表演小品《卖拐》。范伟以光头形象出现,扮演傻大粗、说话还带地方口音的厨师。《卖拐》大火,范伟随着也大火。在这个春晚小品之后,你可以看到很多人都会在不经意间提到范伟,而且还模仿范伟说话的口音。2001年在电视剧《刘老根》中,范伟又以光头形象出现,扮演“药匣子”一角,“药匣子”这个角色被范伟演活了。而这之后,范伟就没再留过乡长似的背头。留长发之前,范伟必须依靠赵本山才能有合适的机会和舞台。而自己留了光头之后,他自己就可以完全撑起一部戏,他立即变成了一线的喜剧演员。这是为什么?
二、人物特质胜过曝光率
之所以有这个现象,是因为演员的角色特质更加明显了,特质更强了。演员的角色特质越强,越具备黏性,越具备传播力,越能占据观众的认知资源。因此可以这么说,角色特质胜于曝光率。一个具备明显特质的喜剧演员,他本身具备非常强的自传播的能力,他具备可以引爆的优势,具备明显特质的喜剧演员,就像一个非常干燥的炸药包,他如果能够遇到稍微好一点的曝光平台,可以迅速引爆,一夜爆红。而不具备这个特质或者特质不明显的喜剧演员,那么就是曝光率再高,其影响力的提升也会非常缓慢。
大衣哥朱之文,并不是先到了央视才走红的,而是他参加了山东综艺频道的《我是大明星》后,视频被传到网上,然后迅速走红。朱之文只是在一个地方频道的一次演出,就让他迅速走红,他登上的只是一个比较小的曝光平台。朱之文之所以能够迅速走红,是因为他身上的特质非常明显。他朴实的外表跟他洪亮的嗓音产生了强烈的反差,这具备非常强的冲击力,所以他具备自传播的能力。他无需顶级平台就能走红。
喜剧演员角色特质的构建,需要具备一致性,而且是长时间保持的一致性,只有你不断的增强、强化你的特质,观众才会记住你。这一点是与非喜剧演员所不同的。赵本山登上二十几次春晚,基本每次都会穿着那身中山装戴着那个帽子。他登上这么多次春晚了,他为什么不尝试突破下角色,换一身行头,把那身破旧的中山装和破帽子丢掉?为什么年年上春晚,年年都是这一身?这正是赵本山聪明的地方,他花了这么多时间构建起来的角色特质,他不能随便改,一旦改掉,他前期的努力就白费了,他花力气花时间在观众心中构建起的角色形象,会被冲淡,甚至消失。
赵本山的徒弟宋小宝也深谙此道。你看他的表演,他每次出场,只要摆出那副傻傻的表情翻一下眼睛,大家就会笑,他冲人喊:瞅你那损处!然后故作亲近的拍打对方的身体,说:别闹!这些动作和台词,他每次都在重复,但是观众看了依然会笑。因为他已经依靠这些细节把自己的特质构建起来了,他只有做出这样的动作,说出这样的台词,大家才会觉得他是宋小宝,大家才会笑。在《欢乐喜剧人》决赛的作品中,宋小宝犯了个错误,他尝试做出改变,他们的作品《人生》有温情也会让人发笑,但是观众还是觉得不太满意。为什么?因为大家是要看宋小宝的,你把宋小宝打扮的干干净净、整整齐齐、规规矩矩的,观众就觉得这不是自己要看的宋小宝。
喜剧从某些方面来说,是“献丑”的艺术,因此长的偏丑的喜剧演员具备天然优势,而且容易构建起人物特质。这并不是说,不丑的演员就不能当喜剧演员,而是要多花费一些功夫。至少要花心思找到合适自己的特质,并构建起来,一旦构建起这种特质,就不要再改变。
周星驰是个喜剧演员,和赵本山的那些二人转演员相比,他简直是帅呆了。但是周星驰也有自己构建特质的办法,而且他构建起的特质具备统一性。你看看周星驰的喜剧电影,都是那种夸张的表情,瞪大眼睛,张大嘴,说几句夸张的台词,最后来句典型的周星驰的笑:啊哈哈哈啊哈哈哈!假如在一个电影中,把周星驰的这些细节的特征都给去掉,你还愿意看吗?周星驰还是周星驰吗?
