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讲坛



第一篇:学生讲坛

学生讲坛——职场与人生

2012年4月24日晚18点30分,管理学院“学生讲坛”第五期在敏达楼103教室举行。本次主讲人是05级人力资源管理系优秀毕业生高飞学长,他曾在丰田集团任职,现在南大商学院国际MBA深造。参加本次讲坛的嘉宾还有同样是05级毕业,现为华师大博士的李敏学姐。

本次讲坛学长围绕“职场与人生”主题和我们分享了他对就职的一些经验和感想。首先他向我们简单介绍了他的家乡:云南,他的家人,大学,所干过的职业。当提及大学生活时,他以自身的切身体会尤其强调了学习成绩和英语的重要性。

接着他进入今天的主题:职场。他询问我们心中的职业是什么,并由此引出职业五问。他以三句话激励我们在职场中要永不放弃,尤其是“欲望燃烧引向毁灭,理想光芒照耀前程”一句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讲到寻找职业目标时,他给我们提出了一些恳切的建议:第一步先要认识自己,这需要我们突破心理障碍,累积心理资本,开拓视野,调整心态和理念,立下宏伟目标,完善知识结构。第二步是历练和实践,“只有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才能成就事业”,而且良师益友的选择也十分重要。第三步是反省和改善,学会正确对待失败和挫折。学长相当认真而全面地告诉我们,寻找职业目标需要我们有逆向思维,不断尝试,了解一些就职渠道和资源渠道,自己要有敲门砖,比如英语,还要养成优秀的习惯。在投简历,笔试,面试的过程中都有我们需要注意的事项。当你觉得自己需要充电提升时,也可以选择继续教育。

临近尾声,高飞学长给在座的学弟学妹献上最后寄予:职业没有好坏,关键是你选择正确。

高飞学长深入浅出,幽默风趣的讲话方式赢得同学们的一片掌声。李敏学姐对此次讲坛做了最后点评。

本次讲坛在一片祥和欢乐的气氛中结束!

第二篇:中国近代历史人物学生讲坛[范文模版]

中国近代历史人物学生讲坛

活动简报

2016年3月27日星期日

金陵科技学院动漫分院

近日,我们开展了中国近代历史人物学生讲台的活动,全班同学积极参与。

我们组介绍的人物是李鸿章,下面是介绍:

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安徽合肥人,世人多尊称李中堂,亦称李合肥,本名章铜,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泉),晚年

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

作为淮军、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领袖、晚清重臣,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曾经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越南条约》《马关条约》《中法简明条

约》等。

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慈禧太后视其为“再造玄黄之人”,著有《李文忠公全集》。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与俾斯麦、格兰特并称为“十九世纪世界三大伟人”。

演讲稿如下

中国的现代化是痛苦而漫长的过程,近代史诸多英雄人物各领风骚,一次次失败后的重新探索,一次次侮辱下的奋起反抗,才争取到中国的日渐富强。今天我向大家介绍的也是中国现代化历程中不可不提的一个人,他也是一位颇具争议的历史人物,有人称它为历史的钉子户,作为一位历史钉子户,他还身兼大清装修工。但他坚守一辈子,装修了一辈子,却没有获得美誉。他也自嘲自己为“裱糊匠”——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居然成是净室,虽明知为纸片糊裱,然终究决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小风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应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预备何种休修葺材料,何种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术能负其责?在他去世后,梁启超曾这样评价他的一生:吾敬先生之才,吾惜先生之识,吾悲先生之遇。以一人之力,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此所谓敬其才。只看到外国船坚炮利的表象,而不知制度才是其富强的根本原因,洋务运动东施效颦,邯郸学步耳。梁启超言其“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源”,此所谓惜其识。生于那个时代的中国,妇人当政,满朝宵小,外忧内困,鞠躬尽瘁却得卖国贼之骂名,此所谓悲其之遇。他就是李鸿章。我们在高中课本中一定见过这样一幅图,西方十一国威胁清政府签下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最右边这个人就是李鸿章,作为大清重臣兼外交官,他代表大清帝国签下许多不平等条约,这使他背负重重骂名,成了清政府最大的替罪羊。在1901年签订完辛丑条约后不久,李鸿章变去世了。

