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3号文库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计算机技能训练》课程的学习体会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计算机技能训练》课程的学习体会



第一篇:《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计算机技能训练》课程的学习体会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学习体会

班级:计算机092学号:姓名:成绩: 摘要:学习了一个学期,这本书除了介绍最前沿的各种计算机硬件设备、最新的计算机的组装与维护技术、最流行的软件安装设置和最实用的系统性能优化等常规知识外,还着重介绍了windows vista操作系统和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计算机性能测试与优化,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维护与故障处理技术等。在书的最后安排了“虚拟机”软件vmware workstation 的安装、设置及使用方法介绍,使用该软件可在不破坏原有系统的前提下完成各种实验,提高了教材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此外,每章配有丰富的“相关资料”和生动的实训项目,我可以通过查询各种网络资料丰富学习内容,并通过实际训练巩固所学知识,增强动手操作能力,从而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关键字:计算机、组装、维护、技术实训

正文: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这个课程学了8周了,通过这个学期的学习后,我觉得受益颇多。下面来谈谈我对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方面的认识。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基础课程,基本内容大致分为8个独立的项目,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训,现分别说明。

(一)计算机硬件系统:

硬件系统是指构成计算机系统的实体和装置(即用手能摸得着的计算机实物),如机箱、主板、内存。硬件系统通常由CPU(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接口设备五个部分组成。下面从计算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入手,简单地谈谈这些硬件的功能及选购。

1.CPU:

CPU是英语“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的缩写,CPU一般由逻辑运算单元、控制单元和存储单元组成。在逻辑运算和控制单元中包括一些寄存器,这些寄存器用于CPU在处理数据过程中数据的暂时保存。CPU(核心部件)主要功能:运算器,控制器。CPU就是通过这些引脚和计算机其他部件进行通信,传递数据,指令。目前主流的CPU供应商有Intel公司和AMD公司的CPU(详细种类及型号请读者自己到网上查询)。相比之下,AMD的CPU在三维制作、游戏应用、视频处理方面比同档次的Intel处理器有优势,而Intel的CPU则在商业应用多媒体应用、平面设计方面有优势;在性价比方面,AMD的处理器略优于Intel的。

在选购时,要避免买到假的CPU,要注意看封装线、水印字和激光标签是否正规。对于普通用户而言,购买时最好选择推出一年到半年的CPU产品。

2.主板:

主板是安装在机箱内的一块矩形电路板,上面有计算机的主要电路系统,主板上的扩充槽用于插接各种接口卡,扩展计算机的功能,如显卡、网卡等。对于一般用户而言,选购主板时应优先挑名牌大厂或售后服务好的产品。选购时,还要观察主板的包装及板材质量:先观察包装是否正规,是否有防静电袋,然后要仔细观察主板体,主板体的厚度一般在3-4mm左右。在此前提下,选厚着为宜。

注意,主板上芯片的生产日期(如9452为94年第52个星期)不宜相差太大(最好不要超过3个月),否则将影响主板的性能。

3.内存条:

内存条是用来存放计算机正在使用的(即执行中)数据或程序。我们平常据说的动态内存(即DRAM),指的是当我们将数据写入DRAM后,经过一段时间,数据会丢失,因此需要额外设一个电路进行内存刷新操作。也就是说它只是一个临时储存器,掉电后数据会消失。目前主流内存容量为1-2G,工作频率为800MHZ以上。内存条的印刷电路板(PCB)最好是6层。另外,好的内存条表面有比较强的金属光洁度,部件焊接也比较整齐。选购内存条时也要挑大厂家及售后服务好的产品。

4.硬盘:

硬盘是计算机的数据存储中心,我们所使用的应用程序和文档数据几乎都是存储在硬盘上,或从硬盘上读取的。它包括存储盘片及驱动器。特点是储存量大。硬盘是计算机中不可缺少的存储设备。目前硬盘的容量一般为250-320G,缓存一般为2-16M。选购硬盘时,要注意硬盘接口类型应与本人的计算机相匹配(现在市场的主流接口是 SATA接口)。选购时,注意区分“行货”与“水货”。辨认“水货”的方法是:首先看防伪标签是否正规;其次看硬盘体和代理保修单上的编号是否一致。

5.光驱、刻录机:

此类硬件平时可以插入光盘,用以存放数据。光驱或刻录机对稳定性及缓存的要求较高,因此,选购这类硬件时优先挑选大厂家(如索尼、明基、三星等)的产品。选购时还要注意硬盘的接口类型与自己的计算机是否匹配。

6.显卡:

显卡也叫显示卡、图形加速卡等。主要作用是对图形函数进行加速处理。显示卡通过系统总线连接CPU和显示器,是CPU和显示器之间的控制设备。实际上是用来存储要处理的图形的数据信息。目前主流显卡的显存为512MB以上,接口一般为PCI-EX16型。显卡生产厂商主要有华硕、技嘉、昂达等。在选购显卡时,注意显存要与主机性能相匹配(位宽选128 bit以上为宜)。并且要优先选择大厂家生产的或售后服务好的产品。

7.网卡:

网卡是将计算机与网络连接在一起的输入输出设备。主要功能是处理计算机上发往网线上的数据,按照特定的网络协议将数据分解成为适当大小的数据包,然后发送到网络上去(目前多是主板集成)。由于不同类型网卡的实用环境可能不一样,在选购时应明确网卡使用的网络及传输介质类型、与之相连接的网络设备带宽等情况。优质的网卡均采用喷锡板制作,其裸露部分为白色;而劣质的画金板网卡的裸露部分为黄色。另外,对网卡的MAC地址(即ID编号)的辨别是了解网卡优劣的最好方式。正规厂家生产的网卡的MAC地址一般为一组12位的16进制数(前6位为厂商ID,后六位是厂商分配给网卡的唯一ID)。购买时,如发现商家所给网卡上标注的MAC地址相同,那么,肯定是劣质产品。最后,还要看产品的做工工艺。做工工艺的优劣体现在网卡的焊点、金手指及挡板等上:优质网卡的电路板焊点均匀干净,金手指及挡板规则且有光泽,各元件分布合理且紧凑。

