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3号文库

中国品牌文化总结

中国品牌文化总结



第一篇:中国品牌文化总结

文章转载至:公司logo设计

中国品牌文化的平面设计总结与展望未来

1.设计分工。设计行业从专业化到精细化发展;设计行业从萌芽到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市场洗礼和考验。大、杂、全的“全能”设计将被更专业化的设计所取代。随着设计行业逐步形成,平面、产品、环境设计将带动设计、制作、加工等新的领域发展。设计精工化要求,对设计师要求又红又专且更加全面。

2.平面设计的手法。平面设计由传统的二维向多维空间扩展。随着信息媒介的变化和新科技对设计的影响,平面设计由第一媒体的传统印刷的二维表现向三维空间、多维的数字化的视听新媒体延展。新世纪对资源、环境的关注,信息的高速传播,将使印刷产品在视觉媒体中的比例将大大降低。平面设计在环境、空间的展示和应用更为广泛。特别在广告、包装、产品形象上的应用将改变其平面的基本形态。

3.平面设计的风格。设计风格趋多元化、人性化,强调设计的个性化和以人为本的主旨将成为设计生命的动力。设计更应关注每一个人,尽量考虑到不同传达对象的认知度。同时把设计视为沟通思想的媒介,而不仅是传达信息的工具。

4.设计学科和设计科学。新兴科学将使传统的设计学科更加丰富,设计产业的发展将使设计学科更多元化。促使更多的设计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及其他新兴设计学科的兴起。美国环境图形协会就有两千多名会员,并有数百家专业环境图形设计公司,使平面向空间延伸,使平面设计立体化,让产品的产品形象与平面设计结合起来;静态的平面设计转化为动态的平面设计,在文化娱乐的影视业广泛运用;多媒体设计的推广,网页的发展等都是应用新技术在新媒介中设计的产物。

我们可以在借鉴西方先进的设计方法和成功经验的同时,将新的品牌语境下的设计符号,融汇到传统的民族文化中,促成中国的现代文明,创建具有民族性符号的品牌文化,让更多的具有中国华民族特色的品牌文化这一国家形象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第二篇:中国酒类品牌总结

中国最有价值十大白酒品牌

(川酒云烟)

一,茅台(国酒,所以排第一)

独产于中国的贵州省遵义县仁怀市茅台镇,是与苏格兰威士忌,法国科涅克白兰地齐名的三大蒸馏名酒之一,是大曲酱香型白酒的鼻祖。

二,五粮液(男人不喝五粮液,做尽英雄也枉然)

五粮液属于浓香型大曲酒,产于四川宜宾五粮液酒厂,坐落在金沙江和闽江汇合处,古称“叙州“,“戎州”,北宋时改称宜宾,这里水质纯净,适合酿酒,素有“名酒之乡”的美名。相传,早在三千多年以前,宜宾就出现了酿酒业,自汉以来,酿酒业迅速发展,唐宋时期最盛。

三,杜康(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感谢曹操)

陕西省白水杜康酒厂在杜康当年酿酒遗址沟畔,占地76亩。

四,汾酒(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汾酒是我国古老的历史名酒,产于山西省汾阳县杏花村。

五,西凤酒(神秘而高贵,因其神秘,所以比下面的高出一筹)

产于陕西省凤翔县柳林镇西凤酒厂。是中国历史上与茅台,泸州老窖,汾酒齐名的老四大名酒。

六,董酒(历史悠久)

董酒产于贵州遵义董酒厂,属大曲其他香型优质白酒;它以其独特的工艺,典型的风格,优良的品质驰名中外,在中国名酒中独树一帜。董酒厂坐落在遵义市北郊距市区7.5公里的董公寺,往北40公里是著名的天险“娄山关“。

七,剑南春(总感觉是很畅意的时候适合引用的一种酒)

绵竹剑南春,产于四川省绵竹县,因绵竹在唐代属剑南道,故称“剑南春”。

八,泸州老窖(比较大众化的名酒)

泸州位于四川南部长江,沱江合口处。泸州老窖特曲,醇香浓郁,清冽甘爽,回味悠长,饮后尤香。

九,古井贡(因为某个帝王喜欢,所以沾了点光。可能很多人和那老小子的口味不同呢。但

名声是不敢小瞧的)

古井贡酒产于安徽亳县减家集,是历史悠久的中国名酒之一亳县,古称“谯县”,是魏武帝曹操的故乡。

十,竹叶青(从古到今,老少咸宜,浓淡随意,比较含蓄的一种,可个人总认为被遮在汾酒的影子下)

竹叶青酒和汾酒是一对孪生姐妹,同产于山西杏花村汾酒厂。竹叶青酒是汾酒的再制品,它与汾酒一样具有古老的历史。

当然还有很多知名品牌:

一,郎酒

郎酒产于四川古阑郎酒,郎酒产地是二郎滩。

二,丰酒

宝丰酒属于清香型白酒,产于河南省丰酒厂。

三,兴大曲

产于四川省成都市成都酒厂,该厂1951年创建。

四,水井坊

四川成都。

五,孔府家酒

产地:中国山东曲异。

六,孔府宴酒

孔府宴酒产地---中国山东鱼台。

七,女儿红

又名“花雕酒”。产地浙江绍兴。

八,金六福

生产产地:北京

九,沱牌曲酒

四川射洪县

总结

中国白酒品牌很少,好一点的象五粮液,泸州老窖,贵州茅台,山西汾酒等。中端点的就有像诸葛酿,郎酒,古井贡,西凤酒等。

差一点的像尖庄,二锅头等。

中国白酒上千种品牌,就拿老大五粮液来说之前就有几十种,不过后来去了一些,每个酒厂都有不同的价位酒从几块钱到几百块不等,个别珍藏系列可达数十万元。

口感可按香性分:浓香型,五粮液,泸州老窖;清香型,山西汾酒;酱香型,贵州茅台;米香型,三花酒等。

按酒精度数:高度酒主要指60%左右,降度酒一般指降度为54°左右的酒,低度酒一般指39°以下的白酒,度数越高价格就高一点。

第三篇:论中国品牌文化的建设及发展前景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毕业论文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

毕 业 论 文

题 目 微电影:网络品牌营销“新秀”

院系名称: 市场营销系 专业班级: 市场营销二班 学生姓名: 于戈 学 号: 2008048201 指导教师: 李继先

2012年4月5日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毕业论文

论中国品牌文化的建设及发展前景

摘要

品牌文化是指通过赋予品牌深刻而丰富的文化内涵,建立鲜明的品牌定位,并充分利用各种强有效的内外部传播途径形成消费者对品牌在精神上的高度认同,创造品牌信仰,最终形成强烈的品牌忠诚。而本文中所指品牌文化与企业文化有相当紧密的联系,但两者之间又存在区别。随着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文化的竞争,企业文化及品牌文化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已经成为了企业竞争力的基石和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对新形势下的企业文化和品牌文化的研究、运用和实践显得尤为重要。而本文通主要过了解品牌文化的内涵及现状,来谈一下中国品牌文化建设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发展前景;品牌文化;品牌业竞争力

I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毕业论文

Concerning the Chinese Brand Cultur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s of Analysis

Abstract

Brand culture is that by giving the brand a profound and rich cultural connotation, establish distinct brand positioning, and make full use of strong and effective internal and external communication channels formed consumer brand in the spirit of the high degree of recognition, create brand beliefs, culminating in the formation of a strong brand loyalty.While this article refers to the brand culture and corporate culture have a clos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two, but also exists difference.Along with the knowledge econom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the enterprise is increasingly reflected in the culture of competition, corporate culture and brand culture of the enterprise's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th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has become the cornerstone of th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and the key factors of enterprise rating.In this case,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of the corporate culture and brand culture research, the utilization and the practice appears especially important.And through the main understanding of brand culture concept and present situation , to talk about the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China in the brand culture.Keyword:Development potential;Brand Culture;Enterprise Competitive Power

II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毕业论文

目 录 引言„„„„„„„„„„„„„„„„„„„„„„„„„1 2 品牌文化的内涵„„„„„„„„„„„„„„„„„„„„1

2.1品牌附着特定的经济文化„„„„„„„„„„„„„1 2.2品牌中蕴含着民族精神„„„„„„„„„„„„„„2 2.3品牌中蕴含着企业的经营理念„„„„„„„„„„„3 3 我国品牌文化建设的现状„„„„„„„„„„„„„„„„4

3.1 中国品牌文化建设的潜在优势„„„„„„„„„„„4

3.1.1悠久的历史文化基础„„„„„„„„„„„„„4 3.1.2文化形式多样„„„„„„„„„„„„„„„„4 3.1.3有利的政治及经济环境„„„„„„„„„„„„4 3.2 中国品牌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5

3.2.1文化消费总量过低„„„„„„„„„„„„„„5 3.2.2品牌文化“有牌无市”,适应度不强„„„„„„ 6 3.2.3区域品牌文化同质竞争严重„„„„„„„„„„6 3.2.4品牌文化发展政策支撑乏力„„„„„„„„„„6 3.2.5品牌文化理论研究落后„„„„„„„„„„„„7 我国品牌文化建设的未来发展方向„„„„„„„„„„„„8

4.1 加强宏观环境建设„„„„„„„„„„„„„„„„8 4.2 强化理论,加强体制建设„„„„„„„„„„„„„8 4.3 提倡创新和自主„„„„„„„„„„„„„„„„„8 参考文献„„„„„„„„„„„„„„„„„„„„„„„„9

