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江苏金湖供电:道德讲堂 以”孝”开讲
江苏金湖供电:道德讲堂 以”孝”开讲
12月4日,江苏省金湖县供电以“孝”为主题的道德讲堂开讲。讲堂特邀了该县日报社相关领导参加。
道德讲堂在一首《公民道德歌》中拉开了帷幕,电视片《孝老爱亲》讲述了主人翁孙茂芳像孝顺父母一样无私照顾13位无亲无故老人们的故事,深深感动着在场每一位观众。
做一件好事容易,难就难在一辈子做好事。该公司前锋供电所员工何巨勇几十年来如一日,带领全家照顾一位无亲无故的老人,用善小点燃了人间大爱。该公司领导为其现场颁发“先进道德模范”荣誉证书。
道德经典,体现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灿烂的道德文明。该公司纪委负责人走上讲台,为大家诵读经典《大学》:“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深刻而富有哲理的经典短句,在现场观众中产生共鸣。
“今天的道德讲堂对我来说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启发、感动之余,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尽快行动起来,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团结友善、互帮互助、和睦相处,自觉倡导社会公德,以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更多的人。”现场观众吕文道出自己的感悟。
讲堂结束前,该公司党委负责同志对活动作了点评,希望大家从自身做起,在生活中学习道德模范人物的高尚品格,在工作中敬业奉献、转变作风,时刻严格遵守道德规范,全面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梁德斌)
第二篇:公司道德讲堂开讲
公司道德讲堂开讲
9月1日主题党日,由公司党委主办,光源公司党总支承办的,“知党爱党兴党
做合格党员
创先进支部”道德讲堂,别出心裁的将活动设在了沁阳狼牙山五壮士宋学义故居。光源公司党总支共50余名党员干部职工参加了活动。
在前往宋学义故居的途中,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由工会主席刘志红带领大家齐唱国歌,党总支书记张伟带领大家齐诵《党章》,公司副总靳古峰为大家讲《党规》,公司副总徐楚迪带领财务部为大家朗诵《你把自己站成了树》,公司副总郝兵、设计公司副经理王刚分别为大家朗诵一段《雷锋日记》,物资部陈丽芳为大家背诵《沁园春.雪》,总审计师郝敏杰为大家背诵毛主席诗词。铁塔公司王珍为大家演唱《父亲》《母亲》。配网支部书记宋晓耀在车上为大家还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
在宋学义故居党员们被他的艰苦朴素、严格要求子女的家风所感动,离开时大家怀着崇敬的心情向烈士三鞠躬。在宋学义中学参观了宋学义事迹展厅,一边聆听讲解员的讲解一边参观烈士遗物,大家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被他的舍生忘死的英雄气概以及他造福当地百姓的事迹感动。在展厅的观影室内,三名入党积极分子发表了自己的感言,输电、变电、建安的支部书记分别发表了自己参观感悟。结合宋学义同志生平艰苦奋斗、勤政为民的感人事迹,把传统文化和传统优良品德与当代官德紧密结合,可谓是相得益彰。
本次活动通过唱歌曲、诵经典、听党课、学英雄、谈感悟、送吉祥六个关节,紧紧围绕提做合格党员这一核心目标,将“道德讲堂”变得鲜活和丰满起来。
第三篇:道德讲堂开讲仪式议程 主持词
镇海区“道德讲堂”开讲仪式议程及主持词
(主持人)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伴着和煦的阳光和温暖的春风,镇海区‚道德讲堂‛开讲仪式今天在总浦桥社区隆重举行。‚道德讲堂‛是我区在‚文明之城、爱心之城、礼仪之城‛的基础上进一步创建‚厚德之城‛的一个重要载体,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传颂普通人的道德故事;用身边事教身边人,充分发挥道德榜样的引领作用,引导人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而营造‚积小德为大德、积小善为大善‛的社会风尚。