1901年,清政府把这个78岁高龄的老人推到了北京去处理烂摊子,去直面八国联军的威逼。这个人当时已经接近油尽灯枯了。他一边忍着胃出血导致的濒临死亡的大吐血,一边指挥着下级官员,与联军谈判。经过努力,将联军方面一开始提出的赔款10亿两白银降到4亿5000万两。这已经是走到生命尽头的他能够为国家尽的最后一份力了。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到来时,他还在病榻上与俄国公使签字。与此同时,国内的舆论还把攻击的矛头指向他,说他:“卖国者秦桧,误国者李鸿章!”。为了国事耗尽了生命的他,成了清政府最大的替罪羊。李鸿章的一生可以用六句话来概括:少年科第,中老栋梁 镇压起义,死忠朝廷 洋务运动,运筹帷幄 甲午风云,老臣残梦 师夷长技,诟病颇多 身后蒙冤,千古骂名。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李鸿章在庐州府学被选为优贡。时任京官的父亲望子成龙,函催鸿章入北京,准备来年顺天府的乡试。鸿章谨遵父命,毅然北上,并作《入都》诗10首,以抒发胸怀。其中:

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觅封侯。定将捷足随途骥,那有闲情逐水鸥。笑指泸沟桥畔月,几人从此到瀛洲?

表达了他立志要水击三千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决心。当时20岁的李鸿章就立志“遍交海内知名士,去访京师有道人。”而这些有道人中最重要的一位就是——他一生中的贵人,也是他的恩师——曾国藩。1845年李鸿章正式投帖拜在曾国藩门下,在此后京师备考的日子里,李鸿章深受曾国藩的影响,一在于诗文词章、治学方法;二在于学习曾的经世义理之学。之后,曾国藩奉命组建湘军抗击太平天国。不久,李鸿章再次投奔了老师,当了他的幕僚,而曾国藩也对其倾囊相授,教诲有加。很多年后,当李鸿章再次回忆这段历史时,非常庆幸在自己人生道路的开始,就遇到了曾国藩这样一位亦师亦友的关键人物,愿意教他带他,使他在这段时间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1860年闰三月,清政府赖以抵御太平军、屏障苏沪的江南大营被攻破,绿营军主力瓦解。于是湘军便成了清政府镇压太平军唯一可以依靠的力量。清政府继续整顿军备,重建江南大营,任务落在曾国藩头上,在组建新军的人选上,他斟酌再三决定给李鸿章一次机会,让他回家乡招募新勇。李鸿章回到家乡合肥后,尽心竭力,快速就组建了一支由团练为主的武装。因为这支队伍主要是从淮河流域招募的,所以叫“淮勇”(“勇”以区别于清朝国家的正规军),史称淮军。

1862年4月至6月间,他又用英国商船将淮军分批全部运抵上海,淮军开始了对太平天国革命的镇压。他和淮军就此崛起,逐渐成为晚清政治舞台上最重要的一支势力。同治年间,适逢1860年清政府与英法媾和,及太平天国被消灭(1864年),政治上出现了一个和谐时期,史称“同治中兴”。这一时期最重要的发展就是“洋务运动”。这段时间正值李鸿章四十岁年龄段,一直在苦心经营他的根基,消灭天平天国之后,他不仅煞费苦心的保存了淮军使其成为当时最具实力的一支军队,还成为了“洋务运动”的先锋和领袖。期间有一大批有志之士依仗李鸿章的影响力,团结在他周围,为其尽心尽力共创这亘古未有的改良事业。洋务运动的最终结果虽然是失败,但是其对中国近代的影响也是巨大的。至此,李鸿章进入政治中心的同时,开始勤勉的全心致力于自己圈层体系的构架。据不完全统计,从1870年到1911年,李鸿章统帅的淮军中先后出任总督、巡抚、尚书、侍郎等要员共有38人,而在淮军和北洋海军量大军事系统中担任过提督、总兵以上的将领多达1300余人,尊其为老师者举不胜举。正因为他的提携和支持,这些人中很多都成为了晚清近代化事业的主要开创者。稍加考查就会知道,中国的现代化军事、机械制造、近代的采矿、铁路、电报、轮船运输、纺织等工业和交通运输及信息企业,无一不同李鸿章和其门生弟子的推动有关。而在办新式学堂、派留学生出洋等方面也有他们不可磨灭的贡献。50多岁的李鸿章正是因为桃李满天下,门生遍朝野,形成强大的势力,才成就了他“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梁启超 语)之功。