III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毕业论文

引言

社会进步,物质生活水准提高的今天,大众对文化的需求也日益强烈。消费者作为一个社会人,抽象的文化正深刻地影响着具体的购买行为。比如,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就影响着消费者是否选择一件高档服装或使用何种品牌的洗发水。反过来,通过具体的购买行为,消费者也可能得到文化上的满足。因为在商业化的社会,追求文化上的满足的一种重要途径就是消费。通过消费,来试图找到属于某一群体的归属感,来追求名誉、自尊、地位等,乃至与自我的价值联系起来。如果将产品和品牌相互独立起来看,不难发现在许多情况下,一个品牌名称比具体的产品更能为消费者带来文化上的价值。文化价值(或说是一种消费者心理上的效用)不是产品本身创造的,而是由抽象的品牌所创造的,而产品只是具体的载体。这种现象在服饰、日用品等行业尤为明显。品牌文化的内涵

品牌文化是指通过赋予品牌深刻而丰富的文化内涵,建立鲜明的品牌定位,并充分利用各种强有效的内外部传播途径形成消费者对品牌在精神上的高度认同,创造品牌信仰,最终形成强烈的品牌忠诚。拥有品牌忠诚就可以赢得顾客忠诚,赢得稳定的市场,大大増强企业的竞争能力,为品牌战略的成功实施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2.1 品牌附着特定的经济文化

从法律意义上讲,品牌是一种商标,强调其注册情况、所有权、使用权、转让权等权属情况;从市场意义上讲,品牌是一种牌子,它代表商品的价值,即这种商品的品质、性能、满足效用的程度,以及频偏本身所代表的市场定位、文化内涵、消费者崔品牌的认识程度等;从心理方面讲,品牌是一种口碑、一种品位、一种格调,它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能够给人以好感,使人得到心理的满足;从情感方面讲,品牌又集中了消费者与产品有关的全部体验。奥格威曾对品牌的内涵作过深刻描述:“品牌是一种错综复杂的象征,它是品牌属性、名称、价格、历史声誉、广告方式的无形总和。品牌同时也因消费者对其使用的印象,以及自身的经验而有所界定。”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毕业论文

品牌是经济发展的产物,蕴含着丰富的经济文化。具有让社会公众和消费者认同的品牌可以为企业创造极高的附加值,为企业带来源源不断的无知财富。因为品牌不同,消费者的心理感受和个性体验也不同,品牌对他们的意义远远大于产品本身。消费者愿意支付更多的钱购买有品牌的产品和服务——商品因品牌而升值。

一块普通的手表只要十几元、上百元,而一块劳力士或雷达表的价格可以高达几万元、十几万元。这上百倍的价格差仅仅是产品造成的吗?不,是品牌造成的。在产品力时代,能有一块表就是荣耀。在品牌力时代,仅仅产品优秀还不够,价值千金万金的名表成了许多人的渴望与追求,劳力士和雷达表正式他们展示身份、地位、优越感、成功感和自我价值的绝佳道具。

因而,所有有远见卓识的品牌都在密切注视和深入研究消费者的心理变化与时尚潮流,让品牌融入更多的文化因子,以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从而带动物质消费。麦当劳说:“我们不是餐饮业,我们是娱乐业。”它卖给消费者的,既是优秀的快餐食品,也是情节、卫生、快捷、标准化所构成的餐饮文化体验。菲利普.莫里斯公司所推出的,也不仅是某种成分和比例的烟草,更是“奔驰千里,野外一宿”的不羁的万宝路精神。这些企业都借助于各种推广宣传手段赋予品牌以极高的文化内涵。正如法国的香水店所说的,“我们不卖香水,我们卖的是文化”,从而激起消费者的情感共鸣和消费欲望。

2.2 品牌中蕴含着民族精神

品牌总是根植于历史土壤,吸收着民族文化的养分,带着民族精神的基因。这也是形成品牌差异性的重要原因,因为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

一部《马可.波罗游记》不仅介绍了中国商品繁多的富庶,“遍地是黄金”的财富,也介绍了中国的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正是中国商品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吸引了意大利、荷兰、英国、法国人远渡重洋,到东方淘金,并把中国的商品贩运到西方,中国的商品开始走向世界。

20世纪70年代,日本商品如潮水一般涌入欧美市场,巨大的冲击力和严重的贸易逆差引起美国企业的恐慌。通过对日本企业的详细考察,美国人发现,除了日本货的物美价廉,日本企业成功的秘诀在于其独特的文化:进取向上,要成为世界一流企业的精神;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毕业论文

发奋图强,要占领世界市场的雄心;工艺技术精益求精,质量上达到100%的完美无缺;很高的美学鉴赏力。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曾说过:“日本企业的产品上有一种具有很高价值的精神结构,一种美学或鉴赏力。这种价值观,是日本产品获得成功、创造经济奇迹的奥秘。”耐克品牌卓越的技术、一流的运动员、超越自我的个性及生产跑鞋的历史象征着美国精神。劳斯莱斯是一个品牌,也代表着一种汽车文化。因为劳斯莱斯的员工不是以创造冷冰冰的热情去雕琢每一个零部件,通过他们的双手,每道工序制作出来的东西都是有血有肉的艺术极品。所以,劳斯莱斯品牌的含义已经远远超过了产品本身,它代表了一种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和民族责任心。

