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3号文库

二年级数学评价方案

二年级数学评价方案



第一篇:二年级数学评价方案

2009年度第一学期二年级数学评价方案

一、评价方法

(一)检测评价:

1、目的要求:以基础知识与基础技能目标为标准。通过检测,恰当的评估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和掌握程度,淡化检测的甄别、选拔、排名的功能,把检测作为查缺补漏和促进学生学习的环节。

2、方法:

(1)卷面测试与口头测试相结合。

(2)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和家长评价相结合。

(3)采用“推迟判断”,给予学生多次的考试机会。

(4)在呈现评估结果时,采用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定量评价主要采用百分制的方式,不根据分数排名次;定性评价主要采用评语的形式,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并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不足和努力的方向。

3、评价工具:各种测试卷

(二)表现评价:

1、目的要求:在课堂和日常生活中,体现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掌握水平,捕捉每个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了解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

2、评价方法:课堂表扬

3、评价工具:课堂奖励。

(三)作业评价:

1、目的要求:在各种作业中,了解学生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应用意识、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培养作业的认真性和合作精神。

2、评价方法:

(1)最佳作业讲评

(2)当天练习作业评价

3、评价工具:最佳作业展示

二、建立评价反馈信息。

1、单元综合评价和期中学习质量综合评价等。

2、学生作业反馈。

3、家、校、生形成三点合力,综合评价学生各阶段学习的基本情况,并帮助学生明确改进要点。在评价中,需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和变化,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和反馈。

第二篇:二年级数学学业评价方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学业评价方案

曹玉枝

一、指导思想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对于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发展。”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明确提出,要建立促进学生,教师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课程评价体系,即发展性评价,这些都体现了当前课程评价最新发展的趋势与最先进的评价思想。

二年级数学学业质量评价以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为依据,体现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全面评价学生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表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让评价成为学生愉快学习和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动力,真正实现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

二、评价原则

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学业评价方案遵循:

(一)发展性原则: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成长。要承认学生有两种或多种差异,允许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成功和失误;

(二)激励性原则:让学生体验进步与成功,从而产生进步的动力,要使学生喜欢评价;

(三)过程性原则:对学生平时参与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学习兴趣、态度、情感、合作与交流能力等进行评价;

(四)多种评价相结合的原则:日评---阶段评---终评相结合。

三、评价方式

采取过程性评价、活动性评价、检测性评价相结合。其中,过程性评价包含:课堂表现、作业情况、单元测试;活动性评价:《图形的变化》和“生活小能手”,学生可以按照自己心目中的数学结合所学的图形变化的知识分别办一张数学报、写一次数学日记;检测性评价包含:期中测试、期末测试。评价方式采取自评、小组评、家长评、教师评相结合。

四、实施方案

本课程评价由过程性评价和结果评价两部分组成,以百分制呈现,过程性评价占80%,结果评价占20%。

(一)过程性评价(80分)

1.学习习惯=课堂习惯+作业习惯(20分)(1)课堂习惯(10分)评价形式:定性评价

评价方法:老师根据学生课堂发言、倾听、参与课堂活动的情况,给予学生合理表扬,由学生在课后自行填到课堂表现反馈表中。

评价标准:

优:得到表扬次数在15次以上的学生,可以得到10分。

良:得到表扬次数在8-15次的学生,可以得到8分。

合格:得到表扬次数在“3次以上”的学生,可以得到6分。

(2)作业习惯(10分)评价形式:定性评价

评价方法:老师根据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给学生进行评分,学生能做到按时完成的且完全正确的,给予A级(良)奖励,能做到按时完成作业并作业完成质量高的给予作业A+(优)的奖励,5个A(良)级=1个A+(优),集够10个A+(优)可以换1个学习星。

评价标准:

优:得到的“学习星”数量在10个及以上的学生,可以得10分。

良:得到的“学习星”数量在5-9个的学生,可以得8分。合格:得到“学习星”数量在5个以下,但平时上课能做到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可以得6分。

2.单元测试(30分)评价形式:定量评价 评价标准:

优:各个单元测试的平均分在90分及以上,可以得30分。

良:各个单元测试的平均分在80-89分为良,可以得24分。

合格:各个单元测试的平均分在60-79分为合格,可以得18分。

待合格:各个单元测试的平均分在60分以下为待合格,可以得15分以下。

3.综合实践活动(30分)(1)《图形的变化》:(15分)评价内容:数学报 评价方式:定性评价 评价方法:活动操作 评价标准:

优:作品紧密联系所学知识,完整丰富,有创意,色彩搭配合理,可得15分;

良:作品展现完整,展现所需知识,色彩鲜明,布局合理可得12分;

