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3号文库

网络时代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及其防范措施(5篇范文)

网络时代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及其防范措施(5篇范文)



第一篇:网络时代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及其防范措施

网络时代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及其防范措施

付丞

(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四川省泸州市,646005)

[摘要]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在各个领域对计算机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这使计算机病毒成为网络安全的最大威胁。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常见的计算机病毒的特点,阐述了计算机病毒会产生的危害,并对如何防范计算机病毒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网络;病毒;防范

Network-time computer Virus' Characteristic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Fucheng

(SiChuan College of Chemical Technology,Luzhou 646005,SiChuan)

[Abstract]Along with network time oncoming, already extremely was widespread in each domain to the computer application, this caused the computer virus to become the network security the biggest threat.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analysis current common computer virus' characteristic, elaborated the computer virus can produce the harm, how and to did guard against the computer virus to propose 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Keywords] Network;Virus;Preventive

1.引言

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来临,计算进已经广泛地应用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享受着网络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网络本身也成为了孕育计算机病毒的温床。计算机屡屡遭受病毒感染和攻击,严重地干扰了人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给计算机网络和系统带来了巨大的潜在威胁和破坏。虽然防毒软件不断地升级,但是病毒也在跟着不断地增加和升级。最近几年,病毒的类型也发生了变化,出现了很多新型的病毒[1],如造成了巨大损失的“冲击波”病毒,“震荡波”病毒,“熊猫烧香”病毒以及“求职信”[2]病毒等等。因此,了解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加强网络环境下计算机病毒的防范,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2.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计算机病毒(Computer Vires)就是指人为编写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利用计算机软件或者硬件的漏洞和缺陷,通过某种途径感染或攻击计算机,对计算机软件或者硬件起到影响和破坏的作用。计算机病毒虽只是一个很小的程序,甚至有时只是一段代码,但它却会对计算机造成巨大的影响。大部分的计算机病毒具有以下几个特点[3]。

(1)寄生性:在前文提到过,计算机病毒是一段可执行程序,但它并不是一个完整的程序,而是通过寄生在其他系统正常的可执行程序上来享有—切程序所能得到的权力。

(2)传染性:传染性是计算机病毒的基本特征,一个计算机病毒一旦感染上了网络中的一台计算机,并得以执行,就会自动地搜寻其他符合它的传染条件的程序、存储介质甚至是同一网络中的其他主机,从而达到自我繁殖的目的。

(3)潜伏性:很多计算机病毒程序侵入系统不会马上发作,而让它发作的时间和条件是预先设定好的,不是设定好的时间或者条件触发一点都察觉不出来。

(4)破坏性:系统被病毒感染后,病毒会迅速地按照设定破坏计算机的应用程序或者存储介质,对计算机用户造成巨大的甚至是不可恢复的损失。

(5)攻击主动性:计算机病毒对系统的攻击是大多是主动的,对本机采取了再严密的措施,都不能百分之百地防止病毒的侵犯,大多数病毒如果感染了同一网络中的主机并且得到执行后,就会主动地寻找和攻击其他主机,使其他主机和网络遭到严重的破坏。

(6)顽固性:许多单机上的计算机病毒可以通过杀毒软件删除带毒文件,甚至格式化硬盘等措施彻底清除。但是网络中只要有一台计算机未能彻底杀毒,就可能使得整个网络再次病毒肆虐。然而对整个网络同时进行查杀,往往由予客观原因限制耗时耗力达不到预期效果。

3.计算机病毒的危害

计算机病毒具有以上的特点,决定了计算机病毒会对我们的系统造成巨大的危害。现在在每个单位都提倡办公信息化,我们会将大量的重要文档和数据都储存在计算机中,有的甚至是独此一份的。而如果计算机被病毒感染,一般都会表现为系统运行速度变慢,CPU占用率持续升高,造成计算机经常死机,而严重的情况会导致特定的文件被感染、删除,造成重要信息的泄露和丢失,更有甚者还会直接造成硬件的损坏,破坏计算机硬盘或者主板,使计算机的修复相当地困难。现在网络生活已经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部分,而很多网页就利用人们的心理,用令人们感兴趣的网页名称或者广告来吸引人们对网站的访问,然后利用网页中包含的恶意代码,将他们的网页强行设置为访问者计算机浏览器的主页,为了防止用户修改主页,更有恶劣的还会放置一段木马程序到访问者计算机里,强制修改系统启动项,随系统一起启动,这样造成即使使用杀毒软件都很难将主页修改还原,而他们也达到了盈利的目的。虽然很多人都会安装杀毒软件,但是现在还有的病毒智能化程序相当高[4],在感染计算机后,病毒会反客为主,首先将杀毒软件的进程杀掉,造成用户安装的杀毒软件不能正常使用。如今计算机病毒也从当初的被动感染,进化到了今天的主动感染,也就是说即使不去访问有病毒的网页或者主机,病毒一样会寻找系统漏洞对计算机造成破坏。

