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丁玉玲、05法本、刑事诉讼法、A卷考试试卷答案
考试对象:06级全日制本科学生制卷人:丁玉玲
――――――――――――――――――――――――――――――
○――――――――――――――――――――――――――――――○――――――――――――――――――――――――――――――○――――――――――――――――――――――――――――――
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政史系法学专业《刑事诉讼法学》期末考试A卷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所选项的字母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D;
2、A;
3、C;
4、C;
5、A;
6、C;
7、B;
8、D;
9、D;
10、B;
11、D;
12、C;
13、B;
14、D;
15、D;
16、D;
17、B;
18、A;
19、C; 20、C;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所选项的字母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ABCD;
2、BC;
3、BC;
4、BD;
5、CD;
6、ABD;
7、AD;
8、ABCD;
9、AC;
10、ABCD
三、不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有一个或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所选项的字母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C;
2、AC;
3、B;
4、ABCD;
5、C;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又称证明要求,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在诉讼活动中运用证据证明案件事实需要达到的程度。证明标准问题解决的是在作出有罪裁判时,证据的总体证明力应该使法官对指控事实达到何种程度的确信。证明标准问题所涉及的价值权衡主要在惩罚犯罪和保护无辜间展开。如果侧重惩罚犯罪,降低证明标准,势必伤及无辜;如果侧重保护无辜,必然以部分牺牲惩罚犯罪为代价。(1分)在诉讼史上,不同类型的证据制度有不同的诉讼证明标准。在古代神示证据制度中,与当时人们的认识能力相适应,出现疑难案件时,采取水审、火审等证明方法,并将其结果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手段和判断是非曲直的标准。当时对诉讼证明的标准,就是符合神示的结果。在法定证据制度中,法律预先规定了各种证据的证明力和断案规则,强调法官必须严格按照法律预先规定的断案规则,必须符合法定的形式标准,不允许法官根据案件实际情况判断各项证据的证明力并据此认定案情。法定证据制度下的证明标准只能达到“法定真实”而不是真正查明案情。(1分)现代西方国家的证据制度实行自由心证主义。强调案件事实的认定,必须依据证据;证据的真伪和控方所提出的证据能否认定被告人有罪,应当由法官按照自己的良心和理性来判断,并在内心形成对案件事实的确信。确信的标准就是排除合理怀疑。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明标准不容许牺牲无辜者利益来实现其他的社会价值。我国虽然和西方的法律传统不尽相同,但是有一条底线是不可逾越的:必须保障无辜者的权利不受伤害。(1分)
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了明确的证明标准。也就是: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也就是说,侦查机关对案件侦查终结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人民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诉,人民法院对于被告人作出有罪判决,都必须做到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所谓犯罪事实清楚,是指与定罪量刑有关的事实和情节,都必须查清。(1分)证据确实,每个证据都必须真实,具有证明案件事实情况的证明力;证据充分,即证据必须足以认定案件事实。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具体是指达到以下的标准:(1)据以定案的每个证据都必须查证属实;(2)每个证据必须和待查证的案件事实之间存在客观联系;(3)属于犯罪构成各要件的事实均有相应的证据-1-
考试对象:06级全日制本科学生制卷人:丁玉玲
――――――――――――――――――――――――――――――○――――――――――――――――――――――――――――――○――――――――――――――――――――――――――――――○―――――――――――――――――――――――――――――― 加以证明;(4)所有证据在总体上已足以对所要证明的犯罪事实得出确定无疑的结论,并排除了其他一切可能性。(1分)(这四个标准每答对两个得1分,满分为2分)
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不是在诉讼一开始就能达到的,也不是对认定有关程序法事实的证明的标准。在刑事诉讼的各个阶段,由于诉讼行为的不同,以及实体法事实和程序法事实的差异,对证明标准的具体要求也有所不同。(1分)
在刑事案件立案的时候,由于立案是刑事诉讼的开始,证明要求比较低。所以只要能证明发生了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即可。不需要查明行为人是谁,行为人基于何种动机、目的,采用何种手段实施了何种危害行为。在逮捕犯罪嫌疑人时,要求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证明程度显然就比立案时要高。对于自诉案件被害人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时,要求犯罪事实清楚,有足够证明,如果没有达到这个程度,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是当侦查终结移送起诉、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以及人民法院做出有罪判决的证明标准都需要达到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程度。(1分)
在我国,原刑事诉讼法强调对被告人作出任何最终的法律处理,都必须建立在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基础上。对于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案件,要求继续侦查或补充侦查,直到查清为止。但对经过反复补充侦查仍然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疑难案件应当如何处理,未做明确规定。因而导致实践中有些疑难案件久拖不决,被告人被超期羁押。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对疑难案件的处理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首先,刑事诉讼法在基本原则部分确立了“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的原则;(1分)
其次,规定了疑难案件的具体处理程序。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在审查起诉阶段,经过两次补充侦查,人民检察院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作出不起诉的决定。在审判阶段,经法庭审理对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就是说,对于疑难案件采取从无的原则。疑罪从无,是重视人权保障的必然的价值选择,同时也涉及到利益权衡的问题。疑罪从无,可能轻纵犯罪,但可以确保无罪的人不受追究;疑罪从有,可能冤枉无辜,却不能确保惩罚真正的犯罪人。(1分)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要求根据所给案例运用所学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1、(1)检察院对于国有宏源股份有限公司涉税案件的立案侦查违反有关规定。(1分)对于涉税案件由公安机关管辖,公安机关应当立案侦查,人民检察院不再受理。(1分)
检察院派检察人员直接逮捕犯罪嫌疑人的行为是违法的。(1分)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九条规定,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必须经过人民检察院的批准或者人民法院决定,由公安机关执行。(1分)
检察院要求同时提供5万元保证金和保证人的做法是违背刑事诉讼法的。(1分)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三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不能要求同时提供保证人和交纳保证金。(1分)
人民检察院在人民法院尚未作出生效的判决就将该冻结的存款上缴国库的做法违反刑事诉讼法及其解释。(1分)执行的对象是已
考试对象:06级全日制本科学生制卷人:丁玉玲
――――――――――――――――――――――――――――――○――――――――――――――――――――――――――――――○――――――――――――――――――――――――――――――○―――――――――――――――――――――――――――――― 经生效的裁决。(1分)
检察院没有经过原审人民法院直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的做法违法。(1分)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五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同级人民法院的第一审判决、裁定的抗诉,应当通过对原审人民法院提出抗诉书,并且将抗诉书抄送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原审人民法院应当将抗诉书连同案卷、证据移送上一级人民法院,并且将抗诉书副本送交当事人。(1分)
(2)二审人民法院对于检察院抗诉的案件不开庭审理是违法的。(1分)对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案件,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开庭审理。故本题中二,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于检察院抗诉的案件不开庭审理是违法的。(1分)
二审法院用裁定撤销原判的做法不符合刑事诉讼法的规定。(1分)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九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不服第一审判决的上诉、抗诉案件,经过审理后,应当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原判决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的,应当裁定驳回上诉或者抗诉,维持原判;原判决认定事实没有错误,但适用法律有错误或者是量刑不当,应当改判;原判决事实不清楚或者证据不足的,可以在查清事实后改判,也可以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故本题中二审法院用裁定撤销原判的做法不符合该条第二项的规定。(1分)
2、(1)1个月。(1分)
(2)可以。(1分)在审查起诉期间的补充侦查,既可以自行补充侦查,也可以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1分)
(3)不予准许。(1分)因被告人犯罪行为严重,有可能被判处死刑。(1分)
(4)可以准许。(1分)但被告人不得再另行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也不再另行指定辩护律师,被告可以自行辩护。(1分)
(5)应当恢复法院调查。(1分)法庭辩论过程中,如果合议庭发现新的事实,认为有必要进行调查时,审判长可以宣布暂停辩论,恢复法庭调查,待该事实查清后继续法庭辩论。(1分)
(6)在3日内将上诉状交原审法院送交同级人民检察院。(1分)
(7)在上诉期满之日起生效。(1分)
(8)应自收到判决书后5日内请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1分)人民检察院自收到请求后5日内,应当作出是否抗诉的决定并答复请求人。(1分)
3、(1)公诉人对被告人甲、乙同时讯问错误。(1分)对于共同被告人应当分别进行讯问。(1分)
(2)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不能就有关犯罪事实向被告人发问。(1分)
(3)戊作为证人不能旁听案件的审理。(1分)
(4)戊作为控方证人,控辩双方向其发问的顺序错误,(1分)应当先由要求传唤的一方进行发问。(1分)
(5)公诉人在庭审中发现有漏罪的只能追加起诉,不能撤回起诉。(1分)变更、追加、撤回起诉应当报经检察长或检察委员会决定,(1分)并以书面方式向人民法院提出,公诉人不能当庭迳行决定。(1分)
(6)法庭审查后作出同意撤回起诉的决定错误。(1分)法院对检察机关撤回起诉的要求应以裁定而不能以决定的方式作出。(1分)
考试对象:06级全日制本科学生制卷人:丁玉玲
――――――――――――――――――――――――――――――○――――――――――――――――――――――――――――――○――――――――――――――――――――――――――――――○――――――――――――――――――――――――――――――
(7)二审法院仅就乙的犯罪部分进行了审查。(1分)审理部分被告人上诉的案件,应当对全案进行审查,包括甲、乙罪刑及附带民事诉讼部分的审查。(1分)
第二篇:刑事诉讼法考试试卷及答案(A,B)
刑事诉讼法考试试卷(A卷)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
1、管辖
2、强制措施
3、附带民事诉讼
4、书证
5、辩护
二、简答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0分)
1、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5条规定的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有哪些?
