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讲解员的工作自我总结
讲解员的工作自我总结
时光飞逝,不知不觉中做讲解员已经10年了。虽然对讲解工作没有多少经验,但对讲解工作还是有颇多的体会和感触。
在我看来,讲解工作是讲解员与观众通过讲解语言而发生的情感交流。讲解是一门特殊的艺术。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讲解员既应该是一位口才良好的演说家,又应该是一位知识渊博的专家、一位造诣深厚的艺术家。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接待讲解当中,不但有工作热情和很强的专业技能,而且要培养好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质,做到对游客热情、大方、得体,始终以一个合格讲解员的身份为广大游客服务。
事实上,讲解工作最主要的是讲解过程。而讲解过程实际上就是讲解员与观众交流情感传递知识的过程。在讲解中运用语言的交际功能架起沟通的桥梁,建立起讲解员与观众的融洽关系,以此来增强相互间的信赖和友谊。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礼仪之邦”,有着热情好客的优良传统,有着宽广的胸怀。古人云:“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使用普通话给游客讲解,既能展现中华民族汉语言的精华,也能体现中华民族的整体文明。一句充满热情和真诚的“您好,欢迎”,会使游客感到格外亲切,对讲解员产生信任,从而为顺利地进行讲解创造良好的氛围。然而,如何针对不同的游客进行讲解呢?
游客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职业、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年龄性别、不同的兴趣爱好。我们的讲解工作要区别不同的情况分别进行,不能千篇一律。比如美国人性格外向、开放,崇尚自由,富有幽默感,在讲解中可多使用一些风趣的语言;英国人性格内向,尊崇绅士风度,在讲解中应注意言谈庄重、严谨;对于度假性的旅游团,就应侧重某个方面进行讲解,使他们能轻松愉快。对职业基本相同的专业性旅游团,就要在讲解中侧重介绍与他们专业有关的内容。
我在几年的工作中了解到,有的游客只是慕名而来,他们认为此地名气很大,而更多的内容就不一定知道了;而有的游客已经读了很多相关资料,对此地有了多方面的了解。但是不管游客对此认识是深是浅,在组织他们参观时,都应当对此地做一简明扼要的说明之后,再让他们详尽地了解其他细节;在此过程中,要在关键的地方或者他们感兴趣的地方作详细的解说,解答游客的疑问,使他们乘兴而来,满意而归。
在讲解过程中,我发现大部分游客都有强烈的好奇心理,很容易被新奇事物所吸引,因此,在讲解中要清楚他们的兴趣所在,掌握他们的情绪反应,善于顺着他们的意愿去讲解是十分重要的。每当我讲解的内容是他们喜欢听的,就会发现他们听得很专注。如果我讲的内容不合他们的胃口,就会看到他们东张西望地闲谈、掉队,这时我就转变话题,顺着他们感兴趣的事物或细节进行讲解,效果往往会很好。一些游客在对某个细节感兴趣时,都会好奇地望着我们讲解员,露出新奇、疑惑不解的神情。可能当时并没有人发问或者只有一两个人提出疑问,但他们中的多数人希望讲解员能预以解释,满足他们的好奇心理,但要注意不能把预先准备的讲解词呆板地背诵给他们听。
另外,在讲解时,应当根据不同的情况,有意识地创造一些情境,主动地向游客提出问题和要求,以引导游客的注意力,这就是平常我们所说的“钓胃口”、“造悬念”的讲解方法。这样做可以使游客由被动听讲解变成主动地探索,激起他们欲知其事究竟的强烈愿望,在他们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也可以使讲解过程生动、活泼,从而融洽讲解员与游客的关系。比如我们在讲解148号洞窟时,就可以指着涅槃佛前面的监测器问他们这个装置放在这儿的用途,游客马上就会对此问题感兴趣,他们走进去看,经过辨认,有的说是麦克风、有的说是灯、有的干脆说不知道,在众说不一的纷纷议论声中,游客都不约而同地围到我的身边,请我给他们说明。在众多求知的眼光中,我给他们讲这是检测空气温度的……
