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年化工工程师备考:如何改善解题思路
2014年化工工程师备考:如何改善解题思路
培养改善自己的解题能力,是一个较复杂的问题。从理论上看,解题能力涉及到逻辑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的问题。从内容上看,解题能力包括对单选、多选、不定项选择、计算简答题等各类问题处理的能力。
从大多数考生解题的行为来看,大家解题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一是难以养成思维习惯,常常盲目解题;
二是任务观点严重,解题不求灵活简洁;
三是马虎草率,错误百出。
考试离不开学习,学习离不开做题,良好的思考问题习惯是学会解题的重要保证。一些学习优秀的考生都有良好的思考问题的习惯,善于思路分析,形成一般解题能力。可见,解题思路分析是培养考生解题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学习中必须重视“思路分析”习惯的养成。
1、明确解题思路分析
从考生解题的实际表现看,考生解题的错误,一般是由于缺乏细致、周密的逻辑思考和分析。解题思路分析就是对针对题目给出的信息点,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联想问题所能涉及的知识进行信息加工处理,逐步形成解题思路的头绪,在多次试探尝试中得出解题方法,最后进行总结反思的一系列思维活动。事实上,思路分析的过程就是提高考生思维水平的过程,思路分析的方法就是解决问题的观察、联想、尝试、归纳、总结、反思等方法。解题思路分析应当是学习解题的重要内容。
2、培养思路分析习惯的途径
2.1 注重例题思路分析。利用典型例题的精心设计“审题分析、试探解法、总结反思”的做题步骤,真实地暴露解题思路探求过程,让我们从思路分析中体验寻找解题方法的历程,总结概括一般方法,积累总结经验;我们感受成功的喜悦、发现的乐趣,以及挫折与失败。通过反复的思路分析练习、总结,让自己在学习“思路分析”中自觉形成解题思路分析的习惯。
2.2 鼓励自己解题时进行思路分析。分析题目有什么特点;解题过程中有无多走的弯路,是否还有更好的解题方法;思路分析中哪些地方容易出现错误,应该如何避免;应用该题目的解题方法是否能够解决其它问题。培养自己善于思考问题的习惯。
2.3 针对自己学习情况,给自己布置层次不同的解题思路分析作业。学习能力较强的考生,思路分析作业可以侧重于解题方法的概括、问题的拓展、解题方法的优劣等较高层次的问题;学习能力
一般的学生,可以选择有针对性的某一内容布置作业,由单项训练到综合训练,循序渐进地逐步提高。利用解题思路分析培养自己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二篇:面试备考:漫画题解题思路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备考:漫
画题的解题思路
——来源:安徽中公教育(http://ah.offcn.com/)
在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中,漫画题也是常见考题之一,但是大多数考生却对此望而却步。因此,安徽中公教育总结整理出漫画题的答题思路,以备考生的不时之需。
漫画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常采用变形、比拟、象征、暗示、影射的方法,借以讽刺批评某些人和事。漫画多取材于社会现实和热点问题,因此也成为事业单位面试考试中的一类题型。漫画题在本质上是现象类题目的变形,所以在答题结构与思路上与现象类题目基本一致。但需要注意的是,漫画类题目更要求考生在此基础上,能够准确扣题、描述漫画信息,从而提炼漫画反映的现象。
漫画类题目通常会给出一副漫画,问你对此漫画的看法。旨在考察考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根据漫画的性质可以将漫画类题目分为三类:第一类,消极类,讽刺社会的丑陋现象或不文明行为的漫画。如“一次性卫生筷”、“节能减排”等。第二类,积极类,以颂扬社会现象。如“抗震救灾”等。第三类,争议类,需要辩证对待的社会现象。如“考碗族”、“就业”等。
如何解答漫画类题目?首先,看清漫画所描述的内容。其次,理解漫画反映的实质。最后,按照社会现象类答题思路解答。在答题过程中如何贯穿这三点,有需要注意些什么,下面一一来看。
漫画的主要特点就是简洁,因此漫画中所出现的每一点都可能具有提示意义。这就需要考生仔细观察漫画内容,注意漫画中出现的文字信息以及每个细微的画面。比如:漫画“节能减排”描述了一个司机坐在4.0排量的汽车中,看到加油站员手中的加油器滴油,便说“小同志,节能减排可要从点滴做起呀”。在这幅漫画中如果注意到司机车尾4.0的标志以及“大排量”三个字,则更容易抓住漫画所反映的主旨。
安徽中公教育地址:合肥市芜湖路万达广场7号楼32层
联系我们:http://ah.offcn.com/html/2012/07/17116.html
漫画是通过图画而非文字的形式反映某种社会现象,所以解答漫画题目时最关键的一步是审题,也就是理解漫画的寓意,悟出其中蕴含的道理。审题时需要通过漫画所反映的内容或细微的地方来领会作者想要表达的主旨,紧紧围绕此主旨提炼出自己的观点,才不会答题时答偏。比如,在上一道题中,如果因为“小同志”几个字推断司机是政府官员的话,矛盾点可能就集中在“只需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上。而本漫画想反映的主旨是节约环保意识薄弱,无法落实到实际中。由此可见审题是非常重要的。树立一个正确的观点,在作答时才能有话可说,有理可依。
前两步都是一个思维过程,需要通过第三步表达出来,呈现给考官。第三步也就是社会现象类题目的答题思路。第一点,扣题,即说明漫画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景,它的本质是什么。第二点,分析,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有哪些?尽量分条阐述,这会给考官调理清晰的感觉。第三点,对策,针对这些原因该如何解决问题,最好与原因相呼应。第四点,升华,通过结合自身或者政策理论展望未来。
考生在平日的复习中,除了多加练习外,还要更多地关注时事热点。因为以漫画为题材的考题大多来源于社会生活,时事政治。祝广大考生马到成功!
推荐: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题库:http://ah.offcn.com/html/guojiagongwuyuan/kaoshitiku/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辅导课程(新版)(http://kc.offcn.com/general/91/2144/)
2014年国考全新网校课程,4折优惠不过退费(http://ah.offcn.com/html/2013/10/32116.html)
安徽中公教育地址:合肥市芜湖路万达广场7号楼32层
联系我们:http://ah.offcn.com/html/2012/07/17116.html
第三篇:说明文解题思路(定稿)
考点之一:说明对象