2、不起诉的种类和适用条件是什么?
3、简易程序适用的案件范围是什么?
三、案例分析题(共2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被告人王川,男,25岁,某单位司机。
2000年2月7日深夜11点半左右,被告人王川潜入一居民室内对女主人欲行强奸,女主人大声呼救,并奋力反抗,致王川企图未逞。被告人王川在逃跑时,适遇该区人民法院审判员李玉良从办公室加班后回家,李见王川鬼鬼祟祟急忙逃窜,遂将其扭送公安机关处理。
此案经公安机关侦查终结后移送该区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经审查,以强奸(未遂)罪向同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以李玉良为审判长与本院二位审判员组成合议庭,公开审理了此案。开庭审理过程中,被告人王川除对指控犯罪供认不讳外,还主动交代了半年前实施的抢劫罪,并表示愿意交出所抢劫的财物。经过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和被告人最后陈述等程序,最后合议庭评议后当庭宣判:以强奸罪判处被告人王川有期徒刑五年,以抢劫罪判处被告人王川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500元,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六年。宣判后,告知被告人王川如果不服本判决,可在接到判决书第二日起五日以内上诉于市中级人民法院。被告人王川于接到判决书后的第三天上诉于市中级人民法院。
市中级人民法院接到上诉状后,经审理认为,原判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但量刑过轻,于是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原审人民法院接到案件后,由审判员李玉良为审判长,与两位陪审员组成合议庭重新审理此案。经过重新审理,在原认定事实完全不变的情况下,以强奸罪判处王川有期徒刑十年。并告知本判决为终审判决,不得上诉。问:以上诉讼程序有哪些违反法律规定之处?
2、自诉人包甲与被告人季乙的前夫杨丙(诉讼中季与杨已离婚)于某年10月在跳舞中相识,此后往来较多,关系密切,为此,引起了季乙的不满。来年1月10日,季乙带着儿子杨丁等四人,以捉奸为由,来到包甲的住处,破门而入,在包甲的房内未发现有人以后,季乙留下一张“今来捉奸,气愤之际将门打坏,改日再来”的字据后离去。同月15日晚11时许,季乙再次带人(三女一男)来到包甲回家必经之路某日用化工厂门口时,碰到包甲外出返家,季乙便与同伙一同抓打包甲。季乙用手将包甲的双侧脸颊抓伤,为此,包甲将季乙右手中指末端咬伤,包甲被打倒在地后,季乙又用砖头砸了包甲,被及时赶到的某日用化工厂保卫人员制止。当晚,双方均到省人民医院就诊,包甲后转至某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治疗三个多月。此后,双方的伤情经某市法医活体检验鉴定中心鉴定为轻伤。
上述事实有下列证据证明:
(1)包甲和季乙对事情发生经过的陈述;
(2)某市法医活体检验鉴定中心对包甲和季乙的伤情分别作出的法医鉴定书;(3)某日化厂保卫科保卫人员李某的妻子陈某陈述的曾听李某说起的关于包甲和季乙在其厂门前互相抓打经过的证言;
(4)证人杨某、龚某、胡某、唐某、叶某关于包甲和季乙在某日化厂门前互相抓打经过的证言;
(5)包甲出示的于案发后所拍摄的作为打人工具的砖头的照片;
(6)某省军区直属门诊部,某市第一人民医院为包甲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病情诊断书复印件。
问:以上证据分别属于法定的七种证据形式中的哪一种?这些证据哪些是传来证据,哪些是直接证据?
四、论述题(共1题,20分)
请论述我国刑事诉讼中的“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进行法律监督”原则? 考试(A卷)答案
一、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
1、管辖: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1分)等依照法律规定(1分)立案受理案件(1分)以及人民法院系统内部审判第一审刑事案件(1分)的分工制度。
2、强制措施: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1分)为了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1分),依法对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进行限制或者剥夺(2分)的各种强制性方法。
3、附带民事诉讼:公安司法机关(1分)在刑事诉讼过程中(1分),在解决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同时(1分),附带解决被告人的犯罪行为所造成的物质损失的赔偿问题(1分)而进行的诉讼活动。
4、书证:指能够根据其表达的思想(2分)和记载的内容(2分)查明案件事实情况的一切物品。
5、辩护:刑事案件的被追诉人及其辩护人(1)反驳对被追诉人的指控,提出有利于被追诉人的事实和理由(1),论证被追诉人无罪、罪轻或者应当减轻、免除处罚,以及被追诉人的程序性权利受到了侵犯(1),以维护被追诉人合法权益的诉讼活动(1分)。
二、简答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0分)
1、法定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
(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2分)(2)犯罪已经超过追诉时效的;(2分)(3)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2分)
(4)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2分)(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2分)(6)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2、不起诉的种类和适用条件:
(1)法定不起诉(1.5分):具有法律规定不追究刑事责任情形的,检察机关应当作出不起诉的决定(1.5分)。
(2)酌定不起诉(1.5分):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处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2分)。
(3)证据不足不起诉(1.5分):对于补充侦查的案件,人民检察院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1.5分)。
3、简易程序适用的案件范围
(1)对于可能依法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单处罚金的公诉案件(1分),事实清楚、证据充分(1分),人民检察院建议或者同意适用简易程序的(2分);(2)告诉才处理的案件;(2分)
(3)被害人起诉的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2分)
(4)人民法院对公诉案件的被告人可能判处免予刑事处分的。(2分)
三、案例分析题(共2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本案的程序违法之处包括:
(1)一审法院以审判员李玉良为审判长组成合议庭的程序不对。(2分)(2)第一审人民法院对案件进行公开审理不正确。(2分)
(3)一审法院仅根据被告人供述,对未曾指控的抢劫罪进行审理,并以数罪并罚原则作出判决是错误的。(2分)
(4)一审法院宣判时,告知被告人王川的上诉期限为5天不对。(2分)
(5)第二审人民法院对案件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的理由“量刑过轻”不正确。(2分)
(6)对发回重审的案件,原审人民法院又以李玉良为审判长组成的合议庭不合法。(2分)
(7)重新审理该案的法院在原审“事实完全不变”的情况下,改判被告人犯强奸罪十年的判决有误,明显地违背了上诉不加刑原则。(1分)
(8)重新审理的法院告知被告人“本判决为终审判决,不得上诉”错误。(2分)
2、(1)被害人陈述(1分)、被告人供述和辩解(1分)
(2)鉴定结论(1分)(3)证人证言(1分)(4)证人证言(1分)(5)物证(1分)(6)书证(1分)
传来证据:陈某的证人证言(1.5分)、砖头的照片(1.5分)直接证据:包甲的被害人陈述(1.5分)、季乙的被告人供述和辩解(1.5分)、陈某的证人证言(1.5分)、杨某、龚某、胡某、唐某、叶某等人的证人证言(1.5分)。
四、论述题(共1题,20分)
1、检察监督的意义(5分)
2、检察监督的内容
(1)立案、侦查监督(5分)(2)审判监督(5分)(3)执行监督(5分)刑事诉讼法考试试卷(B卷)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
1、拘留
2、当事人
3、鉴定结论
4、间接证据
5、死刑复核程序
二、简答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0分)
1、回避的理由有哪些?
