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3号文库

中班语言《西瓜船》教学反思

中班语言《西瓜船》教学反思



第一篇:中班语言《西瓜船》教学反思

中班语言活动——排图讲述《西瓜船》教学反思

这节语言课要求达到两个教学目标:

1、通过细致地观察图片,引导幼儿把图片按事物发展的逻辑顺序进行有序排列,并能根据图片内容进行合理的情节想像,运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较有条理地表达图片内容。

2、通过排图活动,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学习互相帮助。

在整个教学活动。我把握住了4个教学环节:

一、师扮鼠妈妈引起幼儿的兴趣,引入主题。

二、观察图片,引导幼儿学习按事物发生的经过进行排序讲述。

三、教师把故事完整地再现一次,并以“鼠妈妈”的形象请小朋友评价故事的人物形象。

四、请幼儿把自己的排图拿回家去与父母一起分享故事结束活动。

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了很多问题,得到了很多启示。排图讲述是指幼儿依据教师所提供的图片,予以合理排序,并将所排的结果及所体现的情节讲述出来的一种语言教育活动。它是属于图片讲述范畴的一种类型,具有图片讲述的共同特征,如离不开讲述的凭借物──图片,离不开看(观察)和说(讲述)两个要素;同时它又有其相对的较独特的特征,即要求幼儿先要将教师所提供的无序图片排成一定的序列,然后再进行讲述。如果我们将看图讲述的活动程序表述为“看→想→讲”,那么,排图讲述则是“看→想→排→讲”。显然,排图讲述在看图讲述的基础上多了一个操作程序“排”。由此可见,“排”是排图讲述区别于其他图片讲述类型的内在的质的规定性,同时也是其所独具的教育价值所在。它不仅有利于发展幼儿的分析、判断、推理能力,而且有利于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因此,在组织与指导幼儿开展排图讲述活动时,教师首先应抓住排图讲述的“质”是“排”,而后才是“讲”,应有的放矢地将组织与指导的着力点放在如何采取有效的策略,去引导幼儿懂得运用观察的方法。如观察图片上事件发生的地点(场景)的变换、时间的变化、人物出场的先后顺序、情节的发展等,来发现图片上所承载的信息间的内在联系,寻找和整理“排序”的线索,从而顺利地完成图片“排序”工作。或者是引导幼儿去观察图片的内容,如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等,根据图片上所蕴含的信息,充分发挥想像进行大胆的联想,并依所猜想的结果将图片进行合理的排序,再进行讲述。在教学中,我忽略了这点。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完善自己。

?

第二篇:《西瓜船》教学反思

语言故事《西瓜船》是一则富有生动情节的故事。这个故事通过青蛙和蛤蟆两个角色的对比,鲜明的向幼儿展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行为。这个故事中蛤蟆就像我们现在大多数的托班幼儿一样,自己的玩具不会与大家分享。针对多数幼儿这样的特点,通过青蛙这个角色,让幼儿知道与同伴分享玩具是件多么开心的事情,从而激发幼儿与人分享的意识和行为。

在托班进行这个语言活动的教学,幼儿的反应与我原本想的有所不同,分析原因有以下几点:

1.对于托班的幼儿来说,选材的内容太难了,动物太多,而且是幼儿不常见的,如河马、松鼠、蛤蟆等。

2.对于托班的幼儿来说,整个故事太长,听到后面幼儿的兴趣大大减少了,由于年龄特点,也不愿好好的坐下来听故事。

3.应多用体态语言来亲近孩子,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对于同伴的幼儿来说,应给他们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通过游戏和知识的结合教学这样才能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引导幼儿体验独自玩和一起玩的不同感受。我们老师可以有意识地安排合作玩的活动,使幼儿一起玩的机会。

第三篇: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西瓜船》及教学反思

中班主题教案《西瓜船》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通过排序,画画的方式让幼儿熟悉故事情节便于幼儿复述故事,让幼儿能自主的讲述故事,提高其自信心,培养幼儿学会倾听别人的语言,爱上听故事,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主题《西瓜船》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设计背景

本班幼儿近期的学习主题是了解水果的用途,在学习西瓜的用途时幼儿兴趣点很高,联想出很多有创意的用途,根据现阶段幼儿的生理心理的发展情况和幼儿语言的表达情况设计了这堂语言活动。

活动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幼儿能自主的讲述故事,提高其自信心。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排序,画画的方式让幼儿熟悉故事情节便于幼儿复述故事。

3、情感与态度目标:培养幼儿学会倾听别人的语言,爱上听故事。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幼儿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讲述故事大概

难点:幼儿能续编故事结局

活动准备

故事情节图卡片数张、故事挂图、录音机、故事磁带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

教师出示故事情节的图片,出示出一张后让孩子仔细观察图上画的是什么?猜一猜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引出故事

二、基本环节

教师出示故事挂图,播放录音讲述故事,让幼儿仔细倾听

教师生动形象的讲述一遍故事,边讲述边提问可集中幼儿注意力

将打乱了的故事情节卡片贴上黑板,让幼儿来排序,并讲出为什么要这样排

分组进行,每组一套情节卡片,让孩子们亲自动手来排一排,并讲述故事大概

三、结束环节

每组派一代表来讲述故事,让孩子们来评一评谁讲得最好

四、延伸部分

想一想这个故事后面还会发生些什么?回家讲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听,让他们来帮你想一想?