4.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措施

计算机病毒既然危害性这么大,又不能彻底的防范,我们平常的工作生活又不能离开计算机,应该采取怎么样的措施才能使我们能够最好地预防计算机病毒的侵入呢?其实只要我们能在工作或者生活中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那么我们就能将计算机被病毒感染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1)树立个人安全防范意识:对病毒的防范首先要树立好的个人防范意识,对一些来历不明的邮件、不了解的网站、网上下载的未经杀毒处理的软件等不要轻易的打开,将主动感染病毒的几率控制到最低。

(2)关闭系统中不需要的服务:系统默认情况下在开机时会加载很多的服务项,而这些服务项对于普通用户来说使用率比较低,甚至根本用不上,反而为病毒攻击提供了入口和条件。关闭平时不需要的服务项,会减少被病毒攻击的可能性。

(3)注意修复系统漏洞:计算机操作系统特别是WINDOWS操作系统都会有安全漏洞,而有80%的络病毒是通过系统安全漏洞进行传播的,因此操作系统公司会定期地根据最新情况发布安全漏洞补丁。通过各种上网辅助软件,如360安全卫士,瑞星卡卡上网助手,鲁大师等都可以及时地修复系统安全漏洞,大大加强系统的安全性。

(4)第一时间隔离受感染的计算机:大部分病毒都是通过网络传播的,并且很多病毒都具有局域网广播式攻击性,当发现计算机感染病毒时,应该第一时间断开网络连接,再进行相应的杀毒处理,防止被二次感染或者成为感染源。

(5)防毒软件要全面而专业:防毒软件作为普通用户对抗和防范病毒的主要武器,一定要选择全面专业的,并且防毒软件要及时地更新和升级,这样才能保证计算机随时都处于最安全的状态。

(6)要注意U盘的使用:虽然大部分病毒是通过网络传播,但是作为人们现在常用的存储工具——U盘也是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很多U盘病毒会趁你不注意时对计算机造成极大损害。因此对U盘的防范也是病毒防范的重点,每个接入计算机的U盘都应该经过防毒软件的全面查杀再执行打开。

5.结论

尽管现在计算机病毒的种类繁多,发展和传播迅速,感染形式多样,危害极大,但是还是可防范的。只要我们首先树立良好的个人安全意识,在平时的计算机使用中严格按照规定操作,采取全面而专业的防毒措施,随时监控计算机的使用状态,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这样就可以大大减轻计算机病毒的危害,使我们的工作和生活能正常有序的进行。参考文献:

[1]张小磊.计算机病毒诊断与防治[M].北京: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3年.[2]程胜利.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3]韩筱卿,王建峰等.计算机病毒分析与防范大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年.[4]曹天杰,张永平,苏成.计算机系统安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作者简介