游客通常对画面都感觉比较生疏,所以在讲解中要借助他们过去的知识和经验来引导他们去理解。特别是外国游客来到中国,身处异国他乡,一切都感到陌生,如果能把眼前的景物画面同他们熟悉的事物联系起来,他们就会易于理解,而且倍感亲切。例如我们带领欧美游客参观大佛时,就可以将它与他们曾经看过的大佛联系起来,从佛像的高度、用材以及艺术风格和造型手法进行对比说明,从而衬托出眼前这身大佛的特色。又如,对很多从兰州沿河西走廊过来的游客,讲解就可以联系他们参观过的张掖卧佛寺的大睡佛等进行对比介绍,使他们对中国的雕塑艺术造诣有更深的了解。许多欧美游客,对中国的古老文明比较陌生,讲解时就要联系他们熟悉的事物来帮助他们理解。在讲解上还可利用国内外游客对大人物的行踪的好奇心理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比如参观讲解莫高窟时,可以给游客介绍我国的领导人邓小平、李鹏、江泽民、乔石等都来此参观、视察过。这样将莫高窟和游客熟悉的名人相联系,由于名人效应,游客便觉得游览莫高窟很有价值,也增加了他们的游览兴趣。我们在讲解中还可联系一些与游客所在国家有直接关系的动物、植物来增加他们的亲切感,同时也增进了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友谊等等。
以上只是我的一点肤浅的体会,尚有不足之处,愿与诸同仁共享之。
第二篇:讲解员工作规范
讲解员工作规范
一、仪表仪容:讲解不仅是一个人知识水平的流露,也是个人仪表、仪容、言谈、举 止、待人、接物等方面的综合体现,同时更是个人道德品质、文化素养、教养良知等精神 内涵的外在表现,讲解员讲解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头发:讲解员在讲解应保持头发清洁,发型修饰要得体,并且与本人的自身条件和讲解员工作性质相适应。
2.面容:女士化妆要得体,讲解时不宜把妆化得太浓,但也不能不化妆,正确的做法是化淡妆;化妆应在讲解开始前完成,忌在公众场合化妆或补妆;男士应养成每天修面剔须的好习惯。
3.表情:讲解员应保持面肌自然从容,目光温顺平和,嘴角略带微笑,让人感到真诚可信、和蔼可亲。
4.目光:讲解员在讲解时,注视参观者的目光应该自然、稳重、柔和,一般情况下不要紧盯对方的某一部位或上下打量,注视对方的位置不同,所传达的信息也有所不同。注视范围一般是以两眼为上线,以下颌为下点所形成的倒三角区间。注视这一区间容易使参观者出现相互平等的感觉,让对方感到轻松自然,从而创造良好的氛围。讲解员在讲解时要敢于并且善于和参观者通过目光进行交流,在四目相交的几秒钟,已经告诉对方你很懂礼貌、很有自信。通过与参观者之间的眼神交流,讲解员也能够观察分析出参观者对你刚才讲过的内容是否满意,如果参观者的眼神已经出现“游离”就说明讲解内容需要马上调整,听众已经对你所讲的内容厌烦了。调整的方式最好是马上结束这段讲解内容,从一个新的场景重新开始讲解,并且要有意识地去改变讲解方式和语气。在展品或场景发生转换时还可用眼神和手势配合,把参观者的注意力引向展品本身。
5.手部:要保持手部的清洁,养成勤洗手,勤剪指甲的良好习惯,忌留长指甲或指甲修饰不当。
6.手势:在讲解过程中,为了配合讲解内容,手部可以做出提示性的动作。在使用手势时尽量做到指示清晰准确,手势幅度尽量小且不要影响到参观者的视线,使用手势的次数也应当减少到最少。
7.体态:要保持端庄、典雅勿要做作和故弄。
8.站姿:站立应挺直、舒展、收腹、眼睛平视前方,手臂自然下垂。在讲解时不应将手插在裤袋里或交叉在胸前,更不能够有任何小动作。女士站立时双腿要基本并拢,脚位应与服装相适应。穿紧身短裙时,脚跟靠近,脚掌分开呈“V”状或“Y”状穿礼服或旗袍时可双脚微分。男士站立时双脚可稍许叉开,与肩部同宽。