及格:作品展现完整,结合所学知识,可得8分。(2)“生活小能手”:(15分)评价内容:数学报或数学日记 评价方式:定性评价 评价方法:活动操作 评价标准: 优:作品紧密联系所学知识,完整丰富,有创意,色彩搭配合理;或日记记录流畅完整,图文结合,丰富纪实,可得15分。

良:作品展现完整,展现所需知识,色彩鲜明,布局合理;或日记记录完整,结合数学知识,图文结合可得12分。

及格:作品展现完整,结合所学知识;或日记记录完整流畅,展现所学,可得8分。

(二)加分项目(10分)

为了鼓励学生多进行必要的口算练习,在本学期将举办两次口算比赛,比赛成绩突出者可获得附加分,共计10分。

1.在学期中举办一次口算比赛,比赛成绩在年级前5名者可加5分。

2.在学期末举办一次口算比赛,比赛成绩在年级前10名者可加5分。

(三)综合评价

评价内容:过程性评价+专项测试+加分项目

评价形式:根据过程性评价、专项测试、加分项目的评价结果,进行综合评价。

评价标准:

优:总分在90分及以上。

良:总分在80-89分为良。

合格:总分在60-79分为合格。

待合格:总分在60分以下为待合格。

五、评价时间

1.课堂表现、作业情况,每天都由学生本人及家长配合进行及时记录评价。其中,课堂表现在学期中综合评比一次,学期末评一次;作业情况1个月在全班综合评比一次,一个学年共进行阶段性评比三次,10月初第一次、11月初第二次、12月初第三次评比。2.期中第一次阶段性测评,期末进行第二次阶段测评

3.10月初开展并评价学科活动《图形的变化》;11月中旬“生活小能手”。

4.1月初完成个人总测评表。

第三篇: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优秀评价方案

最新新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重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为了激励学生进步、改进教师教学,结合本校二年级学生具体情况和学生年龄特征,根据等级制的评价原则,主要从过程性评价、活动性评价、纸笔测试三方面制定评价方案。在过程性评价和活动性评价等各种形式的检测中,考查评价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和掌握程度,强化激励和促进的评价目的,不以成绩和排名给家长、老师和学生造成压力,秉着让每个学生爱学、乐学、会学的评价目的,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本学期在学习习惯、学习态度、数学学习方法等方面的表现,力求通过评价对每个孩子以后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一、过程性评价主要分为两大部分:

(一)学数学:

1、课前课堂表现(课堂纪律和课堂发言)(10分)课堂表现情况的评价结果分为四个等级。上课听讲非常认真、思维活跃积极思考、回答问题语言清晰流畅、准确率高、勇于开动脑筋为“优秀”;上课听讲认真、思考积极、开动脑筋、回答问题基本正确为“良好”;上课听讲不够认真、还不能很好的开动脑筋、较懒散、不能够准确的回答问题为“不合格”。

2、日常作业(小学数学和课堂作业)情况(10分)数学作业完成情况:很干净、很整齐、很漂亮、正确率高为“优秀”;干净、整齐、漂亮、正确率高为“良好”;不够干净、不够整齐、不够漂亮、正确率不高为“不合格”。

(二)用数学:

1、“计算小超人”(5分)(3月下旬、4月下旬)低年级数学内容中口算不但是基础,也是重点,为此我们组织口算比赛。依据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在批改的基础上进行等级评估。1.第一次比赛主要内容是表内乘除法。(3月下旬)2.第二次比赛主要内容是有余数的除法。(4月下旬)评价方法:任课教师准备口算试卷(100道),每人一份,听老师口令开始答题,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2、“数学日记”(5分)(5月中旬)形式采用定期记录的方式积分,共10分,占总成绩10%。每两周写一次数学日记,要求有插图。干净整洁、内容详细为“优秀”。内容详细为“良好”。

二、活动性评价

1、“数学手抄报”(10分)数学手抄报图文并茂,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去独立完成,没有让家长帮忙评为“优”;作品较有创意,基本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很少让家长帮忙评为“良好”;作品无创意,不符合老师的要求,需要在家长帮助下才能完成评为“合格”。评价方式:教师制定评价表,根据学生上交作品情况评定等级。

2、“上学时间”(10分)

3、“重复”的奥妙(10分)能够提出数学问题并能够独立解决且能够流利地表达解决问题过程的为“优秀”、能够提出数学问题并能够独立解决但不能够表达解决问题过程的为“良好”,不能够提出数学问题的为“不合格”。

