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3号文库

高考一模质量分析会上的讲话(共5篇)

高考一模质量分析会上的讲话(共5篇)



第一篇:高考一模质量分析会上的讲话

高考一模质量分析会上的讲话

一、本次考试体现出四大特点:

1、与学情摸底考试、xx省适应性考试相比进步幅度较大。

2、与往年高三年级相比,潜力生多。

3、文理科相比,文科成绩突出。

4、与往年相比,普通班进入种子选手和潜力生的人数多。

二、下一步教学的三项要求:

1、扎扎实实搞好三轮复习。

(1)最对本学期教学的三次模拟考试中反映出的问题进行汇总和评估,看哪些问题是共性的,哪些问题是必须解决的,哪些问题是不能解决的,以便提高三轮复习针对性和实效性。

(2)制定好三轮模拟训练的计划。从训练什么内容、解决什么问题、需要多长时间、采取什么方式等方面做出具体安排。

(3)抓住四项重点。一是对已经做过的典型题型进行必要的梳理和总结,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对性训练;二是随时关注近期各种高考模拟试题中 的新题型,连同答案印发给学生,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必要时进行针对性讲评;三是对照近三年课改地区的高考试题,推测高考方向,审视我

们的不足,及时予以弥补;四是收集高考真题中的客观试题分类进行强化,以达到回归基础的目的。

(4)加强对学生后期复习的指导工作。比如查阅错题本、反思模拟考试中存在的问题、记忆相关知识等。

2、提高试卷讲评的效度。

(1)两类问题必讲。一类是教师认为的重点知识和典型题型;一类是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

(2)试卷讲评的基本原则:即讲答案,注重规范;讲问题,注重纠错;讲知识,注重强化落实;讲思路,注重培养能力。

(3)两类问题的讲评方法

第一类问题的讲评方法:着重放在考了什么、怎么考的以及如何做答的三个方面。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进行适当的拓展和延伸,或进行必要的

变式训练,以达到知识迁移和举一反三的目的。

第二类问题的讲评方法:

第一种方法。首先由教师指出问题所在,然后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第二种方法。先让存在问题的学生暴露思维过程,然后针对错误的思维过程进行剖析,从而澄清错误认识,从中吸取教训。

第三种方法。教师先给出标准答案,然后让学生对照标准答案进行反思,最后在反思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和总结

3、安排好“五一”放假期间的学习任务。

(1)每科下发一套模拟试卷,要求学生限时、连续、独立的去完成,并进行估分。

(2)返校后,分学科收齐后交给任课教师进行批阅,并择机进行讲评。讲评前,一定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自我纠错和相互交流的时间。

第二篇:在一模质量分析会上的讲话

在一模质量分析会上的讲话

同学们:

今天距离高考还有72天,如何在最后取得好成绩,大家必须明确取得好成绩的条件是什么,成绩=实力+心态+技巧。这是取得成绩的一体两翼,一体即实力,两翼即心态与技巧,实力是根本,相当于发动机,究竟能飞多高,还必须依靠两翼,把实力转化成分数。因此在最后72天,需要大家增强心力,提升实力,减少失利,通过努力,取得胜利。

一、克服三种心理,增强心力

第一种心理,自己到现在为止,还有许多题不会做。复习阶段要做大量习题,参加多次考试,大家会遇到许多不会做的题,因此,一些同学感觉到心灰意冷,信心不足。这样大可不必,任何层次的同学,都有大量的题不会做,有不会做的题很正常,如果你什么题都会做,大家就都考上北大清华了。高考750分,你丢了150分还有600分,也是高分,不要纠结有不会做的题,但做过的题,考过的题,一定要弄会。

第二种心理,自己虽然很努力,成绩还没有大提升。复习备考阶段,大家都很努力,也确定了自己的目标,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成绩提高的不是很明显,因此特别着急,甚至信心不足。大家一定要相信,天道酬勤,只要洒下汗水,就一定有收获。你努力,别人也在努力,你在前进,别人也在前进,最后阶段,谁努力程度高,谁进步就大。再有,在复习备考阶段,要完成知识由碎片化向整体化转变,由掌握知识向运用知识转变,要促进自己的这两个转变,相信努力就一定能够实现质变。

第三种心理,自己也想好好学,但内心常不能平静。目标确定之后,就要做好每一件事情,不要过分恐惧后果,越是恐惧结果,心情就越不能平静,要关注过程,只要做好每一件事,结果也一定很好。要严格要求自己,任何懈怠马虎都要不得,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情。在这个阶段,情绪不要被外界所干扰,比如一次考试成绩,父母的唠叨,老师的批评等等,要心存梦想,动静皆定,心静如水,按部就班,才能有好的效果。