9.走姿:行走时,应抬头,身体中心稍前倾,挺胸收腹,上体正直,双肩放松,两臂自然前后摆动,脚步轻而稳。
10.着装:应做到整洁、大方、合体无论男女,在讲解时一般以穿着正装为宜。女讲解员衣着色彩搭配的原则应以同类色组合为佳,也可利用色环上相近的色彩进行搭配。需要注意的是色彩之间的深浅、明暗要有差别否则会杂乱而刺眼。男讲解员着装不求华丽、鲜艳,衣着的色彩应选择同类色组合。这种组合,能够产生和谐统一的整体美感。
11.饰物:饰物指的是能够起到装饰作用的物件,如耳环、项链、戒指、眼镜、领带等。由于讲解工作的特殊性,讲解员在为客人进行讲解时不能佩带过多的饰物,特别是耳环、手镯、袖扣、时装戒指、时装手表这类装饰性很强的饰物绝对不能佩带。
12.手机:讲解员讲解时需将手机调至震动,讲解过程中不能接打手机。
二、讲解要求
1.注重控场能力和气质,讲解员的第一印象很重要大方、大度、热情、自信、轻松、自然、微笑等气质要表现到位,不要让周围的事和人影响到自己的工作,同时不能把自己的不良情绪带到工作中来。在讲解过程中,讲解员对自己应提出更高的要求,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加强自信,注重细节。对整个场合要善于把握,当来宾们没有集中在一起时讲解员要想方设法把他们集合在一起,提高自己的讲解效益。讲解员要相互学习和互动到现场多模拟锻炼,把自己的良好形象、青春和活力展示出来,要通过自己的讲话和形象,甚至通过一句放松的话,让来宾得到很好的放松和快乐。在讲解过程中声音要响亮,走的路线要把握好。
2.注重说辞内容和技巧:在领导、嘉宾下车后,讲解员的说辞可进行大致的统一,如“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绿洲醇食品有限公司。我是公司讲解员×××接下来,将由我为大家介绍整个企业的概况。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是xxx................”语气和表情要体现公司人的纯朴、善良、热情与好客。在讲解中,可与客人很自然地进行互动,以此调动客人的心情,让大家感觉到轻松和活跃。讲解结束时,视情况而定致感谢词,并将来客送到宾馆或指引到就餐地点,与宾馆或餐厅做好交接确保无事方可离开。如客人不在此就餐,将客人礼送到厂门口,并目送。
3.注重讲解重点和引导:要根据企业发展的动态情况,对讲解词不断进行完善和整合。要对各参观点内容和讲解顺序都非常熟悉。要突出“鹤宝”、“绿色”、“环保”、“健康”八个字,把它深深地印在来宾的心中。要注意讲解中的重点,并注重一定的高度,表达出绿洲醇人走向全国、走向未来的信心。1.在来客参观参观长廊进口处时,应重点讲解“长廊主题”、“企业文化”、“企业发展史”等。2.在来客参观生物酿酒技术时,应重点讲解白酒专家组,成员、公司总经理领衔等。3.在来客参观机械化植物蛋白饮料车间时,应重点讲解鹤宝自主研发、行业首创、已申报x项国家专利、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等。4.在来客参观包装车间时,应重点讲解成品酒及饮料的年包装总产能xx万吨、按照xx标准建设、“6S”模式管理等。5.在来客参观酿酒中心时,应重点讲解“xxx”酿酒工艺、目前拥有窖池1000多个、年可产优质原酒xx万多吨、酿造规模位居山东省白酒行业前列等。6.在来客参观植物蛋白饮料车间时应重点讲解植物蛋白饮料对身体的好处、生产工艺的先进性、公司对植物蛋白饮料的研发、健康绿色环保等。
三、参观线路
1.经销商参观常规路线
2.领导或重要来客常规路线
备注:以上线路为常规线路,如有特殊要求按领导指定路线参观。
讲解员在客人到达前10分钟至公司中心街大门迎接,有着装要求的按指定服装穿着。
四、其他要求:讲解员应加强对生产工艺流程的掌握,对参观路线的提前熟悉,熟悉并掌握企业发展史及公司未来几年的规划等。
第三篇:讲解员工作流程
讲解员工作流程
一、进行讲解员培训
1、人手一份讲解稿,全面掌握景区内相关景点的介绍,并要求熟悉绍兴的文化,风土人情。定期进行讲解员的讲解技能培训,分等级上岗。