2、逮捕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3、审判监督程序的提起主体有哪些?
三、案例分析题(共2题,每题15分,共30分)1、1999年8月,某市印染厂女工赵某突然失踪,其家人发现她失踪后多方寻找未果,几天后,在郊区一片废弃的建筑工地上发现其尸体。该市公安局经立案、侦查,认为该市印染厂的司机钱某有嫌疑。侦查终结后,公安局于1999年10月31日将案件移送至该市检察院审查起诉。市检察院接到公安局移送起诉的案件后,由检察员孙某一人仅对犯罪嫌疑人钱某进行了讯问,即认为证据不足,遂于11月12日退回公安局补充侦查。12月19日,公安局补充侦查完毕,再次移送起诉。市检察院经过审查,认为证据仍然不足以证明钱某实施了杀人行为,遂于2000年2月10日作出了证据不足不起诉的决定。市检察院公开宣布该不起诉决定,并于2月12日将不起诉决定书送达了公安局、犯罪嫌疑人钱某、被害人赵某的母亲李某。市公安局认为不起诉决定不当,于是继续羁押钱某并向上一级检察院即该省人民检察院提请复议,省检察院维持了不起诉决定。李某对不起诉决定不服,向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该法院以未先行向检察机关申诉为由拒绝受理。
问:以上公、检、法机关对案件的处理有哪些违法之处?
2、张某由某地购进了属国家一级保护的珍稀动物的皮革250张,打算转卖给王某,双方用手机约定于10月10日在王某的家中交货。按事先约定时间和地点,由张某乘坐马某的出租面包车将货物运到王某家中,但并未告知马某所运何物。当张某叫马某从车上卸货时,马某才发现此货物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皮革,于是表明自己不参与此事的立场。在张某刚将货物搬下车时,公安人员突然出现在现场,并将张某、王某和马某三 个一起抓获,同时扣押了面包车和张某的手机。经讯问,张某和王某分别供述了贩卖珍稀动物皮革的事实,马某也将本人运送货物的情况作了陈述。问:(1)本案中,公安人员调查收集到了哪些种类的法定证据?(2)在上述证据中,哪些是直接证据?哪些是间接证据?
四、论述题(共1题,20分)
如何理解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2条规定的“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原则?考试(B卷)答案
一、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
1、拘留: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1分)在侦查过程中,在紧急情况下(1分),依法临时剥夺(1分)某些现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的人身自由(1分)的一种强制方法。
2、当事人:与案件的结局有直接利害关系(2分),对刑事诉讼进程发挥着较大影响作用(2分)的诉讼参与人。
3、鉴定结论:专门机关(1分)就案件中的专门性问题(1分),指派或者聘请专门人员(1分)进行鉴定后所作出的结论性的判断(1分)。
4、间接证据:不能独立地直接证明案件的主要事实(2分),只能证明案件事实的某种情况(2分)的证据。
5、死刑复核程序:人民法院(1分)对判处死刑的案件(1分)进行复审核准(1分)所遵循的特别诉讼程序(1分)。
二、简答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0分)
1、回避的理由: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回避:(1)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当事人的近亲属的;(2.5分)(2)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2.5分)
(3)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或者诉讼代理人的;(2.5分)(4)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2.5分)
2、逮捕的适用条件:
(1)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3分);(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3分);
(3)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措施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2分)而有逮捕必要(2分)的。
3、审判监督程序的提起主体:
(1)各级人民法院院长(1分)对本院生效判决和裁定(1分),如果发现在认定事实、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1分),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1分);
(2)最高人民法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生效的裁判(1分)、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法院已经生效的裁判(1分),如果发现确有错误,有权提审或指令下级法院再审(1分)。(3)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生效的裁判(1分),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法院已经生效的裁判(1分),如果认为确有错误,有权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向同级人民法院提起抗诉(1分)。
三、案例分析题(共2题,每题15分,共30分)
1、程序违法之处:
(1)市检察院接到公安局移送起诉的案件,不应仅由检察员孙某一人来讯问犯罪嫌疑人钱某。(2分)
(2)市检察院不应在仅讯问了犯罪嫌疑人钱某后即认为证据不足。检察院审查案件,应当讯问犯罪嫌疑人,听取被害人和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委托的人的意见。(2分)(3)市公安局自11月12日接到案件,至12月19日才补充侦查完毕,超过了补充侦查的法定期限。补充侦查期限是1个月。(2分)
(4)市检察院自1999年12月19日接到公安局补充侦查完毕再次移送的案件,2000年2月10日才作出不起诉决定,审查起诉超过法定期限。检察院审查起诉的期限是1个月,重大、复杂的的案件,可以延长半个月。(2分)
(5)市检察院除了应将不起诉决定书送达公安局、犯罪嫌疑人钱某外,还应该送达钱某所在的单位市印染厂。检察院应将不起诉决定书送达被不起诉人和他的所在单位。(1分)
(6)市公安局认为不起诉决定不当,不应继续羁押被不起诉人钱某。检察院作出不起诉决定的,公安机关对在押的被不起诉人应当立即释放。(2分)
(7)市公安局认为不起诉决定不当,不应向上一级检察院提请复议。公安机关认为不起诉决定不当,可以要求作出决定的检察院复议,意见不被接受,可向上一级检察院提请复核。(2分)
(8)法院不应以未先行向检察机关申诉为由拒绝受理李某的起诉。被害人不服不起诉决定的,可以先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申诉,人民检察院维持不起诉决定的,再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不经申诉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2分)
2、(1)犯罪嫌疑人供述(张某和王某的供述1.5分)、证人证言(马某的陈述1.5分)、物证(珍稀动物皮革1.5分、面包车1.5分、手机1.5分)(2)直接证据:张某和王某的供述1.5分、马某的证言1.5分
间接证据:珍稀动物皮革1.5分、面包车1.5分、手机1.5分
四、论述题(共1题,20分)
1、确定被告人有罪的权力由人民法院统一行使。(5分)
2、人民法院判决被告人有罪的程序必须合法:合格的法庭、公开、公正审理、辩护(5分)
3、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1)区分犯罪嫌疑人与被告人(3分)(2)控诉方承担举证责任(3分)
(3)疑案作无罪处理。存疑不起诉、证据不足的无罪判决(4分)
第三篇:刑事诉讼法考试试卷
刑事诉讼法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 分,共 20分)
1.取保候审的执行机关是()
A.人民法院B.人民检察院C.公安机关D.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单位
2.在刑事诉讼中,人民法院承担的诉讼职能是()
A.法律监督职能B.控诉职能C.审判职能D.辩护职能
3.对人民法院书记员的回避,有权作出决定的是()
A.审判长B.本院院长C.审判人员D.本庭庭长