考查类型:直接让学生回答:“这篇文章(或文段)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对 策: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因为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对象加内容)。考点之二:说明对象的特征
[类 型1]:直接找出说明事物的特征的句子
对 策: A、看 题目 B、在首段中找 C、抓关键词句(比如:运用了说明方法的语句、中心句)
[类 型2]:概括说明事物的特征
对 策: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 考点之三:说明方法
[类 型1]:直接让考生回答文章或段落的说明方法
对 策: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的主要特点,然后根据文段内容分析判断。
[类 型2]:文章某段或某句运用何种说明方法,简要说明它的作用?
对 策:找出运用的说明方法,再根据下列说明方法的作用具体回答。
1、举例子 :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2、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3、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4、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5、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6、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或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或事理)。
7、列图表:直观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8、引用法: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9、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10、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11、引用说
明: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考点之四:说明顺序
[类 型]: 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
对 策:
1、了解说明顺序的基本常识:说明文有三种写作顺序。⑴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多在建筑物的结构,如上下、远近、左右、内外、东西南北中等。⑵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⑶逻辑顺序:说明事理,多说明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逻辑顺序的具体分为:主——次、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特征——用途、一般——个别(特殊)、概括——具体、整体——局部、总—分
2、掌握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的说明顺序对„„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便于读者理解。(第一空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如果是事理性说明文,但又不能准确表述,可用“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的语言表述。)考点之五:说明语言
[类 型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
对 策:抓住说明文语文准确这一特点答题,格式:准确(或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或事理)。
[类 型2]: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
对 策:(1)不可以+(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3)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4)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与不符合实际。
[类 型3]: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
对 策:(1)表态(删还是不删)+(2)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辞;“大约”“可能”“左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4)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
[类 型4]: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词句,并体会。
对 策:找出语言准确的词句,然后说明其作用。找准确词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找有精确数据的句子;②找有概数的句子;③找使用限制性词语的句子。
[类 型5]:指示代词的含义类型:指示代词如 “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
对 策: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对整篇文章语文的品析,一般从二个角度谈:A、准确;B、形象生动或简明平实。A是一般说明文的共同特点。B是针对不同语文风格的角度谈。做这种评析整篇文章语言特点的题目,一定要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谈,比如可以选择一句话为例子。格式如下:这篇文章充分体现了语文准确/生动形象/简明平实的特点,如“„„”一句,就准确/生动形象/简明平实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2、对具体篇/句/词的评析 篇/句的作用基本同上。)
第四篇:2014年化工工程师备考记忆方法总结
2014年化工工程师备考记忆方法总结
为了让广大考生在化工工程师考场上发挥自如,应对住各种考试题型,辅导名师特整理了化工工程师考试考点记忆方法,下面来介绍一下关于知识点记忆的方法技巧,助您备考!