当他到了位极人臣地步时,他遇到了瓶颈。他面对着一个从软件到硬件都落后于世界,而且落后到无法和周遭对话的中华。顶头上司是个不无才华、御下有方,但同时悍辣固执,拒绝与世界交流的老泼皮。所以他很难用正常的方式来促进一切。只好用尽各类方式,委婉、迂回、偶尔不免卑鄙、甚至为虎作伥地,推进着宏图大业。一点点试图让中华纳入与世界其他国家对话的轨道上。他当时中华仅有的几位,可以和世界其他国家做现代外交的人——在他掌权之前,中国掌权的大多是些会乱杀使臣、关税白送、把他国都当藩属的土鳖。他是中国历史上仅有的几位,可以算得上外交家的现代政治家。做了及倡导无数的实业。经过他、曾、左、胡这一群人的努力,使汉人大臣们逐渐有了话语权,考虑到袁世凯是他的人,简直是他完成了反清复明啊„„最后他还是在夹缝之间,保留了一些火种,在大乱之间,为中华争取了尽量多的利益。某种程度上,在实际的领袖已经昏聩了的情况下,他是中华最后一缕现代文明的火焰。而且他想法子,在举国被**分子(嗯,我说的是义和团)祸乱的情况下,还保留着一丝清明。在本该灭国的时刻,最后争取了点东西(辛丑之乱,虽然赔款数额巨大,但没有割地)。

纵观李鸿章一生,进行了一场半推半就的改革,签署了几张不得不签的条约,前者以失败告终,后者以凄凉收场。与陆秀夫相比,李鸿章面对的不是一个“已死之国”,而是“将死之国”,他还需要把国家治理好,所以他不能像陆秀夫一样杀身成仁的殉国,去做一个纯粹的忠臣。与张居正相比,他没有凌驾于孤儿寡母之上,反而受制于孤儿寡母之下,而且他还面临着严峻的外交压力,所以他不能像张居正一样大刀阔斧的改革,去做一个纯粹的能臣。1901年11月7日,深秋的北京贤良寺,晚清肱骨之臣,洋务运动领袖,一代名相李鸿章在萧条、惨淡和悲凉中走完了他的跌宕起伏的一生。去世前,他还挣扎着全部的力气,口述诗道:“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此刻的他一定想起了58年前,20岁入京赶考提笔抒怀而作的“一万年来谁著史?八千里外觅封侯。”诗句,从傲娇的“觅封侯”,到无奈的“吊民残”,耗尽了李鸿章几近一生的宦海时光。

最后我想用李鸿章人生中的最后一首诗结尾: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息,请君莫作等闲看。

谢谢大家

最后,活动圆满成功。

参与者:钱晨 王静怡

数字媒体2班

第三篇:四班学生讲坛主讲稿(teniu推荐)

四(4)班《文明礼仪伴我行》学生讲坛主讲稿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首先,感谢老师能给予我这次主持主题班会的机会,我感到很高兴,希望同学们能配合我开好今天的“文明礼仪伴我行”的主题班会。(课件)你们都知道,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文明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作为小学生,我们更不能忘记传统,应该力争做一个讲文明、懂礼仪的好学生,让文明之花常开心中,把文明之美到处传播!下面我宣布,“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班会正式开始!(鼓掌)

1、首先,请同学们认真阅读一个故事(课件)。现在谁来谈谈你看完故事后受到了什么启发?(请两生答)。

2、(课件)文明,让你举止文雅;让你受到尊重;让你获得成功。但是,在我们的校园中仍然存在一些不文明的现象,你们能说一说吗?(请3、4个学生说)。

3、同学们,那么你自己在文明礼仪方面又做得怎么样呢?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个“文明人自测”的活动(课件),请你们拿出纸和笔来把这10道选择题的答案写在草稿纸上。好了,(课件)现在请你们对照这个打分方法算一算你的得分,看看你是属于第几种人?请问你是属于哪种人?(问两个人)。

4、(课件)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下面我们来进行礼仪故事大比拼(请3个学生讲)。•