4.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案件()
A.盗窃案B.虐待案C.绑架案D.贪污案
5.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
A.3 个月B.6个月C.10个月D.12个月
6.无权采用拘留措施的机关是()
A.公安机关B.国家安全机关C.人民检察院D.人民法院
7.对于被拘留的,拘留后进行第一次讯问的期限为()
A.12小时以内B.24 小时以内C.48小时以内D.72小时以内
8.拘传犯罪嫌疑人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
A.10小时B.12小时C.24小时D.48小时
9.不服判决的上诉、抗诉期限为()
A.5日B.10日C.15 日D.20 日
10.上诉不加刑原则适用()
A.第二审案件B.只有被告人一方上诉的案件
C.只有检察院提起抗诉的案件D.所有案件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3分,共30 分)
1.期间的计算不包括()
A.开始的时和日B.开始的月C.路途上的时间
D.期满前将诉讼材料交邮局邮递途中的时间
2.人民法院可以适用简易程序审判的案件()
A.告诉才处理的案件B.被害人起诉的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
C.依法可能判处5 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案件D.被告人同意适用的案件
3.立案必须同时具备的条件有()
A.罪行显著轻微B.认为有犯罪事实
C.需要追究刑事责任D.罪行严重
4.司法机关送达诉讼文书的程序要求是()
A.依照法律规定的期限送达B.由本案审判人员亲自送交收件人
C.遵守法定的方式D.遵守法定的手续
5.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和被告人都具有的义务()
A.如实反映案件情况B.提起反诉C.委托代理人D.遵守法庭纪律
6.属于刑事诉讼强制措施的()
A.取保候审B.监视居住C.训诫D.责令具结悔过
7.刑事诉讼证据的意义()
A.认定案情的根据B.定罪量刑的准绳
C.适用法律的依据D.制服犯罪分子的武器
8.不得担任辩护人的人员有()
A.人民团体推荐的人B.正在被依法剥夺人身自由的人
C.正在被执行刑罚的人D.正在被限制人身自由的人
9.适用回避制度的人员有()
A.书记员B.鉴定人C.辩护人D.法院院长
10.刑事诉讼形式的历史类型()
A.混合式B.弹劾式C.封建式D.纠问式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 分,共20 分)
1.地区管辖
2.期间
3.证明对象
4.勘验、检查笔录
四、简答题(第 1题 8分,第 2题 7 分,共15 分)
1.简述指定辩护与强制辩护的异同。
2.合议庭应当怎样组成?
五、论述题(15 分)
1.试述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原则。
参考答案
一、1.C2.C3.B4.B5.B6.D7.B8.B9.B10.B
二、1.ACD2.AB3.BC4.ACD5.AD6.AB7.ACD8.BCD
9.ABD10.ABD
三、1.指同级人民法院之间在审判第一审刑事案件上的分工。
2.指法律对司法机关和诉讼参与人进行诉讼活动在时间期限上的要求。
3.指必须用证据加以证明的案件事实的范围。
4.是侦查人员依法对同犯罪有关的场所、物品、人身、尸体等进行勘验或检查的情况的记载。
四、1.异:属于从不同角度划分的不同的辩护种类,与指定辩护相对应的是委托辩护,与强制辩护相对应的是非强制辩护;指定辩护有应当和可以之分,强制辩护只有应当指定这一种情况。同:指定辩护与强制辩护都是由法院依法指定律师担任辩护人;对被告人拒绝指定的辩护人的处理原则相同;应当指定辩护的法定条件与强制辩护的法定条件相同。
2.合议庭组成,因审判程序和法院级别不同而有所不同。基层、中级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应当由审判员三人或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共三人组成;高院、最高院审判第一审案件由审判员三人至七人或由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共三人至七人组成;审判上诉、抗诉案件,由审判员三人至五人组成。
五、法院、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该原则要求法院、检察院必须依法办案,只服从法律。法院、检察院作为一个组织整体,集体对审判权、检察权的行使负责。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司法独立不同,不是政治制度的内容,只是一种工作原则。不是审判、检察工作完全独立,不受任何领导监督和制约。实行该原则对保障法院、检察院充分发挥其在加强法制方面的特有作用。
刑事诉讼法试卷二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分,共 20分)
1人民法院是刑事诉讼的主要主体,在刑事诉讼中执行()
A.指挥职能B.审判职能C.控诉职能D.辩护职能
2.向法院提起公诉之前,原被告人的称谓被修改为()
A.人犯B.现行犯C.重大嫌疑分子D.犯罪嫌疑人
3.下列案件依法不应公开审理的是()
A.盗窃案件B.有关个人隐私的案件C.聋哑人犯罪的案件D.军职人员
犯罪的案件
4.监视居住期限不得超过()
A.1个月B.3个月C.6个月D.12个月
5.有权决定法院院长回避的是()
A.本院审判委员会B.上一级法院C.同级人大常委会D.同级政法委员会
6.被告人是盲、聋、哑或未成年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
A.可以为他指定辩护人B.不必为他指定辩护人
C.应当为他指定辩护人D.应当通知其法定代理人到场
7.下列证据中不可能成为直接证据的()
A.证人证言B.鉴定结论C.被害人陈述D.被告人供述
8对已经扣押的物品,经查明确实与案件无关的,应当迅速()
A.上缴B.退还原主C.变卖D.销毁
9.在侦查阶段,对于律师提出会见犯罪嫌疑人的一般案件,侦查机关应当在()
A.24小时内安排B.48小时内安排C.12小时内安排D.6小时内安排10 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应当()
A.讯问证人B.实地调查C.讯问犯罪嫌疑人D.讯问被害人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3分,共30 分)
1.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案件有()
A.侮辱诽谤案B.诈骗案C.贪污案D.破坏军人婚姻案E.贿赂案
2.自诉案件审判程序的特点有()
A.自诉人在宣告判决前可以与被告人和解B.法院可以进行调解
C.被告人可提起反诉D.宣判后自诉人也可撤诉E.法院可缺席判决
3.属于二审法院以违反法定诉讼程序撤销原判,发回重审的有()
A.违反回避制度的B.审判组织不合法C.违反有关公开审判规定
D.适用法律有错误E.量刑不当的4.高院有权核准的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案件有()
A.杀人案B.强奸案C.抢劫案D.贪污案E.危害国家安全案
5.有权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主体有()
A.各级法院院长和审判委员会B.最高人民法院C.上级人民法院
D.最高人民检察院E.上级人民检察院
6.对各级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判有权提出申诉的人员有()
A.被害人B.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C.被告人及其近亲属
D.辩护人和诉讼代理人E.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
7.下级法院接到执行死刑命令后,应当停止执行的情形有()
A.判决可能有错误的B.罪犯正在怀孕的C.罪犯揭发重大犯罪事实的D.罪犯有重大立功表现的E.罪犯尚未满18 周岁的8.属于被告人有权申请审判员回避的理由()
A.审判员是被害人的近亲属B.审判员的胞兄与案件有利害关系
C.审判员是了解本案的证人D.审判员的弟弟与被害人是同学E.审判员接受过被害人诉讼代理人的礼物
9.对犯罪地作广义的解释应当包括()
A.犯罪行为实施地B.犯罪行为完成地C.犯罪预备地D.犯罪结果地
E.盗窃犯罪的销赃地属于被告人享有的权利有()
A.沉默权B.辩护权C.最后陈述权D.参加法庭调查权E.了解法庭笔录内容权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 分,共20 分)
1.法庭调查
2.附带民事诉讼
3.取保候审
4.诉讼参与人
四、简答题(第 1题 8分,第 2题7 分,共15分)
1.弹劾式诉讼有哪些特点?