首先请允许我向大家介绍出席今天开讲仪式的领导和嘉宾,他们是: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马春骐同志、区委常委、区委宣传部部长王耀军同志、市文明办综合处处长洪云同志、市委宣传部宣传处副调研员刘鹏程同志、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文明办主任刘炳祥同志、招宝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顾昕同志。参加今天仪式的还有各镇、街道党委、党工委宣传委员、部分社区、村、企业负责人、‚道德讲堂‛宣讲团成员代表、总浦桥社区居民代表。先进行第一项议程,有请区委常委、宣传部长王耀军为开讲仪式致辞。
现在,进行第二项议程,向‚道德讲堂‛宣讲团成员颁发聘书。为了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道德文化贯穿于‚道德讲堂‛,同时使‚道德讲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特地聘请了多名有较高文学素养和较强宣讲能力的教授、学者、道德模范、中小学教师、机关干部以及新闻采编一线的记者、主持人,组建成‚镇海区‘道德讲堂’宣讲团‛。
下面,请宣讲团成员代表上台接受聘书,请市文明办综合处处长洪云、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文明办主任刘炳祥为他们颁发聘书。
下面进行第三项议程,有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马春骐为‚镇海区‘道德讲堂’‛开讲揭幕。(音乐起)
主持人:接下来,是总浦桥社区道德讲堂第一讲:题目是《孝悌是立身行道之本》。首先,请大家齐唱《公民道德歌》
(音乐起,指挥上台,带领大家齐唱《公民道德歌》)(电视屏幕出三字经字幕,主持人诵读)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1
弟于长,宜先知。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这是古代童蒙读物《三字经》中的一段话。香九龄的‚香‚指的是黄香,是一个人名。黄香,字文强,东汉江夏安陆人,安陆大致相当于今天湖北云梦。前四史之一的《后汉书》,有黄香的传记。所以,黄香是一个确实存在的历史人物,不仅是一个历史人物,而且能够进入正史并且有传,说明他还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皇帝曾经委任他担任过魏郡太守并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曾赞叹:‚天下无双,江夏黄童。‛ 但是,传统中国之所以牢牢记住了黄香,并不是因为他的官职,也不是因为他被皇帝夸奖过,而是因为‚香九龄,能温席‛。下面请大家看一个有关黄香的中华传统道德小故事
中国古代有许多伟大的人,都在‚孝‛、‚悌‛上身体力行。黄庭坚,宋朝的大诗人、大书法家,2010年,他的一幅《砥柱铭》曾拍出4.368亿天价,刷新了中国艺术品拍卖成交价的世界纪录。黄庭坚当时是朝廷大员,曾任校书郎,负责编撰《神宗实录》,还担任过起居舍人,相当于皇帝的贴身秘书。像黄庭坚这样的大官,家里当然有许多仆人。黄庭坚的母亲年事渐高,为了方便,老夫人就在卧室里安放了一个便盆。黄庭坚不管公务有多忙,母亲的这个便桶一定是他亲自去刷,一直到老夫人去世。好多人当时觉得有点看不过去,有同仁奉劝黄庭坚说:“你那样做恐怕有失朝中官员的尊严。” 黄庭坚回答:“父母养育我们时是一把屎一把尿,何尝嫌脏嫌累?孝顺父母是人的本份,就像忠于君长是臣子的本份一样。孝顺母亲,是子女对父母养育之情的感恩。自然界中的羊有跪乳之恩,鸟有反哺之义,一个人连自己父母都不孝敬,岂不是不如禽兽?”