5、(课件)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文明历史的古国,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故事至今仍深深的教育着我们,下面请观看两个故事:《孔融让梨》、《黄香的故事》(播放视频)。

6、(课件)听完故事,看完视频后,现在我想对大家做一个现场采访(课件),第?个问题,谁来说一说?(课件)语言是心灵的一扇窗户、一面镜子,能映照出你的修养与文明程度。让我们都学会说一声:请、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

7、(课件)刚才的礼仪知识大家学会了多少呢? 为了方便大家记忆,我搜集了一首文明礼仪儿歌,下面请大家一起来读读(课件)。

8、(课件)自从我校开展文明礼仪各项活动以来,我们班同学能积极参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在我宣布这次我们班荣获文明礼仪之星的同学名单:()请老师为这些同学照相。

9、(课件)为了祝贺这些获得文明礼仪之星的同学,下面我们为他们演唱一首《歌声与微笑》,让文明礼仪的歌声充满校园的每个角落!

10、现在请全体同学起立,右手握拳高举头顶,我们一起庄严宣誓(课件)。

(课件)文明礼仪是一粒最有生命力的种子,它会在我们的精神世界里发芽、开花、结果,让我们把文明礼仪之花播撒到生活中!(课件)最后,我希望同学们都能做一个讲文明懂礼仪的好学生!“文明礼仪伴我行”的主题班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四(4)班:曾祥宇

2016.11.17

第四篇:清扬讲坛

三尺讲台,我无悔的选择

普集街道中心小学 宋春景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我踏上工作岗位已十七个年头,十七年沧海桑田世事变迁,十七年人在旅途风雨兼程,十七年韶华匆匆花开花落„„2008年,我满怀憧憬来到普集中心小学,我担任一年级二班和三班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由于以前八年的初中数学教学与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之间的落差太大,当时的情形我还清楚的记得,开学第一周,学校组织听课,课上我拿着教杆在教桌上拼命的敲着,孩子们依然大吵大说,乱作一团,整节课就是我说我的学生说学生的,乱哄哄的,好不容易才熬到了下课,我不知所措,领导和同事也都为我着急。课后领导们找我谈了话,校长语重心长的说“先把纪律组织好再上课吧,一年级的教学组织纪律是头等大事。”我痛定思痛,八年的初中数学教学经验一点也没用上,下定决心,只能一切从头开始!好心的同事对我说,多听别人的课最管用。我开始不顾一切的多听别人上课,不管是什么课,只要是组织学生纪律方面的,能吸引孩子专心听讲的方法我都会用心的去学,静下心来细细的捉摸,的确这一招很管用,几个月后我的课堂才很艰难的步入正轨。渐渐地我和孩子们之间也建立起感情,孩子们喜欢我的课,我也喜欢上了这些活泼稚嫩的孩子们,还清楚的记得每年的教师节,到教室里去上课时,孩子们会不约而同地喊一句“老师,教师节快乐!”班上的“小书法家们”拿出他们事先用毛笔写好的祝福语一幅幅的展现在老师的 1 眼前,这时的我真的感到无比幸福,转眼间孩子们已是六年级的大孩子了,数学学习任务也越来越重,应用题部分的计算量相当大,尤其是加上圆周率“π”的计算,我要求学生必须用简算,不用简算你想考到90分以上很难,每次测试之后,我都把所有应用题的算式再写在黑板上,让学生用简算计算一遍,把里面的计算技巧再总结一遍,渐渐地孩子们习惯了每个计算题都用简算,这样既提高了计算的准确性又提高了计算速度。孩子们甚至把常用的八分之一,八分之三,八分之五,八分之七的小数值以及从2乘π到9 乘π的计算结果烂记于心。再就是在学习分数乘除法的应用题这部分知识时,很多孩子乘法除法分不开,单位一找不准,虽然规律也记得很清楚,单位一知道用乘法,单位一不知道用除法,但是一遇到具体问题时,乘除法又混为一谈,实在也理解不好,我也真着急,和同事交流了这个问题,都说也没有好办法,只能是多做题,多帮学生总结规律,于是我就不断的深挖教材,潜下心来仔细的捉摸,同时到处给学生搜寻典型题目,到明水新华书店买了很多套试题,自己先做一遍,再挑选出代表性最强的题目,利用早自习还有午间休息时间和学生做题,只要有个老师请假不来我就上成数学课,也不知道那一年多上了多少课,多和学生做了多少道题,孩子们也非常努力,还记得二班有个学习在下游的女生名字叫黄悦,在做课间操时,她个子高在最后面,我正好就在她的不远处盯操,他就经常拿出事先抄在纸上的数学题问我,我想这个孩子真是钻进去了,的确她的成绩越来越好。经过孩子们的努力,渐渐地单元测试中满分孩子也有了几个,九十分以上的孩子也越来越多,最终我们的努力没白费,毕业考试的成绩很好,二班全镇第二名,三班全镇第三名。