8.声卡:

声卡的主要功能是处理声音信号并把信号传输给音箱或耳机,使后者发出声音来的硬件。声卡的选购同网卡、显卡的选购有些相似,都要选大厂家及售后服务好的产品,还要注意接口类型是否与自己的主板相匹配。显卡的音质是判定一块显卡好坏的标准,其中包括信噪比、采样位数、采样频率、总谐波失真等指标。目前声卡的信噪比大多达到了96db,采样位数为16bit以上,采样频率为44.1kHZ以上(值越高越好)。理论上44.1kHZ就可达到CD音质。此外,选购者如果只是普通应用,如看看CD、玩一些简单的游戏等,选购一般廉价的声卡就足够了;如果是用来玩大型的3D游戏,就一定要选购带3D功能的声卡,因为3D音效已经成为游戏发展的潮流,现在所有的游戏都开始支持它了。

9.电源:

电源是对电脑供电的主要配件,是将AC交流电流转换成直流电压的设备。电源关系到整个计算机的稳定运行,其输出功率不应小于250W。电源的选购要注意品牌、电源的输出功率、认证、包装等。

实验1.微机硬件认识与安装

通过理论讲解,我们对计算机的主要硬件(主板、内存、CPU、硬件、光驱、显示卡、显示器)的性能指标,工作原理有一个感性的认识,通过计算机组装实验室的清华同方机型进行拆装,明确目标、拆装顺序、拆装过程中的注意点;在此熟练的基础上,老师给予指导,进行分组实验,经过教师检查,方可上电。我们既掌握了计算机组装的步骤,又能接触到新产品,不至于用到的都是过时产品。

实验2.BIOS设置及应用

经过BIOS基础和CMOS参数设置,了解都了BIOS的基本知识和CMOS的关系,并对BIOS自检和故障排查,掌握微机启动的全过程、掌握了POST上电自检过程和BIOS的维护技术。还有BIOS升级与备份,掌握了BIOS的备份和升级方法,加深了对BIOS的认识与应用!

实验3.操作系统安装与维护

我们选择了安装Windows XP SP2操作系统,了解了计算机操作系统应具备的最低硬件配置;了解安装系统软件前应做的准备。掌握了安装操作系统时的分区操作和文件格式的选择;掌握了安装操作系统时的方法、注意事项和操作步骤。并对驱动程序进行查看和安装,了解了驱动程序的作用,学会如何查看驱动程序的信息,掌握了安装驱动程序的方法。

实验4.计算机的性能测试与优化

我们用SiSoftware Sandra Standard进行系统的性能测试,掌握和理解了SiSoftware Sandra Standard的使用方法和测试结果。还有使用了360安全卫士维护系统,学会用该软件维护操作系统。还有注册表的使用,了解了注册表的使用方法和结构还有用系统注册表优化系统性能的方法。

实验5.计算机的硬件维护与故障处理

首先我们接触到了硬盘维护常用软件,掌握了硬盘碎片整理及磁盘差错工具的使用;掌握了诺顿磁盘医生和Easy Recovery的使用。还有系统测试软件的应用,掌握了CPU-Z、SiSoftware Sandra和3DMark05的使用,了解测试数据的含义。

实验6.计算机的软件维护和故障处理

我们对计算机启动问题做了分析和模拟,了解计算机启动到操作系统的全过程,掌握了计算机启动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并学会分析处理。

实验7.系统备份与恢复

我们学习了虚拟光驱Alcohol 120%的使用,掌握了虚拟光驱的原理和虚拟光驱的使用方法。后来我们可以熟练地运用虚拟光驱。并运用了Ghost进行系统备份实验,掌握了Ghost的基本使用方法和原理。最后我们分析和查杀计算机流行病毒,了解计算机最新流行病毒的相关情况,学会分析病毒情况并找到有效地解决方法,学会使用杀毒软件及各种杀毒方法,掌握对于计算机病毒的预防方法。

实验8.数据备份与恢复

我们学会了对系统重要数据的备份,像系统注册表、BIOS数据、CMOS数据及硬盘分区表。还有对驱动程序和系统输入法词组的备份。

总结: 我们不仅要学会对计算机的使用,更重要的是当计算机出现问题时会及时修理和维护。“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只有通过学习和实践,我们才能获得更丰富的硬件知识和软件应用技巧,我们才能真正掌握计算机,是我们对计算机的运用更加熟练。

一个学期的学习让我懂得了很多,从外部到内部对电脑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在电脑出现故障时,我能运用我掌握的知识发现和解决问题。我感谢这门课程和教师!

参考文献:

[1]《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技术实训教程》,李恬,清华大学出版社

[2]《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标准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倪宝童

[3]《计算机组装与故障维修》,高等教育出版社,李绍中

[4]《计算机软硬件安装与故障维修实训教材》,科学出版社,尤克

[5]《计算机硬件故障安装与维护解决方案》,机械工业出版社,孙峰

[6]《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北京大学出版社,李智伟

[7] 百度知道

[8] 中关村论坛

[9] 《电脑爱好者》

第二篇: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总结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总结

教这门课程首先要使学生知道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的重要性,这门课程是中职生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主干课程。现在的计算机越来越普及,无论是从事软件维护、计算机维修,还是网络管理,就算是为了自己以后能够买一台电脑,选购不会上当受骗,自己能够安装和维护,也要悉心学习。

计算机的组装与维修是一门理论性、基础性、应用性很强的课程,要学好首先就要教育学生要有学习的韧性,不怕吃苦不怕累,在学好理论的基础上,把理论联系到实践,再把实践运用到实际。

