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3号文库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封面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封面



第一篇: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封面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设计计算说明书

设计题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院系: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

年月日

郑州大学

第二篇: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2(样本)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撰写说明

一.课程设计说明书内容

封面(见附件1)

目录(小标题、页码)

1.设计题目(包括机器的功能、工作条件及设计要求、原始数据)

2.原动机的选择

3.总传动比的确定及选定运动方案中传动比分配

4.执行机构的选择与比较

5.传动机构的选择(含原动机)与比较

6.机械系统运动方案的拟定(方案布置图4种)

7.机械系统运动方案的分析与比较

7.1方案1分析(主要指原理分析)

7.2方案2分析

7.3方案3分析

7.4方案4分析

7.5各方案的比较(可从是否能顺利地实现预定功能目标,是否满足其运动性能及动力性能,机械效率,机构结构的复杂程度、制造的难易程度等经济性和实用性等多方面进行比较,最后选出最优方案。)

8.执行机构设计

8.1执行机构运动参数的选定及设计

8.2执行机构运动和动态静力分析

9.设计小结(课程设计的体会、本人设计的优缺点及改进意见)

10. 参考资料(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出版时间)

(例: 1.孙桓,陈作模.机械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作者…)

说明:3,8项内容可根据各组设计题目要求调整,其它为必写内容

二.说明书撰写规范

1.封面用A4纸电子文本打印

2.课程设计说明书要求手工书写在A4纸上,上下左右边距各留20mm,说明书中的计

量单位、制图、制表、公式、缩略词和符号应遵循国家的有关规定。格式如下:

20mm……………………20mm2.原动机的选择

电动机因构造简单、工作可靠、控制简便、维护容易,一般生产

机械上大多采用电动机驱动。而Y系列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具有高效、节能、振动小、噪声小和运行安全可靠的特点,安装尺寸和功率等级符合装

线国际标准,适合于无特殊要求的各种机械设备。因此,本设计任务选择 Y系列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作为原动机。电动机

转速

n=1000

r/min电动机的转速 n=--------……………………

7.机械系统运动方案的分析与比较

……………………

……………………

2)机械运动方案图中应包括电动机、传动机构和执行机构三部分,全部用计算机绘图

软件完成。要求4种方案各自打印在一张A4纸上(注意图纸上加边框),共四张。图形绘制时各机构运动简图应按国标规定的符号和画法,并且注意粗实线、细实线应有所区分。(图纸打印输出时,要定义线宽。建议:粗实线0.5mm,细实线0.25mm)3)执行机构运动简图、机构运动分析和动态静力分析要求在图纸上完成,简图绘制时

粗实线、细实线应按国标规定。

4)应用三维造型软件进行机构运动仿真时,要求选择反映多数构件的运动平面为视图

平面并打印在A4上。

三.参考文献

1.孙桓,陈作模.机械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陆凤仪.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3.裘建新.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4.张美林.机械创新设计.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第三篇: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撰写规范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撰写规范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本科生进入大学后进行的第一次设计训练,标准采用学校毕业设计的标准来进行,所以在说明书的撰写上也按毕业设计说明书的要求来进行,从而让学生在大学里进行的第一次设计时就按毕业设计的要求来做,以后的其它设计也按此撰写,那么学生按标准毕业设计说明书的格式来撰写设计说明书自然也就成为习惯。因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内容只是毕业设计的内容的一部分,所以,特制定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的格式。

一.文章结构形式

前置部分:论文标题(3号黑体)居中,隔一行居中排列专业名称、学号、学生姓名(间隔三个汉字,小4号宋体),下一行居中排列指导教师姓名(不标职称,小4号宋体)。

摘要(居中):中文300字左右,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内容完全相同(1000个字符左右)。

关键字(居行头):3—5个词。

正文部分:

一、╳ ╳ ╳┉ ┉

1.┉ ┉

2.┉ ┉

┉ ┉

二、╳ ╳ ╳┉ ┉

1.┉ ┉

2.┉ ┉

┉ ┉

参考文献(居中):1 ┉ ┉┉ ┉

┉ ┉

(列出2—5条即可)

上述各项,除特殊要求的字号与字体外,一律用5号宋体,行间距16磅。

二.行文要求

A4纸,要言简意赅,术语规范,论据充分,条理清楚,图表、公式、程序要安排紧凑。

三.插图要求

图形大小合适、规范,图号清楚,中文标注。

四.打印要求

A4纸激光打印,要求5号宋体,行间距16磅,文稿清晰;页边距是上、下、左各2.5cm,右2cm。

五.装订要求

在说明书左侧1cm装订线上,居中订2个订书钉(2个订书钉之间间隔14cm)

第四篇: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格式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格式

目录

一、设计题目

1、题目及设计要求

2、基本数据

二、功能分解

三、机构选型

实现每个工艺动作机构的选型

四、机械运动方案的拟定

1、机构组合方式

2、机械运动方案的拟定(拟定2~3个方案,并画出相应的运动方案示意图)

