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易安



第一篇:读易安

读易安

夜临西窗,如水月华静静地泻在薄雾笼罩的楼台上,那一弯近水靠台的清月似易安美丽的倩影,在水中,在梦中悠悠的飘荡„„

哦,易安!你是史册里深藏的墨迹,带着无法言说的美丽和忧愁,暂出一朵淡雅清丽的奇葩,在大宋词坛上一枝独秀,艳压群芳,你的才华和智慧铸就了南宋史上最美的诗章。

你就像一部书,让我忍不住一读再读„„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情思,两处闲愁。”“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倚门独望的易安啊,你竟能把离情别绪,相思之苦诠释得如此淋漓尽致,我明了锁在你眉宇间的不只是淡淡的哀思,还有那一缕“剪不断,理还乱”的愁绪。

你就是一册史,让我忍不住一翻再翻„„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孤独无助,飘零南国的易安啊,你竟能用一颗支离破碎的心连缀出大宋兴衰的诗史,我明了你心房里有对夫君赵明诚的不尽思念,更有那往事如烟,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悲怆与凄凉。

你就是女人中的伟丈夫,让我忍不住一仰再仰„„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纤弱无骨,娇柔无力的易安啊,你竟能以所向无惧的姿态使项羽般的凛然风骨,浩然正气,充斥天地之间,让须眉徒然变色,叹惋折服。我明了你的骨子里透着一种“可杀不可辱”、“死不惧而辱不受”的英雄豪气,更有对那种临难脱逃,苟且偷安者的鄙夷与不屑。

„„

读易安,赏易安,也许诗人们爱易安并非只因为她的才华横

溢和高贵典雅;诗人爱易安也并非只因为她天生丽质和出身名门。而

是因为她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绝代芳华,是淑女才女的绝唱。我曾一度

怀疑:为什么被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不是易安?论相貌、论资质、论品行、论才智,易安都不在话下,她虽不是深宫中的后妃,也不是大漠中的郡主,但她出身名贵,大家闺秀,历史不应淹没她的美。然而当我再细细品读她的词、她的韵美、她的气节、她的心志,豁然明白,易安的美不是停留在肤浅的层次上的,她的美是一种博大的深邃。我认为若是有“中国古代四大才女”的称谓,易安首选无愧!

合上书,我仿佛读懂了易安。

哦,易安!是你让我饱读了书海中最精华的词韵;是你让我感受

到人性中最美的柔情;是你让我收获了生活中最真的感动!我将永远

铭记你——美丽的易安!

第二篇:锡易安讲话

锡易安讲话

我们这次来的名誉是中央第二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巡回检查组,到各地重在调查研究,中央给我们的三项任务,一是巡回检查组第一批先进性教育的巩固成果,扩大成果,报告成果情况,整改情况,巡回检查组第二批先进性教育在各地的开展情况。二是加强调查研究,深入基层和实际,提出意见和建议,所以这次重在间接指导。因为在第一批教育搞好的基础上,各地省市县党委都有领导能力,现在到省区、地市、县级都建立了健全的组织机构,完全可以担负起领导第二批教育的责任。三是抓实情,讲实话,按中央提出报告特别是调查研究一些带有苗头性趋向问题,要发现好的经验、好的材料、好的做法,起个宣传总的推广作用,总之就是协同各地方党委,搞好第二批覆盖面最广的这样一个先进性教育活动。第六个组织负责湘、贵、滇、黔四个省,在这以前我们已经去了湖南、贵州和云南三省,粗略的了解写了一个粗浅的比较,在南宁的时候我跟区委几位领导交换了意见,谈了我们的看法,总的觉得广西党委对这项工作很重视,领导到位,组织得力,第二批教育声势大、宣传好,而现在干部带头的基础上,组织二干干部下乡,已经在全区内广泛的发动起来,区委领导也特别提到 1

了在某些基层做得不错的,走在前头,做为引导、做为典型,调研点的地方,比如说我们百色的田阳县今天上午都看到了,尽管地区的情况不一样,但是实际证明只要重视都是抓得有声有色,先进教育活动我是在北京参加的,也负责组织我们这个系统的先教,这先教给我的印象很好,你看我写的心心教育,在正面教育,跟“三讲”教育的压力太小,那时候我们写的一个忠于干部还有一个检查通过,督导组给我讲“三讲”的工作,但我后来发现整个北京市几个常委都这样写,要求是比较严格的,重点在纲。这次全党的教育活动,要求把干部放群众中去,带头身体力行的进行,不象过去那样村干部运动重点需要下楼、检查群众才能通过,不是这样。作为平等的一员参与到群众中去,所以干部自身带头跟群众一起参加是这次教育活动的重要特点。即使是流动党员也要在所在支部参加,按照要求我们在面上作粗浅的了解,第二批是比较好的我觉这几省,好就好在体现了落实中央的精神,贺国强同志在我们走来以前动员阶段要求我们要看“五看”,要看群众的发动程度,所以群众发动的程度、覆盖面的广度当然是我们这次最重要的一个,因为这次先进性教育的第二批占我们全党的50%以上,第一批大概是1000万到在1010万党员,第二批是3000多万党员,全党6800多万党员,第二批覆盖面52%。会后我们要看“五

