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3号文库

放射科集体阅片和疑难病例会诊制度

放射科集体阅片和疑难病例会诊制度



第一篇:放射科集体阅片和疑难病例会诊制度

放射科集体阅片和疑难病例会诊制度

为更好地提高X线诊断的准确性,减少漏诊或误诊,确保X线诊断质量,同时避免患者不必要的重复检查,对X线诊断工作实行集体阅片和疑难病例会诊制度。

一、每周一至周五早上8:00至8:30为集体阅片时间,全体人员参加,由当班阅片医师对前一天的所有病例进行集体复阅,如发现漏诊、误诊或诊断不规范的重发诊断报告。

二、当日阅片医师在阅片过程中如遇到复杂、疑难病例时,必须请示上级医师会诊,所发报告由上级医师审核签发,阅片医师记录好该病例,待第二天阅片时进行重点讨论。

三、对疑难病例经讨论仍不能做出诊断的或诊断与临床不

符合的,要与临床取得联系,并建议作进一步对诊断有价值的检查。

四、对诊断报告及照片质量进行评价,找出存在问题,并

提出改进措施。

第二篇:放射科集体阅片制度[范文模版]

放射科集体阅片制度

一、每日8:00由科主任或高级职称医师主持集体阅片,解决疑难、重要病例的诊断或讲授有教学意义的CR、CT、MR、DSA及X线特殊检查的分析方法。

二、放射科全科医师(包括进修、实习医师)应准时参加;若阅片较多、时间较长,当班医师要按时上岗,及时接诊。

三、由当日阅片、特检、介入医生充分准备、选定需要讨论的影像资料片。讨论时,首先报告病史及其临床资料,发表个人意见,提出讨论目的和难点。然后,参与医生充分发表意见,最后由高级医师(或责任医师)指导性讲授并做出诊断。

四、经阅片讨论后,或需进一步询问病史、或需进一步检查、或需病人来科时,必需注明时间、目的、要求和医生签名。

五、阅片后,提出阅片的医生拟出诊断报告,交主持阅片医生或审片医生审签后发出。凡经集体阅片讨论的病例,由提出讨论的医生负责记录并在“集体阅片讨论登记本”上登记。

第三篇:阅片、疑难病例讨论记录制度

阅片、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本

****年**月**日——

目录

1、放射科集体阅片制度

2、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3、放射科阅片记录

4、放射疑难病例讨论记录

月日

放射科集体阅片制度

1、放射科严格执行集体阅片制度,建立有序的质量控制系统及诊疗常规。

2、由科主任主持每日早晨读片,每周阅片,对常见病多发病及其他典型病例进行讲解、总结。

3、危重病人、疑难病例或重要的检查由科主任主持召开科内集体阅片。

4、对诊断有争议的病例,上报院办公室,由院办公室组织多科室讨论或请上级专家会诊。

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所谓疑难病例是指影像特点不清,罕见影像、不能确诊的病例。以及有医疗事故争议倾向以及其他需要讨论的病例。误诊病历是指影像诊断与临床最后诊断结果不符的病例。

1、为了提高医疗质量,减少漏诊、误诊,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凡遇到疑难病例或发现误诊病例应提交全科进行疑难病例或误诊病例讨论,以其尽早明确诊断,帮临床提供辅助检查支持,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诊疗水平。

2、疑难病例讨论会由科主任主持,全科人员参加,认真进行讨论,尽早明确诊断以支持临床或及时总结经验,避免类似误诊出现。

3、讨论时由结果报告医师准备影像资料,讨论结果记录于疑难病例讨论本。

4、如疑难病例经本科讨论仍不能解决时,科主任可上传至影像云平台,由县级或省级专家会诊。

5、节假日或急诊病历可随时报经主任或上传至影像云平台,由县医院专家进行疑难病例讨论,以尽早明确诊断,避免延迟为宜。

第四篇:放射科阅片制度

放射科阅片制度

集体阅片是放射科多年来的好传统,通过集体阅片可以集思广益,相互交流,提高医疗水平和诊断质量,促进教学和科研,但由于种种原因,我科的阅片已仅仅流于一种形式,达不到应有的目的。因此,必须进一步强调和加强阅片制度。

一、上午大阅片:

(1)上班后5分钟开始,一般不超过40分钟;

(2)核片主任、写片者及进修、实习医生必须参加,胃肠、胸透医生无病人时亦应参加;

(3)读片以前一天遗留疑难片及典型片为主,一般3-5份;由前一天核片主任负责准备,写片者辅助;

(4)当天写片医生负责初读,介绍病情、全面分析征象、提出初步意见,中低年资医生进一步分析补充,高年资医生或核片主任综述、结论;

(5)阅片时,两写片医生及核片主任坐前排,本科医生亦应1、2排就坐。另一写片医生负责记录,阅片后认真处理病例,并做好随访;

二、下午小阅片:

以上午遗留疑难片为主,核片主任、写片、中午班医生参加,一般不超过30分钟。

第五篇:门诊疑难病例会诊制度文档

门诊疑难病例会诊制度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访问量:2348

1、在主管院长的领导下,门诊办公室设立门诊疑难病例会诊室,由门诊办、医务部负责。

2、凡在本院门诊连续诊治两次以上、病因不明、疗效不佳者;诊治涉及多个专科(三个以上)者;外院转诊疑难病例,接诊医师应及时申请会诊,认真填写会诊要求及目的,组织准备相关资料;也可由病人提出申请会诊,申请书交门诊办。

3、门诊办公室接申请单后,及时指派相关专科人员(副主任医师以上)会诊,一般要在接到会诊单后24小时内完成。会诊后由各参加会诊医师在门诊病例上写出会诊记录。

4、会诊室工作人员应热情接待会诊患者,审查病例资料是否齐全。并进行合理安排。会诊医师接到通知后,应准时到门诊办公室参加会诊。

5、会诊时首诊医师应在场陪同,介绍病情,直接听取会诊意见。会诊医师应认真负责,详细询问病史,查阅实验室及影像资料,认真进行体格检查,讨论分析病情,提出诊治方案。

6、凡病情较重或行动不便者,应由医护人员陪同前往就诊。

7、门诊会诊由门诊办公室主任或医务部部长主持,应力求统一会诊意见,并由门诊办公室主任或医务部部长总结归纳,统一明确诊治方案。门诊办建立“门诊疑难病例会诊登记本”详细记录会诊内容,并有疑难病人去向及最终结果登记反馈。

8、门诊会诊时应由提出申请会诊的医师写好会诊记录,会诊完毕向病人及家属详细解释。

9、主管医师及门诊办应追踪观察病人的健康状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13/1239647.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