在著名营销书籍《定位》一书中,作者强调,新的营销之战不是各品牌之间对于市场的争夺,而是各品牌之间对于消费者心智资源的争夺,谁率先占据了消费者的心智资源,谁就赢得了市场。
喜剧演员其实也是如此,喜剧演员不是单纯的依靠曝光率,依靠顶级的平台就能成功。决定喜剧演员成功的,是喜剧演员在观众心中的位置。谁能够占据观众的心智资源,谁就能够构建起持久的影响力。
喜剧演员想要在喜剧表演的道路上更加成功,想要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如果不着手构建起极强的个人的角色特质,那么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其他有强烈特质的喜剧演员会迅速的占据观众的心智资源。那么在观众心中,就再没有你的位置。如果仅仅是在平台上花功夫,仅仅是在作品上下功夫,而没有在一系列的作品中构建起统一且极强的个人角色特质,那么即便你曝光率再高,你也不会在观众心中留下什么。而一旦你成功的构建起个人角色特质,那么你就是一个引爆点,可随时引爆,可占据观众心智资源,可自传播,可获得持久影响力。
第四篇:优秀员工必备特质
优秀员工必备特质
一,对公司的产品具有寻根究底的好奇心,以强烈的探究欲去弄清
它的真相,并力求创造改进,使产品更为实用可靠。
二,从内心产生对公司、对产品的兴趣和热爱,像热爱自己的恋人
一样朝思之,暮想之。
三,全心全意地投入自己所热爱的工作,不仅把工作当成一种职业
来做,更要把工作当作一种事业来奉献。
四,打破一劳永逸的梦想,树立不断进取的心态。善于捕捉新动向,主动了解新知识,不断地自我更新。
五,用传教士般的热情和执着去感染、去打动你身边的每一个人,包括你的同事、上司和客户。
六,设身处地为客户着想,站在客户的立场上、利益上去考虑和看
待问题,并帮助客户去解决问题。
七,具备强烈的服务意识,以“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作为自己
工作价值的提升标准。
八,时刻倾听客户的声音,不仅要懂得如何了解客户的需求,更要
懂得如何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
九,把产品是否贴近客户的需要放在第一位,不断想办法去研究和
改进产品,更好地满足和贴近客户。
十,跟随公司的目标,把自己的努力融入到公司的发展目标中去,并帮助老板实现他的目标。
十一,在工作中养成积极主动的习惯,主动去做老板没有交待的事,以实际行动把任何事都做得圆圆满满。
十二,不把奖金和薪水作为惟一的目标和工作动力,在工作中获
得经验和知识,才更利于自己的成长。
十三,树立团队合作精神,能与同事友好合作,把自己独特的优
势淋漓尽致地在工作中展现出来。
十四,要与公司同舟共济、荣辱与共,要全心全意为公司工作,要把帮助老板取得成功看成自己的使命。
十五,以高度的洞察力把握时代的脉搏,把握企业的发展方向,比未来快一步,走在时代的前面。
十六,不安于现状,积极进取,主动提高自身的技能,使自己变
得有价值,成为企业和老板真正需要的人。
十七,把工作当作学习的殿堂,以不断的学习来提高自己的实际
工作能力,为自己打造无人替代的个人品牌。
十八,能够掌握推动公司不断向前发展的新知识、新技能,给自
己的职业发展补充新鲜血液。
十九,摒弃墨守成规的工作方式,打破常规,突破传统的思维的束缚,站在创新的立场上,去思考各种问题。
二十,不是被动地等待机会的到来,而是寻找机会、把握时机、征服机会,利用一切机遇去成就自己。
二十一,有机会时,就抓住机会;没有机会时,就以行动去创造机
会。把每一件工作做好,以此来创造成功的机遇。
二十二,积极尝试新的、没做过的事。敢于把冒险精神投入到工作
中去,敢于以冒险来换取成功的机遇。
二十三,乐意接受并且十分珍惜公司提供的不同工作机会,并以此
来锻炼自己、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二十四,醒目地亮出自己,善于抓住时机,在关键时候表现自己的才华和长处,为自己的成功加分。
二十五,尽量地学习公司业务运作的经济原理,学习经营管理之道,让自己成为既懂技术,又懂管理、懂市场的复合型人才。二十六,把目标放在如何帮助企业赚到钱和节省钱上,把为公司创
造财富当作神圣的天职、光荣的使命。
二十七,具有主人翁意识,视工作为事业,事事为企业着想,自觉
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全部智慧和力量。
二十八,视自己为老板,把公司当做是自己开的,以老板的心态去
对待公司,尽职尽责地去做好你所从事的工作。
二十九,积极收集本行业的发展现状、趋势,行业生存条件等方面的资料;密切关注本行业和相关行业的发展动向。
三十,增加对竞争的认识,要有一种比竞争对手做得更好的意识,在脑海里扎下竞争求胜的根,敢于竞争,善于竞争。
三十一,密切注意公司的竞争对手的发展,对竞争对手的产品的好
坏和经营都能努力了解。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三十二,时刻关注竞争对手,从对手处学会更聪明的做法,避免他
们的错误,才能超越对手,战胜对手。
三十三,工作中要学会思考,学会用脑子工作,善于发现问题,分
析问题并妥善解决问题。
三十四,不管做什么事情,一旦有了好的想法、好的主意,就立即
采取行动。马上就做!