看”的要求就是:一要看政策措施是否得力;二看领导是否到位;三看党员同志是否积极参加;四看突出问题是否得到有效解决;五看人民群众是否真正的满意。打从“五看”从头至尾的衡量我们教育活动的成效,是否过场了还是在取得实效下功夫,第二批开头是好的了,俗话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从初期的检查来看是比较全面的,我觉得体现了中央的要求,就领导带头了、党员积极参加了,也有适当的综合措施,这需要你们进一步衡量这措施是否合理,有的很具体的党员要求带头做得很具体,对包括普通在内的党员需要党员怎么要求,医院党员怎么要求,其余党员怎么要求,有的企业就把先进性教育发挥党员的先进性、增强党组织的先进性、增强执政能力、提高巩执政地位,最后落实企业指标先进性,这个生产经营的成绩,有些企业比如钢铁企业,它经过几年的钢铁的大好时期这几年很赚钱,但是现在面临国际竞争的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今天钢铁涨价百分之一点几,原村料涨价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而国际上分析雪莲和中国干,我们生产的外贸意识很强。今天你们注意到在电视里一种非常有声势现宣传关于阶级社会的问题,换一个话题就是关于我国生产的发展,已经面临一个关键时期,我们的能源资源国内十分缺乏,但是我们耗费的又非常巨大,我们生产好几个项目都在世界上占第一位,占世

界上总量大部分在中国消耗,在铁矿石、铜矿石、石油,石油我们要进口9000多万吨到1亿吨,今年我们还要增加,石油价格从原来二十几美元、三十几美元、最近又涨到五十几美元甚至超过六十几美元每一桶了。现在有时候同志感到石油价格差不多涨一块钱一升了,所以关系到广大人民民生的问题,对于各界领导同志关系到你所领导事业的发展,国计民生啊,所以讲增强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怎么样领导国民发展,这不是一个空头口号的问题,我们查摆得很及时,扎扎实实与社会形成并列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形成措施来落实,所以再来领会我们的先进性教育和先进性教育要取得实效下功夫,我觉得不难理解。为什么党要讨论这个党性全党性教育活动。那么结合梁书记所介绍的情况和梁副书记陪我看的两个县的情况,我提出几点,一个就是加强学习动员。课时学习要求,大力提高学习教育活动,学习教育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认真对待

第一阶段工作而言,我们是用力在检查,各地市县都是在第一阶段,第一阶段都是在动员、发动到讨论、提炼主题要求,都在落实覆盖面,就是一个都不要漏,流动党不能够遗漏,所有组织都要覆盖,该参加的都要参加,这种参加不是强制性参加而是真正主动性的参加,当然各自有各自的官代,谁都不闲着,当然要真正把这项学习教育活动发挥首要的会议上,要自己认

真学习才行,学习自己才行、自己又不想学,谁也强迫不进去,谁家都有孩子,你就看看孩子就知道了,反正大家都有理由,忙有忙的理由、闲有闲的理由,忙的说生产顾不上,公司矛盾特别突出,闲的说放假要出去旅游,也很难学习,所以都要解决不同的问题,所以归根结底还是要增强自觉性的问题。忙了生产急,闲了乃到整个停产了,说学习也找不到,出去打工还可以,在家等待,所以我觉得还是用各种办法把大家组织起来,联系到位,特别是要认真学习,这是为他自己、这是为他作为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所必须应该做的一步,同样的个把时间又不长,每期三个月左右,还是要下一点决心,就象学生高考一样,含辛茹苦,咬咬牙,大家考完了才算数,所以继续学习要落实。二是加强分类指导。明确岗位的要求在取得实效的基础上,取得实效也要始终贯穿指导思想,这个时期要认清这个意义,提高认识,而且找出差距的一个问题出来,这些覆盖面广也反映着同样的要求,四句话:对各行各业应该有不同的要求,

第三篇:易安易安

易安易安,何易而安?

