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3号文库

世界计量日的来历

世界计量日的来历



第一篇:世界计量日的来历

“5.20”世界计量日的来历

确定 “世界计量日”是在纪念世界《米制公约》签署125周年时由计量学家提议的。1875年5月20日,17个工业国家的高级外交官相聚在巴黎法国外交部的一间会议室。这不是一次普通的聚会,它签署了《米制公约》,同意使用十进制的米制计量单位,以简化国家间的贸易、结算及计量,勾划了未来世界计量的方向和框架。与此同时,成立了国际计量局(BIPM),负责保持米、千克单位以及现今国际单位制(SI)最重要的计量单位;还成立若干委员会和工作小组,有的存在至今,成为世界计量学界的最高技术权威。现今,已有48个国家签署了这一公约,包括了所有主要工业国家。我国于上世纪70年代末签署了《米制公约》。计量单位制已由米制发展为现今的国际单位制并被各国普遍接受。

2000年5月20日,在纪念世界《米制公约》签署125周年之际,国际计量大会(CIPM)的官员和出席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URSI)在澳大利亚召开的精密电磁计量学术会议(CPEM)的计量学家在悉尼天文台集会,建议每年的5月20日为“世界计量日”(World Metrology Day),后由国际计量委员会(CIPM)第21届大会批准确认,规定2001年5月20日为第一个“世界计量日”。这就是“世界计量日”的来历。

计量学成功的秘诀在于,它是所有科学发展的技术基础,它的重要作用无需人们颂扬。任何工业产品、商业交易、科技成就、科学实验的背后不可能没有计量的支撑。计量有力地支持了科技的发展、经济的增长。计量学总是利用世界最尖端的科学前沿技术,复现计量单位,建立计量标准,但同时计量又是支持其它科学发展的技术基础。这样,计量往往被人认为很神秘。这样,虽然人人需要计量,处处利用计量,但计量的意义和作用却很少为因计量受益的人们所认识和理解。这是国际组织把每年的5月20日作为世界计量日的原因之一。通过庆祝国际计量日活动,加大宣传力度,使人们充分地认识计量,自觉地使用计量,有力地支持计量,使计量更好地为工业、科技、贸易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服务。正确认识计量的经济效益。由于计量的隐性经济效益并不被人们所普遍认识,广泛宣传计量的地位和作用成为计量学家的一个重要任务。开展“世界计量日”活动,正是这样的一个机会。

第二篇:世界计量日

“世界计量日”这一天,许多国家都会以各种形式进行庆祝,如邀请政府官员、公司老板、科技与工商业界领袖参加计量讲座,向公众特别是青年学生开放计量实验室,举办计量展览会,报刊、杂志开辟专栏、出版特刊等,普及计量知识,加大计量宣传力度,以引起全社会对计量的关注,使计量在推动科技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世界计量日”的确定,使人类对计量的认识跃上一个新的高度,也使计量对社会的影响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推广智能电能表是我们国家电网公司构建坚强智能电网的重要环节。智能电能表在计量方面与原电能表没有根本不同,只是在计量精度上和计量准确度上更可靠。同时新电能表具备远程通信功能和分时计费功能能够满足不同电价政策变化的需要。为实现智能电网提前提供一种技术储备。

在现代化供电企业中,计量数据的准确可靠与否,将直接影响测量的质量,企业是根据这些测量数据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分析、判断、统计和调整的。如果不加强计量数据管理,放松对计量数据的管理,放松对计量数据的质量监督,计量工作的质量保证作用就难以实现。另外,电力计量管理直接关系到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用户电费的合理负担,电能计量的准确性、可靠性一直是电力部门和用电用户关注的焦点。只有供电管理公司对所有的用户准确计量电能,整个供电公司完成电费回收才有了前提,对于供电企业来说,回收电费就是企业的最终目标之一,那

么作为唯一回收电费依据的电力计量数据的准确性不得不引起供电公司的重视,加强电力计量管理是减少电能流失的唯一途径。

“5.20”期间,为宣传计量知识,畅通便民服务渠道,我局集中开展了计量技术机构实验室开放活动,邀请了部分企业代表参观了与广大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计量项目,使他们认识到计量在保护群众利益方面的重要作用。