付丞(1983-),男,四川省泸州市,学士学位,助教。从事计算机通信研究。

联系地址: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瓦窑坝62号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邮编:646005,网络时代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及其防范措施付丞(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四川省泸州市,646005)[摘 要]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在各个领域对计算机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这使计算机病毒成为网络安全的最大威胁。本文通过分析当前网络时代计算机病毒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关键词]网络;病毒;防范Network-time computer Virus' Characteristic and Preventive MeasuresFucheng(SiChuan College of Chemical Technology,Luzhou 646005,SiChuan)[Abstract]Along with network time oncoming, already extremely was widespread in each domain to the computer application, this caused the computer virus to become the network security the biggest threat.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analysis current network time computer virus' characteristic, proposed the corresponding guard measure.[Keywords] Network;Virus;Preventive1.引言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来临,计算进已经广泛地应用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享受着网络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网络本身也成为了孕育计算机病毒的温床。世界各国遭受计算机病毒感染和攻击的事件屡屡发生,严重地干扰了人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给计算机网络和系统带来了巨大的潜在威胁和破坏。虽然防毒软件不断地升级,但是病毒也在跟着不断地增加和升级。最近几年,出现了许多危害极大的新型病毒[1],如“LOVEYOU"病毒、“库尔尼科娃”病毒、“Homepage”病毒以及“求职信”[2]病毒等,这些病毒主要是利用电子邮件作为传播途径。因此,了解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加强网络环境下计算机病毒的防范,具有很重要的意义。2.计算机病毒的特点计算机病毒(Computer Vires)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被明确定义:病毒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汁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而在一般教科书及通用资料中被定义为:利用计算机软件与硬件的缺陷,破坏计算机数据并影响计算机正常丁作的一组指令集或程序代码。通俗地来说,计算机病毒就是能够通过某种途径潜伏在计算机存储介质(或程序)里,当达到某种条件时即被激活的具有对计算机资源进行破坏作用的一组程序或指令集合。广义的计算机病毒还包括逻辑炸弹、特洛伊木马和系统陷阱入口等等。计算机病毒虽是一个小小程序,但它和通常的计算机程序不同,具有以下特点[3]。(1)寄生性:计算机病毒与其他合法程序一样,是一段可执行程序,但它不是一个完整的程序,而是通过寄生在其他可执行程序上来享有—切程序所能得到的权力。(2)传染性:传染性是计算机病毒的基本特征,计算机病毒会通过各种渠道从已被感染的计算机扩散到未被感染的计算机。病毒程序代码一旦进入计算机并得以执行,它就会搜寻其他符合其传染条件的程序或存储介质,确定目标后再将自身代码插入其中,达到自我繁殖的目的。(3)潜伏性:很多计算机病毒程序侵入系统不会马上发作,而让它发作的时间和条件是预先设定好的,不是设定好的时间或者条件触发一点都察觉不出来。(4)破坏性:系统被病毒感染后,病毒会迅速地按照设定破坏计算机的应用程序或者存储介质,对计算机用户造成巨大的甚至是不可恢复的损失。(5)攻击主动性:计算机病毒对系统的攻击是主动的,计算机系统无论采取多么严密的保护措施都不可能彻底地排除病毒对系统的攻击,只能通过多种防范措施减小病毒的感染几率。(6)顽固性:许多单机上的计算机病毒可以通过杀毒软件删除带毒文件,甚至格式化硬盘等措施彻底清除。但是网络中只要有一台计算机未能彻底杀毒,就可能使得整个网络再次病毒肆虐。然而对整个网络同时进行查杀,往往由予客观原因限制耗时耗力达不到预期效果。3.计算机病毒的危害计算机病毒具有以上的特点,决定了计算机病毒会对我们的系统造成巨大的危害。现在在每个单位都提倡办公信息化,我们的计算机里都会保存大量的文档、档案等重要数据和信息资料,有的信息甚至是独此一份的。如果计算机被病毒感染,轻则系统运行速度明显变慢,频繁死机,重则文件被删除,硬盘分区被破坏,信息丢失、泄露,更有甚者还会造成计算机硬件损坏。现在还有很多的网页都上含有恶意代码病毒,用诱人的网页名称吸引人们访问他们的网页,然后篡改访问者计算机IE浏览器的主页设置为他们的网页,放置木马程序到访问者计算机里,强制修改系统启动项,随系统一起启动,这样造成即使使用杀毒软件都很难将主页修改还原。较为恶劣的病毒为了防止人们利用软件来修复操作系统注册表,它会强制修改注册表并注销造成注册表无法再修改。还有的病毒智能化程序相当高[4],感染以后直接首先杀掉防毒病毒程序的进程,造成杀毒软件失效。计算机病毒感染的方式也由早期的被动感染,进化到了今天的主动感染,也就是说即使不去访问有病毒的网页或者主机,病毒一样会寻找系统漏洞对计算机造成破坏。4.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措施计算机病毒既然危害性这么大,又不能彻底的防范,我们平常的工作生活又不能离开计算机,那在我们正常的工作中,怎样才能减少和避免计算机病毒的感染与危害呢?在平时的计算机使用中只要注意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就会大大减少病毒感染的机会。(1)树立个人安全防范意识:对病毒的防范首先要树立好的个人防范意识,对一些来历不明的邮件、不了解的网站、网上下载的未经杀毒处理的软件等不要轻易的打开,将主动感染病毒的几率控制到最低。(2)关闭系统中不需要的服务:系统默认情况下在开机时会加载很多的服务项,而这些服务项对于普通用户来说使用率比较低,甚至根本用不上,反而为病毒攻击提供了入口和条件。关闭平时不需要的服务项,会减少被病毒攻击的可能性。(3)注意修复系统漏洞:计算机操作系统特别是WINDOWS操作系统都会有安全漏洞,而有80%的网络病毒是通过系统安全漏洞进行传播的,因此操作系统公司会定期地根据最新情况发布安全漏洞补丁。通过各种上网辅助软件,如360安全卫士,瑞星卡卡上网助手,鲁大师等都可以及时地修复系统安全漏洞,大大加强系统的安全性。(4)第一时间隔离受感染的计算机:大部分病毒都是通过网络传播的,并且很多病毒都具有局域网广播式攻击性,当发现计算机感染病毒时,应该第一时间断开网络连接,再进行相应的杀毒处理,防止被二次感染或者成为感染源。