--读《李清照诗词选评》有感

李清照的作品,不仅题材不是单一的,体裁更可谓诗词文赋兼擅,欢愉之作亦工,悲苦之篇尤胜。当然,李清照作品的多姿多彩,是为其饱尝人间甘苦的坎坷人生所决定的。她一生经历表面繁华、危机四伏的北宋末年和**不已、偏安江左的南宋初年。从优裕走向苦难的现实生活,使她酿就了一颗千回百折的词心和诗意。本文尝试分别从李清照早期、中期、晚期的作品中一窥其思想情感的变化。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南宋女词人。她主张词“别是一家”之说,词风独特,被后人称为“易安体”。作为婉约派的杰出代表,李清照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她的诗词也广为流传。后人把李清照和辛弃疾并称为“济南二安”。明时杨慎《词品》所言“宋人中填词,易安亦冠绝,使在衣冠,当于秦

七、黄九争,不独争雄于闺阁也。”便是对李清照的极高赞扬。然而,这样一位大才女,却饱受命运捉弄,从年少快活到欢喜嫁人,再卷入政坛乱世,家破人亡,零丁孤苦,颠沛流离,竟不知这跌宕的一生究竟是成就还是压抑了她的才情。

一、早期:活泼俏皮,天真烂漫

李清照出身名门书香之第,父亲李格非官至礼部员外郎,母亲为元丰宰相王珪之长女。家庭中浓厚的文学气氛,对于培养她成为一个具有很高文化修养的人,是一个十分难得的条件。因为母亲早亡,父亲便格外疼惜这唯一的女儿,李清照也因此生活得无拘无束,养成了“倜傥有丈夫气”爽朗性格,早在及笄之初就四处游赏,并初步展露出过人的文学才华,留下了《如梦令》等脍炙人口之作。“尝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耦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每每赏读这首小令,总让人有一种沁人肺腑的清新之享。想象着那酒醉的少女摇摇晃晃乘上小船,却误入一片荷花之中,船桨一划,几只受到惊吓的鸥鹭慌乱中展翅而飞,我猜想此时的少女肯定发出了脆铃般的笑声。而在另一首词《点绛唇》中,我们又深切地感受到了一个待字闺中的少女的真实心态。“蹴

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湿,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划金釵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全词风格明快,节奏轻松,仅用四十一个字,就刻画出一个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却又矜持的少女形象,可谓妙笔生花。可见,少女时代的李清照是如此自由快乐,充满灵性。

二、中期:愁肠绵绵,思情悠悠

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十八岁的李清照和二十一岁的赵明诚喜结连理。一个择婿如愿,一个好梦得圆,他们不啻于有情人终成眷属,缔结了一段令当代和后世不胜艳羡的“夫妇擅朋友之胜”理想姻缘。此时的李清照可谓自视清高,时而说“造化可能偏有意„„此花不与群花比”(《渔家傲》),时而又云“自是花中第一流”(《鹧鸪天》)。然而“花无百日好”,仅在婚后第二年,由于党争加剧受到诛连,李父被罢官幷遣返原籍,赵明诚也身处困境,恩爱夫妻不得不分居两地,一个“愁”字悄然来到词人词中。且闻那“红藕香残玉覃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作者由云间翱翔的大雁而想及锦书,将苏轼雁足传书的典故巧妙地融化于词中,自然妥帖,细致地刻画了一刹那间的思维过程。结尾三句,反复咏叹抒发了难以排解的相思之苦。再听那“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在这两首词中,词人一改往昔活泼俏皮的感情色彩而变成了愁绪惨淡的思妇。对丈夫的思念,对未来命运的感喟于她的折磨,犹如风霜对“黄花”的侵袭,党争的忧虑给李清照带来的体损神伤,就像“黄花”将在风中枯萎一样。

三、晚期:凄苦沧桑,欲说还休

南渡后的李清照可谓灾难不断,由于金兵入侵等原因,她不得不流寓浙东。江南风光旖旎,也许并不输给北方的壮丽,然而此时的她,心中已积聚了太多太多的悲哀与愁苦,丧偶流寓,“颁金之诬”,再嫁离异,诉讼系狱等等。挚爱的国家,山河破碎,“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挚爱的丈夫,天人永隔,“那堪永夜,明月空床”。一代传奇女子,只能在风俗殊异的他乡,寄托自己飘零的晚年情愁,纵使才华未老,也只能化作哽咽的泪水,正如《武陵春》中所吟:“风