2.3 品牌中蕴含着企业的经营理念

企业经营理念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是企业全体员工信奉的经营哲学、企业精神、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审美理念的综合反映。品牌文化是企业经营理念在品牌中的体现,其内涵包括了企业经营理念的方方面面。品牌文化的物质基础是产品,其精神力量是企业经营理念。

企业经营理念又是企业文化的核心要素,所有成功的企业都有清晰的经营理念和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创造出更具人性和文化底蕴的产品,是品牌获得精神与物质的双重提升,从而更具活力和生命力。企业文化通过品牌将视野扩展到广阔的市场领域,以对内增强凝聚力,对外增强竞争力,并将文化效应转化为市场效应和经济效益。因而品牌竞争更多的体现为品牌文化的竞争。品牌竞争是企业竞争的高级形式,而文化竞争又是品牌竞争的高级形式。只有取得文化优势的企业和品牌,才能拥有更多的消费者,赢的这场竞争的最后胜利。正如斯科特.贝德伯里说:“如果一个公司缺少灵魂与核心,如果不能理解品牌的概念,如果同周围的世界脱节,那么想通过营销方式产生任何反响,希望都很渺茫,就好比是把口红涂到猪嘴上。”

企业打造品牌的过程,也是一个文化渗透的过程,消费者接受了品牌,也就接受了文化。海尔集团在品牌经营的实践中形成自己独特的经营理念和文化体制。竞争方面,海尔有“斜坡球体论。”它认为企业如同一个在斜坡上向上运动的球,它受到来自市场和内部职工惰性的双重压力,如果没有一个止动力,它就会下滑,这个止动力就是企业内部管理。以此理念为依据,海尔创造了“OEC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毕业论文

管理法”,“O”表示全方位,“E”表示每人、每天、每事,“C”表示控制和管理,即全方位地对每人、每天、每事进行控制和清理,做到“日事日毕,日清日高。”质量方面,海尔产生了“有缺陷的产品就等于废品”的认识。服务方面,海尔认为“服务始于销售的开始”,创立了海尔星级服务体系。这些管理措施都是创新之举,是海尔企业经营理念的核心组成部分,体现着海尔品牌文化的鲜明特征。中国品牌文化的现状

3.1 中国品牌文化建设的潜在优势

3.1.1 悠久的历史文化基础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有着雄厚的历史根基,这就为我国的本身的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任何文化的兴起,其背后都是有故事的,而我国的历史背景也就给了我们许多津津乐道的故事,这些就是文化建设的资本。另外,我国还有许多独特的文化形式,都是我们建设品牌文化可以借鉴的。如我国的饮食文化、酒文化,以及各地的习俗等,都是我国进行中国本身这个大的品牌文化建设可以利用的资源。悠久的历史文化基础使我们在中国品牌文化建设的道路上,有话可说,这无形中成为我国的优势。

3.1.2 文化形式多样

我国有着多样的文化形式,这一点能使我们在品牌建设中获取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渠道,从而从中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在我国的发展中,我们有自己的各民族文化,如儒学文化、酒文化、戏曲文化以及民间的各种特色文化等等。这些都是潜在的,能在我国经济建设中起到关键性做用的文化形式。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文化形式,建立属于中国特色的品牌,正如美国的可口可乐,它代表着美国,这正是他们强有力的品牌文化建设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力。而我们中国就是缺乏这样的一个代表着民族文化,代表中国自己形象的品牌。

3.1.3 有利的经济及政策环境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大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在加入WTO之后,我国的经济形式及体制都发生了变化。总之,所有的这些改变都是为了适应世界的经济形式,为有效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加大中国的对外经济贸易,以此来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改革开放的到来,我国加大了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视,把发展放到第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毕业论文

一位,以经济的发展推动我国的全方位发展,以此来达到跟世界接轨;而中国加入WTO是为了更好的拉近中国与世界之间的差距,了解世界整体经济形式,加大对外贸易以开拓世界市场,逐步将中国的品牌推向世界,最终达到增强我国整体的经济实力。而就针对国内来说,政府加大了对国内企业的鼓励,放宽了相关的政策,特别是针对企业与国际贸易往来方面的。再有,中国加大了对经济体制的规范,制定了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以使我国企业得到迅速、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并能在与世界的各大经济强国的竞争中占有优势。