(5)防毒软件要全面而专业:防毒软件作为普通用户对抗和防范病毒的主要武器,一定要选择全面专业的,并且防毒软件要及时地更新和升级,这样才能保证计算机随时都处于最安全的状态。(6)要注意U盘的使用:虽然大部分病毒是通过网络传播,但是作为人们现在常用的存储工具——U盘也是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很多U盘病毒会趁你不注意时对计算机造成极大损害。因此对U盘的防范也是病毒防范的重点,每个接入计算机的U盘都应该经过防毒软件的全面查杀

再执行打开。5.结论尽管现在计算机病毒的种类繁多,发展和传播迅速,感染形式多样,危害极大,但是还是可防范的。只要我们首先树立良好的个人安全意识,在平时的计算机使用中严格按照规定操作,采取全面而专业的防毒措施,随时监控计算机的使用状态,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这样就可以大大减轻计算机病毒的危害,使我们的工作和生活能正常有序的进行。参考文献:[1]张小磊.计算机病毒诊断与防治[M].北京: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3年.[2]程胜利.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3]韩筱卿,王建峰等.计算机病毒分析与防范大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年.[4]曹天杰,张永平,苏成.计算机系统安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作者简介付丞(1983-),男,四川省泸州市,学士学位,助教。从事计算机通信研究。联系地址: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瓦窑坝62号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邮编:646005,

第二篇:网络时代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及其防范措施

网络时代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及其防范措施

赵深茂

摘要:本文分析了当前网络时代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对今后的病毒防范趋势作了预测与判断。

关键词:网络;病毒;防范

一、引言

随着计算机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广泛运用,计算机病毒攻击与防范技术也在不断拓展。据报道,世界各国遭受计算机病毒感染和攻击的事件屡屡发生,严重地干扰了正常的人类社会生活,给计算机网络和系统带来了巨大的潜在威胁和破坏。同时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电子邮件成为人们相互交流最常使用的工具,于是它也成电子邮件型病毒的重要载体,最近几年,出现了许多危害极大的邮件型病毒[1],如“LOVEYOU"病毒、“库尔尼科娃”病毒、“Homepage”病毒以及“求职信”[2]病毒等,这些病毒主要是利用电子邮件作为传播途径,而且一般都是选择Microsoft Outlook侵入,利用Outlook的可编程特性完成发作和破坏。因此,防范计算机病毒将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二、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计算机病毒就是能够通过某种途径潜伏在计算机存储介质(或程序)里,当达到某种条件时即被激活的具有对计算机资源进行破坏作用的一组程序或指令集合。广义的计算机病毒还包括逻辑炸弹、特洛伊木马和系统陷阱入口等等。计算机病毒虽是一个小小程序,但它和通常的计算机程序不同,具有以下特点[3]。

(1)计算机病毒的程序性(可执行性):计算机病毒与其他合法程序一样,是一段可执行程序,但它不是一个完整的程序,而是寄生在其他可执行程序上,因此它享有—切程序所能得到的权力;

(2)计算机病毒的传染性:传染性是病毒的基本特征,计算机病毒会通过各种渠道从已被感染的计算机扩散到未被感染的计算机。病毒程序代码一旦进入计算机并得以执行,它就会搜寻其他符合其传染条件的程序或存储介质,确定目标后再将自身代码插入其中,达到自我繁殖的目的;

(3)计算机病毒的潜伏性:一个编制精巧的计算机病毒程序,进入系统之后一般不会马上发作,可以在几周或者几个月内甚至几年内隐藏在合法文件中,对其他系统进行传染,而不被人发现;

(4)计算机病毒的可触发性:病毒因某个事件或数值的出现,诱使病毒实施感染或进行攻击的特性;

(5)计算机病毒的破坏性:系统被病毒感染后,病毒一般不即时发作,而是潜藏在系统中,等条件成熟后,便会发作,给系统带来严重的破坏;

(6)攻击的主动性:病毒对系统的攻击是主动的,计算机系统无论采取多么严密的保护措施都不可能彻底地排除病毒对系统的攻击,而保护措施充其量是一种预防的手段而已;