在教学上,身为教者,首先要发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形象直观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作交互性强、操作性强、生动活泼的多媒体课件,通过图文并茂、视频动画以直观教学,在网上下载最新硬件图片以及购买参数信息,丰富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教室形象直观的传递计算机硬件信息,细致的讲解,一步一个脚印,融会贯通的讲好每一个知识点,用学生最常接触的手机、MP3、MP4等常见设施为例子,讲解存储卡,讲解光驱,用电视显像管成像原理讲解显示器等等,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硬件知识的兴趣。其次,计算机的发展日新月异,而我们的教材相对比较滞后,因此身为教者我必须及时补充更新,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适合现实需要的计算机发展人才。再者,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最重要的就是实践,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在专门的计算机实训室里,一节理论课一节实践,理论课上讲的内容要联系到实践,通过大量的实践完成计算机硬件的组装、软件的安装与维护,培养和锻炼学生要敢动手、勤动手,为最终具备专业的计算机维修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做好考核,增强教学目标的实行。

为了更好完成教学,我专门制定了有利于学生提高适应社会需求,提升自身素质的考核方式。而我除了课堂提问考核外,更加侧重于教学实践,每次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提升,我就会给以相应的奖励和评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比赛,提升学生动手操作的积极性和学习的兴趣。

第三篇:《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说明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说明

学时:34学分:2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一门选修课程。通过学习本课程,能掌握现代计算机组成结构与内部部件的连接,本门课程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重要实践课程,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重要课程,学生的学习模式应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学生人人能动手操作实习。由于计算机发展迅速,本课程知识更新太快,要求在学习中以教材为蓝本,增加新的内容。熟练掌握微机的装机过程与常用软件的安装调试,在掌握微机维修维护方法的基础上,判断和处理常见的故障,并能理论联系实践,以提高学生的适应和应变能力。课程主要讲授如下内容: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cpu的结构和主要性能参数主板的性能指标。内存的各种参数及不同类型内存,各种存储设备硬盘的性能指标及数据保护技术。计算机的组装方法、硬盘的分区与格式化,了解驱动程序的安装。掌握bios的作用与设置。windows自带的磁盘整理等文件的使用,掌握对注册表信息的修改及使用等。

教材:《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刘瑞新 等机械工业出版社

考核方式:闭卷笔试

第四篇: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论文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论文

一、计算机基本结构

1)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主要由: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存储器、运算器、控制器 又细分为两方面:内部设备和外部设备。

内部设备分为:CPU、内存、主板、显卡、声卡、网卡、光驱、电源。

外部设备分为:显示器、键盘、鼠标、音箱、耳机、打印机、扫描仪、手写板等与计算机相关的设备。

2)我们学校实训机由于条件简陋及教学必要并没有多余外设设备,基本与以上相符

二、计算机组装步骤 1)cpu的安装的步骤。

CPU的安装:CPU插座,它的一个角比其它三个角少一个插孔,CPU本身也是如此,所以CPU的接脚和插孔的位置是对应的,这就标明了CPU的安装方 向。安装CPU时先拉起插座的手柄,把 CPU按正确方向放进插座,使每个接脚插到相应的孔里,注意要放到底,但不必用力给CPU施压,然后把手柄按下,这样,CPU就被牢牢地固定在主板上了,然后安装上CPU风扇,风扇是用一个弹性铁架固定在插座上的。当取下CPU时,先取下风扇;然后要先把手柄拉起来,再取下CPU。

2)内存条的安装步骤。

安装内存:安装内存要小心不要太用力,以免掰坏线路,内存条上金属接脚端有两个凹槽,对应内存插槽上的两个凸棱,所以方向容易确定。安装时把内存条对准插 槽,均匀用力插

到底就可以了。同时插槽两端的卡子会自动卡住内存条。取下时,只要用力按下插槽两端的卡子,内存就会被推出插槽了。机箱的准备:打开机箱的 外包装,看,随机箱会有许多附件,螺丝、档片等,在安装过程中,我们会一一用到它们的。大的铁板用来固定主板,我们在此称之为底板,上面的这些铜柱是用来 固定主板的,现在的机箱在出厂时就已经将固定柱安装好了;

3)主板的安装步骤。

安装主板:主板上的CPU和内存要先安装好,别忘了接CPU风扇的电源线。主板上一般有5到7个固定孔,它们的位置都符合标准,这点你不用担心。在底板上 有很多个螺钉孔,你要选择合适的孔与主板匹配,选好以后,把固定螺钉旋紧在底板上;现在的大多机箱已经安装了了固定柱,而且位置都是正确的,不用我们再单 独安装了。然后把主板小心地放在上面,注意将主板上的键盘口、鼠标口、串并口等和机箱背面档片的孔对齐,使所有螺钉对准主板的固定孔,依次把每个螺丝安装 好。总之,要求主板与底板平行,决不能搭在一起,否则容易造成短路。

4)硬盘和光驱的安装步骤。

安装软驱、硬盘和光驱:先从面板上取下一个3寸槽口和一个5寸槽口的档板,用来安装软驱和光驱。把光驱安装在5“固定架上,保持 光驱的前面和机箱面板齐平,在光驱的每一侧用两个螺丝初步固定,先不要拧紧,这样可以对光驱的位置进行细致的调整,然后再把螺丝拧紧,这一步是考虑到面板 的美观。然后把小软驱放到3”固定架上,采用同样的方法,保持软驱的前面和机箱面板齐平。先拧一侧的螺丝,用力要适当,以免对部件造成损害。由于在机箱的 另一侧安装螺丝不方便,需要将3寸固定架卸下来,去除固定架的螺丝并把它拉出;然后再固定软驱的另一侧。下面要安装硬盘,我们这里用的是3"的普通硬盘,也装在3寸固定架上,或者说小软驱的下面。将硬盘插到固定架中,注意方向,保证硬盘正面朝上,接口部分背对面板。然后再固定螺丝,要用粗螺纹的螺丝。然后 把带有软驱和硬盘的固定架装回到原位置。