3.2 中国品牌文化建设的现存问题

3.2.1文化消费总量过低

尽管从我国文化消费的宏观态势来看,随着消费领域不断扩展、消费结构升级优化、消费热点变换更迭的喜人态势,新兴文化 消费形式不断涌现,新的文化产业空间之门此地打开,从而必将引发城市居民文化消费从形式到内容的深刻变革。但是,如果从横向比较的意义上说,特别是将目前消费的总体水平和经济普查后调高的人均GDP相比,我国目前文化消费相对比重下降、总量过低的状况还是比较突出,增长速度也远不能令人满意。就文化消费的基本面而言,多年来所预测的巨大的、带有结构升级特征的增长还没有出现,消费热点还仅仅是局部的现象。

我们认为,我国目前文化消费过低的主要原因集中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a我国基本消费群体文化消费能力严重不足,文化消费主体素质不高,从而抑制了文化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

首先是我过城乡之间特别是不同阶层居民之间收入差距过大。目前我国中低层收入阶层达到11.5亿人左右,是基本的消费群体,居民收入和除衣食住行、住房、医疗、养老和教育准备等支出后,可用于文化消费的收入其实很少,消费能力严重不足。其次是目前我过出于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转型时期,原来由国家统包的医疗、教育、养老、住房等一系列社会福利制度,逐步改革为由国家与个人共同负担,导致居民收入预期越来越不确定,居民谨慎消费,消费倾向不断下降。最后是目前文化消费主体素质不高、消费意识淡薄、消费观念落后,抑制了文化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

b缺乏优质的、真正适销对路的品牌文化,即品牌文化有效供给不足。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毕业论文

我国文化市场开放程度过低,法律法规建设滞后,管理不规范,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尚未形成有效的市场机制,最终导致有效供给短缺,真正适销对路的品牌文化产品和服务有其缺乏,使得潜在需求得不到开发,甚至连已形成的有效需求也不能满足。

c基于“一刀切”式的休假制度的消费机制存在弊端,造成人为的消费季节,严重地制约了娱乐性文化消费资源效益的最大化发挥。

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实行19个“黄金周”,尽管安全形势在好转,旅游秩序在改善,服务质量在提升,出游人数不断创新高,旅游收入显著增加,较好地实现了所谓的“安全、秩序、质量、效益”四统一的目标。但是,供求均衡论人为,只有当商品的供给与需求大致平衡时,经济才能健康的发展。供求失衡后市场对生产和消费的调节需要一个过程,在没有调整过来之前,不少消费者和生产者都要受到损害。

3.2.2 品牌文化“有牌无市”,市场适应度不强

长期以来,我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与文化市场开放的步骤不协调,市场开放不足是改革后的文化机构缺乏伸展的空间,无法再规范的市场环境中迅速成熟,因而使改革的效果打了折扣。

3.2.3 区域品牌文化同质竞争严重

近年来,我过经济发展东、中、西部不平衡现象备受关注。同样地,我过文化产业发展也存在着较大的区域不平衡发展态势。在整体发展不足的形势下,同时还存在文化资本的局部过剩和区域文化同质竞争等问题。

就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形势而言,诸多指标均显示东部地区好于中西部,但是投资收益数据却显示出西部省份高于东部地区。也就是说,我过文化产业总体上发展不足,但是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更为突出。东部发达地区高于平均水平,已经开始出现产业单位过于集中、产业能力过剩、资产收益下降的情况;中西部地区则产业发展不足,资产收益大大高于东部发达地区。

3.2.4 品牌文化发展政策支撑乏力

尽管我国经济发展状况良好,财政收入增长速度较快,文化产业的供给和需求之间有存在“战略性短缺”,于是各方面发展文化产业的热情空前高涨。但是,由于全国统一市场还没有形成,行业、却与壁垒所导致的条块分割问题依然严重,发展环境依然不顺。为了追求发展的短期利益而重新启动传统体制和机制的情况,以及因改革滞后、政策供给不足而拖发展后腿的情况依然严重。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毕业论文

3.2.5 品牌文化理论研究落后

品牌文化的创新与维护须借助于现代科技的推动,并以知识产权的开发和利用为基础,是一个特别依赖于人力资源的现代知识产业,但是我国文化产业研究机构对文化品牌的相关研究极为落后,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机制远远落后于现实需要。中国品牌文化的未来建设方向

4.1 加强宏观环境建设

在建设品牌文化过程中,良好的环境无疑将会给品牌的发展带来好的影响,促进它迅速、健康地向前发展。反之,将有碍于它的健康发展,甚至还可能会带来毁灭性的灾难。宏观环境建设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的建设,无论哪个行业它的发展都会受到大环境的影响。我们知道,稳定健康的政治环境,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前提,只有国家稳定企业才能发展;反之,**的情况下,存在都成为了问题,何谈发展。因此只有在稳定的政府的前提下,企业才能够有良好的生存环境,得到较好的发展。品牌文化建设无疑是为了获得长远的经济利益,这是在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高度才有的成果,是经济发展的结晶。只有建立良好的经济环境,发展才能得到落实;为此我们要建立良好的经济体制,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以使经济能够在健康有序的环境下得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故事,而这背后的故事就是一个企业的文化。立足长远的发展观念,品牌的文化建设已是刻不容缓,亦是当今经济形式的强烈要求。因此,我国必须重视对文化的建设,鼓励各种文化活动,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推动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形式发展。因此,对宏观环境的建设的加强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品牌文化建设的前提,应该得到重视。