(7)病毒的针对性计算机病毒是针对特定的计算机和特定的操作系统的。例如,有针对IBM PC机及其兼容机的,有针对Apple公司的Macintosh的,还有针对UNIX操作系统的。例如小球病毒是针对IBM PC机及其兼容机上的DOS操作系统的。

三、计算机病毒的危害

我们教研室的计算机里都保存大量的文档、业务资料、公文、档案等重要数据和信息资

料,如果被病毒破坏,被黑客盗取或篡改,就会造成数据信息丢失,甚至泄密,严惩影响正常办公的顺利进行。计算机感染病毒以后,轻则运行速度明显变慢,频繁死机,重则文件被删除,硬盘分区表被破坏,甚至硬盘被非法格式化,更甚者还会造成计算机硬件损坏,很难修复。有很多的网页上含有恶意代码病毒,用诱人的网页名称吸引人们访问他们的网页,然后修改访问者计算机IE浏览器的主页设置为他们的网页,较为恶劣的还会放置木马程序到访问者计算机的系统文件里,随系统的启动一起加载,造成主页很难修改回来,更为恶劣的是修改操作系统注册表并注销造成注册表无法修改。还有病毒智能化程序相当高[4],感染以后杀掉防杀病毒程序的进程,造成杀毒软件失效,感染的方式也由早期的被动感染到今天的主动感染。

四、计算机病毒的防护

在我们正常的工作中,怎样才能减少和避免计算机病毒的感染与危害呢?在平时的计算机使用中只要注意做到以下几个方面[5,6],就会大大减少病毒感染的机会。

(1)建立良好的安全习惯。例如:对一些来历不明的邮件及附件不要打开,并尽快删除,不要上一些不太了解的网站,尤其是那些诱人名称的网页,更不要轻易打开,不要执行从Internet下载后未经杀毒处理的软件等,这些必要的习惯会使您的计算机更安全。

(2)关闭或删除系统中不需要的服务。默认情况下,许多操作系统会安装一些辅助服务,如FTP客户端、Telnet和Web服务器。这些服务为攻击者提供了方便,而又对用户没有太大用处,如果删除他们,就能大大减少被攻击的可能性。

(3)经常升级操作系统的安全补丁。据统计,有80%的网络病毒是通过系统安全漏洞进行传播的,像红色代码、尼姆达、冲击波等病毒,所以应该定期到微软网站去下载最新的安全补丁,以防患于未然。

(4)使用复杂的密码。有许多网络病毒就是通过猜测简单密码的方式攻击系统的。因此使用复杂的密码,将会大大提高计算机的安全系数。

(5)迅速隔离受感染的计算机。当您的计算机发现病毒或异常时应立即中断网络,然后尽快采取有效的查杀病毒措施,以防止计算机受到更多的感染,或者成为传播源感染其他计算机。

(6)安装专业的防病毒软件进行全面监控。在病毒日益增多的今天,使用杀毒软件进行防杀病毒,是简单有效并且是越来越经济的选择。用户在安装了反病毒软件后,应该经常升级至最新版本,并定期查杀计算机。将杀毒软件的各种防病毒监控始终打开(如邮件监控和网页监控等),可以很好地保障计算机的安全。

(7)及时安装防火墙。安装较新版本的个人防火墙,并随系统启动一同加载,即可防止多数黑客进入计算机偷窥、窃密或放置黑客程序。

尽管病毒和黑客程序的种类繁多,发展和传播迅速,感染形式多样,危害极大,但是还是可以预防和杀灭的。只要我们增强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意识,采取有效的防杀措施,随时注意工作中计算机的运行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就可以大大减少病毒和黑客的危害。

参考文献:

[1]张小磊.《计算机病毒诊断与防治》.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3年8月.[2]程胜利.《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3]韩筱卿.王建峰等.《计算机病毒分析与防范大全》.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年3月.[4]曹天杰.张永平,苏成.《计算机系统安全》.高等教育出版社.[5]彭国军等.《计算机病毒分析与对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6]陈立新.《计算机病毒防治百事通》.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

第三篇:计算机病毒及防范措施

计算机病毒及防范措施

摘要

随着全球计算机用户的激增,随着带来的计算机病毒的危害力度也逐渐显现,迫切需要在防范计算机病毒方面加强研究。基于此,本文在全面总结了计算机病毒的内涵、分类以及计算机感染病毒的诸多现象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防范计算机病毒的具体可行性措施,以期为广大计算用用户安全使用计算机提供一些理论指导和参考。