一、深理解各章节脉络、重点经过对教材系统地学习后,考生对各科目各章节知识点都有了细致了解,现在要做的就是怎样把这些重要的考试点进行系统地加工,使之变成自己的东西,成功驾驭考场。以考试大纲为目录,回忆各章节知识点,能够很容易回忆起来的说明掌握的不错,比较吃力的地方就需要进行重点关注了,可作出标记,然后找出教材进行重点学习记忆,每天都坚持,熟能生巧,就记在心里了。
二、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环保工程师考试中也有一些考点是需要考生进行记忆的,首先要明确一点,理解是记忆的基础,对知识理解后自然而然就记住了,而且理解后记住的效果最好,不容易忘记,所以,为了让记忆更持久,花点时间去理解是不错的记忆方法,考生不妨一试。
三、总结记忆对于考试中涉及到的一下概念、定理、公式等重要内容,可以采取总结记忆的方法。通常这样的考点在各章节中都有涉及,考生在复习的时候很容易混淆,这时候,最好对这样的内容做一下总结,归纳到一起进行对比和概括,整理到笔记上,平时的时候可以拿出来常看,一回生二回熟,对您来说应该不是问题。
四、联想记忆考试一天天临近,不少考生也都感觉到了时间的紧迫感,在对教材进行全面复习已经是不可能的了,但是对知识点还是不能忽略,这时候,就可以采取联想记忆来巩固知识点了,考生可以按照各章节的顺利进行联想,也可以对某一个知识点进行发散延伸。睡觉前、散步时等闲暇时间都可以来联想一下,想不来的及时找打教材进行查漏补缺。
以上总结记忆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祝考生朋友们考试顺利!
第五篇:2014年公务员考试备考双观点题型解题思路
2014年公务员考试备考:双观点题型解题思路
双观点类题目基本上分为两类:并列类和矛盾类。并列类基本上可按照单观点类题目的解题思路“就话论话-就话论理-就话论人”三步来作答。矛盾类又可划分为择一类和综合类,题目较复杂,思路易混淆,故在此详细进行讲解。
首先是择一类。择一类指的是题目中给出的双观点是完全矛盾不相兼容的,需要考生必须从两个观点中作出选择。例如:有人认为公务员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是“鱼水情”,可现在也有人把公务员与人民群众的关系认识为“油水情”,你怎么看?像这道题目考生必须在“鱼水情”和“油水情”之间作出选择,而不能说既认为是“鱼水情”,又认为是“油水情”。
这一类题目的解题思路仍按照“就话论话-就话论理-就话论人”三步来作答,具体来看:
1.就话论话:分别A,B的含义+我认为应该是A
2.就话论理:①解释A的合理之处(重点)
②解释B的不合理之处(次要)
③因此,我认为A
3.就话论人
例如上题就可按照上述思路作答,思路如下:
1.就话论话--分别简要解释“鱼水情”、“油水情”
2.就话论理--1.重点论述“鱼水情”:
(1)密不可分而不是相互分离
(2)鱼离不开水,水养育了鱼
2.简要论述“油水情”的危害性
3.就话论人--鱼应当报答水:公务员为人民服务
其次是综合类。综合类指的是题目中给出的两个观点,看似矛盾,实则辩证统一,需要考生综合辩证来看待。例如:有人说要做“拓荒牛“,有人说要做“老黄牛”。你想做什么?这道题目考生可不比作出选择,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两者结合起来看待。
这一类题目的解题思路同样按照“就话论话-就话论理-就话论人”三步来作答,具体来看:
1.就话论话:分别A,B的含义
+ 两者看似矛盾,实则辩证统一/两者在一定程度上
都有其合理之处
2.就话论理:①论述A适用的情况、意义和价值
②论述A适用的情况、意义和价值
③因此,我们应将两者相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就话论人
上述题目就可按照上述思路作答,思路如下:
1.就话论话--分别解释“拓荒牛”指的是能够改革创新之人,“老黄牛”指的是能够勤奋踏实做事之人
2.就话论理--重点论述“拓荒牛”、“老黄牛”
1.创新的重要性
2.勤奋踏实的重要性
3.就话论人--作为一名公务员,要将两种精神结合起来
以上就是双观点类题目的解答思路,分清题型,理清思路,结合题目,答出亮点,定能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