往沉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在旧时代,女子的命运主要是又三个男人决定的:父亲决定女儿的贫富贵贱,丈夫决定妻子的苦乐酸甜,儿子决定母亲的贵贱安危。而李清照的母亲早亡,父亲仕途坎坷,她受到的庇护很有限,她与丈夫虽传有不少甜蜜佳话,实情却是与其同甘者日短,共苦者时长。她中年丧夫,既无子嗣又遭国破家亡,晚年流落他乡,不得不感慨,虽为“易安”,却实难“安”,已不是“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孤船儿》)所能表达出来的了。那一声“肠断与谁共倚”也只能消逝于苍茫寂寞的年岁里~

第四篇:永远的易安情感美文

清月

历史虽已远去,但似乎又离我们很近,仰望苍穹,繁星点点,璀璨夺目,那一颗最亮的就是你易安。

你生长在一个富有诗书传统的家庭,优越的生活给了你活泼开朗的性格,良好的家庭教育使你具备了文学的天赋,细腻的情感、敏锐的洞察力、少女的情怀使你脱颖而出,压倒众芳。一首《如梦令》流传了几个世纪,“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优美诗句让人久久难忘,那欢快的笑声、急促的动作,仿佛呈现眼前、回响耳畔。“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多么羞涩的脸庞,多么多情的少女。流光如水,渐渐地,你沐浴在了爱情的温泉中,享受着一种异样的快乐。

如蜜,甘甜可口;婚姻如酒,芳香浓郁。你从一个大家闺秀变成了一个多情少妇,青州十年对你来说是快乐的、难忘的,“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多么浪漫幸福的生活。然而长久的分离,使你饱尝相思之苦,“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思念不断,愁绪千缕,人儿消瘦,何等的痴情,何等的辛酸。尽管生活多磨多难,但你还是挺过来了,用自己的执著见证了爱情的伟大,用自己的坚强编制着美好的生活。

金兵入侵,战火四起,你带着丈夫遗留下的金石文物辗转流离,漂泊异乡,寓居江南,面对动荡的时局,面对丈夫的逝世,你是不幸的,但正是这重重磨难使你在词的创作方面达到一个新的境界,“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寄寓了你那浓浓的故国之思,有家难归的悲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凄凄”多么凄凉、多么悲怆的诗句。永远荡漾在历史的长河中,永远书写在历史的天空里。

作为一个女性,你是伟大的;作为一个词人,你是杰出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是你那“乘长风破万里浪”的英勇和豪迈气概的真实写照。易安,一个多么富有哲理的名字,它永远是坚韧的代名词。

巾帼不让须眉,你不仅是一个时代的骄傲,更是整个中华民族的骄傲,历史的天空因你而绚丽,文学的海洋因你而长流。

时代不会忘记你的杰出;人民不会忘记你的卓越;天地悠悠,几度春秋,山河依旧,绿水长流,岁月有情,落花有意,永远的星空,永远的易安。

第五篇:梦回大宋见易安

《梦回大宋见易安》

梦回大宋见易安

作者:胡振义 生(画外音)(李走上舞台,款步,翻书、似读而无声):那夜,读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读着读着,我误入梦中,见了一会李清照。李(上)(淡淡忧愁):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归时,月满西楼„„ 生(上)(轻快):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和拍而空吟,似有感动状)李:(似梦忽醒,寻觅)谁在吟我的《一剪梅》? 生:(惊异)您的《一剪梅》?那您就是这首《一剪梅》的作者——易安居士喽? 李:(审视)正是。你是谁? 生:(惊喜)易安居士,您让我找的好苦啊!晚生这厢有礼了。(作揖)我是您的铁杆粉丝。李:(疑惑)“粉丝”?!没听说过。什么是“粉丝”? 生:(高兴)粉丝——就是非常想成为您知音的人。无论路有多远?时间有多久?但我们的心是相通的。李:(质疑)既然你说我们的心是相通的,那就请你对我这首拙作《一剪梅》予以雅正!生:(高兴中带着些许的兴奋)雅正——

不敢当!

我喜欢易安先生您的词,是因为您的词都是情感的真实流露,不是华章美词的堆砌。读您的词,仿佛在读一个真实的生命。李:(感叹、欣喜)人生难得是知己!(握手)

短短三言两语就道出了我的心声。知我者除我的夫君明诚外,今天又多了一个你。赵(上):(爱昵)爱妻又在说我什么呢?