回想这段教学生涯,我完全可以无愧地大声宣布:教师我无悔的选择!我热爱我的学生,我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师的一言一行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热爱学生,首先要关心学生、了解学生、亲近学生。感情的影响不仅仅是一种教育手段,它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热爱学生,还应当尊重学生,没有尊重,就不可能建立师生之间的相互信任,而没有这种信任,就失去教育得以进行的基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虽然我们不指望能培养出多少“牛顿”和“爱迪生”,但也绝不能让“牛顿”和“爱迪生”在我们的手中埋没。我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会无怨无悔。

现如今我担任了三年级二班的班主任及三年级一,二班的数学教学工作,身上的担子很重,这也许是领导的信任,或许是当今学校形势的需要吧!不管怎样,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因此,我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感染和带动学生,不能只对学生严,而对自己放任。大家知道,任何人在工作中都难免出现失误,有的自己一时还难以发现。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虽然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我也遇到了很多麻烦,或是个别家长的误会,又加上我没有经验,用校长的话说,我在班级管理方面就是一名年轻 3 教师,每当我想起摆在面前的这些困难时,我也曾经迷茫过,彷徨过。可是想想比起刚来我们学校遇到的困难,这也许不算什么,大不了就一切从头开始,再说了,当我遇到自己处理不了的事情时还有同事的帮助,领导的关心呢。

与孩子朝夕相处,我始终想着两句话——“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这种情感使我对孩子少了一份埋怨,多了一份理解;少了一份指责,多了一份尊重。俗话说:教师的活儿是良心的活儿,家长把天真烂漫、聪明伶俐的孩子交给我们培养,这是对我们的极大信任。我们怎么能不全身心地去爱他们呢?我坚信,皮格马利翁能用真情使石头变成少女,我们也一定能以一片至真至诚的爱心感动上帝,这个上帝不是别人,而是我面对的全体学生。

回顾17年的教学生涯,我感到幸运,也觉得惭愧。幸运的是,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各样困难磨练了我,领导的厚爱、前辈的关心、朋友的帮助、同事们的支持一直伴随着我;惭愧的是,虽然忙忙碌碌,但没有建树。然而,细细想来,三尺讲台,已成了我一生的钟爱。教师的思想、品格、言行,以及教师对社会事物所持的态度,都会这样那样的影响学生。“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歪了可以再种,人毁了怎能再生? 一个人知识渊博不代表就可以成为好老师。我认为一名真正的好老师,在拥有学术知识的同时,还要有一颗博爱的心。在学校我们是孩子们成长的路标,教师的一举一动将会影响这些纯洁孩子的一生,一个激励的眼神,一句安慰的话语,一次耐心的启发,都 4 会燃起孩子们希望的火花。因此,我深深懂得,为人师表的真正内涵。最终我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人,要无悔于自己的选择!既然选择了教育,就要无怨无悔,就要克服种种困难努力追求!

第五篇:道德讲坛

道德讲坛“从小爱父母,长大爱祖国”

一个星期四下午三点,我们部集体到会议室参加道德讲堂。

给我们讲解的是参加过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的百家讲坛并亲自给三位主席讲解的老爷爷。

他首先给我们讲了陈嘉庚先生生平的事迹。

陈嘉庚是一位商人,他看见那时候的十多岁的孩子还不能上学,很气愤,觉的这样怎么能使国家强大?他有考察了欧美州发现他们一百人里只有八个不识字,而中国,一百人里有九十人不识字。

所以他决定办学校教育人们,以此教导中国人好好报答祖国。

那位老爷爷给我们讲了道德两个字的意义,并且教育我们:从小爱父母,长大爱祖国。、邹泽同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