5)电源的安装步骤。

安装电源:现在电脑电源也分两种,一是传统的普通电源(AT电源),给普通结构的AT主

板使用,二是新型的ATX电源,给新型的ATX结构的主板或者有 ATX电源接口的主板使用,使用ATX电源的主板好处是可以实现软件关机。安装电源比较简单,把电源放在电源固定架上,使电源后的螺丝孔和机箱上的螺丝孔 一一对应,然后拧上螺丝。

6)面板线的连接。

安装指示灯:现在机箱面板上的许多线头空着,它们是干什么的呢?它们是一些开关和指示灯,还有 PC喇叭的连线,它们要接在主板上。ATX结构的机箱上有一个总电源的开关接线,是个两芯的插头,它和Reset的接头一样,按下时短路,松开时开路,按 一下,电脑的总电源就被接通了,再按一下就关闭,但是你还可以在BIOS里设置为开机时必须按电源开关4秒钟以上才会关机,或者根本就不能按开关来关机而 只能靠软件关机。硬盘指示灯的两芯接头,1线为红色。在主板上,这样的插针通常标着IDE LED或HD LED的字样,连接时要红线对1。接好后,当电脑在读写硬盘时,机箱上的硬盘灯会亮。有一点要说明,这个指示灯只能指示IDE硬盘,对SCSI硬盘是不行 的。三芯插头是电源指示灯的接线,使用1、3位,1线通常为绿色。在主板上,插针通常标记为Power,连接时注意绿色线对应于 在排除可能的软件故障后,如机器仍不能正常工作,那就要考虑查找硬件的故障。

1)直接观察法:用手摸、眼看、耳听等方法进行检查。手摸:一般部件外壳正常温度在40℃-50℃之间,除CPU温度较高须加风扇降温外,其它部件在正常情况都不应发烫。眼看:看各控制板和卡上的接插件和跳线插针有无倒插、松动或短接现象,数据线是否接插到位或是否接插正确,功能选择开关设置是否正确。耳听:听开机时或运行时有无异常声音,如开机时听到“嘟—嘟”的长音,那是内存条没有插好,或内存条有问题,如听到“嘟—嘟嘟”一长二短,那是显卡没有插好。发现问题,应立即停机进行检修。

2)拔插法:通过拔插机内一些插件板来判断故障部件的方法。每拔一块即开机检查机器的状态,从而找出故障。如遇开机无故障显示,也可以先拔出所有插件有外设,只留主板和显示卡,如此时开机正常,再逐一加插各种板件和外设进行检查,直到找出问题症结所在。

3)主板诊断卡

主板诊断卡可将主板启动时BIOS内部自检程序的检测过程转换成代码,读取卡上的显示代码,对照故障代码表,可快速诊断或定位主板、内存、CPU、电源等相关部件的故障。适用范围 适用于QDI、技嘉、微星等厂家的带ISA或PCI插槽的主板,可诊断机器自检(从加电启动、系统自检至显示器正常显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功能简介(详细代码与指示灯状态见诊断卡说明书)代码 说明 备注 100或FF ○运行一系列代码之后,出现00或FF代码,则主板OK 由于主板设计以及芯片组之间的差异,部分主板自检完成后可能显示23、25、26代码,属于正常情况

一开机就显示一个固定的代码(如:00或 FF),没有任何变化,通常为主板或CPU没有正常运行

2CO ○初始化高速缓存

主板或CPU故障

3C1或C6 ○内存自检

此代码死机喇叭将报警,有些主板显示A7 431 ○显示器存储读/写测试或扫瞄检测失败 主板显示部分或显卡故障,喇叭将报警

3)万用电表法

电脑电源的输出电压有很多,主板20针电源插口及电压: 在主板上看:

编号 输出电压 编号 输出电压 3.3V 11 3.3V ○2 3.3V 12-12V ○3 地 13 地 ○4 5V 14 PS-ON ○5 地 15 地 ○6 5V 16 地 ○7 地 17 地 ○8PW+OK 18-5V ○9 5V-SB 19 5V ○10 12V 20 5V ○在电源上看:

编号 输出电压 编号 输出电压 5V 10 12V ○19 5V 9 5V-SB ○

18-5V 8 PW+OK ○17 地 7 地 ○16 地 6 5V ○15 地 5 地 ○14 PS-ON 4 5V ○13 地 3 地 ○12-12V 2 3.3V ○11 3.3V 1 3.3V ○可用万用电表分别测量。

四、计算机维护的主要工作

1)一台计算机如果维护的好,它就会一直处于比较好的工作状态,可以尽量地发挥它的作用;相反,一台维护得不好的机器,它可能会处于不好的工作状态,操作系统可能会三天两头地出错,预定的工作无法完成,更重要的是可能导致数据的丢失,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因此,做好计算机的日常维护是十分必要的。计算机的硬件维护 硬维护是指在硬件方面对计算机进行的维护,它包括计算机使用环境和各种器件的日常维护和工作时的注意事项等。

2)电源要求: 保持电源插座包括多用插的接触良好,摆放合理不易碰绊,尽可能杜绝意外掉电,一定要做到关机后离开。

3)做好防静电措施 静电有可能造成计算机芯片的损坏,为防止静电对计算机造成损害,在打开计算机机箱前应当用手接触暖气管等可以放电的物体,将本身的静电放掉后再接触计算机的配件;另外在安放计算机时将机壳用导线接地,可以起到很好的防静电效果。

4)计算机的安放 计算机主机的安放应当平稳,保留必要的工作空间,留出来用来放置磁盘、图纸等常用备品备件的地方以方便工作。要调整好显示器的高度,位置应保持显示器上边与视线基本平行,太高或太低都会使操作者容易疲劳。

5)、硬盘的日常维护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硬盘是微机的仓库,我们的劳动成果都储存在仓库中,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在使用时应当注意以上几点:(1)硬盘正在进行读、写操作时不可突然断电 现在的硬盘转速很高,通常为5400转/分或7200转/分,在硬盘进行读、写操作时,硬盘处于高速旋转状态,如若突然断电,可能会使磁头与盘片之间猛烈磨擦而损