三、终结性评价采用纸笔形式共30分,占总成绩的30%。其中纸笔测试20分,卷面和订正各为5分。期末考试的内容主要有以下一些:基础知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较复杂的问题;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探求新知识;解决问题策略的发散性和求异性;想象力丰富程度等。纸笔测试成绩在90分及其以上为“优”,测试成绩在75分及其以上为“良”,测试成绩在60分以下为“不合格”。

四、综合评定1.综合成绩评定应做到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定量评价,主要是合计三部分纸笔测试总成绩。本学期共进行十次纸笔测试,“优”的数量在7个及其以上,综合成绩则为“优秀”;“良”的数量在7个及其以上,综合成绩则为“良好”;测试中如有三次以上的“不合格”,综合成绩则为“不合格”。定性评价,主要是从本学期数学学习的档案资料和检测结果来进行分析,尽力发现学生的个性特长,用鼓励、表扬性的语言、最具代表性的事实描述学生的进步,对学习中的不足提出建议。2.鼓励那些对成绩不满意的学生重新参加考核,他们的成绩以复试为准。3.各部分内容在具体操作时可根据实际情况作出适当的调整和细化。4.本次考核评价结果用评价表的形式,表格采用阶段性与总表相辅助呈现的方式,使家长可以清楚地知道学生在学校的表现。

第四篇:二年级音乐评价方案

二年级音乐评价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新音乐课程标准为主体,贯彻新课标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着眼于音乐教学评价的活动性、开放性,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音乐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学生实践活动,完成科学的、开放的教学评价,有效地促进学生音乐素质的全面发展,完善音乐教学管理体系,积极推动音乐个性化课程的建设与发展。

二、评价项目

1、学习态度

学习情感、兴趣、及参与度。按照平时记录的课堂纪律,歌曲学唱情况,欣赏表现,创编能力,课堂乐器演奏能力,音乐知识学习运用能力等综合评定。具体指每课或每教学阶段教师对学生、学生与学生进行的及时性评价活动,累积各种奖项(如:得星数)。

2、基础知识

对本学期音乐知识的掌握。用问答的形式进行考核。

3、模仿节奏

(1)XX │XXX │XXXX│XXX │

(2)oX │oX│oX │ X-│

教师预先抽出1条节奏,教师先示范一次,请学生模仿。

4、聆听音乐,感受情绪

随播放的音乐《火车开啦》即兴走步或舞蹈,动作优美,符合音乐情感情。

5、演唱表现

自选一首本学期所学过歌曲中最喜欢的一首歌曲,利用自然的声音有感情地表演唱。

6、演奏表现

用常规课堂打击乐器——碰铃,为歌曲《我有一只小羊羔》伴奏。

总之,音乐学科教学评价应充分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着眼于评价的教育、激励与改善的功能,通过科学的教学评价,有效的促进学生发展,激励老师进取,完善教学管理,全面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第五篇:二年级英语评价方案

金水区实验小学2014-2015学年上期 二年级英语学业质量评价方案 评价目的

小学英语课程评价体系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要通过采用多元优化的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水平,并通过评价激发学生的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跨文化意识和健康人格的发展。

二、评价原则

紧紧围绕《英语课程标准》和“学科课程学习内容和认知水平评价参照表”,结合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实际,坚持等级评价的原则,坚持激励每一个学生持续学习和发展的原则,明确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三、评价内容及目标

项目

覆盖范围

能力要求

知识与能力目标

Letters &sounds

13个字母及发音

1.能听、说、读出13个字母并按顺序排列; 2.能正确区分大小写,并正确书写手写体;

3.能正确读出13个字母的letter name和letter sound,并逐步建立起初步的拼读规律意识。

Words in each unit

课本的“三会”单词

1.能根据实物、图片正确说出单词; 2.能听懂并认读所学单词;

3.能根据简单的拼读规律,有意识的识记单词。

Key patterns & structures

课本中的句型

1.能听懂所学句型并能做出相应反应; 2.能认读并理解所学句型;

3.能比较熟练地运用所学句型进行日常交流。

Dialogues

每个单元话题中的8个“Let’s talk”

1.Where I live: I live in Shanghai.I love Shanghai.2.A snack bar: May I have a hot dog/pizza? 3.Things I like to do: I like to play/write.4.Going about: How do you go to the park? We go to the park by taxi.5.Crossing the road: Look at the light.It’s red.Look!The car is fast.6.Christmas: Merry Christmas!Here are your presents.Thank you.7.Weather: Do you like winter? No, I don’t./Yes, I do.8.Clothes: I need a new belt/dress.情感态度、文化意识、学习策略

1.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如对于年龄的认知差异、节日差异、饮食差异等; 2.能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有效的学习策略;3.能和同伴合作交流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四、评价形式及方法