三十五,具有时间观念,认真计划每一天,有效利用每一分钟,准
时去做每一件事。做到工作有计划、有重点、高效率。
三十六,与时间赛跑,做什么事都要讲究速度。比别人做得更快,比别人做得更好,才能在竞争中赢得成功的机会。
三十七,向老板提出合理化建议是一个员工应有的责任,只要自己
认为是对公司有帮助的建议,就大胆地提出来。
三十八,把忠诚视为做人之本。忠诚于公司,忠诚于老板,忠诚于
自己的工作,与公司荣辱与共、同舟共济。
三十九,诚实做事,坦荡做人。诚实能使人了解你、接纳你、帮助
你、支持你,使你的事业获得成功。
四十,在与人交往及工作中,珍视自己的信用,将守信当作自己
工作和处世的准绳。做一个值得别人信任的可靠之人。
四十一,不论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都能任劳任怨、勤勤恳恳地工作。
四十二,在工作和生活中提高成本意识,养成为公司节约每一分钱的习惯。处处维护公司利益,让“节俭”成为一种自觉的行动。四十三,对工作倾注全部的热情,把工作当作一种乐趣,以饱满的激情,去行动、去奋斗、去成功。
四十四,将敬业意识深植于脑海之中,敬重并重视自己的工作,将
工作当成需用生命去做的事,并对此付出全身心的努力。四十五,哪怕你是一名普通的员工,做着最普通的工作,只要你担
当起了你的责任,你就是老板最需要的员工。
优秀员工的十大准则 第一,对自己所在公司或部门的产品具有起码的好奇心是极为重要的一点。如果你对这些产品没什么兴趣,你将很快落伍,并被淘汰出局。真的会很快!
第二,在与你的客户交谈如何使用产品时,你需要以极大的兴趣和传教士般的热情和执着打动客户,了解他们欣赏什么,不喜欢什么。你也必须清醒地知道你公司的产品有哪些不足,或哪里可以改进。
第三,当你了解了客户的需求后,你必须乐于思考如何让产品更贴近并帮助客户。成功取决于你对产品、技术和客户需求的了解与关注。
第四,作为一个独立的员工,你必须与公司制定的长期计划保持步调一致。员工需要关注其终身的努力方向,如提高自身及同事的能力。这种自发的动机是需要培训的,但是是值得花精力去考虑的。当然,管理手段是可触发主观能动性。如果你做产品销售,销售指标的完成是检验工作表现一个重要手段。完成指标对销售人员是一件多么兴奋的事啊!但是,若完成销售指标和最大幅度的提高下月奖金及薪水是你惟一的工作动力,你也许会慢慢脱离团队,并错失成功发展的良机。
第五,在对于周遭事物具有高度洞察力的同时,你必须掌握某种专业知识和技能。特别是一些大公司,他们要求员工迅速掌握专业技术。没有人能保证他目前拥有的技能仍适用于将来的工作,所以,好学精神是非常关键的。
第六,你必须能非常灵活地利用那些有利于你发展的机会。第七,一个好的员工会尽量学习了解公司业务运作的经济原
理,为什么公司的业务会这样运作?公司的业务模式是什么?如何才能盈利?员工必须了解导致本行业中企业盈利或亏损的原因,才能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价值有更深入的理解。当然,员工必须学以致用,并将精力放到最可能改进之处。
第八,好的员工应关注竞争对手的动态。我更欣赏那些随时注
意整个市场动态的员工,他们会分析我们的竞争对手的可借鉴之处,并注意总结,避免重犯竞争对手的错误。
第九,好的员工善于动脑子。分析问题,但并不局限于分析。
他们知道如何寻找潜在的平衡点,如何寻找最佳的行动时机。好的员工会合理、高效地利用时间,并会为其他部门清楚地提出建议。
第十,不要忽略了一些必须具备的美德,如诚实、正直和刻苦,这些都是很重要的。
第五篇:谈成功人士
谈成功人士,学成就自我文建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贵州都匀 558000)
摘要:谈乔布斯的人生,回顾自己的现状,学习成功的方法和经验,成就人生中的自我。
关键词:乔布斯人生成功成就知识经验技能苹果公司 谈起别人辉煌的人生,很多人都为之而欢呼、高兴。可又有几个人能安静的坐下来想自己的人生,想过自己的人生需要通过什么来使自己人生更加的辉煌。谈别人易,想自己难。我们耳边很多人都谈别人如何、如何的辉煌,可我更愿意安静下来谈自己人生该学习什么来成就自我。
想成就自我,需要自己不懈努力的学习知识,学习技能(凡是能让自己生活及优秀的技能。)让自己更加的成为通才,然而在通才的同时我们也 需要有一方面的专才。必须适应社会和历史的发展。要想拥有以上的知识和技能,我们需要自己学习,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借鉴成功人士的一些成功的方法以及经验。最后需要我们将自己知道的知识、经验付诸于实践。把知识转化成自己的技能。