2、讲解员礼仪培训:讲解语速、着装(统一工作服)、仪容仪表、手势、站姿、礼貌用语。
二、岗位职责安排:
1、讲解员岗位安排:讲解调度员岗位、讲解员组长岗位、讲解员(待讲岗位)① 讲解调度员职责
每天上班时讲解员按时签到,方便调度员管理,及时了解每天讲解员在岗情况。请假、休息、补班情况一目了然。
调度员还需准备一个讲解员记录本,登记好每天上班的讲解员名单,提前做好当天讲解员安排,看讲解预约记录,了解讲解预约情况,为一天讲解工作做好准备,做好讲解批次统计。讲解员讲解结束后需要去调度员处登记报道,便于调度员及时了解讲解员在岗、离岗情况。
接待无地接团队的安排工作,根据需要为团队游客安排景区内签约单位的餐饮、住宿调度。负责团队门票的报价。处理回复网上预约和销售。
处理协调游客的特殊要求及投诉意见。并定期向分管主任汇报工作。
② 讲解员组长职责:
主要负责游客中心的接待,包括游客的咨询、接待、第一手投诉的受理工作。可在组长岗位设立一个咨询牌子,这样可对游客的疑问及时有效地处理,做好整改记录。
组长负责讲解员的管理工作:制定好一本讲解员签到本,比如讲解员的工作时间的排班、调休、请假情况,讲解员需要向组长提前报备。组长要了解当天讲解员上班登记情况,游客意见处理。每天下班前和讲解员开个小会,收集讲解员的游客意见反馈表,如果没有的,需要书面说明客人未填反馈表的说明。
服从调度员的工作分配,协助调度员制定日常讲解员排班工作,特别是周末假期的高峰接待预案。③ 讲解员职责:
讲解员首先要有过硬的讲解技术,精神自信的姿态。每天上下班要做好签到工作,有事提前跟计调员请假说明情况,(如果请假时间半天以上的,要写书面请假说明。)
上班待讲时,讲解员应穿好工作服,女同事每天最好化点淡妆,男同事头发要干净整齐不能留过长的头发,一般后面的头发以不碰到衬衣领子为标准。上岗前应挂好工作牌,提前准备好扩音器的音量。
讲解过程中,讲解员应该做到得体大方,严禁向客人索要小费,控制在讲解途中的时间,在开始和结束时讲解员都要代表景区公司向客人致简短的欢迎和欢送词。
2、每月根据讲解员接待游客的批次、反馈表的满意率,对讲解员进行考核,并区分星级讲解员。
3、在游客中心讲解员进行照片上墙,注名工号、星级语种等内容。
4、年底对优秀讲解员给予证书奖金奖励,对星级进行复评工作。
景区内人员安排:
1、售票处4-6名售票人员(分团队散客)
2、售票处1-2名财务人员。
3、游船票码头售票人员2名(从售票处轮岗)
4、景点门口3名检票人员。(每个景点)
5、一个场馆内1名馆长,安排场馆内日常事宜,定期工作汇报。(每个景点)
6、一个景点内2名管理人员,日常看护。(每个景点)
7、景点至少2名安保人员,出口处站岗疏散。(也可以由管理人员监管,安保人员在景区外围巡逻)
第四篇:讲解员培训总结
2014年讲解员管理培训总结
通过今年的讲解员培训,通过这一阶段的培训课程,我们学到了很多,也有很多的体会。讲解员是美丽的使者,是文化的传播者。他们把微笑留在客人的心中,使人们可以记住那些愉快的参观,他们把知识传播到身边的其他人。
这次培训中,老师们给我们讲解了讲解员基础知识,以及讲解技巧、礼宾礼仪,还有唐历史,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充实了我们的知识,为我们的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正弥补了我的这方面的知识。充分运用讲解技巧、肢体语言吸引参观者的注意力,努力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点深入浅出的、引人入胜的传播到观众们的脑海中。讲解是一门知识和语言(包括肢体语言)高度结合的综合艺术。需要讲解员做到语言组织、表达能力较强,达到观点鲜明,内容准确,言简意赅,系统完整的要求;更要史物结合,注意声调节奏,追求有亲和力、声情并茂的讲解效果,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因人施讲,会针对不同职业、民族、年龄、性别、文化水平的各种观众,组织不同的语言。但这些还是要融合到实际工作中,自己不断和实践相结合,做个有心人,更多的总结经验才能达到。讲解员工作要及时修改、添补内容,丰富讲词。通过学习,提升了我的文化素质,通过微笑,表达我的良好修养。通过学习,还了解到自己有很多不足,学到了很多以前模糊不清和不知道的知识,对自己的工作有了进一步的扩展和定位。