坏硬盘。如果硬盘指示灯闪烁不止,说明硬盘的读、写操作还没有完成,此时不宜强行关闭电源,只有当硬盘指示灯停止闪烁,硬盘完成读、写操作后方可重启或关机。在野外工作时一定要配备质量可靠的不间断电源作保障。(2)硬盘的防震措施 当微机正在运行时最好不要搬动它,另外,硬盘在移动或运输时最好用泡沫或海绵包装保护,尽量减少震动。(3)拿硬盘 硬盘拿在手上时千万不要磕碰,再一个需要注意的是防止静电对硬盘造成损坏。尤其在气候干燥时极易产生静电,若不小心用手触摸硬盘背面的电路板,静电就有可能伤害到硬盘的电子元件,导致硬盘无法正常运行。正确的用手拿硬盘的方法应该是用手抓住硬盘的两侧,并避免与其背面的电路板直接接触。

6)显示器的设置 显示器如使用不当,效果会较差,也伤眼睛,正确地设置分辨率和刷新率会使你感觉舒适,15寸的合适分辨率为800*600,17寸显示器合适的分辨率为1024*768,刷新率在85时效果最好。

7)键盘的日常维护(1)保持清洁 过多的灰尘会给电路正常工作带来困难,有时造成误操作,杂质落入键位的缝隙中会卡住按键,甚至造成短路。我们在清洁键盘时,可用柔软干净的湿布来擦拭,按键缝隙间的污渍可用棉签清洁,不要用医用消毒酒精,以免对塑料部件产生不良影响。清洁键盘时一定要在关机状态下进行,湿布不宜过湿,以免键盘内部进水产生短路。(2)不将液体洒到键盘上 一旦液体洒到键盘上,会造成接触不良、腐蚀电路造成短路等故障,损坏键盘。所以我们一般不要边喝茶边坐在电脑前,这样一不小心茶可能就洒在键盘上.(3)按键要注意力度 在按键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力度适中,动作要轻柔,强烈的敲击会减少键盘的寿命,尤其在玩游戏的时候按键时更应该注意,不要使劲按键,以免损坏键帽。(4)不要带电插拔 在更换键盘时不要带电插拔,带电插拔的危害是很大的,轻则损坏键盘,重则有可能会损坏计算机的其它部件,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8)鼠标的日常维护 在所有的计算机配件中,鼠标最容易出故障。鼠标分为光鼠标和机械鼠标(1)避免摔碰鼠标和强力拉拽导线。(2)点击鼠标时不要用力过度,以免损坏弹性开关。(3)最好配一个专用的鼠标垫,既可以大大减少污垢通过橡皮球进入鼠标中的机会,又增加了橡皮球与鼠标垫之间的磨擦力。(4)使用光电鼠标时,要注意保持感光板的清洁使其处于更好的感光状态,避免污垢附着在以光二极管和光敏三极管上,遮挡光线接收。

9)定期进行磁盘碎片整理 磁盘碎片的产生是因为文件被分散保存到整个磁盘的不同地方,而不是连续地保存在磁盘连续的簇中所形成的。虚拟内存管理程序频繁地对磁盘进行读写、IE在浏览网页时生成的临时文件和临时文件的设置等是它产生的主要原因,文件碎片一

般不会对系统造成损坏,但是碎片过多的话,系统在读文件时来回进行寻找,就会引起系统性能的下降,导致存储文件丢失,严重的还会缩短硬盘的寿命。因此,对于电脑中的磁盘碎片也是不容忽视的,要定期对磁盘碎片进行整理,以保证系统正常稳定地进行,我们可以用系统自带的“磁盘碎片整理程序”来整理磁盘碎片。

10)移动盘的维护,以前我们用的软盘容量太小了,逐渐被U盘所代替,它体积小,容量大,工作稳定,易于保管,大有取代软驱的趋势。U盘抗震性较好,但对电很敏感,不正确的插拔,和静电损害是它的“杀手”,使用中尤其注意的是要退出U盘程序后再拔盘。另外U盘体积较小,易于丢失,朋友们要妥善保管。计算机的软件维护 1 作好防毒杀毒工作,不要运行来历不明的软件。

2、同时开的任务不要太多,特别是计算机在拷贝数据安装程序时不要运行无关的程序。

3、清理垃圾文件 Windows在运行中会囤积大量的垃圾文件,且对于这些垃圾文件Windows无法自动清除,它不仅占用大量磁盘空间,还会拖慢系统,使系统的运行速度变慢,所以这些垃圾文件必须清除。垃圾文件有两种,一种就是临时文件,主要存在于Windows的Temp目录下,你会发现,随着你的机器使用时间的增长,使用软件的增多,你的Windows操作系统会越来越庞大,主要就是这些垃圾文件的存在。对于Temp目录下的临时文件,只要进入这个目录用手动删除就可以了;再有一种就是上网时IE的临时文件,我们可以采用下面的方法来手动删除,打开IE浏览器,选择工具中的“Internet选项”这一项,再选“IE临时文件”选项,选择“删除文件”,“删除所有脱机内容”,最后选确定就可以了,另外,在“历史记录”选项中,选择“删除历史记录”一项,并将网页保存在历史记录中的天数改为1天,最多不要超过5天。对于我们所有的计算机使用者来说,让计算机发挥出它的最大性能,让计算机始终工作在最稳定的状态,这是我们的共同选择,机器配置的高低是个主要因素,但使用和维护不当,再高的配置也是枉然。我们在平时使用计算机的时候,多注意一下计算机的硬维护和软维护,不但可以尽量地延长机器的使用寿命,最主要的是能让计算机工作在正常状态。只有养成良好习惯,懂得保养常识,才能让它更好地为我们服务。