下面我们谈谈乔布斯的成就和成功的方法和经验。
史蒂夫·乔布斯(1955-2011),发明家、企业家、美国苹果公司联合创办人、前行政总裁。1976年乔布斯和朋友成立苹果电脑公司,他陪伴了苹果公司数十年的起落与复兴,先后领导和推出了麦金塔计算机、IMAS、IPOD、iPhone等风靡全球亿万人的电子产品,深刻地改变了现代通讯、娱乐乃至生活的方式。2011年10月5日他因病逝世,享年56岁。乔布斯是改变世界的天才,他凭敏锐的触觉和过人的智慧,勇于变革,不断创新,引领全球资讯科技和电子产品的潮流,把电脑和电子产品变得简约化、平民化,让曾经是昂贵稀罕的电子产品变为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乔布斯曾经有过一些特别之处,如在经营方面和创新方面使他能带领苹果公司走过了数十年的风风雨雨。让不景气的苹果公司有今天的成就,使世人为之成功而感慨。那么我们先学习下乔布斯的经营理念和创新理念。
经营理念:
一、与竞争对手合作。你能想象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合作的景
象吗,当然不能。然而,苹果与微软这两个老冤家在1997年却建立了合作关系,这委实令人诧异。在苹果经历了12年的经营亏损后,乔布斯需要很快为苹果注入新的资金。因此,他开始向比尔.盖茨寻求合作,盖茨最终向苹果投资了1.5亿美元。
二、开发亮丽性感的产品。作为一名伟大的推销员,乔布斯深
知产品外观美感的重要性,他也意识到苹果产品看起来已经过时。乔布斯在1998年苹果的一次会议中表示,“你一直公司现在的问题是什么吗?公司的产品外观非常糟糕,没有一点性感美学元素在里面。”如今,苹果开发的产品个个性感十足。
三、变革原始的商业规划,树立新的发展蓝图。苹果最初只是
一家生产电脑的公司,乔布斯知道如果公司要想取得真正的成功,就必须改变这种单一性。后来,苹果MP3,iPhone,iPad等相继问世,取得了巨大成功。乔布斯也在2007年将公司的名字从Apple Computer Inc.改为Apple Inc.,这也象征了公司的更新更广阔的发展蓝图。
四、开创新的解决方案来逾越看似不可逾越的障碍。过去很长
一段时间,很多销售商都没有足够重视苹果产品。乔布斯是如果解决这个问题的呢?他开创了苹果商店。现在苹果商店已经遍布全球,成为该领域的佼佼者。
乔布斯的经营理念远不止这么几点,我们只列举几点,学习他的一些成功之处,他敢于打破常规,与对手合作,达到互利共赢,在这基础上发挥自己的长处来进行创新,对公司进行变革、重新规划,使一种新生的希望种子在他得手中发芽和成长。我曾经看到了乔布斯的创新,我个人认为是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细节和日常
需要,从而改变产品的设计需求和品位。把看似无用的东西转化为有用,使自己的产品更加具有竞争力,以至于成就自我品牌。了解乔布斯的一些成功方法和经验,我们应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多留意周围的事物,从细节入手,将我们学习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来付诸于实践,让我们将学习到的知识转化为属于我们生活的技能,使我们在当今的社会中更加具有竞争力,也希望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能为国家做出一定的贡献。
常听见人们诉说着人生苦短,可在短暂的时间里我们如何实现自我,和展现自我,让自己活得更有意义和价值。乔布斯曾经说过:“你的时间有限,所以不要为别人而活。不要被教条所限,不要活在别人的观念里。不要让别人的意见左右自己内心的声音。最重要的是,勇敢的去追随自己的心灵和直觉,只有自己的心灵和直觉才知道你自己的真实想法,其他一切都是次要。我觉得人生就是要为自己活着,为自己的理想去奋斗,让未来的自己觉得我们的这一生没有白来世上走一遭。
回想到现在的我们,我们即将走出校园去实习,满怀希望的去寻找我们以后的出路。对于毕业班的大学生,我们应该更加的坚信我们能适应社会,将自己学习的知识来服务于社会。
参考资料:
http://baike.baidu.com/view/226002.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