2.简述对一审法院宣告无罪、免除刑事处罚判决的执行。
五、论述题(共15 分)
试述刑事诉讼法的任务。
参考答案
一、1.B2.D3.B4.C5.A6.C7.B8.B9.B10.C
二、1.CE2.ABC3.ABC4.ABC5.ABCDE
6.ABCE7.ABCDE8.ABCE9.ABCDE10.BCDE
三、1.是法庭在开庭阶段结束后,通过公诉人举证,辩护人质证,以及辩护人提出证据,公诉人进行质询等方式、方法,当庭全面审查证据和查明案件事实的活动。
2.司法机关在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同时,附带解决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的经济损失的赔偿问题的活动。
3.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法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以保证其在取保候审期间不逃避侦查和审判,并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方法。
4.参加刑事诉讼活动,享有一定诉讼权利,并承担一定诉讼义务的司法人员以外的人。
四、1最主要特点是不告不理,法官在诉讼中处于消极仲裁者的地位,法官只负责审判,不执行控诉职能。审理前,法官不进行任何调查。需要神明裁判时,会采用决斗等方法。当事人的地位和权利平等。审判一般公开,采用言词辩论形式。
2.一审法院判决宣告被告人无罪、免除刑事处罚,如果被告人在押,在宣判后应当立即释放。如果自诉人或检察院提出上诉或抗诉,也应将被告人立即释放。目的在于及时恢复已被宣告无罪的人的人身自由,保护其合法权益。将判决无罪的人释放后还应协同有关部门作好善后工作。
五、准确及时的查明犯罪事实,惩罚犯罪分子,是正确处理案件的基础和前提。要准确
查明犯罪事实,必须做到客观、全面和细致,必须抓主要矛盾,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及时的查明犯罪事实,要求司法人员在保证办案质量的前提下,尽量提高办案效率。正确运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就是正确运用刑法惩罚犯罪分子。正确适用法律必须正确认识和对待依法从重从快的方针。惩罚犯罪分子与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是我国刑事诉讼法的一项任务的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为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刑事诉讼法对立案、侦查、起诉、审理、上诉、申诉等各项诉讼程序,都有具体详细的相关规定。
第四篇:专升本《刑事诉讼法》_试卷_答案
专升本《刑事诉讼法》
一、(共75题,共150分)
1.两审终审后,尚不能立即发生法律效力、交付执行的案件有()。(2分)A.判处死刑的案件 B.涉外案件
C.被告人表示不服判决的案件 D.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
标准答案:A
2.王某在甲地犯有诽谤罪,在乙地犯有侮辱罪,在丙地犯有危害国家安全罪,在丁地犯有虐待罪,该案应由()法院审理。(2分)
A.甲地县法院 B.乙地县法院 C.丙地中级法院 D.丁地中级法院
标准答案:C
3.我国刑事诉讼法中,关于法定证据种类的划分根据,主要是()。(2分)A.证据的来源 B.证据的表现形式
C.证据是否有利于被告人 D.证据是否有利于被害人
标准答案:B
4.行使辩护权的基本形式是()。(2分)A.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自己辩护 B.犯罪嫌疑人聘请律师提供法律服务 C.被告人委托辩护人 D.人民法院指定辩护人
标准答案:A
5.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死刑立即执行的案件,应当有()组成合仪庭进行。(2分)A.审判员3人 B.审判员3人和人民陪审员3人 C.人民陪审员3人 D.审判员3-7人
标准答案:A
6.人类社会最早出现的诉讼形式是()。(2分)
A.纠问式诉讼 B.弹劾式诉讼 C.混合式诉讼 D.审问式诉讼
标准答案:B
7.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的主要差异为()。(2分)A.起诉制度上的差别 B.执行程序上的差别 C.实体上解决问题的差别 D.审判制度上的差别
标准答案:C
8.被告人在法庭审判期间死亡,同时,根据已经查明的案件事实和认定的证据材料,已能够确认被告人无罪。对此,人民法院应当()。(2分)
A.以判决宣告无罪 B.以裁定终止审理 C.以决定终止审理 D.撤销案件 标准答案:A
9.林某因涉嫌盗窃被公安机关拘传,公安机关对其采取拘传措施的最长时限是()。(2分)A.12小时 B.24小时 C.36小时 D.48小时
标准答案:A
10.下列案件中,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的是().(2分)A.强奸案 B.玩忽职守案 C.虐待案 D.遗弃案
标准答案:B
11.对外国人犯罪的案件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是().(2分)A.基层人民法院 B.中级人民法院 C.高级人民法院 D.最高人民法院
标准答案:B
12.取保候审的期限最长是().(2分)
A.3个月 B.6个月 C.9个月 D.12个月 E.拘传 F.监视居住 G.逮捕 H.拘留
标准答案:D
13.袁铭因黄某对其进行人身伤害提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对于其()法院不予支持。(2分)A.医药费: B.误工费: C.精神损失费
标准答案:D
14.某基层检察院在侦查某区派出所所长刘某涉嫌受贿罪一案时,发现刘某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对此应().(2分)
A.不起诉 B.撤消案件 C.中止审理 D.免予起诉
标准答案:B
15.下列事项中,应适用裁定的是().(2分)A.宣告被告人无罪 B.对审判人员的回避申请
C.对违反法庭秩序人员实施的罚款、拘留
D.二审法院撤消一审法院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判决
标准答案:D
16.公诉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起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2分)
A.自案件立案时起 B.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时起 C.自案件提起公诉时起; D.自法院受理该案时起
标准答案:B
17.被告人实施的两个以上的犯罪行为,分别属于公诉案件和自诉案件的,人民法院().(2分)A.应当一并审理
B.经检察院同意后,可以一并审理; C.应当分别审理 D.可以一并审理
标准答案:D
18.某法院在开庭审理叶某交通肇事一案时,叶某的辩护人请求通知新的证人到庭并请求重新勘验,法院()。(2分)
A.可以终止审理 B.可以中止审理 C.应当退回补充侦查 D.可以决定延期审理
标准答案:D
19.对人身伤害的医学鉴定有争议需要重新鉴定或者对精神病的医学鉴定,由()的医院进行。(2分)A.省级人民政府 B.省级人民检察院 C.省公安厅 D.高级人民法院
标准答案:A
20.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条件是()。(2分)A.有被害人的控诉
B.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罚 C.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D.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
标准答案:C,D
21.有权按照审判监督程序依法重新审判案件的人民法院有()。(2分)A.第一审人民法院 B.第二审人民法院 C.提审本案的人民法院
D.被指定再审本案的原审的上级法院
标准答案:A,B,C,D
22.23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确有错误,有权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2分)A.最高人民法院对各级人民法院 B.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 C.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 D.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
标准答案:B,D