五、黑屏故障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计算机显示器出现黑屏是用户在使用计算机中经常遇到的问题。由于它的成因较为复杂,有可能涉及到计算机硬件中主板、CPU内存、显示卡、显示器等几大部件,故许多人对其故障出现后该如何解决颇有束手无策之感。下面我将结合自己对显示器黑屏故障处理的一些经

验来谈谈对这类故障的分析与处理方法。

显示器黑屏故障按其故障成因可分为由电脑硬件故障引起的黑屏故障和电脑软件故障引起的黑屏故障两大类。其中电脑硬件故障引起的黑屏故障较为常见,而电脑软件故障引起的黑屏故障不易见,且对初学者而言较显繁琐、较为专业。下面我们就分别对其进行论述。

电脑硬件故障引起的黑屏故障,由电脑硬件故障引起的黑屏故障又可分为以下两大类:

1、电脑主机故障引起的黑屏故障

a、主机电源引起的故障

主机电源损坏或主机电源质量不好引起的黑屏故障很常见。例如,当添加了一些新设备之后,显示器便出现了黑屏故障,排除了硬件质量及兼容性问题之后电源的质量不好动力不足是故障的主要起因,更换大动率质优电源或使用稳压电源是解决这类故障的最好办法。

b、配件质量引起的故障

电脑配件质量不佳或损坏,是引起显示器黑屏故障的主要成因。如内存,显示卡,主板、CPU等出现问题肯定可能引起黑屏故障的出现。其故障表现为显示器灯呈橘黄色,此时可用替换法更换下显示卡,内存、CPU,主板等部件试试,这是最简便、快捷的解决办法。

c、配件间的连接质量

内存,显示卡等与主板间的插接不正确或有松动,灰尘等造成接触不良是引发黑屏故障的主要原因。而且显示卡与显示器连接有问题,或驱动器的数据线接反也可能引发黑屏故障。

d、超频引起的黑屏故障

过度超频或给不适合于超频的部件进行超频不仅会造成黑屏故障的产生,严重时还会引起配件的损坏。若过度超频或给不适合于超频的部件超频后散热不良或平常使用中因风扇损坏导致无法给CPU散热等等都会造成系统自我保护死机黑屏。

2、显示器自身故障引起的黑屏故障 □a、交流电源功率不足

外部电源功率不足,造成一些老显示器或一些耗电功率大的显示器不能正常启动,是显示器自身故障引起的黑屏故障原因之一。或者外部电源电压不稳定,电压过高过低都可能造成显示器工作不稳定、甚至不工作。

b、电源电路故障

显示器的开关电路以及其他电路出现故障是引起显示器黑屏故障的主要成因。如保险丝熔断,整流桥开关管被击穿,限流保护电阻烧断等故障导致显示器无法工作。

c、显像管、行输出电路的损坏

显像管或行输出电路出现故障也会引发显示器加电无光栅黑屏的故障,也是引起显示器黑屏故障的主要成因。

2、电脑软件故障引起的黑屏故障

如软件冲突,驱动程序安装不当,BIOS刷新出错,CMOS设置不正确等都可引起黑屏故障。此外,如恶性病毒引起硬件损坏(如CIH)等等都有可能引起显示器黑屏故障的出现。到这类故障时若能多考虑一下故障的成因,做到解决故障知已知彼事半功倍。

3、显示器黑屏故障解决思路

a、检查主机电源,工作是否正常。首先,通过杳看主机机箱面板电源指示灯是否亮,及电源风扇是否转动来确定主机系统有没有得到电源供应。其次,用万用表检查外部电压是否符合要求,电压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引起主机电源发生过压或欠压电路的自动停机保护。另外,重点检查电源开关及复位键的质量以及它们与主板上的连线的正确与否都有很重要,因为许多劣质机箱上的电源开关及复位键经常发生使用几次后便损坏,造成整机黑屏无任显示。若电源损坏,则更换电源便可解决。

b、检查显示器电源是否接好。显示器加电时有“嚓”的一声响,且显示器的电源指示灯亮,用户移动到显示器屏幕时有“咝咝”声,手背汗毛竖起。

c、检查显示器信号线与显示卡接触是否良好。若接口处有大量污垢,断针及其它损坏均会导致接触不良,显示器黑屏。

d、检查显示卡与主板接触是否良好。若显示器黑屏且主机内喇叭发出一长二短的蜂鸣声,则表明显示卡与主板间的连接有问题,或显示卡与显示器这间的连接有问题,可重点检查其插槽接触是否良好槽内是否有异物,将显示卡换一个主板插槽进行测试,以此判断是否插槽有问题。

e、检查显示卡是否能正常工作。查看显示卡上的芯片是否能烧焦,开裂的痕迹以及显示卡上的散热风扇是否工作,散热性能是否良好。换一块工作正常的显示卡,用以排除是否为显示卡损坏。

f、检查内存条与主板的接触是否良好,内存条的质量是否过硬。如果计算机启动时黑屏且主机发出连续的蜂鸣声,则多半表明内存条有问题,可重点检查内存和内存槽的安装接触情况,把内存条重新拔插一次,或者更换新的内存条。

g、检查机箱内风扇是否转动。若机箱内散热风扇损坏,则会造成散热不良,严重者会造成CPU及其它部件损坏或电脑自动停机保护,并发出报警声。

h、检查其他的板卡(如声卡、解压卡、视频、捕捉卡)与主板的插槽是否良好以及驱动器信号线连接是否正确。这一点许多人往往容易忽视。一般认为,计算机黑屏是显示器部分出问题,与其他设备无关。实际上,因声卡等设备的安装不正确,导致系统初始化难以完成,特别是硬盘的数据线接口,也容易造成无显示的故障。

i、检查CPU是否超频使用,CPU与主板的接触是否良好,CPU散热风扇是否完好。若超频使用导致黑屏,则把CPU跳回原频率就可以了。若接触不良,则取下CPU须重新安装,并使用质优大功率风扇给CPU散热。

j、检查参数设置。检查CMOS参数设置是否正确,若CMOS参数设置不当而引起黑屏,计算机不启动,则须打开机箱,动手恢复CMOS默认设置。

k、检查是否为病毒引发显示器黑屏。若是因病毒造成显示器黑屏,此时可用最新版杀毒软件进行处理,有时需重写BIOS程序。

l、若是显示器内部电路故障导致黑屏或显像管损坏,则应请专业人员维修。

六、学习体会

第五篇:《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大纲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课程总学时:200