教学反思

1、活动准备上如果能准备些实物道具将更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加深幼儿的记忆

2、教学活动的主要目标是让孩子来说,所以教师不能占主导应该站在引导者的角度来进行活动,多让幼儿来表达,多给予精神奖励

3、活动最后可采用让幼儿来画一画今天的故事,锻炼幼儿的手指发育,培养其对色彩的认识,用一个主题来锻炼幼儿多方面的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本文扩展阅读:西瓜(学名:Citrullus lanatus(Thunb.)Matsum.et Nakai)一年生蔓生藤本;茎、枝粗壮,具明显的棱。卷须较粗壮,具短柔毛,叶柄粗,密被柔毛;叶片纸质,轮廓三角状卵形,带白绿色,两面具短硬毛,叶片基部心形。

第四篇:西瓜船

大班第十三周活动教案:西瓜船

活动目标:

1、细致观察图片,根据自己的理解,大胆合理想象,创造性的排列图片。

2、能用连贯的语言有条理地讲述画面内容,形成有发展情节的故事。活动准备:《西瓜船》教学挂图,大西瓜图片 活动建议:

1、出示大西瓜图片,提问幼儿西瓜皮可以做什么,启发幼儿大胆想象,引出西瓜船故事。

2、教师逐幅出示挂图,请幼儿认真观察,师幼一起分析讲述,注意幼儿语言优美和逻辑讲述能力的培养。(出示图的顺序教师可以自主选择,最好不要带排序的导向性)

(1)第一幅图“两只小老鼠在西瓜船里高兴地玩”。让幼儿为小老鼠分别取名字,讲一讲小老鼠在干什么,会玩什么游戏?

(2)第二幅图“起风了,两只小老鼠在西瓜船里惊慌失措”。请幼儿讲出此时小老鼠的样子和心情,猜测会发生什么事?

(3)第三幅图“一只小老鼠掉进了水里”,第四幅图“一只小老鼠在西瓜船里”。请幼儿讲两只小老鼠怎么了,可以用什么办法救他?

(4)第五幅图“小青蛙推着西瓜船,两只小老鼠坐在西瓜船里”。请幼儿讲一讲是谁帮助了小老鼠,怎么帮助的?

(5)第六幅图“小青蛙坐在西瓜船里,小老鼠站在岸上和他再见”。讨论:为什么小青蛙为什么会坐在西瓜船里,他们会说什么呢?

3、请幼儿自己观察六幅图片,自由排序并交流。

4、每组请一名幼儿来讲讲自己的排序,学习按故事发展的一定顺序讲述,教师提醒并指导幼儿用恰当的词语,连贯讲述故事。在两组幼儿讲述后,教师可以示范讲述一遍故事。

5、结合故事经验,学会自我保护的方法。坐船时不嬉闹,落水时不慌张,想办法自救。

第五篇:中班语言:蚂蚁和西瓜

中班语言:蚂蚁和西瓜

中班语言:蚂蚁和西瓜

设计意图:

一块西瓜在蚂蚁看来,多么的庞大,多么的诱人!为了把好吃的西瓜带回家,蚂蚁们集体出动……先把家里装满,再痛快地饱餐一顿,最后还在西瓜上玩滑梯。蚂蚁是一种可爱的小动物,也是在生活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孩子们的象征,蚂蚁和孩子之间总有着某些相似之处。一群小蚂蚁、一块大西瓜,对比强烈,故事简单而有趣,这也是作者精心的构思所在。孩子们一定会沉浸在这种简单的快乐中,同时,也会被蚂蚁们的勤劳、乐天,聪明和团结合作的精神而感染。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大胆讲述小蚂蚁搬西瓜的不同方法。

2、感知同伴之间合作分享的情感。

活动重点:大胆讲述小蚂蚁搬西瓜的各种不同的方法。

活动难点:通过观察想象大胆猜测故事内容

活动准备:ppt,西瓜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价值分析:以搬西瓜为线索导入故事内容,引发兴趣。

1、夏天真热啊,吃西瓜一定能让我们很凉快,谁能搬的动这么大一筐的西瓜?

2、有几只可爱的小蚂蚁也碰到了和我们一样的情况,一起来瞧瞧发生了什么呢?

二、蚂蚁搬西瓜

★价值分析:理解故事内容,合理想象、大胆讲述帮助小蚂蚁搬西瓜的办法,知道合作力量大。

1、讲述故事,引导幼儿观察

1)蚂蚁找到了一块这么大的西瓜心里面怎么样啊?(心情)

2)它们吃饱了那剩下的西瓜怎么办呢?(分享)

3)蚂蚁们成功了吗?这可怎么办呢?(合作)

4)蚂蚁家族都来搬西瓜可惜都没有成功,它们讨论决定只搬走西瓜瓤,把西瓜皮留下,想一想怎么把西瓜瓤取下来?(验证)

5)蚂蚁家族又犯愁了,取来这么多的西瓜瓤怎么搬回去呢?

小结:蚂蚁们用了各种各样的办法搬西瓜,真是人多力量大啊!

三、合作力量大

★价值分析:亲身实践,进一步感知合作的力量大。

1、讨论:你喜欢这些小蚂蚁吗?为什么?

小结:我们都喜欢这群团结友爱、互帮互助、乐于分享的小蚂蚁。

2、师幼一起搬西瓜。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