关键词:

计算机;病毒;类型;防范;措施

1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分类及感染现象

1.1计算机病毒的概念。计算机病毒就是指计算机运行时出现的人为制造的,可以针对计算机信息或者计算机系统产生破坏性的程序。所以我们可以变相的认为计算机病毒其实就是一种类程序,但是这种程序不一定是独立存在的,相反,很多时候都是隐藏在别的正常的计算机程序的下面,因此计算机病毒具有很强的隐藏能力,除了一定的隐藏能力,计算机病毒还具有伪装自己的破坏能力,且这种破坏可以具有不定时长的潜伏期。1.2计算机病毒的分类。1.2.1引导型病毒。所谓引导型病毒较为权威的观点提出其是出现在romBios之后,开展系统引导期间有病毒存在,其优先级是早于操作系统的,同时其是以Bios中存在的中断服务程序作为工作环境。通常操作系统引导模块的位置固定,基本都是在计算机的某一个固定场所,同时在转交控制权的时候,其通常的判断标准就是具体物理位置,并不是我们所认为的以引导区域具体的承载内容为判断标准,所以病毒一旦抢占了这个物理位置,也就意味着对计算机获得了实质的控制能力,把正统的引导区内容进行替换亦或是转移,若是病毒程序正式生效,则将控制权移交给货真价实的引导区内容,这样的后果就是表面看起来这个计算机系统运转一切如常,私底下计算机病毒已经在悄悄的复制、传播,产生危害只是时间问题。1.2.2文件型病毒。文件型病毒,顾名思义,其针对的对象重点是可执行文件,诸如一些扩展名为com、exe、oVl文件,都是其潜伏、攻击的主要目标,文件型病毒比较常见,是目前比较多见的主流型病毒,以种类多而闻名。文件型病毒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其安装一定要在病毒载体程序的帮助下才行,也就是说只有对病毒载体程序进行运行,才能够在内存中导入文件型病毒。1.3计算机感染病毒的现象。计算机病毒的种类现在已经是千奇百怪了,计算机感染了不同的病毒,其表现的中毒症状也不一致。但从整体而言,计算机一旦感染了计算机病毒,主要的中毒表现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屏幕显示异常,并会伴随着一定的异响;计算机系统反应迟钝,死机变得司空见惯计算机内的文件数据被强行修改或删除,文件和其内部的内容产生分离;硬件接口出现失效,不能与外界进行数据交流和传输。

2计算机病毒的具体防范措施

2.1需要建立完善的防范体系和制度。若是缺乏完备的防范系统,则无法开展计算机病毒的防范工作,所有的防范工作都会在就死算计病毒危害之后。建设健全计算机病毒防范体系疏于社会性工作,某个人或是某家企业是无法单独完成的,这要求全员的广泛参与,并对有效资源进行充分利用,进而使得全社会、广泛的计算机病毒防范网络进行有效形成。防范体系内的所有主体都需要遵守计算机防范制度,进而推动防范体系的有效运作。2.2一定要培养计算机用户具备安全意识。我们要始终相信一点,利用在技术和管理方面的方案的采取,来有效防范计算机病毒。在2003年“非典”爆发时,因为实施了恰当的病毒控制管理方案,相关研究人员不断的突破技术,才可有效控制病毒。因此我们必须首先在思想层面反病毒,此外因为反病毒管理以及技术方面的相关措施的开展,已经能够有效的保护计算机安全,即便是新病毒也能够有效防范。2.3选择一个合适的计算机病毒查杀软件。该软件需要能够清除病毒,同时能够对病毒进行扫描和检测,进而可以试试监控计算机。此外其应该能够及时更新新的病毒信息,并能够进行辨别,反馈病毒信息。为保护数据避免丢失,需要功能较为完备的计算机病毒查杀软件是需要含有数据备份这一重要功能的。2.4对计算机进行经常性的病毒清理。对计算机进行经常性的病毒清理,这就需要计算机用户及时更新计算机的病毒查杀软件,进行计算机病毒数据的更新。及时备份系统内的数据,避免出现丢失数据问题。对防范意识进行快速提升,并且要提前查杀所安装软硬件的病毒。为能够对计算机病毒进行全面防范,要求计算机用户注重对其软件的管理工作,坚决避免使用盗版软件,软件应用前必须开展安全检验。