‚孝于亲,所当执。‛意思是对长辈、对长辈的亲人,应该孝敬。‚所当执‛,就是没有什么好商量的,你就应该这么去。
《三字经》接下来两句:‚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前两句说的是孔融让梨的故事,这个大家都知道。四岁的小孔融,当母亲叫他给兄弟们分梨时,不但没有抢先拿个大的,反而给自己留了份最小的,做到了谦让和对兄长的恭敬。‚弟于长‛这个‚弟‛,在《三字经》里面写成‚弟弟‛的‚弟‛,但念应该念成悌(tì)。‚弟于长‛,意思是对兄长要尊敬友爱。‚宜先知‛,就是应该早早就知道。
‚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这句话说的是一个人能做到孝敬父母,友爱兄弟之后,还要多读书,学习知识,掌握技能。请大家跟我诵读: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古圣先贤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的历史故事。然而,在现代社会,我们却常常听到一些让人匪夷所思的案例:2000年3月,金华四中高二学生徐力因对其母学习上的管束不满,使用铁榔头砸其母头部致死;2003年,深圳日报登载,两位年过六旬的老人,将儿子培养成研究生毕业,可当他们千里迢迢从东北赶到深圳来探望儿子时,没想到竟被儿子儿媳拒之门外,无奈中只能在走廊上住下来。趁着保姆开门,二老终于进了儿子的家,可得知消息的儿子儿媳居然赶回家对老人恶语相向,拳脚相加,并强行将二老拖出家门。2011年4月1日晚,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到达大厅,留日学生汪某因学费问题与来接机的母亲顾某发生争执,对母亲连刺九刀,致其母胃、肝尽破,当场昏迷。。。
当然,这些只是个例,应该说我们这个社会的主流还是向善的。在我们的身边,也有着许多普普通通的人,用自己的行动诠释和践行着老祖宗传下来的孝道和悌道。总浦桥社区的王红娣就是这样一个人。请看一部短片(播放电视短片)
下面有请总浦桥社区居委会主任孙薇上台为我们讲述这个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感人故事:《那种爱,比山厚重比海深远》。讲述完,切入歌曲《姐姐》,主持人:谢谢孙薇给我们讲述这么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今天,这个故事的主人公:王红娣也来到了我们‚道德讲堂‛的现场。请王红娣阿姨到台上来好吗?(孙薇下去,将王红娣请到台上,一起站在讲台后)
(主持人,面向观众)这就是让我们感动也让我们钦佩的王红娣阿姨,让我们把掌声和敬意献给她!(引导观众鼓掌)
(主持人)王阿姨,其实今天在场的很多人都认识您,因为您就是我们总浦桥社区的居民,大家也常常能在天气好的日子里看到您带着弟弟在公园散步。不管是在公园也好,在路上也好,在菜场也好,每次大家看到您,您的脸上都是非常乐观非常豁达的神情,很少见您有愁眉苦脸的时候。我们就想知道,您是怎么保持
这么好的心态的?就没有不耐烦想推掉的时候?
(王红娣谈自己的想法)
(主持人)听了王红娣的故事,我想在场的居民朋友一定也有很多的感触,下面就请大家一起来评议,说说自己听了这个故事以后的想法。(2-3位社区居民谈个人体会)
(朱良圆):王红娣阿姨和她的弟弟血浓于水的亲情让我非常感动。王红娣阿姨不是有一个心愿,希望能有人带她和她的弟弟一起到宁波的三江口、天一广场去走一走看一看吗,我跟我家人商量了,愿意帮她实现这个愿望。王阿姨,这个星期六,您要是方便,我们就开车送您和您弟弟去!)
(主持人)谢谢这位居民朋友的爱心。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后排的朋友们可以看到,这句道德名言就挂在我们讲堂的墙上。心中有爱的人,能将爱心献给他人的人,自己也会得到别人的敬重和爱。
古人认为,孝和悌是立身行道之本,能不能做到孝和悌,是评价一个人德行的重要标准。我们今天大家都说要寻根,寻找我们这个民族的根,孝、悌就是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的根。
那么,怎么来孝顺父母?不是给他们一笔钱,或雇个保姆照顾他们就叫孝敬,现代的老年人,经济上都基本独立,他们更多的是在精神上需要子女的关心。对父母孝敬更主要的是体现在亲情上。总浦桥社区曾向居民提出‚四个一‛的倡议:每天给父母打一个亲情电话、每周回一次父母家看看父母、每个月为父母做一次菜、每年陪同父母一起外出走走看看!这‚四个一‛听起来很简单,但在场的各位,我们自问一下,能做到吗?假如没有及时行孝的意识,要完全做到这‚四个一‛还真挺不容易。