23.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对自诉案件进行审查后,可以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2分)A.犯罪事实清楚,有足够证据的案件,应当开庭审判
B.必须由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案件,当移送主管侦查的人民检察院
C.缺乏罪证的自诉案件,如果自诉人提不出补充证据,经人民法院调查又未能收集到必要 的证据,应当说服自诉人撤回自诉,或者裁定驳回
D.被告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的案件,应当说服自诉人撤回自诉,或者裁定驳回
标准答案:A,B,C,D
24.自诉人在宣告判决前,()。(2分)
A.可以同被告人自行和解 B.可以撤回自诉 C.不能同被告人自行和解 D.不能撤回自诉
标准答案:A,B
25.在我国刑事诉讼中,证人只能是()(2分)A.法人 B.自然人
C.非法人组织 D.自然人、法人或非法人组织
标准答案:B
26.下列哪一选项既属于原始证据,又属于间接证据?()(2分)A.被告人丁某承认伤害被害人的供述
B.证人王某陈述看到被告人丁某在案发现场擦拭手上血迹的证言 C.证人李某陈述被害人向他讲过被告人丁某伤害她的经过 D.被告人丁某精神病鉴定结论的抄本
标准答案:B
27.甲乙两家曾因宅基地纠纷诉至法院,尽管有法院生效裁判,但甲乙两家关于宅基地的争议未得到根本解决。一日,甲、乙因各自车辆谁先过桥引发争执继而扭打,甲拿起车上的柴刀砍中乙颈部,乙当场死亡。对此,下列哪一选项是不需要用证据证明的免证事实?()(2分)A.甲的身份状况
B.甲用柴刀砍乙颈部的时间、地点、手段、后果 C.甲用柴刀砍乙颈部时精神失常
D.法院就甲乙两家宅基地纠纷所作出的裁判事项
标准答案:D
28.某检察院在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张某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进行侦查时,发现其巨额财产三分之二为诈骗所得,三分之一为盗窃所得。关于此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分)A.本案应当继续由检察院侦查
B.本案应当由检察院为主侦查,公安机关予以配合 C.本案应当由公安机关为主侦查,检察院予以配合 D.检察院应当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
标准答案:D
29.法院在审理一起抢夺案时,发现被告人朱某可能有自首情节,但起诉书和移送材料中没有相关证据材料。关于法院应当如何处理,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分)A.运用庭外调查权调查核实 B.建议检察院补充侦查 C.裁定驳回起诉 D.根据已有证据定罪量刑
标准答案:B
30.下列哪一段时间应计入一审案件审理期限?()(2分)A.需要延长审理期限的案件,办理报请高级法院批准手续的时间 B.当事人申请重新鉴定,经法院同意延期审理的时间
C.检察院补充侦查完毕后重新移送法院的案件,法院收到案件之日以前补充侦查的时间 D.法院改变管辖的案件,自改变管辖决定作出至改变后的法院收到案件之日的时间
标准答案:A
31.关于刑事判决与裁定的区别,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分)A.判决解决案件的实体问题,裁定解决案件的程序问题 B.一案中只能有一个判决,裁定可以有若干个 C.判决只能以书面的形式表现,裁定只以口头作出 D.不服判决与不服裁定的上诉、抗诉期限不同
标准答案:D
32.某法院判决赵某犯诈骗罪处有期徒刑四年,犯盗窃罪处有期徒刑九年,合并执行有期徒刑十一年。赵某提出上诉。中级法院经审理认为,判处刑罚不当,犯诈骗罪应处有期徒刑五年,犯盗窃罪应处有期徒刑八年。根据上诉不加刑原则,下列哪一做法是正确的?()(2分)A.以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为由发回原审法院重新审理 B.直接改判两罪刑罚,分别为五年和八年,合并执行十二年 C.直接改判两罪刑罚,分别为五年和八年,合并执行仍为十一年 D.维持一审判决
标准答案:D
33.王某担任甲省副省长期间受贿50多万元,有关法院指定乙省W市中级人民法院管辖。该项指定应当由()作出。(2分)
A.甲省高级人民法院 B.乙省高级人民法院 C.W市中级人民法院 D.最高人民法院
标准答案:D
34.下列哪一案件应由公安机关直接受理立案侦查?()(2分)A.林业局副局长王某违法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案 B.吴某破坏乡长选举案
C.负有解救被拐卖儿童职责的李某利用职务阻碍解救案
D.某地从事实验、保藏传染病菌种的钟某,违反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造成传染病菌种扩散构成犯罪的案件
标准答案:D
35.郭某涉嫌招摇撞骗罪。在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时,郭某希望委托辩护人。下列哪一人员可以被委托担任郭某的辩护人?()(2分)A.郭某的爷爷,美籍华人 B.郭某的儿子,16岁
C.郭某的朋友甲,曾为郭某招摇撞骗伪造国家机关证件 D.郭某的朋友乙,某公司经理
标准答案:D
36.张某、李某共同抢劫被抓获。张某下列哪一陈述属于证人证言?()(2分)A.我确实参加了抢劫银行 B.李某逼我去抢的
C.李某策划了整个抢劫,抢的钱他拿走了一大半
D.李某在这次抢劫前还杀了赵某
标准答案:D
37.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李某多次利用职务之便向境外间谍机构提供涉及国家机密的情报,同事赵某发现其行迹后决定写信揭发李某。关于赵某行为的性质,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分)A.控告 B.告诉 C.举报 D.报案
标准答案:C
38.关于侦查中的检查与搜查,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2分)A.搜查的对象可以是活人的身体,检查只能对现场、物品、尸体进行
B.搜查只能由侦查人员进行,检查可以由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在侦查人员主持下进行 C.搜查应当出示搜查证,检查不需要任何证件 D.搜查和检查对任何对象都可以强制进行
标准答案:B
39.关于检察院审查起诉,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分)
A.认为需要对公安机关的勘验、检查进行复验、复查的,可以自行复验、复查 B.发现侦查人员以非法方法收集证据的,应当自行调查取证
C.对已经退回公安机关二次补充侦查的案件,在审查起诉中又发现新的犯罪事实的,应当将已侦查的案件和新发现的犯罪一并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
D.共同犯罪中部分犯罪嫌疑人潜逃的,应当中止对全案的审查,待潜逃犯罪嫌疑人归案后重新开始审查起诉
标准答案:A
40.检察院立案侦查甲刑讯逼供案。被害人父亲要求甲赔偿丧葬费等经济损失。侦查中,甲因病猝死。对于此案,检察院下列哪一做法是正确的?()(2分)A.移送法院以便审理附带民事诉讼部分 B.撤销案件 C.决定不起诉
D.决定不起诉并对民事部分一并作出处理
标准答案:B
41.在单位犯罪案件的审理程序中,如被告单位的诉讼代表人与被指控为单位犯罪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是同一人,应当由下列哪一主体另行确定被告单位诉讼代表人?()(2分)A.被告单位 B.被告单位的直接主管机关 C.检察院 D.法院
标准答案:C
42.关于两审终审制度,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分)A.一个案件只有经过两级法院审理裁判才能生效 B.经过两级法院审判所作的裁判都是生效裁判
C.一个案件经过两级法院审判后对所作的裁判不能上诉
D.一个案件经过两级法院审判后当事人就不能对判决、裁定提出异议
标准答案:C
43.被告人的辩护人提出上诉,应当取得()。(2分)A.人民检察院同意 B.原审人民法院同意 C.被告人同意 D.被告人所在单位同意
标准答案:C
44.搜查妇女的身体,应当由()。(2分)A.侦查人员进行 B.女工作人员进行 C.医师进行 D.女医师进行
标准答案:D
45.下列证据不可能成为直接证据的是()。(2分)A.被害人陈述 B.证人证言 C.鉴定结论 D.被告人供述
标准答案:C
46.下列属于人民检察院可以直接立案侦查的案件有()(2分)A.贪污贿赂案件
B.国家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
C.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刑讯逼供、报复陷害、非法搜查等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以及侵犯公民民主权利的犯罪