二、实现三个转变,提升实力

第一,从备考状态进入到应考的状态。应该说,以前的复习备考就是按部就班的进行复习,今后一段时间,大量的时间都是考试,就是以考备考。大家一定调整好心态,由备考心态转变到迎考状态。正确认识和高度重视每一次考试,把每一次考试当做高考,通过考试查缺补漏,构建知识体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答题技巧,每一次考试都是大考前的一次练兵,大家务必重视起来。

第二,从知识碎片化转向知识结构化。复习备考要实现知识升级,知识由碎片化向结构化转变,这是学习上的一次重要质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零散的碎片化知识只是一些信息,并不能称其为为知识,知识只有结构化才能应用。大家一定要找到点与点、线与线、面与面、体与体之间的内在联系,掌握规律,完成知识的系统化。

第三,从掌握知识转向提高应用能力。复习备考还必须实现能力的升级,由掌握知识向提高应用能力转变。新高考主要考察学生的核心素养,就是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关键能力就是运用本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许多同学都是会而不通,也就是掌握了知识点,但不会运用,在复习备考的最后阶段,一定要实现这个最重要的学习上质变。

三、把握三个关键,减少失利

第一,学会规范性答题。要从练习状态转向考试答题状态。在做题的过程中,一定要有考试的意识,每做一道题都要按照答题规范来进行,不要认为这也不是考试,什么事情都来得及,这种心态必须克服,每个学科,每种题型都有答题规范,都有采分点,如果你答题不规范,就会失分,就会影响成绩,一定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不断提高自己的答题技巧。

第二,有所为有所不为。结合自己平时的考试成绩,分析自己的各个学科的具体情况,征求老师的意见,找到自己的提升空间,哪个地方可以增分,哪个地方增分可能性不大,找准自己增分方向,千万不可在有限的时间内四面出击,要找准方向实现突破,只有突破才能突围,实现增分目标,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敢于科学合理放弃,但不可胡乱放弃。

第三,减少不必要失分。高考目的是为了选拔人才,要让不同水平的学生答出不同的分,考题要有一定的区分度。大部分题还是基础题,甚至有些题对于二高中学生来说,是白给题,这样的题不能丢分,现在平时考试总有一些学生不该错的答错,高考一分在辽宁理科就有412人,文科228多人,大家一定要珍惜每一分,高考就看谁丢的分少。

同学们,希望大家不断增强心力,提升实力,减少失利,通过就一段时间的努力,取得胜利,实现自己的梦想。

第三篇:中考一模试卷质量分析

中考一模试卷质量分析

目前为止,计算机加试、理化实验操作加试、英语听力测试、历史政治会考以及体育加试已经全部结束,即95分额外分已经考核完毕。可以说,对于中考考生来讲,阻力已经减小到0,无任何正式考核影响到考生的复习时间或分散精力。

一模试卷情况:

语 文:出现了较新的题型。如,联系语文课本中的课文;第一篇大作文以现代文阅读为出发点命题。前者考察了考生上课的听讲情况以及对课本的熟悉情况,后者暗示了大作文的主旨大意,减小了考生写跑题的几率,但是陷阱很多,掉下一个就会是全文分数降2--3层。更多分析见前一篇文章。总体来讲,题目比较简单,低于110分的考生需要非常努力。

数 学:大部分考题都非常基本,题型与去年一致,唯独取消了选图完成的题目,即选择性为0,但是题目很简单,基本可以得满分。但不排除市二模再次出现的可能。所谓“最难的题”,也就是26题,也并不算非常难,难题在其前一道的(2)和24题(3),考生得分率底,但也属于正常现象。总体来说,前23道题最多只能扣掉3分(部分步骤可能出现马虎,情有可原。),24题(1)、25题(1)以及26题(1)应该不被扣分,也就是说,就算上面没有提到的题目不作答,这套试卷答126分也是正常的。试卷题目要比2010年的市一模简单。对于单选题和填空题,不全对是非常不应该的,因为他是最简单的,一道选择或是填空是3分,错一道就是大题的一个小问,在此丢分非常冤枉。那么,答完试卷后,一定要反复检查前面的基本题,一切只因为他们具有“分值大、难度小”的特点。此试卷成绩低于120分的考生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需要尽快想办法提升。