一、教学目的和任务

1、目的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一门应用性较强的选修课程。通过对微机软硬件的初步学习,使学生对计算机的各个部件有感性的认识并理性理解各个部件的功能和特点,学习微机出现故障时解决和处理的方法,为今后使用计算机提供必要的微机硬件知识,以便能够得心应手地使用好和维护好计算机,更好地使计算机发挥作用。

2、任务

本课程通过阐述计算机维护与维修的基本知识和维修方法,让学生掌握微型计算机组成、基本原理、部件选型、维护和维修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为所学人员奠定计算机硬件的理论知识,培养实际动手能力,提高分析计算机软硬件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经验。

二、教学基本要求

1、本课程总课时数为180课时,讲课和实验课时比例约为7:3.2、本课程的重点是计算机的硬件组成部分、各部件的基本参数、整机的维护技术及计算机常见故障处理方法;

3、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能独立选择、购买并组装一台适合于不同应用的计算机及其配件,并能独立完成常见的系统故障的处理;

4、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十分重要,本课程既要求学生了解计算机各部件的基本工作原理,又要求学生能实际动手操作,进行硬件的组装、维修,具有一定难度;

5、由于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都在飞速发展,掌握维护与维修的方法、原则,然后在这些方法与原则指导下进行自学,并能迅速接受新硬件的安装、调试、维护等任务是本课程的难点;所以,积累非富的经验显得十分重要。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1章

计算机概述(1)授课内容

①第一台计算机的产生及其意义;

②计算机的三种分类方法:按功能、按用途、按处理对象; ③几种常见的计算机:台式机,笔记本,服务器,工作站,及其异同;

④冯·诺依曼(Von Neumann)体系结构计算机的两个特点及基于本体系结构的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图及其对应硬件;

⑤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部分。(2)重点

熟练掌握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部分。(3)难点

冯·诺依曼(Von Neumann)体系结构。第2章 中央处理器(1)授课内容

①CPU的概念、CPU的内部功能结构:控制单元、逻辑单元和存储单元;

② CPU的发展历程、目前的几种主流CPU:Intel的P4,C4,CD。AMD的Athlon XP,Athlon 64等;

③CPU的性能指标:时钟和频率,主频、倍频和外频,前端总线频率,缓存,制造工艺,接口类型,封装技术等相关知识,能与相应的CPU搭配;

④超频的原理以及与CPU相关的一些新技术:超线程、流水线技术、超流水线、超标量、分支、分支预测等;

⑤几种常见的指令特殊扩展技术、IA-

32、IA-64、迅驰技术等; ⑥ CPU的选择、识别、安装与测试。(2)重点

熟练掌握CPU的安装过程及安装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3)难点

CPU的常见故障表现及处理方法。第3章 主板(1)授课内容

①主板的基本组成部件:芯片组、I/O控制芯片、扩展槽、各种插座; ②芯片组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主要功能:北桥(MCH)和南桥(ICH);

③Intel目前常见几种芯片组,支持的CPU、内存类型,主要性能特点,参数等:810,815,820,845系列,848系列,865系列,875,91X系列等;

④主板上的几种总线及各种插槽;

⑤主板上的主要元器件及其主要功能:集成声卡,网卡,BIOS芯片,I/O控制芯片,等; ⑥主板的选择、安装、测试和维护。(2)重点

熟练掌握主板的安装方法与步骤。(3)难点

常见的主板故障及维修方法:目测法,测量法,测试卡测试法,代换法等。第4章 半导体存储器(1)授课内容

①内存在计算机中的重要地位、内存的分类、DRAM的分类及其应用范围; ②内存的技术规格:时钟频率、存取时间、延迟、带宽等参数; ③内存的几种封装方式:ZIP(SIMM)、DIP(DIMM); ④ECC内存及其应用;

⑤常见内存芯片标识的识别方法:三星、现代等;

⑥内存的选择、安装测试与维护。(2)重点

掌握内存安装步骤、安装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可能出现的故障处理方法。(3)难点

常见的内在故障表现,处理方法:鸣叫、容量不对、内存出错、系统非法、内存混插等等。

第5章 显示设备(1)授课内容

①CRT显示器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

②CRT显示器的分类与各类的特点:彩色和黑白;

③按显像管的类型进行分类:球面,柱面,平面直角,纯平; ④液晶显示器的液晶显示器的发展、特点及类型;

⑤显示子系统的组成部分:显示卡和显示设备;

⑥显示系统的安装、使用与维护。

(2)重点

掌握显示卡的输出接口和总线接口、显示系统的安装与维护。(3)难点

常见显示子系统的故障和处理方法; 第6章 打印机(1)授课内容

①打印机的分类和各类的主要应用与特点:针式,喷墨,激光; ②针式打印机的基本知识及选择标准:打印针数,打印宽度,品牌; ③打印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及激光打印机的规格:PPM,DPI,纸张尺寸;

④喷墨打印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及打印机的规格:打印速度,喷墨头,墨水盒,纸张大小,分辨率;

⑤打印机的安装步骤; ⑥打印机的基本维护方法。(2)重点

熟练掌握打印机的安装与维护方法。(3)难点

打印机的常见故障表现及处理方法。第7章 磁存储系统(1)授课内容

①软盘存储系统的组成部分、规格、记录格式、磁盘存取原理;

②磁盘表面的读/写操作及磁盘驱动器的相关技术:初始化,寻道操作,写操作,读操作;