D.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其他重大的犯罪案件
标准答案:A,B,C,D
47.辩护人收集的有关犯罪嫌疑人()的证据,应当及时告知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2分)A.不在犯罪现场、B.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
C.属于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 D.有自首情节
标准答案:A,B,C
48.行政机关在行政执法和查办案件过程中收集的()等证据材料,在刑事诉讼中可以作为证据使用。(2分)A.物证 B.书证 C.视听资料 D.电子数据
标准答案:A,B,C,D
49.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采用暴力、威胁等非法方法收集的(),应当予以排除。(2分)
A.证人证言 B.被害人陈述 C.鉴定结论 D.现场笔录
标准答案:A,B
50.监视居住应当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住处执行;无固定住处的,可以在指定的居所执行。对于涉嫌()犯罪,在住处执行可能有碍侦查的,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批准,也可以在指定的居所执行。但是,不得在羁押场所、专门的办案场所执行(2分)A.危害国家安全犯罪 B.恐怖活动犯罪 C.特别重大贿赂 D.盗窃犯罪
标准答案:A,B,C
51.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期限应当折抵刑期。被判处管制的,监视居住一日折抵刑期一日;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的,监视居住()日折抵刑期一日。(2分)A.3日 B.半日 C.两日 D.一日
标准答案:C
52.张某,甲市人,中国乙市远洋运输公司“黎明号”货轮船员。“黎明号”航行在公海时,张某因与另一船员李某发生口角将其打成重伤。货轮返回中国首泊丙市港口时,张某趁机潜逃,后在丁市被抓获。该案应当由下列哪一法院行使管辖权?()(2分)
A.甲市法院 B.乙市法院 C.丙市法院 D.丁市法院
标准答案:C
53.根据《刑事诉讼法》及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下列哪一项办案期限是不能重新计算的?()(2分)A.补充侦查完毕后的审查起诉期限
B.发现犯罪嫌疑人另有重要罪行后的侦查羁押期限 C.处理当事人回避申请后的法庭审理期限
D.检察院补充侦查完毕移送法院继续审理的审理期限
标准答案:C
54.关于“告诉才处理”的案件与自诉案件,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分)A.自诉案件是告诉才处理的案件 B.告诉才处理的案件是自诉案件
C.告诉才处理的案件与自诉案件,只是说法不同,含义相同 D.告诉才处理的案件与自诉案件二者之间没有关系
标准答案:B
55.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下列何人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2分)A.涉嫌强奸罪被告人的父亲 B.抢劫案被害人的胞妹
C.伤害案中附带民事被告人的胞弟 D.虐待案自诉人的胞妹
标准答案:B
56.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因涉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被提起公诉,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会计等5人被认定为该单位犯罪的直接责任人员。在法院审理中,该公司被注销。关于法院的处理,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分)A.继续审理 B.终止审理
C.终止审理,建议检察机关对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会计等另行起诉 D.退回检察机关,建议检察机关对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会计等另行起诉
标准答案:A
57.银行被盗,侦查机关将沈某确定为犯罪嫌疑人。在进行警犬辨认时,一“功勋警犬”在发案银行四处闻了闻后,猛地扑向沈某。随后,侦查人员又对沈某进行心理测试,测试结论显示,只要犯罪嫌疑人说没偷,测谎仪就显示其撒谎。关于可否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分)A.警犬辨认和心理测试结论均可以 B.警犬辨认可以,心理测试结论不可以 C.警犬辨认不可以,心理测试结论可以 D.警犬辨认和心理测试结论均不可以
标准答案:D
58.下列案件能够作出有罪认定的是哪一选项?()(2分)A.甲供认自己强奸了乙,乙否认,该案没有其他证据 B.甲指认乙强奸了自己,乙坚决否认,该案没有其他证据
C.某单位资金30万元去向不明,会计说局长用了,局长说会计用了,该案没有其他证据
D.甲乙二人没有通谋,各自埋伏,几乎同时向丙开枪,后查明丙身中一弹,甲乙对各自犯罪行为供认不讳,但收集到的证据无法查明这一枪到底是谁打中的
标准答案:D
59.将潜艇的部署情况非法提供给一外国著名军事杂志。在审判过程中,法院决定对其取保候审。关于对甲取保候审的执行机关,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分)A.法院 B.公安机关 C.军队保卫部门 D.国家安全机关
标准答案:D
60.甲致乙重伤,收集到下列证据,其中既属于直接证据,又属于原始证据的是哪一项?()(2分)A.有被害人血迹的匕首
B.证人看到甲身上有血迹,从现场走出的证言 C.匕首上留下的指印与甲的指纹同一的鉴定结论 D.乙对甲伤害自己过程的陈述
标准答案:D
61.传唤、拘传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十二小时;案情特别重大、复杂,需要采取拘留、逮捕措施的,传唤、拘传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小时。(2分)
A.24小时 B.36小时 C.24小时 D.18小时
标准答案:A
62.侦查人员在讯问犯罪嫌疑人的时候,可以对讯问过程进行录音或者录像;对于可能判处()的案件或者其他重大犯罪案件,应当对讯问过程进行录音或者录像。(2分)A.无期徒刑、死刑 B.有期徒刑10年以上 C.7年以上 D.20年以上
标准答案:A
63.经人民法院通知,证人没有正当理由不出庭作证的,人民法院可以强制其到庭,但是被告人的()除外。()(2分)
A.同事 B.配偶、父母、子女 C.朋友 D.堂兄
标准答案:B
64.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公诉案件,对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可以组成合议庭进行审判,也可以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判;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三年的,()(2分)
A.人民检察院可以派员出席法庭
B.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判、人民检察院应当派员出席法庭 C.可以组成合议庭进行审判 D.可以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判
标准答案:
65.对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由公安机关执行。对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由()负责执行(2分)
A.社区矫正机构 B.公安机关 C.基层街道办 D.检察机关
标准答案:A
66.对于贪污贿赂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等重大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在通缉()不能到案,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依照刑法规定应当追缴其违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财产的,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没收违法所得的申请。()(2分)
A.一年后 B.两年后 C.六个月后 D.五年后
标准答案:A
67.诉讼代理人参加刑事诉讼,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2分)A.诉讼代理人的权限依据法律规定而设定