英 语:这套英语试卷没有任何新题型,全部都是常规题目,合格成绩为110分(满分140分),低于110分的考生可分以下几种情况讨论:1.语法不过关 2.词汇不过关 3.阅读能力不尽人意 4.写作、造句能力欠缺。其中,第2点和第3点最为可怕,词汇的积累是长年累月的,36天只背单词的话就不用学别的了,背的单词还不一定能考;并且,一个月时间提高阅读能力是不太现实的,王娣曾经说过:“阅读能力,要想一下子提高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你的理解力不是很快就能一下子上来。但是作文,从四等三等、从三等上二等从二等上一等,还是大有可能的。”所以说,作文不好的考生还有药可救,但是效果不一定明显。建议参考《风雨彩虹》,把上面的一等作文好好读读,背诵几个经典的句子,一定要是有高级语法的,简单句在作文中尽可能少地出现。其次熟悉课文,最后的题目很有可能跟课文有联系,用上一些地道的句子会起到很好的作用。对于第1点,语法不过关,只有一个方案实施:不停地做单选题并且不停地积累短语、固定搭配。15道单选题,考点包罗万象,一定要给予足够重视。还要提醒部分考生,作文每次都低于5分的,可以放弃作文的训练,把精力用在前面的考题上。

对于物理化学合卷,本人没有深入研究,暂不做分析。

特 别 提 示:

欲报考我校(大连市第四十四中学)的考生(非艺术类),一模成绩至少要达到420分,并且额外分不低于85分,这是最低标准。在一模尚未达到此标准的考生仍有提升空间,努力的话可能在二模超越此标准。这样对报考增加了信心,被我校录取的几率自然变大。

初三考生不要以为只剩下一个月,成绩就不会提升了,在这珍贵的36天中,只要努力就一定能涨分!为了涨分,我们要加倍付出努力,涨1分算1分,1分,非常珍贵,最后可能因为0.5分之差与自己理想的高中擦肩而过,所以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放弃。

愿各位初三考生有条不紊地复习,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向自己梦寐以求的高中前进。

第四篇:一模考试质量分析

一模考试质量分析

这周过得好快,一转眼,又到周五了。

本周三,xx市教科所数学教研员邱xx老师给我们做了一模考试质量分析,感觉受益匪浅。他的分析,很多是我们平时发现了但是没有总结出来的。

我觉得,在我们的学生,突出呈现的问题是:

1、很多学生对椭圆的长轴、短轴、焦距没理解,解答中可以看出很多学生不理解a,b,c的含义。恰好在本次考试中解析几何题不影响结论,另很多同学分不清a,b,c的大小。等差中项概念不清等。

2、计算能力差

求椭圆方程时很多列对方程,但计算错误,第二问的运算更无法进行。

3、粗心致错

在第二问中椭圆的左顶点坐标写对,过左顶点的直线方程错写。

4、没掌握解析几何的基本方法

解析几何的基本方法是坐标法,即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解题时首先要弄清条件、问题,从图形变化得出变量变化,用方程、函数的方法解决问题。

5、学生综合能力不强

很多学生建立了截得的弦长的函数表达式,无法处理。如果是单一的这类函数求最值学生就能想到用换元转化或用导数作工具求解,但本题学生做到这一步后能准确得出正确答案的烧得可怜。

以上仅是对本次考试第20题中出现的问题做一简要分析,针对以上的问题,在后期的复习中,抓住出现的问题不放,做好专题复习,多与学生交流,多向组上的老师们请教,希望通过努力,争取让学生在六月取得好成绩。加油!努力!

第五篇:2009高考一模分析(小文档网整理)

2009高考一模分析:高考没考好是好事

2009年的高考一模刚刚结束。一模是完全按照高考的命题原则出题的,是复习备考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学习露洞、能力缺陷的检测,帮对检验复习效果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一模过后,那些没考好的考生可能会感觉压力有些大,复习有些茫然。

光华鼎力教育的总裁武总说,其实,在我看来一模考试没考好并不是坏事,一模二模时暴露的问题越多越好,我们有时间弥补改进。要是等到高考才暴露出来,那时候就真的是回天无术了。对于一模考试考的好的同学来说,很有可能会膨胀,反倒有一些危险。一模考试命题老师是有意把题出的难一点,让同学们感觉到自己差距还很大,不得不继续踏踏实实地学,所以同学们一定要正视一模的失利,找到原因快速补救。

一模没考好的原因

一是时间不够用,特别是文综理综;二是自己估计的分数和实际分数差距很大,特别是综合;三是有些题看起来简单,到了考场上却做不出来;四是一下子把物化生和政史地放一起考,很多考生不适应。

光华鼎力教育的总裁武总总结了,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就在于基础不牢,方法欠缺。有的同学虽然也会做,但是用的是最传统的方法,也能做对用的时间太长;还有就是考生能力不够,知识点少的题会做,一旦出现把几个知识点揉在一起的综合性强的题就不会做了;还有就是应对考试的灵活性比较差,不了解考试的特点和规则,甚至不了解高考考几个大题几个小题,一直在盲目地复习。

了解高考前各个模考的作用

模考的分数和位次哪个重要?很多家长问过我这个问题,我的答案是位次比分数更重要。在一模二模过后,第个考生都一定要能判断出自己在全校和全市的位次。一模考试就是一个定位考,同学们一定要定好位。

虽然一模二模是高考的仿真练习,但是我们要坚持一个态度,在战略上蔑视它,在战术上重视他,把它当成真正的高考,把高考看成一次普通考。一模是最难的,二模就容易了,一模以后会越考越熟练。

高考是怎么回事?