3结语

综上所述,有效防范计算机病毒必须借助进行科学合理的计算机病毒防范体系以及相关制度的建立,对于计算机病毒的侵入能够快速及时发现,同时进行相关措施的实施来对其传播以及破坏进行有效阻止,进而对受损计算机系统和相关数据进行快速恢复。在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进步,全球计算机用户的数量将会进一步增加,网络计算机将更加的普遍,那时,计算机病毒影响的计算机数量将是全球性的,所以,更需要全球各个国家加强计算机病毒的防范和管理,如此,才能让计算机更好的为我们美好的生活和工作所服务。

第四篇: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病毒及预防教学设计

课题:计算机病毒与预防

二、教学课时:1课时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定义;

2、掌握病毒的基本特征;

3、了解计算机病毒造成的危害;

4、掌握计算机病毒防治的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

1、体验计算机病毒造成的对信息系统安全的威胁,自主总结病毒发作引起的计算机故障;通过网络交流经验,并合作进行病毒防治的探索,培养协作能力 2.掌握计算机病毒的有效防治方法,并应用到日常信息活动中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以正确态度面对计算机病毒;

2、树立对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意识,掌握有效的防治措施,自觉应对计算机病毒对信息系统的威胁;

3、自觉遵守有关的道德、法律及法规。教学重点

1、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定义及特征;

2、了解计算机病毒造成的危害,树立对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意识;

3、掌握计算机病毒防治的方法。教学难点

1、学会计算机病毒的查杀操作;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给大家推荐一首歌曲,非常好听,大家愿意和我一起听一听么? 【学生】太好了,愿意听……

【教师】好,那我们就来一起听一下……怎么回事?怎么听不到我们的歌曲了,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发生了什么奇怪的现象? 【学生】是不是计算机出问题了? 【教师】是的,计算机报错、自动关机并且反复重新启动,但是在课前老师刚刚检修了这台电脑,它既没有硬件故障,也没有软件冲突,电源也很稳定,那是什么原因呢?谁最有可能是今天的电脑杀手? 【教师】有些同学在思考,今天的电脑杀手会不会是计算机病毒呢。老师和你想到一块去了。那么计算机病毒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找到它并且消灭它呢?……别着急,学了今天的课程我们就能轻松缉拿真凶了。下面我们一起走进《防治计算机病毒》这节课。

(二)新课讲授

1.认识病毒

【教师】首先我们来认识下病毒。请大家仔细阅读教材第一段,稍后请同学们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计算机病毒的定义。

(2)常见的电脑上的计算机病毒来自哪里?(3)计算机病毒和生物病毒的区别和联系。

【学生】阅读教材后。有三位同学踊跃回答上述问题。

(1)计算机病毒的定义:是一些特殊的破坏计算机中信息的程序。

(2)常见的电脑上的计算机病毒来自哪里:通过软盘、光盘或网络等传入计算机系统的。(3)计算机病毒和生物病毒的区别和联系:计算机病毒跟生物病毒类似,都具有传染性。但是计算机病毒不会感染人体,只能感染计算机系统。

2.了解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及其危害

【教师】很好,同学们回答的非常正确。下面大家前后桌4人一组,分组讨论交流,你们平常见到了哪些计算机异常的情况,也即计算机表现出什么样的特征就可以判断它是感染了病毒?8分钟之后请学生代表回答问题。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学生代表一:电脑突然黑屏,自动重启。学生代表二:电脑突然卡住不动了。学生代表三:文件突然就找不到了……。

【教师】总结大家说的情况,并总体归纳常见的计算机病毒的表现与危害。让学生知道,如果遇到无法正常开机、经常死机、速度明显下降、文件无故变大或失踪、打印机不能正常工作、自动发送电子邮件、自动打开了一些网页等情况,计算机就有可能是感染了病毒。

【教师】计算机病毒可能产生哪些危害呢? 【学生】使重要文件丢失、使工作效率降低、错误发送邮件信息、打开不必要的网页,干扰思维……

【教师】总结计算机病毒的危害:

(1)删除或修改磁盘上的可执行程序和数据文件,使之无法正常工作。(2)修改目录或文件分配表扇区,使之无法找到文件。(3)对磁盘进行格式化,使之丢失全部信息。

(4)病毒反复传染,占用计算机存储空间,影响系统运行效率。破坏操作系统,使计算机不能工作。

3.检查与清除计算机病毒-缉拿凶手

【教师】请学生阅读教材后回答,用什么工具可以检查和清除计算机病毒,其步骤是什么? 【学生】打开瑞星杀毒软件——单击杀毒按钮就可以杀毒。【教师】请学生分组讨论,列举常见的杀毒软件。【学生】列举杀毒软件:第一小组代表回答:瑞星、360 第二小组代表回答:金山毒霸、卡巴斯基、诺顿…… 【教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正确。现在我们可以运用已有的杀毒软件缉拿我们电脑上的凶手了……老师现场操作用瑞星杀毒软件查杀病毒的过程,解决本节课导入部分的病毒问题。