3、方案的评价

4、方案的确定(在图纸上画出机械运动方案简图)

五、运动循环图

六、机构尺寸的确定及设计计算

1、传动比计算

2、机构尺寸的确定

3、连杆机构的设计(进行运动分析,并画出运动线图)

4、齿轮机构的设计(几何参数设计)

5、凸轮机构的设计(根据选定从动件的运动规律设计凸轮轮廓线图,在图纸上单独绘制轮廓线图,保留作图轨迹)

注意:如果采用解析法进行设计,如果是用计算机编程,建立数学模型,写出流程框图,程序列在附录,附录附在设计说明书后面。

七、总结

八、参考文献

格式:罗洪量主编.《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年。2 JJ.杰克(美)主编.《机械与机构的设计原理》(第一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5年。

注意事项:

1、设计说明书用钢笔、中性笔书写,书写要规范、认真,采用统一的课程设计用纸;

2、对自成单元的内容应有大小标题,做到层次分明醒目突出;

3、编写说明书时应做到条例清楚、叙述简明、重点突出、计算正确、文句通顺、书写整洁;

4、所用的公式和数据应注册来源(参考资料的编号和页次);

5、全部计算中所用的符号和脚注必须前后一致、不能混淆;

6、绘制机械运动简图时应采用规定的符号、按比例作图;

7、对计算结果应有简明的结论。如果实际所取的数值与计算结果有较大的差异,应作必要的解释,说明原因。

第五篇: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机械原理是机械类专业必修的一 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它是研究机械的工作原理、构成原理、设计原理与方法的一门学科,特别是机械原理

课程中关于机械运动方案的设计是机械工程设计中最具有创造性的内容,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起

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机械原理教学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以往我们在机械原理课程设

计中存在着很多不足,主要问题是学生完成课程设计后,在后续课程的学习与实践中,不能正确地选用和

设计机构,特别是创造性设计能力与分析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和适应能力显得不足.高等

学校工科本科《机械原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对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提出的要求是:“结合一个简单的机

械系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和方法,使学生受到拟定机械运动方案的训练,并能对方案中某些机构进行

分析和设计”.它要求针对某种简单机械进行机械运动简图设计,其中包括机器功能分析、工艺动作过程确

定、执行机构选择、机械运动方案评定、机构尺度综合等.依据这一基本精神,要求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开拓能力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课程设计的始终,在深入掌握机械原理基本知识、强化学生运算能力和绘图

基本功的同时,开展创造性教育,培养学生创造性设计能力.如何在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中体现这种能力培

养,几年来我们不断地对课程设计内容、设计方法和设计手段等进行了一些探索与实践. 1 合理安排课程设计内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对于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内容选择,以往教学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选用已有的典型机 械,对其进行比较系统的运动分析与受力分析等,以加深学生对机械原理课程各章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另一种认为根据某些功能要求,要求学生独立地确定机械系统的运动方案,并对其中的某些机构进行设

计.前者侧重于分析,后者则侧重于设计.我们在课程设计内容选择问题上也进行了多年探索,如以培养学

生的运算、绘图的基本技能和巩固基本知识为主要目的,选用对典型机械进行分析设计的题目,但是在后

续的课程教学中发现学生创造性设计新机械的能力与分析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和适应能力显得不

足.我们也曾经尝试只给出设计题目,让学生自己独立地进行机械运动方案确定和对其中某些机构进行设

计.虽然这种设计内容能够促使学生主动地进行独立思考,自觉地进行一些相关资料的查询,但是由于学

生没有进行过一次比较系统的设计过程训练,大多数学生不知从哪里下手,较难进入设计状态,设计

过程

中出现多次反复修改使得设计进度非常缓慢.从最后的设计结果来看,只有少数学生比较理想,多数学生的设计都出现了一些错误,设计结果不能满足题目要求,而且由于多次修改使得图面质量较差.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我们认为在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中,分析与设计都是很重要的两个环节,对典型机械的分析__和学生独立创新机械的设计对于学生来说都是不能缺少的.那么怎样才能在有限的设计时间内把这些内

容都安排进去而又同时能保证设计质量呢?我们结合现有实际条件,交给学生的课程设计内容是:先进行

典型的机械分析,然后进行创新机械设计.我们选择了牛头刨床传动方案作为课程设计题目,要求学生不

能照搬现有牛头刨床传动方案,每个学生必须至少提出一种新的传动方案,并且提出的方案越多越好.学

生在方案构思过程中,积极查阅资料,热烈讨论,表现出了极大的主动性,提出了很多方案,最后经过归纳

得出l0种可以实现刨床运动要求的方案,如图I所示.在这一过程中,使学生突破了固有传动方案模式,拓宽了方案构思思路,得到了一次提高创新思维能力的训练.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