③硬盘的构成、盘片组织、硬盘驱动器的类型:5.24,3.5,2.5,1.8;ATA,SATA,SCSI,USB,IEEE1394;

④硬盘与主机之间的传输模式、硬盘的性能参数、接口类型及各类型的特点、; ⑤硬盘的选择、安装和测试方法与标准:大小,接口,容量,转速,功能,缓存,品牌; ⑥磁盘阵列的基本知识:RAID0,RAID1,RAID3,RAID0+1; ⑦移动存储器的相关知识、ZIP驱动器的相关知识; ⑧闪存的相关知识; ⑨磁带存储系统的相关知识。(2)重点

熟练掌握各种存储系统的安装过程及安装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3)难点

常见的硬盘故障处理方法; CPU的常见故障表现及处理方法。第8章 光存储系统(1)授课内容 ①CD-ROM和CD-RW存储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 ②CDROM的技术规格相关新技术

③DVD存储系统的特点、数据组织形式、激光头的工作原理;

④DVD驱动器的类型和各类的特点:DVD-R,DVD-RAM,DVD-Audio,DVD-Video; ⑤DVD及其驱动器的选择与安装技术。(2)重点

熟练掌握光存储系统的安装过程。(3)难点

光存储系统的特点、数据组织形式、激光头的工作原理。第9章 其他设备(1)授课内容

①机箱与电源的基本知识及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②UPS的功能和作用;

③键盘与鼠标的基本知识及维护与维修方法; ④ 语音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安装步骤与方法; ⑤ 扫描仪的性能指标

⑥数码相机、摄像头的基本工作原理与使用方法。(2)重点

熟练掌握计算机各部件的安装过程。(3)难点

各种设备的常见故障表现及处理方法。第10章 系统安装(1)授课内容

①PC的选择,软、硬件的安装与测试 ②MS-DOS安装与启动

③硬盘分区的方法与步骤:Fdisk,Diskman,PQ,DM等软件的使用; ④Windows XP中文版的安装方法与步骤及常见问题; ⑤FAT和NTFS等文件系统的相关知识;

⑥常用操作系统的安装与设置方法:Linux,Unix,等。(2)重点

熟练掌握各类操作系统的安装过程。(3)难点

硬盘分区的方法与步骤。第11章 BIOS/CMOS解析(1)授课内容

①BIOS的基本功能:自检,初始化,系统自举; ②BIOS有种类及各类的特点:Award,AMI,Phoenix; ③BIOS和CMOS的差异和联系; ④CMOS的常用设置方法; ⑤BIOS的升级方法。(2)重点

熟练掌握CMOS的常用设置方法及相关注意事项。(3)难点

BIOS的升级方法。

第12章 Windows注册表解析与维护(1)授课内容 ①注册表的基本知识; ②注册表的修改与编辑方法; ③常见注册表故障的修复方法(2)重点

熟练掌握注册表的修改与编辑方法。(3)难点

各类注册表故障的处理方法。第13章 计算机网络系统(1)授课内容

①计算机LAN的基本组成部分; ②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 ③常用的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 ④常用的网络传输介质及相关特性; ⑤网卡和网络协议的安装与设置方法;(2)重点

常用操作系统下,拨号,LAN,ADSL等相应技术的设置与维护方法。(3)难点

各类网络故障的处理技巧与方法。第14章 实用维护技术(1)授课内容

①磁盘维护技术:ScanDisk的使用方法、磁盘碎片整理的方法; ②磁盘的分区技术:PQ,Diskman等软件的使用;

③文件维护技术:掌握添加/删除程序的使用方法、常用的数据备份技术:数据压缩,直接备份,硬盘Ghost,分区备份,增量备份,光盘备份,等等相关技术与软件;

④PcAnywhere远程维护技术;

⑤Ghost,Nero,CloneCD,Sandra,等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方法;

⑥电焊及相关技术,掌握常见可修性较高的设备的二级维修:显示器,键盘,鼠标,电源,光驱,主板小故障等;

⑦掌握一台电脑从选购,到硬件、软件安装,测试,使用与维护的全套工序。

(2)重点

熟练掌握常用的数据备份技术。(3)难点

远程维护技术等现代维护技术的掌握。第15章 计算机病毒与黑客防范

(1)授课内容

①计算机病毒的来源和分类:木马,蠕虫,等

②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和特征:程序性,传染性,欺骗性,危害性,隐蔽性,潜伏性,精巧性;

③计算机病毒的分类及各类特点:引导型,文件型,网络型;

④计算机病毒的规律和现象,处理方法与技巧:杀毒软件,使用习惯等; ⑤黑客入侵的机制与相关知识; ⑥防火墙技术; ⑦网络安全技术。(2)重点

熟练掌握计算机病毒的处理方法与技巧。(3)难点

网络安全技术的使用。

四、教学方法及手段

课堂教学方面:使用多媒体教室,PowerPoint幻灯片讲授、演示,辅以黑板板书。教学互动方面:每章开始前提出问题,本章讲授结束时,点名学生回答问题。教育技术应用方面:利用幻灯片教学时的绘图笔起到强调的作用,补充必要的图片、示例或SWF动画和视频。

实验教学方面:要求学生先观看与实验项目内容相关的视频,然后进入组装与维护实验室实际操作。

五、实验或上机内容

实验一:微机硬件系统组成及各种外设的识别、故障的处理 实验二:微机操作系统的安装与升级

实验三:注册表的使用、CMOS设置与BIOS升级 实验四:各种外设的维护与维修 实验五:网络连接故障处理 *实验六:常用维修工具软件的使用 *实验七:整机常见故障实例分析与处理 注:带*的的为选做实验项目

六、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2.成绩核定办法:采取闭卷理论考试与平时考查、上机实验相结合的方法评定成绩。其中:理论考试70%;平时30%(包括实验,作业,平时课堂考勤等)。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13/1402400.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