4.预防计算机病毒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2个问题:既然病毒具有传染性,那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有哪些呢? 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有:移动存储设备、计算机网络、盗版软件、下载的文件。我们应该如何预防计算机病毒? 根据病毒的传染性特征,建议计算机病毒的预防措施:坚决不用盗版软件;对外来存储设备先杀毒再使用;下载的文件要先杀毒再使用;安装优秀的防病毒软件,经常用杀毒软件检查计算机。

(三)评价总结

评价:本节课第二小组的同学讨论的比较热烈,全组都参与了,回答结论也相对全面、正确。

小结:本节课所学知识点有哪些,重点、难点所在。

作业:网上查找360杀毒软件,了解功能特点及其操作方式。

四、板书设计

第五篇:浅析“小金库”的特点、危害及防范措施

莲山 课件 w ww.5 Y

K J.CO

M 4近几年来,我们在查办违法违纪案件的过程中发现,案发单位私设“小金库” 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私设“小金库”违纪违法案件明显上升,其危害也日趋严重。“小金库”是滋生腐败和不廉政行为的温床。因此,进一步加强对私设“小金库”现象的分析和研究,提出防范措施是摆在纪检监察机关的一个重要课题。

“小金库”的特点

一是点多面广,具有普遍性。私设“小金库”现象不但在一些企事业单位存在,且党政机关、执法机关等单位也普遍存在。有的单位不仅内部设立了“小金库”,而且各科、室、股、站、队、所也层层私设“小金库”。二是手段狡猾,具有隐蔽性。随着反腐败斗争不断深入,私设“小金库”的形式也更加隐蔽。有的做账外账,有的做假账,有的甚至干脆不做账,只有一包白纸条,办法更是巧妙,主要领导与具体承办者操作,你知我知,天知地知,即使案发后也都有着共同的防御心理和“攻守同盟”行为,给查处带来很大的困难。三是“集体负责”,具有共伙性。近几年我们办案发现,利用“小金(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feisuxs查看)库”实施违纪违法行为,由过去主要领导、财务人员等极少数相互勾结发展到单位领导集体与财务人员串通一气,让单位全体干部职工共同以奖金和补助等名誉私分国有资产,可谓是“利益均占,风险集体共担”。四是“小金库”数额越来越大,涉及人员越来越多。从我们查处“小金库”的情况来看,少到上千元多到上万元,有的甚至几十万到上百万元,涉案人员也越来越多,由原来的主要领导发展到所有领导,由原来的少数人发展到集体,构成一个“利益风险共同体”。五是问题难定性。通过查处“小金库”多数单位都是领导假跑项目,以请客送礼和业务往来为名,行自己贪占、个人得好处之实。用假发票、白纸条,在“小金库”如数报销,少则几千多则几万元,这些钱的性质兼而有之,分辨不清难以定性,只好以违纪处理。

“小金库”危害

一是腐化了党的干部队伍,使少数党员干部走向违纪违法甚至犯罪道路,削弱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二是使国家、集体大量资产流入个人腰包,严重扰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

三是为吃喝玩乐、请客送礼大开方便之门,严重腐化了社会风气,毒化了人们的心灵。

“小金库”的防范措施

“小金库”是个毒瘤,我们必须坚决割除。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从源头治理上下功夫。

首先,要加强思想教育。要通过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帮助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明辨是非,不断增强拒腐防变能力,自觉抵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侵蚀,努力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其次,要加大制度建设。预防和遏止“小金库”滋生腐败现象,关键是建立健全过硬的各项规章制度,并将制度付诸实施,落到实处。否则杜绝“小金库”就是一句空话。一是要把好财务关。要严格执行国家财政法规和财经纪律,健全财务制度,完善财务管理,严格管理好预算外收入。二是要全面实行财务“收支两条线”和政务、厂务、村务公开,决不允许把执法收入和经营收入加以隐瞒截留和挪作他用。

近年来,实行“县会计核算中心”和“村账民理乡审”都是切断“小金库”来源的好举措。第三,要严肃查处。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强与审计部门的联系和协调,加大对各单位财务收支情况的检查力度,对发现私设“小金库”的行为,不论是哪个单位,涉及到什么人,都要对“小金库”的资产来源和走向,一查到底。

莲山 课件 w ww.5 Y

K J.CO

M 4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