高考遵循三五二的法则,每科有30%的题是基础题,绝大多数的考生都能得满分,还一些是有些难度的题占了一半,还有20%的难题是给考名牌大学的考生出的。高考基本是严格按照

这个法则出题的,是绝对不能有一点变动的。

分数分配上遵循二八法则,80%的分数来自基础题和中档题,这些分数大多数同学都能拿到。20%的分数是针对考查五项能力的:一是知识迁移能力,考查考生能不能用书上学的知识解决考场上的问题;二是综合能力,考查考生解决综合性的大题的能力;三是探究能力,考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主要体现在理科实验题和文综第二卷大题;四是创新能力,考查考生能不能拿学过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最后就是实践能力。高考就是按照这五个能力来考查考生。

考场上要掌握哪些必备的技巧?

时间分配上:先快后慢,先紧后松。

解题技巧上:小题小做,小题快做;

大题细做,大题慢做。

试题对待上:保一争二,抓大不放小。

任何比赛都是有技巧的,高考也是如此,比的就是技巧。考场上时间就是分数,文综理综总分都是300分,时间是150分钟,1分钟就是2分。这是有比例的,不能想做哪个题就做哪个题,时间分配上要先快后慢,先紧后松,把时间在后面放松一点。曾有一个北大的河北考生提出了考场上时间分配的问题,他说对大多数同学来说作文留40分可以了,写字慢的可以留50分,这是很有道理的。在解题技巧上就是要小题小做、小题快做,比如理综一分钟一道选择题,不能滞留太久。在整个试卷上,一定要抓大不放小,保证第一卷得满分,争取第二卷多得分。这些技巧掌握了,就可以在二模时用一下看能不能适应。

一模之后怎么办?

第一点要回归教材、查漏补缺

第二点要高考试题的题型归类分析

要总结反思平时练习的失误

对于一模没考好的学生,只要调整好高考是没有问题的。现在最重要的是把教材的目录和重点章节再仔细看一下,赶紧补救一模中自己暴露的问题。按照高考真题的各个题型,把手上的一些精品题归类,按照题型训练,先练选择题再练填空题然后是解答题,彻底把基础夯实,绝对不允许同样的题屡考屡败。光华鼎力的点精题就是针对这一阶段而开设的,目的是保证让学生在8

0%的基础题上得满分,而串讲班则是针对第二卷大题而设的,争取让学生在第二卷难题上多得分。在做题型训练的同时,还要总结反思平时练习的失误,有针对性地反复训练、彻底改正。二模之后怎么办?

少选难题 重基础

强化训练 多归类

分析失误 勤反思

调整心态 考前热身

做高考真题 调整生物钟

二模试题一定会比一模容易。二模过后距离高考只有四周的时间了,这时候基本就不要再做难题了,总体程度基本上已经定型了,这进修还去做难题很容易破坏情绪,影响高考发挥。这时候要有这样的心态,高考成绩不低于二模就非常好了,高考成绩比二模考的还好那就是惊喜了。二模以后要多做标准化的题,要做成套的题,做好高考前的热身。还有一点值得重视的,就是同学们要调整好自己的生物钟。有的同学晚上做题效果很好,白天做就效率很低;有的同学就习惯上午做英语或数学,到高考时反倒不适应了。这些也都是造成高考发挥失常的原因,所以二模后就要注意让自己的生物钟与高考安排匹配,要把做题的兴奋点调整到相应的时间。比如让自己习惯上午学语文和综合,下午学数学和英语。

6月7、8日高考考场上怎么做?

把握第一卷客观题 少失误

突破第二卷主观题 多得分

合理分配并掌握答题时间

注意试题答案的规范性

把高考看成一次普通的模拟练习.光华鼎力教育的总裁武总最后说,掌握了上述的那些技巧之后,就要在高考时加以运用。在第一卷少失分争取得满分,在第二卷要十分细心,能多得一分就多得一分。分配好时间,答题时要规范。还要有一种心态,把二模当成高考,把6月7、8日的高考当成5月7、8号的二模,才能真正致胜高考。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13/1232365.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