第五篇:浅谈博物馆讲解员工作重要性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浅谈博物馆讲解员工作重要性
作者:田劲松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2年第23期
摘 要:我国的博物馆陈列中华民族千百年的坎坷发展史。如何更好的发挥历史陈列展品对后人的教育作用,讲解员的综合素质,讲解水平,服务态度等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就多年的讲解工作实践尝试,对如何做一个优秀讲解员的工作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博物馆 讲解员 历史教育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8(b)-0245-01
我国博物馆记载几百年来中华民族发展的足迹。那些历史久远、藏品丰富、展览引人、诸如“立体的教科书”、“艺术的殿堂”、“知识的海洋”、“科学的长城”、“终身教育的课堂、“激发思维和创造才能的场所”等等。是中华民族回顾中国历史、了解中国历史、学习中国历史最好课堂,要达到这些历史文物的历史背景在参观者记忆中留下永远不灭的烙印和永久的回味,讲解员的综合素质、讲解艺术水平、服务态度起到关键的作用,通过精彩的讲解把观众情感与历史的场面融入一体,把观众的思路带回历史的长河,形成历史文物与讲解与观众思想交融,达到理想教育目的。博物馆的讲解员要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博物馆的讲解工作是博物馆信息拥有者向观众直接输出信息的过程,是很神圣的为观众服务的工作,是博物馆辅助观众参观的重要手段。讲解是依据陈列展览对观众进行的解说,它既是陈列展览的体现,同时也是展览内容的扩展和延伸。它可以帮助观众理解陈列内容、理解展品、掌握重点,还可以使那些无目的游览的观众,通过讲解增加参观兴趣,开阔视野,得到更多的收获。正如《博物馆纵横》中所说“讲解员是联系博物馆和观众的纽带和桥梁,是博物馆的门面和橱窗,是灵魂工程师,是文明和美的塑型者。”此评价从充分肯定了讲解员在博物馆工作中的重要地位,这就为我们每一位讲解员提出了高标准、严要求,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加强业务学习,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增强分析、理解、评价历史的能力,加强讲解语言艺术修养,提高语言组织能力,讲解能力,对观众的答疑能力。通过馆内从严培训,岗位练兵,频频竞赛,外出学习交流等多种手段,加强讲解员的队伍建设。使一支形象好、素质高的讲解员队伍成为活跃在一座座博物馆里的“亮丽风景线”,真正的发挥博物馆与观众之间的纽带和桥梁作用。2 熟悉陈列内容是做好讲解工作的基础
“博物馆陈列是在一定空间内,以文物标本为基础,配合适当辅助展品,按照一定的主题、序列和艺术形式组合成的,进行直观教育和传播信息的展品群体。”讲解员必须深入了解掌握陈列品主题思想和所有展品的相关知识,有针对性就是紧紧围绕被讲解的事物的主题思想进行讲解,正确的处理讲解内容的取舍具有某种程度的概括性讲解,根据陈列展览的内容和主题,增补、穿插进一些没有表现出来而与展览又有密切联系的知识,使讲解更加富有逻辑性,抓住以突出陈列展览的主题和内容特色为主线,如:我馆珍藏的一口锅壁上端精美的莲瓣纹图腾和汉、蒙、满、藏等多种民族文字直径130厘米、高70厘米的大铁锅,是清朝光绪30年间(1904年),正值日俄战争爆发,当时以辽河为中立区,其两岸百姓倍遭践踏蹂躏,蒙古亲王僧格林沁的后裔四等台吉经一喇嘛大师点劝,出资七十两白银铸造铁锅一口,置于喇嘛寺庙之中,供募捐赈济之用。吴俊升大帅府旧址各展室、碑园、祠堂、铁炮,为博物馆更展览主题更能吸引观众,明确陈列展览的主题,提升对民众的教育效果。自撰讲解词是做好讲解工作的有力保障