在整个活动期间,分管领导亲自抓,各部门积极配合,使“5.20世界计量日”宣传活动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第三篇:世界计量日(范文模版)

世界计量日的由来

1875年的5月20日,17个国家在法国巴黎签署了“米制公约”,这是一项在全球范围内采用国际单位制和保证测量结果一致的政府间协议。

一百多年来,国际米制公约组织对保证国际计量标准统一、促进国际贸易和加速科技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1999年,第21届国际计量大会把每年的5月20日确定为世界计量日。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计量工作,深刻认识到计量工作在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社会保障方面的重要作用,基本建立了能够保证全国计量单位统一和量值准确可靠的较为完善的计量体系,并在每年的5月20日庆祝世界计量日。

第四篇:世界计量日

世界计量日

1875年5月20日,17个国家在法国巴黎签署了“米制公约”,这是一项在全球范围内采用国际单位制和保证测量结果一致的政府间协议。100多年来,国际米制公约组织对保证国际计量标准的统一、促进国际贸易和加速科技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1999年,第二十一届国际计量大会把每年的5月20日确定为“世界计量日”。

为什么确定5月20日为世界计量日呢?这是因为1875年5月20日是20个国家中的17个全权代表签订了闻名世界的“米制公约”。该“公约”及其附则,促成了各签字国共同出经费办常设的科学机构,即国际计量局(BIPM),局址确定在法国。这就是米制的摇篮。国际计量局由国际计量大会(CGPM)和科学专家委员会即“国际计量委员会”(CIPM)管辖。其目的是保证“米制的国际间的统一和发展”。

从2000年5月20日起,世界各国开始了宣传世界计量日一系列活动。国际法制计量组织(OIML)在2001年OIML主席理事会上宣布,鼓励各国的国家计量机构利用5月20日世界计量日开展活动。“世界计量日”的确定,使人类对计量的认识跃上一个新的高度,也使计量对社会的影响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计量室

张艳玲2010-8-11

第五篇:计量日来历

“5.20世界计量日”的来历

1875年5月20日,17个工业国家的高级外交官相聚在巴黎法国外交部的一间会议室,签署了《米制公约》,同意使用十进制的米制计量单位,以简化国家间的贸易、结算及计量,勾划了未来世界计量的方向和框架。与此同时,成立了国际计量局(BIPM),负责保持米、千克单位以及现今国际单位制(SI)最重要的计量单位;还成立若干委员会和工作小组,有的存在至今,成为世界计量学界的最高技术权威。现今,已有包括我国的48个国家签署了这一公约,包括了所有主要工业国家,计量单位制已由米制发展为现今的国际单位制并被各国普遍接受。

1999年,第21届国际计量大会把每年的5月20日确定为世界计量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计量工作,深刻认识到计量工作在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社会保障方面的重要作用,基本建立了能够保证全国计量单位统一和量值准确可靠的较为完善的计量体系,并在每年的5月20日庆祝世界计量日。“世界计量日”(WorldMetrologyDay),后由国际计量委员会(CIPM)第21届大会批准确认,规定2001年5月20日为第一个“世界计量日”。每年的这一天,世界各地都会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以宣传计量工作。“世界计量日”的确定,使人类对计量的认识跃上一个新的高度,也使计量对社会的影响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历届计量日宣传活动主题

第一届 2001年 计量保证质量

第二届 2002年 计量与科技

第三届 2003年 计量与节能、计量在你身边 第四届 2004年 计量与节能

第五届 2005年 计量与能源

第六届 2006年 计量与节约能源

第七届 2007年 能源计量与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 第八届 2008年 计量与能源、计量与体育

第九届 2009年 计量与质量、计量与民生、计量与节约能源

第十届 2010年 计量·科学发展,副题为“计量—科技创新之桥”、“计量—质量提升之桥”、“计量—公平正义之桥”。

第十一届2011年计量日的主题:“计量检测·健康生活”。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