4.2 强化理论,加强体制建设

中国很多东西都是外来品,发展起步比较晚,相关的理论知识都是人家的,很少有自己的理论。因此,中国人自己应该有自己的理论,强化理论研究,填补和充实中国有关文化建设方面的理论空白。另外,健全的体制也是一个行业发展的前提,中国是一个法律意识普遍淡薄的国家,且中国很多行业的有关法规法令不健全;因此,完善相关法规是迫在眉睫,只有让相关行业有法可依,才能够使其有序的发展。

4.3 提倡自主创新

哲学家曾说过,事物的发展必然遵循从模仿到创新,最后是自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毕业论文

主。我们不得不承认,品牌文化建设的提出和实施都是发生在国外,至今已有很多年头。而中国提出品牌文化建设与西方发达国家有相当大的距离,中国前期的模式都是从国外引进来的,无论是理论还是相关的实施方法,中国都没有属于自己的东西,是对国外相关理论和成功案例的按部就班。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中国的品牌文化建设已经到了新的阶段,应该抛弃以往的一味模仿,走向创新、自主的道路。只有这样,中国品牌文化建设才能更好的适应中国当下的国情,才能走得更稳更远。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 1 】李光斗,《品牌竞争力》[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

【 2 】[美]劳伦斯.维森特著,钱勇,张超群译,《传奇品牌》[M],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6

【 3 】崔怀纲.品牌文化引领企业腾飞—以冀中能源水泥厂为例谈品牌文化对企业发展的作用[J].山东社会科学,2011(S2):197-199

【 4 】周鲲鹏.品牌定位及品牌文化辨析[J].山东社会科学,2011,(1):117-120

【 5 】牛平.企业文化的功用[J].企业文化,2010,(12):19 【 6 】乔春洋,《品牌文化》[M],中山大学出版,2005.10 【 7 】吴丽果,胡正明.新消费时代下品牌文化提升路径研究[J].企业活力,2012,(02):29-34

【 8 】新言.短板在于品牌文化修炼(N). 消费日报,2012-03-01(A01)

【 9 】Scott M.Davis,Michael Dunn,《 Building the Brand-Driven Business》[M],published by Jossey-Bass,2002

【10 】(美)戴维.格里森,《品牌分销与资本运作》[M],中国宇航出版社,2000.1 9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毕业论文

第四篇:中国工程机械品牌文化趣谈

中国工程机械品牌文化发展趣谈

薛学伟

品牌是商品经济社会的产物,通俗定义是指一个名称、名词、符号或设计,或者是它们的组合,其目的是识别某个商业组织的产品或劳务,并使之同竞争对手的产品和劳务区别开来。品牌作为一种商业用语,经工商注册后形成商标,企业即获得法律保护拥有其专用权。品牌是企业长期努力经营的结果,是企业的无形载体和资产。品牌最持久的含义和实质是其价值、文化和个性。工程机械是一种工业消费品,其品牌在产业链特定的人群中传播,不同年代的品牌体现不同的文化背景。

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发展至今,已形成了约5000亿元的产业规模,规模以上的企业达1400多家,其中主机企业达700多家,孕育了众多知名的工程机械品牌,覆盖整个产业的生产、流通和服务领域。有的品牌不仅国内知名,而且在国际市场也逐渐叫响。

在中国工程机械生产领域,很多品牌体现了计划经济时代的特征,中文名称经典组合为“省市地名+行业属性”,品牌中都含着一个“工”字或其他带有行业色彩的关键字。例如:徐(州)工(程机械,下同)、柳(州)工、龙(岩)工、厦(门)工、成(都)工、德(州)工、临(沂)工、宜(春)工、天(津)工、常(州)林(业机械)、山(东)推(土机)、抚(顺)挖(掘机)、西(安)筑(路机械)、合(肥)叉(车)、杭(州)叉(车)、潍(坊)柴(油机)、南方路机、上海华建等等,这些品牌由于受限于当时文化背景,不大讲究和追求深层次的品牌内涵和感情色彩。这些品牌的存续历史较长,所有者大多是国企,有的企业后来经过改制重组,成为民企或合资或股份制企业。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企业创建和塑造品牌时脱俗创新,会考虑融入企业的理念、信条、愿景、精神等文化要素,赋予品牌更深更高更广的文化内涵。例如:“三一”的品牌尽管是两个序号数字的组合,但是却反映了企业的愿景:创建一流企业,造就一流人才,做出一流贡献;“中联”的中文商标中规中矩,没有特别的含义,但是“中联”的英文商标“Zoomlion”,意为“呼啸的狮子”,凸显企业做大做强的信念;“山河智能”品牌中则蕴含着追求产品智能化的研发技术理念;诸如其他“方圆”、“永茂”、“圆友”、“美通”、“陆德”、“天业通联”、“岳首”、“强力”、“熔盛”、“合力”、“新大方”等,都有一定文化内涵和背景;还有些品牌为了跟国际接轨,着眼于全球化市场,所以洋味十足(尤其是英文商标),为了提升品牌档次或叫起来响亮,如“雷沃”、“雷萨”、“格瑞德”、“奥盛特”、“力士德”、“沃尔华”等,中文本身并无实质性的文化内涵。