笔者认为:把如何做好讲解工作总结为十二个字,即“头脑灵活、方法恰当、文笔流畅”。讲解词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特别是历史事件,观点要鲜明有力,用词要准确,推理要符合逻辑、通俗流畅、突出重点。简洁明了的文字把某一事物的形状、特征、性质、功能和意义,成因过程、发展规律以及与其他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等等方面的情况解释清楚,将陈列展览中没有完全表现或不容易用直观方式表现出来的内容通过生动的语言传达出来,这就要求达到讲解词的设计的科学性,适用性,灵活性。了解讲解的对象是选择讲解重点的前提
博物馆的服务面向整个社会,参观者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成年观众,目的是回味重温历史,第二类观众是学生,配合教学,增加感性认识,提高思想、道德、文化素质,第三类观众是专业爱好者,是本着钻研、探索态度来博物馆参观的。从老年人到儿童,从学者、专家到学生,从国家元首到普通群众,年龄、工作、民族、文化程度层次不同,讲解员要掌握各类观众的特点和需要,确定讲解内容的主次详略,保证参观者在欣赏中达到教育的效果,讲解员要加强讲解语言艺术的修养
合理的掌握声音的高低、音调的和谐、节奏的快慢,语言的准确性、通俗性、系统性,因被讲解的事物、内容不同,表达形式或场合的不同,可以有不同的格调。对激动人心的场面、事物,可以有较多的抒情色彩,如郑家屯博物馆1999年举办迎接澳门回归图片展,解说词的结束语:“亲爱的观众朋友们,多少年来,澳门的回归一直牵动着无数热爱祖国的中国人的心。有些自然风光美丽景物的讲解,可以轻松、优美些,可以富于一定的音乐感。而对某些自然科学知识的讲解,则以平实明快为好。利用讲解的画外音把观众的注意力吸引到陈列品上来,通过讲解来提高陈列品的观赏性。但不论采用哪种格调,语言都要力求简明扼要,使观众很快地就对被说明的事物有所认识。讲解工作中,讲解员要灵活掌握观众的需求,顺其观众的意愿就地取材,针对观众感兴趣的问题,机动灵活地进行讲解,把参观者的思路、目光凝集的到参观讲解的主题上来,是讲解员讲解语言艺术的体现。礼节礼貌、仪容仪表是做好讲解工作的关键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礼貌的核心内容是尊重,在对他人尊重之中包含着对自我的尊重。讲解员直接和观众打交道,言语交际中要特别注意使用礼貌用语,使观众感到心情舒畅,产生愉悦感,从而乐于接受。仪容仪表是一个人精神面貌的外观体现。而讲解员则是博物馆的门面,直接代表本馆的形象,因此,讲解员的仪态既要端庄,略带真诚的微笑,给人以亲切感,举止要从容不迫,有条不紊,落落大方。服装要整洁、朴实、得体,要符合民族、民俗、时令和年龄的特点,以朴实、文雅的端庄,谦虚礼貌、和蔼可亲的神态去赢得群众的认可。是合格讲解员不可少的条件之一。
因此,讲解员的工作是架起一道从博物馆通向观众的桥梁,讲解员的综合素质决定服务质量,影响博物馆的社会效益和社会声誉,加强博物馆讲解员的队伍建设,提高博物馆讲解员的综合素质打造一支合格的讲解员队伍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王宏钧.中国博物馆学基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4:256,269.[2] 文物工作.国家文物局出版:2003(4)(6)(8)(10)(11),2004(3)
[3] 傅振伦.博物馆学概论,商务印刷馆,19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