B.除非法律有明文规定,诉讼代理人也享有被代理人享有的诉讼权利 C.诉讼代理人应当承担被代理人依法负有的义务 D.诉讼代理人的职责是帮助被代理人行使诉讼权利
标准答案:D
68.公安机关经过侦查,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的案件,应当(),对收集、调取的证据材料予以核实。(2分)
A.进行初查 B.进行预审 C.终结侦查
标准答案:B
69.聋哑被告人张某开庭审理前要求其懂哑语的妹妹担任他的辩护人和翻译。对于张某的要求,法院应当作出()决定.(2分)A.准予担任辩护人 B.不准担任辩护人 C.准予担任翻译人员
D.既准予担任翻译人员,也准予担任辩护人
标准答案:A
70.下列案件中,人民检察院可以直接受理的是().(2分)A.盗窃罪 B.虐待罪 C.绑架罪 D.贪污罪
标准答案:D
71.被告人某甲使用伤害手段将女青年某乙(15岁)强奸,此外,某甲还重伤某丙。在该案中下列()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2分)
A.某甲及某甲的父亲 B.某乙的父亲 C.某乙的同胞成年姐姐 D.某丙
标准答案:B,C,D
72.刑事案件在法庭审理过程中,遇有特定情形,影响审判进行的,人民法院根据不同情况可以作出延期审理的决定或者中止审理的裁定。下列属于中止审理的情形是()(2分)A.标准答案:A,B
73.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在()阶段可以申请回避。()(2分)A.侦查 B.起诉 C.审判 D.执行
标准答案:A,B,C
74.刑事诉讼法规定,可以依法延长的期间有()。(2分)A.侦查羁押期间 B.一审办案期间
C.审查决定起诉或者不起诉的期间 D.二审办案期间
标准答案:A,B,C,D
75.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利害关系人对于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有权向该机关申诉或者控告()(2分)
A.采取强制措施法定期限届满,不予以释放、解除或者变更的; B.应当退还取保候审保证金不退还的;
C.对与案件无关的财物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措施的; D.应当解除查封、扣押、冻结不解除的;
标准答案:A,B,C,D
第五篇:《婚姻家庭法》(本)模拟试卷及答案
《婚姻家庭法》(本)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婚姻法的施行日期是()。
A.1951年1月1日B.1950年4月13日
C.1950年5月1日D.1950年3月8日
2、婚姻终止的原因包括()。
A.婚姻无效 B.婚姻当事人一方自然死亡
C.婚姻当事人一方被宣告死亡 D.离婚
3、依照有关司法解释,下列财产中属于夫妻个人财产的有()。
A.复员军人从部队带回的医药补助费和回乡生产补助费。
B.复员、转业军人所得的复员费、转业费,结婚时间在10年以下的。
C.夫妻分居两地分别管理、使用的婚后所得财产。
D.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
4、下列行为中属于遗弃行为的是()。
A.经常打骂妻子 B.限制子女人身自由
C.不送适龄子女上学接受义务教育D.夫或妻不履行扶养对方的义务
5.我国的法定夫妻财产制属于()。
A.一般共同制B.劳动所得共同制
C.动产及所得共同制D.婚后所得共同制
6、在我国,自然血亲的父母子女是指()。
A.生父母与非婚生子女 B.继父母与继子女
C.生父母与婚生子女 D.养父母与养子女
7、依照我国《收养法》的规定,收养孤儿、残疾儿童,或在社会福利机构抚养的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或儿童,可以不受下列哪些条件的限制()。
A.收养人须年满30周岁 B.收养人须无子女
C.只能收养一名D.收养人有抚养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
8、男女双方自愿离婚的,婚姻登记管理机关在发给离婚证时,对于双方原来的结婚证,应当()。
A.由双方妥为保存 B.由婚姻登记管理机关注销
C.由婚姻登记机关监督自行销毁 D.交双方所在单位人事部门保存
9、根据有关司法解释,弟、妹对兄、姐履行扶养义务的条件是()。
A.兄、姐已退休B.兄、姐丧失劳动能力、孤老无依
C.弟、妹是由兄、姐抚养长大的D.弟、妹有负担能力
10、下列各组亲属称谓中,全部属于姻亲的有()。
A.伯母、姨父、妹夫、女婿B.外甥媳、外祖父、表嫂、舅父
C.岳父母、儿媳、嫂、弟媳D.公婆、舅母、姑父、表姐夫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婚姻家庭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因此其大部分规定是任意性规范。
()
2、包办婚姻不一定是买卖婚姻,而买卖婚姻则必定是包办婚姻。()
3、在中国封建主义婚姻家庭制度下,“出妻”是离婚的最主要的方式。()
4、原始社会两性和血缘关系社会形式的发展变化,符合自然选择规律的要求。()
5、受胁迫一方的撤销请求只能向办理结婚登记的婚姻登记管理机关提出。()
6、父母得因子女变更姓氏而暂时停付子女抚养费,待其恢复姓氏后再继续给付抚养费。
()
7、社会主义的婚姻关系是男女双方基于爱情的结合,因此,社会主义的婚姻自由是真实的,不受任何限制的。
()
8、甲乙两人是夫妻,后因感情不和,甲提起离婚诉讼,诉讼过程中,甲死亡,乙不再对甲享有继承权。
()
9、一方解除婚约时,必须征得另一方的同意。()
10、按寺院法的亲等计算法,祖父母与孙子女是三亲等的血亲。()
三、问答题(第1题10分,第2题15分,共25分)
1、简述亲属的概念及我国有关亲属的分类。
2、试评价“夫妻互相忠实、互相尊重,家庭成员间敬老爱幼、互相帮助”原则。
四、案例分析:(第1、2题各10分,第3题15分,共35分)
1、某女通过家人介绍与某男相识,虽某男一直苦苦追求,但某女一直无动于衷。某男为达结婚目的,转向讨好女方父母。某女之母见某男家庭条件十分优越,就向男方索取数字电视、DVD、数码相机等大量财物,并因此逼迫女儿与某男订了婚。之后某女在其母催促下无奈的与某男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在举行婚礼前,某女之母又向男方索取二十万元财物。但某女在领了结婚证后,坚决不同意与某男举行结婚仪式,更不原与其同居。某女在寻死不成的情况下,向法院起诉讼,要求撤销该婚姻。问:某女与某男的婚姻应属买卖婚姻,还是借婚姻索取财物?理由?
2、冰冰与阿康原是夫妻。2005年4月,冰冰因犯罪,被判刑1年,为此,阿康诉请与冰冰离婚。2006年1月,法院判决准予离婚,并且双方所生男孩由阿康抚养。在冰冰服刑期间,阿康擅自将孩子送给于某收养。于某领养孩子后,为他更改了姓名,迁了户口。冰冰服刑期满后,几番周折找到收养人于某,多次要求领回男孩,未成。无奈之下,起诉至法院。问:本案中的收养关系是否成立?
3、1988年甲(男)与乙(女)相识,当时双方均已婚。1989年双方先后与原配偶离婚,1990年乙带着儿子来到A市与甲同居,未领结婚证。乙在儿子的学籍卡父亲一栏填的是甲的名字,两人对外活动中均以夫妻相称。1995年两人时有矛盾,经常打闹。乙先后两次在外租房给儿子住,自己仍与甲同居。1997年4月2日,两人因钱的问题发生争吵,乙持刀冲砸甲的办公室。甲喊来居委会和派出所两位民警,在居委会主任及两位民警调解下,两人签订一份协议,规定甲付给乙3万元,以后两人无任何关系。后甲付了3万元,乙女搬出。同年6月,乙女让其妹以她公司的名义为其出具了结婚证明,与余某办理了结婚证书。8月,甲以乙女犯重婚罪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问:乙女是否构成重婚罪?
《婚姻家庭法》(本)模拟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C2、BCD3、ABD4、D5、D6、AC7、BC8、B9、BCD10、ACD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案例分析:(第1、2题各10分,第3题15分,共35分)
参考答案:
1、按照我国婚姻法的规定,买卖婚姻是指第三者(包括父母)违背婚姻当事人的意愿,把妇女当做商品,以获得大量金钱财物为目的,包办强迫(包括子女)的婚姻。本案中的某女婚姻应属买卖婚姻。
2、本案中的收养关系不成立。我国《收养法》规定:生父母送养子女,须双方共同送养。生父母一方不明或者查找不到的可以单方送养。本案中,阿康未经孩子生母冰冰同意擅自将孩子送养,且冰冰在服刑期间,不属于生父母一方不明或查找不到的情形,因此收养关系不成立。
3、构成重婚罪。
理由:1)1990年至今,双方的行为符合事实婚姻的构成要件(略),已构成事实婚姻,其解除未经过法定程序(略),调解协议无效。在此情况下,双方的事实婚姻关系尚未解除。
2)出具虚假证明是有意隐瞒有配偶的事实,因而存在主观故意。
3)符合重婚罪的构成要件(略),构成重婚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