在工程机械流通领域,由于销售代理制在中国的起步较晚,大多是民营企业,所以代理品牌的市场化比较充分,既有区别特性又有独自文化个性,有的是沿用代理主机商品牌,有的则独出心裁,如:合肥“中建”、武汉“千里马”、北京“恒日”、包头“华银”、河北“天远”等;在工程机械租赁和维修领域,也逐渐诞生了全国和区域性知名品牌,如广东“力特”、天津“蓝巢”、上海“庞源”、浙江“宏基”、北京“中建正和”、上海“中核华兴达丰”、北京“施尼克”、洛阳“聚科”、徐州“倍力”等,品牌文化也各具特色。

这里要指出的是,跟大众消费品领域一样,品牌可以等同商标,也可以不等同,品牌代表着企业形象,商标则代表着产品形象。大多数工程机械企业的品牌与商标是统一的,也有另类,例如:马尼托瓦克是全球工程起重机的著名品牌,但是旗下按照产品类别有以“马尼托瓦克”商标注册的履带起重机,有以“格鲁夫”和“东岳”商标注册的轮式起重机,有以“波坦”商标注册的塔式起重机,有以“万国”商标注册的随车起重机,主要是因为商标的历史渊源和产品市场细分。

第五篇:品牌文化意义

品牌文化意义

品牌文化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在品牌中的凝结,是文化特质在品牌中的沉积,是消费心理和价值取向的高度融合,是指品牌经营中的一切文化现象。品牌文化分布于品牌的各个层面,科学技术、道德规范、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文学艺术、利益认识、情感归属等都丰富和深化着品牌内涵。人们透过品牌的经济现象,可以解读其中的文化意蕴。另外,品牌管理本身是一项社会性活动,它以一定的组织形式和组织制度为保障,通过激励机制、团队精神、企业伦理等有效手段去实现,因而也是文化的一部分。哲学家尼采说过:“当婴儿第一次站起来的时候,你会发现,使他站起来的不是他的肢体,而是他的头脑。”在这里,品牌文化正是品牌的头脑。

品牌文化由品牌物质文化和品牌精神文化两部分构成,二者分别代表了品牌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品牌物质文化是品牌精神文化的基础和前提,它决定着品牌精神文化的性质与方向;品牌精神文化是从品牌物质文化中派生出来的,它依附于品牌物质文化。有品牌便有品牌文化,有品牌文化便有品牌物质文化与品牌精神文化的统一,每个品牌都是这样。消费者消费产品时,不仅在消费该产品品牌的物质文化,同时也在享用它的精神文化。品牌服务则具有双重文化的性质,它既有品牌产品的功能性服务,又有来自品牌附加值的服务,如审美属性、情感属性、利益认知及销售、维护方面的服务等。

1、品牌文化意味着品牌的个性差异

任何一个强势品牌势必有一个清晰而丰富的品牌识别――品牌个性。品牌个性是品牌独特的身份与标志,是它与众不同的价值之所在。有个性的品牌才会有竞争力,个性越鲜明,竞争力就越强,在消费者心中留下的印象就越深刻。而对品牌个性的最好投资,是用力塑造品牌文化。产品和技术可以雷同,文化则千姿百态,变幻无穷。把一种风格独特的文化注入品牌,品牌的个性才会生动鲜明。在产品同质化现象日益严重的今天,建设品牌文化是实现品牌个性的最有效途径。

2、品牌文化意味着品牌的竞争优势

品牌文化一旦在消费者心目中注册,它所代表的功能和利益与消费者认同的价值产生共鸣,所释放的能量就非常可观,就会将无形的文化价值转化为有形的品牌价值,把文化财富转化成差异化的竞争优势,使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强大的生命力。因为消费者如果对一种文化产生认同,就不会轻易改变。这就等于,品牌文化在带来高额利润的同时,出设置了较高的市场进入壁垒,起到了对抗竞争品牌和阻止新品牌进入的市场区隔作用。比如在可乐饮料市场,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早已为可乐文化构筑了屏障。也就是说,可乐文化的主要象征就是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其他任何可乐在获得世界范围的认可前,在消费者心目中都是“非正宗”的。