二年级的期末评价采用过程性评价、活动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包含学习习惯和策略、书面作业、对话背诵、推荐绘本阅读、听力和口语测试十项内容,均采用等级制的方法记成绩,不用百分制,采用ABCD等级,综合评价汇总如下:

1、共计6个A的是A档即优秀;

2、共计5个A的是B档即良好;

3、共计4个A的是C档即及格;

4、得4个A以下的是D档即待努力。具体参考以下表格: 二年级英语

学业质量评价体系

过程性评价

学习习惯和策略

对话背诵

终结性评价

听力及口语测试

过程性评价

根据自评、组评和师评,评定得3-4个A的总评为A;得1-2个A或3个B的总评为B;未得A并在1-2个B以下的总评为C;其它为D。形式

内容

评价标准

评价等级

自评

组评

师评

总评

过 程 性 评 价

学习习惯 和 策 略

能坚持每天听录音读书至少10分钟;

能进行有效的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

对英语有兴趣,能和同伴合作交流,积极参与小组活动;

课堂纪律良好,认真听讲,发言大胆积极;

全部达到为A,三项达到为B,二项达到为C,以下为D

对 话 背 诵

要求背诵的8个对话中:

至少6个都能熟练流利背出、且发音准确的,得A; 2.至少有4个对话能背诵,且发言较准确的,得B; 3.至少有3个对话以上能背诵,且发言较准确的,得C;

4.3个以下对话能背诵,且不流畅的为D

过程性评价时间安排:

1月19—22日,随堂进行。由于班级学生较多,每班计划利用二节课完成。地点:各班教室。具体时间如下: 教师:于慧敏 节次 时间

1月19日

1月20日

1月21日

1月22日

二1班 二2班

二1班

二2班

(二)终结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以考查学生在牢固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评价方式是对学生听力及口语的测试。考查内容以本册8个单元话题为主,测试内容采用随机抽签的方式进行,包括字母、词汇、句型及现场对话。教师:于慧敏 节次 时间

1月26日

1月27日

1月28日

1月29日

二1班

二2班

二1班

二2班

1.测试时间安排:

2.测试形式和内容(抽签进行): 字母及词汇

老师说出一个字母或单词,学生根据听到的发音指出相应的图片。句型

根据所听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如:Clean the desk, please.Sweep the floor, please.(3)现场对话

师生自由对话或者利用教师提前准备的一些卡片、实物等进行问答,如: How do you go to the park? We go to the park by taxi.Merry Christmas!Merry Christmas!3.测试评价标准 评价内容

评价等级及要求

基础知识& 技能

字母

Letters&sounds

A档:听音后能快速做出正确反应;语音语调标准,朗读自然流畅。整体有2处错误。B档:听音后能做出正确反应;语音语调较标准,朗读较流畅。整体有3—5处错误。C档:听音后反应较慢或有误;语音语调不标准,朗读不流畅。整体有5—8处错误。D档:听音后不能做出反应;语言语调极不标准,朗 读极不流畅。整体有8处以上错误。

词汇Words

句型

Pattern&structures

语言综合运用

现场对话Dialogues

注:1.提前一个星期宣布考试内容及考试办法。

2.针对程度较弱的学生给予二次评价的机会,以更好的激励学生。

3.对于在过程性评价和活动性评价中能得够5个A的学生可向老师申请免听力及口语测试。

金水区实验小学2014—2015学年上学期 二年级英语学业质量评价分析表 评价对象

应评人数

实评人数

A档人数

B档人数

C档人数

D档人数

评价 形式

评价 要素

具体内容 等级人数/百分比

A B C D

过 程 性 评 价

学习习惯 和策略

依据学生听录音读书、预习复习、上课听讲及发言、小组合作四个方面进行自评、组评、和师评

% % % %

对话背诵

依据学生对课本上要求背诵的8个对话掌握情况进行组评、家评和师评

% % % %

经验方法 及改进措施

终结性 评价

听力和口语 测试

依据学生对字母、词汇、句型及现场对话等掌握情况进行师评

% % % %

经验方法 及改进措施

金水区实验小学2014—2015学年上学期 二年级英语学业质量评估表 班级姓名 评价形式

评价 要素

具体内容

评价等级

A B C D

过 程 性 评 价

学习习惯和策略

依据学生听录音读书、预习复习、上课听讲及发言、小组合作四个方面进行自评、组评和师评

对话背诵

依据学生对课本上要求背诵的8个对话掌握情况进行组评、家评和师评

终 结 性 评 价

听力和口语测试

依据学生对字母、词汇、句型及现场对话等掌握情况进行师评

评价等级(总评)

家长寄语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