有句话‚树欲静而风不止‛,大树要安静地呆一会,可风偏偏要不停地吹,树叶树枝就要晃,大树就没法安静,这句话很多人可能知道。那下半句是什么大家知道吗?‚子欲养而亲不待‛!做儿女的想到要赡养父母对父母尽孝了,可父母已经等不及过世了,没有机会让你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了,这是人生最大的悲哀之一。因此,各位,行孝,什么时候开始?就从现在开始!趁父母都在身边时好好孝敬父母,不要等年华老去,双亲不在之时懊悔当初。
好,本次‚道德讲堂‛就为大家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第四篇:印江二中:第一场道德讲堂开讲
印江二中:第一场“道德讲堂”开讲
4月15日下午,印江二中在七(4)班举行以《孝敬父母》为主题的第一场“道德讲堂”活动。
“欢迎同学们、,老师们走进道德讲堂!”主讲人开场说,“今天,我们开设《孝敬父母道德讲堂》,其目的及意义在于深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广泛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搭建思想道德建设新平台,„„弘扬中华民族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道德讲堂共分为“省自我、唱歌曲、诵经典、说故事、看视频、发议论、宣誓词、送吉祥”八个环节。在“省自我”环节中,老师通过巧妙设问和真切地感受母爱、父爱,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平常在生活是否做到了孝敬父母,有哪些具体的细节可以体现。在“唱歌曲”环节,孩子们起立共同演唱了《父亲》,“那是我小时侯„„愿天下父母平安渡春秋”,在美妙的歌声中共同体会亲情的力量。第三环节“诵经典”,同学们极富感情的吟诵了《游子吟》和《孝敬父母三字经》。“说故事”,老师声情并茂地给同学们讲述了《羊跪乳之恩》、《鸦反哺之义》和《子路借米》的故事,令大家更是深受感动。“看视频”环节观看《“最美女孩孟佩杰”》后,让人催人泪下。“在贫困中,她任劳任怨,乐观开朗,用青春的朝气驱赶种种不幸;在艰难里,她无怨无悔,坚守清贫,让传统的孝道充满着每个细节。虽然艰辛填满四千多个日子,可是她的笑容依然灿烂如花”。“发议论”中,同学们纷纷畅谈了自己的想法,表示要多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在生活中从细处着手,给父母更多的关爱和体贴,做一个懂事孝顺的好孩子。“宣誓词”环节,在虔诚的宣誓中孩子们的心灵也受到了极大的震撼,懂得了羊羔有跪乳之义,乌鸦有反哺之恩的道理。最后一个环节“送吉祥”,主持人带领大家起身齐诵“存好心,做好事;当好人,有好报;孝敬父母,吉祥相伴”。此次讲堂的开展,教育学生们要用行动孝敬父母,用爱填满世界,遵守公德,传承文明,践行美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据悉,该校将于4月21日至25日在全校推广此次主题活动,同时还将陆续开发不同主题的道德讲堂活动。(印江二中陈江)
第五篇:孝道德讲堂活动方案
“道德讲堂”活动方案
福州市融侨小学
一、活动主题:正视挫折,走向成功
二、活动时间:2014年4月
三、活动地点:学生阅览室
四、主办单位:福州市融侨小学
五、主持人:陈霞
六、参加人员:二年一班全体学生
七、活动议程:
1、唱一首道德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
2、做一次道德宣讲《正视挫折,走向成功》
3、讲一段道德故事《张海迪战胜挫折的故事》
4、诵一段道德经典“学会坚强”
5、谈一番感悟——参加人员谈体会
6、向德鞠躬
7、静默省心——静默1分钟,自我反省。
8、一堂一善篇二:道德讲堂活动方案
东风街道道德讲堂
教 案
(2012)篇三:感恩父母争做孝子的活动方案 道德讲堂
要让孩子学会感恩,首先得让孩子有一颗对父母的感恩之心,为践行弟子规学习及让孩子们能对双亲产生发自内心的爱和真诚持久的感恩,我校决定开展“学会感恩”之感恩父母综合活动。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积极投入到感谢和感恩父母的实践行动中来,为后续感恩系列活动打好扎实基础。特制定“感恩父母 争做孝子”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标
1.让学生了解父母之爱,感受父母之情,体验爱的圣洁,无私和伟大。2.让学生学会理解父母,孝敬父母,以实际行动报答父母。3.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健康心态,塑造健全人格,并学会感恩。4.教育学生知理明是,尊老爱幼,具有感激之心。
5.增强德育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内涵,提升德育效果。
二、活动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德育副校长直接参与本项活动,加强对该项活动的领导,学校政教处和教务处通力合作,保证课内课外两大德育渠道畅通无阻。