为什么强势品牌的商品的售价往往比其他同类商品更高?为什么消费者愿意为品牌付出额外的代价?这也是品牌文化的缘故,品牌文化是品牌价值的主要源泉。品牌价值的第一部分是消费者为降低购买风险而付出的代价。品牌在创建过程中的巨大投资使消费者相信:越是强势品牌,产品质量与服务承诺就越可靠。另外,品牌在传播过程中会在消费者心中形成独特的文化品位与个性。这种品牌文化能够使消费者借助于品牌表达自己社会角色,得到心理满足。这种附加于产品的文化上的使用功能形成产品之间的文化差异,为消费者提供了文化含义上的利益,消费者为得到这种利益付出了额外的费用,形成品牌产品增值最重要的一部分。

品牌不仅代表着产品的属性与功能性利益,还体现着某种特定的情感利益。消费者购买产品,就意味着他不仅选择了产品质量、产品功能和售后服务,同时也选择了品牌的文化内涵。当消费者使用产品时,他们不仅获得了品牌的使用价值,更能从中受到熏陶与感染,他们的知识、审美和心理特征也会因此而得以改善。品牌文化会激发消费者的坚持信念,鼓励消费者勇于追求。

“品牌的背后是文化。”品牌一旦有了文化内涵,就可以征服消费者,征服世界,成为全球市场促销的形象大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经济从崩溃到崛起简直是一个奇迹。当美国人觉得自己经济大国的地位受到威胁的时候,他们经过大量考察才发现个中原因:是文化在起作用,并由此提出了企业文化理论,而且很快得到了世界各国企业界的重视和认可,从而使当代的企业管理理论进入了文化管理的新阶段。

3、品牌文化意味着品牌的超凡魅力 品牌文化是企业经营理念、顾客消费理念与社会价值文化理念的辩证统一,是品牌中能够凸显竞争优势、展现品牌独特理念的人性化、哲理化特征,是品牌形象中最有价值、无法模仿和替代的部分。品牌文化可以超越品牌的物理性能和使用价值,创造品牌感知,丰富品牌意象,提升品牌的理性诉求,强化消费者的购买动机。深厚而持久的品牌文化可以使品牌产生超凡魅力。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诺曼・斯莫泽教授在仔细分析了万宝路、耐克等强势品牌后断言,一些品牌的魅力经过延伸,就能够超越品牌固有的个性,产生超凡魅力。他对此总结出四种情形:一是某些品牌肯定具有超凡魅力;二是品牌的超凡魅力隐藏在颇有说服力的隐喻之中,例如“耐克等于运动成绩”;三是要想形成品牌的“超凡魅力”,产品必须被转换成一种特殊的意义,例如“香烟等于进入万宝路世界”;四是品牌的超凡魅力能够建立特别的忠诚与激励。

4、品牌文化意味着品牌的生命

从品牌生态学的观点来看,品牌可以分为两大类:经济型品牌和生命型品牌。经济型品牌是指以追求经济利益为根本宗旨,把获得最大市场占有率、最高销售额和最高回报率作为品牌成功的最高标准,不重视品牌文化的建设,结果使品牌成为一部纯粹的赚钱机器,导致其生命快速衰竭。生命型品牌是超越经济利益的生命机体,通过建立优秀的品牌文化而对消费者产生持久的魅力,它更注重长远利益,它的生存能力和发展潜力随着机体的健康成长而不断延续。

5、品牌文化是品牌的人格化

品牌因文化而独具个性,这些个性通常用形容词加以描述,如奔驰的自负、富有、世故,柯达的纯朴、顾家、诚恳,锐步的野性、户外、冒险,百事可乐的年轻、活泼、刺激,等等。在品牌研究中,很多学者做了大量工作,提出不少以特征为基础的个性评价尺度和方法。据品牌专家大卫・艾克的介绍,在测量品牌个性方面有一项新的研究成果,就是用“品牌个性尺度”对1000位美国受访者、60个具有明确个性的品牌展开调查,“纯真、刺激、称职、教养和强壮”这五大个性要素几乎可以解释所有品牌之间的差异。这五大个性要素将许多品牌的个性描述得淋漓尽致。

在这里,品牌已经不是一个死的事物,而是一种活的生命,它具备了人的性格特征。简而言之,就是把品牌人格化了。如果说“性格决定人的命运”,那么我们也可以认为品牌所包含的精神和价值观决定着品牌的命运。从这个意义上说,品牌文化就是品牌的“人生观”,是决定品牌强弱与成败的关键。

6、品牌文化是一个过程

品牌文化的建设不是轻而易举的事,不是单靠几次貌似神秘的策划、设计和咨询即可完成。它是一个调研、整理、取舍、提炼与提升的科学过程,是一个提高品牌核心竞争力的过程,是一个与品牌共同成长的过程。文化看似十分柔软,实施起来却像钉子一样坚硬。品牌文化一旦建立,便牢不可破。不过没有一劳永逸的文化,当旧有的品牌文化成为品牌发展的障碍时,就要对其进行再造。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