(疑惑)这位是——? 李:(自得)这是我的又一位知音。生:(惊喜)那您就是江宁府的“一把手”、易安先生的夫君赵明诚大学士? 赵:正是。

生:晚生拜见赵大学士。(作揖)

《梦回大宋见易安》

赵:你称吾妻为“先生”,是何意? 生:在我们那女生个个都是“李清照”;(自豪)多数男生似江淹(惋惜)。男女平等了!“先生”也不是男生专用的了!赵:(惊异)啊!你那哪里是“平等”,分明是 “阴盛阳衰”,不是吗? 生:(转移话题)不说这个了。我早就知道赵大学士是著名的文物收藏家,尤其是喜欢收藏历代名人的原稿。晚生万望赵大学士能不吝惜,让我也一饱眼福。赵:(自豪、吝惜状)我收藏的名人墨宝可都是价值连城噢!一般是不向外人展示的。生(急切、热烈):我久慕两位先生的美名,穿越了883年的时空隧道才来到这江宁府邸。十二万分的希望赵大学士您能满足我这份求知的热情„„

李:夫君,她也是我的知音,你见她如此至诚,你就让她看看吧? 赵:那好吧!那你想看哪一方面的?

生:诗词原稿真迹。一定是真迹,赝品我可不看。

赵:我这绝对没有赝品。看我的收藏,你可一定得小心!弄坏了,你可赔不起!

【生:遵命。

赵:(边走边做解说)

这里存放的是碑帖拓本!

这里陈列的是青铜礼器!

这里摆放的是玉器精品!

这是汉魏书简!

这是历代名画……

生:真是大开眼界啊!这里的许多东西是我从未见过的,甚至是从未听说过的。

唉!我国的古代文明真是美轮美奂、绝妙无比呀!赵:到了。】

赵:你想看谁的? 生:李白的。

赵:这是太白先生的《宣州谢朓楼饯别》诗的原稿真迹。生:这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首唐诗。(指卷而深情地诵读)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李:(感时伤怀而吟)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赵:(读出豪放)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梦回大宋见易安》

生:(读出感叹)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赵:(高亢、嘹亮)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合:(各自读出各自的风格)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忧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生:真是诗如其人,书法也如其人。易安先生您说是不是?

李:李青莲无论是诗,还是字,都表现出他情如狂涛漫卷,笔若天马行空的个性特点。

(生欲伸手抚摸)赵:休要动手!(生缩手,站立)

(对观众)现在太白先生的书法可太值钱了!去年的秋季拍卖会上,都拍出过一字千金的天价„„

李对赵:莫失君子风范!别张嘴闭嘴都是钱!(生继续观赏,忽觉眼前一亮)生:这不是李白的《忆秦娥》吗?

(诵读到)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合(生牵李手):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李:(沉吟、品味)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真是太白气象,遂关千古登临之口。生:(不解)易安先生是什么意思? 赵:(自豪)她说李太白这篇作品是千古绝唱,永远没有人能超过他。生:(似有疑惑)永远没有人能超过他?

(略作思考,似忆起什么)或许不一定。(人们常说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强;后生可畏啊!)

赵:没有人能超过他,那是肯定的。(无论是曹孟德、曹子建父子,还是二谢,还是陈子昂、杜牧、温庭筠,还是本朝的范文正、欧阳文忠、苏东坡都没有与这相匹敌的作品„„)

(对生)你怎能说不一定呢?

(对观众、似有激动)不一定意味着这件收藏的大幅贬值!如果不说出个所以然来,我定然不饶你!

李:休要激动!保持君子风度。暂请她说一说,别太多考虑你的收藏是否升值的问题。

生:我吟一首和李白这首是同宫调的词,供二位把玩一番。

《梦回大宋见易安》

赵:快快吟来!生:(深情吟诵)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李、赵:(行吟、品味)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李:好词、好词!非绝世之奇才、万古之奇志,不可有此种境界也!世人称我为“一代词宗”,面对此词,我汗颜啊!赵: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奇绝壮绝!不知作者为何人?快告诉我,我一定去高价收购他的作品。

(对观众)告诉你们,这位作者的作品一定有巨大的升值空间。

(对生)请快快告诉我? 生:真想知道么? 赵:那还有假!

生:那你就让我多看一些名人真迹吧!(仔细欣赏)

【生:噫!你这怎么这么多苏轼的诗词原稿呢?

李:晚生可能不知,东坡先生是家父李格非的老师。家父李格非是“苏门后四学子”之一。生:噢!

(拿卷而读)“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这是“会弯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这是“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这是“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这是——】

赵:为了表达我的诚意,下面请你欣赏正在做全国巡演途经此地、李龟年嫡传弟子的再传弟子的弟子、梨园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