2.健全保障体系。时间保障:学校将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晨会、班队会、思想品德课和综合实践课时间,进行专题性或渗透性的“感恩父母教育”;制度保障:学校将结合校情,制定好活动计划,明确任务目标,落实人员分工,科学安排时间,规范活动要求。要对活动过程中的先进教师和优秀学生给予表彰,大力宣传;物力保障:学校要为本次“感恩父母教育”活动提供一定数据的图片、图书及影音资料,为项目研发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3.突出典型事例。在这次活动开展过程中,学校要面上抓普及、点上抓典型,努力形成活动亮点,演绎精彩故事。要将活动的图文及视频资料,通过积极宣传,扩大影响,巩固成果。
三、活动计划与措施
第一阶段主题:“让孩子从细节中感受关爱——学会感动”
让孩子学会感恩,首先必须要让孩子学会感动,学会为父母的关心而感动,对父母的帮助时时怀有感激之心。
活动要求:
1、专题升旗仪式
学校第一周举行“学会感恩”专题仪式,通过国旗下讲话对全校学生进行感恩父母的专题教育,让学生真正体会父母的辛苦与劳累,从而培养学生的感激之心。
2、阅读感恩故事
精选一组描写父母亲情的文章,如: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丰子恺《给我的孩子们》、巴金《怀念萧珊》、汪曾祺《多年父子成兄弟》、梁晓声的《母亲,我不识字的文学导师》、贾平凹的《父亲的半瓶酒》,朱自清的《背影》、《儿女》、孙梨《母亲的回忆》、史铁生《合欢树》、儿童绘本《爱心树》、《猜猜我有多爱你》、《小抄写员》、《精彩极了、糟糕透了》、《荷叶与红莲》等,通过集中阅读,帮助学生感受亲情的温馨,母爱和父爱的伟大。
3、记录感人事例
给学生一月的时间,去了解自己的父母,了解父母劳动的辛苦以及为了自己的成长所付出的心血,并通过记录单的形式记录下父母关爱自己的感人融合,在班队会进行交流畅谈,各班可以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邀请部分有代表性的学生家长莅临班队会的现场,讲述抚养孩子过程中的感人事例。
4、感恩征文评比
学生开展“感悟亲情、感恩父母”的征文评比。征文一律用a4纸打印,注明所在学校、班级以及姓名。请各班择优2篇于5月10日前送至德育处。
5、唱好一组感恩父母歌曲
学校利用校园广播和音乐课,教唱感恩父母的歌曲,做到熟背歌词,熟记旋律,演唱时感情充沛。推荐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童年的小摇车》、《白发亲娘》、《感恩的心》、《儿行千里》、《常回家看看》、满文军的《懂你》、刘和刚的《父亲》、阎维文的《母亲》等。
第二阶段主题:“让孩子在沟通中感受亲情——学会沟通”
完成一套感恩作业
(1)七年级开展“每天一件家务事”活动,如:做一些为父母捶背、自己穿衣、为父母盛饭、不和父母抢电视等力所能及的小事。
(2)八年级开展“给父母写一封信活动,汇报学习成长情况,感谢父母养育之恩。
(3)九年级开展一次感恩卡制作活动:自制一张送给父母的感恩卡,向父母说一声谢谢,道一声辛苦了,送一句祝福语。
(4)在八年级组织一次“感恩父母 争做孝子”的道德讲堂。
第三阶段主题:“让孩子在回报中升华亲情——学会感恩”
教师为学生创造表达感恩的机会,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
活动要求:设计“感谢关爱”的活动环节,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感恩的方式可以多元化、个性化。如说“感恩言”、为父母倒茶、洗脚、盛饭、捶背、学会“围裙少年”、制作感恩卡、写感恩信等等,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对父母的感激、孝敬之情。
第四阶段主题:“当孝敬星,懂感恩情”
活动要求:各班在对前一阶段活动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每班评选出2名“最佳孝敬星”,并在学校宣传栏、红领巾广播站对“最佳孝敬星”作专题宣传,号召全体学生向“最佳孝敬星”们学习。让感恩、孝敬之心在学生的心田中生根发芽,培养学生从小学会感恩,从小懂得孝敬的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四、活动中的注意事项:
1、各班主任老师要做好活动过程中的家校联系工作,让家长明确并理解我们学校开展这一活动的意义。
2、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好针对性强、富有成效的感恩系列活动。
3、各班主任教师要注意活动过程中的安全常识的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